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寒门书生:开局迎娶三妻妾全文

寒门书生:开局迎娶三妻妾全文

风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寒门书生:开局迎娶三妻妾》,是作者大大“风臣”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周依宋天明。小说精彩内容概述:的户税!若是四口之家,那种地收的粮食都不够交户税的。更别提,百姓平时还得吃饭了。所以这个时代,百姓是有粮不敢吃。农忙之后,都会想尽办法来找东西果腹。女人带着孩子,会在山脚挖野菜,壮年则成群结伍的上山打猎。少年们则像眼前这样,下河网鱼。乡里之中,皆是这种活法……如此世道,也......

主角:周依宋天明   更新:2025-02-24 13: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依宋天明的现代都市小说《寒门书生:开局迎娶三妻妾全文》,由网络作家“风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寒门书生:开局迎娶三妻妾》,是作者大大“风臣”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周依宋天明。小说精彩内容概述:的户税!若是四口之家,那种地收的粮食都不够交户税的。更别提,百姓平时还得吃饭了。所以这个时代,百姓是有粮不敢吃。农忙之后,都会想尽办法来找东西果腹。女人带着孩子,会在山脚挖野菜,壮年则成群结伍的上山打猎。少年们则像眼前这样,下河网鱼。乡里之中,皆是这种活法……如此世道,也......

《寒门书生:开局迎娶三妻妾全文》精彩片段


在宋天明惊愕的目光,女人从衣服里掏出了一块玉佩。

“……夫君”

“奴家名唤程素素素。”

“这是奴家母亲的遗物,应该值些银钱。”

“夫君拿去当了吧!”

“夫君大义,救我们姐妹三人脱离苦海,吾等三人哪里还敢奢求其它。”

“总归是活命要紧!”

听着程素素的话,宋天明顿时愣在原地。

而后另外两个女子,也纷纷从口袋中拿出了一些铜钱。

“……夫君!”

“奴家名唤何双,这是奴家嫁妆,十……十枚铜钱。”

“……夫君,奴家名唤周依,也有十枚铜钱的嫁妆。”

看着三女,宋天明眼中露出了一丝惊喜之色。

程素素,何双,周依!

一枚玉佩,二十文铜钱的嫁妆。

没有客气,宋天明直接接过了二十文铜钱。

而后将目光落在了程素素的身上。

“这是你亡母遗物,我不能要。”

“且收回吧,把衣服也穿好。”

“听你说话,你读过书?”

脸上升起一抹红晕,程素素轻轻点头。

“家道中落,奴家是曾读过几年书。”

“这玉佩……”

“夫君还是收下吧,只求夫君莫要将奴家赶走!”

摇了摇头,宋天明为程素素将衣服收好,而后将玉佩塞进了程素素衣服之中。

“让你收好你便收好。”

“这世道艰难,今日之举实属无奈。”

“今后咱们便相互依偎,在这乱世中活下去吧。”

“你们先进屋里休息吧,我拿着这些钱,去换些粮食来。”

宋天明话语落地,将三女安顿进屋子,便换粮去了。

一路上,宋天明都在苦恼。

带着三个女人,自己该如何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

农田荒废,现在已经错过了种植的季节,便是想种粮也晚了。

二十文钱,便是买最便宜的荞麦,恐怕也不够四个人吃上个十天。

十天之后呢?

自己又该如何?

烦闷之中,宋天明不知不觉行至江边。

东盘乡里跟附近十几个乡里,都靠着怒江而落。

看到一群少年正拿着渔网网鱼,宋天明顿时来了兴趣。

走上前,一群正在网鱼的少年也发现了宋天明。

“吆喝,小宋先生啊,这刚娶了三个婆娘,你还有空来这呢?”

“是啊,我要是你啊,这会还不得累倒在床上呢。”

“哈哈哈哈哈……”

阵阵取笑声传来,宋天明并不气恼,而后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网鱼。

几个少年,各自手中提着一块网兜,而后开始快速的往岸边行走。

噗!

水花四溅。

鱼群受惊跳起,宋天明看到不少手臂长短的大鱼跃出水面。

终于,少年们赶着渔网到了岸边,却只收获了一些小鱼,反而把鱼群都给惊走了。

看着这种渔网,宋天明目露沉思。

“二牛,你们这网下边为何不栓上石头?”

“有重量大鱼才冲不破渔网啊。”

宋天明看着壮硕的汉子,缓缓开口。

此人叫二牛,是人群里唯一没取笑宋天明的人。

二牛也是在老宋死后,接济宋天明最多的人。

“呦呵,宋小先生也会网鱼呢?”

“哈哈哈哈,得了吧,别听他的,一个傻书生懂什么。”

“就是,地宁愿荒着也不种,活该挨饿。”

“行了,都说什么呢,赶紧网鱼吧,网不到鱼,今晚只能吃野菜。”

听到有人开始讥讽宋天明,领头的少年赶紧怒斥出声。

领头的汉子叫程虎,从小便是孩子王。

程虎最崇拜的人便是宋天明的老爹,平日没事便猫在角落,去听宋天明的老爹读书。

程虎是想读书的,可这个世道,寻常人活着都难,又怎有时间读书。

朝廷一年户税一人便是五担粮,莫要小瞧了这五担粮。

一担为百斤,五担便是五百斤粮。

谁家没个三四口人,三口人便是十五担,一千五百斤粮,四口人便是二十担,俩千斤粮。

而大乾一户均田才三亩地,下河县因为气候,只能种植麦子,两年三熟,亩产不过四担左右。

也就是说,三亩地,两年总产约三十六担,也就是三千六百斤的粮食。

而户税一个三口之家,两年便要三千斤粮食的户税!

若是四口之家,那种地收的粮食都不够交户税的。

更别提,百姓平时还得吃饭了。

所以这个时代,百姓是有粮不敢吃。

农忙之后,都会想尽办法来找东西果腹。

女人带着孩子,会在山脚挖野菜,壮年则成群结伍的上山打猎。

少年们则像眼前这样,下河网鱼。

乡里之中,皆是这种活法……

如此世道,也是宋天明叹息之处。

大乾最底层的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果腹而绞尽脑汁。

同样,现在的宋天明,也是为了养活自己,跟官府刚送来的三个婆娘而绞尽脑汁。

“来,正好我没事做,你们这渔网,我帮你们改造一下。”

“我是读书人,不会骗你们的,渔网改造好,我保证你们可以抓到大鱼。”

说着,宋天明便走到了渔网前,一群少年惊疑的看着宋天明,程虎沉吟片刻才将渔网给宋天明。

反正现在鱼群被惊走了,鱼群聚集,还要一会功夫。

所有人开始看着宋天明忙碌,宋天明让二牛等人找来了很多碎石子,而后开始缠绕在渔网下。

这赶网让宋天明很无语,在后世,这种渔网早就被淘汰了,因为其捕鱼效率太低,且耗费人力。

忙活半响,宋天明才将赶网底部都缠绕上了石块,而后垫了垫重量,宋天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了,你们再试试吧。”

话语落地,二牛憨厚的脸上尽是笑意,而后拿着渔网带着一众少年再次下水。

片刻后,阵阵惊呼声响起……

“虎子哥抓到了!”

“好多鱼啊!”

“而且都是大鱼!”

“小宋先生说的这法子真灵!”

阵阵惊呼声传来,一条条大鱼被赶上岸边。

少年们惊喜的声音不断响起,二牛挑了一条最大的鱼,当着少年们的面,缓缓走到了宋天明身前。

“天明,给!”

“你刚讨了婆娘,这鱼当是俺给你的贺礼。”

听着二牛的话,宋天明没有推脱,收下了这条鱼。

贺礼都推脱,那以后恐怕这二牛都要不跟自己往来了。

而且这鱼,自己现在正需要。

“天明,俺们就是按照你说的,才网到的这鱼。”

“你那法子真有用!”

二牛憨厚的话语落地,一众少年纷纷惊喜的点头。

宋天明看着渔网,而后再次开口。

“二牛,只有这一种渔网能捕鱼吗?”

听到宋天明的话,二牛还未开口,一旁的程虎却抢先开口。

“这是赶网,还有一种拉网,那种网要靠船来拉动,只有鱼商那里才有。”

听着程虎的话,宋天明顿时眉头一挑。

“其他没了?”

“没了!”


南湾乡众人心满意足的走了,二牛来晚了,没赶上干架,却补了一句:“周黑脸,以后要是来东盘乡走亲戚我们欢迎,要是动歪心思,先过我这一关。”

闹腾了半天,众人离开以后,周依扑腾一声又跪倒在地。

“夫君,我……你打我吧,我爹他们……我……”

周依语无伦次,又哭的梨花带雨。

“你是真该打,刚刚我说什么来着,又跪?”

“我家……根本还不起这钱,我……要不以后我少吃点,多干点活。”

程素素拉起周依,柔声的说道:“小三,你难道看不出来?夫君这是心疼你哩,别哭了。至于那个钱,夫君根本就没打算再要回来。”

周依一听又要跪地磕头,被宋天明一把搀住,气呼呼的对何双说:“给我拉出去打屁股。”

程素素道了个万福:“夫君不会怪我擅作主张吧?”

“哪能,我感激夫人来还不及呢。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对于秀外慧中的程素素,宋天明真的欢喜。

刚刚那种情况,如果由宋天明说送或者说借,都不太合适。

但是程素素居然用最合乎情理的方式完美化解了。

最关键现在周依成了周家的大债主,别说欺负,巴结都来不及。

任你霸道彪悍,都得恭恭敬敬的捧着。

所以宋天明越发对程素素的身世好奇,这样的奇女子绝非普通农家女。

倒也没有刻意去追问,毕竟都是一家人了,该知道了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宋天明又在后院折腾了一下午,除了弩弦和箭头,弩机的其他部件已经完成。

‘看来只能退其次而求之’了。

夕阳西斜,乡里升起袅袅炊烟。

宋天明提着东西去探望受伤的程虎。

程虎一家受宠若惊,顿时忙活起来。

简直就是干部下乡的待遇,弄的宋天明也有点受宠若惊。

“小先生,有事你知会便是,怎地亲自来了。”

“我这不是怕你伤口感染吗?”

“感染?啥意思?”

“别看你的伤口小,破伤风会出人命的。”

“破伤风又是个啥?”

“铁锈容易引发,就是细菌……哎呀跟你掰扯不清楚,你赶紧过来,我给你消毒。”

等忙活完了,宋天明才说:“你今天怎么这么鲁莽,空手夺白刃啊?”

“老里长说东盘乡都指望着你,谁敢对你不利,我就跟他拼命。”

“我爹曾言你将来能封侯拜相,你信吗?”

“不行,可不是对老先生不敬,就是……”

“我也不信。”

少年心性的程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暗暗发誓:以后我就要封侯拜相。

唉,封侯拜相到底是个啥官?有没有县令厉害?

程虎沉默了一会儿,吭吭哧哧的才憋出一句:“我以后也想像二牛一样喊你明哥,行吗?”

程虎此言一出,宋天明知道孙赖子的疙瘩算是彻底解开了。

“太行了,再者说了,我本来就是你哥,以后我就喊你虎子。”

话一说开,两个人又天南地北的吹了一通,反正把程虎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明哥,你再给我说说,你梦见的那个高铁,它趴着都跑那么快,要是站起来呢?”

宋天明顿时觉得牛逼吹大了,急忙换了方向。

“梦里的东西可望不可及,你知道我最近在忙活什么吗?十连发弩机,听过没?”

程虎直摇头,然后眼里冒着小星星崇拜的盯着宋天明。

“明儿让你长长见识。”

当天夜里宋天明便将十连发机弩组装完成。

毕竟在刚收的小弟面前吹牛了。

只是弩弦选用的是牛筋,箭头也是用生铁锻造。


周仓一愣,不是说是个傻子吗?怎么变成小先生了?白白净净的长得倒是不赖,可是不会伺候庄家有个屁用。

“程拐子,你就说吧,这个网到底给不给?”

周仓真是被逼急了,哪有心思过问赔钱女儿的事。

今年的户税都勉强,如果不能捕鱼赚点外快,这个冬天可就真的难了。

老二家的都来了三年了,因为营养不良,到现在都没能添个娃。

东盘乡的人都知道‘拐子’这个称谓是老里长的逆鳞,果然老里长搂起铁耙子就往上冲。

东盘乡民众也不含糊,跟着老里长冲了上去。

南湾乡更不含糊,早有干一仗的心里准备,而且南湾乡全是周姓,比较团结。

以前也因为田界、灌溉用水也干过几次,每次都是南湾乡占了上风,最后老里长只能低头。

于是两个乡几百口子乒乒乓乓的打在了一起。

有人拿这个锄头冲着宋天明的脑袋就砸了上来,幸好何双眼疾手快,一把拉了过去,还顺势一脚,把那孙子踢得仰面朝天。

拿着武器的都是虚张声势,凑个人数。

反而赤手空拳的才是双方的主战,拳拳到肉,一会儿功夫几乎个个鼻青脸肿。

宋天明带着三女饶有兴趣的观战:“二牛,你倒是抓他头发啊,你看看程虎。”

“那个南湾村的傻大个厉害,干翻了好几个了。”

周依弱弱的接了一句:“夫君,你说的那个傻大个是我大哥。”

再看老里长那个铁耙子东搂西耙,周边一个人也没有,全部躲得远远,真有点孤独求败的味儿。

其实若不是生活所迫,大家乡里乡亲好多还沾亲带故的,谁愿意以命相搏?

宋天明宋天明担心事态失控,万一闹出人命可就不好了。

站在高岗上大喊:“都别打了,网可以给你们。”

不知谁有意还是误伤,给周仓整个了熊猫眼。

周仓揉了揉眼睛,得意说:“就是贱,不揍一顿都不老实。”

有人跟着起哄:“你们就是不记打,早把渔网交出来不就结了。”

眼见老里长又要暴走,宋天明急忙说道:“渔网是卖给你们,可不是送给你们。”

顿时南湾乡一片沉默,周里长心说就知道没这等好事,只得开口询问:“敢问小先生作价几何?”

“五千文一条。”

此言一出,南湾乡一片骂声。

“渔网可不是大风刮来,材料不需要钱?人工不需要钱?显贵可以不买,是你们吃饱了撑的,巴巴的跑来的。”

老里长一舒心中的怒气。

周里长对着周仓挤眉弄眼一番,周仓才硬着头皮上前:“那个,贤婿,能不能便宜点?”

宋天明却没搭理周仓,而是对着周里长说道:“老夫子应该知道,我这渔网一网能捕五百斤左右。您老说五千文贵不贵?”

周里长一咬牙:“贵,三千文一条行不行?”

“成交。”

周里长和周仓面面相觑,怎么感觉哪儿有点不对劲。

可是老里长却不乐意了:“卖了渔网我们东盘乡怎么办?大不了再干一仗,不能有着他们欺负。”

宋天明解释说捕鱼不是长久之计,打算成立一个作坊,生产渔网。

届时将雇佣乡里老少,每天最低三十文,总之有信心带着乡里父老过上好日子。

老里长一寻思,这事太靠谱,能干。

东盘乡的其他人虽然有些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

说到底这网是小先生做的,就算送人,他们也无话可说,更何况现在是卖。

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两个乡沾亲带故的开始勾肩搭背的聊上了。

“刚刚真打起来,你不会对我下手吧?”

“我就一根扁担,你倒是狠,拿了个铡刀。”

“我就是装装样子,你以为我真敢砍?”

周仓黑着脸,冲着宋天明呼道:“小子,你给老子滚过来。”

结果宋天明根本没搭理他,便呼叫周依。

周依吓得躲在宋天明身后,周仓恶狠狠的说:“真是个赔钱货,现在连爹都不认了?”

宋天明这才说道:“你有这等狠心的爹,不认也罢。”

周仓挽起袖子就要暴走,却被周里长生生拉了下来。

“想想鱼,想想咱们南湾乡的父老。”

周仓只得强忍,然后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贤婿这话从何说起呢,肯定是无心谗言,你看看丫头越来越漂亮,可不都是我生养的好。以后南湾乡捕的鱼你帮我们卖给天香楼,就当回门礼了。”

宋天明不置可否,心说:‘欺负我媳妇,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大哥,这是我的夫君宋天明。”

周依每次说到夫君的时候,眼睛总是闪烁着光芒,似乎她今天就是要在他的父兄面前炫耀一番,来发泄往昔的怨念。

一个瘦高的汉子,浓密的胡茬,凌乱的头发穿着带着补丁的麻衣。

“以后不准欺负我家妹子,不然打断你的腿。”

没等宋天明反应,周依犹如被踩了尾巴的小猫,高声道:“周天,你要是敢动夫君一个手指头,我就跟你拼命。”

“赔钱货,两天不打上房揭瓦了还。”

周天说着一巴掌就甩了过来。

宋天明眼疾手快,单手一抓,因为力道太大,被甩了一个趔趄。

周依双眼通红,双手抱着周天的大腿就咬……


“过河,上树。”

宋天明一看,第三小队就连程玲和丫头都蹚过了溪水,爬上了大树,只有他落在最后面。

宋天明连发机弩也扔了,撒开脚丫子就跑。

就在宋天明绝望之际,背后传来了魏瞎子动听的声音:“畜生,受死,全力攻击。”

其实大虫已经是强弩之末,只想撕碎几个人类。

此时,魏瞎子带着第一和第二小队赶了上来,从大虫背后攻击。

大虫立即转移目标,只见魏瞎子一马当先,将连发机弩最后几个弩箭射完,举着开山刀就冲了上去。

其他打猎队员仿佛也被魏瞎子的勇猛所感染,纷纷拿出长枪、大砍刀嗷嗷叫的往上冲。

称霸望夫山的山大王被群殴而死,身子都被戳了十几个窟窿。

“都住手,大虫已经死了,再戳这虎皮就不值钱了。”

打猎队一阵欢呼。

经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猎杀,众人精疲力尽,便在溪水边休整。

清点人数,一个不少,只有几个人受了些轻伤。

魏瞎子多精明,自始至终都是远程攻击。

这些瓜娃子有的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有的跑的太快掉进山坳里。

这一次的打猎,也算是有惊无险。

于是打猎队个个喜笑颜开,有的还调侃别人刚刚的丑态。

“说到底还是小先生厉害,若不是大虫被网住,还真不好说。”

“就是浪费了两张渔网,怪可惜的。”

“你懂个屁,大虫浑身是宝,就这一身皮都能卖十张渔网。”

魏瞎子却不解的问道:“小先生如何能预料到大虫的动向?”

宋天明决定装一下:“我夜观天象……哦,不对,掐指一算……”

打猎队有说有笑,魏瞎子蹭的一下站起身:“不好,又来个大家伙。”

“魏头,你别开玩笑,会吓死人的。”

“老话说一山难容二虎,队长这是逗咱们呢,你们被吓破了胆吧?”

于是宋天明好奇地问:“队长,你是怎么知道有大家伙?”

魏瞎子指了指耳朵。

本来魏瞎子的听力就过于常人,又经历双目失明,让他的听力更加敏锐,倒也是因祸得福了。

“咱们赶紧下山,弩箭所剩无几,这个大家伙只能等下次了。”

这一次没有人表示异议,收拾妥当,抬着大虫的尸体,立即撤退。

过了小溪,还是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队长,这个大家伙到底是啥?”

“自己看。”

众人只见溪水对岸又来了一只大虫,还不断的发出哀鸣。

“刚刚谁说的一山难容二虎?”

宋天明微微一笑:“还少了一句:除非一公一母。”

众人听完都哈哈大笑,但是脚下可没敢闲着,很快就出了望夫山。

东盘乡通往望夫山的村口,此刻已经聚集了好多人。

“太阳都快要下山了,怎么他们还没回来?”

“不会出事了吧,要不要我们进山看看?”

“闭上你的乌鸦嘴,有小先生在,怎么可能出事。”

“对,一定是猎物太多,他们走得慢。”

村民们议论纷纷,其实心里却都很焦急。

这打猎队可是全村人的希望,万一出了岔子,真的只能继续吃糠咽菜了。

最主要打猎队几乎是乡里所有的青壮,这要是有个万一,以后东盘乡可不任人欺负。

就在众人提心吊胆的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句:“来了,他们回来了。”

于是一呼啦的迎了上去。

整的跟两军会师一样。

“好多山鸡,还有野兔。”

“这是什么?野猪吗?”

“你家野猪长黄毛?这是大虫。”

“天呐,真是大虫。”


在这个乱世中,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没有自报的手段,一切似乎都是表面繁华。

幸而弹簧和箭头所需的精铁不多,于是宋天明放下了面子,决定用最原始的方式:锤。

当然他这小身板可不行,花了重金在下河县请了个铁匠,让二牛打下手。

对于现代工业而言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弹簧加工,也让宋天明费了老鼻子劲。

在报废了几十个,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兴奋的宋天明抱着程素素亲了一口。

结果何双闹着也要亲,让铁匠和二牛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有了精铁,三棱箭头的制作也没有障碍,只是免不了要反复试验。

铁匠宋铁蛋,身材魁梧,长相憨厚,说起话来嗡嗡作响,说是从沧州逃难来的。

到了下河县,靠着祖传的手艺在铁匠铺子里讨生活,老板王铁匠尖酸刻薄,一听二牛给的条件,毫不犹豫的就来了。

没想到见了个本家,而且宋天明为人和善,从来不吆三喝四,什么事儿都有商有量。

这让铁蛋异常感动,所以也就跟着大家伙成为宋天明为小先生。

“小先生,你能给我说说,你这打的到底是个啥,就是俺爹也没打过这种物件。”

宋天明对于宋铁蛋非常满意,就是嗓门有点大,饭吃的有点多。

“我做的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铁蛋都能打爆。”

宋天明心情很好,开了个不温不火的玩笑。

“都说小先生厉害,我就觉得你的嘴巴厉害。”

铁蛋嘿嘿一笑,又去炉子上忙活了。

宋天明啥事不管,天天闭门造车,让老里长非常恼火。

憋了好几天,带着乡里几个退役的老兵找上了门。

虽然宋天明在东盘乡声望日隆,但是老里长毕竟辈分放着。

此刻心里憋着一肚子火,见到宋天明没好气的说:“小子,你还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你可知我最近都快累散架了。”

“呦,老里长莫不是去翠烟楼了?”

宋天明的一句调侃,让魏瞎子几个同来的老兵哈哈大笑。

“小先生真别说,咱们老里长厉害的紧,当年在云州万花楼……”

老里长气的用拐杖把地敲的铛铛响。

“魏瞎子,在小辈面前胡咧咧什么,说正事。”

另一个叫程大山的老兵便说道:“小先生,你先做了渔网,又开了纺织坊,带着我们大家伙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真心里感谢你,可这眼看着入秋就要缴户税,入了冬日子还是不好过啊。”

魏瞎子也接道:“你做的那个机弩真的不成,你这样就是劳民伤财,依我说有这些钱不如去购置一些三石弓,何县蔚是我旧识,以前我救过他半条命,弄个十张应该不难。”

老里长却是一白眼:“三石弓你还能拉的开吗?咱们乡里有几个人拉的开?”

老里长又语重心长的说道:“最近几个乡里又购置了一批渔网,基本都够用的了。你上次提过金陵郡需要,何不现在就去跑跑,不然咱纺织坊停工,日子可就又难过了。”

其他几个老兵也都劝了几句,总之,作为东盘乡的领头人,不能这样瞎折腾。

此时正巧周依拿了茶水过来。

宋天明便说:“小三,你来试试。”

不等几个老家伙张嘴,宋天明说道:“今天是最后的试验,如果还是不行,我就依诸位所言,如何?”

周依接过机弩,宋天明教了如何瞄准,如何发射。


宋天明问店里的厨子要来了酸菜,还有几个鸡蛋跟一些面粉。

而后当着众人的面,开始烹饪了起来。

烫宋天明开始煸炒酸菜,葱姜蒜爆锅,香气四溢,而后开始煸炒酸菜。

酸菜炒好,宋天明往锅里加入了水,一锅水烧开,而后鱼骨鱼片用鸡蛋跟面粉上了一层薄薄的浆,直接过水,鱼片像是一朵朵花般,在锅里绽放。

香气四溢,令人食欲大动。

宋天明开始简单的调味,还好这个时代不缺盐之类的基本调料。

调味后,宋天明取过一个大碗,将鱼倒入碗中。

名菜,酸菜鱼算是成了!

擦了擦额头了汗珠,宋天明看着自己做的酸菜鱼,嘴角挂上了一抹轻笑。

而后,宋天明看向了钱大福。

“钱掌柜,您尝尝吧。”

“谁买我的鱼,我教谁做这道菜!”

宋天明话语落地,钱大福迫不及待的拿着筷子走来,他开酒楼如此多年,还没闻过这么浓郁的菜香,更没见过这种做鱼的方法。

一众酒楼内的厨子小厮,更是双眼放光的看着这道菜不停的咽着口水。

只因为太香了!

终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掌柜夹起了一块鱼片,而后放入嘴中。

瞬间,掌柜愣在原地!

啪!

掌柜瞬间红眼,而后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直接嘶吼出声。

“好吃,太好吃了!”

“我开了一辈子酒楼,御膳也曾吃过,如此美味的菜,就连御膳都比不上!”

“鱼我要了!有多少要多少!”

“只求先生将这做鱼的法子告知!”

掌柜直接抓住了宋天明的肩膀,嘶吼出声。

这一幕,让厨房内的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二牛跟程虎俩人齐齐咽了一口唾沫,不可置信的看着宋天明。

小宋先生竟然会做菜!

天呐,这菜得多好吃,能让天香楼的掌柜这个模样?

俩人心中尽是惊骇,宋天明嘴角挂上了一抹轻笑,而后对着掌柜伸出了两根手指。

“二十文!”

“一条鱼作价二十文!”

“若是掌柜要,那这做鱼的法子在下便传之!”

“若是掌柜不要,那在下就另寻他处做卖!”

宋天明话语落地,二牛跟程虎俩人齐齐愣在原地。

二十文!

天呐,一条鱼小宋先生竟然卖二十文钱!

这……

却不想,钱大福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疯狂点头。

“好!”

“二十文一条!”

“这些鱼我全要了!”

“还有,以后先生抓的鱼,不管多少,我天香楼全收!”

“在下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先生的鱼只能卖给天香楼,这做菜的法子,也只能教给天香楼!”

“若是先生答应,我们现在就可签订契约!”

钱大福连连嘶吼出声,而后紧张的看着宋天明,生怕他说出个不字。

“好!”

“一言为定,以后我抓的鱼,只卖天香楼,这做鱼的法子,也只传天香楼!”

“钱掌柜,您准备契约吧,在挑个人,我来教他这道菜如何去做。”

宋天明话语落地,钱大福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他已经能够预想到,天香楼的生意将会因为这道菜暴涨数倍甚至数十倍。

下河县内,恐怕因为这道菜,其他酒楼都要关门大吉了!

契约很快便准备好,宋天明跟钱大福签订了契约,而后亲自给周大福传授酸菜鱼的制作方法。

一共三十七条大鱼,一条二十文钱,一共卖了七百四十文钱!

七百四十文钱!

足足七百四十文钱啊!

这些钱,若是省着花,小半年都花不完啊!

宋天明在教会钱大福酸菜鱼的做法后,便带着一袋子钱,还有一脸骇然的二牛跟程虎走出了酒楼。

钱大福再三挽留,想设宴款待宋天明,被宋天明谢绝。

因为天色已经不早了,他们要在天黑下去前,赶回村子里。

买了足够自己跟三女吃一个月的粮食,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三人便匆匆赶回乡里。

路上,三人脚步一个比一个快。

“小宋先生,你真厉害,那些鱼竟然卖了这么多钱!连天香楼的掌柜都要亲自设宴款待你!”

二牛羡慕的声音传来,一旁的程虎看着宋天明,脸上也满是钦佩之色。

“是呀小宋先生,你竟然还会做菜!”

“以后抓的鱼,都是那么高的价格卖给天香楼,天香楼会专门派人来收,这真是太厉害了!”

“小宋先生,以后我们抓到的鱼,能不能……能不能也卖给天香楼?!”

程虎犹豫片刻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

宋天明嘴角挂上了一抹轻笑,而后缓缓开口。

“程虎,你若是信的过我,从现在开始,你跟着我干,我会让全村人的日子都好起来!”

宋天明话语落地,没有丝毫犹豫,程虎直接点了点头。

“好!”

“小宋先生,以后俺跟着你干,你让俺干啥俺就干啥!”

看着乡里的孩子王这么说,宋天明顿时笑了起来。

赶回村子里的时候,天色还是黑了。

好在一路上倒是没什么差错,宋天明跟二牛还有程虎扛着三袋子粮食回到了石屋,三女听到动静直接迎了出来。

“夫君,您终于回来了!”

程素素从宋天明手中接过了从城里买的一些杂物,当看到有一面镜子时,程素素眼中多了一抹喜色。

周依跟何双俩人也发现了那面青铜镜,俩女顿时欢呼了起来。

无论哪个时代,没有女人是不爱美的。

“夫君,这袋子里是什么?”

程素素好奇的看着宋天明跟二牛还有程虎放在地上的几个麻袋。

周依跟何双也凑了过来,宋天明脸上挂着轻笑,一把便将袋子打开。

二牛跟程虎俩人也将各自的袋子打开,三袋子晃眼的粮食就出现了在了三女眼前!

“啊!!!”

“是粮食!”

“全是精粮!”

周依跟何双俩人直接扑倒在粮食前,眼中尽是狂喜。

程素素眼中却挂满了担忧,瞬间就将粮食都遮掩上。

“你们小点声!”

“夫君,这粮食……哪里来的?”

“那些鱼换不回这些粮食的!”

看着谨慎的程素素,宋天明眼中笑意更浓。

这个女人,不仅聪慧识大体还读过书,而且心思还这么谨慎!

对于她的身份,宋天明倒是越来越好奇了。


是夜,东盘乡灯火通明,流水席足足摆了十几桌。

因为连年的赋税徭役,东盘乡已经很久没有这番热闹了。

“这就是酸菜鱼吗?真的是我这辈子吃的最好吃的鱼了。”

“可不是,不然能让天香楼的钱掌柜屈尊前来?”

“说到底还是小宋先生厉害,不然咱们能有这等口福?”

“这就是天香醉啊,据说二十文钱一坛,有啥子喝头,还是鱼汤鲜美。”

“光这酒就得二百文,这一场下来只怕要花上千文。”

虽然半日就挣了上千文,可有钱也不能这样糟蹋,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除了周依,甚至有些村民都有些心疼。

老里长红光满面,冲着宋天明举杯:“宋家小子,老夫代表乡亲们谢谢你的这个什么鱼,还有这天香醉,已经很久没有喝过这等好酒了。还是当年跟随萧国公讨伐北蛮的时候……”

宋天明微微一笑,心里吐槽:‘就这破酒,苦涩辛辣,能淡出个鸟来,等以后衣食无忧,瞧咱给您老整点正儿八经的蒸馏酒尝尝。’

程二林也喝了一大碗,所谓酒壮怂人胆,居然打断了老里长:“小宋先生非比常人,不如将织网传授给我们,让大家伙儿顿顿吃饱,这才是真正的造福乡里。”

此言一出,如平湖投石。

虽说这酸菜鱼是美味,可是明天呢?

今年收成尚可,可是缴了户税便所剩无几,怎么熬过冬天?

老里长脸色更红,气的摔了大碗,对着程二林怒目而视。

还有许多村民面露鄙夷,虽然不明所以,就是感觉程二林这话不妥当。

“若不是小宋先生,你们这辈子都吃不上如此美味!”

“而今不但不知恩图报,还想要人谋生之道,老朽真替你们脸红!”

老里长怒声响起,吓得程二林一缩脖子。

宋天明没舍得摔碗,直接站到桌子上大声说道:“各位乡亲,素闻‘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从未见过吃了饭就要砸锅的。”

见到村民们深思,宋天明继续说道:“假如我们人手一网,各位真的从此就衣食无忧了吗?”

宋天明话语刚落地,程素素也缓缓起身,面容平静的开口。

“怒江的鱼就算是韭菜,也要一茬一茬的长,即便家家都捕了几百斤,卖给谁?又能卖几个钱?这就是竭泽而渔,懂不懂?”宋天明赞许的看了一眼程素素,这配合杠杠的。

“小宋夫人所言甚是,咱不能喝了宋家小子的酒,还惦记人家的网,这叫见利忘义,为万夫所不齿。”老里长总算组织好了语言。

“老里长,俺可没喝酒,就数您老喝的多。”

一句话引得哄堂大笑,气氛也缓了下来。

宋天明接着说道:“今日宴请各位,除了感谢平日的照拂,还真的为大家谋个生计。”

老里长闻言说道:“宋家小子,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干嘛遮遮掩掩,不如你爹豪气。”

“咱们东盘乡怒江段处于急弯处,此值汛期,鱼群回游产卵,一网差不多三百斤。”

村民们闻言一阵躁动,更多是羡慕。

老里长真的急了:“啥汛期啥回游,别说这些没用的,就说你打算怎么造福乡里?”

于是宋天明将想法和盘托出。

东盘乡的怒江段长约两里,每日可以下三网,大约三千斤。但是鱼期可能只有月余,加上频繁捕捞,越往后会越少。

宋天明将连夜赶制两条新渔网,村里组成三个捕捞队,每天报酬二十文。

所获的鱼卖给天香楼,换成粮食按户分配,保证东盘乡这个冬天不饿死人。

村民们感恩戴德,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几乎把宋天明当成了活菩萨。

“小先生,咱都是为了自己捕鱼,我们不要报酬。”

也有人跟着附和。

宋天明却义正言辞的说明‘大锅饭’的危害,必须要按劳分配,不然容易滋生惰性。

最主要强调在这个乱世之中,想要更好的生活,唯有靠自己。

“小先生不仅会捕鱼,还会讲大道理,真的太厉害了。”

“就是,小先生说的太好,哎,你听懂了吗?”

“没有,反正觉得很厉害。”

老里长握拳横胸,行了个萧家军的军礼。

他完全没有想到宋天明居然会将唾手可得的财富拿出来和乡亲分享,心里对宋天明又高看了几分。

接下来东盘乡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员捕鱼大战,青壮负责捕捞,妇女负责筛选包装。

老里长在保障日常生产的同时,兼顾困难家庭,合理的进行了人员分配,大体上让每家每户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宋天明的初衷就是让乡亲们平安度过冬天,趁机树立威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虽然计划很完美,但是实际执行中还是出了岔子。

首先天香楼每天只愿意收五百斤,就这还是宋天明用水煮鱼片和瓦罐鱼的菜谱才争取来的。

钱掌柜也很实在:总不能花钱买了鱼等着烂,我是商人,可不是善人。

最后和老里长一合计,直接将宋天明老爹的池塘扩大,将活鱼先养起来。

不宜养殖要不分吃,要不就做成鱼干,到了冬天亦是美味。

程素素带着何双和周依也加入了捕鱼大军,虽然宋天明不太乐意,但是被程素素一句‘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说服了。

东盘乡的捕鱼大战如火如荼,却有人动起了歪心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