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驴友绝望之际,红衣女子突然咳嗽了几声,吐出几口水。
“她有反应了!”女驴友激动地喊道。
秦卫民轻轻让红衣女子侧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红衣女子又没了反应。
秦卫民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
终于,红衣女子的睫毛动了动,缓缓睁开了双眼。
“我……我这是在哪儿?”红衣女子虚弱地问道,声如蚊吟。
红衣女子终于活过来了!
红衣女子身体虚弱,必须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但救护车根本就到不了这里。
秦卫民让刘小娟打电话,让救护车先开到她家门口。
他又让杨大水找来板车,拉着红衣女子到了刘小娟门口。
看着救护车呼啸着去了医院,秦卫民总算松了一口气。
亲眼目睹红衣女子差点死掉,一直在对面巨石上站着的驴友根本不敢返回。
在秦卫民和杨大水的救助下,驴友终于安全回到岸边。
驴友非常感谢秦卫民的救助,互相留下联系方式。
驴友名叫马林。秦卫民也没多问他的职业。
晚上,秦卫民躺在床上,回想起今天惊心动魄的一幕。
要不是他果断出手,红衣女子必死无疑。
由于救人心切,秦卫民并没有记住女人的长相。
女人三十几岁,胸部丰满,长得还不错。
在偏僻的乡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除了电视,就是收听广播。
每天晚上收听师母江含烟主持的《忆曲牵情》,成了秦卫民每天的必修课。
节目结束,秦卫民意犹未尽,又收听省台的一档节目。
这是一档寻人节目,比如,寻找失散多年的同学、工友。
男主持人的声音很好听,带有淡淡的磁性。
“一位署名南国有嘉木的听众朋友给我们节目投稿,他是替爷爷寻找多年前的救命恩人。
他的爷爷解放前夕参加了一场剿匪战斗,由于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记不得战斗发生在哪里,只记得那地方好像叫十字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