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季崇易姜似的武侠仙侠小说《似锦季崇易姜似全章节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季崇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倩的脸色同样好看不到哪里去,杵在原地好一会儿没有反应。“倩儿——”肖氏有些慌了。老夫人还恼着她,眼睛一出问题脾气会更大,她日子不好过也就罢了,老夫人要是对倩儿心中存了疙瘩就麻烦了。嫁出去的女儿有娘家撑腰底气才足,对倩儿这样高嫁的媳妇来说更是如此。姜倩这时却已经平静下来,厉声对丫鬟道:“你先下去!”丫鬟惴惴退下,姜倩暗吸一口气握住了肖氏的手:“娘,您别慌,咱们去慈心堂之前得想出个应对的法子来。”“对,是要想个法子出来。”肖氏不是沉不住气的人,只是在女儿面前不压抑情绪才显得有些慌乱,这时心念急转很快就有了主意,眼中冷光一闪道,“既然有人借梦发挥,那咱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娘打算怎么做?”肖氏拉过姜倩耳语几句。姜倩有些迟疑:“...
《似锦季崇易姜似全章节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姜倩的脸色同样好看不到哪里去,杵在原地好一会儿没有反应。
“倩儿——”肖氏有些慌了。
老夫人还恼着她,眼睛一出问题脾气会更大,她日子不好过也就罢了,老夫人要是对倩儿心中存了疙瘩就麻烦了。
嫁出去的女儿有娘家撑腰底气才足,对倩儿这样高嫁的媳妇来说更是如此。
姜倩这时却已经平静下来,厉声对丫鬟道:“你先下去!”
丫鬟惴惴退下,姜倩暗吸一口气握住了肖氏的手:“娘,您别慌,咱们去慈心堂之前得想出个应对的法子来。”
“对,是要想个法子出来。”肖氏不是沉不住气的人,只是在女儿面前不压抑情绪才显得有些慌乱,这时心念急转很快就有了主意,眼中冷光一闪道,“既然有人借梦发挥,那咱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娘打算怎么做?”
肖氏拉过姜倩耳语几句。
姜倩有些迟疑:“这行吗?”
肖氏冷笑:“怎么不行?你祖母既然信这个,那咱们就顺着她的路子来。不就是两只锦鸡嘛,伯府小辈中排行第二的可不止你一个!”
姜似的同胞兄长姜湛,同样行二。
“可是姜湛又不属鸡——”
“谁说锦鸡就指属相了?随便扯个由头就行,关键还是请来的仙姑能否取得你祖母的信任。”想出这个主意,肖氏一改先前的慌乱,眉宇间带了得色,“你放心就是了,娘认识一个小有名气的仙姑,早年你外祖家就与她有些交情,娘请她出手,这事定然能成。”
“让您费心了。”听肖氏这么说,姜倩紧绷的神色松弛下来。
“说的什么话,你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不替你操心替哪个操心。”肖氏爱怜握住姜倩的手。
姜倩嘴唇动了动,却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不着痕迹把手抽出,挽着肖氏手臂道:“娘,咱们快些过去吧。”
冯老夫人一只眼睛看不见了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东平伯府上空炸响,听到动静的各房主子陆续赶了过来。
姜似赶到时慈心堂已经来了不少人,她便混到几个姐妹之中悄然观察着。
二婶与姜倩还没有到。
发现这一点,姜似嘲讽牵了牵唇角。
她从不认为前生能把她哄得姐妹情深的姜倩是个蠢的。
她们母女这一交流,定然有了某些猜测,现在来迟应该是在商讨对策呢。
想到这些,姜似嘴角弧度愈深。
她不怕她们不出手,只怕她们按兵不动,寻不到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姜似心中寻思着,忽然察觉有道视线落在她身上,抬眸望去,便见三姑娘姜俏冲她翻了个白眼。
姜俏人如其名,是个俏生生的姑娘,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翻白眼的动作依然显得俏皮可爱。
姜似便笑了笑。
姜俏一愣,压低声音恶狠狠道:“祖母病了,你还笑!”
“我发现三姐今天格外好看,就忍不住笑了。”姜似厚着脸皮道。
姜俏脸一红,啐道:“你胡说什么呀,等会儿让祖母看到你笑,有你好看!”
姜似露出恍悟的神情:“原来三姐是担心我。”
“少自作多情!”姜俏又翻了个白眼,扭过脸不再搭理姜似了。
这时肖氏带着姜倩匆匆赶了过来。
冯老夫人一见肖氏露面,抄起一个茶杯就砸了过去:“你怎么不等我死了再来!”
肖氏一直管家,老夫人出了事姗姗来迟确实不大好看。
三太太郭氏眼中闪过幸灾乐祸。
她一个庶出的媳妇倒是没有想过与肖氏别苗头,可平日里肖氏未免太强势了些,几句言语上的不合适就能记恨在心,吃穿用度、人情往来等方面让她不痛快。
郭氏是个识趣的人,知道闹到老夫人那里讨不到好处,只能吃下这些暗亏。
暗亏吃久了,哪怕菩萨都要变金刚,郭氏自然不能免俗。
姜倩挡在肖氏身前,任由飞过来的茶杯砸在自己身上。
“倩儿,你没事吧!”肖氏心疼不已。
姜倩摇摇头,快步走到冯老夫人面前,温声道:“祖母,是我拉着母亲去园子里说话,丫鬟才没有及时寻到。千错万错都是孙女的错,您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你还没回去么?”冯老夫人这话一出,众人视线立刻落在姜倩脸上。
姜倩只觉这些视线犹如无形的利刃,割得她脸上火辣辣得疼。
这样的难堪是姜倩在伯府从没经历过的。
这个时候,姜倩心中更多的是庆幸:幸亏她与母亲一番交谈寻到了祖母心结所在,不然现在这份难堪只会让她一头雾水,平白受了。
姜倩此时却不在意了。
只要如母亲所言能把此事顺利推到姜湛身上去,祖母现在对她态度越差,将来就会越愧疚,那么补偿就越多。
只要能笑到最后,现在受些委屈又算什么呢?
“孙女放心不下祖母。”姜倩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委屈。
“你又不是大夫,留在这里也没用,还是赶紧回去吧。”冯老夫人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了,情绪好似脱缰的野马,强自压抑才没有对姜倩说出“滚”字来。
“祖母这样孙女如何能放心离去,就让孙女留下吧,至少等到大夫的结论再说。”
“大夫到了。”大丫鬟阿福气喘吁吁跑了进来。
“你们都出去!”冯老夫人不好对姜倩发火,干脆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
慈心堂的院子里霎时站满了人。
这种时候老夫人虽然开口赶人,他们却不能走。
庭院中高大挺直的香椿树难以给这么多人遮阴避凉,随风散发着淡淡清香气,飘入姜似鼻端,却觉格外浓郁。
一时间,仿佛有了盛夏的感觉。
沙钟在众人焦灼的等待中过了两刻钟,众人鼻尖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姜倩与肖氏暗暗交换了数次眼神。
终于请来的大夫在阿福的陪伴下背着药箱走了出来,肖氏抢先一步迎上去:“大夫,老夫人怎么样?”
大夫摇摇头:“老夫人的眼睛找不出明显病变来,许是内火过剩所致。在下开了清热解毒的方子,若是吃上两副不见效,贵府就另请名医吧。”
待大夫一走,肖氏立刻表态不惜遍请名医也要为老夫人治好眼睛。
姜似冷眼看着府中一片忙乱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二牛很快跑到姜似身边,晃着尾巴用大嘴蹭姜似的手。
看到大狗眼中的期待,姜似忍不住笑了:“给我的?”
二牛喉咙中发出撒娇般的呜呜声,把荷包塞进姜似手里。
姜似不忍拂了大狗的心意,打开荷包看后笑着递给了阿蛮:“回去把金叶子与银锞收好,荷包丢火盆烧了。”
阿蛮喜滋滋应了,扒开荷包看了看,不由眼前一亮:“姑娘,这回比上次还多呢,咱们自己收着吗?”
她可是记得上次荷包里的财物姑娘很是嫌弃,一股脑塞给了二公子,可把她偷偷心疼坏了。
“收着吧。”一回生二回熟,她没必要和钱过不去。
轻缓的脚步声传来,二牛猛然掉转头叫了两声,似有催促之意。
看着出现的人,姜似不由皱眉。
她早该想到,有二牛出现,他也远不了。
“阿蛮,咱们走。”不待郁七走过来,姜似转身便走,却发觉衣摆被扯住。
姜似低头,大狗水汪汪的眼睛睁得圆溜溜的,一脸无辜摇着尾巴。
“二牛,你松口。”姜似无奈道。
她现在开始怀疑二牛是与她一同重生回来的了,不然怎么解释二牛对她反常的亲昵。
要知道,二牛是经历过战火的狗,而不是那些专讨人欢心的宠物。
二牛摆摆尾巴,一副听不懂的样子。
爱说啥说啥,反正它不松口。
就连一旁的阿蛮都忍不住翻白眼了,心道:为什么有种这狗比她心眼还多的错觉?
这么一拉扯的工夫,郁七已经来到姜似面前,二人间不过一丈的距离。
到了这时,姜似反而冷静下来,脸上挂着疏离的笑冲郁七微微点头:“余公子,这么巧。”
郁七望着近在咫尺的少女,展颜一笑:“我特意来寻姜姑娘的。”
姜似脸上笑意一收:“余公子这是何意?”
郁七忽然对着姜似深深一揖:“今日多谢姜姑娘对二牛的搭救之恩。”
姜似往旁边一躲,避开了郁七的行礼,不冷不热道:“余公子说笑了,我并没有做过什么。”
“汪汪——”二牛突然对着姜似叫起来。
瞎说,它就是被似似救的,主人快点替它报恩吧。
郁七嘴角噙笑:“姜姑娘你看,二牛都承认了。”
大狗忙哼哼着点头。
姜似可不管这一人一狗一唱一和,坚决不承认到底:“我真的不知道余公子说什么。时候已然不早,我该回府了。”
“汪!”二牛叫了一声把人注意力引过来,撒腿跑到墙根开始刨土。
阿蛮掩口喃喃道:“莫非二牛还存了一只荷包在这里?”
姜似瞪了阿蛮一眼。
她的丫鬟什么时候这么财迷了?
阿蛮悻悻住口。
很快二牛就叼着一物返了回来,来到姜似面前把那物放到地上。
“呀,是那只茶杯!”阿蛮看了一眼,脱口而出。
说起来这茶杯倒结实,砸完了崔逸后又飞落到路边地上,除了杯身上有些许裂纹竟毫无破损。
二牛冲着姜似叫了一声,意思很明显:狗证、物证俱全,你还不承认吗?
姜似嘴角不由一抽。
二牛这个喜欢乱藏东西的毛病还是改不了!
“二牛遇到危机的时候姜姑娘就是用这只茶杯围魏救赵的。”郁七含笑看着面带懊恼的少女,眼神温柔。
他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风华绝代的少女,只可惜早已忘了那次萍水相逢,还对他很没有好感呢。
郁七如此想着,眼底一片黯然。
如何讨一个女孩子欢心,他没有经验。
如何讨一个对他没有好感的女孩子欢心,他更没有经验。
不管了,先厚着脸皮缠上再说。
姜似别开眼,淡淡道:“就算如此,余公子也不必如此客气,大概我与二牛比较投缘,举手之劳而已。”
郁七正色道:“姜姑娘不了解我与二牛之间的感情,在你看来是举手之劳,于我来说却是救命之恩。”
姜似拧眉。
忽然觉得这混蛋会说出什么不要脸的话来。
“咳咳。”芝兰玉树般的清俊少年双颊爬上红晕,似乎有些不敢看少女的眼睛,“都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姜姑娘但有所求,谨定全力以赴。”
姜似心头一跳。
郁七单名一个“谨”字,没想到这一世倒早早报了真名。
不对,在她面前他还姓“余”呢。
一想到这里,姜似心湖乍起的涟漪重新恢复了平静。
这个时候,乌苗圣女阿桑已经不在了,而他在京城遇到了自己。
遇到了酷似圣女阿桑的自己。
与前世没有什么不同,他依然用余七的身份接近她,好把她哄得动心后心甘情愿当他心爱女子的替身。
好在有前世的前车之鉴,她再也不会犯傻了。
还好,她现在还是东平伯府被退婚的姜四姑娘,而不是顶着他人身份生活的乌苗族圣女,即便郁七处心积虑,他们也不可能再成夫妻。
想通这一点,姜似紧绷的身体松弛下来,嘴角笑意越发从容:“我别无所求,余公子忘了今日之事便好。”
郁谨心头涩然。
少女看似柔弱如柳,在他面前却好似竖起了铜墙铁壁,任他如何钻营都不能从她心房上凿出一个孔来。
“呜——”二牛用尾巴扫着郁谨的脚面,嫌弃叫了一声。
聘礼它都给了两次了,主人这么不争气它也很苦恼啊。
笨蛋主人难道不知道,狗操心多了会掉毛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救命之恩。谨若是忘了,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人?”郁谨面上笑得从容,心中却紧张不已。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只差没说当以身相许了,她总不会还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听侍卫们说,他这模样在姑娘眼中还算俊朗,或许、大概还是能博得她一丝欢喜的吧?
姜似暗暗吸了一口气,云淡风轻笑笑:“既然这样,那就给钱吧。”
“嗯?”郁谨神情瞬间扭曲了一下,抬手摸了摸鼻尖。
他似乎幻听了。
“姑,姑娘,您在说什么呀?”阿蛮扶额,都快哭了。
这登徒子长得好,有身份,还有一只会捡钱的大狗,姑娘好歹注意一下形象啊。
荷包什么的,细水长流才好……
“既然余公子觉得过意不去,非要报答,那就给钱吧,这样余公子就可以安心了。”姜似淡淡道。
她这么一个贪财惫懒的样子,对方总该远着点了吧?
“姜姑娘觉得应该给多少?”郁谨很快缓过来,轻笑问道。
那笑声如埋藏多年的醇酒骤然启封,散发出撩人的味道。
姜似脸上莫名一热,在心中啐了自己一声,随后又为自己默默开脱。
不是她定力不够,实在是这混蛋生得太过得天独厚了些。
爱美之心,本就人皆有之。
姜似比出一根手指:“余公子对二牛这么看重,想来要少了你会觉得过意不去,那就一千两好啦。”
“一千两,不多。”郁七笑道。
“嗯。”姜似等着对方掏钱。
“但我没钱,看来只能卖身还债了。”
“啥?”
刘仙姑走到房门口,被阿蛮拦住。
“姑娘是什么意思?”刘仙姑转身,面色阴沉看着姜似。
听姜似提到东平伯府,刘仙姑心中反而有了底。
既然对方与东平伯府有关,背景大半不会比东平伯府的层次高到哪里去。
她虽然住在贫民区,多年来与富贵人家打交道也积累了一些人脉与名声,哪怕眼前的姑娘是贵女,想拿捏她还嫩了些。
姜似面上依然挂着淡淡的笑:“仙姑来都来了,难道连杯茶都不喝么?”
“这里的茶我喝不惯。”刘仙姑语气平静道。
姜似收起笑意,幽深目光迎上刘仙姑的视线:“那么仙姑执意要助东平伯府二太太做伤天害理之事了?”
“姑娘究竟是什么人?好端端找我说这些做什么?”
“我么,是东平伯府四姑娘,二太太是我的二婶,她请仙姑要算计的人是我一母同胞的兄长。”姜似没有丝毫隐瞒,坦言了身份。
随着她说下去,刘仙姑已经由一开始的惊讶变成了看傻子的眼神。
这位东平伯府的四姑娘脑子有问题吧,无凭无据就跑来找她说这些?
先不说得罪了她,以她现在的名声随便说个什么就能把这位四姑娘推到万劫不复的处境,就算她置之不理,转头把此事告诉东平伯府二太太,眼前的小姑娘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
“姑娘从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我虽不是什么得道真人,但也替不少人家排忧解难过,姑娘这般指责我可不敢受。”刘仙姑看向姜似的目光中隐含着鄙夷。
这样的小姑娘心无城府,遇到事情就会胡乱叫嚷一通,实则半点能耐都没,她见多了。
“姑娘也早点回去吧,免得府上人担心。”刘仙姑绕开阿蛮,伸手推门。
阿蛮堵住门口,脆生生道:“我们姑娘没让仙姑走呢。”
刘仙姑平静转身,声音微扬:“姑娘莫非要强留我?”
门外女童声音传来:“仙姑,您还好么?”
刘仙姑刚要回话,姜似先一步开口:“仙姑还是坐下吧。仙姑若是对谈论东平伯府的事没兴趣,那么咱们谈谈京郊严员外家的事可好?”
刘仙姑脸色大变,眼底有着掩不住的慌乱。
“仙姑,您没事吗?”女童声音从门外传来。
刘仙姑只觉有一只重锤狠狠砸在她身上,砸得她魂魄出窍,头晕目眩。
怎么会有人知道严员外家的事!
看着失态的刘仙姑,姜似并不觉意外。
京郊白鹿镇上有一富绅姓严,严员外有一个独生女,生得如花似玉,文静娴雅,还未及笄提亲的人就踏破了门槛。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严姑娘及笄那年生了怪病,从一开始的困倦发展到后来一日之中鲜有清醒之时。
严员外只有这么一个爱女,为此急白了头发,托人请京城名医都没治好,便有人说严姑娘可能是丢了魂才醒不过来。
这么一来,道士、神婆陆续登场,其中就有这位才来白鹿镇不久的刘仙姑。
那时候的刘仙姑还不叫刘仙姑,而是自称刘婆。
她对外人的说法是男人早些年就没了,只留下一儿一女。后来儿子也没了,便带着女儿替人驱邪收魂过活。
刘仙姑对严员外说严姑娘踏青时丢了魂,需要灵气未散的少女入夜后陪伴严姑娘,在梦中替严姑娘把魂寻回来。
而她的女儿就是灵气未散的处子。
那时的严员外已经是病急乱投医,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
就这样,刘仙姑的女儿陪了严姑娘七天七夜,严姑娘竟真的好了起来。
严员外大喜,给了刘仙姑丰厚谢礼,刘仙姑的名气也在白鹿镇打响,一时间找刘仙姑看怪病的人络绎不绝。
严姑娘病好了,严员外便开始为女儿张罗亲事,谁知这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严姑娘竟然死活不同意说亲,被逼急了才说在梦里已经与一位叫钱郎的男子私定了终身,此生非钱郎不嫁。
严员外当时就吓坏了,认为女儿丢失的魂被孤魂野鬼缠上了,忙又把刘仙姑请了来。
刘仙姑掐指一算,笑说严姑娘梦中的钱郎不是孤魂野鬼,而是确有其人,严姑娘与此人乃天定姻缘,如果二人不能结为连理,严姑娘还会遇到更多古怪波折。
这时候严姑娘又说出了钱郎的住处,严员外忙派人去寻,果然找到了这个人。
只是钱郎是个父母双亡投奔远方亲戚的年轻人,家无恒产,身无所长,严员外哪里看得上,第一个反应就是绝不答应。
严姑娘哭哭闹闹一个多月,又一件怪事发生了;严姑娘竟然有了身孕!
这下子严员外是彻底没辙了,问过钱郎愿意娶严姑娘后,便匆匆替二人成了亲。
“仙姑——”门外的女童开始敲门。
“没事!”刘仙姑猛然回神,死死盯着临窗而坐的少女。
少女坐姿笔挺,从雕花窗棂洒进来的阳光落在她身上,构成一幅柔和宁静的画卷。
可是这样的宁静却让刘仙姑不寒而栗。
严员外家的事情已经发生十多年了,又远在京郊,以眼前少女的出身与年纪,实在没有知晓那段秘辛的可能。
刘仙姑抬手捋了捋头发,强作镇定道:“什么严员外、王员外?这么多年我去过的人家多了,不记得是哪家了。”
姜似盯着刘仙姑片刻,忽然一笑:“仙姑说笑了吧,别的人家你或许不记得,亲家如何能不记得呢?”
刘仙姑瞳孔猛然一缩,望向姜似的眼中满是骇然。
守着门口的阿蛮一脸好奇。
“阿蛮,你去外面等着,也好叫门外的小姑娘放心。”
阿蛮纵有满腔好奇,听了姜似的吩咐还是默默退了出去,屋内只剩下姜似与刘仙姑二人。
刘仙姑直直盯着姜似,诡异沉默着。
姜似嘴角却挂着云淡风轻的笑:“那位钱郎,便是仙姑的女儿吧?”
刘仙姑不由自主后退两步,后背撞上了门板。
门板发出一声闷响。
对面秀美无双的少女笑意盈盈:“或者说,是仙姑的儿子!”
在丫鬟们进来伺候前,姜倩强忍着身体的酸痛穿好衣裳,走到窗边推开了窗。
风吹进来,带着熏人的暖意,与屋内靡靡气味混合在一起,有种香腻的恶心感。
姜倩却早已习惯了这些,站在窗边出神看着外面一丛翠绿芭蕉。
在伯府丢了那么大的人,这些日子她没少从侯府上下那些人的眼神中看到嘲笑,她本来想缓一缓再提请姜似过来之事,可曹兴昱却等不及。
她不敢再拖了,因为她比所有人都清楚曹兴昱是个怎么样的人,那人一旦发起疯来,可是没有理智的。
堵不如疏,与其让他捅出天大的篓子来连累她一起倒霉,不如就遂了他的心思,把姜似请过来叫他看个够。
姜似是她堂妹,正经的伯府贵女,曹兴昱暂时还不会乱来,顶多过过眼瘾罢了。
门外传来丫鬟的请示,姜倩应了一声,无视那些鱼贯而入的丫鬟,抬脚去了书房。
以她现在的情况,想请姜似过府没有那么容易。
在祖母心中她是带来晦气的人,姜似即便愿意来,祖母极大可能不会答应。
姜倩字斟句酌写了两封信,命人送到东平伯府去。
二太太肖氏收到姜倩的信,眼泪就直接掉下来了,顶着微红的眼圈去了慈心堂。
慈心堂中传来咿咿呀呀的唱腔。
冯老夫人眼睛好起来后多了个爱看戏的爱好,以伯府的财力想要常年养一个戏班子在府中颇有些不合算,好在姜二老爷是个孝顺的,从戏班子里买了两个十岁出头的女孩,专门哄老太太开心。
“老夫人,二太太来了。”
眼下不是请安的时候,冯老夫人听了眉梢都没有动,依然闭目打着拍子,听两个穿着戏服的小姑娘唱曲儿。
冯老夫人对肖氏的冷淡,无疑表现得清清楚楚。
慈心堂上下其实都明白,这是老太太还在为着二姑奶奶的事气恼。
也不怪冯老夫人恼怒,刘仙姑一场法事莫名成了京城瞩目之事,这倒也罢了,偏偏刘仙姑又被人杀了,顺天府那些官差人仰马翻闹了好些天,连凶手的影子都没抓到。
这世上什么事最为人津津乐道?不是已经过去的事,而是悬而未决之事。
杀害刘仙姑的凶手一日未找到,京城人对此事的热度短时间内就不会减,然后刘仙姑与东平伯府的牵扯就会被人翻来覆去嚼说。
现在甚至开始流传起一种说法,因为刘仙姑指出长兴侯世子夫人被邪祟附体,导致长兴侯府丢了人,所以才招来杀身之祸。
当然,这种说法很是无稽,高门大户的人听了笑笑就罢,可是那些听风就是雨的百姓却乐此不疲传播着谣言,且越说越有鼻子有眼。
冯老夫人想到这些就气得心口疼,对肖氏的态度能好就奇怪了。
肖氏在外头干站了足有两刻钟才被请进来。
“有事?”
肖氏捧着个小匣子笑道:“这是沧哥儿偶然得来的一串沉香佛珠,知道您喜欢,就赶紧命人送回来了。”
听肖氏提起长孙,冯老夫人神色稍缓,示意阿福把匣子接了过来,淡淡道:“他不好好读书,花这些心思做什么?”
肖氏立刻道:“孝顺老夫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能叫花心思呢。”
冯老夫人双目微阖,摩挲着巴掌大的红木匣子。
她不悦是真的,但无论多看二儿媳不顺眼,这个家也不可能交给三儿媳管。
脸面最终还是要给二儿媳留的。
冯老夫人睁开眼,淡淡道:“你们有这个孝心,我是知道的。”
肖氏悄悄松了口气,脸上笑意越发浓了,斟酌着道:“今日倩儿送了封信给老夫人……”
她说着把信拿了出来。
冯老夫人脸色瞬间沉下来:“不是三天两头往娘家跑就是三天两头往娘家送信,她在侯府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吗?”
肖氏闻言一抹眼角:“老夫人,倩儿在侯府的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啊。她本来就是高嫁,嫁过去这两年肚子也不见动静,能在侯府站稳脚跟靠得就是您的疼爱,可是现在——”
冯老夫人不为所动。
肖氏暗中咬牙,豁出脸面苦求:“老夫人,您知道的,倩儿自小就是个懂事的,万不敢扰了您的清净,她就是想请妹妹们去侯府小住两日,也免得侯府那些个逢高踩地的人瞧她和咱伯府的笑话……”
肖氏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因为刘仙姑的事,侯府以为伯府完全不把这位嫁出去的姑娘当回事了,倘若这个时候伯府的姑娘们愿意去侯府玩耍两日,这个猜测自然不攻自破,也算解了姜倩的困局。
冯老夫人面无表情听着肖氏的话,视线落在那封信上。
信上写着一排娟秀小字:孙女倩儿叩请祖母亲启。
看着熟悉的字迹,冯老夫人心软了几分。
她从一开始就不待见大儿媳妇,大儿媳所出的大孙女又是个木讷愚笨的,自然也喜欢不起来,而与大孙女年纪相仿的二孙女从小聪慧讨喜,很得她疼爱,二孙女启蒙习字还是在慈心堂的碧纱橱里开始的。
冯老夫人想了想,打开信看起来。
姜倩的能言善道在信中展露无遗,冯老夫人把信看完,脸色又缓了几分。
肖氏趁机请求道:“老夫人,您就可怜可怜倩儿吧,儿媳听送信的婆子说,倩儿如今瘦成一把骨头了……”
“罢了,眼下正是好时节,让她们几个丫头出去透透气也好。”冯老夫人终于松了口。
肖氏神色一喜。
冯老夫人语气一转:“不过话说在前头,她们几个过去倘若惹了事让侯府看了笑话,倩儿这当姐姐的可脱不了责任!”
“老夫人您放心就是,倩儿最是友爱姐妹,定会陪好妹妹们的。”
海棠居中,姜似拿着姜倩的请帖看了看,随手扔到书桌上,吩咐阿巧:“去打听一下,其他几位姑娘有没有收到帖子。”
不多时阿巧来报:“三姑娘、五姑娘、六姑娘都收到了。”
这结果不出姜似意料,却让她叹了口气。
两日后,伯府四位姑娘同坐一辆马车,往长兴侯府而去了。
姜似并没有回去,而是去了柳堤边。
小厮阿吉忐忑不安,“四姑娘,还是让小的送您回府吧,不然公子知道要骂的。”
阿蛮嗤笑,“我们姑娘只是去柳堤边走走,又不是去龙潭虎穴,你紧张什么?”
那晚上她和姑娘还去莫忧湖救人放火呢,现在青天白日竟被一个小厮啰嗦,哪有这样的道理。
“哎呦,我的阿蛮姐姐,你不劝着点怎么还煽风点火啊?”
阿吉苦笑着做出讨饶的动作。
阿蛮白他一眼,“这你就错了,我不是煽风点火,而是我们姑娘就算去龙潭虎穴我也会跟着,就这么简单。”
姜似终于开口,“二哥要是怪你,我会跟他说的。”
阿吉张张嘴,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姜似想去柳堤边走走,当然不是散步这么简单。
她是去采“药”的。
她不通医术,却上辈子从乌苗族长老那里学到一些古怪药方,那些方子各有神奇用处,需要的“药”更是千奇百怪。
她这一次要采的“药”是百年老柳树下生的一种草,名白角。白角草外观与寻常青草无异,人或鸟兽若是单独服用亦无影响,但经过调配后却有大用处。
此草唯有通过气味分辨。
金水河畔,绿影无边,百年柳树并不少见。
此时正是初夏,柳堤边散步赏景的人并不少,男女老幼皆有,偶有顽童从姜似三人身边旋风般跑过,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这个时候阿吉就会瞪着眼睛喊,“小崽子们看着点儿,撞着人定不轻饶!”
“行啦,你和小童较什么劲。”看着长堤绿柳烟雾蒙蒙的美景,阿蛮嫌阿吉大呼小叫破坏了气氛。
阿吉有些不服气:“我不是怕他们冲撞了姑娘嘛。”
“姑娘有我护着呢。”
“是是是,阿蛮姐姐最能耐。”
小厮和丫鬟斗嘴的时候,姜似已经往前走去。
“姑娘,等等婢子——”阿蛮忙追上去。
姜似在一株绿柳旁停下来,莹白手指绕着柳条问阿蛮,“会编花篮吗?”
阿蛮呵呵笑,“婢子会采花。”
“我会,我会编花篮!”阿吉忙道。
“那阿吉用柳条编个花篮,阿蛮采些鲜花来,带回府中摆在屋子里也不错。”
阿蛮与阿吉得了吩咐忙行动起来。
姜似见二人忙碌着,慢慢绕到柳树后面,蹲下身来深深吸气,找到白角草后仔细用手帕包好。
这样等花篮编好并装满了鲜花时,她需要的白角草数量也采够了。
“回府吧。”
忽然柳堤上的人如潮水般往一个方向涌去,惊呼声此起彼伏,“不好啦,有人投河啦——”
“姑娘?”阿蛮看向姜似。
“去看看。”
阿吉忙拦着:“四姑娘,河边人多路滑,咱们还是别过去了,投河没啥好看的。”
天啦,要是把四姑娘换成公子,他非得跑得比公子还快呢!
姜似笑了,“我说让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量力而行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她挤过去难道要当众脱衣下河救人?
一听有热闹可瞧又不必担心姜似安全,阿吉乐了,撒丫子飞奔起来。
河边已经站满了人,阿吉凭着城墙厚的脸皮与灵巧身形挤进去,好一会儿又在众人的咒骂声中钻出来向姜似禀报。
“四姑娘,跳河的是个妇人,刚刚被救上来了,现在正坐在河边哭呢。”
妇人的嚎哭声越过人群飘进姜似的耳朵,“寻不到我的妞妞,我不要活了啊——”
“听旁边的人说投河的妇人是卖豆腐的,早年守寡拉扯一个女儿长大,谁知她女儿前两日不见了,真是可怜……”
阿吉把听来的讲给姜似听。
“没有报官?”阿蛮脱口问道。
“报了,怎么不报呢。可每年女人孩子失踪的多了去,官府哪里管得过来呢!”阿吉叹了一声,趁机劝姜似,“四姑娘,要不说外头危险呢,咱们还是赶紧回府吧。”
妇人的哭声更大了,“可怜我女儿才十四岁,别人家孩子玩耍的时候从不出去,整日里跟着我磨豆腐,一天轻快日子都没享过啊。妞妞,你在哪儿?你回来啊——”
“四姑娘,咱们回去吧。”阿蛮听了那哭声心里仿佛压了块石头,堵得厉害。
妇人被人扶着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更准确地说是由人架着往外拖。
她整个身子往下坠,一双脚在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可尽管这般狼狈,那张绝望的脸上依然残留着年轻时的秀丽。
忽然,妇人呆滞的眼睛骤然焕发出惊人光彩,用力挣脱了扶她的人向姜似的方向跑去。
阿蛮反应极快,立刻上前一步挡在姜似面前。
妇人风一般从主仆二人身边刮过,姜似闻到了淡淡的酸涩味。
“妞妞,妞妞——”妇人跑得极快,拽住一名蓝衣少女的衣袖。
丫鬟婆子们的尖叫声传来,“你这疯婆子快放开我们姑娘!”
“你们让开,把我的妞妞还给我!”妇人发了疯般任由几个丫鬟婆子拳打脚踢,只死死拽着那少女衣袖不放,“妞妞,是娘啊,你看娘一眼啊——”
少女回头,轻轻皱眉,“大娘请放手吧,你认错人了。”
妇人看清了少女的脸,怔怔松开手。
姜似清楚看到妇人眼中的光彩迅速熄灭了,转为冷灰。
“秀娘子,还是回去吧,说不准妞妞已经回家了。”旁边的人见妇人冲撞了贵人,好心劝道。
“妞妞,我要回家找我的妞妞!”妇人疯疯癫癫往前跑去。
少女抿了抿唇,头一偏恰好对上了姜似的眼。
“你是——姜四姑娘?”
姜似扬眉。
真是巧,她来采个“药”都能遇到安国公府的姑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