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强者倾天杨元庆妞妞结局+番外

强者倾天杨元庆妞妞结局+番外

高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强者倾天》,由网络作家“高月”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元庆妞妞,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权门庶子,黄沙百战,气吞万里如虎,对面李唐的强势兴起,他敢与之争夺天下否?......

主角:杨元庆妞妞   更新:2025-03-08 05: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元庆妞妞的现代都市小说《强者倾天杨元庆妞妞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高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强者倾天》,由网络作家“高月”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元庆妞妞,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权门庶子,黄沙百战,气吞万里如虎,对面李唐的强势兴起,他敢与之争夺天下否?......

《强者倾天杨元庆妞妞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房间里,元庆趴在床榻上,他虽勇猛,到底临敌经验不足,混战中被一刀砍在背上,尽管伤势不重,未伤筋骨,但伤口也是血肉模糊,触目惊心。

沈秋娘含泪给他清洗伤口,她是用盐水,每一次擦拭,都疼得元庆一阵哆嗦,让沈秋娘心疼无比。

“元庆,你再忍忍,伤口若不洗净会有后患!”

“婶娘,我知道,你尽管洗,我没事。”

沈秋娘一咬牙,迅速将他伤口用盐水洗净,又用杨府伤药做膏,元庆却拦住她,

“婶娘,别的药不行,必须用我的药丸,一颗给我内服,两颗用酒化开后涂伤口。”

妞妞立刻飞奔出去,取来药丸,沈秋娘先将核桃大的药丸掰碎,用酒喂元庆服下,又将两颗药用酒泡成糊状,小心地涂在元庆的后背上。

元庆只觉得浑身似火烧,他所有的经脉都放佛在抽动,这是他每次在湖底练功后才有的效果,

他心中有些惊讶,难道真是师傅说的,厮杀搏斗是最好的练功吗?

他却不知道,张须陀的功法之所以叫做百战功,就是指杀敌战斗,

在战斗中血液迅速流动,每一根筋脉,每一块肌肉都被调动起来,

虽就算皮肉受伤,但疗伤也可以使药物充分发挥功效,如果能及时调息,将大有好处。

服完药,他只觉一阵极度困意袭来,眼前一黑,竟然呼呼入睡。

沈秋娘见他已睡着,连忙用被褥给他盖好,对妞妞摆摆手,母女俩便悄悄离开房间。

房间内,元庆睡得非常香甜,药力在身体内迅速挥发,经脉在调整,使他浑身无比轻快,

睡梦中他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后背的伤口变硬,开始结痂。

.......

这一觉他足足睡到次日中午才醒来,后背疼痛已经消失,他只觉浑身精力充沛,每处关节的力量仿佛要爆炸一般,他竟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临界转变,他刻苦训练和服用丹药,使他体内的势能积累到了临变的边缘,而这种时候需要一种外力来促进嬗变,与家丁的搏杀恰恰对应了这种外力,再加上他及时用丹药和深层次睡眠,便终于发生质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此突破滞固期,只是功力又得到一层提高,他的力量又有所增加。

这种感觉让元庆又惊又喜,他已经快两年没有这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了。

“元庆哥哥,你醒了吗?”

妞妞端一碗粥走进来,笑嘻嘻道:“你昨晚打呼噜,好响!”

“不会吧!我打呼噜吗?”

元庆有点不好意地挠挠头,“我记得我从不打呼噜,你听错了吧!”

“以前没有,但昨晚确实有,像打雷一样,我把耳朵堵住才睡着。”

妞妞扮个鬼脸,表情很夸张。

“呵呵!真是对不起,婶娘呢?”

“杨玄挺带娘去大兴县衙换籍,去了好一会儿,哼!那些家伙,居然向娘道歉。”

元庆知道这是祖父的命令,不过这个杨玄挺人不错,平时对他很和善,只要婶娘和妞妞能脱奴籍,他就算被家族处罚也心甘。

他的肚子忽然一阵咕噜噜叫,妞妞扑哧一笑,连忙坐在他榻旁,要扶他起来喝粥。

“我自己来!”

元庆慢慢坐起,他居然感觉后背的痛感完全消失,他很是惊讶,妞妞也连忙点头,“元庆哥哥,你那药非常好,昨晚娘也用一颗涂外伤,早上起来淤青全部消失,真的很神奇。”

“以后我送你几百颗,先吃饭!”

元庆接过粥碗,这是婶娘给他熬的肉末粥,他吃得非常香甜,转眼便将一碗粥喝个底朝天,把碗递给妞妞笑道:“再来一碗!”

“哎!”

妞妞接过碗欢喜跑出去,这时,只听院子里传来她有些胆怯的声音,“你....又来做什么?”

“呵呵!我来看看孙子。”

元庆早就感觉有人脚步声靠近,他没有多想,可听声音他顿时一怔,这是祖父来了。

“妞妞,不可无礼!”

门前黑影晃动,杨素已走进小屋,现在是中午朝休时刻,有大半个时辰时间,他偶然也会回府吃饭,不过今天他惦记元庆,便趁中午时间来看望他。

杨素打量一下元庆的房间,这里还是他第一次来,尽管他知道元庆生活清贫,却没想到艰苦到这种程度,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可谓家徒四壁,简陋之极,他脸一沉,不由对郑氏的刻薄一阵恼恨。

元庆明白祖父的心思,他连忙解释,“祖父,我打猎后已攒下不少钱,只是学武之人必须要生活艰苦,舒适生活虽不错,但容易让人心生倦怠,从而失去练武的刻苦之心。”

“你说得很不错!我年少时练武也吃了不少苦,就是十二岁以后开始沉溺富贵,使我失去练武的毅力,最后武功没有能突破,终身遗憾。”

杨素在他榻旁坐下,微微笑道:“背上的伤怎么样?趴下来给我看看。”

“已经没问题。”

元庆趴下来,杨素揭开他中衣,见他背上伤口变黑,结成了硬壳,顿时一愣,“好得这么快吗?一夜就结痂了。”

“我师傅的药治伤极好,加上我体质不错,所以恢复得快。”

杨素点点头,对灵药他不以为意,又对元庆说,“昨晚之事,你虽是自卫,但也打伤家丁数十人,冲撞祖母,违反族规,适当的处罚肯定免不了,希望你能理解。”

“孙儿理解,昨晚孙儿一时怒极攻心,失去理智,愿意接受族罚,还请祖父宽容四叔。”

“我只是让他去管田庄,并没有虐待他。”

杨素笑着解释一下,虽然他昨晚安抚元庆,但他毕竟是族长,不能为一人而废族规,该处罚还是得处罚。

“昨晚我和几个族中长辈商议过,大家一致决定,罚你不得参与族祭三年,你可有意见?”

“孙儿没有意见!”

元庆心中一松,罚不准参加族祭对别人或许很严重,但对他却一点都无所谓。

杨素心中感慨,又缓缓道:“你虽年少,但你有常人不及的心智,又能刻苦练武,我昨晚反复考虑,我决定送你进国子学,拜大儒王隆为师,你不能只学武,我希望你文武双全,既能安邦定国,又能治理天下,这样你将来才能继承我的事业。”

虽然祖父想让他学文,但元庆却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身处贞观年间,或许他会答应,可是天下即将大乱,他怎么可能再去学子乎者也?想在乱世中生存,他只有从武一道。

一念及此,他便试探着问:“祖父,孙儿想从军,不知......”

“绝对不行!”

杨素一口回绝,“你还年少,不可从军。”

或者是觉得自己语气太硬,他又缓和一下语气劝道:“你不要固执,听我安排,先去国子学读书八年,可以同时练武,等你年满十八岁成丁,若你还想从军,我可安排你军职,让你立下军功,再转文职,那时你的升官便比别人快得多,祖父早已想好,你按我的安排,三十岁便可升将军,四十岁便可为相,那时,杨家的兴盛就靠你和峻儿来支撑,元庆,你一定要听祖父的安排?”

元庆的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读书十年,隋朝都要灭亡了,这话他却不能说,他沉吟一下,又问:“最近朝廷可有战事?”

杨素听他说话语气像成人一样,不由好笑,但也感到欣慰,不同常人才叫奇才。

“昨天圣上召见我和高相,都蓝突厥可能要进攻大同城,这两天朝廷就在讨论此事,是否要利用这次机会开始对突厥发动反击,这将是一次大规模反击,很可能我要出征了。”

元庆精神一振,连忙问:“那何时能决定下来?”

“明天上午吧!会有一个内廷朝会,这件事应该就定下来。”

元庆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用一种恳求的语气道:“祖父带孙儿出征吧!与突厥征战,我盼望已久。”

“不可能!”杨素断然拒绝,“过完上元节,你就去国子学读书。”



隋朝大兴城也就是唐朝的长安城,唐朝的主要变化也就是修筑大明宫和兴庆宫,

两朝的城池格局基本不变,开皇二年,名匠宇文恺参照孝文帝所建洛阳城和北齐邺都南城,耗时一年两个月修建而成。

整个城池由大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其中大宫城又叫大兴宫,两侧为掖庭宫和东宫,是宫女和太子居住之地。

大兴宫北面是皇帝和后妃们生活之处,而南面三座大殿为举行朝会之地,三殿中间的大兴殿两边又有门下和内史两省,以及弘文馆、史馆、舍人院等机构。

而皇城就是尚书省各部以及两台、十一寺、十二卫等朝廷中枢衙门所在,由昭阳门街将皇城一分为二。

进入大宫城的正门叫承天门,进入皇城的大门叫朱雀门,相对而言,进入朱雀门比较容易,但须有门籍才能入内。

上午,元庆来到了朱雀门前,他今天穿一身新布袍,头戴新平顶巾,颇显精神。

他走到朱雀门前,一名当值的监门卫军官上前拦住他,他上下打量元庆一眼,“可有门籍?”

元庆取出玉佩出示,“我有这个!”

杨坚前天对他说过,凭此玉佩可以随时进宫。

监门卫军官凑上一看,顿时肃然起敬,他连忙一摆手,“公子请进!”

........

此时在内朝两仪殿,大隋皇帝杨坚正在和重臣们商讨对突厥用兵事宜,除皇帝杨坚,还有太子杨勇、晋王杨广、尚书左仆射高颎、尚书右仆射杨素、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刑部尚书薛胄、上柱国宇文述、贺若弼、燕荣等等几十名文武重臣。

进攻突厥的决策已经定下,下面关键是怎么打?从哪里出兵,谁来统兵?

“各位爱卿,朕先提一个方案。”

杨坚走下龙位,已有官宦在廷中竖起一只木架,架上挂着一幅北方地图,地图上并没有画出杨坚的进军方案,他拾起一根木杆,指向漠北说:“这次攻打突厥,主要是集中兵力对付东部突厥,击溃都蓝部,让突利部能取而代之,稳住东部突厥局势,然后,我们再集中兵力进攻西突厥达头,但这一次不打,这次我们只打都蓝部。”

他又将木杆下移到边境处,缓缓道:“朕这两天反复考虑,我们可分三军出塞,一军走幽州道,一军走马邑道,另一军走灵武道,这三军分别进攻都蓝突厥的东中西,令他首尾难顾,为了协调三军作战,朕考虑让汉王为都元帅,总领三军,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太子杨勇点头赞道:“父皇考虑周全,儿臣完全赞成。”

晋王杨广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安,五兄弟中从来都是他领兵出征,军权由他掌握,怎能让汉王取代他的军事地位?他起身笑道:“父皇,可容儿臣说一句。”

杨广曾是征南大元帅,又为扬州总管,经营南方十年,有力缓和了南方汉人对隋王朝的怨恨和怀疑,无论政治和军事方面杨坚都对他颇为信任,便笑着点点头,“你说吧!”

杨广看了众人一眼,朗声道:“父皇三路出军的方案是极佳,但父皇有没有想过,三支军队各自相隔千里,根本就难以协同,战场之机瞬息而变,今天发现一支敌军,须要两军合击,等另外一支军队得到命令已是五六天后,情况早发生变化,反而会做出错误的决策,贻误战机,所以儿臣以为,设都元帅来总调度指挥,不可取。”

“臣支持晋王的意见!”

杨素起身向杨坚行一礼,“臣征战多年,深知突厥用兵就在于机动灵活,骑兵行军一日数百里,我们切不可拘泥于形式,被动作战,三军相隔千里,协同作战确实不现实。”

杨坚陷入一种沉思之中,太子杨勇却知道杨广的真实用意,他是不想汉王杨谅取得军队指挥权,灭陈朝后,杨广自持功高,开始野心渐露,虽然他伪装得很好,瞒住了父皇和母后,但他的心思瞒不过自己,杨勇不好开口,他迅速向高颎使个眼色。

高颎会意,他也起身道:“陛下,有所失必有所得,三军虽相隔千里,但那是在隋境,入漠北后,三军就会逐渐靠拢,臣很担心若没有协同作战,反而会被都蓝突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臣倒以为不必分三军,就以汉王统领一军从马邑出军,再由突利从西面协同隋军作战,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杨素和高颎说得都有道理,杨坚背手在廷上那踱步,沉思破敌之上策,就在这时,一名侍卫走进内廷,高举一枚玉佩禀报,“陛下,一名少年在宫外求见,他说他有破突厥之策。”

内廷顿时一片哗然,坐在后面的宇文述一声怒斥,“胡闹!重臣廷议军国大事,关小儿何事?还不退下!”

侍卫惶恐,连忙退下,杨坚目力颇好,他一眼看见玉佩,心念一动,连忙喊道:“回来!”

侍卫又停住脚步回来,杨坚招手,“把玉佩给朕!”

侍卫捧着玉佩上前,杨素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叫苦不迭,他认出这枚玉佩正是前天圣上给孙儿元庆那枚,高颎也认出来了,他心中惊疑,元庆来做什么?这可不是写诗,他能有平胡之策?

杨坚接过玉佩,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便吩咐侍卫,“赐他白衣,带他进来。”

侍卫匆匆下去,杨坚又回到龙座,笑而不语,他对元庆印象非常好,总觉得他是一个踏实少年,并不浮华,他来献平突厥之策,必然事出有因,而且他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再好好考虑一下杨素和高颎之策,到底是三路出兵还是一路出兵。

可以说,元庆的打岔来得正是时候。

殿内除了杨素和高颎之外,其余人都不知情,只有杨广猜到一二,他是有心人,已经悄悄通过杨坚的侍卫,把前天父皇独自出奔的经过详细打听了,他知道父皇出奔遇险,被杨素之孙所救,事后父皇还把龙凤玉佩赐给他。

看来这个献平突厥之策的少年就是杨素之孙,他偷偷向杨素看去,他想知道,这是不是杨素刻意安排,他很怀疑,一个小小少年,懂什么平突厥之策?

杨素现在心乱如麻,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很担心元庆如果乱出谬论,可能有性命之忧,这一刻杨素已经决定请罪救孙。

杨坚虽不知道是不是杨素事先安排,但他会看,他见杨素脸色苍白,额头上已见汗,坐立不安,他便猜到,恐怕杨素也不知情。

这时,侍卫将已穿上白衣的元庆带进两仪殿,元庆没有身份,须穿白衣觐见,他快步上前,跪下磕头,“小民杨元庆叩见皇帝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口齿很清晰,但心中有点紧张,尽管他知道杨坚不会翻脸杀救命恩人,更不会随意杀杨素之孙,最多是不召见,既然召见就不会是为了杀他,这一点他心中有底。

只是闯军国大政之堂还是一件冒险之事,就看他思考一夜的方案能否说动皇帝。

杨坚微微一笑,“少年郎,你很有胆量,不仅能搏杀野猪,还敢闯朝廷内堂。”

元庆朗声道:“陛下,保家卫国,匹夫有责,我虽年少,也愿为陛下分忧!”

一般而言,能坐在两仪殿开会之人,都已在政治上非常成熟,连刚刚斥责侍卫的宇文述都不再多言,他也看出这个少年和圣上的关系不一般,似乎他们认识,连杨素和高颎都没吭声,怎么轮到他多嘴。

不过还是有一人不知趣,没有看出这里面的微妙关系,这个人便是上柱国贺若弼,

他一向就是没有眼色,自恃军功,不把满朝文武放在眼中,几次得罪杨坚,以至于群臣请斩贺若弼。

此时贺若弼见这个少年竟然不知高低,说什么虽年少,也愿为陛下分忧,他顿时怒火高炽,厉声喝道:

“我等大将都知自谦,你一个黄毛孺子,也敢妄称献平突厥策?”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