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浏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全文浏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排骨”的《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州东部的巴东郡,与吴国的建平郡接壤;由于与吴国有盟约,周围几百里都没有布署兵马。此时,唯一的兵马,就是诸葛亮的十万北伐大军,他们正在撤回成都,这会儿估计还没回到汉中。刘闪还是觉得,必须让一部分北伐大军前去支援,至于能否赶上,那只能听天由命了;既然要派大军去支援,肯定需要一个统兵之将吧!想到此处,刘闪大致询问了北伐军中的将领,以及他们的官职大小,然后欣......

主角:诸葛黄晧   更新:2024-02-16 19: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诸葛黄晧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浏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排骨”的《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州东部的巴东郡,与吴国的建平郡接壤;由于与吴国有盟约,周围几百里都没有布署兵马。此时,唯一的兵马,就是诸葛亮的十万北伐大军,他们正在撤回成都,这会儿估计还没回到汉中。刘闪还是觉得,必须让一部分北伐大军前去支援,至于能否赶上,那只能听天由命了;既然要派大军去支援,肯定需要一个统兵之将吧!想到此处,刘闪大致询问了北伐军中的将领,以及他们的官职大小,然后欣......

《全文浏览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精彩片段


刘闪毕竟不是真正的刘禅!刚才,吴太后的眼神确实可怕,他担心露出破绽引来杀身之祸,收好诸葛亮的遗表后,赶紧逃出大殿,黄晧则在后面紧跟不舍。

刘闪慢慢地平静下来,无奈地接受了自己是刘禅这个现实,但他不想做个“扶不起的阿斗”,更不想坐以待毙,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如今,诸葛亮刚刚去世,而历史上的那个猛将并没有真正地谋反!刘闪觉得,自己应该设法保住他,只是不知道是否来得及,毕竟两地隔着几百里难行的蜀道。

刘闪跟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多少了解一些公元234年之后的历史:诸葛亮灵柩回成都的路上,大汉失去了魏延这名勇猛的大将;此后,姜维为抵御曹魏,又进行了11次以攻代守的北伐;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关入蜀,攻克绵竹后,刘禅未作抵抗就投降。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话刘闪自然不会陌生。在大汉后期的多场战役中,姜维的手上已经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80的廖化为先锋,可见当时人才之匮乏。

现在,刘闪对国内的情况一无所知,既看不懂诸葛亮的遗表,也不认识朝中的大臣,更不知道自己可以信任谁,只能想到曾经学过的《出师表》中的话: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走出几步后,刘闪突然停下脚步,模仿电视里的口吻对黄晧说道:“给朕找个避静的地方,传向宠来见朕!”

刘闪不了解皇宫内的布局,只能说“避静”的地方。黄晧明显愣了一下,他既听懂了刘闪的话,也明白了话里的意思,赶紧躬身说道:“陛下,宣室殿可以吗?”

“可以,引路!”

“诺!”

宣室殿,类似于后世其他朝代的“御书房”。刘闪等了大约一刻钟,一位年近40,浓眉大眼,身体极为硬朗的男子步入殿内,叩拜后被刘闪扶起。

“将军,你现在身居何职?”刘闪问道。

刘闪用了“将军”这个词,并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因为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将军”是对所有武将的尊称。

“陛下,建兴元年,末将被封为都亭候,后来升任中部督;自丞相北伐以来,末将一直管理宫廷宿卫军,负责皇宫内外的安全。”

向宠说得极其明白,他现在的职位,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御林军统领”,刘闪点点头后正色说道:“向将军!我……朕有件重要的事情,只能由你去办!”

“臣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将军!事关重大,不能出半点差错!”刘闪严肃地说道,然后在向宠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向宠闻之并不惊讶,迟疑片刻后说道:“陛下,即是如此,若能发道圣旨,末将定保万无一失!”

“圣旨啊……这个……应该怎么写呢……”刘闪有些为难,他确实不知道如何发圣旨。

“陛下不必亲自动手,可以口述,让黄晧代写,再加盖玉玺就行!”

原来这么简单,你早说嘛!

刘闪心头一阵窃喜,急忙唤来黄晧写好圣旨,由向宠确认无误后,他钦点了几名最得力的护卫,迅速骑上快马离开皇宫。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能否救下他,能否改变历史,此举究竟是对是错,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

做皇帝真好!所有事情都“动口不动手”,夜里还有不同的妃嫔暖被窝,刘闪很快就喜欢上了皇帝的生活,虽然是被后人唾弃的亡国之君。

天已微亮,刘闪想尽快熟悉皇宫各处,突然一名内侍前来报告:“陛下,蒋琬和几名大臣有急事求见!”

“蒋琬?急事?”刘闪自然听过蒋琬,知道他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也想起黄晧曾说过的“永安急表”,急忙说道:“宣!”

几人进殿行礼后,最靠前的大臣急忙说道:“陛下,永安太守巩志急报:东吴以全琮为主将,孙桓、周舫为副将,引兵三万,在永安城外三十里下寨,动机不明!”

刘闪不知道这几人分别是谁,他们行礼时也未自报名字,刘闪不知如何处理,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陛下,我与吴国虽有盟约,孙权此举实在险恶,不可不防啊!”

“陛下,永安城中仅有两千军士,如何抵挡东吴三万大军啊?”

刘闪本来就是重庆人,自然知道他们口中的“永安城”,它位于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是三国时代巴东郡与吴国接壤的边防重镇。

据说,诸葛亮和姜维都在此城布署了一万精兵,直到刘禅投降时也不曾撤回。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白帝城托孤”不会陌生,它又称“永安托孤”: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最后就病死于永安宫。

刘闪怕露出破绽,不敢问几人的姓名和官职,更不愿做一个丢失城池的无能昏君,赶紧问道:“莫非……东吴欲取永安?”

“陛下,盟约不过是一张废纸!一定是东吴探子得知丞相新亡,想趁我北伐大军未归,直取永安!”

刚才说话的大臣呈上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极为简单,刘闪有些失望,不能完全认识上面的字,于是指着地图问道:“这几处,是否驻有兵马?”

“陛下,朐忍、羊渠、汉丰三县并未驻有兵马,不过,李丰手上的征粮队有两千人,他们正在巴东郡。”

“相父新亡,永安空虚,但我不能向东吴妥协!”刘闪郑重地说道:“令李丰率征粮队,火速进驻永安;令巩志,如果全琮攻城,务必死守!”

“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安排!”

几个不知名的大臣领命而去,刘闪想到四千兵卒很难抵挡三万大军,必须得增加援兵才行,急忙说道:“慢着!”

几人赶紧返回,刘闪询问之后得知,永安城位于益州东部的巴东郡,与吴国的建平郡接壤;由于与吴国有盟约,周围几百里都没有布署兵马。

此时,唯一的兵马,就是诸葛亮的十万北伐大军,他们正在撤回成都,这会儿估计还没回到汉中。

刘闪还是觉得,必须让一部分北伐大军前去支援,至于能否赶上,那只能听天由命了;既然要派大军去支援,肯定需要一个统兵之将吧!

想到此处,刘闪大致询问了北伐军中的将领,以及他们的官职大小,然后欣喜地说道:“升姜维为卫将军,令他引兵五千,火速救援永安城。”

“陛下,姜维没有军功就升任卫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职位已在众多将领之上,恐怕难以服众啊!况且,姜维原是魏国的降将,臣担心……”

“陛下,要不,派吴懿,张冀……”

“不,就派姜维!”刘闪已坚决地说道:“相父将毕生所学传于姜维,意在让姜维承其遗志,升他为卫将军合情合理。再者,丞相看人不会错,朕也相信姜维的忠心!就这样!”

几名大臣还想争辩,刘闪怕说话太多露出破绽,于是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去,几人只好依言而行。


周循,东吴名将周瑜的长子,有周瑜的遗风,深受孙权的厚爱。他不仅被封为骑督尉,还迎娶了吴皇孙权的长女孙鲁班。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周循病逝后,孙鲁班又嫁于全琮。

丢了巫县、巴东城和秭归城的全琮、潘濬、孙桓等人回到建业后,他们都未受到责罚,孙权只是令他们在陆逊帐下将功补过。

当然,这并非因为全琮是孙权的女婿,而是孙权明白:姜维是诸葛亮的传人,他用兵诡诈,并且陆逊也在他手上吃过亏。

陆逊一再强调夷水要塞的重要性,全琮立功心切,明里暗里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接下这个重任。

孙权亲拨两万兵马给他,并征召民夫一万多人,希望能在元宵节前完工。

夷水要塞位于夷水的北岸,南侧是湍急的夷水,北侧是陡峭的佷山,距离长阳城大约半日路程,过了长阳就是宜都。

因此,夷水要塞一旦建成,吴国只需在此驻扎两千兵,就能轻易阻挡十万蜀兵,恩施通往宜都之路就被截断,陆逊再无后顾之忧。

……

关索按照姜维的指示,引兵五千来到佷山。

“立刻砍倒大树,安营扎寨!”关索说罢,又走到山顶南侧看了看,然后令道:“将这几棵树砍倒,将地面整平!”

罗宪上前几步,往崖底看了看,略有担心地说道:“关将军,我才五千兵马!我一旦发起进攻,吴军必会杀上山,我如何能挡?”

“此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我携了一月之粮,有何担心?”关索不屑地哼道 。

“关将军,话是如此,只是……”罗宪犹豫着说道:“我刚到军中,大将军就令我来此地袭扰吴军,这恐怕……”

“罗将军,不要妄加猜测!本将相信,大将军绝不是那种人!此事不得再提!”

“诺!”

自南中跟随关索以来,罗宪非常了解关索的性格,知道关索不会怀疑任何一个人,罗宪的嘴角动了动,并未继续说话。

在罗宪看来,姜维令关索引兵来此,明显是把关索和五千蜀军当成了诱饵!

从吴军稍后的部署上来看,罗宪并未猜错:

蜀军扎好营寨,整平空地后,五架投石车组装完毕,关索立刻命人将其架起。

此时,山下的夷水要塞一片忙碌,两千多民夫正在紧张地施工。

突然,几块巨石从天而降,砸在工地上轰隆作响,这声音让人无比胆颤。

吴兵和正在修建的民夫刚刚回过神,又有几十把标枪从天而降,引得一阵惊恐的尖叫声,他们赶紧找地方躲避。

这一轮袭击之后,山上的蜀兵再也没有发动齐射,只是偶尔投几个巨石或标枪,这样的攻击没有造成吴军的巨大伤亡,但下方的夷水要塞,再也不敢继续施工。

没人知道巨石何时会落下,没人知道这些石头会砸在何处,没人愿意成为被砸中的“幸运儿”!

“全将军,蜀军何时驻于山上?他们又如何带来的投石车?”孙桓奇怪地问道,警惕地注视着山顶,生怕又有巨石和标枪落下。

“全将军,蜀兵实在太狡猾!他们驻于山顶,居高临下可威胁我,我却对他无可奈何。”周鲂望着山顶说道。

“全将军,你……可是立过军令状啊!”孙桓担忧地说道:“若不赶走山上的蜀兵,很难在元宵节前建成这座要塞,我不敢延误工期啊!”

“可恶!实在可恶!”全琮仰望着山顶,愤愤地令道:“孙桓,引兵两千,屯于要塞以西两里,扎起壁垒,阻挡恩施方向过来的蜀军援兵。”

“诺!”

“周鲂,引兵三千,立刻上山,打探蜀军虚实!”

“诺!”

……

一个时辰后,周鲂顺利地爬上山,接近了关索的营寨,心头暗叫不好:

蜀军营寨的四周,皆有横杠的大树做为掩体,寨外近百米内的大树皆被砍倒。若是两兵相接,寨中的蜀兵居高临下,只需一通箭雨,攻寨的吴兵将很难应对。

事实也是如此,周鲂发起两次试探性的攻击,吴兵损了几十人,却无一个人能靠近营寨,寨中的蜀兵无一伤亡。

周鲂报回蜀军的部署,全琮苦无破敌之法,只好派人向陆逊请教;陆逊听闻佷山上有一支蜀军,于是连夜来到夷水要塞。

“本相一直注意着秭归和巴东的兵马调动,佷山上的蜀兵,很可能来自永安!”陆逊狐疑地问道:“有多少兵马?何人统领?”

“兵力大约四到五千,至于领兵之将,暂时还不清楚。”全琮如实回答,随即又担心地问道:“丞相,可有破敌之法?”

“现在是冬季,雨水稀少,就算山顶扎寨的蜀兵粮草充足,他们仍然需要大量的饮水。要破蜀军,其实不难!”陆逊自信地说道:“蜀军取水之地,必是长杨溪!”

全琮心头大喜,陆逊继续说道:“传令:孙桓,领兵三千,驻于长扬溪,阻止蜀兵下山取水;周鲂,领兵三千,在下山的必经之路设伏。”

陆逊令罢,诡异地笑道:“如此一来,蜀军断水,不能久持,不出十日,必然退走!届时,我再布兵马,趁机全歼!”

两人领命而去,陆逊在全琮的恭维声中,冒着不时落下的巨石,视查了要塞的施工进展,然后在要塞以东搭起帅帐。

当夜。

孙桓在溪边搭起营帐,直到半夜,也没见到有蜀兵来此取水。

孙桓正怀疑陆逊的判断是否有误,突然听得一阵喊杀声,欣喜地跑出帐外。

“嗖!”

一支火箭擦着孙桓的鼻子而过,直直地插在旁边的一个营帐上,大火瞬间点燃了这顶帐篷。

孙桓赶紧后退几步,这才发现营寨内已是一片火海,四面都有火箭不停地飞来,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名吴兵。

孙桓扎营的地方,位于低洼的溪边!

孙桓曾向陆逊建议将营寨扎在坡上,但陆逊坚决反对,孙桓只能奉命行事;眼下,蜀兵居高临下,这营寨如何守得住?

孙桓狠狠地咒骂着陆逊,未做抵抗就下令退兵。

孙桓回去见过陆逊,却见周鲂也灰头土脸的退了回来,并且损了一千多人!

陆逊见状并未生气,笑呵呵地招呼两人入座,并亲自倒上米酒。

“二位将军辛苦!我这“招投石问路”已见成效!看来,我估计得没错:姜维在佷山,至少投入了两万兵马!”

“两万?何以如此肯定?”全琮疑惑地问道。

“诸葛亮用兵谨慎,姜维却喜欢兵行险招,但他也会险中也会求稳。”陆逊喝了一大碗酒,然后说道:“蜀兵孤军驻扎在佷山之上,姜维必会保证他们的水源和退路的畅通。我让二位将军截他水源和退路,这不过是试探而已。”

周鲂和孙桓一语不发,陆逊继续说道:“我已探明:佷山之上,蜀将关索驻兵五千;长杨溪边,由蜀将吴班守卫水源;夷水以西,由吴懿扎下壁垒保证退路;其中,吴班和吴懿各有八千兵马。”

“既然如此,那……我该如何破敌?”全琮急忙问道。

全琮最关心的,就是这座要塞能否按时完工。

“将军勿急,其实,我早就料到姜维会来!”陆逊自信地笑道:“吴班和吴懿领兵到达后,我已暗中令陈表引兵一万驻守恩施,另有吕壹的一万兵马,屯于恩施以东的夷水隘口,我已截断蜀军的退路!”

“丞相,这样部署,确实包围了两万多蜀兵,但他们的粮草至少能坚持半月!我坐等他们粮尽也不是办法啊!这座城塞的工期,不可拖得太久!”

“将军勿急!就算拖个二十天,这座要塞也能如期完工。况且,要吃掉这里的蜀军,我只需十五日就够!”

“可是……”

“不用可是!据细作回报,目前,蜀军一共才十一万兵马。其中汉中部署四万,姜维手上只有七万人;只要我能歼灭这股蜀军,姜维必定元气大伤!届时,我再取巴东就易如反掌,秭归城也将孤木难支,姜维再狡诈又能如何?”

陆逊说罢,又安慰道:“我会向陛下上表讲明情况,延误工期之事,全将军就放宽心吧!陛下定然不会怪罪!”

“这样最好!”全琮嘴上说着,心头仍有疑惑:“只是……姜维诡诈,万一有什么变故,咱很难向陛下交待啊!”

“哼!”陆逊不屑地哼道:“这夷水狭长,不适合大军展开。我只要堵住两端隘口,蜀兵插翅也难飞!况且,我已令张承、诸葛瑾领兵两万来援,这会儿他们已到宜都,明日午间就能到达此地。”

陆逊说罢,突然将酒碗猛地拍在案上,狠狠地喝道:“我就不信了!我六万兵马,难道困不死两万蜀兵?”


经过几百宿卫军和城中百姓的共同努力,城上守军付出了伤亡二百余人的代价,终于挡住刘永和刘理叛军的第一波攻势,城下的五百多叛军尸体,并未让刘永和刘理停止攻城。

成都周边的兵马部署,他们应该调查得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将会有三天的时间拿下成都。因此这二人并不着急,此时正在整顿兵马,准备天黑之前发起第二次攻城。

城南突然黄沙漫天,正是孟光带领的一千卫戍部队赶到。然而,他们被刘永提前布署的一千兵马阻在城外;孟光知道城中情况紧急,远道而来的兵将未及休整就擂响战鼓,试图突破前方的阻拦冲入城内。

孟光的人马气势如虹,刘永部队且战且退,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孟光付出二百多人伤亡的代价,终于冲到城南三里的位置。

孟光毕竟只是文臣,不是经常统兵的武将,他看到了一丝入城的希望却不知有诈,急忙令兵将不计代价地一路猛冲。几百人眼看就要冲入城内,突然东、西两侧各杀来五百兵马,孟光的部队三面被围,仅剩的几百兵马很快就损失殆尽,孟光也在几名兵卒的掩护下,狼狈地往南退去。

击退孟光的刘永和刘理再无顾忌,将剩下的五千兵马全部投入到攻城。这一次,叛军的攻势增加了许多,城上的石块和滚木很快就用尽,不少叛军已经爬上城头,与为数不多的宿卫军扭打成一团。

刘闪手握一把长枪躲在城垛之后,一名叛军刚刚爬上城头,刘闪猛地向他刺过去,对方灵巧地躲开并跃上城头,恶狠狠地瞪着刘闪,似乎想要抓活的!

刘闪条件反射般后退几步,身后又有两名叛军顺着云梯爬上城头。刘闪心头大骇,眼看自己就要被包围,只得发狂般地大喝,并拎起长枪一阵乱舞。

一名叛军挡开刘闪的长枪,另一人手执木盾和大刀,此二人刚刚逼身上前就倒在地上,刘闪还未回过神,另外两人已被向宠的长剑刺穿胸口,刘闪满身都是敌兵的鲜血。

两名已经受伤的宿卫军将刘闪护在身后,向宠也不耽搁,挺身向前几步,几名刚刚爬上城头的叛军又被向宠斩于剑下。

向宠折断一名宿卫军肩上的箭柄,将其扶坐在城边后迅速折回,刺伤一名叛军后对刘闪说道:“陛下!城头叛军凶狠,你还是去宫里避一避吧!”

“不用,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刘闪看着城上受伤的宿卫军和百姓说道:“大家都拼死而战,朕岂能弃之不顾?”

刘闪说罢,紧握长枪往城头上的一名叛军刺去,身旁的两名宿卫军也不迟疑,手中的长剑刺向他的头部,此人见状大惊,脚下一滑就跌至城下,是死是活无人关心。

“大家再坚持一会儿!天黑之后,叛军必会撤兵!”向宠大喝道,眼看刘闪暂无危险,赶紧向十几米远,刷刷几剑后,爬上城头的两名叛军一死一伤。

此时,突有一名身材矮小的士兵挺枪直刺,受伤的叛军当场陨命。

刘闪愣了愣神,急忙叫道:“璿儿!谁叫你上来的?赶紧回宫去!”

“父皇!是孩儿自己要来的,而且母亲和皇后都同意了!”刘璿欣喜地说道,手中的长枪耍得像模像样,应该练过很长的时间。

刘璿说罢,灵巧地转过身挥动长枪,一名刚刚冒头的叛军被刺伤后跌落城下。

很快,城下又有几十名手持各式兵器的百姓涌上城头,这边压力稍减后,向宠让几名宿卫军贴身保护刘闪和刘璿,急忙往西面的城墙奔去。

“父皇,那日你教训得对!母亲和皇后也教会孩儿很多东西!孩儿已经明白了:如果没有姜维叔叔那样的统帅,总有一天,这城下会站满吴兵和魏兵!”

“璿儿,你长大了!”刘闪欣慰地点头说道,眼里全是赞许的目光。眼前这位手执长枪,身披胄甲的孩童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却比自己的孩子更让刘闪感觉亲切。

城上的百姓越来越多,城下终于传来鸣金收兵的信号,刘闪却更加焦躁,因为幸存的宿卫兵已经不足百人!

明日,叛军只需一次冲锋就能拿下成都城,而巩志的援兵,最快也得后天傍晚才能到达!

刘闪和众多协助守城的百姓,他们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早已饥肠辘辘。

眼看叛军已经退去,许多百姓赶紧送来大饼和清水,刘闪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又见许多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城上。

朝中众臣带着自己的家丁,张皇后和几名嫔妃也带着一群婢女、内侍来到城上。他们将十几筐大饼和清水,挨个送给宿卫军和协助守城的百姓,这一幕让刘闪感激不已,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叛军攻入成都,皇宫中,不过就换了一位姓刘的皇帝,宫中大不了换一批嫔妃!这大汉仍是刘家的大汉,这些大臣仍是大汉的大臣,这些百姓仍是大汉的臣民。

如果不是自己附身在刘禅的身上,如果不是自己改变了太多的事情,这场叛乱,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也不会有几百名精壮的百姓战死在城头。

如果不是这场叛乱,这些百姓完全可以安居乐业,可以说他们完全是为自己而死!

他们的死是否值得?他们只是普通百姓,他们也有自己的妻儿和父母!

天色已经漆黑一片,城上燃起无数的火把,众人都防备着可能偷袭的叛军。

一名身着绿色袄裙的女子突然出现在城上,她远远地挨个查看那些身穿甲胄的兵卒,每次都失望地离开,直到来到刘闪跟前。

“将军……”女子百感交集,借着忽明忽暗的火光,她仔细端详着刘闪,眼泪如珠帘般落下:“将军!我终于找到你了!”

刘闪确定自己没有看错,急忙将她搂在怀里,怜惜地擦拭着她的面颊:“昭仪!我们在山上找了你好几天!你一个弱女子,这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将军!那日我跌到崖下并没受伤,我想从另一边绕上山,可是找不到上山的路,只能一路往下,然后就到了剑阁……我想起你要带我去成都,所以,就一路找到这里了。”

李昭仪把经过说得很简单,然而,其中的苦楚只有她自己能体会。

刘闪对她的回答自然不满意,刨根问底许久,这才知道了所有的经过,对这位既执着又坚强的女子敬佩不已,两人就这么偎依着,直到天明。

南门外,号角声声,金鼓齐鸣。

五里外,黄沙漫天,一支万人大军正在整军备战。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刘闪的心头:巩志的部队应该出现在东门,而且,他不可能来得这么快!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