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文章精选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

文章精选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

山的那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老爷”。考中进士,甚至有机会进入中枢,有朝一日登阁拜相!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端午节家里包了粽子,五月初八姜丰生日,煮了碗鸡蛋葱花面……到了中秋节前,《凡人修仙传》终于写完十万字了。主角陈凡在门派小比中大放异彩,被丹峰长老看中,从一个小小的杂役弟子一跃成为内门弟子,曾经看不起他、欺负过他的外门弟子都被他抛在了身后。正是打脸装X爽歪歪的情节!......

主角:姜丰姜媛   更新:2024-09-08 10: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丰姜媛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老爷”。考中进士,甚至有机会进入中枢,有朝一日登阁拜相!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端午节家里包了粽子,五月初八姜丰生日,煮了碗鸡蛋葱花面……到了中秋节前,《凡人修仙传》终于写完十万字了。主角陈凡在门派小比中大放异彩,被丹峰长老看中,从一个小小的杂役弟子一跃成为内门弟子,曾经看不起他、欺负过他的外门弟子都被他抛在了身后。正是打脸装X爽歪歪的情节!......

《文章精选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精彩片段


经过这一晚,姜丰和熊楚楚的夫妻关系进入了蜜月期,熊楚楚和苏氏的婆媳关系也进入了“蜜月期”。

午饭时,苏氏甚至主动往熊楚楚碗里夹了一个煎蛋,期盼的目光不停地往儿媳妇小腹扫去,仿佛儿媳妇一夜之间就能为她生一个大胖孙子。

熊楚楚被看得面红耳赤,嗔怪地瞪了姜丰一眼。

瞪我干什么?明明我才是受害者……

家里一片和谐,姜丰的“小说大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修仙的向往就从未停止过,秦皇汉武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但后人并没有吸取教训,就连前朝都有皇帝沉迷于修道,几十年不理朝政。

这时候也有像《封神演义》、《西游记》那种神话小说,但并没有像后世那种自成体系、有完整世界观、价值观的修仙小说。

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飞升,一条完整的升级之路,让人看到修炼成仙的希望。

炼器、炼丹、制符、御兽、傀儡术……法修、剑修、儒修、佛修、鬼修、魔修,万法归宗!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姜丰一直觉得,第一个创立修真等级体系的人一定是天才。

这些后世修仙小说通用的设定,在此时是从未有过的。

他发现,这是一个古典小说蓬勃发展的高峰期。历史上的同期,涌现了四大名著那样的鸿篇巨著,也有《金瓶梅》这样的旷世奇书,还有《儒林外史》、“三言二拍”这些市井小说……

他自认,没有写这些古典名著的笔力,只有写别人没写过的,或许还能令人眼前一亮。而且,修仙小说世界观架构自成体系,和现实相差甚远,不太容易踩到政治底线,成为禁书。

小说就叫《凡人修仙传》,男主角陈凡是一个秀才家的儿子,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他一个人在叔伯家寄人篱下,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受尽白眼。

父亲在世时,他也曾入学堂读书。可是如今,大伯却让他给富户家放牛。一次放牛时,牛打脱了绳,往山上跑了。

他一路追着牛进山,迷路了,穿过一片白雾,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这里是修仙界,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世界。

有各大宗门,有各修仙城池。有道门、有魔门,有各种修炼功法。

炼气期可活百年、筑基期可活三百年、金丹有千年寿命!

多少年来,无数帝王将相孜孜不倦追寻的长生在这里成为了可能。

御剑飞行的剑仙,仙气邈邈的仙子,波澜壮阔的修仙世界在他面前拉开帷幕。

陈凡,一个凡人,从门派杂役做起,闯过一个个秘境,获得一次次机缘,结交了三五好友,获得了美貌仙子的青睐。从炼气开始,一步步修炼到元婴,从杂役弟子,成为门派长老。

成为这个小千世界的巅峰人物。

姜丰设定,这个小千世界只能修炼到元婴,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以后反响好,他再接着写第二部、第三部。

是的,他并不打算写太长,大约写三十万字左右。后世网络上的修仙小说,动辄几百万字。但此时的小说,用的是半白话文,情节紧凑,三十万字,已经能写很多内容了。

再说几百万字,如果用毛笔写,那得写到什么时候?

姜丰想要挣一笔钱,却并不打算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写小说上。如今他的重中之重,还是明年的县试。

考中秀才,就能见官不跪,免除徭役。考中举人,就有资格选官,上升到“士”的阶层,被人尊称一声“老爷”。考中进士,甚至有机会进入中枢,有朝一日登阁拜相!

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端午节家里包了粽子,五月初八姜丰生日,煮了碗鸡蛋葱花面……到了中秋节前,《凡人修仙传》终于写完十万字了。

主角陈凡在门派小比中大放异彩,被丹峰长老看中,从一个小小的杂役弟子一跃成为内门弟子,曾经看不起他、欺负过他的外门弟子都被他抛在了身后。

正是打脸装X爽歪歪的情节!

姜丰将书稿交给了徐掌柜,请徐掌柜帮忙过目。

徐掌柜之前看了开头和背景介绍,就很期待了,此时认真地看了起来……

姜丰看着徐掌柜的神色从开始的诧异到渐渐专注,随着情节的展开,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抚须而笑,心里就有底了。

果然,过了好半晌,徐掌柜才从书稿里抬起头来,抚掌而叹:“妙哉!妙哉!姜公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比开头那一段更精彩了!这样的修仙世界、修炼功法,从何处想来?莫非真是‘仙人抚尔顶,授尔以长生’?”

“掌柜过奖。”姜丰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并不是他的首创,他也不过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拾人牙慧罢了,“只是不知道,这小说,可犯了什么忌讳没有?”

“我看没什么大问题。你这是第一卷吧?准备写多长?”徐掌柜目光灼灼地问道。

“这是第一卷,大约十万字,打算写三卷。”

“嗯……这样,你先将这一卷送到松林书局去,我看过稿问题不大,这书一定能好卖!”徐掌柜笑着说,“要有了新的稿子,可得给我先睹为快,真是看得令人畅快淋漓、欲罢不能啊!”

“承您贵言,届时再请您指点。”姜丰谦虚地说,听到徐掌柜的赞赏和认同,他也很高兴。

更高兴的是,只要过稿,他很快就要有钱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花钱容易,挣钱也容易。

听说那些畅销书的作者,千字通常在两千文以上。即使如此,书局也是有钱挣的,毕竟一本话本就卖二两银子。

他是新人,就算千字只有一千文,十万字也有十万文,也就是一百两银子了!能买七八十亩良田了!

此时贫富差距巨大,豪富人家的闺女过了生日摆个席面,就花掉四五十两银子,而许多贫苦人家,一辈子都没摸过银锭!

怀着一夜暴富的美好愿景,姜丰安排起了去府城的事。此时他还没想到,这部修仙小说,会为他带来什么样的意外……


衡王府是亲王府的定制,由先帝下旨兴建,位于府城正中偏北,坐北朝南,占地约三百五十余亩。

名为府,实际上就是一座王城。城墙、女墙、护城河一层一层将王府与外界隔开来。

王府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是王府各级属官的住宅和办公所在,还有亲兵演武场。内城则是亲王家眷住所。

姜丰路过王府正门,内心波涛起伏,既紧张忐忑,又很震撼,上辈子也曾游览过故宫和颐和园,都没有眼前的情景震撼。

衡王是先帝同母的亲弟弟,当今陛下亲叔叔,深受两任帝王宠信,这座王城建了四年才建成,雄伟壮丽。

与这巍峨的王城相比, 衡川府的城墙就如同乡下人的土篱笆。

领头的侍卫名叫封硕,见到姜丰的神情微微一笑,像姜丰这样的乡下土包子,能够维持住表面的镇定已经很不错了。有些小官员第一次进王府,都缩手缩脚,紧张得路都不会走了。

姜丰没有走正门,而是被引着进了东边的侧门。

封硕介绍:“这边是王府府学,世子殿下在这边读书。”

见封硕语气温和,其他几个侍卫虽然肃穆威严,却也没有盛气凌人,姜丰镇定了些,悄悄问:“侍卫大哥,不知道世子殿下命在下来所为何事?”

在姜丰看来,像他这样名不见经传,连个功名都没有的穷书生,是万万入不得亲王世子的眼的,唯一有可能的就是那本《凡人修仙传》,当时王三公子说世子殿下想看神仙轶事……

果然,只见封硕微笑着道:“听说是和一本小说话本有关。姜公子不必紧张,世子殿下是极温和体恤之人。”

姜丰道了谢,心却跳得更快。能够入得世子的眼,说不定是个机遇,但也说不准是个祸事。

王府的府学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正殿是供奉孔子先师之所,到了这里,由一个内侍引着姜丰继续往里走。

这个小内侍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生得眉清目秀,却没有太多阴柔神色。

这是姜丰第一次见到太监这种职业的人,不过并没有露出好奇、异样的神色,毕竟也是受过影视剧洗礼的人,还是见过些世面的。

一路上只见草木葳蕤,四处有侍者站立,却是鸦雀无声。

到了第二进的入口,小内侍说道:“你且在此候着,等候通传。”

“是!”姜丰低眉敛目地应了,没有四处张望。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中年内侍走出来,说世子殿下现在正有闲暇,请姜丰进去。

姜丰连忙理了理衣襟跟上,到了第二进院子。

中年内侍轻声道:“正殿就是王府学堂,今日休沐,殿下不用上学,和几位伴读公子都在,你且随我来。”

“有劳大人引路。”姜丰面上带着激动的神色,对中年内侍微施一礼,毕恭毕敬地说。

对一个太监小心应对,并不是没脸面的事,要知道别说他一个小书生了,就是衡王府赫赫有名的王家子弟,在衡王府都得老老实实的。

虽说朝廷有法度,藩王从藩保国,不得干涉地方官府施政,但普通士绅也是万万不敢得罪藩王这样的皇亲国戚的。

至于他这样的小书生,都到不了王爷眼里。

中年内侍见姜丰并没有一些穷酸的傲气,很是懂礼,也微微一笑。

走进一个通透的大屋子,正中设有一对主座,两侧是一排的椅子。


很快就到了年底,年二十三,姜丰带着全家到了祠堂参与祭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民间,祭祀也是大事。

姜隽去世后,为了保住家里的房子和几亩田,苏氏和族里一些贪心的人闹过几场,姜丰和族里的关系不好。

但关系再差,只要他还是小竹村姜家人,祭祀也是要参加的。

姜丰希望和族亲改善关系,毕竟在这个时代,宗族观念可是很强的。

如今小竹村姜氏的族长,按辈分是姜丰的伯祖父。

当地规矩,祭祖上供等,都是男人的事,女眷们在祠堂外看热闹。男人们按照长幼排行,一个个捧着祭品,庄重肃穆地进入祠堂。

族长主持着祭祀,念着祭文:“辉耀千古,思念永恒。太公鱼台,涓涓秀水。今吾姜氏后裔……”

姜丰听着,这篇祭文把“姜氏”来源叙述了,引起了宗族的自豪感,写的人还挺用心的。

不过年年都是这篇,听得众人都会背了。

念完祭文,族长将祭文送到铜炉里,祭文在众人的目光下化为灰烬,这是祖宗收到了。

族长朗声道:“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丁财两旺。”,大家脸上也都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接着,各家各户男丁依次上供,求祖宗保佑。

姜丰也默默上前,给祖宗上香。他本来也姓姜,这些人说不定真的是他的祖宗呢?

说起来……他甚至可能是自己的祖宗,这又是一个悖论了。

祠堂外,女眷们在一起,议论谁家的祭品体面,谁家的新衣鲜亮。

姜家今年的变化,都在族人眼中。又看到苏氏几人都穿着崭新的冬衣,姜家女眷手巧,小媛媛的衣服上还绣了肥猫扑蝶,很是可爱。

众人羡慕的目光,让苏氏微微仰着头,有种扬眉吐气之感。

她是为了争口气,扫一扫自家这几年困窘的窝囊气,但是却没有得意多久。

就听有人嗤笑:“神气什么?考了那么多回,连个童生都没考上!进了两趟城就有了钱,还不知道做的什么勾当呢!”

这话就恶意满满了,“勾当”?能是什么好事?

此时也有些读书人,做人“契弟”,被包养的。

不用回头,苏氏也知道这是“八婶子”朱氏,两家是早就结了仇的,当初姜隽没了,带头抢姜家房子田地的,就有朱氏一家。

苏氏气道:“红眼病见不得人好的!我儿子堂堂正正的读书人,你空口白牙的污蔑,祖宗看着呢,当心烂了你的嘴!”

两人吵着吵着,眼见就要打了起来,最后还是旁人拉着,才没在大过年的打起来。

姜丰才知道,原来自家还有这号仇人。

祭祀结束,族长就要开始分祭肉,又被称为“福肉”。

俗话说“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其实并不是真的人人有份。按照本地的规矩,是父亲领儿子的那份“福肉”。

像朱氏的丈夫那样儿子多的,领了五份“福肉”,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招摇过市,像姜丰家这样的,只能空着手默默地回家。

一路上,苏氏都沉默着,回到家才叹了口气说:“你当娘日日催你生儿子是为了什么?这世道它就是这样!福肉不福肉的,难道娘缺那一口肉吃?就是背后被人酸两句,说些怪话,忍忍也就过去了!更要命的事还有呢!”

姜丰摆了摆手,让妻子把女儿带出去,才无奈地说:“儿子知道,只是这孩子的事,急也急不来。”

“急不来也要想想办法。今日你那八堂婶的嘴脸你也见到了,当初你爹没了,她就要来分我们家的房子,说她家有五个儿子,我们家只有你一个!”苏氏气愤地说。

姜丰拍了拍她的手背,说道:“娘,都过去了。”

“娘还算好了,好歹还有你一个男丁。邻村高木匠,手艺好人又勤快,他在世的时候,他那娘子和女儿,吃的穿的,都是村里的独一份,五里三村谁不羡慕?结果去年,高木匠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孩童,得了风寒一病死了。他那族人就霸占了他的家产,还要把那女孩儿许配给一个傻子,木匠娘子半夜在祠堂前面吊死了,婚事才没成。那女孩儿如今疯疯癫癫的,听说走丢了,怕不是被人害了?本来多漂亮可人的小姑娘啊……”

姜丰听着,也不由得不寒而栗。想到媛媛那么乖巧可爱的小姑娘,如果也落到那样任人鱼肉的境地,简直无法忍受!

这就是封建宗族社会,他还是太天真了。正如某位文豪所说,这历史,翻开一看,满满的就是“吃人”二字。

吃绝户这种事,从来就不少见。

如果苏氏不够强硬,或者无人撑腰,他家的财产又多得足够令人眼红,那就算不是绝户,都有人会想办法让他家变成绝户。

一个男孩子,养不大死了,不是很正常的事?

高木匠一家的事对姜丰触动很大……他把这件事写进了他的小说里。在他的小说里,他给了小姑娘一个好的结局。

一个到凡人界历练的修仙者救下了木匠娘子,发现小女孩身具灵根,就把她们带回了修仙界。小女孩得入仙门,开始了修炼。多年以后,她踏着飞剑回到故乡,曾经欺负过她家的族人诚惶诚恐地跪伏在地上,口呼“仙人”。那个要把她卖给傻子的堂伯认出了她,活生生吓死了……

这么写了,姜丰的心才好受了些。

他在书里,还抨击了“吃绝户”的行为,讨论了独女户继承家业的合理合法性。

他也知道,这些话在此时是有些不合时宜的,读者也未必喜欢看。

但他还是决定写出来,哪怕多一个有良知的人看到,多一个人思考,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就能救下更多的无辜女子。

世道如此,如今的他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做的也只有这一点。

从今往后,他要好好活着,为母亲、妻女遮风挡雨,然后一定要考取功名。如今的他人微言轻,若有一日能登天子之堂,才能从礼法上,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事。

哪怕不能入主中枢,只要能主政一方,他也能帮助更多的人,让自己的治下不再出现这种不平事!

穷则独善其身,达成兼济天下。此之谓大丈夫也!

这一刻,姜丰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更远大的规划。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