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婉儿朱英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由网络作家“借箭十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是作者“借箭十万”笔下的一部军事历史,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李婉儿朱英,小说详细内容介绍:述一件事。卓敬说完,整个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这些话几乎将所有同僚全部得罪了。“卓敬,咱问你,既然你都知道这些情况,为何不早些告诉咱?”卓敬坦然回道:“臣曾经上过三次奏疏呈告圣上,但圣上并没有回应,臣以为圣上公务繁忙早把此事忘了!”此话一出,朱元璋瞬间明白过来了,指着群臣怒吼道:“你们还要瞒咱到什么时候,啊……你们这群吃皇粮不拉黄屎......
《畅读精品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精彩片段
次日早朝,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怒视着群臣,群臣看到圣上如同杀人般的眼神,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
殿内站着的群臣心中一紧,圣上这个眼神代表自己要杀人了,心中纷纷祈求与自己无关。
朱元璋看着台下紧张的臣子,沉声问道:“大明开国已有二十余年,不知京城周围复耕了多少土地?”
听到此话,所有人松了口气,只有户部的官员紧张起来。
户部侍郎傅友文站出来说道:“回圣上,京城周围土地已复耕九成,除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地不宜耕种外,基本达到全部复耕,自我大明实行占田制以来,土地数量翻了一倍不止,远超伪元!”
朱元璋瞪着他继续问道:“既然全部复耕,又多了一倍,京城的农户是否都有地种?”
傅友文迟疑了一下,也没有多想,缓缓说道:“陛下圣明,承蒙天恩,京城近七成的农户名下都有土地!”
朱元璋听后,突然冷笑两声:“傅友文,你家有地吗?”
“臣受朝廷百姓供养,家中并无土地!”傅友文老实回答道。
老朱没说话,又看向傅友德:“颖国公,你堂弟说没有,那你呢?”
傅友德连忙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明鉴,臣已贵为国公,万不敢有私田啊!”
朱元璋笑了,饶有兴趣的问道:“诸位臣工,你们谁家有私田?”
群臣听后,没有一个说话,有些大臣甚至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还有一部分在窃窃私语!
只有凌汉,刘三吾,傅友文,暴昭,常茹等少数官员昂首挺胸站在原地,丝毫没有畏惧之心。
“既然没人说话,那就都没有了?”
朱元璋皱着眉,沉声道:“那咱就奇怪了,这京城的土地都在谁手上啊,谁知道,劳烦告诉咱一声?”
此话一出,心虚的官员更不敢说话!
就在朱元璋准备发火一时,一位年轻的官员走了出来,此人仪表堂堂,相貌英俊,从长相上来说,满朝文武,无人能及,只见他朗声道:“陛下,臣可以回答!”
只见所有人将目光瞄准这位年轻官员,朱元璋看到此人立马脱口而出:“卓敬!”
能让人记住一个人很难,但对于卓敬来说却很简单,他这张颜值爆表的脸想让人忘记都很难。
卓敬,此人是个奇才,也是个狠人,从小就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
十五岁时,卓敬跑去宝香善读书,晚上回来的时候不幸遇到了暴风雨,以至于迷失了回到家乡的道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卓敬突然得到一头牛,骑着它回到了家里,这时他才猛然发现,这原来不是一头牛,而是一只大老虎。
后来,卓敬参加科举,高中榜眼,被朝廷委任为户科给事中,当年还不到二十岁。
十二年的时间,卓敬凭借自己的能力,叫跨三个大坎,从给事中到工部员外郎,直到如今的户部右侍郎,而且每次升官时从来没有通过吏部的履历,都是朱元璋破格提拔。
卓敬站在群臣之中,朗声道:“傅侍郎刚才所言其实不虚,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但复耕和开荒出来的田亩多数都在各级官员以及富商手中,其中以公侯之人最多,这些人在百姓青黄不接的时候,以低价收购,再雇佃户耕种,待成熟时,会有富商前来收购,然后再以高价再卖给百姓,粮价贵,饱满的粮种更贵,百姓买不起便吃不上饭,最后只能卖地,周而复始,京城的地逐渐就落在达官显贵,富商豪绅手上,京城周边的庄稼看似每年大丰收,其实落在百姓手上的粮食却不足一成!”
卓敬很聪明,既没拍朱元璋的马屁,说一些天恩浩荡的虚话,也没有用难懂的书中语言说一些朱元璋听不懂的话,只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一件事。
卓敬说完,整个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这些话几乎将所有同僚全部得罪了。
“卓敬,咱问你,既然你都知道这些情况,为何不早些告诉咱?”
卓敬坦然回道:“臣曾经上过三次奏疏呈告圣上,但圣上并没有回应,臣以为圣上公务繁忙早把此事忘了!”
此话一出,朱元璋瞬间明白过来了,指着群臣怒吼道:“你们还要瞒咱到什么时候,啊……你们这群吃皇粮不拉黄屎的狗东西……”
“都喜欢瞒着咱是吧,好,咱这就让锦衣卫开始查,他娘的,既然你们不把百姓当回事,咱也没必要把你们当回事!”
“让家人给你们多备点过冬的衣服,咱请你们去锦衣卫的诏狱过年!”
朱元璋怒火中烧,将群臣劈头盖脸骂了一顿,骂完后心里舒服了一些。
“傅友文,咱问你,你身为户部左侍郎,这些事你知道吗?”
傅友文早已胆战心惊,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来。
朱元璋厌烦道:“咱都知道了,你也不用说了,咱看你就是个糊涂官,回家收拾东西自己去诏狱反省吧!”
朱英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几句话不仅导致户部侍郎傅友文被革职,还让整个京城卷起了一阵风暴。
“吏部尚书呢?”朱元璋大声问道。
詹徽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臣在!”
“你紧张啥?”朱元璋质问道:“你也想去诏狱住几天?”
詹徽紧张道:“臣没有此意!”
“行了!”朱元璋问道:“咱记得户部一直空缺个尚书吧?”
詹徽连忙说道:“回陛下,已空缺半年之久!”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正色道:“传旨,升户部右侍郎卓敬为户部尚书!”
卓敬惊住了,立马反应过来,跪在地上大呼道:“臣领旨谢恩!”
六部官员极少有直接在本部调动的,一般都需要在其他部门过渡一阵,比如,礼部的侍郎要升任尚书,必须要调到其他五部担任一段时间的侍郎,才能调回本部担任尚书,像卓敬这种本部直升的情况少之又少。
朱元璋看着卓敬说道:“你别高兴的太早,干不好,一样进诏狱!”
卓敬意气风发的回答道:“陛下,臣若是在尚书之位干不好,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将臣推出殿外斩首即可!”
“好!”朱元璋赞扬道:“这话听着舒服!”
随后又指着群臣说道:“你们都给咱听着,咱知道你们恨卓敬,若是让咱知道有人敢在背后诋毁,暗害他,咱不把你们全家的皮剥了,咱就不是朱元璋!”
事实证明,朱元璋不是不喜欢读书人,他喜欢的是卓敬这种有能力,有干劲,敢说实话,能干实事的读书人,而不是傅友文那种官场老油条。
……
一场朝会,有人欢喜有人愁,卓敬升了官自然高兴,但大部分官员下朝后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表情。
出了宫门,凉国公蓝玉,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等人凑在一处酒楼包间内,一个个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知所措。
“凉国公,你倒是说句话啊,圣上看样子要动真格的了!”景川侯曹震急眼了!
“卓敬这个狗东西,老子拿刀子砍靼子的时候他还尿尿和泥玩呢,娘的,竟敢找咱们爷们的麻烦!”定远侯王弼不服气的骂道。
鹤寿侯张翼瞪着他说道:“我的定远侯啊,你少说两句吧,这话可千万别被圣上听着!”
东筦伯何荣说道:“圣上已经动怒了,现在该考虑怎么解决此事,各位兄弟,你们别忘了,韩国公李善长才刚死没多久啊!”
舳舻侯朱寿点点头,看向蓝玉说道:“凉国公,咱兄弟都等着你拿主意呢?”
蓝玉却丝毫不慌张,十分淡定说道:“诸位兄弟稍安勿躁,咱们急,有人比咱们还要急,等着吧,快来了!”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几人心中一紧,谁也没敢轻举妄动。
蓝玉却说:“拿主意的人来了,快去开门!”
“等等……”朱元璋直接打断道:“这个怀良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刘三吾站出来解释道:“皇上,洪武四年的时候,我大明曾派礼部的官员持国书前往倭国,结果在倭国被这个怀良亲王斩了!”
“咱想起来了!”朱元璋冷声道:“当年斩我大明使臣,这账咱还没给他清算呢,这个狗东西竟然还有脸派人来!”
猪口尴尬不已,连忙解释:“洪武大皇上息怒,对于当年之事都是误会……”
“误会?”朱元璋冷眼瞪着对方:“娘的,还误会,咱把你们几个也砍了是不是也是误会?”
“这……”正当猪口不知如何作答之时,犬养开口了:“洪武大皇上陛下,这一次我们怀良亲王是带着诚意来的,希望能与大明国结为兄弟之邦,共同解决倭国的内乱!”
朱元璋没有说话,沉默一阵后,开口道:“你们那个怀良亲王是不是搞错了?你们内乱和大明有啥关系?”
“再说了,咱当年在国书上写的明明白白的,要求倭国成为大明的附属国,这怎么又成兄弟之邦了?”
“当大明的儿子还委屈他了咋的,咱拿他当儿子,他却得寸进尺的想叫咱哥?”
“辈分都没搞清楚,那还谈个屁啊!”
听到此话,猪口,犬养二人并没有生气,反而说道:“怀良亲王交代过我二人,要成为大明的附属国也不是不可以,我们是有条件的!”
“条件?”朱元璋怒道:“咱让他当儿子那是看得起他,还他娘的敢提条件,他是真觉得咱不敢发兵灭了他!”
朱标也有些听不下去了,沉声问道:“什么条件?”
猪口回答道:“我们怀良亲王希望明国洪武大皇帝陛下帮助我们南朝打败北朝,一统倭国!”
“怎么个帮法?”朱元璋不悦的问道:“要不咱派十万人去帮你们打仗,如何?”
“这倒不用!”
猪口连忙拒绝,他也不是傻子,十万人那不是帮他们去打仗,而是奔着连他们一起打的!
“洪武大皇上陛下只要为我们提供战马,粮草,武器铠甲,特别是火器!”
“赐予我们一个沿海小岛,方便我们输送货物!”
“请大明国赐一名年轻公主下嫁我们天皇……”
“还有吗?”朱元璋的声音冰到了极点,要不是碍于皇帝的身份,他早就脱了鞋拿鞋底子抽他大嘴巴子了!
犬养开口道:“京城教坊司有几名奴隶得罪了我们使团,希望大皇上陛下将他们杀掉!”
“教坊司?”
“奴隶?”
朱元璋瞬间想到了朱英,再看他们脸上的伤,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自己那个宝贝孙子干的!
作为皇上,这个场合他不好说什么,立马向蓝玉使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立马站了出来,指着犬养大骂道:“放你娘个屁,教坊司的奴隶也是我大明的子民,岂能为了给你们出气说杀就杀!”
看到蓝玉凶神恶煞般的态度,犬养也不敢说话了!
众臣也明白过来,这伙倭子不是来和谈的,是来送死的!
猪口二人见朱元璋和大臣有些生气,连忙解释道:“只要洪武大皇上陛下答应我们的要求,作为回报,我们会为约束本国倭人,不再骚扰大明国沿海地区!”
“若我大明不答应你们的条件,又能如何?”
这话是朱标问的,这位太子爷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犬养冷“哼”一声,回答道:“那怀良亲王将无法约束倭人!”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朱元璋瞬间暴跳如雷,怒骂道:“狗娘养的,还敢威胁咱,咱先砍了你们几个的狗头,再去砍你们那个狗屁亲王!”
为了不过多惊动朱英,三人没有过多询问,出了教坊司的大门,李景隆问道:“二爷,三爷,你们看那孩子是不是很像当今的,,,太子殿下?”
常升神情凝重的说道:“不是很像,简直一模一样!”说完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眼泪夺眶而出。
常森红着眼说道:“错不了,二哥,你看那孩子的眼神,和咱们大姐简直一模一样!”
一旁的李景隆眼珠一转,正色道:“这事太大了,咱们做不了主,不如二人兄长去找凉国公商议如何,也让他老人家来看看,这朱英是不是他外甥孙!”
常升听后点点头,认为李景隆说的有些道理,连忙说道:“三弟,明个一早咱们就去大舅家,问问大舅的该当如何?”
常家兄弟走后,李景隆立刻跑回家,此事他没有声张,但心中却预感到,一场泼天大功正在等着他。
次日,李景隆早早命仆人备好马车入宫。
早朝时,李景隆杵在原地,满脑子都是如何向老爷子邀功的事情,还时不时的看蓝玉几眼。
下朝后,回到家的李景隆左思右想,最后决定进宫,再次命仆人备车,迅速吩咐道:“快,去皇宫,越快越好!”
逝去八年的皇长孙死而复生,这事要是真的,在老爷子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所以李景隆才会故意支开常家兄弟去找蓝玉,自己跑去皇宫汇报。
……
凉国公府,常家兄弟没等通报,直接闯了进去。
“大舅,大舅!”常升扯着嗓子喊着。
只见从房间里走出一位身材消瘦,却浓眉怒目,面如重枣的中年汉子。
那中年汉子左手握着一把宝剑,右手捏着一块白布,看来正在擦拭武器。
此人正是三年前在捕鱼儿海一战成名的大将军,凉国公蓝玉。
“呦……”蓝玉看到两位外甥很高兴,连忙笑道:“你们怎么来了,中午别走了,留在家吃饭!”
“大舅啊!”
常升连忙说道:“我们找您不是来吃饭的,实在有件大事要与你商量!”
蓝玉不以为意,欣赏着手中宝剑,缓缓说道:“别告诉我是常茂的事,老子早就与你们说过了,这件事我爱莫能助!”
“此事比我们大哥的事重要多了!”
常森看了看周围没人,低声道:“大舅,这件事说出来你可能会不信!”
蓝玉瞪着二人,怒斥道:“你们两个吞吞吐吐的,到底什么事,快说!”
常升快速说道:“大舅,我们今天见到雄英了!”
“你说啥?”蓝玉听到此话直接愣住了。
常升又重复了一遍:“我说我们兄弟二人今天见到皇长孙朱雄英了!”
“咣当……”蓝玉手中宝剑没拿稳,直接掉在地上。
……
奉天殿,朱元璋刚怼完群臣的老朱越想越气,回到尚书房,一大群文臣不断夸赞朱允炆,其中多是东宫的官员,老朱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遭瘟的书生!”老朱骂道:“咱自己家的事,和你们有屁关系,一个个咸吃萝卜淡操心,显着你们了!”
“咱大孙活着的时候,你们一个个上赶着拍马屁,现在人不在了,就开始改换门庭了,我呸!”
就在此时,贴身太监云成缓缓走进大殿,说道:“陛下,曹国公求见!”
老朱眉头一皱:“他来干啥?”随后又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李景隆快速走进大殿,拱手道:“陛下圣躬金安!”说完便跪在地上磕头。
“你咋来了,啥事?”朱元璋心中烦躁,看到他突然又想起来了什么:“李景隆,你个狗东西,早朝的时候,群臣在那逼逼叨叨,吵的咱都烦死了,你他娘的怎么也不站出来替咱骂他们!”
李景隆心中那个委屈,今天朝会说的什么,他是一句都没听,因为满脑子都在想着邀功。
“陛下,臣不是没有说话,而是在想一件事!”
“嗯?”老朱惊讶道:“啥事?”
“回陛下,臣想到了一个能堵住悠悠之口的办法!”
老朱瞪着他,沉声道:“李景隆,咱可警告你,你的办法咱要是不满意,别看你是咱舅孙,那也照揍你不误!”
起身后的李景隆看了看殿内的太监和宫女,老朱见状连忙让他们退下。
李景隆又指了指大门,朱元璋没有说话,自己则屁颠屁颠去关上了。
只见李景隆站在大殿中间,嘿嘿一笑,说道:“皇上,他们都说二爷优秀,臣却不敢苟同,臣认为大爷之才远超二爷!”
“你这不是说屁话吗!”
老朱骂道:“咱大孙咱能不知道,李九江,你他娘的是来故意消遣咱的吧!”
说起此事,老朱忍不住悲伤起来,咱大孙还在的时候,你们这群狗日的还不是争着抢着要教皇太孙读书。
李景隆缓缓说道:“陛下,说句心里话,臣也是朱家人,皇长孙走了,臣心里也不好受,论起关系,皇长孙还是臣的表弟,所以臣一直不相信此事,多年以来,梦寐之间,臣时常想起皇长孙时,忍不住落泪!”
听到此话,老朱脸色缓和一些,叹了口气,无奈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也算有心了!”
李景隆有些激动,因为接下来的一句话,足以改变整个大明。
“陛下,臣今日见到了死而复生的皇长孙,真乃天佑我大明!”
此话一出,朱元璋如遭雷击,瞬间石化!
“你说啥?”
李景隆故意提高声音:“臣说,皇长孙当年没薨逝,而是流落民间,被臣找到了!”
瞬间,老朱一双虎目寒气逼人,盯着李景隆心里发毛:“李景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陛下,臣不敢欺君,更何况是这种事!”
李景隆心里也没底,更没有十成的把握朱英就是死而复生的朱雄英。
他在赌,赌赢了,他就是大功臣,赌输了……李景隆在赌桌上从来没输过!
朱元璋激动不已,双手忍不住颤抖起来:“说,快说,咱大孙现在在哪里?”
李景隆将朱英的情况说了一遍,特别强调自己替朱英解围,并第一时间认出了皇长孙的身份。
老朱听后一把拉住李景隆:“走,跟咱去教坊司,咱要看看那孩子究竟是不是咱大孙!”
李景隆看了看老朱,支支吾吾道:“陛下,您……”
老朱见李景隆站在原地不动,直接一脚踹了过去,骂道:“你他娘的还杵在这干啥?”
李景隆委屈道:“陛下,您穿这身衣服去教坊司实在……实在……”
“对,对……咱忘了!”激动的老朱一路小跑出去,还不忘回头喊道:“去宫门口等咱,咱这就出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