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全本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这是“画凌烟”写的,人物魏忠贤崇祯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崇祯还要大目标,大理想,他的未来,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是与当今世界争雄。那都是需要钱的!“毕爱卿,快快请起。”崇祯亲自上前,将毕自严搀扶起来,“毕爱卿一路奔波,到了京师何不先暂休两日。”毕自严咳嗽了两声,道:“天子有令,关乎社稷黎民,老臣不敢耽搁。”“好好好,毕爱卿,走,我们君臣好好聊一聊。”毕自严见这......

主角:魏忠贤崇祯   更新:2024-05-22 11: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这是“画凌烟”写的,人物魏忠贤崇祯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崇祯还要大目标,大理想,他的未来,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是与当今世界争雄。那都是需要钱的!“毕爱卿,快快请起。”崇祯亲自上前,将毕自严搀扶起来,“毕爱卿一路奔波,到了京师何不先暂休两日。”毕自严咳嗽了两声,道:“天子有令,关乎社稷黎民,老臣不敢耽搁。”“好好好,毕爱卿,走,我们君臣好好聊一聊。”毕自严见这......

《全本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彩片段


派发了一波红包后,现在国库里一共只剩下八十万两了。

天启七年的税真金白银大概收了两百万两,基本已经挥霍完。

要不是抄了几个大臣的家,崇祯现在是真的穷得响叮当。

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不停的要加税。

但加税这种东西就是饮鸩止渴,自杀的行为。

还不如把山西八大蝗商抄家来得爽。

崇祯现在已经是在迫不及待地等待户部报上来抄家的总额了。

不过这事不能全信户部,拿钱是大明官员们的日常操作。

督察院肯定是要核对一遍的。

双方牵制,中间扣的至少会少一些。

这事估计还要等个一个月才会有最终的结果。

毕竟八大蝗商,家大业大,要想把家产全部点清出来,确实需要时间。

然而,很快崇祯就接到了魏忠贤的小道消息,查山西案的官员,从上到下,全部拿了钱。

据魏公公的小道消息称所有官员在这件案子里的总收入达到了十万两以上。

吏部、户部和督察院,凡是过手的官员,都拿了。

拿的少的有百两银子,拿的多的高达一万两。

当然,这只是魏公公的小道消息,具体的实际情况,谁都不清楚。

魏公公不嫌事大,建议皇帝也按照贪污罪来处罚这批官员,以正刑典。

崇祯并没有将他的建议当一回事,不是崇祯不想,是这个建议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审查案子的官员,肯定都拿钱了,八大蝗商的亲属中肯定也有漏网之鱼。

涉及到两万多人,他这个皇帝不可能一个个去查。

就算去查,下面的人也可以随时弄几个顶包的。

古代的信息本身就隔阂很厉害,这种要操作起来实在太简单了。

所以,追究是追究不下去了。

得从根上面来缓和这种凡办事就拿钱的恶习。

更让崇祯愤怒的是,山西案中,查抄出来的粮食预估和结果相差甚远。

这其中也必然有人在中间夺了粮食的。

这种行为着实可恨。

他也不是完全容不得沙子的人,但这种时候来添麻烦,却是该死!

但这笔账确实已经比较乱了,户部缺一个能臣。

朕缺一个财务大臣!

正月初七的这一日,崇祯正在吃饭,听到了一个消息之后,立刻兴奋放下了筷子。

什么消息?

一个人进京了。

谁?

毕自严!

这个人是谁?

历史上,崇祯朝最厉害的财务大臣!

在正统历史上,他在崇祯元年被拜为户部尚书,向崇祯提出了开源节流的政策,执行得都非常好,使崇祯前几年的财务状态得到很大缓解。

他绝对不是像其他大臣那样动不动就提加税。

明末什么最花钱?

打仗!

但这个打仗里面花了很多冤枉钱,就像张维贤的京卫一样,瞒报兵额是常态,军官领空饷是常态。

但万历到天启年间,大家都忙着贪污和党争,根本没有人管这种事。

于是朝廷派发下去的军饷,相当一部分到了军官口袋,朝廷多给钱了,士兵又少拿钱了。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毕自严。

他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公正严明,清廉无私!

他在的时候,辽东可没有饿过肚子,且崇祯的财务状态是越来越好。

他就是崇祯最理想的财务大臣。

崇祯放下筷子,着了一身常服,便着急向外面快步走。

太监和锦衣卫紧紧跟在皇帝身边。

正在文华殿办公的内阁和六部重臣看见皇帝突然快步出来了,都莫名其妙。

但当看到皇帝过来的时候,都出去准备迎圣。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说完,崇祯就向午门走过去,毕自严已经到了午门。

“老臣参见陛下!”

毕自严连忙行大礼。

此次他从南京被紧急调到北京来,也是一肚子的话要跟皇帝天子说。

大明朝民生凋敝,官员贪赃枉法,军饷亏空巨大,军田荒废兼并,都是问题。

商人不法,官商勾结,财税紧张。

每一个问题都是定时炸弹。

毕自严是天生善于理财的那种大臣,他对大明朝的财税弊端一清二楚,但因为在南京,又因为天启阉党作乱,他也无能为力。

现在新皇召见了他,委以户部尚书之职,毕自严总算觉得自己心中的诸多良方可以施展了。

这一年的毕自严已经五十九岁了。

从南京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到北京来,就直接进宫准备陛见,着实是辛苦。

当见到皇帝竟然亲自出来迎接他的时候,顿时就老泪纵横,一把跪在地上了。

崇祯最缺的就是钱啊!

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一个人来给自己理财。

崇祯还要大目标,大理想,他的未来,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是与当今世界争雄。

那都是需要钱的!

“毕爱卿,快快请起。”崇祯亲自上前,将毕自严搀扶起来,“毕爱卿一路奔波,到了京师何不先暂休两日。”

毕自严咳嗽了两声,道:“天子有令,关乎社稷黎民,老臣不敢耽搁。”

“好好好,毕爱卿,走,我们君臣好好聊一聊。”

毕自严见这位少年天子举手投足大气合度,心中更是高兴,心中连呼:大明有救了!大明有救了!

眼下诸位大臣还在文华殿前,崇祯道:“诸位爱卿且不必多礼了,公事要紧,都去忙吧。”

大臣们这才各自回了去。

“孙胡子,你与朕一起。”

孙承宗微微一怔,怎么皇帝今天突然叫自己“孙胡子”了?

不过,这个叫法倒是很亲切。

孙承宗连忙道:“是!”

如来道宗、张瑞图等人老老实实待在阁中,他们毕竟不是这个穿越客崇祯钦点的,所以难免受到了一些冷落。

崇祯今天心情好,毕自严来了,自己的财务大臣来了,叫上自己的内阁首辅大臣,接下来就有很多事可以做了。

山西案可以顺利结尾,田地制度可以开始谋划改革了,还有军饷亏空,收税这些,都可以一步步来策划了。

最主要的是,有人帮朕来去执行了。

崇祯饭也不吃了,带着两位大臣到了自己的御书房。

他还专门给两位大臣准备了椅子。


妈的!

崇祯心里暗骂一句,你英国公好歹也是张辅的后人,怎么跟那些文官一样不要脸了!

这不就跟后世那些键盘侠一个鸟德行么!

嫌这个不行,那个做的差。

让他自己来,肯定是不会的。

不会怎么办?

喊口号啊!

反正口号是要喊的!

崇祯觉得尼玛张维贤也是个老油条,怎么大明朝这么多老油条!

崇祯表面上表扬了张维贤几句,毕竟英国公年龄大了,这要是骂几句,气不过过去了怎么办。

崇祯又问:“小公爷,你觉得这红夷大炮如何?”

小公爷张之极倒是个脾气有些冲的家伙,他朗声道:“天启六年,袁崇焕以红夷大炮守宁远城,击杀建奴酋首,威震朝野,臣以为红夷大炮是护国利器!”

一边的张维贤不停给自己儿子使眼色,但张之极却仿佛没有看到一样。

崇祯倒是乐了,看来这个小公爷倒不是个油腻的人。

等张维贤退休后,军都督的京卫可以给张之极来管,让他和孙传庭相互竞争。

崇祯道:“这东西,给九边军镇每个军镇先来一门,有没有难度?”

徐光启道:“回禀陛下,我朝原本就有火炮制造方法,不过胡人的红夷大炮却是有诸多优点,火器局已经正在研究红夷大炮,还有地方可以改良。”

“这好啊,那个什么,你可以从濠江(澳门)雇佣一些胡人工匠到京师来。”崇祯扫了一眼诸位大臣道,“咱们也不要只顾着自己是天朝就骄傲自满,别人的东西好,就应该好好学,学过来成为自己的。”

徐光启道:“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办。”

“对,记得去找吏部领名额。”

“是!”

在场的孙承宗和徐光启,都是坚定的火炮派,在他们看来,火炮是对付建奴最强大的武器。

但他们深怕当今天子对火炮没啥兴趣,就和先帝一样。

但现在看皇帝的态度,似乎对火炮的执着比他们还强,心中不由得高兴起来。

随手,崇祯又道:“这火铳枪,也要换了,朕是不是听谁说过,濠江的胡人,现在有一种枪叫火绳枪,射程和准心都比我大明的火铳要好?”

三眼火铳这东西,搁在明初,那肯定是好宝贝,拿出来可以吊打西方。

可是两百多年过去了,三眼火铳丫的就没有变过。

西方都已经普及火绳枪了,大明现在还抱着三眼火铳不放,也不是个办法啊。

这种时候,不是比情怀的时候,也不是非要死心眼找火铳优点的时候,肯定是哪种好就用哪种!

徐光启更是惊讶,怎么皇帝连火绳枪都知道?

濠江的那些胡人用的火枪确实与大明的不同。

大明的三眼火铳射程仅仅是在六七十米,但火绳枪的射程却是一百二十米到两百米之间。

而且炸膛率也降了一半!

可惜大明的天朝思维太严重了,太喜欢自诩天朝上国了。

赶紧学,学过来有朝一日去把欧洲那帮狗日的摁在地上摩擦!

徐光启道:“陛下,这事臣倒是昨日与孙阁老商量过,孙阁老也觉得可行,臣以为可以分两步,一是从濠江采购一批火绳枪回来,火器局自己也好好研究一番,二是同样从胡人中高价雇佣一些人回来,等朝廷自己研究好了,再从胡人的实操中学习,改进。”

“可行,总之赶紧把火绳枪给朕做一批出来,朕已经迫不及待了!”

崇祯说的迫不及待并不是要大批量生产火绳枪了,而是要先把火绳枪弄到手,然后再细细谈论燧发枪的事情。

火绳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一定要研制出燧发枪出来,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把火炮和火枪都巡视了一遍,崇祯倒是还觉得满意。

至少大明晚期的火器研发,不会落后西方太多,几个短板补起来后,武器方面就问题不大了。

等把火炮和火枪都巡视完了,崇祯又跑到火器局去转了一转。

等转下来之后,崇祯不由得感慨,工业化之路任重道远啊!

不能急,不能急!

第二天,崇祯要等的第一个将才终于来了。

孙传庭,很年轻嘛,今年才三十五岁。

别看他是明末的名将,但他是个文官。

进士及第。

孙传庭长得很帅,很高大,浓眉大眼,留着浓密的胡须,看起来就给人一种力量感。

这一日崇祯正在煮牛肉吃,吃得正香。

“臣叩拜天子!”

“孙爱卿,你终于来了!”崇祯一边吃着牛肉一边道,“坐,没事,坐吧。”

孙传庭不由得有些惊讶,在皇帝面前,自己还能坐?

孙传庭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下来。

“王承恩,去给孙大人来一碗牛肉。”

“臣不敢。”

崇祯挥了挥筷子:“坐坐坐,有什么敢不敢的,汉唐之臣,见到君上,不都是坐而论道么?”

对啊!

陛下,您也知道那是汉唐的时候,大明哪个官员在皇帝面前敢坐?

王承恩给孙传庭也来了一大碗牛肉。

崇祯也不说话,只顾着吃牛肉,直到吃完,觉得全身都充满了力气。

而孙传庭却不敢动筷子。

“朕让你吃就吃,男子汉大丈夫,怕什么!”

孙传庭这才动了筷子。

待孙传庭吃完,崇祯道:“孙爱卿,知道朕为什么找你来么?”

“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站起来喝了杯茶,叹了口气道:“朕睡不着觉啊!”

这下孙传庭就懵逼了,陛下,您睡不着觉,叫我来做什么?难道我能让陛下您睡着觉?

孙传庭是满脸的问号,但又不敢随便乱问,只是道:“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意思就是,皇帝,您说吧,为什么睡不着,看我有没有催眠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