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女频言情 > 扶摇直上 番外

扶摇直上 番外

徐福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和赵泗的谈话让始皇帝总的来说,有一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毕竟赵泗不是专业的,他只是一个拥有一定海上航行经验的现代人,不是专业的地理学家,也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赵泗只是给始皇帝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是门里面究竟有什么,赵泗自己都不清楚,他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不可能对这个时代的世界侃侃而谈。大秦想要了解世界,还需要继续探索,需要派遣出去一艘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船队。需要派遣大秦官方的使者和世界建立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国家,这些国家究竟是怎样的政权结构,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产业,多少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评估出来,大秦能否在海上获取利益,大秦开海能否作为未来的方向。至于制盐之类的发明以及三种新粮的具体种植方式的事情始皇...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5-04-25 15: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女频言情小说《扶摇直上 番外》,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和赵泗的谈话让始皇帝总的来说,有一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毕竟赵泗不是专业的,他只是一个拥有一定海上航行经验的现代人,不是专业的地理学家,也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赵泗只是给始皇帝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是门里面究竟有什么,赵泗自己都不清楚,他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不可能对这个时代的世界侃侃而谈。大秦想要了解世界,还需要继续探索,需要派遣出去一艘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船队。需要派遣大秦官方的使者和世界建立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国家,这些国家究竟是怎样的政权结构,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产业,多少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评估出来,大秦能否在海上获取利益,大秦开海能否作为未来的方向。至于制盐之类的发明以及三种新粮的具体种植方式的事情始皇...

《扶摇直上 番外》精彩片段


和赵泗的谈话让始皇帝总的来说,有一种不上不下的感觉。

毕竟赵泗不是专业的,他只是一个拥有一定海上航行经验的现代人,不是专业的地理学家,也不是合格的政治家。

赵泗只是给始皇帝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是门里面究竟有什么,赵泗自己都不清楚,他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不可能对这个时代的世界侃侃而谈。

大秦想要了解世界,还需要继续探索,需要派遣出去一艘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船队。

需要派遣大秦官方的使者和世界建立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国家,这些国家究竟是怎样的政权结构,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产业,多少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评估出来,大秦能否在海上获取利益,大秦开海能否作为未来的方向。

至于制盐之类的发明以及三种新粮的具体种植方式的事情始皇帝反而没有多问。

不是不重要,而是始皇帝和赵泗的交谈中明显能够感觉出来赵泗的生嫩。

赵泗的政治素养是处于相对荒芜的状态的,换句话说,目前的赵泗并不具备详尽汇总汇报能力,始皇帝想听的东西从赵泗嘴里说出来会很碎很杂,聊天讲故事可以,汇报工作的能力,赵泗还差的很远。

这很正常,赵泗就是一个正常人。

正常人理解的谈话重心和政治人物理解的谈话重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赵泗穿越而来就在海船之上,归来以后这才多久?怎么可能具备政治素养?开玩笑,赵泗连个班长都没当过,当过最大的官就是劳动委员。

始皇帝将问题抛给了王贲,王贲作为蓝田的最高负责人,自然是有义务有能力汇总赵泗的一应事物。

而王贲也接住了这个问题,他早就准备好了一系列文书记载,从红薯土豆的育种方式,到晒盐法的成本,精细到用了几个人,工作了多久,消耗了多少草木灰,产出了多少盐。

其中自然也夹杂着赵泗从王离那里讨要军匠,弄出来的一些小发明,具体经过,由谁制作,图纸……全部都有备份。

很显然,王贲这个老父亲为王离操碎了心。

这些事情本来都应该是由王离来做,王离并非没有做,但是做的不够详尽,有些东西王离压根就没写,如今如此详细的汇报汇总,全是王贲独自补充。

赵高一摞一摞的将竹简缣帛搬上始皇帝的副车,这时代竹简写字确实不方便,字数但凡多一点,汇报但凡详细一点,一个竹简都不够用。

始皇帝一天批阅一百多斤的竹简并非无稽之谈,现实不像是电视剧,地方官员廖廖几笔寥寥几句就将一地民生总结殆尽。

天下事何其繁多,始皇帝又事必亲躬,而如赵泗这般颇受重视者,弄出来的东西又不少,全面介绍下来,好几捆竹筒是正常现象。

“辣椒孜然这些香料可还有留存?”始皇帝看向赵泗开口问道。

今日可算是给始皇帝吃了个尽兴,小火锅吃着,小烤肉吃着,小酒喝着,还有赵泗在旁边讲故事。

这也让始皇帝这个并非老饕之人意识到这些海外香料的美味。

始皇帝并非老饕,但是长久以来食欲不振也不是一个办法。

连夏无且都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如何调理,可是不能总是如此,吃东西都吃不下去,如何养的好身体?

若有辣椒孜然这些香料辅助,自己在宫里煮点小火锅什么的,总有些食欲,能吃的下去东西,身体才能够好起来。

“有的,不过剩的不多了。”赵泗嘿嘿一笑说道,之前赵泗没咋吃,因为实在没食材,摊上王离这个狗大户一样就不一样了。

王离可以说是要啥有啥,想吃啥肉王离都能弄来。

俩人那是嘎嘎一顿炫,留下来的辣椒等香料加起来也就剩个十来斤了。

“予朕拿一些。”始皇帝开口道。

赵泗应声,只是去拿的时候却犯了难。

这拿一些是拿多少?自己可就剩十几斤了。

思来想去,赵泗干脆留了两斤左右的香料,剩下的全部给始皇帝送上。

赵高接过赵泗奉上的香料,一并装车。

“大部分都已经种入地里,民这里只有这么些了。”赵泗开口说道。

始皇帝点了点头,并没有开口赏赐赵泗,而是示意王贲于自己同乘一车离开赵泗王离二人所在的军所。

可能是直接回宫了?也可能是跟王贲再谈点别的什么事情?

赵泗也不知道,他又看不到,而且吃饱喝足,始皇帝来了之后酒又喝了不少,他头也比较晕,人也比较困,此刻也懒得想这些东西。

倒是王离,此刻显得颇为亢奋,两只手把住赵泗的手上蹿下跳。

“你干嘛~~”赵泗被王离拽了一个趔趄,好悬没哎呦出来。

“兄!托你的福!”王离兴奋的开口,脸上的表情生动活泼。

“嘿!我爹亲自给我斟酒片肉!”王离一边说一边脸上充满了得意的笑容。

“兄!”

“我爹对我可是非打即骂,少有好脸色!”

“便是同僚之间,也颇为肃穆,少有笑容,臣属皆畏我父!”

“不亲民?”赵泗晕乎乎的问了一句。

“甚是亲民?”王离愣了。

“我听说名将治兵,皆同袍,同寝,同食,吴起为士卒允创,士则有敢战效死之心。”赵泗回答道。

“我父才不如此,他治军向来严谨,不苟言笑。”王离说着说着又摇了摇头。

“不是说这个,我父亲自为我斟酒煮肉啊!”王离兴奋的要蹦起来。

“以前没这么过?”赵泗开口问道。

“打我记事以来肯定没有。”王离信誓旦旦的说道。

“那可能在你记事之前,毕竟是你爹。”赵泗开口道。

“不是!不是这个!”王离说话有点大舌头。

“我父只有对大父才会如此!嘿!”

从来没享受过的待遇让王离有些飘飘然,王贲始皇帝在的时候王离就像一个卑微的小透明,二者一走,王离就显得鲜活透明起来。

“你是想说,你今日像你大父一般?”赵泗脸上露出几个问号。

“嘿嘿……嗝……”王离晕乎乎的靠在赵泗身上,也不说话,就是脸上还带着傻笑。




始皇帝并非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从他一统天下以后的种种手段就可以看出。

他一刻也未曾停下过脚步,哪怕前方是未知,是没有前人走过的路。

哪怕,再难!

“大九州!”始皇帝微微呢喃!

赵泗给出的信息太少了,大九州真的是大秦未来的方向么?

始皇帝也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派遣人手去真正的探索,收集大九州的信息!

这一次不是寻仙!他会排出更加专业的人手!

去观察气候,观察人口,观察矿藏,收集各国的国情,他要有对大九州进一步的更加清晰的认知,才能够分析出大秦的脚步是不是应该跨出天地阻拦!

或者说!

现在不能,以后未必不能!

大秦的脚步不能停下,大秦也需要一个方向。

准确来说,在得知大九州那一刻,看到世界地图的那一刻,始皇帝心中就自然而然的想要将之据为己有,纳入大秦的统治!

但始皇帝不是疯子,不会因为只言片语,就驾驶大秦这艘战舰冲向未知的大海。

一世不足系,千世,万世呢?

正如他奋六世之余烈,他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后人当有自己一般的志向和雄心,而他也会给自己的后代指名方向,做好一些微不足道的准备工作。

大秦现在未必可以启航,但大秦总要启航。

在得知广袤天地的那一刻,大秦这艘战舰就应该准备启航。

二十艘海船不够,那就两百艘!

两千艘,两万艘!

今人后人,总有征服大九州的那一天!

毕竟,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连续几代并未出过值得大书特书的昏君,哪怕是举鼎而亡的嬴荡,亦有不可抹灭的功绩。

始皇帝作为继往开来者,迄今为止,唯一完成了一统天下成就的帝王,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后人,也应该足够出色。

“扶苏……”始皇帝眉眼微抬,眼中浮起几分复杂。

事实上,始皇帝的后人真的足够出色,譬如说,公子扶苏!

为人刚勇,广受好评!不管是朝堂处置朝政,亦或者于陇西治理地方,都十分出色!

出色到,政治理念和始皇帝发生了严重分歧,出色到就算政治理念和始皇帝发生了分歧,依旧有数不清的支持者。

虽然,这群支持者鱼龙混杂,但扶苏的人格魅力,也可见一斑。

正在思索之际,门外响起赵高的声音。

“陛下,该用膳了。”

始皇帝收敛心神,准备用膳。

至于膳食,仍然是常见的烹饪方式,烤,煮。

只不过因为新得了辣椒孜然,味道却和以往大为不同。

宫里御厨的手艺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是缺乏材料和工具,并不缺乏对于火候的掌握以及对食材味道的把控。

在得到辣椒,孜然以后,宫中御厨短时间内就摸索出来用法,加上炉火纯青的厨艺,弄出来的东西可比赵泗王离弄出来的好多了。

始皇帝持筷夹了一口羊肉入口,腥膻味很淡,辣味适中,肉嫩无比。

比起之前的火锅煮肉,稍微清淡了一些,但是口感和味道却更上一层楼。

一旁烤的乳鸽亦是如此,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孜然点缀,还有一层淡淡的蜂蜜调味,搭配上御厨炉火纯青的烹烤,可谓是将食物和香料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香料确实是个好东西,光是闻起来都让人食指大动,更不用说之前在蓝田那边吃了个尽兴,始皇帝脑海之中还有记忆回味。

始皇帝虽口味不重,可是初尝辣椒孜然,亦有一种以往食物颇为寡淡无味的感觉。

浅尝一口,味道不错,相比较上次吃的火锅有些清淡。

这更符合始皇帝的口味,他从不重盐。

前面几口,吃起来还比较舒服,只是浅尝几口以后,颇觉乏味,始皇帝眉头微皱。

相比较之下,又觉得之前的火锅重麻重辣才香,一瞬间,和始皇帝以往的清淡口味还产生了冲突。

没道理……

始皇帝又吃几口,确实没有那种强烈刺激味蕾的感觉直白,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就是胃部反馈出来的感觉确实直观。

吃不下了!

又吃不下了!

之前始皇帝食欲不振就是如此,吃两口就吃不下去东西了。

以往觉得好吃的东西也觉得寡淡无味,味同嚼蜡。

眼下的食材好歹还用了辣椒孜然,不至于吃起来味同嚼蜡,但是也明显能够感觉出来,确确实实吃不下去太多。

或许是……味道再重一些才有胃口?

始皇帝并没有责怪御厨做的太过清淡,他口味向来清淡,他又没特意叮嘱厨子多放。

不过上了年纪心知身体为大,始皇帝只得令赵高吩咐下去再重新做一份,干脆就如赵泗火锅的做法,赵高那一日是跟着去的,虽然没上桌,但是赵泗说了怎么做的,赵高记得一清二楚。

作为始皇帝身边近臣,大秦的中车府令,这种事情赵高总是办的颇为得力,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始皇帝的一些小习惯,爱好,他都如数家珍。

赵高完美转述了每一个步骤,因为没有铜锅,始皇帝等着吃饭的原因,选择了用铜鼎代替。

等了许久,锅底终于新鲜出炉,外带成片成片切好的牛羊鹿以及野味之肉,还有新鲜的时令蔬菜水果,鼎中菌子也各式各样,有干的,也有现摘的新鲜的。

锅底熬的很好,最起码比赵泗弄出来的锅底好,主要是宫中的底料明显更加丰富,选择更多。

熟悉的样子,熟悉的汤底,熟悉的涮肉而食。

始皇帝一闻沸腾汤底散发的香味。

对味了,就是这个味!

确实闻起来就食欲大开,心中暗道。

“看来这种香料,重在刺激,若是太少,不足以令人食欲大开!”

将肉置于鼎中,沸腾片刻!

始皇帝掐准时机捞肉而出,之前他就嫌弃赵泗煮肉煮的太老。

始皇帝时间掐的很准,肉刚好熟了,但是又没有煮老,基本上就卡在刚刚煮熟的时候!

放入口中,始皇帝眉头深深皱起!

味对了,但没全对,始皇帝可以肯定,甚至比上一次的口感更好。

好吃,还是很好吃!

就是感觉差了点什么,吃不爽利。

(扶苏这个人物没那么简单,也不是被儒家洗脑了。后面会写。月票推荐票快捷通道。)




赵泗和始皇帝谈天说地,王离一旁陪坐。

王贲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微微摇头,见锅中肉已所剩无几,便在一旁使剑片肉,置于锅中。

王贲倒是挺忙活,帮忙倒酒,帮忙片肉。

弄的本就有点发晕的王离总有一种晕乎乎的感觉。

自己的父亲居然亲自为自己斟酒煮肉,嗯……虽然自己只是个陪衬。

始皇帝并没有邀请王贲同食,也没有刻意于王离交谈,继续和赵泗谈天说地。

之前在琅琊港口的时候,赵泗和始皇帝的交谈并没有太久,故而不甚详细。

这一次,赵泗补充了很多细节。

严格意义上来说,实际上这个时代很多地方都还比较原始荒芜,除了中亚以及欧洲,其余地方大部分都是土著部落制的时代。

哪怕是中亚以及欧洲地区,实际上也很难和现在已经大一统的大秦进行比较。

赵泗不是太清楚这个时代中亚以及欧洲地区的经济情况和生活水平,他也就是补给的时候靠过岸,甚至不清楚当地政权国家。

因此除了地理方面和人种方面之外,可以给始皇帝提供的信息比较少。

他们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使团,赵泗的主要目的也是带领船员们归家。

当然,哪怕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信息在这个时代也弥足珍贵,最起码告诉了始皇帝这个世界的大体面貌。

“四极之外,多为化外土著?”始皇帝开口。

赵泗点了点头,还真是这么回事。

澳洲土著非洲土著以及美洲土著,说实话不太行,和大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完全没有办法比较。

真正值得重视的也就中亚以及欧洲地区,他们才是能够踏上棋局的角色。

始皇帝微微皱眉。

好消息是,大秦足够强大,哪怕再四极之外的广袤天地,也处于第一梯队,这是赵泗肯定的事实。

坏消息是,四极之外的广袤天地,太过于荒芜。

更坏的消息是,四极之外的广袤天地太远太大。

赵泗带回来的消息也太过于粗糙,真正有价值的反而是那份海图。

如果想要对世界各地政权文化结构环境有更深的了解,势必要派遣新的船队。

大秦的人口不少,但是相比较于广袤的天地,反而有些微不足道了。

始皇帝本能的开始了思考。

作为横扫八荒六合的始皇帝,当得知世界广袤肥美,看到完整的世界地图的第一个瞬间,产生的想法是理所应当的据为己有。

就如同他初登王位的那一刻,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天下应该在自己手下混为一谈,天底下都应该只写一种文字说一种语言用同一种度量衡。

当然,他知道这样的想法是荒谬的。

始皇帝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世界之极另一端的秦吏,光是得知中央政治变动,恐怕都得要十几年的时间,做出反应甚至需要几十年。

更不用提各地税收的征取。

始皇帝可以为了从匈奴人手中夺走河套之地修建一条秦直道以方便运输物资。

可是世界呢?

难道再修一条秦直道?

那要有多长多远,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作为一个勤政但并不是很爱民的皇帝,始皇帝对于大秦的财政情况以及承受能力有着清晰的认知。

可以这么说,目前的秦国,已经在极限负荷了。

河套地区三十万秦军,修建长城的数十万征夫。

百越地区的六十万秦军……

秦始皇陵,正在轰轰烈烈开工的阿房宫。

天底下驰道的继续铺设和修建。

始皇帝手下的秦国宛如一台精密的仪器,始皇帝则是最敏锐的操控者,让帝国的最大功率运转的情况下,铺设各式各样的大工程,同时又不会猝然崩塌。

赵泗是一个热爱冒险的疯子,不然上一辈子也接不到红牛赞助。

始皇帝骨子里也有疯狂的冒险因子。

他从来不会畏手畏脚,在缔造了前无古人的大一统以后,不顾一切的开启了帝制先河,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前无古人甚至看起来离经叛道的,最起码在这个时代绝对足够离经叛道。

他做的每一个大工程都是在挑战大秦帝国的承受极限。

客观来说,始皇帝同时进行的大工程,单单拿出来一件都足够一个王朝无力分心。

偏偏始皇帝能一块来,还能够在极限情况下反复横跳。

他手下的秦国,永远在极限负荷下疯狂运转。

当然,更可怕的是,极限运转情况下的大秦,可能藏的还有后备隐藏能源。

但是始皇帝已经五十岁了,选不再是那个产生想法就不顾一切想要实现的年纪。

别说征服世界,大秦踏出四极恐怕都需要十年乃至于几十年的时间。

始皇帝收敛想法,又继续询问赵泗一些专业问题。

“人口?人口我不太清楚。”赵泗认真的回答到。

“技艺器具?好像也不太精密吧……没太留意。”

“军队?没交过手,和土著交过手,战斗力一般……”

“粮食产量?应该和大秦差不了太多吧。”

“海船?技术应该和齐地差不多,跨海航行应该不太能够。”

“铜矿?应该有吧,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始皇帝最后得到的回答比较一般。

赵泗要么是一问三不知,要么是一知半解不敢肯定。

问了半天愣是不知道大秦出海能赚点什么。

不过按照赵泗的说法,其余地区暂时不具备跨海航行的能力,大秦倒是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然后呢,能获得什么?

一统世界当然是痴心妄想,可是得知四极之外的广袤天地,而且大秦实力还不弱,大秦又手握主动权的情况下,不干点什么总觉得不舒服。

说白了,赵泗哪怕拥有环游世界的经历,但是能够给出始皇帝有用的信息依旧不多,甚至始皇帝比较在意的信息赵泗一问三不知。

赵泗当然不会闲的没事去了解一下各地人口政治经济,他又不是大秦使者。

在赵泗坦诚的回答之下,始皇帝主动结束了这次聊天,想要得知大九州的更多消息,恐怕得重新派遣一只船队,带上专业人士才行。

这些事情得等着驺奉来到咸阳以后才行,其余各家各派对于出海可能意见不一,但是阴阳家,绝对哭爹喊娘上赶着去。

(推荐票月票快捷投票通道。本书不会无脑征服世界,不会无脑殖民。各位看官慢慢看,你们担心的东西我知道,帝国极壁通讯极限这些理论我也清楚。)




“怎么还没到?”

王贲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王离和赵泗依旧不知所踪。

眼下王贲也不能耽搁,自行带领始皇帝前往耕种红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的开荒地。

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之前开垦的几百亩荒地。

如今距离耕种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红薯土豆玉米还有其余蔬菜种子基本上都已经发芽,郁郁葱葱,分外喜人。

地头间有船员和士卒正在忙活除虫除草,赵泗虽然说过这些农作物没那么金贵,但是毕竟是育种阶段,自然要精细照料,以求高产,确保万无一失。

因为王离和赵泗不在的原因,王贲只好亲自充当解说员。

好在王贲也来此视察问询过几次新作物的生长情况,故而也分的清哪一片是红薯,哪一片是土豆。

“陛下,此地界种的皆是红薯。”王贲抬手指去,只见绿油油一片的红薯已经发藤长叶。

“约莫再有个三四个月就能够收成了。”

始皇帝颔首,亲自走到地头前面,蹲下身子,看着郁郁葱葱新发的红薯藤蔓,脸上露出几分喜色,暂时不清楚收成如何,但是单看密密麻麻的一片,长势就足够喜人。

“这里是土豆,约莫也得三四个月才能收成。”王贲又指向另一处的土豆播种之地。

始皇帝再次走过去,绿葱葱的土豆苗也分外可爱。

赵泗说过很多红薯土豆的缺点,作为一个天性谨慎的人,赵泗对于红薯土豆并没有大吹特吹。

这东西放到古代能够活人无数毋庸置疑,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伤地费田,久食伤人,不宜储存运输,基本不具备大规模流通的属性。

但是对于始皇帝而言,五百斤的产量就足够弥补这些缺点了。

不挑地,长势好,耕种简单产量高。

大秦目前的粮食产量真的谈不上多高,作为主食以外的补充品,可以有效的提高百姓的生活下限。

“这里是玉米。”王贲带着始皇帝来到耕种玉米的地方。

玉米长的快,气候适宜三个月基本上就能够完全成熟。

眼下才过去一个多月,玉米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笔直的玉米杆子已经到了始皇帝的小腹。

始皇帝伸手抚摸玉米叶子,略微有些刺手,看起来长势也是不错。

虽然赵泗口中玉米的产量和小麦相比只多了一点,但是其生长周期刚好可以和小麦互补。

哪怕再赵泗口中玉米作为主粮可能并不好吃,但是只要方便储存运输,吃起来无毒无害,就具备了成为主粮的条件。

小麦生长周期长达八个月……横跨冬春夏三个季节。

如果有玉米作为补充,虽然人会忙碌一些,但是大部分地区一年下来粮食收成却可以因为玉米的出现而直接翻倍。

三种粮食长势都分外喜人,让最近一段时间身心疲惫的始皇帝老怀大慰。

放眼看去,皆是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除了红薯玉米土豆,还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其余农作物的耕种地段,始皇帝知道这些都是赵泗从海外带来的新作物种子,有蔬菜,有香料,也有水果。

虽然意义比不上红薯土豆玉米,但是也能够极大程度上丰富大秦的农业种类。

只不过这些带的种子都不多,故而种出来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和自成一片的红薯土豆玉米不能比。

唯有一片,耕种面积和红薯土豆玉米的耕种面积相比也不差多少,同样是绿油油的一片。

“这里种的是甚么?”始皇帝指着那绿油油的一片开口问道。

“辣椒!”王贲开口回答。

始皇帝闻听是辣椒眉头微皱,一旁默不作声的赵高脸皮微动。

始皇帝对辣椒有印象,因为赵泗言说食之甚美的原因,为始皇帝试吃的赵高脸红成了猴子屁股。

始皇帝最终也没忍住尝了一口,纯辣,带点苦,刺激的很,故而对于这种东西并不是十分喜欢,谈不上差,但是体验感有些一般。

在始皇帝心中,和红薯土豆玉米完全无法相比。

但是很显然,赵泗并非如此想,仅从耕种面积就可以得知,赵泗出海归来带的辣椒种子怕是不在少数,和红薯这般作物的种子数量也不差多少。

事实上……若不是出于那么一些家国情怀,赵泗指定带满各种香料种子,红薯土豆玉米最多带那么一小箱子罢了……

粮食的播种是一个倍率问题,不考虑人为消耗的情况下,很显然带回来的种子越多,收成以后获得的种子越多,推广的速度也就越快。

不过船上空间就那么大,各种东西都得带上一些,始皇帝倒是巴不得其他东西都留个种,剩下带的都是三种新粮,别的不说,若是这几百亩地全是红薯土豆玉米,推广播种的速度会快上许多。

“可惜!”始皇帝微微摇头,对于赵泗浪费空间带了那么多辣椒的决定表示了一定的质疑。

至于王贲,也终于趁着始皇帝巡视三种新粮的时候询问王离和赵泗的下落。

二人外出,结伴而行,又无随从,只说出去游猎,不过蓝田大营附近可以游猎的地方并不是很多,而且这里要道之处皆有军所,现在已经锁定了王离和赵泗的踪迹。现在已经派人前去通知,快马加鞭,不需要多久就能够赶回来。

“赵泗呢?”始皇帝恰好于此时开口问道。

王贲脸上一黑,应声开口道:“同犬子一道游猎,臣已遣人唤回。”

始皇帝点了点头倒也没说什么,他来蓝田大营又没有提前通知,赵泗和王离外出未归情有可原。

始皇帝本欲于此安静等待赵泗归来,忽然好像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沉默片刻开口说道:“不用了,带朕一同前去吧!”

王贲脸上再次一黑,没有多说,当即派人为始皇帝备起驾撵,朝着赵泗王离二者所在之地进发。

这种小事,其实并不妨碍什么,始皇帝并非不近人情之人,王贲也不至于这么谨小慎微。

王贲的不适,更多是出自于本身对于王离的不满。

他从来都觉得王离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天资驽钝的王离也从未让王贲满意过。

至于从未让王贲满意过的王离,眼下正在和赵泗欢快的一边喝酒,一边吃着野味火锅快活着呢。




仔细一想,赵泗发现好像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都能派上用场。

甚至于加减乘除的现代运算方式,乃至于方程表达式……

一些现代习以为常的东西似乎都能在这个时代迸射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王离对赵泗的话没有轻视的意思,听到利在千秋四个字打起来了精神开口道:“果真如此?”

“果真如此!”赵泗点了点头。

“我去差人来,都要什么匠人?”王离开口问道。

“木匠吧……对了盐是不是很贵?”赵泗又开口问道。

“还成,算不得太贵。”王离开口回答道。

“之前岸上置的形如虎蹲的盐多少钱?”赵泗知道王离是个狗大户,故而特意开口再次询问。

“一块约莫几百钱上下,看大小吧。”王离想了一下回答道。

“这还不贵?”赵泗翻了个白眼。

秦朝货币的购买力可不差,几百钱,买一块不到拳头大小的盐。

“那百姓日常所食用盐作价几何?”赵泗继续开口问道。

“不太清楚……”王离挠了挠头。

他家里所食,用的都是形盐,在这个时代最上档次的一种盐。

也就是盐自然结块或者经过人工制作以后形成的如同动物形状的块状盐。

形盐在这个时代是上档次人家的标配。

赵泗心中暗暗思索,关于古代制盐,他还真有点想法。

盐这玩意,要么使用饱和结晶法,要么就是木炭草木灰吸附过滤。

盐这玩意到处都是,其实古人很早就知道海水里面是含盐的。

只不过自然析出结晶杂质太多,实在缺乏过滤手段,若只是灰尘杂质也还无妨,重金属含量过多才是真的要命。

“现今盐多从何处开采?”赵泗继续问道。

“多产于齐地,听说那边煮海成盐,至于其余之地就比较驳杂,要么是板盐,要么是井盐,要么是盐矿。

其中井盐最为上称,齐地煮出来的海盐次之,再次就是板盐,其余就是盐矿,质量良萎不齐。”

“你有办法制盐?”王离开口问道,有曲辕犁在先,在加上赵泗主动开口讨要匠人,王离已经大概有所预料。

“嗯!”赵泗点了点头。

“如果不出意外,让盐价下来一些应该没太大问题。”

不管是饱和结晶法还是草木灰木炭土法过滤,都可以让这个时代很多原本不能吃的盐变得能吃。

盐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在少数,煮海为盐可以追溯到春秋乃至于更远的时期,齐地一直都是产盐大户,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晒盐法,盐价居高不下,井盐板盐产量太小,盐矿产量大,但是重金属丰富,缺乏过滤提纯手段。容易吃死人。

古人就算过滤也无非用些密筛子过滤掉一些不溶于水的杂质,溶于水的那是一点都没过滤掉。

“能下来多少?”王离也倒吸一口凉气。

赵泗还真不知道……毕竟他对这个时代的物价不够了解,王离这货也是如此。

王离见赵泗没有开口也就停下,先去帮赵泗寻找匠人。

赵泗也没闲着,趁着这个功夫在地上画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游标卡尺是个好东西,抄了!

刨子这玩意也抄了!

赵泗当先就想到了一些小工具,这个时代锯子都算木工高配工具,什么刨子矬子啥的还没诞生。

画了好大一会,一堆七零八散的东西,有小工具,也有大件,还有个织布机,书上的那种,不过赵泗不太清楚原理,冥想半天也因为太过久远有些模糊不清,故而有些地方画的不够清晰。

还有个躺椅,嗯……算是赵泗自己公器私用,等匠人们捯饬出来自己用,躺着摇摇晃晃挺舒坦的,这个时代连个凳子都没有,干脆一步到位弄出来摇椅享受享受。

不合礼仪私底下享受也成的。

不消片刻,王离领来匠人,赵泗指挥者匠人们按图制物。

“这些东西大小应该多小?”匠人们开口问道。

赵泗想了一下,干脆问王离要来一些兽皮,拿起来毛笔在兽皮之上勾勒,另外贴心的附上尺寸,结构。

因为不习惯拿毛笔作画,还画废了一张,习惯了一下终于没出差错,交付给匠人。

却不想匠人还没开始工作就已经开始震惊了。

“如此构图,实在是妙!”

赵泗的构图是三维立体构图,更是直接在图上用线段标出具体尺寸,看起来十分直观清晰。

大小东西都清晰标注。

还有以虚实线分开表达的方式。

譬如虚线一厘米就代表一厘米,实现一厘米代表一米。

当然,秦代不讲厘米米什么的……

这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居然也算是一种不小的进步。

匠人们又不是傻子,这种构图方式一看就懂,以后再弄其他东西也只需要按照这般构图,他们自己练习练习就能平白掌握一种构图方式。

平日里做工全靠言传身教,该多长多大自己估量。

这般设计构图赵泗不是第一个,但是能毫不在意拿出来给这群匠人看的赵泗是第一个。

这玩意放在仙侠世界那不就是武功秘籍,基本上看一眼就明白其中原理,稍微学习一些就知道以后做东西如何构图。

以后只需按图索骥即可。

故而,对赵泗图上画出来各式各样的东西,匠人们只是比较疑惑,但对赵泗十分心存感激。

“成,弄去吧……弄出来我再来看。对了,先把这些小东西弄出来。”赵泗开口说道。

他说的是游标卡尺水平仪锉子凿子之类的东西。

这些小工具先弄出来回头弄大东西才更方便。

至于这群匠人怎么弄?那就不是赵泗的事情了,他只负责提供一个图纸,有些东西赵泗甚至只打算提供一个思路。

因为再具体赵泗也不会了。

反正让这群匠人忙活又花不了几个钱,万一弄出来了呢?

只要不是涉及兴办工厂,有王离这个狗大户在,能花几个钱?

再说了,赵泗现在还是奉旨种粮呢。

有点要求很正常,没闹出来什么乱子,又不花钱,谁闲的没事阻挠赵泗?

王贲都不敢这样,甚至特意叮嘱王离一应需求尽皆满足。

不就是担心赵泗种不出来粮食硬往地上一坐被讹上?

赵泗很有自觉,有快捷通道不走那是弱智。

弄不出来,发挥发挥这个时代匠人们的聪明头脑,有事情让他们为难去。总不能事事都麻烦穿越者,这个一知半解,那个一知半解,赵泗大部分东西都是一知半解,不能把一知半解当成全然不通啊,要相信这个时代人的聪明头脑。

“帮我找些不能吃的盐来!”赵泗看向王离开口说道。

制盐这个赵泗打算自己来。

盐铁重器盐铁重器,动动屁股都知道这玩意弄出来功劳很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