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畅销小说推荐

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畅销小说推荐

虎啸山林多情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经典力作《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袁隗袁术,由作者“虎啸山林多情剑”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去汜水关和孙坚合兵一处,与西凉军杀个痛快,总比窝在这里强!”夏侯惇也大声说。“袁本初实在让人失望啊!”曹操摇了摇头,他刚刚又去建议袁绍,让大军开拔,可袁绍总是推三阻四,说什么没准备好,时机未到等,拒绝出兵。他也想和曹仁与夏侯惇一样,率军直接去汜水关,可是他只有三千兵马啊!“主公,我们把孟卓和孟高的兵马联合起来,一共有一万三千,和孙坚的兵马合起来,足以攻破汜水关!”夏......

主角:袁隗袁术   更新:2024-03-18 18: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袁隗袁术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畅销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虎啸山林多情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袁隗袁术,由作者“虎啸山林多情剑”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去汜水关和孙坚合兵一处,与西凉军杀个痛快,总比窝在这里强!”夏侯惇也大声说。“袁本初实在让人失望啊!”曹操摇了摇头,他刚刚又去建议袁绍,让大军开拔,可袁绍总是推三阻四,说什么没准备好,时机未到等,拒绝出兵。他也想和曹仁与夏侯惇一样,率军直接去汜水关,可是他只有三千兵马啊!“主公,我们把孟卓和孟高的兵马联合起来,一共有一万三千,和孙坚的兵马合起来,足以攻破汜水关!”夏......

《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畅销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收了张郃,袁术心情特别好,自己的班底又强大了一分。

至于韩馥那里,让李卫带了句话,就说发放粮草的那名百夫长,自己留下了。

一个小小的百夫长,韩馥又怎么会在意呢?

十万石粮食,袁术不敢掉以轻心,派大将纪灵率领本部兵马日夜守卫。

夜晚,袁术正在琢磨着如何利用粮草之便,再获得一些利益。突然李卫来报,营外来了一人,要见他。

“是何人?”

“那人没有说,一身黑衣,让属下交给主公一封信!”李卫一边说,一边将信呈给了袁术。

袁术打开信一看,发现是叔父袁隗的,便明白了。

夜晚潜进盟军大营而不被发现,又带有叔父袁隗的信,除了王越,还能有谁?

“让他进来!”

“诺!”

李卫来到营门口,将王越带入了袁术的帅帐。

“参见主公!”

“王统领不必多礼!”

“谢主公!”

袁术在看袁隗的信,王越站在旁边没有说话。

这已经是袁隗写给他的第二封信了。

第一封信袁术是在南阳收到的,袁隗说明了不愿意离开洛阳的原因,说他是汉臣,必须要忠于陛下,至于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不过让袁术放心,家眷及袁基一家人会按照王越的安排离开洛阳。

袁术觉得袁隗还是对董卓抱有希望,没有认清楚董卓的狠毒。

董卓现在没有动袁家,不是因为他惧怕袁家四世三公的背景,而是担心动了袁家之后,所有的世家都会与他作对。

可是诸侯起兵之后,董卓也就无所顾忌了,你们都反我了,我还顾忌什么呀?因此他想杀谁就杀谁?

历史上董卓最残暴的时期,是在迁都长安之后。

因此,袁术给袁隗写了一封信,说明这些情况,让袁隗离开洛阳。脖子再硬,比不得过刀吗?

可是袁隗的这一封信态度更加坚决,而从字里行间袁术发现了,袁隗原来是一心求死。

袁隗已经看出自己想要拥兵自重,想要在乱世称霸,可这说大了就是造反。袁家世代忠良,怎么能随意造反呢?

因此,袁隗就是要留在洛阳求死。

董卓杀了他,就等于是陛下杀了他。

到那时便是大汉有负袁家,而不是袁家有负大汉。

“唉,愚忠啊!”袁术在心中长叹一声。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后,大汉天下岂止是根基动摇啊!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接下来各地太守、刺史、州牧,人人拥兵自重,然后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那个时候谁还忠于汉室,谁又不是造反,只要不急着称帝就行,袁隗根本没有必要以死明志啊!

“王统领,你到洛阳之后,还是要尽最大可能,劝叔父离开!”袁术依然不死心,“如果到危急时刻,你可以采取任何方法,当机立断!”

“诺!”

“近日董卓有何动向?”

“董卓派华雄、胡轸、李肃率领五千兵马去了汜水关,加上汜水关以前的守军,共计一万人。”

“一万人?”袁术想了想,孙坚率领五千兵马去攻打汜水关,简直就是个笑话。他败给华雄,并非粮草的问题,这仗根本不可能赢啊!

“西凉军其他的动向呢?”

“李傕、郭汜、徐荣、牛辅、张济、樊稠等人的兵马都没没有动,吕布的四万兵马驻扎在洛阳城外。”

“董卓若有什么大的动向,及时来报!”

“诺!”王越又向袁术行了一礼,“属下告退!”

“王越,路上多加小心!”

“谢主公!”

袁术随随便便的一句话,让王越听着心里非常温暖。他再一次确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是绝对英明的。

第二天,孙坚让韩当来领粮草,袁术让纪灵给了孙坚兵马十天的粮草。

以前好像看到过说袁术是怕孙坚攻破汜水关立功,因而没有及时发放粮草。

五千兵马攻打汜水关,根本就没戏,若是强攻,必然失败,为何还要克扣其粮草呢?

而且袁术掌管粮草,虽然也想获得利益,但绝不会故意克扣。兵士在战场上卖命,你在后方克扣粮食,一个现代的灵魂,又怎么做得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只不过你想要多余的粮草,好,那必须利益交换了。

曹操的帅帐之中,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几员将领都聚集在这里,但他们一个个脸色阴沉,甚至是满脸怒火。

“大哥,我们在这里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曹仁实在忍不住了,“十几万兵马,整天在这里吃吃喝喝,这样能将董贼除掉吗?”

“是啊主公,不如我们去汜水关和孙坚合兵一处,与西凉军杀个痛快,总比窝在这里强!”夏侯惇也大声说。

“袁本初实在让人失望啊!”曹操摇了摇头,他刚刚又去建议袁绍,让大军开拔,可袁绍总是推三阻四,说什么没准备好,时机未到等,拒绝出兵。他也想和曹仁与夏侯惇一样,率军直接去汜水关,可是他只有三千兵马啊!

“主公,我们把孟卓和孟高的兵马联合起来,一共有一万三千,和孙坚的兵马合起来,足以攻破汜水关!”夏侯渊明白曹操担心的是什么,提议道。

“妙才,就算我们这四路兵马合兵一处,也是不足两万,且不说能否攻破泗水关,就算攻破了,我们还能剩多少兵马?可是其他诸侯不动,如何再攻打虎牢关?攻打洛阳城?”曹操摇了摇头,“董卓的大军真正掌握在李傕、郭汜、徐荣等人的手里,他们还没有动呢?”

“那还不如直接带兵回去呢,打的都是什么仗?”夏侯渊非常失望。

“大哥,不如再联系几路诸侯,我们一同去盟主那里请令,兵发汜水关!”曹仁想了想说。

“这倒是一个办法。”曹操点了点头,“子孝、元让,你们二人随我去,子廉整顿本部兵马。通知卫兹,陈留的兵马随时做好开拔的准备,让李典和乐进到后将军那里领取粮草!”

广陵太守张超率领着五千兵马,可是军中没有将领,曹操就派李典和乐进过去帮忙统兵。

现在的曹操,麾下大将一把,就是缺兵啊!

“诺!”


后将军府就在太守府之中,袁术第一次在这里将他麾下的文武聚集在一起。

现在他的班底也只有六个人,今天到场有五位。

南阳太守张咨,南阳长史及大军军师阎象,南阳兵曹从事纪灵,都尉黄忠和李严。

俞涉此时依然驻扎在伊阙关。

人虽然不多,但是袁术很满意。

因为这个时候曹操还是孤家寡人,刘备三兄弟依旧寄人篱下,而自己兵马、将领谋士都有了,这就是官二代的优越性。

“诸位,洛阳传来消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到了陈留,这天下恐怕要有大事发生了,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曹操现在到了哪里?袁术不会在意,反正最终是到了陈留。

而大事是一定要发生的,十八家诸侯讨伐董卓,那场面想想就让人激动万分。

“主公说的大事,可是起兵勤王,诛杀董卓?”阎象问道。

“正是!”

阎象的眼光果然比张咨要深远,张咨充其量只是郡府之才,十八家诸侯讨伐董卓,袁术只是因为知道历史,而阎象却已经猜到。

“阎长史,曹操只身逃到陈留,难道他敢起兵?”

起兵就是造反,曹操现在造反不是找死吗?

“张太守,主公目光深远,早已看到了问题的实质!”阎象笑了笑,“如今天下,董卓只占据着朝廷,而各州郡府都有私兵,他们怎会甘心听董卓的命令呢!共同起兵勤王,只差一个时机,而这个时机正是曹操!”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许多人都看不起董卓,一个西凉武夫而已。不想听董卓的命令,但是没有理由,不能起兵,否则就是造反。

“那曹操为何是这个时机呢?”张咨还是有些不明白。

“曹操是从洛阳出来的,难道他就不能带一个诏书吗?”

知道历史,这装逼就是爽,袁术又美滋滋的说。

“主公,陛下的诏书已经出不了皇宫,曹操是匆忙逃出洛阳的手里,怎么会有诏书呢?”

“没有真诏书,难道不能有假的?”

“假的?”

张咨吓了一跳,矫诏可是大罪呀!大汉律例,满门皆腰斩于市。

“哈……”袁术笑了笑,“在这个时候,谁还管诏书的真假呀?只要是从洛阳出来的,有诏书就行!”

“主公之智,属下万分不及也!”阎象向袁术行了一礼,他只是想到了大的趋势,却没有想到这些细节。而袁术的这番话,让他茅塞顿开,因此对袁术更加佩服。

“主公英明!”

这个时候其他人都明白过来,对袁术自然是敬佩无比了。

“诸位,曹操的矫诏一出,天下必然云集响应,到时候我们南阳也要出兵!”

“末将愿为先锋!”纪灵一听,马上精神抖擞,大声说道。

“末将愿随主公出征!”黄忠和李严也不示弱。

“主公,讨伐董卓,起兵勤王之后,天下必成大乱之势,南阳富裕,又是荆州、扬州、司隶、中原的交汇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必须要留兵马大将镇守!”

阎象一听,几员将领都要出征,他真怕袁术不顾一切,把兵马全都带走。

“阎长史所言甚是,你是大军的军师,有何安排?”

底下人能办的,袁术不想自己动脑,上位者只要知人善用就行了。

“主公,曹操矫诏一出,天下云集响应,可是现在已是冬天,兵马不易集结,因此属下以为,真正出兵的时间,会到明年二月。这段时间我们只需训练兵士,准备粮草。我观正方谨慎,且智勇双全,留守南阳必万无一失!”

“好,就依阎长史!”袁术点了点头,“李严,你率领本部兵马与阎长史留守南阳!”

“诺!”

“张咨,南阳的政务依然由你负责,准备好大军的兵甲器械,粮草等!”

“诺!”

“黄忠纪灵,你二人加紧训练本部兵马,准备随本将军讨贼勤王!”

“诺!”

果然,半个月之后,曹操拿出了诏令,与陈留太守张邈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大汉忠臣,起兵勤王,讨伐董卓。

第一个响应的自然是南阳后将军袁术,阎象撰写了讨贼檄文,列举了董卓的十大罪名。

接下来,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等纷纷响应。

消息传出,整个天下仿佛一场地震。

洛阳,太傅袁隗府中。

“太傅大人,我家主公已经起兵,讨贼勤王,董卓必然震怒,恐加害大人,请大人暂时离开洛阳!”王越得到消息之后,赶紧来找袁隗。

洛阳的神龙卫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王越有许多门徒,再加上他在游侠之中很有威望,而袁隗又支持了钱财,已经有二百多位成员。

与此同时,他派史阿到南阳,见了主公袁术,在南阳也成立了神龙卫分部,使南阳和洛阳之间可以互通消息。

在原先的历史中,袁隗一家,在十八路诸侯联军攻打虎牢关前,被董卓杀了。

那么这一次,袁术自然不会让历史重演了,因此传令王越,无论如何要将袁隗一家救出洛阳。

“王统领,老夫不会离开洛阳!”袁隗摇了摇头,“朝堂不稳,陛下在董贼的掌控之中,老夫是汉臣又岂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

“大人,主公说过,董卓乃是屠夫,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大人一定要……”

“我岂能不知董卓是屠夫?自从进入洛阳,他杀的人还少吗?”袁隗打断了王越的话,“你家主公之意,我自然明白,我之家眷你设法让他们离开洛阳,至于我,生死由命!”

“大人……”

“我意已决,王统领不必多说。”袁隗拿出了一封信,“请你将此信转交给你家主公,他自然明白,我之心意!”

“诺!”

王越只好离开,让神龙卫开始设法将袁隗的家眷送出城外。

袁隗虽然没有子嗣,可是袁基一家人都在府上,因此人也不少。

为了不引起董卓的注意,要分散转移。袁隗留在城中,吸引了董卓的注意,反倒让王越行事容易一些。

而此时的董卓,对袁术自然是万分痛恨,不过他更恨的,是曹操。


第二天中午,吕布终于回来了。

而此时董卓斜靠在床榻上,两名侍女在旁边伺候着,捶背,揉肩。

“奉先,可曾将那袁术的人头拿来?”

“没……没有……”

“什么?”

董卓一下子从床榻上跳了起来,两个侍女吓得赶紧跪在地上,头贴着地面,浑身发抖,不敢言语。

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只要董卓不高兴了,必然会有侍女的尸体,从他屋中抬出。

“你率领五百人,杀不了一个袁术?”

“回禀义父,末将一直追到了虎牢关,也未见到袁术的踪影,而且问过守关的兵士,昨天并无张氏的马车过关。今天末将又在沿途的各个县城、村庄进行了搜查,也未见到袁术的踪影……”

吕布显得有些冤枉,若是让他碰到袁术,不用吹灰之力就会提来人头,可是连个人影也没有见到,让他怎么杀呀?

“不见踪影,难道他能上天入地不成?来人,将李儒给我叫来!”

董卓知道,这些要动脑筋的事情,只有李儒在行。

不一会儿李儒风风火火的赶来。

“参见岳父!”

“文优,袁术突然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不见了?”李儒有些摸不着头脑。

吕布将事情的经过,又简单说了一遍。

“这……”李儒皱起了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如此看来,袁术并未去关东,而是南下了!”

“南下了?”

“对,他肯定去了南阳!”说到这里,李儒的眉头展开了,“岳父不用担心,袁家的根基在汝南和关东,袁术自作聪明南下,虽然瞒过了我们,可也是龙游浅滩,虎落平阳啊!因此不足为虑!”

“哼!虽说不足为虑,但本相心中这个气还是难消啊!”

“岳父可让陛下下一道圣旨,夺了袁术后将军之职,将其贬为庶民,且终身不得为官!”李儒阴险的说,“如此一来,荆州刘表也不会让他立足了!”

“贬为庶民,终身不得为官,好,哈……”董卓一阵大笑,“四世三公又能怎样?做不了官,就永远是庶民!”

与此同时,袁术已经到了南阳,他再一次体会到了官二代的优越性。

南阳太守张咨和俞涉一样,见了袁隗的信之后,立刻认自己为主公。

到了这里,袁术才发现南阳真是一个好地方。

此时的荆州只有七个郡,而并非是后来的九郡。

南阳郡位于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土地肥沃,是这一时期产粮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南北客商交汇之地,其繁华程度,堪比荆州治所襄阳。

南阳的南边,紧邻的是南郡和江夏郡,而襄阳就在南郡的北边。

南阳的治所是宛城,黄巾起义时,这里曾经被攻陷过,宛城之中的钱粮曾经被洗劫一空。

可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又堆积起来十几万石粮食,可以养兵三万。

刘表在荆州,刚刚立足,他所能直接管的,只有南郡和江夏,荆南四郡和南阳基本不听他的。

张咨这家伙虽然是一个文官,可是在南阳竟然招募了五千兵马。没办法,谁让他有钱呢?

不过现在这些都是袁术的。

而袁术此时最关心的,是南阳的人才。

三国时期,南阳的人才太多了,最有名的两个武将黄忠和魏延,那都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除此之外,以前历史中刘表的名将文聘,蜀汉的名将李严,邓芝,以及最终灭亡蜀汉的邓艾,都是南阳人。

当然还有一位牛人,就是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

不过这些人,此时在不在南阳还无法知晓,诸葛亮估计还在琅琊。

能够肯定的是,他们应该大多数还没有出山,想想自己的身份,只要给投去橄榄枝,恐怕没有不会来的。

黄忠此时已经是壮年,好像是他的儿子黄叙有病,黄忠一直在想办法治病,最终也没治好,然后在长沙当兵了。

要招揽很简单,许多小说上都写过,找来华佗准没错。

邓芝和魏延此时应该才十多岁,而邓艾还没出生,文聘在曹操南下的时候四十多岁,现在也应该过二十了,李严在死的时候八十多岁,那现在至少三四十了。

思考了一番之后,袁术将目标锁定在黄忠、李严和文聘三人的身上。

自己有后将军的身份,又有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要去招募一些人才,不需亲自出马。

虽然这些都是牛人,可此时还没有名气啊!

于是袁术便让张咨去找这三个人。

张咨听了袁术的安排之后有些纳闷,黄忠、文聘、李严这些人没听说过啊?

荆州的人才不是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吗?好像这些人都已经是刘表的左膀右臂了,不可能招募来。

当然还有庞德公、司马徽等名仕,但他们淡泊名利,不屑为官。

不过既然主公吩咐了,那就派人去找吧!

“子仪,这三人都是当世大才,你要亲自去请!”袁术郑重其事地对张咨说。

开玩笑,派几个下人去找,就算他们此时是白身。可人家也有傲气啊!自己不亲自去,总得派个有身份的。

“黄忠的儿子如果病还没有好,你告诉他,本将军知道谁能治好他儿子的病!”

“诺!”

看到主公袁术郑重其事的样子,张咨也不敢怠慢,于是亲自带着几十名随从,一边打听,一边寻找。

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三天之后,张咨便回来了,而且带来了好消息。

李严在新野县是一名小吏,这显然是张咨的下属了,一说后将军袁术请他,立刻收拾了东西,跟着张咨来了。

黄忠正是被儿子黄叙的病弄得焦头烂额,一听说后将军知道谁能治好儿子的病,片刻都不愿耽搁,全家人一起来宛城了。

不过遗憾的是,文聘此时已经被蒯良举荐给刘表了。

宛城太守府客厅中,袁术端坐于上首正位,张咨跪坐于左侧,在下首右侧是李严和黄忠。

两人年纪相仿,都不到四十岁,虽然都是武将,但是气质完全不同。

黄忠虎背熊腰,给人以威猛的感觉,而李严的威武之中又带着一种文气,属于那种智将。

张咨自从见到李严和黄忠之后,对主公袁术那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这二人绝对是人才啊!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南阳郡,竟然有这样的大将之才。

而自己虽然招募了五千兵士,但却苦无良将。

看来不是没有人才,是自己没有眼光啊!

主公真是慧眼如炬!

“正方,汉升,如今董卓独霸朝纲,欺凌陛下,残害忠良,本将军愿提三尺青锋,率有志之士,讨贼勤王,二位都有大才,不知可否随本将军解救百姓于水火,力挽例社稷于倒悬,建不世之功!”

忽悠古人这一套,袁术又拿了出来。

李严本就想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惜没人重用,黄忠一身武艺,又岂甘心碌碌无为,何况张咨说过,后将军知道谁能治好儿子的病。

所以听了袁术这番话之后,两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身,来到袁术面前,跪倒在地。

“属下参见主公,愿为主公驱驰!”


伊阙关是从荆州北上洛阳的一道险关,他本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古关,称为阙塞,到汉朝的时候逐渐废弃。

黄巾起义爆发时,为了拱卫洛阳,重新进行修缮,并驻扎了兵马。

龙门山和香山相对而出,伊河从中间流过,伊阙关便在这两山之间。

天快黑的时候,袁术的马车来到了关前。

“尔等何人?”守关的兵士问道。

“我家主人乃是朝廷的后将军,请将这封信送给守关的俞涉将军!”李卫拿着一封信递给了兵士。

兵士一听是后将军,哪敢怠慢,立刻前去通报。

时间不大,伊阙关守将俞涉,跨马提枪,一身铠甲来到了关口。

当他看到前面的袁术时,赶紧下马,将手中大枪交给兵士,快步来到袁术跟前,单膝跪倒。

“末将俞涉参见主公!”

“这……这什么情况?”

俞涉一来便认袁术为主,一下子把袁术搞得有些懵。

本来他想着俞涉是袁家的家将,对自己应该是比较尊重的,肯定不会为难自己,可是没想到竟然就这么拜自己为主公。

这让袁术准备好的一番话,倒是没地方说了。看来这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比刘备汉室宗亲要实用的多呀!

真是爽!

自己穿越来没有金手指,没有很高的战力,没有智谋,可是有官二代的背景呀!

不用振臂高呼,就有将领来投。

出身高贵,想低调点都不行,没办法!

“子挚快快请起!”袁术伸手扶起了俞涉。

“谢主公!”

俞涉马上命令兵士,将袁术等人接入关内,安排房间,准备饭菜。

晚上众人在关内饱餐一顿之后,张氏袁耀等人下去休息,袁术和俞涉在营帐之中商量事宜。

“主公,袁大人说您要去南阳!”

“对,董卓把持朝纲,大汉江山已岌岌可危,我要在南阳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然后讨贼勤王!”

如今虽是乱世,但依然是大汉天下,因此,要想起是就必须要占大义,这些话一定要说。

“主公有此雄心,末将愿随主公赴汤蹈火,马首是瞻!”武将只有驰骋沙场,才能建功立业。听了袁术准备起兵勤王,俞涉也是热血沸腾。

“好!”袁术点了点头,用现代智慧忽悠古人,一说一个准,“伊阙关有多少兵马?”

“三千兵马,粮草充足,可随时听候主公调遣!”

“伊阙关乃洛阳南下的重要关隘,你要牢牢的守在这里,有此关在,我们无论是坚守南阳还是北上洛阳,都占据着主动!”

以前历史上董卓没有主动出兵,袁术在南阳平安坐大。

可是如今,会不会他这只小蝴蝶产生效应呢?董卓可有几十万西凉军,这真要讨伐自己,没有伊阙关不行。

“主公放心,纵然有数万西凉兵马杀到,末将也能守住!”

“好!”

袁术点了点头,在以前的历史中,俞涉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虎牢关被华雄一刀斩落马下。

可是现在袁术发现,俞涉治军还是有一套,伊阙关的兵士,显然是强兵。

再者说,史上留名的人,怎么也得算个牛人吧?能力肯定不会差,关键是用对地方。

洛阳城,相国府中。

董卓和李儒的脸色都显得有些难看。

张氏出城时,李儒没有发现任何疑点,可是后来,董卓派人传唤袁术的时候,好久都不来。

李儒有些狐疑,最后让吕布亲自去后将军府。吕布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袁术迟迟不出来,于是便破门而入,结果却发现袁术不见了!

这一下李儒有些慌了,马上派人全城寻找。

“义父……”这时吕布气喘吁吁地跑进了大厅。

“可曾找到袁术?”董卓一下子站了起来,急忙问道。

“已经搜遍了全城,没有见到袁术的踪影!”

“没有见到踪影,难道他能飞了不成?”董卓一下子愤怒了,“都是废物,那么多人看一个人都看不住!还有你们!”

董卓一发怒,吕布也害怕,吓得跪倒在地,不敢言语,李儒也是直冒汗,不过他还算冷静,仔细回想了一下,突然有些顿悟。

“我明白了,岳父,那袁术一定是混在张氏的随从之中,出了洛阳城!”

“张氏的随从之中?”

“对,我和奉先当时只搜查了马车,却没有一一检查那些随从,袁术一定在这些人当中!”

“袁术小儿,竟敢骗本相国,难道真以为本相国的刀不利乎?”董卓一下子暴怒了。

“义父,孩儿立刻去追杀袁术!”吕布大声说。

“岳父,袁术只有一辆马车,不会走的太快,而他此去,一定是前往关东,奉先连夜追赶,在虎牢关便可追上!”

“好,奉先,你率领五百轻骑,立刻去追,见到袁术,不必多说,将他的人头提来即可!”

“诺!”

吕布浑身充满杀气,转身离开。

“袁本初,袁公路,既然你们一个个都和我作对,那么我便将你们袁家连根拔起!”董卓依旧余怒未消。

“岳父,此时不宜动袁隗!”李儒明白董卓想要做什么,于是劝道。

“为何?”

“袁隗乃朝中重臣,袁家四世三公,底蕴深厚,要想将其连根拔起,必须要有很大的罪名,比如谋反!”

“谋反?袁绍在渤海招兵买马,袁术又逃出了洛阳,难道还不是谋反吗?”

“袁绍是陛下封的渤海太守,他以剿灭黄巾残匪为由招兵买马,并非谋反。而袁术只是逃离了洛阳,况且他所做的这一切,显然是瞒着袁隗的,恐怕此时袁隗还并不知情!”

昨天在后将军府门口上演的闹剧,早就传到了董卓的耳中。

而且昨天晚上,袁术离开袁隗府之后,袁隗按照袁术的意思,假装大怒,将袁术拿来的所有东西全都扔到了大街上。

“岳父,袁隗在洛阳城中,没有兵权,就好比砧板上的肉,想要杀他,随时都可以,只要有充足的理由。此时陛下刚刚登基,朝堂未稳,还需这些老臣稳定朝纲,压制住在外各州的州牧,那些人才是真正有兵权,能够威胁到我们的。”

“好吧!那就让袁隗老儿多活几日!”

小说《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