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桃花山上长生仙完整文本阅读

桃花山上长生仙完整文本阅读

少吃亿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奇幻玄幻《桃花山上长生仙》,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陶眠顾远河,故事精彩剧情为:噔噔——陶眠在暗处仍可视物,他终于摸清楚这乌漆漆的区域是怎样的一番景致。那数不清的九曲连环灯被手腕粗细的黄金链串着,四散在各个角落。他就近连点三盏,暗红色的灯火燃起。与此同时,在他的西北方向,男随从也点燃三盏,只不过对面的光是幽蓝色的。看起来是要用颜色作为区分。陶眠的速度很快,不过须臾,他周围已经是一片红色的灯海。对面......

主角:陶眠顾远河   更新:2024-09-16 09: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陶眠顾远河的现代都市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完整文本阅读》,由网络作家“少吃亿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奇幻玄幻《桃花山上长生仙》,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陶眠顾远河,故事精彩剧情为:噔噔——陶眠在暗处仍可视物,他终于摸清楚这乌漆漆的区域是怎样的一番景致。那数不清的九曲连环灯被手腕粗细的黄金链串着,四散在各个角落。他就近连点三盏,暗红色的灯火燃起。与此同时,在他的西北方向,男随从也点燃三盏,只不过对面的光是幽蓝色的。看起来是要用颜色作为区分。陶眠的速度很快,不过须臾,他周围已经是一片红色的灯海。对面......

《桃花山上长生仙完整文本阅读》精彩片段


“……这千灯楼的规矩漏洞还蛮大。”

陶眠养精蓄锐半晌,终于,体力恢复了八九成,是时候活动活动筋骨。

“用灯杖敲灯就行么?听上去很简单。”

他走出雅间,把身形暴露在其他宾客面前,从屈膝躬身的美貌侍女手中取来灯杖。

对面也走出了一个身型高大的男随从,头上顶着两个黑色的犄角,看来是什么妖怪。

还有另外一人,也撩着帘子走出。

对方把手臂叠在回廊的栏杆之上,眺望。仙人的眼神好使,一眼就看清他的五官。

知道另外一位脑子被门夹、花费上万金买一块鱼脂的竞价者是沈泊舟时,陶眠心想,还真是不怎么意外。

千灯楼禁武,但只要不武到唱楼官眼皮子底下,就问题不大。

看那唱楼官笑眯眯地平视着雅间的高度,估计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是楼内的潜规则。

圆台之上骤然又出现了一只三足青铜香炉,一根完整的香杵在垒高的香灰之中。

唱楼官的食指在空中一划,火焰顿明,妖异地跃动着。

他压低身子,手指凑近香炉中仅有的那根香。

哧——

仿佛一个开始的发令信号,陶眠和对面的随从几乎同时从栏杆一跃而下。

宾客们好奇地从各自的雅间走出,纷纷低头望向那团被圈住的黑暗。

买东西很有趣,但热闹更好看。

噔噔噔——

陶眠在暗处仍可视物,他终于摸清楚这乌漆漆的区域是怎样的一番景致。

那数不清的九曲连环灯被手腕粗细的黄金链串着,四散在各个角落。

他就近连点三盏,暗红色的灯火燃起。与此同时,在他的西北方向,男随从也点燃三盏,只不过对面的光是幽蓝色的。

看起来是要用颜色作为区分。

陶眠的速度很快,不过须臾,他周围已经是一片红色的灯海。对面不遑多让,比起陶眠这边略少几盏,但也容易追上。

在楼上的看客眼中,原本黑暗无物的地带,迅速燃起红和蓝的斑点,汇成两道斑斓光流。

灯盏的数量是有限的,很快,陶眠发现越是靠近中间区域,灯的布设就越是稀疏。

怪不得出门前薛瀚提醒他能动手就千万别礼貌,现在是要抢灯了。

陶眠左臂前伸,手中的灯杆即将触碰到一盏黯淡的莲花灯。

这时,另一支灯杆不打招呼地敲上他的。陶眠抬眼,和那随从泛着淡淡青光的双瞳对视。

来了!

仙人手腕内绕,轻松甩开对方的压制,同时右手成掌,朝向随从径直袭去。

这一掌看似绵柔轻灵,实则蕴涵无穷仙力。周围沉重的黄金链吃不住这刚劲的力道,哗啦啦地摇晃相撞。

高壮的妖随从自是察觉不妙,向后连跃三步,脚尖点在其中一根锁链之上。

陶眠头也不回,挥杆轻敲,那盏夺来的莲花灯在他身后燃起红火。

随后他的视线调向自己的左手侧。

又一盏未燃的灯。

陶眠脚步轻踏,落在那灯所在的金链之上。这次妖随从并未退让,他主动出击,有力的手掌握住链条,猛地向下拖拽。趁陶眠的身体不免向一侧倒去之际,他飞身而上,准备抢先燃起那莲花灯。

结果本该坠落的仙人却一手挽住锁链,吊着自己的身体向上甩,不但点了灯,还顺势赏了随从一脚!

凭着幽幽莲花灯光,宾客们看清台下这一幕,吸气惊呼。


小林从一个悠长的梦境中醒来,他伸了个懒腰,手指抠着脑袋四下张望。

他怎么睡在牢内的地上了?

昨夜发生的事隐隐约约闪过片段,他龇牙费力回想着。

对了!他见到皇帝了!

皇帝是来探视道士的!

那……道士呢?

小林慌忙地跑到熟悉的牢房前。里面富丽堂皇的摆设全部消失,连带着牢房内关押的人……

跑、跑了?

他心中大惊,坏了坏了,该不会是他昨夜喝了点小酒,不小心把人放走了吧!

正焦急着,牢头领了新犯前来。瞄见旁边木楞的年轻狱卒,还不耐烦地呵斥一句。

“傻站着做什么!”

“是!呃,我……”

“这是新来的,从今天起,你负责他。”

牢头的嘴巴开合不停,交代诸多事宜。

小林望向牢内的新犯,是个五六十岁的男子,看上去精神不大正常,不停地念叨“我没有罪”。

“那、那原来的……”

小林半句话未完,牢头抽了他的后脑勺一记。

“叫你少说话、少打听。不听是吧?”

“小的多嘴、小的多嘴……”

小林心虚地弯腰低头,顿感自己的腹部有些异样。

待牢头离开,他背对着人,伸手悄悄顺衣襟摸进去,鼓囊囊的一个纸包。

里面有一沓银票,和一张手掌大小的字条。

“相逢一场,承蒙关照。天寒雪急,善自珍重。”

道士真的走了。

……

陶眠带着两个书童,让他们在桃花山彻底安顿下来,彼时已是春雪初融。

楚流雪披了件水红色的小袄,怀中抱着几条棉被,来到院子里。

连着飘了几日雪,被子吸满了潮气。终于等到天气放晴,她赶早把三人房中的棉被绒毯之类的一并取出晒太阳。

这下苦了畏寒的仙人。

“三土!你倒是给我留一条毯子呀!我要冷死了。”

房内传来一道哀怨的声音。

楚流雪可不管那么多。

“半个时辰前叫你起床用早饭你不起,跟你说了我要晒被子的。”

陶眠嘟嘟囔囔,不知道又在抱怨些什么。一道湖蓝的身影唰地从院子中间闪过。

楚流雪以为自己眼睛花了。

“什么玩意儿飞过去……”

很快,陶眠房中又传来嚎叫。

“哎呦!什么东西撞我腰上……四堆!让你御剑你把剑扎师父床头是吧!你怎么不把我脑袋削下来呢!真是孝死为师了。”

“既然师父有此等需求——”

“给我住手!你还真削啊!”

一阵桌椅板凳的碰撞声,楚随烟被陶眠提溜着后衣领丢出门。

“去去去!大的小的没一个省心,少来烦师父!”

楚随烟被师父骂一顿,面上仍是嘻嘻哈哈的。桃花山的水土养人,连曾经躲在姐姐身后那个胆小怯懦的男孩,都变得活泼不少。

楚流雪心想,结束漂泊、长居于此,的确是一件幸事。

那日他们和往常一样,在宫中休憩。陶眠被皇帝关了起来,两个孩子失去依靠,变得惶惶不安。

楚随烟害怕陶眠出事,做梦都在流泪。楚流雪只好握住他的左手,整夜合不上眼,牵挂着牢内的人。

天蒙蒙亮时,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他们姐弟面前,楚流雪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你……”

“嘘。”

陶眠竖起一根手指,让楚流雪不要多问。他们简单收拾了行囊,其实并没有很多。珠宝财物之类的陶眠一样未取,物归原主。

最后他单手抱起熟睡的弟弟,另一手牵着姐姐,三人悄然从皇宫离去。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如同他们从未来过。

熹微的晨光中,他们坐着一架马车,摇晃着行进在土路上。

楚流雪问皇帝怎么肯放他走。

陶眠把自己的外衣盖在酣睡的楚随烟身上,掖好,又把手中的干粮掰给楚流雪一大半。

“她并未放我走,我是从牢里逃出来的。”

“……?”

楚流雪一口糖饼没咽下去,差点噎死。

“那我们……咳咳,岂不是成了逃犯?”

她心想这回可好,本来只是当乞丐,结果跟了陶眠后,一不小心沦为逃犯,越活越回去。

刑啊,真的刑。

陶眠递过去一壶水,笑眯眯地望着她一边瞪人一边大口吨水。

“不至于,她不会派人追捕。”

“我不明白。既然你有这个本事,为何今日才逃?”

“我这么一个讲究人,自然是要挑选良辰吉日越狱。”

“……你听听看自己说的是人话吗。”

陶眠的身体微微后仰,靠在马车的车壁,手指放松地搭在膝盖。

“所谓良辰吉日,自然是她甘心放我离开的时机。”

陶眠的确不是陆远笛放走的,但他心里明镜似的。那日之后,就算陆远笛知晓他出逃,也不会再追过来了。

这是他们师徒之间的默契,彼此心知肚明。

楚流雪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但陶眠如此自信,估计是有什么底气在。

本尊都不担心,她又何必庸人自扰。

楚随烟揉着眼睛苏醒,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那时他们将至陶眠的地盘,隐约能看见云雾中巍峨连绵的山脉。

他年纪小,虽然对离开皇宫这件事困惑,但很快转移了视线。他跪在车内的软垫上,掀开帘子眺望外面的山,看什么都要新奇地惊叹。

外面正在落雪,楚随烟的鼻尖被冻得通红,他张开手掌接住一片洁净的白雪。

陶眠也顺着帘子的那道缝隙,去看他熟悉的风景。他一袭月白长袍,恍若山中雪化作了人的模样。他的呼吸与这片土地的每一次吐息是重合的。楚流雪这才明白他为何执意回到桃花山,他和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陶眠回到桃花山,首先要办三件事。

喂鸡、收徒、扫墓。

来到桃花山没多久,在陶眠的威逼利诱下,楚流雪和楚随烟拜在他门下。

楚随烟有一百个乐意,楚流雪就有一百零一个不满。

她说银票,你的徒弟,似乎命都不大好。

……

结果陶眠因为这句话跟她生了三天的气!

楚流雪难以相信外加十分无语,一千来岁的人了,居然跟三岁孩子似的置气。

白天不出屋门,叫吃饭也不来,看见她就绕道走。

楚随烟胳膊肘往外拐,小手扶着没精打采趴在桌子上的陶眠乞求他姐。

“流雪你就服个软道个歉,把人气哭了该如何是好啊!”

陶眠马上配合着将头埋进两臂之间。

楚流雪:……

“你就别给他提供思路了。好吧,是我不对。你不是要收我为徒么?我答应。”

陶眠还拿上乔了。

“想做我陶眠的徒弟就那么容易?我还不收了。”

“你爱收不收。”

楚流雪懒得惯他毛病。

眼看着陶眠又要单方面决定跟姐姐断绝关系,楚随烟赶快出来打圆场。

“都少说两句吧!小陶师父,不是说好要教我们仙法么?”

陶眠的脾气来得快走得也急。既然楚氏姐弟拜入他门下,他自然也是要教些真本事的。

他传给姐弟二人《噬魂掌》和《天尽六变》,两个徒弟不负所望,学了十成。

楚随烟九成半,楚流雪仅学会半成。

金手指提供的信息果然不掺假,楚流雪的天赋不高,对功法的领悟远不如她的顾师兄和陆师姐,甚至比不上白捡来的弟弟。

不过楚流雪不焦虑,陶眠这个当师父的也不急。

唯一着急的是楚随烟,他几次私下找陶眠,问他有没有什么仙丹灵药,帮助姐姐修炼。

彼时陶眠正在院子里遛乌常在和另外一只公鸡,这是楚流雪逼迫他做的。说他整日躺着,四肢都要躺废了,到时候走不了路,只能卧床,她可不伺候。

陶眠莫名产生危机,想来他也是一千来岁的老家伙,是得注意腿脚方面的问题。

于是每天晚饭后,他就要把鸡笼里面的两只鸡抱出来,强行遛圈。

楚随烟问出这句之时,陶眠仍是一副懒散闲适的姿态。

“三土有三土的造化。四堆,不是人人都要于修炼一途有所成就。我的大弟子是名门宗主,二弟子是九五至尊,三弟子是一个普通人,这没什么。

在为师眼中,你们都是我的徒弟,仅此而已。”

“师父,徒儿仍是不明白……”

陶眠弹了少年额头一记。

“不明白就不明白,没必要穷尽所有的道理。如果有人硬是要我在二十岁就明白七十岁的道理,那我绝对要当场给他一巴掌,让他先学会做人。”

“噢,”楚随烟捂住脑门,委屈道,“那师父也没必要打我吧。”

“为师不是在打你,为师是在点拨你。”

“……”

陶眠回到桃花山,要办三件事。

喂鸡、收徒、扫墓。

扫墓的日子即将来临。

“既然你们已经归于我陶眠门下,那也是时候带你们去见见大师兄了。”

陶眠一本正经地对着两个新收的小徒弟说。徒弟一号打了个哈欠,徒弟二号目光炯炯。

“三土,不得对师兄不敬。”

楚流雪撇了撇嘴角。

“我错了银票。不过说到底人的归处都是一抔黄土,早晚我也得埋在师兄边儿上。”

旁观的楚随烟:?

“噢,随烟也是。”

旁观但莫名其妙被捎带上的楚随烟:??

陶眠的手指刮了刮下颌。

“言之有理。那待会儿上山,再多挖两个坑。”

楚随烟:……

陶眠平时懒得要死,埋徒弟倒是兴致盎然。约定好的当日他早早备好锄头铁锹,身后跟着两个小孩,来到顾园的墓前。

今天不是正式祭奠的日子,只是陶眠临时起意,上山转转。

顾园的墓依山傍水,平整宜静。

没有楚流雪想象中的荒草丛生的模样,看来是有人经常打理。

能来这里的还会有谁。

一块方正的墓碑默默地伫立在桃树之下,上面刻着顾园的名字。陶眠没有理睬这块碑,而是直接绕过去,在附近打转。

他手中的铁锹敲了敲脚下那块地。

“我看好了,将来你们姐弟就埋这儿。”

楚流雪十分配合地走上前,抓了一把不干不湿的泥土,点点头。

“这里不错。”

楚随烟已经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才好。

师兄的墓地在此,他不敢乱走,老老实实地杵在原地,左右摆头,四下环顾。

他发现师父脚踩的那块地方距离顾园的碑蛮远,有些好奇。

“小陶师父,这里是空着的。”

“噢,”陶眠的语气云淡风轻,像在说今天中午吃几碗饭,“这儿留给你陆师姐。”

“……”

楚随烟闭上嘴巴,他都多余问。

陶眠好似做了什么决定,兴冲冲地挥起铁锹开始挖坑,挖的还是给陆远笛准备的那个。

两个小孩干瞪眼,陪着他挖一上午。等他嚷嚷着腰酸,这才返回山下的道观。

祭日当天,扬起了绵绵的雨丝,这是桃花山今年迎来的第一场雨。

雨滴刚刚开始洇湿土地之时,两个孩子仍在梦乡。

平日喜好赖床的陶眠却早早提了一篮子花果和酒,穿林走过,拾阶而上。

他有自己一套熟悉的流程:除杂草、贴土、清洗墓碑、摆放祭品。祭品也是有顺序的。添花、放果、斟一杯酒。

随后便是长久地站立在碑前,絮叨过去一年的事。

进行到这一步的陶眠就变得随性了,想到哪里说哪里。提起陆远笛,他甚至突发奇想,把前几日放好的那块空碑搬过来打磨。

来时带了油纸伞上山,忙起来什么都顾不得。细雨渐渐濡湿了他的衣衫和发丝,他半蹲着,用手背抹掉睫毛上挂着的水滴,有人将伞撑到他的头顶。

陆远笛一直站在西侧的一株桃树下,目不转睛地盯着陶眠的一举一动。陶眠来了多久,她站着看了多久。

直到陶眠搬来一块空碑,她心念微动,缓步走近。

一低头,看见陶眠正在碑面刻一个“陆”字。

陆远笛:……

“小陶,我不过是关了你几日,至于这般恨我么?”

陶眠干笑两声。

陆远笛的视线前移,恰巧看见那个初具雏形的坑。

“这该不会也是为我而留的吧?”

为了摆脱尴尬,陶眠提出一个想法。

“来都来了。要不你躺下试试高矮?趁还活着。”


彼时的薛瀚只是陶眠在路边捡到的一个小孩子。

或者说……小妖怪。

那次是顾园在山上玩时,不小心被一种罕见的毒蛇咬伤。解毒的药草有几味山中采不到,陶眠不得不只身前往镇上的药房抓药。

待他提着一串药包出门,原路返回,路过一处拐角时,却被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扑住了腿。

如果只是普通的小乞丐,陶眠给些钱就罢了。但那孩子不知先前受了怎样的虐待,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臂和双腿都是勒痕烫伤,还有利器割过后愈合的疤,惨不忍睹。

陶眠都走出拐角十几步了,想起小孩的一身伤,咬咬牙,转身又回到原地。

男孩仍在,只是失去意识,昏迷过去。

陶眠把药包收进芥子袋,一边责怪自己,迟早因为心软把自己坑死,一边背起那瘦弱的小孩,寻了处医馆,给他看病。

捡来的孩子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因为饥饿晕过去罢了。既然没有病,陶眠想着给他怀里偷偷塞些钱,自己离开便是。

没想到当他刚准备把全身上下所有的钱送给男孩之时,后者却睁开眼睛,醒了。

醒了更好,陶眠把他的想法一说,希望男孩拿这些钱换点吃的。

他要回山上了,徒弟还在等着他。

结果小孩拽住他衣服的一角,一言不发,也不掉眼泪,只是默默地盯着他。

很倔强,也很卑微可怜。

陶眠的头开始痛。

他是长生者,活了一千零几岁,自然明白不能随便结下尘缘的道理。有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徒弟已经很麻烦了,再来个身世不明的小孩,他还要不要过以前那种潇洒自在的日子了?

陶眠强迫自己不能心软,把小孩的手从自己的外衫拿开,跟他讲道理。

“你看,你我素昧平生。我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你,算是对这一场萍水之逢有个交代。这样好不好?”

小孩眼中的光彩黯淡下来,重新躺回榻上,虾米似的蜷缩起身子,手臂环抱住自己。

陶眠闭着眼睛不肯看,把钱袋塞给医馆的大夫,头也不回地离开。

……

不到十个数,他又大步流星地从门外跨进来。

“罢了罢了,帮人帮到底!我给你找个好去处,之后就别来招惹我了!真是服了我自己……”

他碎碎念叨着,又把小孩背起来。

初秋时节,长空一碧。金黄落叶铺满医馆门前的石板路,正是橙黄橘绿的好时节。

即便许多年过去,薛瀚阖上双眼,依旧能跨越时光,感受到那日洒在脸上的融融暖意。

故事的开始分明如此美好……

然后急转直下。

陶眠当时的确如他所承诺的,将小孩送到了他在凡间一处认识的人家。

这家夫妻是做买卖的,多年无子。陶眠曾经帮他们驱过邪祟,夫妇两人知恩图报,逢年过节都要送些礼物来桃花山。

陶眠知道这对夫妻一直希望有个孩子,正好,把捡来的小孩送过去,两全其美。善良的夫妇二人并没有嫌弃小孩一身的旧伤,反而因此对他十分疼爱,给他起名为薛瀚。

知根知底的家庭,陶眠也放心,就将这孩子留在了薛氏夫妇的府上。既帮助了孤苦伶仃的孩童,又还了他们夫妻赠礼的人情,算行了两桩善事。

随后他就回了桃花山,再没有主动探望过小孩。

小陶仙人心里想的是不能过多干涉薛瀚的人生,既然有了好人家收留,那么他的使命便完成了。


老旧的木门咿呀作响,掀起几缕落尘。殿内幽深黯淡,唯有黄昏的光顺着窗子的缝隙倾泻。

陆远笛就侧坐在窗前,褪去龙袍,换回她最初离开桃花山时的衣装。

陶眠推门而入时,她收回远眺的目光,望着门口伫立的仙人。

“你来了。”

陆远笛的眼睛弯起来,衣着素雅,恍若当年。

他们师徒二人遥遥相视,一坐一立,中间被夕阳的光晕隔开,仿佛寻回了故去的日子。

“这件旧衣我一直留着,”陆远笛从那张破旧的椅子起身,略抬起两臂,转了小半圈,“有几处被利器割坏了,我找手艺好的绣娘补齐,是不是半点看不出来痕迹?和从前一样。”

陶眠仍是不言。

陆远笛嘴角的笑意凝滞,收回了手,垂落在身侧。

她似是无奈,轻摇着头。

“哪里还能和从前一样呢。衣不如新,人也不是原来那个人了。”

“远笛,”陶眠终于舍得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清瘦许多。”

陆远笛心间一涌,眼泪险些坠下来。

不问她为何沦落至此,不问她万般算计又是何苦,只是关心她消瘦了。

她快速地眨了两下眼睛,视线重新转回窗外。

“宫里送来的饭味道尚可,但我近来胃口消减,不愿意吃罢了。”

陶眠轻叹。

“即是不愿留在这里,不如随师父回山吧。”

“小陶还愿意放我回去?”陆远笛含笑,“当初离别时,我可是信誓旦旦地说,要烧了你的山。”

陶眠“嗯”了一声。

“师父准了,让你烧山。”

陆远笛的眼眸微晃,长睫如蝶翼翕动,连呼吸都变缓了。

她的眼中有一瞬间闪过深沉的痛苦,又被克制掩埋。

纤长的手指隔空点着对面的椅子。

“小陶,陪我叙叙旧吧。”

陶眠走近,坐在空椅之上。

陆远笛说宫里没有好茶好酒,怠慢了你。仙人摇首,叫她不必介怀。

师徒许久未见,有很多很多的体己话要聊。几乎都是陆远笛问,陶眠答。

陶眠说山中的桂花开了,秋果也成熟。两个徒弟整日吵来吵去,互相往对方身上扔柿子。好好的柿子,师父一个没吃,全被他们糟践了。院子里到处是柿子的甜香汁水,小孩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乌常在老了,走不动路了。近来它经常挪到院落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和云。一只鸡也会有哀愁么,它在想什么呢,在牵挂什么呢。它看着云,我就搬个小板凳坐着看它,恍然一个白天就过去了。

人间的铺子我都交给薛瀚打理了,有你给的,也有顾园留的。我素来是不擅长管那些的。薛瀚长于此道,经营得井井有条。某天他让我看账上的钱,我大吃一惊,原来自己这般富有。他说我空有富贵,不享荣华。我跟他说家里的蟑螂又要猖獗,得尽快赶回去灭灭它们的威风。

王丫头的不知道第几代后人终于有了小孙女,在生了四个男孩之后。满月那天喜庆着呢,鞭炮隆隆地响。我带着两个小的去凑热闹,那家的媳妇认出了我,抱着孩子靠过来,给我塞了一篮红皮鸡蛋。我用手指点了一下那孩子的额头祈福,祝她长寿平安。

陆远笛听着陶眠讲那些细碎的事,始终微微笑着,不打断他。

等陶眠絮叨个遍,她才说真好,山里的日子总是富有生趣,不像她这皇宫,只能汲取活人的气息,暮气沉沉的。

“远笛,”陶眠又说,“和师父回山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