早上还在睡梦中,就听见院子里吵吵嚷嚷的异常热闹。
春妞揉了揉尚未睡醒的眼睛,翻身从被窝里爬起来想一探究竟。她站在炕沿边上,半眯着眼睛向窗外望去。院子里有爸爸、妈妈、舅舅、舅妈,还有左邻右舍的叔叔婶婶们,他们好像在讨论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隐约间能听到“大水、淹了”之类的词。
弟弟还没睡醒,却本能的用被子盖住脑袋,把自己和外面的嘈杂声完全隔离开。春妞没有叫醒他,穿上短裤、短袖和凉鞋,披头散发的急忙向外跑去。她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人们好像要结伴去寻找新大陆一样,不约而同的向大门外走去。春妞屁颠屁颠的也跟着跑了过去,站在一边并不说话,就静静地等着从他们的聊天内容中寻找答案。
妈妈扭头看见她说:“怎么起来了?你弟弟还在睡吗?”
春妞仍然有点没睡醒的样子,揉着眼睛撒娇的说:“弟弟还在蒙头大睡,我是被你们说话的声音吵醒的。”妈妈笑着说:“那你是应该醒了,都六点半了。”
这时舅舅大声说:“走吧,咱们去桥头看看吧!估计上游河边的住户遭殃了,房子可能都被冲垮了。”
其他人也都附和着说:“走走,去看看。”还有人想吃完早饭再去,结果被大家推搡着就随着人群往前移动了。
春妞正准备向妈妈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妈妈就问她:“发洪水了,你要不要去看看?”结果没等春妞回答,便自言自语道:“去吧,听说上面的村子有好几座房子都被大水淹了。”她拉着春妞快走了几步,就把她的手塞到了爸爸手里,然后扭头就往回走了。爸爸说,妈妈是因为担心弟弟醒了看不到人会哭,也怕灶坑里的火会烧出来,所以才不去凑热闹。
各家各户的人不断从院子里向马路上涌着,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感觉全村的人都集中在这条马路上了,那情景就像很多人去参加一场盛大的集会,而不是去亲历一场重大的灾难。
春妞爸爸一边走一边和身边的叔叔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走路的速度并不快。但春妞却非常急切的想看看洪水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从出生到现在,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发大水的场景,还没有见过真正的洪水。所以她用力拽着爸爸的胳膊使劲往前拉,催着爸爸快点走,就这样拉扯着来到了最佳观看地点——大桥上。
春妞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住了!那条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小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颜色如黄泥一般、汹涌而来的宽阔的大河。河水已经漫过了两侧的堤岸和田地,平时看着高大挺拔的柳树,现在几乎看不到树干了,只有露在水面之上的柳枝在风中无精打采的摇晃着。有的枝条下半部漂在水面上,随着湍急的水流身不由己的上下浮动。那一小片生机勃勃的绿油油的稻田,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河的上游时不时的漂下一些千奇百怪的东西,有很粗的木头、塑料盆、被子,还有衣服和鞋子等。如果春妞见过黄河,一定觉得现在的河水是从黄河里偷跑出来捣乱的。
桥上的人看着下面湍流不息的水流,大声议论着洪水带来的灾害,议论今年的收成会减少几成。还有人说幸好这个村子是全县地势最高的地方,除了一些田地被淹没之外,村民的住房都是完好无损的。
正当春妞望着河水发呆之际,人群突然躁动起来。顺着人们的手势看过去,远处有一根非常粗大的木头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快速移动。离木头不远处,竟然有一个人在水中奋力朝木头的方向游去。仔细看看,原来是村西头的李大伯,他是村里出了名的游泳健将。春妞爸爸经常和他一起去青顶水库游泳,从南岸到北岸能游好几个来回呢,每次春妞爸爸回到家里都感叹说:李大哥身体素质真好,我怎么都游不过他!
李大伯很快就追上了那根大木头,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好像没费多大力气就将那根木头推到了岸边。春妞在心里暗暗为他叫好,想着如果自己长大以后也能在水中这样游来游去,哪怕是在一个平静的小湖中游上几圈,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大家站在桥上看着河水一直没有继续上涨的迹象,慢慢的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兴致,很多人都开始往回走了。爸爸叫春妞回家吃饭,春妞的眼睛却在李大伯和岸上那堆湿漉漉的木头之间游走,不愿意走开。
爸爸说:“走了,别看了,再不回去早饭都凉了。”于是抱起春妞就往家走。
路上,春妞担心的问爸爸:“李大伯要是游累了,会不会被大水冲走?”爸爸说:“不会的,他的水性很好,这点水难不倒他。况且游累了就赶紧上岸,这条河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宽。”春妞可能并不理解,她眼中的波涛汹涌和大人眼中惊涛骇浪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场景,不能相提并论。
吃过早饭,春妞和弟弟就跑到院子里玩。大门外仍然有人聚在一起嘁嘁喳喳的闲聊着,还听见有卖鱼的叫喊声。妈妈在院子里喂鸡,听见叫声便放下手中的鸡食盆,习惯性的向门外走去。村里的人就是这样,只要有人在村里卖东西,哪怕他们并没有想买的欲望,也会去凑凑热闹,看看那些东西值不值得买。好像他们个个都是万能的鉴定家,东西好不好一看便知。而且他们即便自己不买,也会根据经验给买的人一些非常明确的意见,这让卖家实在不敢小觑群众的力量。要是有几个嗓门大的妇女凑在一起,七嘴八舌的很快就能将价格谈到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
春妞从小就喜欢跟着妈妈买东西,她感兴趣的不是东西,是那种非常热闹而融洽的购买氛围。长大后的她甚至一度怀疑,小时候那么好的语言能力可能就是在这群人中混出来的。
春妞和弟弟就像妈妈身后的两条小尾巴,甩都甩不掉。妈妈前脚刚出门,两个小家伙后脚就跟了出来。那个卖鱼的小伙子正站在马路边声情并茂的演讲着:“青顶水库里的水已经严重装不下啦,只能打开闸门泄洪,我的天呢,好多鱼顺着水流而下,下面的稻田地里全是鱼。”然后他举起手中卖的只剩半袋子的鱼说:“三块钱一斤,能买啥啊?这鱼买回家晾成咸鱼干,冬天就着米饭吃那得多香啊!”
就在大人们忙着买鱼时,好多孩子手里拿着各种工具往北山那边跑去,有拿桶的,也有拿网的。春妞问他们干什么去,有的大孩子告诉她去捞鱼。于是春妞也跟着兴奋起来,跑回仓房去找爷爷给做的有长长木头柄的渔网,然后跟着那群孩子的脚印跑起来。弟弟在后面跺脚哭,可是春妞做这样刺激性的活动怎么能带着一个小累赘呢,她假装听不见哭声,一鼓作气地跑没影了。
到了通往北山的那条小路上,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但多半都是孩子。路的一侧全是稻田,已经被开闸放出的水给淹没了,好多漏网之鱼从上面漂下来。春妞太开心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鱼,虽然不是大鱼,但是随手就能捞到。
农民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在已经被水盖过的路边,没有人跑到稻田地里抓鱼。等大水消退,这些水稻还能继续生长。
春妞拿着鱼网努力的捕捞着,由于个子小力气也小,所以并不能很精准的捕捞到目标对象,有时还会被那些大孩子半路截胡,这让春妞很生气。但她最终还是捞到了好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当她准备把鱼放起来时,才发现自己没有带装鱼的桶或者袋子,心情瞬间变得很沮丧。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看着别的孩子享受劳动成果时,突然有人拍了她的肩膀一下,回头一看竟然是妈妈带着弟弟过来了。看见妈妈手里还拎着一个红色的塑料桶,她开心极了。弟弟已经忘了刚才被姐姐无情抛弃的痛苦了,忙着把姐姐网中的几条鱼装到塑料桶中。
春妞虽然穿着短裤,但是已经湿到了大腿根。姐弟俩配合默契地站在水中边捞鱼边嬉戏,完全没有注意到妈妈的表情。妈妈站在一旁,看着被淹没的稻田和那些失去家园的鱼苗,内心升起了无限的悲凉。不知道大水之后的秋天,人们是否还能像今天这样谈笑风生。
其实每个成年人的笑容背后都隐藏着太多的心酸无奈,看似云淡风轻,也只是佯装坚强罢了。
但春妞的妈妈经常说:“风雨之后终见彩虹。”
小说《遇见春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