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魏奴杀文章精选阅读

魏奴杀文章精选阅读

探花大人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小五许桓的军事历史《魏奴杀》,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探花大人”,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是从小养尊处优,不曾劳作半分的手。小五在这样的双手面前自觉形秽,忽听那人问道,“我真有那么不好?”声中有些难掩的偏执,但到底不再似先前的冷漠了。就连那双手也不再似方才那般凉,甚至很快温热起来。小五赶紧回道,“公子很好,十分好。”那人笑了一声,语气淡淡,“不好你也得受着。”是了,不好也得受着。不受着又有什么别的法子。小五心里一松,知道......

主角:小五许桓   更新:2024-05-12 10: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小五许桓的现代都市小说《魏奴杀文章精选阅读》,由网络作家“探花大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小五许桓的军事历史《魏奴杀》,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探花大人”,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是从小养尊处优,不曾劳作半分的手。小五在这样的双手面前自觉形秽,忽听那人问道,“我真有那么不好?”声中有些难掩的偏执,但到底不再似先前的冷漠了。就连那双手也不再似方才那般凉,甚至很快温热起来。小五赶紧回道,“公子很好,十分好。”那人笑了一声,语气淡淡,“不好你也得受着。”是了,不好也得受着。不受着又有什么别的法子。小五心里一松,知道......

《魏奴杀文章精选阅读》精彩片段


小五只以为那人要拿书简砸她,骇得一激灵,下意识地抬起袍袖遮住脸,身子不由自主地便往后退去。
许桓见状愈发生气,一双凤眸薄怒涌动,当即起了身命道,“跪下!”
小五不敢忤他,忙跪了下来。
身上的不适比方才更加难以忍耐,愈是屏气敛声愈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微微俯下身子,一手撑着木地板,一手按住胸口,低声下气地认错,“公子恕罪,奴知错了......”
那人虽还阴着脸,但到底语气比方才柔和了几分,“你怎会错?”
“奴不该在背后议论公子......”
那人虽还凝着眉,但语气分明又缓了几分,“仅是议论?”
在人屋檐下,小五也不得不低头,只得昧着良心说,“奴不该在背后说公子坏话。”
心里却是不服气的,她说的是实话,是真话,怎么会是坏话。
那人眸光渐敛,唇角浅浅地溢出一丝笑意来,很快又埋头批阅案上的案牍去了,不再理会小五。
小五几乎跪不住,犹豫再三终是哑着嗓子说了句,“公子......公子再不许奴出去,奴......奴就要吐出来了......”
“你敢!”
许桓声色忽地又冷戾起来,生生端出了危险。
是了,那人的洁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向来是最怕脏的。
小五忍得眼眶泛红,她抬袖掩唇,可可怜怜地望着许桓,“公子给小五一口水喝罢!”
那人淡淡地“嗯”了一声,随手推了一下手边的牛角杯。
小五跪行上前,慌乱地拾起牛角杯几口便饮了个干净,似火烧灼般的五脏肺腑这才被一杯水浇灭下去。
待好受一些,取出帕子将他的杯沿仔细拭净了,这才送还到了青铜长案上。
这大半日过去,人已是累极乏极,困顿不堪,见许桓有万机要忙,并不怎么理会她。小五趁他不备便悄悄卧下蜷了起来,茶室的席子亦是有一股清香,旦一阖上眸子,须臾之间便睡着了。
胸口憋闷得十分难受,梦里亦是喘不过气来,尤其心里又不踏实,那人偶尔翻阅竹简的声音亦能将她惊得醒来。
若那人并不斥责,她便继续睡去。
仿佛睡了很久,也好似只是眯了不过半盏茶的工夫,醒来的时候,身上竟盖着一张毛茸茸的毯子。
那燕国公子正在她身旁垂眸细看,眉眼中有几分缱绻,见她睁眸,那缱绻便立刻敛得干干净净,半分也瞧不出了。
那人清清冷冷地问,“谁许你受罚时睡的?”
小五面如纸白,身上阵阵打着冷战,待分辨清楚他的话,恍然想起自己在此处受罚的因由,歉然撑起身来,“公子恕罪......小五知错了......”
她的眉头皱得舒展不开,想起槿娘与郑寺人的提醒,赶忙改口道,“奴知错了......”
那人这才打算饶了她,单手挑起她的下巴来,冷声冷气地吓唬道,“再敢背后非议,便将你的嘴巴缝死。”
小五身上已经没有半分气力,任由他挑着,低声细语应道,“小五再不敢了......”
好一会儿没听见那人再说话,她的嘴巴却被捏开了,继而一股苦涩的药汤缓缓注进喉间,又缓缓在胸肺之间延漫开来。
一时呛咳起来,还未来得及吞咽下去的药汤便从唇角淌了下去。
淌在了那人手上。
黑白分明。
亦是十分可怖。
那人拧眉看去,指尖轻颤,面庞结了冰般冷着,但到底没有松开手去。
待将整碗汤药饮完,又缓上了好一会儿,小五才恢复了几分精神。
但见那人一双凤目微眯,面色晦暗,“魏俘,你弄脏我了。”
小五心口一窒,忙取出帕子要去给他擦拭。忽又想到初见时他因水土不服干呕着,她上前便去为他轻拍脊背,那时那人十分嫌恶地将她推开,斥她“谁许你碰我”,还斥她“你可知自己多脏”。
攥着帕子的手便顿在了那人面前。
那人不着痕迹地扫了她一眼,语气有几分不耐,“不会侍奉人?”
小五低声辩白,“奴怕再弄脏公子。”
那人神色愈发难看,小五不去触他的霉头,赶忙垂头为他仔细拭了起来。
那人指尖的微凉透过帕子很快便递到她手心里去了。
那真是一双完美无瑕的手呀,很大,修长白皙,指节分明。
那是一双十分贵气的手。
是从小养尊处优,不曾劳作半分的手。
小五在这样的双手面前自觉形秽,忽听那人问道,“我真有那么不好?”
声中有些难掩的偏执,但到底不再似先前的冷漠了。
就连那双手也不再似方才那般凉,甚至很快温热起来。
小五赶紧回道,“公子很好,十分好。”
那人笑了一声,语气淡淡,“不好你也得受着。”
是了,不好也得受着。
不受着又有什么别的法子。
小五心里一松,知道今日这事总算是过去了。
受完了罚,他竟还破天荒地许她乘步辇回去。
这可是从来没有的恩遇。
他生来金尊玉贵,素来霸道无礼,绝不是一个为旁人着想的人,定然是他良心发现。
小五暗自揣摩着,许桓虽不好,但好似也没有太坏。
自然也不能指望他与大表哥相比。
这世上终究是没什么人能比得上大表哥的。
那人还许她回听雪台静养,好久也不再见他传召。听说大多时候都在宫里,大抵是因燕庄王病重,他需入宫主持国政,因而很忙。
只是苦了槿娘,虽仍旧每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早出晚归地在前院晃荡,却总不见许桓人影。
槿娘是个锲而不舍的,她有自己信奉的人生信条,曾无数次起誓要靠自己的智慧与美貌改变命运。
因而即便许桓总不在兰台,她也总能寻到各种由头在前院出没,紧抓一切可能的机会面见许桓。
有一回果然在青瓦楼前见到了许桓,她确定许桓也看见了自己,因为他顿住了步子,目光在她身上逗留了好一会儿才抬步走了。
若不是看上了她,怎么会端量她这许久?
槿娘喜不自胜,一颗滚热的心几乎要从嗓子眼儿里迸将出来,在这青石板上弹跳几下,再一跃而起,猛地弹到云间,最后弹到九霄云外去。
那可是这燕国最美最尊贵的男子。
而她槿娘亦是如花似玉,身段风流。
兰台夫人的位子是不敢想,但总配得上做他的姬妾。
待回了听雪台,槿娘的一张脸仍旧红得要滴出血来,在铜镜前扭动腰肢左右欣赏自己总有大半个时辰,眉飞色舞道,“你等着信儿吧,公子就要纳我为姬妾了。”
小五便问,“公子可说了?”
槿娘奇怪地看她,“自然,不是公子说的,难道还是我自己发癫不成?”


小五方寸大乱,一张鹅蛋脸血色尽失,最后的酒意也尽数消散了去,被这当头的两个字击出泪来。
她拼死挣着双手,她要去掩盖住自己最后一点可怜的体面。
一双手腕被挣得通红。
那人的目光淡淡地落在她身上,似打量落入网中的猎物一般,冷嗤一声,“怎么,早就侍奉过男人的人,还会有羞耻之心么?”
小五身子一僵,浑身上下立时起了一层细细密密的鸡皮疙瘩,她听懂了他话里的暗意。
她的眼内一片惨然,她的喉间发着涩涩的苦。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苦?
是万念俱灰的苦。
是山穷水尽的苦。
是日暮途穷的苦。
她是一株无根的浮萍,因了战乱流落燕国,亲眼看着同袍受死,而自己虽活着,却是苟延残喘,她受着的是摧眉折腰的苦,是被人欺辱的苦。
湿透的衣袍使她浑身战栗,她渐渐不再挣扎。
她知道在许桓面前,实在不必做什么无用的挣扎,没有将她丢去营中为妓已是他天大的恩泽。
她时刻记得,自己不过是许桓的战利品。
他生杀予夺,可肆无忌惮。
兀然手腕一松,那人已用匕首将她腕间的绑带挑断开来。
小五恍惚坐起,紧紧裹上了衣袍。湿漉漉的衣袍仍是浓浓的酒味,此刻贴在身上愈发地冷。
她茫然抬头望去,见那人目光苍冷,此刻正居高临下地俯睨着她。
她本能地抬起袍袖去擦拭案上的酒水,她要把案几擦得干干净净,她不愿弄脏他的茶室,她不愿听到他即将脱口而出的“肮脏”。
“滚出去。”
那人命道。
她鼻尖一酸,却把眼里的泪全都逼了回去,垂头强笑道,“公子息怒,奴告退了。”
起了身怔忪往外走去,原先立在木纱门外的裴孝廉早已经不在了。
大概早就已经走了罢。
那便好,她想,那就不会把方才的不堪落入眼中。
将将推门要往外走去,听得身后那人低低斥了一句,“肮脏!”
这一句“肮脏”终是来了。
小五没有回头,但她能猜到他的眸中全是嫌恶,他的神情必是十分冷漠的,也必是鄙屑的,嫌憎的。
隐约记得在燕军大营初见许桓,那时他便讥她,“你可知自己有多脏?”
如今他亦是认定了她肮脏。
为什么?
小五不知道。
每一次离开这间茶室,都是仓皇逃离,狼狈不堪。若不是被他审问施刑,便总是受他的奚弄折辱。
他对她的鄙夷和冷漠淋漓尽致。
那为何不杀她?
小五也不知道。
大表哥护在手心的,一次次被人弃若敝屣。
心里酸涩难过,只感觉周身的血液都往胸口涌来,迫得她郁郁不通。
她只是歉然朝室内那人说道,“公子息怒,是奴太脏了。”
并没有听见室内那人再说什么。
月白风清,酒酽春浓,她丝毫感觉不到。
只是那乍起的夜风当面扑来,穿透冰凉的袍子灌进她的寸寸肌骨之中,叫她连连打着冷战。
恍恍惚惚地往前走着,也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到什么地方去了,她已经走得十分疲惫,那满满一肚子的酒水让她喘不上气来。
见有一处水榭,她便在水榭旁靠坐了下来。
这片水榭并未悬挂宫灯,但月色把周遭都映得通明,一株白木兰临水照花,红色的鲤鱼偶尔蹦出水面,一叶扁舟闲闲停在一头,原该是花好月圆的模样。
她阖上眸子,忍不住潸然泪下。
月色里忽有脚步声逼近,那脚步声比女子的重,比寺人的慢,比许桓的急。
小五没有回头去看,这时候还能跟来的,不会是旁人。
只有最想让她死的人。
这兰台那么大,最想让她死的只有裴孝廉。
从在魏国边关起,他腰间的刀便始终准备着砍下她的头颅。
即便身子不好,但脑子没坏,她不会猜错的。
果然,一把弯刀突然横上她的脖颈,那弯刀锋利冰凉,在月色下闪着刺目的寒光。
“魏贼。”
持刀的人一开口便是杀气凛然。
“你活得够久了。”
她对自己说,你看,小五,你没有猜错罢?
是裴孝廉。
是索命的罗刹。
她没有回头,只是怔怔地望着月色,“将军要动手了。”
那人冷声道,“裴某是记仇的人,若非公子不许,你怎会在裴某眼皮底下活到现在。”
小五问道,“将军的仇还没有报完吗?”
她以为辕门那一箭便该算他报完了仇。
裴孝廉冷冷地弯起唇角,“你不死,怎算报完。”
她喃喃问道,“只许将军杀我,却不许我杀将军,这是什么道理?”
裴孝廉冷笑,手中的弯刀又向她的颈间迫近几分,“你一个魏俘与裴某讲道理?裴某不需与你讲道理。”
是了,这世道便是如此。
人为刀俎,原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她浅浅笑道,“将军的刀削铁如泥,顷刻便能碎金断石,想要小五死,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那人颇有几分得意,“既知如此,怎么不逃,不喊,不求饶?”
在裴孝廉看来,一个人若是到了绝地必要痛哭流涕,必要磕头讨饶,必要骇得不成人样。
她不逃,是因为精疲力竭逃不了。
不喊,是因为兰台太大,来的人即便再快也不会快过裴孝廉的刀。
不求饶没有原因,她才不会向裴孝廉求饶。
向一个嗜血罗刹求饶是最可笑的事,他会在你可怜的求饶声中狞笑着出刀,求饶只会加快他拔刀的速度。
小五笑叹,“将军杀我,便是帮我,我还要拜谢将军。”
裴孝廉冷嗤,“不必在我面前装什么坚贞烈女,公子吃这一套,裴某不吃这一套!”
他竟还提公子。
想到茶室那人,想到那嫌恶的眸光,那刻薄的低斥,倒真不如被裴孝廉一刀砍死。
那人手腕压着锋刀,“我只需将你推下水去,无人知道会是裴某干的。你说,三更半夜的,会不会有人起疑?”
他仿佛不确定般,又来与她商议她的死法。
她平静回道,“将军宽心,不会有人起疑。”
贱命一条,一张破苇席子卷了便拖出去弃了埋了,不会有人起疑。
“是吗?”
“是。”
那人似是凝神想了片刻,继而单手将她提了起来,大力压在阑干上,“那便辛苦你去阎王爷那走一遭!”
滚热的血又从她的鼻间淌了下来,她没有去擦。
和生死比起来,病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只要他一松手,她顷刻间便会落入水中,不必再费那个工夫。
裴孝廉这个人惯是单刀直入从不拖泥带水,此时摁住她的那只力道极大的手顿时松了下来,小五失了衡,立刻往下坠去。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五什么都懂。
她心里虽酸涩无比,却还是抬眉笑笑,轻声问道,“公子想喝鱼汤吗?魏国的鱼汤很好喝,我从前总给父亲做。”
他大概也觉得就要告别了,竟破天荒地点了头。
她笑了笑,垂头走到帐外,低声问起陆九卿,“公子要吃鱼,大人可有法子?”
陆九卿抬眉望了一眼这外头的冰天雪地,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头,道,“去禀公子,今晚便能喝上鱼汤。”
小五笑着应了,萧瑟的冬风迎面如刀割,她忍不住打了几个寒战。遥遥可见对面旌旗猎猎,那是魏军的大营。
她心中酸涩莫名,一时想了许多,想到故去的父亲母亲,想到遥不可及的大表哥,想到自己也就要被埋进坑中,然而就连脚下的大地都已不再是魏国的山河。回过神来脑中已是一片空白,好似方才什么都不曾想过。
这天又下起了雪糁子,打在脸上又凉又疼。小五转身回了大帐,换上最乖顺听话的模样,见许桓正垂眸细看案上的羊皮纸,那是这三月来燕军所攻占的地图,触目惊心的一大片。
小五从炉上取热水仔细冲泡了一壶茶,小心端放到长案一角,说道,“陆大人已命人去捕鱼了,公子今晚定能喝上鱼汤。”
那人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灼灼依旧盯着地图。
她是俘虏,许桓不愿听她说话,她便也不怎么说话,做完了活计便安静地立在一旁。
不管怎么说,死前能烤烤炉子也是一件极难得的事。
好一会儿过去,那人不知想起了什么,突然抬头问道,“你也是魏人,你家在何处?”
小五一怔,随即道,“父亲母亲都不在了,已经没有家了。”
“那你从军前住在何处?”
她低声道,“住在舅舅家。”
那人好脾气道,“来,指出来。”
小五不敢惹他,因而上前在地图上凝神细细看去,地图虽粗略,但大梁的位置倒是清晰可见。
她抬手一指,“此处。”
却见许桓勾唇一笑,“不出明年,此处便将是燕国的疆土。”
他是要吞并魏国的国都,甚至要蚕食整个魏国的舆图。
小五定定地望着他,一时胸口发闷,郁郁难解。
她垂着头不再说话,那人偏偏要问,“你觉得如何?”
小五顺着他的话回道,“公子运筹帷幄,自然所向披靡。”
那人笑了一声,不再理会她。
帐内一时寂无人声,她只听得见自己砰砰乱响的心跳与那人均匀的呼吸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好不容易听到有脚步声临近,接着是陆九卿挑帘进帐,禀道,“公子,鱼已捕来。”
小五如蒙大赦,赶紧跟着陆九卿离开大帐。
帐外还是刺骨的冷,鱼篓便放在她常去举炊的营地,里面是三两尾活蹦乱跳的金鳞赤尾鲤鱼。
炖鱼并没有什么难,她从前炖给父亲吃,后来炖给大表哥,他们都很喜欢。
从宰鱼开始,刮鳞,洗净,下锅,挖荠菜磨破的指尖还没有好全,冰凉的水又刺得一双柔荑又麻又疼。
一抬头瞥见不远处有燕兵晾在帐外的战袍,虽是冬日,但看着已经晾干了。
她想,她要活着,要活着逃回魏国。
也许今夜便是最好的时机。
她在脑中反复盘算着,如何放松许桓的警惕,什么时机出营,要不要偷一匹马,又怎么骗得过辕门的守卫,出了燕军大营该往何处逃,又要多久才能奔至魏营。
没有一步是容易的,但凡被发现,定难逃一死。
灶台上的青铜釜已经咕嘟咕嘟滚出热气,鱼汤就要好了,她起身前将酒樽架到了炉子上。
待将小鼎端回大帐,夜幕已经降临,许桓正与陆九卿坐于席上闲谈。大约是就要凯旋归国了,因而看起来兴致不错。
她将小鼎置在案上,甫一掀开盖子,浓浓的鱼香顿时盈满大帐。
见许桓与陆九卿皆向小鼎望来,小五试探问道,“魏人吃鱼最喜饮酒助兴,小五多事,方才也烫了酒......公子与陆大人可要饮一杯?”
许桓挑眉问道,“没有喜事,为何饮酒?”
小五垂眸,“魏国在公子脚下,魏鱼亦在公子鼎中,难道不是喜事?”
“就连魏俘亦在公子的中军大帐。”陆九卿笑道,“臣陪公子小酌一杯罢。”
许桓倒也没说什么,微微点了头算是应允了。
小五捧来酒樽,酒樽早已烧得温热热的。置了角觞,拂袖分别为二人斟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黄河鲤鱼与别处不同,肉质肥厚,细嫩鲜美,独有的金鳞赤尾十分好看,她炖得又尤为入味,连半点泥腥气都无。
小五偷偷抬眉去看许桓,他喝了几勺鱼汤,也夹了一口鱼尾巴,饮了一觞酒。席间与陆九卿说的大多都是燕国王室的事,并没有刻意防备她什么。
想来是因为她早晚要被赐死,因而听见也并不打紧。
说什么“王叔不安分已是数年,如今我远在魏国三月有余,他在蓟城必有所动作。”
另一人便道,“燕人尚武,公子手中的虎符便是天下间最好的东西,抬手便可号令三军,王叔不敢轻举妄动。”
“他在朝中爪牙无数,祖母又对他十分偏爱,早晚都是大敌。”
陆九卿不以为然,“密探传来消息,王叔近来生了一场大病,深居简出,就连门客都不怎么见了,公子不必忧心。”
许桓眼眸微眯,“他一向康健,这病便蹊跷,命人盯紧了他。”
陆九卿正襟危坐,肃然应了。
不久又听许桓道,“我总听阿蘩念起你,她的心思你可知道?”
陆九卿一顿,“公主金枝玉叶,微臣不敢肖想。”
许桓低低地笑,“她才十六,能懂什么。”
陆九卿笑道,“是。”
小五听得心神不宁,他们说得越多,她便听得越多,听得越多便死得越快。她巴不得他们喝得烂醉如泥,她也好趁机脱身。
偏偏酒过三巡,二人都毫无醉意。
他们不醉,她便不停倒酒,觞中甫一见底,她应时满上。
她不信灌不醉许桓。
这世上哪有千杯不倒的人。
哪知许桓竟侧过脸来,抬袖将角觞递到她跟前,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魏俘也饮一杯。”
他有洁癖,就连碰人一下都不能,又怎会愿意要她沾染自己的角觞,因而小五也不慌,从容回道,“小五不会饮酒,这便去为公子与陆大人煮碗面暖暖身子。”
许桓果然收回角觞自顾自饮了,小五顺势起身退了出去。
一离开中军大帐,她便疾步往营地走去,见四下并无人留意,赶紧寻了早便藏好的燕兵衣袍躲在暗处匆匆穿戴妥当,继而扮成燕兵模样大大方方地去牵了马,大大方方地出了辕门。
守卫倒是问了一句,“干什么去?”
小五粗声回道,“陆大人的密使,要往蓟城送信。”
陆九卿是许桓的军师,与蓟城的人来往再自然不过。若不是方才在帐中听见他们闲话,小五还寻不到这么好的由头。
那守卫没有起疑,当即便放她走了。
一切顺利地出乎意料。
此时正值隆冬,北斗勺柄直指正北,而魏军大营正在天璇星方向。旦一离开辕门,辨明了方向,小五朝着魏军大营便打马狂奔。
马嘶鸣一声,拔蹄而起,似通人性般跑得飞快。
三尺皑雪映得天地壮阔,这十里八外,渺无人烟,遥遥望见五十里开外魏军大营火光冲天,在这寂白的夜里分外夺目。
她想,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见到大表哥。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陆九卿被挤得东倒西歪,她高高地举起手中的青龙宝剑,朝他大喊,“大表哥!陆九卿在这里!”
他拽住缰绳环视周遭,一眼便在人群中认出她来,他喊了一声,“陆九卿!”
旋即调头打马走来,他的骑兵为他左右开道,轻轻松松便到了陆九卿身前。
她仰起头时,眸中眼泪已是泛滥成灾。
他垂眸看她,五分惊喜,五分怜惜,“陆九卿,你还活着。”
她抓住沈宴初的战靴央求,“大表哥,我跟着你罢。”
就似当年求他跟去军中一般。
但这一次他没有拉她上马,他只是微微俯身握住了她的手,“陆九卿,回家等我。”
他指节修长,掌心温热,如记忆里一般。
只有大表哥疼她,她心里一酸。
有什么东西硌到了她的柔荑,她摊开掌心,那是一枚云纹玉环。
他一向贴身佩戴,偶有一次置在案上,陆九卿才见过的。
陆九卿鲜少收到礼物,她紧紧握住玉环,不肯放开他。
他的马往前趋着,她便也跟着往前挪步,几乎要哭出声来,“大表哥带着陆九卿罢!”
她害怕一个人去沈家,害怕见到舅母与表姐,也害怕见到外祖母。这些年,唯有跟在大表哥身边才是安稳的。
即便一身战甲,他的声音亦总是温柔的,“快走,安邑大乱,你躲在家中不要出来。”
陆九卿凝视着他如墨的眼,从他乌黑清润的瞳孔中看清自己灰头土脸的模样,听了他的话,握着他的玉环,她的心莫名地便安定下来,想到他此行必是十分凶险,不禁问道,“舅舅也在安邑吗?”
“在。”
陆九卿微微放下心来,舅舅在,必会护大表哥周全罢。
沈宴初笑着握了握她的手,温和有力,“陆九卿听话,父亲与我很快就回。”
陆九卿意识到沈家的确反了,她紧紧跟着他的马,眸中清波流转,“大表哥,你要好好活着。”
沈宴初一笑,他大抵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分胜算罢,因为他没有回答,只是别过脸去朝一旁的人命道,“护表小姐回家。”
那人抱拳应了。
沈宴初也驱马走了。
他一走,方才停歇消散的哀鸣与剑影,又在风雪之中绽开。一时间人马嘶鸣,刀断戟折,哀嚎之音,不绝于耳。
她这才想起那把青龙宝剑还在自己手里,她想追上去,但沈宴初一人一马很快便消失在这无涯的夜色中。
一旁那人道,“表小姐快随末将来。”
陆九卿只得随那人走,一步三回头,但再也看不见沈宴初的身影。
周遭火光益盛,在雪光的映照下越发显得刺目耀眼。
绕开大道,那人七拐八拐地将她送到了城郊一处宅子,只叮嘱了一句便要走了,“这是老夫人在安邑落脚的地方,表小姐快进去,无事不要出来。”
陆九卿回过神来,便问他,“将军,大表哥有几分胜算?”
“五分。”
那人笑着,脸颊上的血色在月光下亦能看得分明,喝了一声便策马驰远了。
陆九卿心中不安,原来只有五分胜算罢了。
她立在门外抬头望去,这宅子远不如大梁沈家的府邸大,但安邑本是普通城池,能在逃亡途中有一处所临时落脚已是不易。
滔天的火光烧融了安邑城屋檐的雪,露出原本青黑色的瓦当来,滴答滴答地往下淌着水。
陆九卿在门外踟蹰着,久久不敢叩门。
她浑身冷透了,就连手中的青龙剑也冻得几乎握不住,但玉环被她攥得暖暖的。
她想,她要用红丝线搓成一股细绳,把玉环牢牢穿起,藏于颈间贴身佩戴。
这辈子都不会摘下。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辰,外头杀声渐渐小了下去,瓦当也不再滴水,待到天光大亮,这才看清外头已是血流漂橹,在料峭的孟春中结成了一层殷红色的冰。
听闻院里渐渐有了人声,陆九卿愈发情怯起来。
她想起当年病重的父亲送她去大梁,外祖母闭门不肯相见,如今她比那时的境况还不如。
那时还有父亲,而今只有她自己。
“吱呀”一声宅门开了,有人探出脑袋来,那是沈府的家宰(即古代卿大夫家中的管家)赵伯,看来也跟着沈家女眷一起逃了过来。
家宰惊讶问道,“表小姐何时来的,怎么不进门?”
陆九卿垂下眉来,“赵伯,外祖母身子还好吗?”
家宰微微摇头,“老夫人年纪大了,这一路从大梁逃难到安邑,累出病来了,起不了身了。”
见她冻得脸色发白,家宰忙要引她进门,“外头凶险,表小姐快进来。”
陆九卿立在原地踟蹰,“赵伯先去禀告外祖母一声,若外祖母点头,我便进去侍奉。”
家宰微叹一声,只能先进了门通禀去了。不久便回来迎着陆九卿往里走,和蔼说道,“老夫人请表小姐进门。”
陆九卿迈过高高的门槛,在院中先看见了沈淑人,便是逃亡途中沈淑人依旧打扮得光华夺目。
一身的锦衣华服,环佩叮咚。
本是十分明艳的美人,目光却挑剔刻薄,上上下下打量了陆九卿一番,似笑非笑道,“哟,我当是谁,要饭的回来了。”
要饭的。
沈淑人只当她是要饭的,从来不肯给她什么好脸色。她垂下眸子,目光所及之处是自己满是尘土的破烂衣袍,不必想亦知自己此时定是蓬头垢面。
浑身上下唯一值钱的便是两手中的物什。
一样是云纹玉环。
一样是青龙宝剑。
任哪一样都价值千金。
陆九卿屈身福了一福,“表姐。”
沈淑人自然是识货的,此时溜达过来,盯着她手上的剑便要夺,“你拿的什么?”
陆九卿往后一躲,“杀人的剑。”
沈淑人秀眉蹙起,“可了不得,你都会杀人了。”
继而命道,“给我!”
陆九卿的东西,沈淑人是强拿强要惯了的,从前陆九卿年纪太小,不敢不给,如今却不肯了。
她将青龙宝剑紧紧握在手中,“这是我的。”
“你的?”沈淑人掩唇笑了起来,声音似泉水一般清脆动听,说出来的话却似尖刀一般句句扎人,“你一个要饭的,从哪儿偷来的?”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