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朋友很喜欢《精忠报国》这部都市小说风格作品,它其实是“我有九块腹肌”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精忠报国》内容概括:向往最新一季开播,拍摄地点在原始大山的某处山村之中。原本想要拍摄田园生活的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一个独居的神秘少女。少女,被父亲丢下,在山上的老屋里独居了四五年。当所有人都在可怜少女,痛骂人渣父亲的时候。摄制组的镜头,却在老屋里拍下了更加惊人的内容。染血的铠甲,断折的长枪……阴森的灵堂,悲怆的遗书……满屋的阵亡通知书……这,是一个忠烈家族......
主角:岳扬岳小可 更新:2024-03-09 08:0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岳扬岳小可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精忠报国》,由网络作家“我有九块腹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精忠报国》这部都市小说风格作品,它其实是“我有九块腹肌”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精忠报国》内容概括:向往最新一季开播,拍摄地点在原始大山的某处山村之中。原本想要拍摄田园生活的节目组,意外发现了一个独居的神秘少女。少女,被父亲丢下,在山上的老屋里独居了四五年。当所有人都在可怜少女,痛骂人渣父亲的时候。摄制组的镜头,却在老屋里拍下了更加惊人的内容。染血的铠甲,断折的长枪……阴森的灵堂,悲怆的遗书……满屋的阵亡通知书……这,是一个忠烈家族......
“香菱姑母。”
“自先祖鹏举开宗至今,已有两百余载。”
“岳氏子孙,无不谨记祖训,精忠为国!”
“国家危难,子云,子武挺身而出,尽忠尽义!”
“子良在朝中为官,多方斡旋,掩护义勇,尽职尽责!”
“我等女流虽藏身山林,机杼也从未敢停!”
“我嫁入岳家以来,从未以大家闺秀自居,金银细软,亦未曾加身。”
“钱财为身外之物,不足为惜。玉镯,凤佩却是祖上传下,不可就此断绝!”
“如今中原乱战,民不聊生,饥荒无数。”
“岳家已散尽家财,送出良田,救济灾民,仁至义尽!”
“姑母即使将祖宗遗物典当,不过杯水车薪,何能济天下也?”
“媳:婉茹,颦眉,月娥及幼子敬上!”
孙正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声音已经止不住的带着一些哭腔。
古人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
很难想象,这封条理明晰,有理有据的建言信,竟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
而更令人动情的,自然是信中的内容了。
元末。
战乱纷飞。
岳家男丁,皆奔赴华夏山河,完成自己的使命。
家中只有女流与幼子留守,却依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和百姓做事。
其他大家族的小姐少爷,随时都有仆人伺候着。
可从书信上来看,岳家分明有人在朝为官,名下还有田地,却过得极为清贫。
不仅没有仆人,而且女眷居然要靠织布来补贴家用。
未免让人心寒。
“好人为什么总是这么苦命?”
“我觉得信上说得对,仅凭岳家,哪救济得了天下所有人?”
“岳家的女眷也是百姓啊!她们无官无职,没有义务做这些事情!”
“天底下比岳家有钱的多了去了,应该他们来!”
“道德绑架大可不必,记住岳家人带给我们的精神就可以了。”
……
观众们无不替岳家的女眷感到不值。
但同样也为了她们的付出,而致以敬意。
他们恨不得将自己的钱捐出去,把岳家的传家宝给赎回来。
但历史是没有办法更改的。
历史上,有太多的遗憾。
有太多的凄凉。
也有太多波澜壮阔的诗篇。
事实上,观众们已经从之前的当票上知道,岳家的所有值钱的物品,几乎都被换成了大米和粮食。
这封按上了血手印的建言信,并没有起到作用。
就如同凡人无法用血肉之躯,挡住历史的车轮一样。
“哎。”
黄老师接过孙正手中的信件,重新看了一遍,感慨的叹了口气。
听和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这个名叫婉茹的岳家儿媳,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了这些字眼中。
他仿佛能够通过这些字,看到婉茹当时的表情。
“我觉得,不管是岳家的儿媳,还是这个名叫岳香菱的姑母。”
“她们都是岳家的骄傲!”
“她们的生活,可能没有其他家族的女眷那么富足,那么无忧无虑。”
“但是她们在九泉之下,见到先祖,却可以骄傲的说,她们替岳家,顶起了半边天!”
黄老师直抒胸臆,有感而发。
一时间,掌声雷动。
整个房间,都被掌声给覆盖。
说得太好了!
这封书信,看上去是婉茹和岳香菱起了争执,发生了家庭内部的矛盾。
如果把两人看做对立的两方来看,婉茹和岳香菱的选择,肯定都是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的。
但黄老师却巧妙的把岳家的女眷看作了一个整体。
没有对错。
只求问心无愧。
只求不愧对列祖列宗。
从这个角度来看,婉茹和岳香菱,根本没有丝毫的分歧。
她们做出的选择,都不是为了自己!
“各位,这里还有最后一封信。”
等到黄老师说完,孙正才慢慢的将箱子底最后一封信件,拿了出来。
掌声停止。
这最后一封信又是谁写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一个信封所牵引。
信封上并没有写收件人是谁,也看不出来历。
大家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孙正拆开封口,取出信件。
只见孙正拿出信件,看了一眼排头,顿时露出了理所当然的笑容。
“是岳香菱的回信。”
意料之中。
可这并没有让大家热情减退,反而大家都想知道,究竟岳香菱是如何力排众议,最终拍板的。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孙正还没开始读信,脸色就有了些微微妙的变化。
他的笑容,完全僵在了脸上。
脸部的肌肉紧绷,写满了痛苦。
“黄老师,要不你来念吧……”
孙正还是第一次放弃追寻历史踪迹的机会。
“好。”
黄老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料定书信上,应该有什么让人心惊的内容。
他做好了心理准备,接过信件,快速的扫了一遍。
可尽管提前有了预警,他仍旧瞳孔收缩,不自觉的捏紧了拳头。
“混账!”
他抓住自己的头发,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
过了良久,才慢慢的缓过劲来,开口念道:“婉茹,你们的信,我已看到。”
“你本是官宦家的小姐,衣食起居,皆有人照料。”
“嫁入岳家,你辞退婢女,事必躬亲,毫无怨言。”
“子良有妻如此,是他莫大的福分。”
“至于典当玉器,玉佩之事,我与你感同身受,但却无须再议。”
“岳家自宋至今,钱财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
“我非要救济天下,不过是乌鸦反哺,尽绵薄之力。”
“今又听闻你为了保住玉镯,赶回娘家,筹集粮食。”
“我深感愧疚。”
“玉镯,玉佩,我前日便已当出,未能与你商议,是我过于独断。”
“等你回家,看完此信后,我将与你……”
黄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师父,怎么了?念完了吗?”
忆兴只觉得一头雾水,这正到了关键时刻,怎么突然停了。
“没有念完,但写信人的笔在这个地方,确实停顿了很久,纸都被墨团浸透了。”
黄老师皱眉说道。
“为什么呢?后面有说吗?”
“嗯。”
黄老师点了点头道:“岳香菱之所以停顿,是因为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她听到了婉茹遇害的消息!”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威,孝文,这样的字眼,在古代,很少用在活人的身上。”
“比如北魏孝文帝,要是谁敢在孝文帝活着的时候这么叫他,估计那人得被诛九族。”
“孝这个字,更多是用于谥号,也就是在人死后,才追加的封号。”
孙正继续解释道。
他话音刚落,忆兴又有了新的发现:“孙老师,你说得没错,这真是追封的称号!”
“天威将军名叫岳威,字子勇。孝文将军名叫岳文,字子云。”
“忆兴哥哥,你怎么知道的?这两位将军,也是我们岳家的人吗?”
小可闻言,率先跑了过去。
“当然了!他们都是岳家的先辈!”
说罢,忆兴挥了挥手中的信纸。
孙正吓了一跳,连忙阻止:“忆兴,别乱动,小心弄坏了!这些古物都是很脆弱的!”
“抱歉……”
忆兴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而后恭敬的将信纸递给了孙正。
孙正从忆兴手中接过信纸,研读了片刻,恍然道:“原来如此,是白莲教!”
“白莲教?怎么听起来像邪门歪道似的。”
“是不是有一种天鹰教,明教这种感觉?”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
“难道岳家后人坠入了邪门歪道,才逐渐没落了?”
在场的工作人员,立刻议论起来。
岳家作为忠烈,后世的存在感却越来越弱,不免让人心生遐想。
“你们的想法,并没有错。白莲教最初就是邪门歪道,它起源于唐宋,遭到统治者的打压,头领也被流放。”
“但是,到了元朝,白莲教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开始广泛传播。”
“岳威和岳文,是在元朝末期加入白莲教的,而他们的目的,可不是信教!”
“他们的目的,是参加起义军,击垮元朝的统治!”
“这封书信,是起义军的首领刘福通写给岳威岳文父亲的悼文,也是感谢信。”
“信里写了什么?”听到这里,众人对信里的内容更加好奇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岳家的子弟居然还加入了元末的农民起义!
“信里写道,刘福通和大首领韩山童聚集教众,准备起义时,遭到元军围捕。”
“韩山童不幸被元军逮捕,刘福通本也难逃厄运。”
“这时却有两名小将拍马赶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竟生生给刘福通杀出一条生路来!”
“但身后元军紧追不舍,刘福通的麾下,难以与元军抗衡,损失惨重。”
“此刻,又是这两名小将站了出来,以两人之力,挡住了八百追兵!”
“刘福通逃离两里地后,才听到后方传来两声怒吼。”
“将军珍重,岳子勇先行一步!”
“岳子云绝不辱没岳家之名!”
……
那是岳威和岳文在临死之时,爆发出的最后遗言。
此时,他们俩不过刚刚从深山里走出,不到半年。
加入起义军,更是不到一周的时间!
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与元军的正式作战中,就双双殒命。
后世,更是不可能留下他们的英名。
唯有两面旗帜,代替他们的尸体,被送回到了这间祖屋里。
“他们怎么这么傻啊!以他们的实力,只要活下来,说不定可以名垂青史。”
“对啊,连小可都能将银锤舞得虎虎生风,身手了得,岳家先辈怎么可能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好像有点理解这句话了。”
“以两人战八百,也只有岳家人才有这个胆魄吧?”
“怪不得查不到他们的信息,竟是英年早逝,可惜,可惜!”
……
直播间里,尽是替岳威和岳文惋惜的声音。
而就在这时,孙正却是说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信息:“岳威时年十六,弟岳文,时年十四岁!”
“我的老天爷!十四岁?才比小可大一岁?”
“十六岁,我还在啃书呢,他们居然参加了起义军。”
“他们的父亲呢?疯了吗?孩子这么小就送去战场!”
“难不成,这是岳家的传统吗?岳家当爹的都这么不靠谱吗?”
直播间很多人开始大骂起来,他们无法理解,是多么心狠的父亲,竟然如此残忍。
回应他们的,是排山倒海一般的弹幕。
“如此伟大的举动,被你说成不靠谱?”
“没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父亲把儿子送上战场,这种大义的精神,我们普通人无法做到,所以更应该敬佩!”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父亲,有无数个这样的儿子,他们牺牲自己,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和平,才有我们繁荣的今天!”
“我们应该感谢先辈的付出,而不是无尽的谴责!”
“你可以苟且偷生,但是,不能去谴责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
“那时候的孩子虽然十多岁,但人家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你怎么知道人家一定是被父亲逼迫上战场的?”
“不要用现在的孩子,去比较那时候的孩子。”
“不,他们不是孩子,他们是英雄……”
“……”
面对这些排山倒海的弹幕,那些质疑的声音消失了。
他们开始自我反思,要是换了自己,哪舍得让还没成年的儿子离家参军?
也正是因此,岳家人,不更值得敬佩么?
咱们,有什么资格去指责?
这一刻,哪些曾指责的人,顿时感觉惭愧无比!
“咯咯……”
就在这时,小可忽然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小可,你在笑什么呢?”
陈梦溪见小可傻笑,不由担心的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位哥哥一定很开心。”
小可说道。
“为什么?”
陈梦溪完全无法理解女儿的思维模式。
而且这称呼也太奇怪了吧,虽然人家牺牲的时候才十四岁,确实和小可同龄。
但是人家也是实打实的岳家先辈。
小可应该叫祖宗才对。
不过,当小可说出下一句话,不仅是陈梦溪,而且所有人,都不再在意这小小的称谓错误了。
“因为他做了岳家人该做的事情呀!”
做了岳家人该做的事情……
小可此话一出,黄老师和孙正都不禁侧目。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句话居然会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女孩之口。
并且,小可和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从今天起,才刚开始认识自己的先辈而已。
在此之前,小可甚至都不知道她是岳飞后代。
不!就算是现在,可能小可都不知道岳飞和岳家军,究竟在历史上代表着什么。
但是,她却完全意会到了岳家的精神。
“这就是血脉的力量吗?”孙正看向黄老师,惊讶无比的说道。
“这孩子本来就聪明,可能之前你说的话,她全都听明白了。”黄老师分析道。
他们两人,当然也明白所谓的岳家人该做的事情。
驱除外族,收服中原!
即使金朝已经覆灭,元朝的蒙古骑兵踏碎了河山,岳家人也没忘记自己的使命!
当有机会揭竿而起,他们怎么可能放弃?
年龄小就上不了战场?
岳家,可不是这么脆弱的家族!
可以说,岳家的家族史,本就是用血泪书写而成的。
岳威和岳文,虽然没有建立伟业,但也是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说《精忠报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