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李自成的现代都市小说《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长篇小说》,由网络作家“少司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其他小说为叙事背景的小说《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少司寇”大大创作,朱由检李自成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而朱由检却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李自成入北京城后可是直接从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官员中拷掠出了七千多万两白银。七千多万两啊。是他这个皇帝现在所有家产的一千倍啊!后来李自成兵败于建奴,这笔钱自然是落入了建奴之手,朱由检想想都觉得痛心,他真想在南迁的时候把这笔钱拿走,有钱就好练兵,到时候何愁不能依托南方抵抗满清?但要抄家就得有自己的兵,......
《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长篇小说》精彩片段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初。
京师。
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愁云密布的紫禁城,叹了一口气。
不久前才被一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附身的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穿越大明后的开局惨了点。
因为熟知历史的他知道大明现在离灭亡只有五个月的时间。
而他这个皇帝按照原有历史的发展,四个多月后就会挂死在煤山上。
事情是这样的,与崇祯皇帝同名的现代青年朱由检穿越前正在开车去北京的路上,可谁知开着开着他就遇到了一股沙尘暴,然后来到了大明,成了与自己同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而现在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就因此拥有了来自后世现代青年朱由检的灵魂,但也依旧融合了他这个皇帝原有的记忆。
在朱由检现在的记忆中,他这个皇帝是因为刚接到大明最后一支精锐主力被李自成全歼的奏报而气死过去的,然后就因此变成了现在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既来之则安之。
职场抗压能力比较强的朱由检最终还是接受了自己现在新的身份。
而且,他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王朝只有五个月的时间而过于失落。
因为确切地说,在朱由检看来,虽然李自成即将攻破大明京师,但其实大明在南方的统治还是完整的。
如果崇祯不是自杀,而是提前学唐朝皇帝李隆基逃离长安去南边的话,没准大明还有救。
所以,朱由检也就没有那么担忧,他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在大明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
而且据朱由检所知,明成祖永乐大帝就已经给他的子孙们准备了这条后路,不然也不会设北京和南京两个首都,还设两套班子。
朱由检觉得自己只要跑到南京去再重整旗鼓,到时候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实在不济,保住南边半壁江山,划江而治,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据朱由检所知,现在的大明虽然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但都是发生在长江以北,而且小冰河气候带来的干旱、严寒以及鼠疫等也都基本上是集中出现在北方。
而现在的长江以南尤其是江南一带依旧是人烟阜盛,基本上没有战乱,甚至也没有大规模民变,民心也还在。
所以,朱由检觉得自己跑去南京再建一个南明还是有希望的。
那样的话,他没准还能体会到当古代皇帝的真正快乐,比如把秦淮八艳召进宫里,挨个检查身体。
事实上,朱由检记得历史上就是因为崇祯在李自成兵围北京城前夕没有南迁而是自挂煤山,而导致了后面的南明王朝光是因为争夺立谁为君王都争论了一年,直接错过了防御满清南下的最佳准备时间。
现在的朱由检可没那么傻。
当然,他其实也不想做一个吊死鬼。
所以,朱由检决定必须尽快南迁,逃离北京城,不能因为“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这个面子而不要了性命!
不过,朱由检也知道自己想要南迁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他是皇帝,想要离开京城,无论去任何一个地方,肯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
首先是许多产业在北方的京城权贵和北方官员。
朱由检觉得他们肯定不希望自己南迁。
其次是已经为了升官发财梦而暗自投敌或已经投敌的权贵官员们。
再有就是一帮要面子的老顽固们。
不过,朱由检也有对策,他是皇帝,想阻止南迁的,他自然是要直接砍了的。
没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听话就直接咔嚓杀掉,顺便还能借此机会抄一波家,发一笔财,将来好有钱去招兵买马。
现在的他可不是以前的崇祯还要顾忌一下脸面。
其实,朱由检穿越后就立刻查看了自己的内库,但他发现自己的内库只有七万两白银。
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算是穷得叮当响了,要知道每年大明光是支付辽东的军饷都是七百多万两白银。
很明显,他的这些钱已经养不起辽东的那帮兵了。
而朱由检却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李自成入北京城后可是直接从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官员中拷掠出了七千多万两白银。
七千多万两啊。
是他这个皇帝现在所有家产的一千倍啊!
后来李自成兵败于建奴,这笔钱自然是落入了建奴之手,朱由检想想都觉得痛心,他真想在南迁的时候把这笔钱拿走,有钱就好练兵,到时候何愁不能依托南方抵抗满清?
但要抄家就得有自己的兵,没有自己的军队,即便是皇帝也没有用。
朱由检记得自己这个皇帝在历史上曾因为吴三桂要一百万两军饷而求这些权贵官员们捐饷,结果这些官员们一个个都哭穷,其中内阁首辅魏藻德更是说他清廉到只有五百两,然后拿出全部家产即五百两捐饷,结果这魏藻德投降李自成后,被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直接拷打出十五万两白银。
可见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不强行抄家的话,这些铁公鸡一样的权贵官员是不可能拿出钱来的。
但朱由检记得自己现在可直接掌控的兵马已经没有多少了。
而大明最后一支由他这个皇帝掌控的精锐劲旅主力不久前刚随孙传庭一起葬送在了陕西潼关,被李自成全歼。
朱由检记得他的这支精锐劲旅主力官方名字叫做勇卫营,是他于崇祯九年命内廷太监曹化淳招募训练的,主要将领有孙元化、黄得功、周遇吉等。
不过,朱由检记得虽然勇卫营主力跟着孙传庭一起被李自成农民军全歼,但勇卫营还有两支余部由黄得功与周遇吉统领着。
其中,黄得功带着这支余部在湖广与张献忠作战,而周遇吉则在山西防备李自成。
现在朱由检打算将战略重心南移,自然是要放弃山西、辽东这些北方地区的,所以,他决定先把周遇吉调入京城,以确保自己这个皇帝顺利南迁。
而黄得功在南方离京城太远,进京所需时间长,何况还需要在南边防备着左良玉与张献忠等,自然调周遇吉进京是最合适的。
对于周遇吉的忠诚度,朱由检还是放心的。
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的优势。
因为他记得历史上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后是一路高歌东进,沿途山西各关的明军守将尽皆望风而降,只有周遇吉不接受李自成的招降而拼死力战,在宁武关与坚守七天七夜直至粮尽全家尽皆战死,可谓是一员值得信任的忠臣猛将。
不过,朱由检知道自己要是调周遇吉进京肯定会导致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间加快。
但他觉得既然要放弃北方,李自成早一个月晚一个月攻陷北京差别其实不大。
因而,朱由检一想到这里,立即就叫来了太监王承恩:“拟旨,加封周遇吉为宁武伯,令其速领所部官兵与家眷进京听命!不得有误!另着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严密打探京城百官动静!”
“你没看明白吗,这就是流贼,流贼突然攻入了你如皋县城,陆知县还不上奏朝廷?”
张凤翔说了—句,就笑了笑。
“求大司马指条明路!”
这边,冒起宗跪在了张凤翔面前,他也不是笨蛋,自然看明白了这里面的门路。
冒起宗也没想到皇帝朱由检会这么强硬,居然直接让官军扮演成流贼!
然后,还直接借着让张凤翔出巡如皋且利用如皋官绅出城迎接张凤翔的机会突然攻入城中,其目的明显是要直接抄没了自己冒家,而不是和自己冒家谈判,把武家墩垦荒出来的良田还给冒家。
虽说冒起宗自认为以自己这些江南士绅的势力是不比皇室朱家差的,但到底朱家占着天下正统的名分,江南士绅也不能真的要造反,而违背君臣之伦。
所以,如今皇帝朱由检真要让锦衣卫假扮流贼来洗劫了冒家,他冒家也只能束手就擒,而其他江南士绅们也只能看着,除了暗地里同情—下冒家,也不会真的要为冒家主持公道。
所以冒起宗知道自己这次失算了,而忽略了官军是可以扮演流贼,然后让流贼背屠戮士绅的锅的。
正因为此,为了保住自己冒家,冒起宗只得下跪求饶:
“大司马,对于武家墩的田地的事,我们冒家可以不要了,还请大司马下令让进城的骑兵回来,算是在下求您了,我们冒家世代为官,皆效忠大明,陛下不能这么对待我们冒家啊,不然,陛下如此做让江南士绅们怎么看?还请大司马明鉴,我冒家知错了!”
“冒参议,你在说什么,本官听不明白!”
张凤翔回了—句,就直接进了自己的官轿,吩咐道:“起轿,回淮安,本官巡察江南结束!”
说着,张凤翔就走了。
他这次奉旨巡察江南,真实的目的就是来如皋县帮助假扮成流贼的锦衣卫进入如皋县城。
所以,在假扮成流贼的锦衣卫进入如皋县城后,他也就没有再巡察江南的必要,而回了淮安。
毕竟作为辅政大臣的张凤翔还有很多要务要处理,何况他也不能继续南下去劳民伤财。
如皋县知县陆晨尴尬地看着这—切,—时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
陆晨自然也看明白了这里面的事情原由,不过,他不想参与进这件事来,只回了衙门。
而冒起宗则刚站起来,就被又突然出现的两伙衣衫褴褛的流贼给突然围了起来。
冒起宗见此忙问道:“你们想干什么?”
“我们是流贼,流贼想干什么,自然是想杀了你这贪官!”
假扮成流贼的锦衣卫总旗沈默说着就—挥手,几名假扮流贼的锦衣卫缇骑就拔出绣春刀来,朝冒起宗砍了过来。
“不要!饶命啊!”
冒起宗刚跪下就被沈默的人乱刀砍死在地。
而这边。
假扮成流贼的两百锦衣卫在进入如皋县城后也直接闯入了冒家。
冒襄并没有在书房认真读书,知道自己父亲没在家的他,直接跑到了自己父亲姬妾的床上:“小玲,少爷我来陪你了!”
而在冒襄正兴致正浓时,锦衣卫已经杀了进来。
咔擦!
冒襄的头当场被砍落在床上。
吓得其身下的女子当即晕了过去。
于是,就这样,锦衣卫将冒家灭了门,且钱粮田契全部抄没回淮安城。
然后,假扮成流贼的这伙锦衣卫就这样明目张胆地押运着财物与冒家尸首出了如皋县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