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甲田陈知行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成四合院孤儿,我靠系统起飞了全局》,由网络作家“崇山峻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特殊的售卖制度赋予了售货员较大的权力。售货员位于八大员之一,绝对不是盖的。“同志你好,我想要买一辆自行车。”陈知行拿出自行车票据,还有一摞钱。“票给我。”售货员瞟了陈知行一眼,伸手。陈知行赶紧把票据递过去。售货员核验票据无误,态度好了几分:“你想要买什么品牌的自行车?我们这有飞鸽牌,永久牌,凤凰牌。”“我要凤凰牌自行车。”陈知行不假思索道。来之前他了解过几个自行车品牌。飞鸽,永久,凤凰三个品牌,基本垄断了大城市九成以上的自行车销售量。其中产自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名声最大,品牌最响。一来是上海生产的产品,自带高级感。例如上海牌手表,中华香烟,大白兔奶糖,以及各类护肤化妆品等等。二来是凤凰牌自行车自身实力扎实。而且刚刚在全国自行车行业质量...
《穿越成四合院孤儿,我靠系统起飞了全局》精彩片段
特殊的售卖制度赋予了售货员较大的权力。
售货员位于八大员之一,绝对不是盖的。
“同志你好,我想要买一辆自行车。”
陈知行拿出自行车票据,还有一摞钱。
“票给我。”
售货员瞟了陈知行一眼,伸手。
陈知行赶紧把票据递过去。
售货员核验票据无误,态度好了几分:“你想要买什么品牌的自行车?我们这有飞鸽牌,永久牌,凤凰牌。”
“我要凤凰牌自行车。”
陈知行不假思索道。
来之前他了解过几个自行车品牌。
飞鸽,永久,凤凰三个品牌,基本垄断了大城市九成以上的自行车销售量。
其中产自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名声最大,品牌最响。
一来是上海生产的产品,自带高级感。
例如上海牌手表,中华香烟,大白兔奶糖,以及各类护肤化妆品等等。
二来是凤凰牌自行车自身实力扎实。
而且刚刚在全国自行车行业质量评比中,力压同级别飞鸽,永久,荣获第一名。
质量那是嘎嘎一嘎斯。
骑起来更是嗖嗖与嗖嗖。
这年头自行车和几十年后的汽车一样,都是老百姓的代步工具。
除了代步,同样拥有巨大的社交属性。
家里有缝纫机,收音机,不能扛在肩膀上上班,更没法在出门溜达的时候带上。
自行车就能。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凤凰牌自行车绝对是购车者的第一选择。
总之,选凤凰牌准没错。
“凤凰牌价格最贵,得一百八十五块钱。”
售货员介绍。
陈知行数出十九张大团结,递给售货员。
很快,一辆崭新锃亮的凤凰牌自行车,推到陈知行面前。
“同志,这是你的购买凭证,还有五块钱。”
“自行车得去公安局登记,打上钢号才能正常上路行驶。”
售货员叮嘱。
“谢谢同志。”
陈知行接过凭证和钱,手插进兜,放入随身空间中。
双手握着自行车龙头,心里涌现喜悦。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购买的第一个大件。
推着自行车,陈知行来到买缝纫机的区域。
缝纫机和自行车一样,品牌也有好几种。
让陈知行惊讶的是,缝纫机价格竟然比自行车还要略高一点。
陈知行看中的飞人牌缝纫机,得二百二十块钱才能拿下。
便宜的缝纫机,一百八就行。
最后陈知行还是买了飞人牌的。
贵是贵了点,买个舒心。
至于收音机,陈知行买了红星牌的,花了一百四十块钱。
都是目前市场上最响当当的品牌。
买完陈知行遇到难处了。
收音机轻,体积小,能放在自行车后座上。
缝纫机体积大,陈知行提前来掂量掂量,估摸着有六七十斤重。
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大半截箱体露在外面。
自行车头往上翘倒没啥,陈知行上半身往前倾,压住自行车龙头就行。
万一自行车颠一下,缝纫机砸在地上就完犊子了。
“小伙子,东西你拉不回去是吧?”
“我们这专门有帮忙拉货的,你要的话我帮你喊一声,价格不贵。”
一个大妈售货员主动说道。
“那可太谢谢了,姨,劳驾您帮我喊一声。”
陈知行连忙道。
售货员走下楼帮忙喊人。
不大会,她带着一个精壮的力工上来。
得知陈知行要去南鼓锣巷四合院,中年男人开价四毛钱。
“四毛就四毛,不过我得先去公安局给自行车打个钢印,能等我的话咱们现在就走。”
陈知行说明情况。
陈宁正趴在收音机前听着故事,耳朵忽然被揪住。
“呦呦呦,哥,你轻点。”
陈宁疼的求饶。
“去,给妈打下手去。”
“这么大的人了,眼里看不到活呢。”
陈知行教训。
“得得得,我不就是多听了一会故事嘛,你快松开手。”
陈宁叫屈。
陈知行松开手,陈宁撒丫子跑去灶台边上。
很快,两个小炒菜端上桌。
还有一个凉拌土豆丝。
陈知行摸了摸后脑勺。
本来他想着跑一趟鸽子市,买点荤腥改善伙食的。
买了三个大件,只能先回家,把去鸽子市买荤腥的事抛之脑后了。
“小妹,你还有几天放暑假?”
陈知行在餐桌上问。
“还有三天,咋啦?”
陈宁心里有种不妙的感觉。
“等你放假了,跟着咱妈学一学做饭,以后放假家里的饭菜交给你。”
陈知行安排。
陈宁一张脸顿时苦兮兮的。
“妈,家里岗位卖了一千块钱,我买......”
陈知行从兜里掏出一摞钞票,跟袁秀芬算账。
买三个大件花了五百五十块钱,还剩四百五。
陈知行留五十块钱在手上,四百块钱给袁秀芬存着。
“哎,买个自行车就行,买收音机缝纫机干啥,浪费钱。”
袁秀芬心疼的道。
“钱就是用来花的,不花钱留在手里不能吃不能喝。”
陈知行不以为意:“明天我去轧钢厂办理入职手续,进去就是23级办事员,月工资42块钱,咱们家以后都不会缺钱。”
“哥,你工资咋这么高呢?都快赶上爸的工资了。”
陈宁一脸惊诧。
“那你以为,书是白读的呢。”
陈知行得意笑笑。
顶岗入职轧钢厂,起步是实习保卫员,按照保卫员13级岗位等级晋升。
中专生分配到保卫科,起步是办事员,按照23级行政岗位晋升。
一个是工人序列,一个是干部序列,肯定不一样。
陈宁哼了一声,心里暗暗道自己也要多读书,以后超越陈知行。
袁秀芬起身把钱藏起来,脸上带笑。
家里有了积蓄,心里就有了底。
加上陈知行工作好,再过两年娶个媳妇回来,生个胖娃娃。
想想都美。
“这两块钱给你。”
陈知行拿出两块钱,放在陈宁桌上。
陈宁愣了一下,确认陈知行不是在开玩笑。
唰!
两块钱从桌面上消失,落在陈宁兜里。
“给小宁两块钱干啥,太多了,小孩子乱花。”
袁秀芬不高兴道。
“妈,我自然有我的打算。”
陈知行笑笑,看向陈宁:“两块钱给你,买什么东西我不管,但必须得记账。”
“一周由我查一次帐,能行吗?”
“那必须行啊。”陈宁连连点头。
“那咱们就说好了,吃饭吧。”
陈知行和煦道。
“哥,你对我真好。”
陈宁憋着乐,眼珠子提溜提溜的。
陈知行懒得搭理她这幅损色。
袁秀芬脸上的笑容更加平和。
丈夫走了,这个家没有倒下去。
儿女和谐,积极向上,袁秀芬很满足。
吃完饭,陈宁主动收拾碗筷,还给陈知行倒了杯水:“哥,你歇着吧。”
陈知行感叹金钱的力量果然大。
彻底改造了陈宁,让这个逆女变成了狗腿子。
在门口歇了一会,三大妈走了过来:“知行啊,你妈跟你说她眼睛红红的事了吗?”
“没有啊。”
陈知行轻拍大腿,让贾家那么一闹,他把这事竟然也忘了。
听三大妈这么说,似乎有点事啊。
“三大妈,我妈眼睛发红是咋回事啊?”
陈知行问道。
“哎呀,你妈没跟你说,我也不好跟你说。”
三大妈做出一副为难样子。
“三大妈,你就跟我说呗。”
陈知行有些蛋疼。
在保卫科,入职就发。
另外还有各种散票发放。
例如洗澡票,肥皂票,搪瓷盆啥的生活物资类票据。
得员工自己去外面买。
领取完劳保用品,陈知行背包鼓鼓,回到王玉成办公室。
“小陈啊,咱们保卫科分为内勤组和外勤组,你有没有了解过?”
王玉成笑着抿了口热茶。
“了解过,潘叔跟我说了。”
陈知行点点头。
“那好,你了解了,也不用我再跟你说一遍。”
“有想过去哪个组吗?”
王玉成问道。
“王伯,我想去外勤组。”
陈知行毫不犹豫道。
“外勤组可没有内勤组舒坦,你想好了?”
王玉成有些诧异。
“想好了,我愿意为打击敌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出一份力。”
陈知行语气坚定。
“那行吧,我把你划去外勤组。”
“不过在去外勤组之前,你得去内勤组干一个月,站岗执勤半个月,内务纠察半个月,这是我们科里的规矩。”
王玉成在陈知行的资料表上,写了一行字,装入档案袋中。
“我亲自送你去内勤组,走吧。”
王玉成招了招手。
陈知行连忙跟上。
他心里明白,这是王玉成对他的关照。
要是普通人入职,哪用得着王玉成这个副科长带人,铁定是女工带过去组里就算完事。
两人来到一楼。
“左边往里头走,103号房间就是内勤组办公室。”
“右边那头,112房间是外勤组办公室。”
“其他的房间有更衣室,枪械库,物资库房,洗漱室,训练室等等,你干久了自然会知道。”
王玉成随意介绍。
陈知行暗暗记在心里。
很快,两人来到103办公室门口。
王玉成进门,双手啪啪啪拍了三下。
顿时,办公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过来。
陈知行目光扫过办公室。
办公室约五十来平,里面有十来张座椅,有两张座椅是空着的。
最里面是一张大办公桌,坐着刚刚打过照面的内勤组副组长杨德林。
房间左右角落各放着两个大文件柜,里头装满了资料。
这会办公室里面就三人。
一个是杨德林。
剩下两个坐在各自的小桌前,陈知行对两人没有什么印象。
“跟大家伙说个事,咱们保卫科又添一名新成员。”
“知行,给大家伙介绍下自己。”
王玉成笑着道。
“大家伙好,我叫陈知行,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陈知行发音洪亮,微微躬身。
“知行是我们的好同志陈甲田的儿子,分到了外勤组,过来你们这锻炼一个月。”
“德林,人我交给你了,你可得好好带。”
王玉成笑着吩咐。
“领导放心,我一定把陈知行当成我亲子侄看待。”
杨德林起身,朗声道。
坐在办公室的另外两人听到这话,眉头皱了起来。
对视一眼,不露声色。
“行,有你这句话,我放心。”
王玉成很满意,看向陈知行:“烈火锻真金,你跟着杨组长好好干,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
“谢谢王伯。”
陈知行明白这句话分量有多重。
暗暗感叹,这都是父亲陈甲田,给自己留下的余荫。
王玉成离开。
“陈知行是吧,你的座位在这里,先把东西放下来。”
内勤组副组长杨德林指了指一个空着的办公桌。
“谢谢组长。”
陈知行把自己的劳保用品,放在办公桌上。
完事后他掏出一包大前门,挨个散烟。
散烟的时候,他瞟了瞟各个办公桌上的名字。
副组长杨德林他认识。
另外两人叫做杨长福,徐大山。
散完烟,陈知行照常用‘人心难测’技能扫了一回。
街道办事处。
陈知行又来了。
这回身边多了两人。
“大爷,我进去里头办点事。”
陈知行提前一步,给门卫老大爷递上一根大前门,挤了挤眼睛,示意老大爷别说啥话。
“嗯,小伙子挺会来事,进去吧。”
老大爷看大门的,形形色色的人每天都见着,配合的非常好。
陈知行又拿出一支烟:“冯主任,来一根吗?”
“我不抽烟。”
冯主任摆摆手。
“一大爷?”
陈知行看向易中海。
易中海心里是想接的,但边上站着冯主任,他便摆了摆手:“你自个留着抽吧。”
给冯主任牵桥搭线这事,易中海没能让陈家压下价,觉得自己没干好。
要是接过陈知行递来的烟,易中海担心冯主任觉得自己和陈知行有串通。
一行三人进入办事处大厅。
易中海带着陈知行来到办事窗口:“小张,我们院的人过来开顶岗证明,你来安排下。”
“呦,易大爷啊,您开口那自然没问题。”
办事员小张笑呵呵的应下。
易中海面露得意之色,瞟了一眼陈知行。
瞅着了吧,爷在街道这边有人。
陈知行假装没看着,低着头从包里拿资料。
易中海认识街道办事处的人,那再正常不过了。
本来大院大爷就是协助街道,管理各个大院的虚职。
没有工资,没有福利,就一个‘大爷’的头衔。
陈知行取出材料,递给办事员小张:“你好,这是我的材料。”
小张接过材料,逐一核对。
顶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要是出了岔子,闹出人命都有可能。
大部分情况都是父子间继承,也有亲戚继承的。
涉及到亲戚继承的,那必须得慎重再慎重,两人都得到场,签署个人声明。
陈知行的情况属于父子间继承岗位。
有公安局开出的死亡证明,以及户籍信息等材料,办理非常顺畅。
趁着办事员核对材料的功夫,陈知行扭头看向冯主任:“冯主任,顶岗证明马上就要开出来了,我要的东西,得给我看看吧。”
“少不了你的。”
冯主任拧了拧眉毛,从兜里抽出一个厚厚的信封。
倒出来一摞大团结,随即快速收回。
陈知行笑了笑,转身办理顶岗证明。
心里暗暗思忖,冯主任过来陈家前,就备好了钱和票据,显然对陈家的岗位是志在必得。
难怪答应的这么顺溜。
一千块钱加三张票据,啥岗位换不到,为什么冯主任这么着急。
而且潘叔说,可以跟冯主任狮子大开口。
陈知行敏锐的察觉到,这里头肯定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小伙子,你的材料符合顶岗条件,你看看上面写的信息是不是都正确。”
办事员递给陈知行一张纸:“要是没问题,我现在上楼找我们领导盖个章。”
陈知行目光扫过。
确认身份信息都没问题,把介绍信递回:“都正确,麻烦您了。”
利索的走完流程,陈知行拿到一份顶岗介绍信。
“走,去厂里行政科,办理下一步手续。”
冯向荣做事利索得很。
易中海和陈知行跟上。
“中海,你带着陈知行去东门,我去叫我侄子来。”
走出街道办,冯向荣吩咐道。
“好勒领导。”
易中海应话。
陈知行这才知道,冯主任是为了给自己的侄子谋岗位。
他也没插话,跟着易中海,朝着轧钢厂走去。
大热天的,易中海走的脑瓜子上全是汗珠。
陈知行倒是能挺住,也觉得头皮晒的发麻。
两人在距离轧钢厂东门几十米处停下。
无他,两人头顶有一排大树,底下有阴。
“一大爷,抽根烟。”
陈知行递出一根大前门。
这回易中海接了过来,不声不响的抽着。
陈知行同样沉默。
“你小子心可真狠,一千块钱加三张票,还真让你干成了。”
烟抽到一半,易中海很是感叹。
陈知行没搭话,露出一个嘲讽笑容。
“我帮冯主任牵桥搭线,肯定得多为冯主任考虑,你家得转让出去一个岗位......”
易中海明白陈知行是啥意思,开口解释。
“一大爷,四百块钱买我家保卫科的岗位,给我家雪中送炭,这事我牢记于心。”
“以后我要是在院里受了委屈,我就挨家挨户诉说你的大恩大德。”
陈知行打断易中海的话。
“不是,你啥意思啊。”
易中海忽然感觉手里的烟烫手:“知行啊,你家把岗位转让出去,我一分钱好处没有,你磕碜我干啥啊。”
“一大爷,我可没磕碜你,纯粹就是帮你宣传好人好事。”
陈知行笑眯眯道。
“得了,我可不要你宣传,你别往外瞎嘞嘞。”
易中海摆手。
“我也没说要到处宣传啊,我说的是,要是我在院里受了委屈,我才帮你宣传。”
陈知行一脸正经道。
“你!”
易中海伸手指着陈知行,气的脑瓜子嗡嗡的。
看着陈知行一脸笑眯眯,他无可奈何,只恨自己一脚踩进了屎堆里,让陈知行捏住了小辫子。
“一大爷,消消气,续一根不?”
陈知行又掏出一根大前门。
易中海冷哼一声,转身背对陈知行。
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过了一会,叮叮两声。
一个青年男子骑着自行车,拉着冯主任来到轧钢厂门口。
易中海和陈知行听到自行车铃声,转头看到冯主任正朝这边招手。
两人提步朝着冯主任走去。
一行四人站在厂门口。
“这是我侄儿冯才俊,转让岗位需要有亲戚关系才能,你现在想一个。”
冯主任为陈知行介绍完,又给冯才俊介绍:“他叫陈知行,万一人事科的人问起来,你别说岔劈了。”
“知道了叔。”冯才俊点点头。
“冯主任,冯才俊是我二舅姥爷侄子的外甥,你看这个关系行不行?”
陈知行随口编了一个。
冯主任在脑子里想了想,二舅姥爷侄子的外甥是个啥关系,半天没捋顺。
摆了摆手:“行,你俩记住了就行。”
冯才俊冲着陈知行笑了笑。
陈知行回以笑容,用‘人心难测’扫了一下,发现冯才俊对自己并无恶意。
冯主任和保卫员说了几句,陈知行和冯才俊登记个人信息之后,顺利进厂。
“中海,我和才俊先过去行政科等你们。”
冯主任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吩咐道。
“领导慢走。”
易中海笑呵呵的摆摆手。
“一大爷,你帮冯主任办成了这事,他给你多少茶水钱?”
陈知行好奇问道。
“你想哪里去了,一分钱没有。”
易中海板着脸,生气道。
“一分钱没有,你这忙前忙后的,两边还没落着好,图啥啊?”
陈知行不解。
易中海感觉心脏被人插了一刀。
这逼活让他干的。
“等你上班了,你让你潘叔张罗张罗你爹在保卫科的朋友,一起来咱们家吃个饭。”
“都是你的叔叔伯伯,有人看着,你在单位不会犯错。”
袁秀芬想了想,又补充道。
“妈,要不我现在去跟潘叔说说。”
陈知行想起来,自己跟潘叔说的承诺。
岗位卖出了天价,得给人一包好烟。
“嗯,那也行,你去吧。”
“别空手进门,你塞两包烟,再带点零嘴过去。”
袁秀芬提醒。
“好嘞。”
陈知行拿起背包,把家里剩下的瓜子花生全装进去。
又当着袁秀芬的面,放入两包大前门。
“快去快回。”
袁秀芬叮嘱。
陈知行背着包,走出陈家,解锁自行车。
陈宁一脸狗狗碎碎的跟在边上,压低声音:“哥,我看到你摸贾家嫂子那啥了。”
“嗯?”
陈知行转过头,眼神危险。
内心大呼卧槽。
陈宁刚才跟着一起过去,看到了?
兄长人设有崩塌的趋势啊。
“哥,贾家嫂子带三个孩子呢,你要是相中了她,那可全毁了。”
陈宁一脸正经的劝说。
啪!
陈知行一掌拍在陈宁脑门上:“小丫头片子,脑子里想啥呢。”
“我大好小伙,能找带三娃的寡妇吗,咱妈不得被气死。”
“哥,我不是怕你走错路嘛,你看柱哥一天天的,给贾家送饭盒,反倒把雨水姐饿瘦了。”
“我可不想变成雨水姐那样。”
陈宁捂着脑袋,仍然强行表达自己的意见。
陈知行乐了:“我说呢,敢情你是怕自己以后吃不饱,穿不暖,提前给我打预防针来了。”
“主要也是关心你,天地良心,我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
陈宁嘿嘿一笑。
“行了,你回家陪妈去吧,你哥比你想的明白多了。”
陈知行挥了挥手。
他心里明白,对秦淮茹馋归馋,不可能娶进家门。
娶媳妇得娶家世清白的好姑娘。
“哥,你上潘叔家,带我遛一遛呗。”
陈宁腆着脸讨好。
“我去潘叔家办正事,你去干嘛,闲的你。”
陈知行不同意。
“我保证不给你添麻烦,回来路上,你让我学学车。”
陈宁急呼呼道。
“想学车直说就是,跟你哥拐什么弯。”
“等你放假了,我抽时间教你学车。”
陈知行给出承诺。
“哥,你对我最好了。”
陈宁乐的眼睛弯成了月牙。
陈知行推着自行车走下台阶。
他并没有朝着大院门口走去,而是直奔傻柱家。
大晚上去潘叔家,带两包烟加点零嘴,陈知行觉得有点拿不出手。
要是能再添两瓶酒,将将好。
来到傻柱门口,陈知行往屋里扫了一眼。
傻柱正就着咸菜喝点散装酒。
何雨水坐在餐桌上,伏案学习。
或许是刚才陈宁的话,让陈知行多看了何雨水几眼。
读完高二的大姑娘了,胸前才升起两个小土丘,手脚不说跟细麻杆似的,也强不了多少。
小脸上更是没有多少肉。
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陈知行忽然有些理解陈宁的担忧了。
实在是何雨水太惨。
同样是何家人,何雨柱虽然不高,但身材壮实,证明老何家基因没问题。
何雨水干巴瘦,明显是吃的少了。
自家老哥在厨工班干活,能把老妹饿成这样,也就傻柱能干出这事。
难怪四合院后期,何雨水工作之后就消失了。
连陈宁这么大的丫头,都能看明白的事,何雨水都这么大了,能不明白?
有这样的哥,估计何雨水早就做好了独立之后,远离傻柱的打算。
“柱哥,有个好事跟你商量。”
陈知行收敛心绪,熟络的打招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