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誉顾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走后门,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全文》,由网络作家“菜比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删减版本的古代言情《科举走后门,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菜比比,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苏誉顾长乐。简要概述:也间接让苏誉的名字被知府大人记住。知府让他来送喜报,还带了话,足以说明这不是普通的童生。苏誉挑了挑眉,心想这官差还挺会来事的。那边的宋老根等人听了这话,心中暗道不好。他们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官府的人是为了苏誉而来的,明显是要帮苏誉。他们明显讨不了任何好处。宋老根此时已经后悔了......
《科举走后门,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全文》精彩片段
官差的话,听得来看热闹的人都一愣一愣的。
落榜的消息,是昨天苏誉回来时亲口说的。
结果这才过了一天,就变了?
官府的人登漏了名单,还有这种操作?
一旁的苏大富作为村长,还是比其他村民反应得更快一些的。
在其他人都安静如鸡,还在消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已经回过神来了。
用手肘碰了碰苏永昌,低声说:“快去准备茶水,准备红封。”
“得请官差大人进门喝口热茶。”
苏永昌也回过神来,脸上的喜意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对对对!”
“媳妇儿,你和方远回家去包红封,再带点茶叶过来,永强你和你媳妇儿进苏誉屋里去煮茶水。”
“动作得快些!”
苏永昌安排完,和苏大富走到了苏誉身边。
满脸喜意地对官差说道:“这位大人一路过来辛苦了,先进屋歇歇吧。”
这位官差摆摆手道:“我不过是替府尊大人送个喜报的,当不得大人二字。”
府城来的官差,可比他们县城的还大。
对他们农家人来说,可不就是大人了?
“对了。”
这官差又问:“先前我过来时,怎么听到有人在喊救命?”
“可是有人来你们村里闹事了?”
“府尊大人此次既派我来送喜报,见到苏童生家里有人来闹事,我自该得帮忙解决一下。”
刚刚宋有根喊得这么大声,这官差想要装没听见都不行。
正好办完事了,便也要顺便问问。
只是明明喊被欺负的是宋有根等人,他却问是不是有人到秋水村闹事。
要是普通的童生,这官差估计不会这么上心。
但因为礼房的疏忽,把名字登漏这一操作。
也间接让苏誉的名字被知府大人记住。
知府让他来送喜报,还带了话,足以说明这不是普通的童生。
苏誉挑了挑眉,心想这官差还挺会来事的。
那边的宋老根等人听了这话,心中暗道不好。
他们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
官府的人是为了苏誉而来的,明显是要帮苏誉。
他们明显讨不了任何好处。
宋老根此时已经后悔了。
听说苏誉落榜还带了个小娘子回来后,他便迫不及待地过来想把这婚约的事情解决。
这事压了他们家这么多年,一不小心就闹得难看了一点。
谁知道这人居然没有落榜,还让府尊大人亲自派人送了喜报过来。
宋老根赶紧道:“不、不是来闹事的。”
他讨好地笑着:“咱们乡里乡村的,就是闹了点小矛盾。”
“说开就好了。”
“说开就解决了,用不着麻烦差爷你。”
跟着来的宋家村其他人,也赶紧附和。
“是啊是啊。”
“不用麻烦差爷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有什么大事。”
“你们忙,你们忙,我们就先回去了。”
苏永昌等人都忙着准备接待官差,暂时没空理宋家村的人。
苏大富也不想在官差面前闹得太难看,以免影响苏誉的名声。
他挥挥手,厌烦地说道:“赶紧走。”
“以后别再来我们村子。”
宋老根赶紧让人扶着宋正飞,一群人溜得比兔子还快。
苏誉刚刚动手早,也算出了一口气。
此时也懒得理他们,对着官差道谢,再次邀请他进屋。
见闹事的人走了,这官差也就随苏永昌等人先进屋。
苏誉对侯在一旁的顾长乐说:“走吧,先进屋。”
顾长乐“嗯”了一声。
一群人进了屋。
昨天张氏才带着人过来苏誉家里搞了卫生,因此屋内很是整洁。
苏永昌让人张罗了不少板凳出来,苏大富和村里的叔公陪坐。
聊了没一会儿,苏永昌的大儿子苏方远先把茶叶拿了过来。
茶水煮出来后,苏永昌和苏大富等人陪着喝了一点。
这官差也不久待。
喝了茶水后,便抱拳告别。
“喜报已经送到,我也该早些回去跟府尊大人复命才是。”
一行人又喜气洋洋地送他出来。
苏永昌往这官差手中,塞了一个红封。
“官差大人一路辛苦了,我们农家人不懂礼数,招待不周。”
“这些大人拿在路上喝些好茶吧。”
在城里送喜报到客栈,都能拿到喜钱。
更遑论送到乡下地方。
这官差也不推脱,笑眯眯地收下,随手捏了捏。
随后面不改色地收好。
“那就多谢了,我也算是沾沾咱们童生郎的喜气。”
再次抱拳告辞,拉过自己的马骑上离开。
等官差离开后,村里的人再也按捺不住。
“所以苏誉这次科举真的是被取中了?”
“那还有假?喜报都由官府的人亲自送过来了!以后他就是童生郎了!”
“而且刚刚那官差老爷还说,府尊大人让他好好准备,争取院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是不是就说,府尊大人很看好他,院试大概率也能过?”
“哎呦,这不得了!”
“这不用多久,苏誉就是秀才公啦?”
大家兴奋地议论、猜测着,又围到苏永昌等人身边道贺。
苏永昌等人听着,只觉得浑身舒畅。
先前苏誉屡次落榜的颓靡,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只剩下满脸的喜气洋洋。
道贺中,有人说道:“宋有根那边说苏誉这次落榜,那婚约就不做数,不就是看死了苏誉肯定看不过吗?”
“如今人苏誉考过了府试,成了童生,没多久估计就是秀才公了。”
“那宋老根家的,真是目光短浅!”
实在是没想到,事情居然能发展成这样。
刚刚宋家村那群人灰溜溜地走掉,实在是解气极了!
说到这个,又想起方才顾长乐替苏誉出头,说苏誉文采斐然,是个大才子的话。
有人又在旁边讨论道:“苏誉的媳妇儿,不愧是城里人,这眼光还是好。”
“说不定不是她眼光好,而是她有福气?”
“这刚和苏誉领了婚书,原本该落榜的都被取中了!”
“这么说,倒也有道理......”
一说到这种玄乎其玄的东西,其他人更加兴奋了。
各种声音都有,场面实在是喜庆极了。
在苏永昌等人后面的苏誉,听到其他人讨论顾长乐,也想到了刚刚她站出来维护自己的举动。
他看向顾长乐,发现她也正好看了过来。
苏誉摇了摇手中的喜报,脸上带了些喜意。
本来以为落榜了,想不到还有意外之喜。
见苏誉这有些少年气的举动,顾长乐忍不住也嘴角扬起。
就这么高兴?
还有更高兴的在后头。
苏誉也打算去问问看。
他不一定要顾长乐赚多少钱,但顾长乐想做的话,作为丈夫的,还是得小小支持一下的。
但很可惜。
镇上只有一间书屋。
读书人没那么多。
抄书的活计早有人长期接了,不需要更多的人。
苏誉听说后,也没再纠结这个。
买了一些练字的毛边纸,又买了一支毛笔便和宋有明告别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苏誉家里离镇上并不远,回到家正是中午时分。
到家附近的时候,苏誉见到自家的烟囱还飘着丝丝缕缕的残烟。
应当是刚煮好饭不久。
想起顾长乐是个生活小残手,苏誉有些担心自己不在家,她会把厨房给烧了。
苏誉推开大门后,看到顾长乐正好好地坐在堂屋里。
“回来啦?”
顾长乐道:“饭刚煮好不久,还在厨房温着。”
“正好能吃饭了。”
苏誉有些惊讶。
“你煮了饭?”
莫非自己看错了,顾长乐并不是不会做家务的人?
顾长乐摸摸鼻子,轻咳一声。
“不是我做的。”
“我给了钱村里的婶子,让她来我们家里做的。”
苏誉出门去学堂了,顾长乐总不能让他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知道张氏是得过自己人叮嘱的。
因此她便直接去找了张氏,让她帮忙给自己找个煮饭的人。
每天给点工钱,让这人来她家里做饭,和收拾家里。
这样自己不用勉强去做这些不熟悉的家务。
张氏听了后,心中也是吐槽不断。
这顾长乐单看脸,确实很不错。
要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必定会受尽家里宠爱。
精细养着,恨不得把她供到天上去。
可她偏偏是个普通人家的姑娘。
嫁了人后,连家头细务都甩手不管。
苏誉家里那条件,她还要出钱请人干家务活。
说是败家婆娘都不为过。
没有小姐命,得了小姐病。
这样的媳妇儿,要是嫁到他们家,张氏肯定是不乐意的。
但想起昨天自己儿子又专门写了信回来。
说他因为顾长乐亲戚的缘故,刚被提了工钱。
让她和家里人好好帮苏誉的娘子。
这么一想,顾长乐家里还是颇得那家亲戚看重的。
张氏也没说什么,给顾长乐介绍了一个和自己关系好的婶子。
又和她谈好了工钱。
工作地点就在村里,只负责煮饭和收拾苏誉家里,每天最多干一个时辰的活。
因此工钱不高,只五文钱一天。
但被介绍的婶子还是很高兴。
这活又轻松,还是在自己村里,又有工钱拿。
他们庄稼人要赚些铜板不容易。
答应下来后,立刻殷勤地到了苏誉家里开始帮忙。
苏誉家里没什么菜,只有昨天苏永昌和苏永强家里庆贺苏誉成了童生送来的粮食和一点肉菜。
这要做出花来也不可能。
因此婶子便帮忙焖了一锅饭,再用肉炒了一个菜。
做完后,把厨房收拾干净,晚些再过来做晚饭。
因此苏誉这一回家,才有了热腾腾的饭菜。
顾长乐这一做法,要是换做别的人家,肯定要闹出不小的矛盾来。
在张氏得知这件事时,脸上明晃晃地写着的“败家娘们”四个大字,足以说明一切。
也不知道苏誉得知后,会不会不高兴。
“你要是不喜欢,那我学着去做?”
顾长乐试探道。
“就是......”
她有些尴尬:“以我的手艺,可能忙活到天黑,你都吃不上一顿。”
“这不是想着你读书辛苦,想要你也吃好一些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