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女频言情 > 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

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

七子 著

女频言情连载

高考还差考两科时,我妈去世了。班主任脸上十分纠结:就差两科了,如果放弃……我眼中有一圈水在打转,对着他说:我要回家。到家时,弟弟妹妹在妈妈灵前哭得撕心裂肺,爸爸在一旁默默流泪。我以为他和我妈多年来鹣鲽情深。直到五个月后,他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女人。1自从我妈走后,家里的姑姑伯母就上赶着给我爸张罗对象。我爸虽不是富甲一方的老板,却也在村镇是个有名望能赚钱的好人。我妈的病拖了二十多年,我爸就给她治了二十几年。村里人都说:像俊文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我一直以为,我爸和我妈感情深厚,我爸绝不可能再找。直到有一天妹妹悄悄告诉我:姐,我听到爸爸在手机里和一个阿姨聊天。我起初不信,说她肯定听错了。妹妹收了收被冻得皲裂的手,低声问我:姐,如果爸...

主角:曹小梅唐小梅   更新:2025-04-24 19: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曹小梅唐小梅的女频言情小说《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由网络作家“七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考还差考两科时,我妈去世了。班主任脸上十分纠结:就差两科了,如果放弃……我眼中有一圈水在打转,对着他说:我要回家。到家时,弟弟妹妹在妈妈灵前哭得撕心裂肺,爸爸在一旁默默流泪。我以为他和我妈多年来鹣鲽情深。直到五个月后,他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女人。1自从我妈走后,家里的姑姑伯母就上赶着给我爸张罗对象。我爸虽不是富甲一方的老板,却也在村镇是个有名望能赚钱的好人。我妈的病拖了二十多年,我爸就给她治了二十几年。村里人都说:像俊文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我一直以为,我爸和我妈感情深厚,我爸绝不可能再找。直到有一天妹妹悄悄告诉我:姐,我听到爸爸在手机里和一个阿姨聊天。我起初不信,说她肯定听错了。妹妹收了收被冻得皲裂的手,低声问我:姐,如果爸...

《暗夜里尚有微光(曹小梅唐小梅)》精彩片段

高考还差考两科时,我妈去世了。

班主任脸上十分纠结:就差两科了,如果放弃…… 我眼中有一圈水在打转,对着他说:我要回家。

到家时,弟弟妹妹在妈妈灵前哭得撕心裂肺,爸爸在一旁默默流泪。

我以为他和我妈多年来鹣鲽情深。

直到五个月后,他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女人。

1 自从我妈走后,家里的姑姑伯母就上赶着给我爸张罗对象。

我爸虽不是富甲一方的老板,却也在村镇是个有名望能赚钱的好人。

我妈的病拖了二十多年,我爸就给她治了二十几年。

村里人都说:像俊文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我一直以为,我爸和我妈感情深厚,我爸绝不可能再找。

直到有一天妹妹悄悄告诉我:姐,我听到爸爸在手机里和一个阿姨聊天。

我起初不信,说她肯定听错了。

妹妹收了收被冻得皲裂的手,低声问我:姐,如果爸爸不要我们了怎么办。

我闻言蓦地怔住。

说实话,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爸爸不是这样的人。

我摸了摸妹妹圆圆地脑袋,把她的手放在我的棉袄里。

不会的,爸爸不会不要我们的。

她“哦”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当天晚上,爸爸和我们围在火堆旁边烤火。

外面的雪一直下着,农村的冬天格外的冷。

坐了很久,爸爸才缓缓开口:爸爸给你们再找一个妈妈怎么样?

弟弟和妹妹同时看了我一眼,我一时喉咙像是被哽住,发不出声来。

妹妹抬着头,对着爸爸说:我们不要新妈妈。

你才十岁,弟弟才七岁,找个新妈妈来照顾你们。

爸爸说。

我的手掌在板凳上不断摩挲,最后终于发了言:爸,妈才走不到半年,你现在找是不是有点早了。

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支持他,他终于发了火:你爸又不是那些老古董,你妈走了,爸爸才四十几岁。

你们想过,往后的几十年,我要怎么过吗?

说的也是。

我的心里有些动摇,可我此刻心里十分酸涩。

原来,二十几年朝夕相伴感情,是抵不过往后的孤独寂寞的。

后面的几天里,大姑小姑接二连三地来劝我。

你爸还年轻,你们不能这么自私…… 你爸为你妈苦了大半辈子,现在也要为自己考虑了…… 大人的事,小孩不要多嘴…… 你妈那病,没有你爸,早死不知道多少回了。

…… 真可笑,我妈生前帮了她们多少忙。

死后没见她们掉两滴眼泪,如今物是人非,却都来谴责我们姐弟和我妈。

2 我没有阻止我爸另娶,因为说了也没用。

况且他们说得对,我爸需要一个陪他说话的人。

那个女人来的那天,穿得非常朴素,身材样貌都不及我妈。

我十分不解,给我爸介绍对象的人那么多,他为什么会挑一个这样的呢?

后来我知道了,原来,她叫曹小梅。

我妈,叫唐小梅。

真讽刺。

曹阿姨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在外面打工。

她虽然长得不好看,却十分勤快。

冬天的水冷,我抱着自己和弟弟妹妹的脏衣服准备下河去洗。

曹阿姨拦住我:给我吧,水冷。

我礼貌地拒绝了,可她最后还是把那堆脏衣服抱走了。

我们喜欢吃饺子,曹阿姨踩着单车去集市上买饺子皮和肉回来。

那时我爸叫我复读一年,穷人家的孩子。

只有读书,才是最便捷的出路。

我见曹阿姨对我们这么好,我去读书,她应该也会对我弟弟妹妹好的。

所以我答应了。

去复读的前一晚上,妹妹抱着我笑:姐,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读书的。

我也笑了:涵涵,你在家和小风好好的。

后来我们抱在一起睡着了。

去学校前,我问我爸:爸,曹阿姨有孩子,你也有孩子,你们不会再生了吧?

我爸连连摇头:我们双方都有孩子,我何必再自找苦吃。

我得到回答,点头后上了车。


11 我把我爸拉黑删除了。

妹妹初三那年,学业很紧张,她选择了寄宿在学校,以后都不回家了。

我很支持她的想法。

婆婆抓了一只老母鸡来杀,叫我炖汤拿去学校给妹妹吃。

二女子马上要考高中了,拿去给她补补。

我眼里发烫,连连点头:诶,诶,谢谢妈。

她瞥了我一眼:谢莫子,你们没得妈,我是你婆婆,就是她的妈。

那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我妈在世的时候。

如果我妈在世,大概也会像她这样吧。

可是,我妈不可能回来了…… 我把炖好的鸡汤装好,坐了中巴去妹妹的学校。

到时刚好下课,所有人都去吃饭了,只有她一个人埋头题海。

她写得专心,丝毫没有注意到我。

我在她身旁坐下,她才抬起头来看我。

她又惊又喜:姐,你咋来了?

我来看看你。

我笑着,取出口袋里的食盒。

以前的鸡汤味道很浓,很香,还没打开就已经飘香四溢。

妹妹期待地看着我:姐,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上高中的。

我打开食盒:你有这个心就好,不要太累了。

快吃吧。

她点点头,叫我和她一起吃。

我说:家里有呢,你吃吧。

我回去时,妹妹喊住了我:姐!

我转过身,看到她身后的一片晚霞,她就站在那晚霞里笑着。

姐,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我要把你的那份儿也读了!

我笑中带泪:好,姐姐等你的好消息。

12 妹妹中考后回家,所有人都对这次考试闭口不提。

唯恐她有什么心理负担。

爸爸和曹阿姨也回来了,听说爸爸赚了点钱,准备把老屋翻修一下。

爸爸给我发QQ消息,才发现我把他删了。

大姑小姑对我口诛笔伐,说我不孝,是个祸害,白眼狼。

我都置之不理。

出成绩那天,爸爸就开着曹阿姨二儿子的车,想要把弟弟妹妹接回去。

弟弟一个劲儿地往后躲,妹妹的手一直攥着我的衣角。

爸爸看着妹妹,笑得和蔼:涵涵,你中考考得怎么样?

妹妹还没说话,曹阿姨就先打了岔:你未必觉得她能考上一中?

憨憨的,哪像读书的苗子?

我看啊,白家以后有出息的,只有咱的小儿子。

我弟弟立马不服气了:你那小儿子,快四五岁了,连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吧。

她咬了咬牙,狠狠瞪了我弟弟一眼。

我取手机看了看时间,对着妹妹道:应该可以查成绩了。

妹妹点点了头:可以的。

妹妹接过电话,拨通了班主任的号码。

还没等妹妹开口,那头的班主任喜笑颜开:白涵,恭喜你,以630分的成绩考上一中了。

那年中考,满分700。

妹妹乐极生悲,喜极而泣。

我给她竖了个大拇指: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曹阿姨满眼的不可置信。

我挑衅地看着她:看来,你们的小儿子得努力了呢,毕竟630这分数,不是谁都能考得起。

她撇了撇嘴:考得上又怎么样,她读得起吗?

有钱读吗?

妹妹突然僵住。

是的,考上高中,就说明有一笔很大的开支。

我抓紧妹妹的手:别担心,砸锅卖铁,姐也供你。


5 我去学校前,我爸给了我200元,做生活费。

我震惊地看着他:爸,你是不是搞错了?

我的生活费是400。

我爸想了很久,解释道:给你妈治病,爸爸已经花光了积蓄,现在你曹阿姨怀孕了,也要用钱。

我鼻头一酸,只好点了点头。

好在,他没让我就待在家里,放弃读书。

或许,曹阿姨还没有说服他吧。

我在学校节衣缩食半个月后,只剩下20元钱,还有半个月才能回家。

最后,我只能放弃早餐,中午和晚上在食堂里买两个馒头填饱肚子。

说实话,我很讨厌吃馒头,一点味道也没有,难吃极了。

后来班主任找到我,说我爸打电话来了。

家里出了事,让我回家。

我手里仅剩五块钱,刚好够车费。

回到家,我才知道,我家果然发生了大事。

曹阿姨的儿子要买车,找曹阿姨要钱。

她哪里有呢?

于是算盘就落到了我爸头上。

曹阿姨笑得很假:你一个女娃子,干脆别读了,结了婚还能有一笔彩礼钱。

我爸始终低着头,只字不说。

不说话,就是赞同。

涵涵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凭什么不让我姐姐读书?

你儿子又不是我爸的!

曹阿姨闻言脸色一脸,我爸急忙呵斥我妹妹: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出去。

我不!

妹妹抬起稚嫩的脸,一脸倔强。

曹阿姨笑了起来,对着涵涵道:你和你姐姐,只能有一人读书,你让你姐姐读,你就不能读了。

我妹妹瞪着她:不读就不读! 曹阿姨和我爸同时一愣,大概没想到妹妹会倾力护我。

我心头一热,把妹妹拉在身侧:你们不让她读书,是犯法的。

她咯咯笑起来:你要去告你爸吗?

我爸此刻也抬起头看我,许久,我闭上眼:好,我不读了。

6 很快,家里给我安排了相亲。

我爸告诉我,叫我多要点彩礼,到时候他好添点让我带回婆家。

可男方坚称只能出八万八,无奈之下,我爸答应下这门婚事。

我爸没有给我办席,给我的陪嫁,只有亲戚送的几床被子。

我就这样被婆家的人接走了。

好在陈帆人老实勤快,我们婚后还算过得和谐。

就是婆婆时常埋怨我爸卖女儿,我只是笑笑不说话。

我婚后四个月,怀孕了,我怀孕两个月的时候,曹阿姨生了。

她给我爸添了个儿子。

陈帆带着我买了些礼品回娘家。

我妹妹正端着一碗鸡汤急急忙忙往厨房跑。

我问她:你不去读书吗?

她默了片刻:爸爸说,叫我请一个月假,等曹阿姨坐完月子。

我忍了又忍:那爸呢?

爸爸出去打小工了,等曹阿姨出了月,爸爸就要带着他们出去福建打工了。

我又气又恼:那你和小风怎么办?

我妹妹看了我一眼:爸爸说,到时候把我和小风送到你家去。

我不禁冷笑,果然,没妈的孩子,相当于父母双亡。

我从她手里接过鸡汤,转身进了厨房。

撕开一包盐,足足倒了三分之一进鸡汤里。

我把汤端到曹阿姨面前,笑着递给她。

她接过去,毫无防备地喝了一口,被咸得不行,扬手就把那汤摔在地上。

她恶狠狠地瞪我:你这贱胚子,想齁死我?

我白了她一眼:想喝好的,自个儿去做啊。

她被气得不行,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7 曹阿姨出了月,我爸特意来我婆家找我。

我把他请了进去,给他泡了杯茶。

他说:我和你曹阿姨就要出门了,涵涵和小风两个在家,你这个做姐姐的,应该带着他们。

我笑着说:你这和遗弃孩子有什么区别?

他脸色一变,就要抬手来打我。

我站在原地,狠狠地挨了他一巴掌。

我婆婆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我爸阴阳怪气:哟,卖女儿的来打女儿了?

我爸气得脸色潮红:我教训女儿,关你什么事。

我婆婆本就对我爸不给陪嫁的事耿耿于怀。

我爸这样一开口,我婆婆更是怒气冲天:从你把她卖了那天起,你还有脸说她是你女儿?

你们白家,是靠卖女儿维持生计?

我爸气个半死:我生她养她这么多年,这点钱是我应得的。

多么可笑。

生养孩子,就是为了长大了可以卖点钱。

有的人,并不是觉得那是一条生命,只是他用来换钱的物件。

仅此而已。

8 我爸真的把我妹妹和弟弟扔在了家里,带着曹阿姨娘俩出门了。

他们走后,我回了趟娘家。

我早就想好了,如果爸爸真的不管妹妹和弟弟,那我就回娘家来,总不能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自生自灭。

弟弟已经八岁了,上着二年级,妹妹十一岁,正在上五年级。

他们都很懂事了,面对爸爸出门,他们表现地异常平静。

妹妹看着我:姐,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自己在家,可以的。

她才十一岁啊。

我眼里进了沙子,摇摇头:没事,我来陪你们。

陈帆家离我家有些远,骑电动车要骑三个小时。

隔天,陈帆就带着婆婆来找我。

我以为婆婆会极力让我回去,可我没想到,她看到我弟弟妹妹时眼睛也红了起来。

这天杀的老子娘,只管生,不管养。

婆婆骂道。

后来我们商量好,我留在娘家照顾弟弟妹妹,陈帆每月过来看我两次。

妹妹上了初中后,爸爸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我的电话。

他第一句话不是问我们过得好不好,而是问妹妹的成绩。

我冷笑一声:涵涵成绩很好,名次一直在年级前三十。

爸爸那边如获至宝,声音都洪亮许多:我就知道,这孩子,不差的。

我敷衍几句,挂断了电话。

陈帆抱着两岁半的孩子走进来,朝我笑了笑。

是谁打得电话?

我爸。

我说。

他显然有些惊讶,却不再问我任何话。


17 妹妹沉浸在学习中,鲜少回家。

好几次我去看她,她都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刷题。

婆婆叮嘱我,越是关键时刻,就越不要去打扰她。

所有我每每给她带了吃的,都放在她的座位,要么让她同学帮忙递给她。

我就在远处,远远地看着她吃完东西,继续埋头苦干。

越临近高考,许多学生就越想放松,她们都在教室里嬉笑打闹。

只有涵涵和少数几个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

妹妹高考完,爸爸又打电话回来了。

我告诉他,妹妹考得很好,过几天就会下成绩。

他立马笑着应我:成绩出来了,记得给我报个信儿。

曹阿姨语气嘲讽:就她那样,还指望她考得起清华北大么?

别做梦了。

清华北大确实很难,但并不代表毫无希望。

成绩出来那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成败与否,就这这一天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我也不敢轻易让妹妹去查成绩。

后来,还是婆婆拿着手机给妹妹。

二女子,快,查查看。

妹妹颤颤巍巍接过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所有人聚精会神,屏气凝息,唯恐听不清楚。

电话那头终于接通。

语文118, 数学132, 英语120, 理综250, 总分620。

电话挂断,所有人都沉默了。

过了几秒,小雪抬头问我:妈妈,620,可以上很好的大学吗?

可以,当然可以!

620,除了清华北大,大部分大学都是可以填报的。

我们大家喜极而泣,婆婆擦了一把泪:太好了,二女子,我们就知道,你是个好苗子。

18 爸爸得知涵涵考上了大学,带着曹阿姨一家回来了。

他脸上掩不住的喜悦: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曹阿姨立即换了嘴脸:以后有出息了,可不能忘本哟。

妹妹翻了个白眼:当然,这些年,我姐和弟弟供我读书可太辛苦了。

我摇摇头,我想说,不辛苦的。

曹阿姨和爸爸皮笑肉不笑。

后来大姑和小姑也来了。

大姑看了我们一眼,对妹妹道:没有你爸爸,哪里会有你。

是啊,有些父母亲戚,是惯会道德绑架的。

你伸手要钱的时候,巴不得立刻跟你断绝关系,你一有出息,立马上赶着沾亲带故。

我朝他们笑了笑:大学是考上了,可学费贵着呢。

妹妹站了出来,将在座的人都环顾一遍:爸爸,姑姑,我上大学学费还差5000,你们谁好心,出点呗。

众人本来脸上还笑笑呵呵,一听要钱立马变了嘴脸。

上个大学要那么多钱,还不如不读了。

大姑首当其冲。

曹阿姨也来补刀:有这5000,我们可以买多少好东西啊。

爸爸和小姑低着头,不说话。

看吧,多现实。

只要涉及到各自利益,那肯定是都要将人拒之门外的。

可他们哪里知道。

其实,妹妹上大学,学费早就攒够了。

我和弟弟多多少少存了些,舅舅也悄悄拿了2000块钱。

大姨也出了1000。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