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繁花李繁业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家小厨娘李繁花李繁业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一锅大乱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繁花没来得及思考更多,刘二牛就已经来到了这里,李繁花将回程的十五文交给了刘二牛之后,就近自的在牛车上找了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没办法,来的时候实在是在后面颠的太难受了。一番话和刘二牛又在这里等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之前一同来的几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只差一个,先前同李繁花搭话的老太太,还没有到,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什么事。刘二牛清点了一下人数,便准备启程了。冬日里天总是黑的很早,李繁花回程的时候,李繁花估摸着才三点不到,到村子里时,可能才4点不到天色却已经发黄。李繁花赶紧将今日买来的吃食放回家中,又拿了一些菜往胡大娘家跑。“繁花回来啦?今儿去,有没有买着自己要用的东西?”李繁花冲着胡大娘点了点头。赶忙钻进了厨房。“哎呦,好孩子,不要这么...
《农家小厨娘李繁花李繁业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李繁花没来得及思考更多,刘二牛就已经来到了这里,李繁花将回程的十五文交给了刘二牛之后,就近自的在牛车上找了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
没办法,来的时候实在是在后面颠的太难受了。
一番话和刘二牛又在这里等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之前一同来的几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只差一个,先前同李繁花搭话的老太太,还没有到,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什么事。
刘二牛清点了一下人数,便准备启程了。
冬日里天总是黑的很早,李繁花回程的时候,李繁花估摸着才三点不到,到村子里时,可能才4点不到天色却已经发黄。
李繁花赶紧将今日买来的吃食放回家中,又拿了一些菜往胡大娘家跑。
“繁花回来啦?今儿去,有没有买着自己要用的东西?”
李繁花冲着胡大娘点了点头。赶忙钻进了厨房。
“哎呦,好孩子,不要这么着急,歇会儿!”
这边话音还没落,李繁花那边就已经利落的开始烧火切菜洗菜了。
李繁花想着晚上吃东西不好克化,准备晚上给胡大娘家煮一些自己做的面,再配上两道快手菜
李繁花先将面和起来,然后放到一旁醒发。将一个锅中烧起水来,然后便开始准备炒菜。
李繁花将毛豆一个个的剥好,放在一旁备用,又将胡大娘家的肉切成块。
将肥肉放到锅中,先煸出油来,炒出肉的香味,又将毛豆倒入锅中,再佐以酱油调色,很快,一道毛豆炒肉便出锅了。
紧接着,李繁花又处理起,青辣椒来,李繁花将青辣椒的籽去掉,将青辣椒切成丝,然后又拆了一些腊肉下来,切成了片。
依旧是先将腊肉放进锅中煸炒出油,然后盛出再用锅中的油将青辣椒炒出香味,随后放入了先前炒好的腊肉,再趁着火候将腊肉与辣椒炒在一起,这边又完成了一道青椒炒腊肉。
两道菜做好,李繁花的面也醒发好了,李繁花将醒发的面拿了出来。
然后开始将面擀平,撒上面粉,防止面条粘连,然后再对折两次,接着拿出菜刀开始切面丝,切面丝的过程中,一边切一边撒上一些面粉,这是能让面丝不粘连的好办法。
将面条准备好之后,李繁花的水也烧开了。李繁花快速的将面丢进水中烫熟,然后迅速的捞起过了一次凉水。
将面放到一旁晾凉,有拾掇起番茄来,李繁花在菜场见到番茄的时候还挺震惊的,因为他记得番茄引入中国其实还是很晚的,没想到这里这么快就吃上了。
李繁花将番茄的皮剥开,切成细块,又打了三个鸡蛋,然后将蛋放到锅中炒散,炒熟之后盛出,又将番茄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对于番茄本身就被切成了细块,所以很快便炒出了沙。
此时,李繁花在将鸡蛋放入锅中复炒,炒到微微有一点干的状态,便将晾凉的面丢入锅中,一起翻炒。
不一会儿,一道番茄鸡蛋炒面便出锅了。
李繁花将菜又端上了中午的餐桌,随即便准备回家做饭,给自家的母亲和弟弟吃了。
正当李繁花要回家的时候,胡大娘拉住了她,递给了李繁花一只杀好的鸡。
“繁花呀,这只鸡你拿回去吃,你还得要补补呀,你看你这嗓子,一直也说不清楚话,说不定就是没吃好!”
李繁花摆了摆手,刚要拒绝。
“你可别想着拒绝我,你想呀,繁花,你给大娘的那些灵芝都够买好多只鸡了,可别心疼奶奶。”
“再说了,你好了,奶奶也高兴,可别推三阻四的惹得我心烦!”
李繁花见胡大娘这样说,也只好作罢,便拎着胡大娘给的鸡往家走。
回到了家中,李繁花看到了弟弟李繁业,便放下了鸡,连忙上手去捏李繁业的小脸蛋。
然后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翻出来,今天去买菜的篮子,从中掏出了一根糖葫芦,在李繁业的面前晃了晃。
“哇!是糖葫芦!”
李繁业看到了糖葫芦,十分的激动,抱着李繁花的脖子,猛猛的亲了几口。
“谢谢姐姐!姐姐对我最好了!”
然后又扭扭捏捏的说道“这个得要不少钱吧?家中现在没有钱,不行的话,姐姐拿去卖了吧!”
一边说着一边小眼通红的看着糖葫芦,样子好不可怜。
“没,没事,姐姐会,挣钱的!不用,操心!”
李繁花揉了揉弟弟的头,觉得这个小娃娃真的十分的惹人怜爱,小小年纪就已经这么懂事了。
然后将糖葫芦塞进了李繁业的手里,示意他赶快拿去吃。
李繁业拿到了糖葫芦,升到了李繁花的嘴边,示意李繁花先吃。
李繁花拗不过这孩子,便浅浅地舔了一口,李翻叶见李繁花舔了一口,又将糖葫芦拿给了李母,让李母吃。
李母笑着摇了摇头说“乖,繁业自己吃,哪有大人吃糖葫芦的!”
李繁业见李某如此说,只好作罢,随即自己一个人抱着糖葫芦,满脸幸福的啃了起来。
而李繁花则来到了李母跟前。
“娘,胡奶奶,给了,一只鸡,这是,卖灵,芝得的,四十,两,还有这次,采买,剩下的!”
李繁花指了指桌上的鸡,然后又掏出剩下的钱交给李母。
李母却并没有接李繁花手上的钱。
“好孩子,你自己保管着就行了,娘,这里还有一些,你的钱你收好。”
李繁花见李母不肯收,便只作罢,他想了想,后头也有自己想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好,一直跟李母开口,收在自己这里,到时候家里吃穿用度自己这边出钱就好了。便也不再多纠缠。
然后李繁花便又回到了自家的厨房,做起了晚饭,李繁花母子三人晚上吃的是,胡大娘给的鸡炖的汤,就是中午给胡大娘家做的灵芝鸡汤。
李繁业喝的直砸舌,“姐姐姐姐,今天真的好快乐呀!”
或许今天确实是李繁业这段时间最快乐的一天,既有好吃的糖葫芦,今天也难得吃了三餐,喝了鸡汤,见了荤腥。
李繁花见到粥好了,立马拿出家里的几只碗,洗了洗,然后将粥,盛进三只碗里。
只见碗中,黄色的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白色的粥水中,而粥水也不稠不稀,恰到好处。
李繁花拿起锅铲,盛粥的瞬间香味一下子迸发出来了。
“哇!好香啊!繁花你这妮子没看出来,做汤水居然这么香!”
院中的胡大娘闻到这香味,不禁大声的夸赞起来。
再瞧李繁业这小家伙,也是不断在咽口水。胡大娘见了直打趣李繁业。
“繁花你瞧,你把你弟弟馋的口水都要流成小河了。”
李繁业被胡大娘臊的红了脸,捂着小脸冲进了厨房要帮李繁花把粥端出来,李繁花担心粥烫到了繁业,便给繁业单独盛了一碗,让繁业在厨房里吃。
而李繁花自己则是端着碗出来,拿给了胡大娘。
“奶奶,现在,冷,趁热。”
说罢又把碗往前递了递,胡大娘接过碗对李繁花道了声谢,接着拿着碗嗅了一下,发出了一声喟叹,然后才送道嘴边,小口的喝了起来。
“这米,怎么感觉比平时吃的好吃这许多啊,这米汤如此的香甜,好似加了糖块!哎呀!繁花,这好东西给老婆子糟践了!你要留着和你弟弟吃呀!”
胡大娘喝了两口,便不肯喝了,说要留给家里的小孩喝,“不是我说呀繁花,这糖现在是精贵东西,可舍不得这么给呀,更何况往粥里加呀!家里艰难以后当了家要有成算哈!”
“大娘,知道你好心,你也别舍不得喝,等会再带一碗回家便是了,咱家里哪里来的糖哦,这是繁花用地瓜和您之前给的米煮的,您觉得好喝,我家也总算不是怠慢了您!”李母知道繁花不好开口,代替繁花解释道。
“再者说了,你们马上就要搬走了,也不知道还能再见着几回,这点小小的粥水,多喝几碗就是了”
听到李母这样说,胡大娘也就不在推辞了,端起碗将粥喝了个精光。
“也不知道繁花怎么做的,这粥香甜的很,入口就好似水,又有些颗粒,感觉很好,看着也比寻常的粥水漂亮些,这黄黄的居然是地瓜,我今天才知道,地瓜竟然如此的甜!”
胡大娘对着这地瓜粥,大为赞叹,恨不得把这碗小小的地瓜粥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李繁花和李母看着胡大娘的表现相视一笑,也喝起自己那份来。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今天的朝食。
李繁花煮的粥虽然不多,但是三人一人一碗,李繁业两碗下肚,肚子喝的圆鼓鼓的,这样还有多的,李母笑着盛起那最后的一碗拿给了胡大娘,叫胡大娘带回家给孙子孙女分了去。
胡大娘见这粥也确实不是什么很贵重的食材,心下也记挂着孙子孙女,便盛情难却的带了回家。
胡大娘走后,李家三人便各司其职忙活了起来。
过了小半天,胡大娘,便又提着篮子来到了李家。
“小刘呀,繁花繁业!都在呀!喏碗给你们送来啦!”
胡大娘将碗放到厨房,然后拉着李繁花,给李繁花看篮子里的东西。
“繁花呀,早上你熬的地瓜粥实在好喝,把我的俩孙子呀馋的直磨我想要再喝一碗,你看方不方便给老婆子我呀在做一份呀!”胡大娘顿了顿“也不要你白做,我知道你刚病好,这是家里鸡下的蛋,老婆子我偷偷拿两只给你补补,家里的米应该也不多了,这小袋米,你们先吃着!”
胡大娘边说边把篮子里的东西往外拿,两只鸡蛋,一袋四斤左右的米,还有有一小袋粗面粉,并一些咸菜。然后左瞧瞧,右看看,做贼似得从袖子里掏出几十文钱,塞进了李繁花手里。
“繁花呀收好,这本是我老婆子给孙子买糖吃的钱,现在他们不吃糖了,要吃你这粥,就算是老婆子我从你这买糖了!”
李繁花见到如此连连把钱推回给胡大娘。
“奶奶,不要!应该!应该!”李繁花嘴里也说不大清急的一直往胡大娘手里塞。
李母听见动静过来一瞧,立马帮着繁花把钱塞还给胡大娘。
“大娘呀!本来您就帮衬我们许多,怎好再要你的钱呀!这东西我们就收下了,钱你拿走!”
胡大娘见状,作势把几十文钱往桌上一拍佯装生气。
“怎么莫非你们瞧不上老婆子我这三瓜俩枣?这样我也不要你们帮忙了!”
李母见胡大娘如此决绝,便不多说什么默默的收下了,只是眼泪也悄悄流了下来。
“大娘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们,马上要进城了,你自己身上也没什么银钱自己不掌家,还给我们分这些钱,又带了这许些东西,叫我们怎么好意思啊,过两日你们走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再见的机会。”
胡大娘听李母这话也淌下眼泪“你们这孤儿寡母的,老婆子我也没什么本事,只能给你们这么些了,再说了,老婆子我啊,马上就进城里和儿子团聚了,去享福的这些东西不给你们也是糟践了,你们也别伤心,昂!”
李母和李繁花见胡大娘这是铁了心了,只得把钱收下。
李繁花想着既然受了胡大娘的照顾,便怎的也更要把胡大娘拜托的事情办好了,想着两个孩子爱吃甜,便寻摸着做一道甜点,恰好胡大娘送来的东西里有鸡蛋和面粉。
想着,李繁花便让胡大娘在外头好好休息,并表示自己给他准备吃食了。
李繁花先是重复早上的步骤开始熬粥,在熬粥的间隙拿起了一只鸡蛋,准备下午给胡大娘的孙子们的第二个吃食。
李繁花先是将鸡蛋的蛋白和蛋清分开来,然后快速打发蛋白。
又打开胡大娘送的粗面粉,摸了一下,感觉确实有点粗,但是现下只有这个条件只能将就着用,调整火候了,然后倒出一些面粉往里加入蛋黄,在加一些水。
又另外拿起一个地瓜三两下削了皮,切大块放在另一口锅中用水煮熟。
这边大块的地瓜煮熟了,那边的粥也好了。
李繁花连忙将粥盛进胡大娘带过来专门盛粥的碗里,又单独盛了一碗,端出去给胡大娘。
“奶奶,粥,好,等会,还有。”
“哎呀!你这病还没有好,让你帮我做这一遭粥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怎么好让你再做一个呢!”
胡大娘一听跳起脚来拉住李繁花,不让她再去厨房了。
“奶奶,做了,等会糊了,不累,喜欢!”
“哎呀大娘,他既喜欢,你便随他去吧,也让她多锻炼锻炼好恢复呢!”
李母见到这样连忙把李繁花从胡大娘手下解放出来,又示意胡大娘喝粥。
“这也是孩子的心意,你帮助我们这样多,孩子也想尽一份心,您就且享用吧!”
胡大娘才终于消停了下来,而李繁花也钻进了厨房,继续第二道吃食。
李繁花将煮熟的地瓜,分成了两份,一份捣碎放在一旁备用,另一份则和着煮地瓜的水一起倒入面粉中,慢慢搅拌,变成糊状,再分三次加入打发的鸡蛋清,一起搅匀。
然后,将锅中的水盛干净,舀一勺面糊在锅中盖上盖过十几秒开盖往中间加一小层先前捣碎的地瓜泥,再将一遍掀起盖住炕上一会又翻个面,然后就盛出锅了,后面又做了几个,直到将面糊和地瓜泥用完竟然做了12个。
李繁花拿出一个叫来了李繁业,让李繁业先吃。然后又用碗盛着2个叫李母和胡大娘吃。
剩下的装进了胡大娘的篮子里,然后将篮子拿出来给了胡大娘。
胡大娘接过来篮子,看了一下。
“你这孩子咋装这么多,你们还有没有?”
说着又从中拿出2个,递给了李繁业和李繁花一人一个。
“没事,能做。”李繁花推过了胡大娘递过来的吃食,而李繁业也有样学样。
“你自己都不舍得吃,你要是不吃我可就不要啦!”
李繁花见胡大娘态度坚决,便也只能接过。
而胡大娘见李繁姐弟拿着了,才开始把自己手里这个吃了起来。
一口咬下去,胡大娘只觉得外面的饼壳子脆口,而内里却软糯,再加上地瓜的香甜,简直比早上喝的粥水还要美味!
“繁花呀!这个玩意儿叫啥呀,咋恁好吃!”胡大娘一边吃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
“蛋,烘糕,以后,送,城里,奶奶吃”
“你有这份心,奶奶就知足了,这城里离咱这还远着哩!”
胡大娘看着李繁花只笑了笑没再说话。
而李母此刻也拍了拍脑袋“对呀!胡大娘,你且在城里等着我们,我们早晚能来看你的!”
“好好好,我且在城里等着你们哈哈哈。”
几人快速把手上的蛋烘糕吃完后,胡大娘和李母两人交代了几句之后便提着篮子走了。
胡大娘走之后,李母和李繁花将厨房桌子上的钱归拢起来数了一下居然有74文钱。
这有零有整的一看便知道是胡大娘省下来自己的用度,扣给他们的。
母女二人看着这个,眼泪更想涌出来了。
胡大娘是这世界第一个自然对李繁花释放出善意的人,不同于李母和李繁业,他们可以说是无亲无故。
李繁花从心里打定主意,后头发达了一定要报答胡大娘。
而胡大娘那边晚上提着了篮子回去,一对嗷嗷待哺的孙子孙女,一下子就围了上来。
“奶奶奶奶!东西有带回来吗?”
梳着羊角辫的小男孩抱住了胡大娘的腿。
“哎哟,我的小祖宗当然带回来啦!”
说着胡大娘便把两碗地瓜粥拿了出来,随后又从家里找出来一个干净的盘子,将李繁花给他的蛋糕也摆了出来。
“你们繁花姐姐呀,知道你们喜欢吃甜的,还给你们特地做了这个蛋糕呢,快尝尝吧。”
两个小家伙没有见过这样新鲜的吃食,立马伸手拿起来。
“真香啊,这比外面卖的糖葫芦还要好吃吧!”
胡大娘的孙女平时很少说话,今儿因着吃了这个蛋烘糕,难得点评了一句。
胡大娘看着两个孩子吃得这么香,心里也非常的开心。
两个孩子吃完,武大娘把剩下的东西端进了里屋拿给了自己的老伴。
“老刘啊,快尝一尝,这是繁花那孩子做的,做的真不错。”
屋里的刘大爷,听到了胡大娘的呼唤,连忙起身。
刘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个老饕,就是喜欢吃一些好吃的东西,对于口腹之欲这一块非常的看重。
因此胡大娘每次吃到好东西,也都会想着自己的老伴。
刘大爷看了看卖相十分不错的地瓜粥和地瓜烘糕,却还是撇撇嘴。
“这不就是简单的粥和一个饼子吗?做的倒是还挺好看的!”
一边说着一边动手吃了起来。
喝到粥时,刘大爷只是微微的点头。心里想到粥煮的确实不错,火候也挺到位的,
而吃到蛋烘糕的时候仅咬了一口,眼睛里却是放出了光。
这简直是比这些年来我吃过的东西都要好吃。
刘大爷虽然说只是一个农户,但好在孩子出息。时不时的会孝敬一些好吃的。
再加上早年间,刘大爷在外务工时也有在酒楼里做过。
因此刘大爷吃到的好东西着实是不少,但是这蛋烘糕这样的却是他生平少见。
外壳酥脆,内里松软,既有面粉的香甜又有地瓜的美味。
刘大爷吃着蛋烘糕糕就着地瓜粥,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没事,喜欢吃你就多吃点吧,老头子,下次咱再见到繁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刘大爷正吃着,一想到以后吃不着蛋烘糕这样好吃的东西了,便觉得痛苦。
心下在思索,既想同儿子一到在城里过活,但是一想到再吃不到这样好吃的东西了,又有点痛苦。
再三思索两番之后,刘大爷摸了一下枕头下的盒子。
从盒子里细细的摸索起来,终于是掏出了几个碎银子。
“老婆子,咱不是过两日就要走了吗?这个两日你看能不能请繁花来给咱家做点吃食,我看他们母子三人,平日也没有什么营收。这,差不多有四两银子。还是上次武儿回来给我让我买吃食的。”
说着刘大爷便将这几两碎银交给了胡大娘。
“咱们也并不需要吃有多好的东西,这繁花的手艺我是认可的,这两天便让他上门来帮咱们做两日饭吧,等过两日武儿回来接我们,看看能不能让繁花顺便给咱们准备的干粮在路上吃,到时候再武儿加一些钱给繁花。”
李繁花和刘武交流了一番之后,便辞别了胡大娘一家,回到家去。
李繁花回到了家中,便和李母商量起落户的事情。
家里现下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可能继续留在村里的,毕竟除开一个人500文钱还好说,他们一家三口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到六石谷子。
李繁花和李母归拢了一下目前的资产,除却这几日花销的一两多银钱,目前家中还剩下六十五两多银钱。
李繁花细细盘算着,如若一下子给三个人都交了落户银,那便只剩下五两多钱了,即使去了何林县,也什么都做不了,甚至都住不了多久的房。
于是李繁花和李母商量着。
“娘不如这样,咱们这两日把家里的东西归拢一下,收拾好之后,咱们就启程去何林县,我们三人先交上一个月的落户银利息,再在镇上谋出路。您看可行吗?”
“其实我想的是,咱们如果能一次性缴清落户银就好了,只可惜当初咱母子三人逃荒的急,来到此处,便直接安家了,由村长安排,占了这间屋子,不然此刻便也不必面临如此困境......”
“娘,咱们想好处,若不是在此处安家,咱母子三人又能去何处安家呢?”
李繁花安慰着李母说道。
“那也确实,后头那些人追的紧,你父亲都不知所踪了,咱母子三人不在此处安家又能去何处呢?”
李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咱三个还是首先最要紧的,是先去郡上落户,虽说这落户银得利息有点高,但是好在咱们手上可以剩下来支配的资金较多。”
“这样一来的话,留在手头的钱多了,咱们便有投入的本金了,这样才可钱生钱。”
李母看了李繁花半晌,摇了摇头道“都由你决定吧。”
然后便默默的回到屋内去收拾起了东西。
其实李家母子三人的东西并不多,指一些破烂的衣服,还有这些时日没有吃完的米面,通通打包也只花了半日。
三人看着收拾好的行囊,在家中又歇了一晚。
第二日,三人便早早的起床,等在了村口,准备坐刘二牛的牛车,坐到黄安县,然后再从黄安县转至何林县。
三人等了好一会,终于等来了刘二牛的牛车,李繁花从身上摸出四十五钱以后,便和李母和李繁业在牛车上挑了个靠里的座位,闭着眼睛回神了。
其实李母和李繁花有想过,要不然在黄安县落户算了,但是上次采购时,李繁花来过黄安县,说实话,黄安县的人口并不算多,也并不繁华。
因此,之前李繁华的灵芝也并没有卖上价,可想而知,即使在黄安县落户,凭借李繁花的手艺赚足三人落户的银钱也没有那么快。
毕竟人口少,相对来讲也没有那么繁华,那么大家愿意花在吃食上面的心思,便不会有那么多。
反观何林县,则是整个流肃郡的中心所在是流肃郡的首府,更加的繁华,人口更加的密集,百姓生活的也更加富裕。
在这样的地界,老百姓才会有闲钱来去追求生活的品质,这样攒起落户银来也会更快一些。
牛车慢慢悠悠的晃到了黄安县,以繁花和刘二牛交代了一声,便带着母亲和弟弟下了车。
从巷井村到黄安县尚可坐刘二牛的车,从黄安县到何林县刘二牛确实不去的,只能李繁花再去想办法租车到何林县。
李繁花找人问到了车行所在的位置,带着李母和李繁业摸索了过去,问了问去往何林郡的时间和价格。
谁知车行的人却回复他们,今日去往何林县的马车已经走了,要走只能等明天了,且一个人头需要付一百文的车费。
这价格着实不算便宜,但是去往何林县确实遥远,且马运输的成本远远比牛高,所以这价格倒也合理。
只不过今天李繁花三人便只能在黄安县驻留一日了。
李繁花询问好了明日动身的时间,并交了一人十文的定金,便带着李母和李繁业在黄安县四处逛了起来。
首先便是寻一处住所,李繁花选定了离车行不远的清风客栈。
李繁花三人进入了客栈,小二便热情地凑了上来。
“三位客官是住店吗?”
李繁花点了点头“你们这儿住店是怎么个价钱呢?”
店小二看了一眼李繁花,三人的打扮“咱这儿现在只有玄字房和天字房,玄字房一晚200文,天字房一晚600文,姑娘,您看您是开玄字房还是天字房?”
“一间玄字房吧”李繁花回道,毕竟一间天字房要600文,到时候交一个月的落户银利息才500文,李繁华实在是舍不得花这么多钱来住店。
“好嘞,客官,您跟我来!”
店小二先是带李繁花三人来到了柜台处,交上了账,然后便带着李繁花往二楼走去,推开了最里面一间房门。
“玄字零三,这里便是您的房间,把对牌收好哈~”
小二说着将对牌交给了李繁花。
“客官,您如果还有什么需要随时再叫我们哈。”
说着便下楼去。
李繁花和李母李繁业进入了房间,四处打量了一下,这玄字房,除了小点,其实还是挺不错的。
然后三人将行囊在房间里放下了。
歇息了一会儿,李房花便提议说“既然来了,咱们边逛逛吧,娘和繁业是不是还没有在黄安县逛过?”
“好耶好耶,繁业想去街上看看!”
李母正欲拒绝,李凡叶却蹦哒着拍手叫起来。
李母看到儿子如此的开心,也不好扫兴,于是便答应了。
三人整顿了一番,将银子带在身上便将门锁好,出门去了。
李繁业大抵是第一次出门到街上,对所有的东西都很好奇,东摸摸西看看的。但却不似其他的小孩一样,看到什么想要的便无理取闹的爬在地上,哭闹着要着。
李繁花看在李繁业如此乖巧的份上,便买了一只糖葫芦给李繁业。
得了糖葫芦,李繁业便更乖巧的跟在李繁花和李母身后。
“哟,这不是繁花吗?”
突然,耳后传来了一阵尖锐的叫声,李繁花循着声音望去,是那次来黄安县采购时,同他搭话的大娘。
“好巧啊,大娘,您怎的没回巷井村?一直留在这黄安县?”
时间过得飞快,这两日李繁花日日去,胡大娘家去操持着一日三餐。
刘大爷的味蕾大大的得到了满足,看到李繁花就笑,而李繁花家因着这些时日的收入,过的总算不似之前一般艰难。
现下其实也是一个两赢的局面,只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今日便是胡大娘一家要搬去何林县上的日子了。
早早的鸡刚打鸣,胡大娘家门口便停了一辆马车,虽说不算多么的华贵,但是在这年头,用马车还是很费钱的,先头胡大娘说儿子孝顺有出息,眼下一看果真如此。
而李繁花这边,昨日便得到了胡大娘的消息,早早的准备好了胡大娘一家要在路上吃的干粮。
那边胡大娘家门口的马车刚刚停好,这边李繁花就把家中准备好的干粮立马拿到了,胡大娘的家里。
“奶奶,这里是之前你托我给你们准备的一些干粮,我做了一些蛋烘糕,一些馒头,还有一些饼子。”
李繁花这几日天天服用山上采摘的灵芝,说话已经日渐利索了,现在说起话来,几乎毫不费力,与正常人无异。
“好好好,繁花呀,你快回去歇着吧,据说现在身子已经好多了,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呀,还是要多养养。”
胡大娘拍了拍李繁花的肩膀,随即跟想起什么似的,又对李繁花说起来。
“先头我和你娘说的那事儿,你娘和你说了没?”
“说了。”李繁花点了点头。
李繁花知道,胡大娘是说的,当初她刚醒来时,胡大娘和李母说的那件事。
巷井村在大业国的最北边,这里的村民大多数是靠着农耕为生的,因此,每人每年要交一笔农耕税及收成的十分之一,现在恰好临近年关,正是快收税的时候。
本身,李繁花一家是逃难来到巷井村的,村长好心将村头这处破屋分给了李家母子三人,但是村里却无多余的耕地了。
按理说,李繁花家是不需要交这个税费的,因为在年头统计人口的时候,李繁花一家三口是未有被统计上。
但是不知道是哪家搅家精,看不得别人好,愣生生把李繁花一家三口报上去了。
现下,李繁花一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交了这笔农耕税以及税收的粮食,另外一个就是去镇里落户。
农耕税,一人需要交五百文钱并两石谷子,李繁花一家三口就是一千五百文并六石谷子。
而去镇里落户则需要交落户银,落户银是一人二十两银子。
正是因为如此胡大娘的儿子才要将胡大娘和刘大爷接去县上,准备给胡大娘和刘大爷落户,毕竟银钱好办,但是粮食却不好筹备。
“那你家后头怎么打算?”胡大娘担忧地望着李繁花。
“老婆子,我也没本事,只能将知道的信息告诉你们希望你们早做准备。”
“不用担心,奶奶,我们后头会想办法的,这不是还有个二十来日才要进行税收吗!”
李繁花安抚着胡大娘说道。
胡大娘看了看李繁花,终究是没再说什么。
恰巧此时,刘大爷领着刘武寻摸了过来。看到了李繁花,便立马将李凡花手上的干粮包裹接了过来。
“武儿啊,这就是我和你说的繁花,繁花做饭可好吃了,你尝尝!”
说着,刘大爷便从包袱里面,翻出了一块儿蛋糕地给了儿子。
话说这刘武从刘大爷的手里接到了这个蛋烘糕之后,仔细的端详了一番,然后才送到嘴中。
刘武吃着蛋烘糕,李繁花也在观察着他。
这刘武生的眉眼与胡大娘相似,却不失英气,只是这身量却大了很多,整个人生的十分的魁梧。看起来却也是一身正气。
而刘武这边,咬下了第一口,也觉得浓浓的香味在嘴中迸发出来,他原是一个急性子,吃什么东西也都是囫囵吞枣,但是这个蛋烘糕却慢慢品味了起来,着实是好吃的。
“妹子,这里是一两银子,是我爹交代的干粮钱,先前没有准备着许多,你这手艺肯定是不值这点钱的。”
刘武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看着李繁花。
“但是现在我没带许多钱,后面在路上还得用只能给你这些了。”
李繁花连忙摆了摆手“不用不用,先头刘大爷,胡大娘请我做饭的时候便付过报酬了!”
胡大娘正要开口,李繁花又连忙道。
“不如这样,我看刘大哥您对落户一事颇为了解,就当我跟您买消息了,您可知道,如若不能一次缴清落户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落户吗?”
李繁花望着刘武,连忙问道。
李繁花想着刘武既然选择给刘家二老办理落户,肯定是一概问清了的,而且这刘武在何林县上许多年,对于这些事情肯定是有些门道的。
刘武挠了挠头,想了想“对了!往年也总有些人没有办法一次性缴纳清落户银,还可以选择按月缴纳利息,直到一次缴清落户银为止!”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办法,这一个月的落户银利息就得要500文钱一个人,和村里缴纳的税收差不多了。”
“妹子,你要是实在想要落户在镇上的话,我到时候和我婆娘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给借你一些,你不若一次缴清。”
刘武望着李繁花劝到。
“谢谢刘大哥,嗯,我自己有成算的,您放心!”
而刘大爷此时拍了一下大腿“不如这样吧,繁花,不若你和我们一起去县上?我相信你的手艺一定能在县上谋生!”
“而且那里人也多一些,机会也更多!这样你们一家三口,今天赶紧收拾东西,同我们一起走,怎么样?”
“恰好武儿赁了一辆马车,我们的东西也并不多,加上你们娘仨,也并不会装不下。”
李繁花思索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谢谢您的好意,但是现在我们也还没有想好商量好如何去处理这件情,你暂时还没有个章程,等我们一家三口商量好了再决定。”
“我也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但是请你们放心,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李繁花看着胡大娘一家,一股温暖涌上心头,“这样武哥,您把您家的地址跟我说一下,到时候我们如果说去县上,便去拜会您和爷爷奶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