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萧筱李治的女频言情小说《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 全集》,由网络作家“木易的火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陈王去了冷宫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立政殿。王皇后把茶盏狠狠地掼到地上,咬牙切齿道:“养不熟的白眼狼!本宫就知道,不是亲生的,就是不可能和你一条心。”金桂上前劝道:“娘娘息怒,陈王毕竟还小,日子长了就知道立政殿的好了。”“去,让人把他带回来,别在外面丢人现眼。”王皇后还是怒意不减,“还有刘氏,让冷宫的人好好教导教导她,让她知道些本分!”在冯婕妤和王皇后的“双重关照”下,可以想见,刘氏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承香殿。“听说,阿柔今日好生威风,将四品女官直接拖去了宫正司。”吃完晚膳后,将孩子们都带了回去,李治坐在榻上,一副闲话家常的语气。“是啊。”萧筱回答得特爽快,“她以下犯上,我自然要拿出点宠妃的气势,不然岂不是丢了陛下的颜面,您说是吧?”...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 全集》精彩片段
陈王去了冷宫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立政殿。王皇后把茶盏狠狠地掼到地上,咬牙切齿道:“养不熟的白眼狼!本宫就知道,不是亲生的,就是不可能和你一条心。”
金桂上前劝道:“娘娘息怒,陈王毕竟还小,日子长了就知道立政殿的好了。”
“去,让人把他带回来,别在外面丢人现眼。”王皇后还是怒意不减,“还有刘氏,让冷宫的人好好教导教导她,让她知道些本分!”
在冯婕妤和王皇后的“双重关照”下,可以想见,刘氏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
承香殿。
“听说,阿柔今日好生威风,将四品女官直接拖去了宫正司。”
吃完晚膳后,将孩子们都带了回去,李治坐在榻上,一副闲话家常的语气。
“是啊。”萧筱回答得特爽快,“她以下犯上,我自然要拿出点宠妃的气势,不然岂不是丢了陛下的颜面,您说是吧?”
“也有道理。对了,朕午后在御花园闲逛时,遇到一个宫女在扑蝶,结果扑着扑着,就扑到朕身上来了。阿柔看看,把这人也处理一下吧。”
萧筱不太明白他的意思,这在后宫,不是常规操作吗?“额,纳她入后宫吗?”
李治皱皱眉,显然不太满意。“阿柔不是自称一代宠妃吗?如今底下人胆敢与你争宠,竟不狠狠责罚一番?”
狗男人,又在试探我!
“陛下当时怎么自己不责罚?”
“朕要做仁君,怎好随意责罚宫人,所以才拜托宠妃娘娘帮忙。”
萧筱头一次见不要脸到如此理直气壮的人,你要当仁君,就让我当奸妃?
“呵呵,只可惜我当时不在旁边。下次,下次若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将那不懂事的宫女拖下去,打她几十大板!让她再也不敢觊觎陛下!”
“哦?原来阿柔这么在意朕,那若不是宫女,是其他嫔妃呢?”
“不怕陛下笑话,阿柔心眼小,哪怕是宫中姐妹,我也不能容忍她们来跟我抢夺陛下。我对您一片真心,日月可鉴,天地可昭。”
吹呗,吹牛也不上税。
不料此时,齐秉义进来禀报,说是立政殿的琼花来了,正在外求见。
李治示意让人进来,同时看着萧筱挑了挑眉,意思不言自明:瞧瞧,机会来了。
萧筱嘴角抽动:他喵的,谁能想到下次来得这么快?
果然,琼花进来行礼完毕,便道出了来意:“皇后娘娘遣奴婢过来,请陛下移驾立政殿,有要事相商。”
说着,还不着痕迹地看了萧筱一眼。
这摆明就是要截了皇上去告状的。那她能让皇后如愿吗?必然不能啊。
萧筱捂嘴轻咳两声,手在后面狠狠掐了一下腰间软肉,顿时眼圈就红了,娇娇怯怯地说:“陛下,那秦尚功仗着资历深,胆敢欺辱妾,妾第一次管事,心里本就忐忑,为了不让人小看,硬撑着罚了她一顿,到了下午就气得犯了心口疼,哎哟~~”
亏得原身这身江南美人的皮囊,萧筱稍稍一作西子捧心状,就显得眼泛波光,靥带轻愁,再加上吴侬软语般的软腔软调,活脱脱一朵绿茶小白莲。
李治接戏接的很快,轻轻揽住她,佯怒道:“岂有此理!齐秉义,传朕口谕,尚功局四品尚功秦氏,不遵宫规,以下犯上,罚二十大板,革去尚功之位,贬去司计司为七品掌计。”
“喏。
琼花目瞪口呆,没想到萧氏竟恶人先告状,更没想到陛下竟这般纵容她。
李治接着看着她道:“回去和皇后说,朕明日陪她用午膳。淑妃身体不适,今夜朕还是留在承香殿。”
李治抽抽嘴角:……大可不必。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皇帝要放归宫人的风声传遍了后宫,尤其是“入宫七年便可放归”的诏令,让宫女们不由心潮起伏,意外、欣喜、担忧、为难,各种情绪都有。
喜的自然是那些进宫年限不长,正值韶华的宫人,她们很快就能出宫和家人团聚,还能正常地嫁人生子,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忧的是那些底层年老宫女,她们在宫中熬了大半辈子,很多人父母都去世了,就算放出宫也是无枝可依,还得自己谋生。
心情更为复杂的则是六局女官们,错过了婚嫁年纪,又好不容易在宫里熬出了资历和品级,让她们出宫自是舍不得,不出宫呢,又思念家人。
萧筱也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况,组织宫人们搞了一次“问卷调查”,基本摸清了大家的担忧和想法。李治参考过后,又推出了新的补充条例:
宫人满四十者,若自愿放归,可根据入宫年限发放一笔资财,帮助以后生活;实在年老不愿出宫的,也可选择留下,或者进入宫中寺观出家;
宫中有品级的女官,特许其每年见亲人一次,就定在每年三月三上巳节,于兴庆宫大同殿前,骨肉团聚一日。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尚书省的官员们已经在尽快研究各项细则,在新年过后便会正式颁布“宫人放归令”。因此这个年底,虽然格外忙碌,但宫中上下也是喜气洋洋的。有了盼头,每个宫人的眼睛里似乎都多了光彩。
而且,在李治的刻意放纵下,六宫上下几乎都知道,这是淑妃娘娘向皇上提的建议。一时间,萧筱真是收获了不少好名声。
立政殿里。
王皇后脸色阴沉,看着下面的诸嫔妃,冷声道:“淑妃今日又托病没来,她有病不好好养着,倒有闲工夫管底下宫人的事,还绕过了本宫这个皇后,直接向陛下进言。”
郑贵妃也是皮笑肉不笑,“如今满宫上下,都对淑妃妹妹感激不已呢。哎呀,倒衬得我们这班姐妹无能无用了,看来,得好好跟淑妃学学才是。”
“这等狐媚惑上,邀买人心的本事,我们也学不来啊。”冯婕妤惯常地阴阳怪气。
贤妃苏青青暗暗在心里翻白眼,觉得没意思透了,每天一早过来,一坐坐半天,一群人什么都不干,就在背后说人淑妃的坏话。
父祖兄弟都是武将、素来直来直往的苏青青就不明白了,看不惯淑妃你们倒是上呀!又不敢上,争宠也争不过人家,还不肯承认自己不行,就嘴上功夫厉害,一群长舌妇!
想到自己还要和这些长舌妇打半辈子交道,她就觉得眼前一黑,人生无望,还不如做个宫女呢,熬上七年就能出宫。跟这些人相比,起码淑妃这人爽快得多,要不,想办法交个朋友?
躲在承香殿的萧筱,也没过上自己想象中的咸鱼幸福生活,是她提的放归宫人,李治加班也得拉着她一道,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各种杂事比想象中还要多。
萧筱哭唧唧:是不用早起了,可是得熬夜啊~
忙着忙着,很快就到了除夕了。
每年的除夕之夜,宫中都要大摆宴席,彻夜守岁,不止皇亲国戚,不少朝廷重臣都会受邀参与宫宴。
今年也不例外,甚至因为新帝登基,而显得更为隆重。宴席是由光禄寺和尚食局共同准备的,掖庭的教坊司也早在几个月前,就为今夜的宴席排了新舞。因此,宫中处处张灯结彩,灯光通明,晶莹剔透如琉璃仙境。
已走到门口的萧筱正好听见,唇角不由勾起,原来是之前的秦尚功,那就好办了。
李治闻言也皱眉道:“秦氏?可是之前因顶撞淑妃而被降职的女官?”
“正是,淑妃跋扈,当日无故折辱于她,秦氏被降为七品掌计后,巧合之下发现了淑妃做假账的猫腻,日前曾来立政殿告发。但妾当时为保淑妃颜面,暂时将事情压了下来,没想淑妃如此胆大包天,竟会克扣刘氏至此,差点闹出人命。”
“妾也是又气又急,才会一时失了些分寸。”
本来在王皇后的计划里,等皇帝下朝的时候,萧氏早就罚跪完了,脸面也没了,协理六宫之权也可趁机收回来。若陛下问起,就把证人证据往他面前一摆,再加上刘氏险些冻饿而死的事实,饶是陛下也没法再偏袒萧氏。
如今陛下竟然提前过来,还亲眼撞见她派人捉拿萧氏,场面闹得有些难看。因此她话里话外都在为自己开脱,一副心系六宫,不得已才铁面无私的样子。
“那就传秦掌计过来,朕亲自问问。”
“是。”
立政殿偏殿。
太医令刚刚赶到,一看又是萧淑妃,一时心内唏嘘:上次被冯婕妤诬陷,这次又遭皇后当众责罚,这位淑妃娘娘真是流年不利。可见在后宫中,集宠于一身,就是集怨于一身。
他敛了敛心神,直接上前请脉,片刻后又让医女带淑妃进内室查看伤势。等萧筱再出来时,他才道:“淑妃娘娘并无大碍,膝盖上的磕伤会现淤青,臣这里有活血化瘀的玉肤膏,娘娘可每日外涂,几日便可恢复。至于手臂关节处,娘娘回去可热敷一下,近期莫提重物便是。”
“多谢太医令了,还要烦劳你一件事,给我身边这两位宫女也看看吧,她们刚刚为了护住我,受了不少伤。麻烦了。”
“娘娘仁厚,臣这就帮她们看诊。”
等到海棠看完病回来,梅香进去验伤看诊的时候,萧筱悄声吩咐海棠道:“你回承香殿一趟,把我放在妆匣底层的那个檀木盒拿过来。”
“是,娘娘。”
萧筱端坐在桌前,手指抚上自己隐隐作痛的膝盖,心下暗道:皇后喜欢玩阴的是吧,那咱们就来过过招吧。
正殿之内,审讯也正在进行之中。
秦尚功,不,秦掌计,短短几个月,人看着憔悴了不少,眼神躲闪,表情局促,似乎有些恐惧不安,又似乎有些破罐破摔。
“奴如今身为司计司七品掌计,要辅佐司计度支衣服、饮食、柴炭之账目,刘氏因已废为庶人,因此她的一例吃穿用度也同宫人一样,自司计司走账发放。”
“月前,奴婢发现账目有问题,冷宫刘氏的支出在总支账目上显示正常,但在另一本发放账册上,却大为减少,被褥、冬衣、柴碳都被克扣了,奴曾打听过,据说是萧淑妃的示意。奴思量许久,到底不忍,才在三天前斗胆来立政殿告发,果然没多久,冷宫那边就出事了。”
“账本呢?”
王皇后忙接话道:“在妾这里,为防万一,秦掌计把那几页誊抄下来了,作为证据呈交了上来。”说着,她便示意金桂从内室拿出几页纸张来。
“陛下请看,这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淑妃伪造账册,故意克扣刘氏用度,让她衣食无着,如此冬日,竟连最低等的黑炭都不供应。刘氏好歹也是陈王的生母,见她如此惨状,妾实在是……”
他轻轻凑过去,只见她的嘴唇被挤得嘟起来,脸颊微红,上面的透明绒毛在灯火下清晰可见,整个人如同一颗成熟丰美的蜜桃,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李治的眼神晃了晃,终究还是拿起折子拍上她的脸,“醒醒!要睡去床上睡。”
萧筱的美梦都被他拍飞了,睡眼惺忪的她怒瞪肇事者。
狗男人,就见不得她偷懒!
“你这摘要写得不错,若是百官们上折时,也能如此言简意赅就好了。”
萧筱打了个哈欠,“您是皇帝,可以直接下诏让他们改变行文风格啊。”
“你想得简单,朝中那些老臣,尤其是中书令,肯定不会答应。”
“陛下,您有没有听过,闭门羹效应?”
“嗯?”
萧筱抿嘴一笑:“先提出一个过分到让人无法接受的要求,等对方激烈反对后,再提出真正的合理诉求,对方多半就会妥协。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不会连续拒绝别人两次。”
“如此神奇?”
“您若不信,试试就知道了。”
第二天正是逢九的大朝会,李治高坐在御座上,冷眼看着底下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想着昨晚批的那些废话连篇的折子,面上各个都忠君体国,实际都囿于朋党争斗,朝中有一半的官员,都视长孙太尉马首是瞻,而另一半……
李治瞟过簇拥在吴王恪周围的柴令武、房遗爱、薛万彻等人,再看看独立在一旁,仿佛超然物外的尚书左仆射李勣。心中暗讽:不急,很快,水就要浑了。
下朝后,李治叫来中书舍人,吩咐道:“朕有三议,卿且记好。一、以后上折奏事不得超过五百字;二、少些歌功颂德的辞藻,直接开门见山说正事;三、所奏事项条陈缕析,力求言之有物。“
“从即日起,百官皆得遵守,一旦违反罚俸半年,若屡教不改,降等外放。好了,按朕的意思,下去拟诏吧。”
中书舍人记着记着就惊得嘴都合不上,陛下这是要做什么?等到李治不满的眼光看过来,他才如梦初醒,喏喏应是,告退下去了。
李治坐到御案前,随手拿起一本书,边看边等。果不其然,不过半个多月时辰后,中书令褚遂良就找上门来了。
“陛下。”老头走得急,有些气喘吁吁,行李后就忙不迭问道:“臣刚刚看到新拟的诏书,是关于百官简洁奏事之议,还明令必须遵守,否则重罚。陛下此举何意啊?”
不怪老人家不明白,历代官员向帝王上折,哪个不是洋洋洒洒一大篇,一是表达臣下对君主的崇敬,二是为了展示一下才学。如今,怎还规定了字数,不能超过五百字?那不是随便写写就超了吗?
李治没说话,直接让齐秉义递了本厚厚的折子下去,“中书令看看这个吧。”
褚遂良一头雾水地双手接过,一打开,好家伙,折子长得差点没垂脚面上去。
“这是司农寺少卿上的折子,写了足足五六千字,最后才点题:今冬还没下雪,可能影响明年春播,朝廷要早作准备。就这点事,中书令觉得五百字还写不完吗?依朕看,一百字就够了,剩下都是废话。”
褚遂良:……难怪陛下生气,连他都想骂人。
“不止是他,近来百官的折子也越发冗长繁琐,仿佛谁写得的折子长,谁就更恪尽职守似的。上行下效,京城六部九寺的主官尚且如此,地方官吏很可能效仿。中书令觉得,如此风气,该不该改?”
想克扣我病假,做梦!装病谁不会?
萧筱立马如弱柳扶风般,往海棠身上一靠,有气无力地说:“妾膝盖疼得不行,实在支撑不住。容妾失仪,先回去了。”
这场罚跪风波萧筱大胜而归,等回到承香殿后,梅香一边为她上药一边抱不平:“皇后娘娘倒把一切撇得干净,要奴婢说,就该把那刘妈妈也捉起来审问才好!”
萧筱喝了口热乎乎地暖浆,惬意地呼了口气,闻言笑道:“便是捉了刘妈妈,难道她能供出皇后吗?既然这点子事情牵扯不上她,那又何必把局面闹大?徒劳无益。本宫要的,从来不是一举扳倒皇后。”
“那娘娘……”
“这次皇后马失前蹄,陛下虽不深究,但心里必定怀疑。本宫要的,是在陛下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也在六宫上下,立下一个姿态。”
“从今日开始,承香殿与立政殿便是分庭抗礼,日后怕是风波不断,后宫的局面也将泾渭分明。妃嫔中那些个人精,说不定就想浑水摸鱼,盼着我和皇后闹得越大越好呢。”
萧筱口中的后宫人精之二,郑贵妃和杨德妃,果然正在讨论今天的事。
“姐姐,今日当真是解气,立政殿的宫人平日仰仗着皇后,各个都是鼻孔朝天,如今在宫正司的刑杖之下,也是哭爹喊娘。皇后的脸色难看的呀,常年打雁的却被雁啄了眼,真是丢死人了。”
只要王皇后吃瘪,杨德妃就高兴。郑贵妃看了她两眼,说道:“妹妹也别高兴地太早,皇后这次虽然阴沟里翻船,但终究也没伤及根本。王家势大,又依附于长孙太尉,要想扳倒皇后,恐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等还是要沉住气才好。”
“姐姐说的有理。”杨德妃收敛了一下说道:“可恨我弘农杨氏如今韬光养晦,我又是旁支之女,只能眼看着仇人快活,还是得多多仰仗姐姐。”
郑贵妃又安慰了几句,等把人敷衍走后,才不耐烦道:“这个杨静宜,当面什么都不敢做,就知道背后看笑话,等着摘果子,无胆匪类!”
梧桐上前,给她重新换了盏茶,“娘娘说的是,只是杨氏好歹也是四妃之一,有她站在咱们这边,总是多一份助力。”
“还有王婉华,更是蠢而不自知。本宫将秦氏的底细送到她手上,她都用不好。若不是她命好,托生在太原王氏,那容得这等蠢妇压在本宫头上这么多年!”
“这六宫上下,论智谋心计,娘娘您才是头一份的。您布下这个局,本意是想让皇后狠狠惩罚淑妃,在淑妃受辱之后,再暗地里施以援手,让她们斗得两败俱伤。如今淑妃提前破局,那娘娘的计划……”
郑贵妃抿了口茶,沉吟道:“倒也没有大的妨碍,经此一役,王婉华恨毒了萧晴柔,萧氏也不是个软柿子。她们一个有地位,一个有宠爱,是一定会斗起来的。到时候,本宫和杨氏身为四妃,定会受到两方拉拢,鹬蚌相争,我们才能从中渔利啊……”
“那就好了,只是娘娘,怎么还面带不愉?”
“本宫是在想,萧晴柔原来与王婉华蠢地不相上下,如今怎么忽然聪明起来了?三番两次躲过了算计?”
“是不是兰陵萧氏,见她如今有宠有子,又是四夫人之一,所以生了妄想,派人相助淑妃,想帮四殿下争一争太子之位?”
“萧晴柔虽出身兰陵萧氏,但她是皇舅房,如今萧氏一族最兴旺的可是齐梁房。不过也说不准……”郑贵妃垂眸沉思半晌,才吩咐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