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李如意李健安全文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李如意李健安全文

冷香忆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周景望感慨道:“若非江家出事,以小表叔之才,今年秋闱定能夺下一甲前三名。”周冰缓缓道:“我们家应好好对待青云。”“是。”周景望出了书房,便去瞧看秦太妃,走出两侧摆放绿色盆景的长廊,进了爬满爬山虎的月亮门,就见一个又高又瘦穿着白衫的身影在月亮门缓慢的走着。不是别人,正是江青云。“表叔,怎么没人搀扶你?”“是我不让他们陪着,我想一个人走走。几年没来你家,我都不认识路。”江青云扭过头来,国字脸,长眉将要入鬓,双颊深陷,眼睛凹进去,脸色不正常的苍白,浓眉紧蹙,眉头上布满密汗,这才走了不到一刻钟就已经累得要支持不住。他本是个极为英俊气质翩翩的美少年,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一场差点死去,浑身上下很重的病气,看着没有一点朝气,容貌也因此打了折扣。“十年...

主角:李如意李健安   更新:2025-03-30 14: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李如意李健安全文》,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景望感慨道:“若非江家出事,以小表叔之才,今年秋闱定能夺下一甲前三名。”周冰缓缓道:“我们家应好好对待青云。”“是。”周景望出了书房,便去瞧看秦太妃,走出两侧摆放绿色盆景的长廊,进了爬满爬山虎的月亮门,就见一个又高又瘦穿着白衫的身影在月亮门缓慢的走着。不是别人,正是江青云。“表叔,怎么没人搀扶你?”“是我不让他们陪着,我想一个人走走。几年没来你家,我都不认识路。”江青云扭过头来,国字脸,长眉将要入鬓,双颊深陷,眼睛凹进去,脸色不正常的苍白,浓眉紧蹙,眉头上布满密汗,这才走了不到一刻钟就已经累得要支持不住。他本是个极为英俊气质翩翩的美少年,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一场差点死去,浑身上下很重的病气,看着没有一点朝气,容貌也因此打了折扣。“十年...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李如意李健安全文》精彩片段


周景望感慨道:“若非江家出事,以小表叔之才,今年秋闱定能夺下一甲前三名。”

周冰缓缓道:“我们家应好好对待青云。”

“是。”周景望出了书房,便去瞧看秦太妃,走出两侧摆放绿色盆景的长廊,进了爬满爬山虎的月亮门,就见一个又高又瘦穿着白衫的身影在月亮门缓慢的走着。

不是别人,正是江青云。

“表叔,怎么没人搀扶你?”

“是我不让他们陪着,我想一个人走走。几年没来你家,我都不认识路。”江青云扭过头来,国字脸,长眉将要入鬓,双颊深陷,眼睛凹进去,脸色不正常的苍白,浓眉紧蹙,眉头上布满密汗,这才走了不到一刻钟就已经累得要支持不住。

他本是个极为英俊气质翩翩的美少年,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一场差点死去,浑身上下很重的病气,看着没有一点朝气,容貌也因此打了折扣。

“十年前你来我家才五岁,时间隔的太久了,自是不记得……”周景望上前双手搀扶住看上去非常孱弱的江青云。

“那时你八岁,一晃眼你都十八岁已经娶了世子妃生了儿子。甚好。”

周景望忍不住安慰道:“表叔,再过两年多你出了孝,也可以给我娶表婶生个表弟。你会拥有幸福和乐的家庭。”

“我要为家人守孝五年。”江青云话音未落,双眼含泪,偏偏又倔强的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

守孝需穿麻衣、吃素食不得成亲生子等等。

若是实打实的守孝,穷苦人家都受不了,何况锦衣玉食妻妾成群的富贵人。

可是江青云如今心如死灰,若不是担负着为江家传宗接代的重任,都想与惨死的家人共赴九泉。

周景望听江青云语气里充满悲凉,连忙道:“好。五年就五年。表叔先把身子骨养好。”

相比江青云满心的悲怆与痛苦,礼村李家人却是沉浸在修建房屋的欢乐忙碌之中。

进入六月,天气仍然炎热。连续三天都是大晴天,太阳把地面烤的火烫。

晴天虽热可能做买卖,李家人一边修建房屋一边卖饼,每天仍有稳定的进项。

夕阳西下,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许家的院子里站着一群穿着半臂上衣打满补丁长裤拿着海碗喝青菜玉米面糊的壮汉。

每天每顿一个煮鸡蛋,这样的伙食真的没的说,再加上一天九个铜钱的工钱,十二个壮汉给李家人干活都特别卖力。

喝完面糊吃了饼,鸡蛋装兜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吃,而后去里正王海家拿今天的工钱。

王海要求高管的严,对待十二个壮汉都是当日的工钱当日结,要是干得不好,领了工钱明日就不要来了。

前几日十二个壮汉都是笑嘻嘻领了工钱就赶紧回家,今个却是都留下来了。

“大伯,李家要打火炕,这玩艺我们都是头回做,就算李家提供了图,也不见得能做好。”

“若是我们做好了火炕李家瞧不上可怎么办?”

“大伯,要不你跟李家说说,别打火炕行不?”

王海心里纳闷,问道:“你们先给我说说火炕。”

王夏至答道:“火炕就是冬天能热的土床。”这是李家人一句话的解释,还有详细些的解释,“把厨房的灶与卧房的土床打通,灶里一生火,土床就热,人坐在上面躺在上面就不冷了。”

王海一听还是不明白,又听其余人哇哇的补充解释,有点明白又不太明白,总之就是觉得火炕这个新鲜的东西听上去很好,可是怕实际使用起来效果不好。


李健安哈哈笑道:“你别的事情上都性急,唯独出生这件事上不着急,被我抢了先。”

外面的雨声渐大,听着一时半会停不了。李家人想着下午不用出摊,干脆踏实的睡大觉。

好几天没有下雨,今个一下就没完没了,从午时初开始到酉时初,下得还是中雨。

一下雨天色就暗,酉时初,天黑了。

赵氏怕丰氏忘记到李家吃晚饭的事,特意派李敏寒去接一下。

好一会儿,李敏寒及丰氏母子三人才打着油伞踩着泥泞土路来了。

王志高容貌体型都随了王海,身材高大挺拔,国字脸,粗眉高鼻梁,皮肤微黑,双眼皮大眼睛,厚嘴唇,看着比实际年龄十二岁要大。

他穿着六成新的深蓝色的衣裤,九成新的草鞋,打着油伞,让丰氏、王燕走在前面。

丰氏两只眼睛红肿像桃子,一看就是跟王海吵架哭了许久,见到赵氏,仿佛见到了娘家人,抱着她的两条胳膊差点又哭出来。

赵氏连忙安慰道:“以后都会好的。莫难过。”以前李家遇到难处,赵氏向丰氏借银钱,十回有九回能借到,就冲这一点,赵氏心里永远感激丰氏。

丰氏把眼泪收了回去,点了点头道:“是,以后我们娘三都会好的。”

王燕脸上泪痕未干,也是哭过的,小声跟赵氏解释道:“婶,我弟弟下学晚,下雨路滑走得慢在路上耽误了。”

“我们家的饭也是刚做好。你们快坐下吃吧。”李如意亲昵的伸手挽了王燕的胳膊,等两位长辈入座之后就把她按在凳子上,又坐在了她的旁边。

两个女孩坐在了一起。

王志高跟李家人打过招呼之后,就与关系比较好的李英华坐在一起。

堂屋。两张八仙桌合并在一起,上面置着两盏油灯,饭菜都摆好了。

蒜泥茄子、凉拌黄瓜丝、炒莴苣、炒山蘑、红烧鱼块,还有两碗蒸鸡蛋羹,一盆菠菜汤、主食是切成成人巴掌大的一块的黑面与白面混合的发面葱花饼。

炒菜都是用猪油炒的,色泽油亮亮,鱼块是用菜籽油先煎后红烧,两碗鸡蛋羹足足用了八个鸡蛋。

饭菜色泽鲜亮,香气扑鼻,非常诱人食欲。

鱼、蛋都是贵的吃食,特别是鱼,一年都难得吃一回。

丰氏的心情都好了起来,微笑道:“太丰盛了。”

赵氏笑道:“草鱼是王夏至谢我们家如意给小柿子瞧病送的。”

丰氏夸道:“昨个的猪下水,今个的草鱼。如意真是好的,能为家里挣吃食。”

两家人开动起来,因着饭菜非常可口,期间都没有人说话,更是没有人提起被丰氏母子甩在家里的王海。

饭后,李敏寒去涮碗,李福康去帮忙。李健安、李英华坐着跟王志高说话。

李如意跟王燕拉了几句家常就望向一直比较安静的王志高,问道:“镇里的学堂有几位先生,都是秀才吗?”

王志高抬起头来,望向李如意,答道:“金鸡镇有两位先生,都是秀才。”

“你入学时先生有没有考你?”

“有的。不过,考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问了我几个问题。”

“一年的束脩费、纸墨笔多少银钱?”

王志高耐心的答道:“束脩费里面包括纸墨笔的开销,一年三两银钱。不过,我中午要在学堂吃饭,现在天气不冷,自己带饭吃,天气冷时就得在学堂吃饭,每个月需五十个铜钱,这又是一笔开销。”

“你在学堂读了几年,有多少位同窗?”


夕阳西下,王海与族人怀着对火炕能否发热的期待心情离开李家去许家吃晚饭。

王海见族人都没吃煮鸡蛋,也把煮鸡蛋放进了怀里,带回去给丰氏吃。

族人从王海领了工钱,一脸满足的离开。王海把煮鸡蛋放在丰氏手里,“我上午已经吃了一个,这个你吃。”

以前王海得了吃食,都是给孙子孙女,如今分家了,各过各的,就不给她们了。

“死老头,总算知道疼我啦。”丰氏得了煮鸡蛋,一脸的欢喜,说话声音也比平日温柔。

这对老夫少妻分家之后,每天家里吃饭的人口少了,琐事也大大的减少,没有矛盾自是比以前幸福。

再说,王海通过丰氏从李家接了收白面鸡蛋、修建房子的活,这些天挣了几百个铜钱,又不用分给长子、二子,手头一下子宽裕起来。

有钱万事足。他说话底气足了,心情跟着好,看谁都顺眼,就是王燕那个丑女儿也觉得耐看了。

李家。堂屋。

李健安趁着等三弟、四弟从县城回来的功夫,跟赵氏学了王海与族人的对话。

之前兄妹只是跟赵氏提了一下砌火炕,并没有说过能得王族族人一分利的事。

赵氏板着脸问道:“砌火炕是独门手艺,你们就这么传给外人?”

李健安硬着头皮道:“砌火炕并不难,只要把炕掀开,看到烟道就懂了。”

赵氏没好气问道:“哪能到外面砌火炕赚银钱,这么好的事,你们怎么不想着你爹、二叔?”

这样的问题,李健安、李福康自是问过李如意。

李福康连忙解释道:“娘,妹妹觉得到外面的人家砌火炕风险大,不想让爹、二叔去。”

赵氏又问道:“那王族的人出去就没风险?”

李健安耐心的解释道:“娘,不一样的。我们家是外来户,家里只有两个成年男子。王族是一个家族,族里有二十几户,男女老少合起来有二百人,再说了,王伯是里正,那是每季能在县城衙门领季饷的人。谁敢招惹王族?”

李如意坐在一旁,最后开口道:“娘,您也不想想,我爹要在家,他能同意我们砌火炕吗?”

李健安缓缓道:“妹妹给爹说了好几回做吃食买卖,爹都不同意,去燕城之前还给您留话,让您不要给妹妹本钱做吃食买卖。”

“行了。别把你们爹想得那么顽固。”赵氏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是知道丈夫是多么的主观倔强。

李如意看着赵氏的脸色缓和下来,趁机再次道:“娘,我还有好多的独门手艺,等爹、二叔回来就教给他们,可是呢,我怕我爹不相信我不肯学……”

赵氏便道:“我支持你,只要你说的是对的好的,你爹再顽固,也得听我的按你说的做。”

李如意笑眯眯举起双手拍马屁叫道:“哦。娘最好。”

赵氏忍不住又问道:“你那火炕三天后真的很热?”

李如意神秘一笑,低声道:“刚才我在厨房做了饭菜生了火,您可以去摸摸火炕的炕面是不是温的。”

闻言,李福康嗖的箭般射出堂屋,李健安跟着小跑出去了,赵氏挺着肚子激动的去卧房。

三人先后返回,三双大眼睛在豆大的油灯灯光照耀之中却是十分精亮,异口同声的道:“温的!”

“我特意把烟道打开小试一下。”李如意眨眨大杏仁眼睛,“我们家用火多,到了冬天,火炕十二个时辰都暖烘烘,到时你们别嫌太热就行。”


“我八岁进的学堂,在张秀才门下读了四年,刚开始同窗有十三人,现在是六人。”

“你们学堂不会只有你们七个学生吧?”

“不会。我同年的有七人,跟我不同年的有二十一人。”

“那就是说张秀才要教二十八个学生。”

王志高点了点头,“对。”话说到这里,不由得望了坐在一旁的李健安、李英华,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们要入学堂?”

李英华心里非常激动,飞快的望了李如意、赵氏一眼,摸了摸鼻子,“这个……”

李健安低着脑袋道:“我们家四兄弟,要是都去读书,开销太大……”

王志高感慨道:“是。我们家只供了我一人读书都费力。”

李健安想了想,开口道:“我是家里的长子,得留在家里赚银钱干活,再说我岁数大不适合去学堂,要是家里银钱宽裕,我的三个弟弟可以去。”

李英华的语气里充满感激,“大哥。”

王志高忍不住感慨道:“健安哥,你要是我哥就好了。”

李英华胳膊肘轻轻捅了王志高两下,低声道:“你那两个哥哥又不是从你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再说你娘嫁给你爹时,他们都已经成年了,怎么可能跟你一条心?”

王志高耷拉着脑袋,幽幽道:“是。”

李英华又道:“燕姐跟你一条心。你只管对燕姐好就是了。”

王志高想到身上穿的里里外外的衣服鞋袜都是王燕给他做的,村里像王燕这么大的少女,绣活挣的银钱不是攒起来当嫁妆就是交给家里,而王燕却是全部的交给了他,让他在镇里买点好吃的补补脑子,这下语气有些高兴感激的道:“是。”

丰氏是被王海气极了,当着孩子的面也跟赵氏说分家时王海的不公。

赵氏很有耐心的听丰氏诉了一大堆的苦之后,柔声道:“无论如何,现在你们娘三是靠着姐夫生活。你看在姐夫给家里挣银钱的份上,也得把日子好好过下去。”

丰氏抹泪,低声道:“他明年就五十四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年。”

“姐夫身子骨那么结实,肯定长寿。你得盼着他长命百岁。”赵氏差点跟丰氏说寡妇的日子可不好过之类的话。

丰氏自认没有赵氏聪明,也一直佩服赵氏识字,对于赵氏的劝告,多少听进去了一些。

赵氏也是为了缓和丰氏与王海的夫妻关系,特意把刚才吃剩的发面葱花饼都让丰氏带走,“你就跟姐夫说,你们娘三在我们家吃的不踏实,心里都惦记着他,厚着脸皮跟我们家要了饼带给他吃。”

丰氏还在气头,有些不情愿,还是王燕把饼接过来。

王燕语气感激,轻声道:“婶子,只有你是真心为了我娘,真心希望我们一家人好,不像有的人就知道在我娘面前挑拨我们一家的关系。”

丰氏与王族的几个妯娌、侄媳妇走动的比较勤。以前这些人没少在丰氏跟前挑拨丰氏与王海的关系。

丰氏母子三人拿了饼打着油伞出了李家,雨大路太滑,只能慢慢走回家。

王海家里的堂屋油灯亮着,王海正坐在八仙桌前一个人生闷气,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以为是大儿子、二儿子来送吃食,没想到是丰氏母子回来了。

王燕为了不让碗里的饼淋湿,还怕摔跤把碗打碎,这一路都是小心翼翼的,到了堂屋,赶紧把碗放在王海面前,“爹,娘特意给你拿回来的饼,你快吃吧。”


“我是这样想的,今个下午大哥与三哥去县城,明个早晨二哥与四哥去镇里。”李如意见四人均是一脸惊诧,心里暗笑,接着道:“昨个与今早,县里镇里的主顾已经见过大哥与二哥,并没有见过三哥与四哥。我是想让大哥二哥带着三哥四哥认认主顾。”

李英华、李敏寒面面相觑。两人打从娘胎里面就同吃同睡,现在做买卖,自是喜欢能在一起。

李福康跟两个弟弟的想法一样。

李健安瞟了李英华一眼,这几天李英华总想越过他这个大哥找妹妹要活干,让他莫名的生气,问道:“那以后呢?”

李如意柔声道:“从后日起,单日大哥、二哥去县城镇里,双日三哥、四哥去县城镇里。这样每天你们有两人去卖吃食,有两人留在家里守护我跟娘。”

李健安面带微笑,“甚好。”

另外三个少年一听不用与孪生兄弟分开,心里一喜,均是立刻点头应下。

赵氏见宝贝女儿竟能把四个儿子指挥的团团转,心里又惊又喜。

李如意去厨房给李健安、李福康倒了凉开水端过来让他们喝,朝家人微笑道:“我刚才蒸了黑面馒头,这就去弄菜,咱们吃了去睡午觉歇息。”

赵氏刚才以为宝贝女儿蒸馒头是晚上吃,谁知是中午吃,不年不节的吃三顿干什么,忙道:“早饭吃的那么好,到了晚上都不会饿,哪用得着吃午饭。”

“你怀着我的小弟弟,几个哥哥早上一直忙到现在,下午还要出门走三十里,我也是长身体的时候,都得吃中饭。”李如意见赵氏还要说话,挥挥手笑道:“娘,我把借你的十斤白面都还上了还赚到了银钱,你就好好养身子,家里的事都交给我与四个哥哥。”

“妹妹说的对。娘,你就好好养小弟弟吧。”

“娘,妹妹今个又要弄出泡菜,说是放到冬天卖大银钱。我们家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四个少年轮流劝赵氏。

“你们啊。”赵氏轻叹一声,丈夫这才走了几天,这个家就变化这么大了,竟是奢侈到一天吃三顿。

李如意接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我已经在想着咱们家冬天的买卖。娘,你就放心吧。”

赵氏已经亲眼目睹儿女赚到银钱,不然不会妥协,就这样轻轻点了点头,不过心里仍是担忧,特意道:“你们向我保证不把银钱借出去,也不许做任何危险的事。”

李英华笑道:“谁向我借钱,我肯定向谁诉苦,让他再也开不了这个口。”

李福康、李敏寒压根没想到有一天也能成为被人借钱的对象,乐得呵呵憨笑。

李健安干咳一声,等三个弟弟都收了笑容,方道:“娘,你放心,我们不会乱用银钱,也不会做危险的事。”

李如意是观察了三个月,认为四个哥哥都是勤快踏实干活的主,这才放心让他们做买卖,不然压根不让他们参与。

“你们都大了懂事了,能给家里赚银钱还很本分。好。我很高兴。”赵氏说着有些热泪盈眶。如果丈夫在家就好了,能跟她们一起一日吃三餐。

李如意厨房做菜,李英华跟着去生火,李敏寒把热水倒到木盆端到前院地上,让两个哥哥擦洗。

很快,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八仙桌,一家人坐下开吃。

菜是一凉一热,蒜泥茄子、炒小油菜,主食是黑面馒头,还有一个黄瓜丝汤。

蒜泥茄子的茄子蒸的很软,蒜泥糜烂。紫茄子营养高。吃生蒜杀菌。

小油菜用昨天从肥肠里面炕出的猪油炒的,比以前什么油都不放好吃多了。

黑面一斤一个铜板,价钱比白面便宜多了。

李如意蒸的黑面馒头由于面发的很好,一个有成人的拳头那么大,个个都绽开了花,看着就喜庆。

黄瓜汤是用两根黄瓜片做的。夏天人出人汗多,要多吃点放盐的汤水。

下午,李如意睡觉起来后就去厨房,见李英华、李敏寒已经把面揉好把葱花切好,便挽起袖子准备做葱花饼。

葱花饼要放盐,这个盐不是放在面粉里,而是放在葱花里面。

烙葱花饼废的油极少,但是没有油不香,多少要放点。

油分素油、荤油。

素油是用植物榨出的油,有菜籽、芝麻、茶、胡麻等。荤油是用动物脂肪炸出的油,有猪、羊、牛油等。

素油、荤油都很贵。

之前李家只有一两菜籽油,被李如意烙饼用了些,今个特意让李健安兄弟花了十八文买回六两菜籽油。

菜籽油一倒进烧红的铁锅就发出滋的声音,油香四溢,铺好细细葱花的白面饼放入锅里,很快浓郁的葱香饼香味就飘漫厨房。

李如意再飞快的把葱花饼翻个边,让另一面受热,使得两面都烙出金黄色。

她擀的葱花饼饼薄,每张圆圆的,直径七寸左右,无论多少张饼,大小都一样。一分钟烙一张饼,一个多时辰就能烙出许多的饼。

李福康过来帮忙,瞅了簸箕里的饼好几眼,忍不住问道:“妹妹,这饼可比早晨卖到镇里的饼小。”

李如意解释道:“县里的物价比镇里高。我把饼烙的小点,也有人买的。”

大夏天的站在高温的灶前非常热,烧火的李敏寒与李如意额头都是细密的汗珠。

李福康就拿湿帕子给弟弟妹妹擦汗,毛遂自荐道:“妹妹,我来烙饼,你休息去。”

“这活还是我来吧。以后会让你们练手。”李如意的厨艺是前世在孤儿院、大学勤工俭学在大厨房、酒楼练出来的。

如今家里非常穷,白面粉非常精贵,每次烙饼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容不得出错。

等以后银钱赚的多了,她再让四个哥哥学烙好吃还省油的葱花饼。

大功告成,十五斤白面粉一共烙了二百张。

李如意才九岁,力气不够,一下子烙这么多的饼,就是凭着一股子狠劲,现在累得不想说话,回卧房擦洗换衣服。

李健安、李英华带着二百张刚出炉的葱花饼出发去县城。

今个他们出门早,到了长平县城城门外时小集市刚开始,人没有昨天那么多。

李健安经过两次售卖吃食,已经不害羞,扯着嗓子开始吆喝,头一嗓子还把李英华吓一跳。

李健安有些得意的瞟了这个最近想夺权的弟弟一眼,吆喝的声音更大了,“葱花饼,用菜籽油烙出的白面葱花饼,一个铜钱一张,买九张赠一张,好吃不要错过。”

李英华试着喊了一句,见许多人的目光望过来,脸颊羞的通红。

昨天第一个买炒肥肠的胖妇人又来了,看到大篮子里面露出来的饼,很是失望的问道:“你们今个怎么不卖炒肥肠了?我今个还特意带了碗装肥肠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