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优质全文我在大明造航母

优质全文我在大明造航母

梦回古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吴长庆李成栋的军事历史《我在大明造航母》,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梦回古代”,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支援。”吴长庆当然也知道把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减少损失,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这些乡勇,终归还是要经历一些恶战才能成长,一味的光靠火器也行不通。所以,在守住城池的前提下,吴长庆把这次战斗当成是练兵的机会。刘汉三闻言又是一阵郁闷,他感觉到了吴长庆似乎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但凡他的建议,吴长庆都不会采......

主角:吴长庆李成栋   更新:2024-01-23 20: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长庆李成栋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我在大明造航母》,由网络作家“梦回古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吴长庆李成栋的军事历史《我在大明造航母》,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梦回古代”,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支援。”吴长庆当然也知道把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减少损失,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这些乡勇,终归还是要经历一些恶战才能成长,一味的光靠火器也行不通。所以,在守住城池的前提下,吴长庆把这次战斗当成是练兵的机会。刘汉三闻言又是一阵郁闷,他感觉到了吴长庆似乎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但凡他的建议,吴长庆都不会采......

《优质全文我在大明造航母》精彩片段


九月五日,吴长庆一大早就来到校场训练那些新招募的乡勇。

身处嘉定这个地方,吴长庆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他的西北面有刘良佐驻扎在常州,东南面有李成栋驻扎在松江,整个苏南地区都已经处于清廷的统治,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苏南这一带属于平原地区,只要城池一破,连钻大山打游击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说,他现在是一场失败都承受不起,每一场战斗都是倾国之战。

为了保住小命,为了实现结束乱世,称霸世界的梦想,吴长庆这几天都特别的勤快,每日都是亲自训练士兵。

他训练士兵的方式和李绍斌、刘汉三的不一样,在别人眼里非常怪异。

新招募的三百乡勇,第一天训练的居然只是左转、右转和齐步走。

这个时代的人,自然是看不出这种训练的精妙之处。

吴长庆虽然不是军事专家,但好歹也算是半个军迷,知道军队最重要的就是纪律性,个人的勇武反倒是其次。

电视里那种双方纠缠在一起的大混战其实是极其罕见的,那种连左右和身后都有敌人的大混战,没有几个士兵能够淡定杀敌,想到的第一个念头绝对是逃跑。

真要是进行那种混战,不用十分钟就得死伤一半的人以上,哪有意志力这么顽强的军队,根本不可能。

真实战场,其实是双方摆好阵形,然后靠着阵形对刺对砍,砍累了就换下一批。

在这种对砍中,其实双方的伤亡都很小,有时候砍上一两个小时,也就死伤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

士兵的折损,基本上都是发生在阵形崩溃,士兵溃败的时候。

溃败的士兵在逃跑的时候无法保持阵形,就会失去反抗的能力,然后被敌军屠杀。

所以,军队的纪律性非常重要。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不容易被击溃,战斗力就强。

“齐步走。”

吴长庆喊道。

如何训练一支军队的纪律性,这个方法有很多,核心就是磨灭士兵的独立思想,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向集体看齐。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士兵的被子一定要叠成方块的原因,绝不是为了好看,只是为了让士兵形成集体统一的意识。

这种齐步走也是这种作用,为的就是每时每刻都让士兵保持统一。

长期坚持这种训练,将来上了战场就能做到令行禁止。士兵在遇到危险时,哪怕心里害怕,但是习惯了服从命令,习惯了和集体保持一致,他们逃跑的概率也会大大的下降。

而没有经历过这种训练的军队,一到打仗时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怕死的滑头裹足不前,一旦出现较大的伤亡就带头逃跑。

古代军队里一旦出现有士兵逃跑,哪怕是原本占据上风的军队,也都有可能直接溃败。

原因也很简单,其他人都跑了,难道自己留下送死?

战斗胜负这种事,只有将军才会关心,士兵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小命。

“报,吴总兵,城西出现大量清军,估计有一千多人。”

吴长庆这正训练着,忽然有传令兵过来禀报军情。

妈的,来的也太快了,就不能多给我点喘息的时间?

吴长庆心里骂了一句,他现在最缺的是时间。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训练出一支强军,那么他就可以正式向周围扩张。

地盘和人口对他来说都非常重要,若不是手下的兵力太少,他现在就想把周围的昆山、太仓等地给占领。

“王大福,立即去把手榴弹搬到城西。”

吴长庆做好安排,随后带人亲自来到城西。

“大人。”

李绍斌和刘汉三行礼,吴长庆示意免礼,然后拿着望远镜开始查看敌军。

一千五百多人聚在一起,其实看起来也没多大的阵势,至少吴长庆在高中做课间操的时候,场面都要比这大很多。

不过,当这一千五百人手里拿着明晃晃的武器后,那声势就截然不同,可以给人一种极大的心理压力。

“还好,比我预计的要少,只要我们发挥血战到死的精神,完全可以守住。更何况,我们现在还多了那么多先进武器。”

吴长庆鼓舞了一下士气,而且他这话并不是忽悠。

除了那一百四十杆燧发枪外,如今他们又多了近五十杆火绳枪。这些都是在县衙库房中搜出来的老旧货,被工匠维修过后也勉强能用。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还多了一百多枚手榴弹。

仅制造了一百多枚主要还是因为城中缺乏硝石,收集困难。这个时代获取硝石的方式还极其落后,主要靠收集老房子,厕所墙角的那些天然形成的硝石,没有化学制造技术。

吴长庆已经派人去其他地方购买,不过目前还没有回来。

而且,单靠购买也不是办法,目前嘉定城中缺钱缺粮缺人缺武器,什么都缺。

“大人,据探子报告,敌人全部集中在这一面,我们是否把另外两面城墙的新式火铳调过来。”

刘汉三建议道,他看到敌军的数量有些担心,所以希望能够集中力量防守。

目前城西只有80杆燧发枪,另外两面城墙各30杆,把另两面的燧发枪调过来,守住的概率就可以增加很多。

“暂时不用,另外两面城墙也需要防备,不过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支援。”

吴长庆当然也知道把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减少损失,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

这些乡勇,终归还是要经历一些恶战才能成长,一味的光靠火器也行不通。

所以,在守住城池的前提下,吴长庆把这次战斗当成是练兵的机会。

刘汉三闻言又是一阵郁闷,他感觉到了吴长庆似乎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但凡他的建议,吴长庆都不会采纳。

而李绍斌,王大勇的一些建议,吴长庆却很听的进去。

我不就是当初提议了撤退嘛,用得着这样对我?

心里虽然有诸多的不满,但是刘汉三也只能埋在心里。现在吴长庆已经得到了李绍斌和王大勇的效忠,而吴长庆本人又掌握了新训练的三百乡勇。

就连刘汉三手下的士兵,对吴长庆也是非常崇拜。

可以说,吴长庆现在是大权在握,整个嘉定都是他说了算。


二十多个手榴弹扔了下去,其中成功爆炸的只有十来个,这个效率有些辣眼睛。

但是,仅仅这十来个炸响的手榴弹,给清军造成的伤亡却是比80个燧发枪士兵的一轮齐射还要大。

城墙下一片哀嚎,不过这十来个手榴弹却也没有全部照顾到整段城墙。

少数两三个地方,还是有清军冲到了城墙上。

“刀手负责解决,火铳手继续瞄准城下射击。”

吴长庆大喊道,要是那些火铳兵害怕自己被砍而选择躲避或者防御就糟糕了,放弃射击城下的清军效率会大大降低,更加无法阻挡清军涌上城墙。

最有效率的方式,那就是各司其职,火铳手继续负责杀死城下的清军,少数跳到城墙上的清军交给刀兵。

军队里,兵种协作往往比个人勇武重要的多。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实际上,面对别人朝自己砍来,又有几个人能够选择无视,然后淡定的开枪杀伤其他人。

相信战友,这是近代军队才会重点训练的科目。

有的火铳手慌了神,但也有的火铳手咬着牙遵循了吴长庆的命令。

义军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吴长庆的期望值。

跳上城墙的清军杀了一些人,但是也很快被杀了。

火铳手的一次齐射,加上第二轮的手榴弹,城下等待上墙的清军彻底崩溃。

这哪里是战斗,分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哪怕是最精锐的军队,都无法在这种逆境中战斗。

清军疯狂的往后逃窜,那些督战队一开始还试图阻止,结果却有人被溃兵反杀。

负责督战的百户连忙下令督战队停手,这特么要继续杀下去,恐怕就要演变成兵变了。

这些溃兵甚至情愿和督战队的人对杀都不肯再去攻城,可见胆气已经全无,逼着他们上前也没用了。

远处,看着这一幕的张玉钦楞了神,他终于明白之前薛五为什么会那么颓废了,实在是这种失败过于惨烈。

这才短短不到半个时辰呀,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了整理队形和冲锋路上,真正交手的时间极其有限。

但是在这极短的时间里,清军的伤亡却高达五百之巨,战损高达四成。

他想不通,为什么伤亡会这么大,这和他以前打的战截然不同。

一个退下来的百户跪在了张玉钦的面前痛哭道:“大人,不能这样打,这种打法不用两次我的手下就要打光,我以后哪还有脸面回山东见乡亲父老。”

古代的军队,某一什或者某一队甚至是某一营,里面的士兵往往都是同乡人。一方面是方便指挥,毕竟各地的方言都有区别。

另一方面,这些士兵原身大多数都是同一个卫所的卫所兵,或者是将领在自家家乡招募的府兵。

这个哭诉的百户就是在自家家乡招募了上百人,后来投奔了李成栋。

现在上百同乡一下子就死了五六十,他以后再回家乡还不被长辈戳脊梁骨呀。

这个道理,张玉钦也懂,他手下的这一千人,基本上都是山东人,他自己也是山东人。

“张大人,我们先行撤退休整,强攻不可取,我有一计可以逼对方出城。”

薛五咬牙道,虽然他这招计谋会让他声名狼藉,但是为了将功赎罪,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哦,什么计策?”

张玉钦像是抓住了稻草的落水者,一点点希望都能让他激动。

他现在也看清了一个现实,强攻绝对不可行,恐怕自己再下这种命令,士兵就要哗变了。

“据我打听到的消息,目前在嘉定守城的是原反贼头目吴之番的儿子吴长庆。而吴之番之前试图埋伏我,反被我击溃斩杀。

我们只要把吴之番的尸体挖出来,拉到嘉定城外,当着吴长庆的面鞭尸,我想他肯定会忍不住的开城门来抢。

那些乡勇不过是仗着火器凶猛和城墙之利,只要他们出城来战,我们必定能够将其击溃,趁乱攻入城里。”

听着薛五的计谋,张玉钦都忍不住的一阵恶寒。

这计谋实在是太毒了,一个做儿子的人,怎么可能忍受的了自己父亲的尸首被羞辱。

如果吴长庆真的忍住了,恐怕以后也要背上一个不孝,永远也洗不掉了。

只不过,这招实在是有损阴德。

华夏的传统是死者为大,哪怕之前双方是敌人,但人都死了,也不能这样去羞辱尸体。这种行为,恐怕是要遭天遣。

就连多尔衮攻入了北京,人家都把崇祯的尸体收敛下葬。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要怪就怪他冥顽不灵,不过若是他愿意投降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还他父亲一个完整的尸身。”

张玉钦咬牙道,作为一个杀人如麻的军人,他更注重实际利益,而不是名声。

决定了策略,张玉钦等人先行撤退。这次惨败后,不休息个两三天,那些士兵恐怕都无法从恐惧中恢复过来。

嘉定城上,义军再次欢呼呐喊。

再次重创清军,他们的心情那真是要多爽有多爽。

上一次的开心,他们仅仅是因为报了深仇大恨。而现在的开心,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能够活着,谁又愿意死呢?

而现在,连续的击败清军,让他们树立起了信心,相信吴长庆能够带着自己活下去。

“哈哈哈,这次清狗恐怕要被彻底吓破狗胆。吴总兵,我们今晚去夜袭,只要击溃了这一支清军,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去收复昆山,太仓等地,解救那里的百姓。”

李绍斌大笑道,他现在已经开始膨胀了。

这一战他们最少击杀击伤清军五百多人,而他们自身的伤亡不过才四十多,其中死掉的只有十来个,剩下的都是些轻伤。

这种巨大的战损比,让他都产生了清军不过如此的感觉。

“夜袭的难度太高,我们的士兵缺乏训练,容易失败。”

吴长庆否定了这一计划,他们现在取得的战果,很大的原因都是靠着城墙。少了城墙想要和清军在野战中对战,风险太大了。

清军输了只不过是损失了一千多人,无关痛痒。而吴长庆一旦输了,那就是灭顶之灾。

更何况,这年代玩夜袭其实是一项高技术的活,一般的正规军都玩不转,更别说是他们这些缺乏组织的乡勇。

搞不好连敌人的营寨都还没到,人就走散了。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这个时代的人因为缺乏营养,大部分都有夜盲症。

至于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夜袭的战例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夜袭的难度太大,每成功一次都值得大书特书,容易被流传下来。

而那些夜袭失败的例子,其实要远远比成功的例子多的多。

不是遇到绝境需要拼死一搏,完全没必要去夜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