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匪首重生:摄政王死里宠全文

匪首重生:摄政王死里宠全文

龙雕凤篆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说罢,苏逸尘打着哈欠,脚步有些踉跄地离开了营帐。他走出营帐后,夜晚的凉风扑面而来,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但困意依旧浓重,他只想快点回到自己的营帐,倒在床上好好睡一觉。营帐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暧昧的光影。萧景渊坐在林昭的床边,目光深邃而炽热。林昭的脸色依旧苍白,眉头微蹙,仿佛在梦中也不得安宁。她的唇瓣微微颤抖,发出低低的呢喃,带着一丝无助与脆弱。萧景渊的心被她的模样狠狠揪住。他想起她面对黑衣人时的果敢与坚毅,如今却如此柔弱地躺在他面前,仿佛一朵在风雨中摇曳的花,随时可能凋零。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她的额头,触感冰凉,令他心中一紧。“冷……好冷……”林昭的声音微弱,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在寻求温暖。萧景渊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盖在她身上。他...

主角:林昭萧逸   更新:2025-03-05 13: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昭萧逸的其他类型小说《匪首重生:摄政王死里宠全文》,由网络作家“龙雕凤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说罢,苏逸尘打着哈欠,脚步有些踉跄地离开了营帐。他走出营帐后,夜晚的凉风扑面而来,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但困意依旧浓重,他只想快点回到自己的营帐,倒在床上好好睡一觉。营帐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暧昧的光影。萧景渊坐在林昭的床边,目光深邃而炽热。林昭的脸色依旧苍白,眉头微蹙,仿佛在梦中也不得安宁。她的唇瓣微微颤抖,发出低低的呢喃,带着一丝无助与脆弱。萧景渊的心被她的模样狠狠揪住。他想起她面对黑衣人时的果敢与坚毅,如今却如此柔弱地躺在他面前,仿佛一朵在风雨中摇曳的花,随时可能凋零。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她的额头,触感冰凉,令他心中一紧。“冷……好冷……”林昭的声音微弱,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在寻求温暖。萧景渊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盖在她身上。他...

《匪首重生:摄政王死里宠全文》精彩片段


说罢,苏逸尘打着哈欠,脚步有些踉跄地离开了营帐。他走出营帐后,夜晚的凉风扑面而来,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但困意依旧浓重,他只想快点回到自己的营帐,倒在床上好好睡一觉。

营帐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暧昧的光影。萧景渊坐在林昭的床边,目光深邃而炽热。林昭的脸色依旧苍白,眉头微蹙,仿佛在梦中也不得安宁。她的唇瓣微微颤抖,发出低低的呢喃,带着一丝无助与脆弱。

萧景渊的心被她的模样狠狠揪住。他想起她面对黑衣人时的果敢与坚毅,如今却如此柔弱地躺在他面前,仿佛一朵在风雨中摇曳的花,随时可能凋零。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她的额头,触感冰凉,令他心中一紧。

“冷……好冷……”林昭的声音微弱,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在寻求温暖。

萧景渊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盖在她身上。他的动作温柔而小心,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随后,他将她轻轻拥入怀中,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冰凉的身体。他的胸膛紧贴着她的后背,感受着她微弱的呼吸,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林昭,别怕,有我在。”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压抑的情感。他的手掌轻轻抚过她的手臂,试图驱散她身上的寒意。林昭的身体在他的怀抱中微微颤抖,仿佛一只受惊的小兽,渐渐在他的温暖中安静下来。

她的发丝散落在他的胸前,带着淡淡的清香。萧景渊低下头,鼻尖几乎触碰到她的发顶,呼吸间全是她的气息。他的手臂收紧,将她搂得更紧,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身体。林昭的呼吸渐渐平稳,眉头也舒展开来,仿佛在他的怀抱中找到了安全感。

萧景渊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她的脸庞。她的睫毛微微颤动,唇瓣依旧苍白,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动的脆弱美。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她的脸颊,触感细腻而柔软,令他心中一阵悸动。他想起与她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她的勇敢、她的聪慧、她的善良,无一不让他深深着迷。

“林昭……”他低声唤着她的名字,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渴望。他的唇几乎贴在她的耳畔,温热的气息喷洒在她的耳垂上,令她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的手指轻轻滑过她的脖颈,感受着她细腻的肌肤,心中的情感几乎要冲破理智的束缚。

林昭在他的怀中动了动,发出一声低低的呢喃,仿佛在回应他的呼唤。她的身体渐渐放松,呼吸也变得均匀而平稳。萧景渊的心跳加速,目光愈发炽热。他低下头,唇轻轻落在她的发顶,带着无尽的怜惜与温柔。

“等你好了,我们一起面对一切。”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占有欲。他的手掌轻轻抚过她的后背,感受着她的体温渐渐回升,心中的情感愈发浓烈。

夜,深沉而静谧。萧景渊紧紧抱着林昭,仿佛要将她永远禁锢在自己的怀抱中。

他的目光时而落在她的脸庞上,时而看向营帐外的黑暗,心中充满了对她的守护与占有。

天边渐渐泛起一丝微光,黎明即将到来。萧景渊低下头,唇轻轻落在她的额头上,带着无尽的温柔与期许。

随着天边那一抹鱼肚白渐渐晕染开来,柔和的晨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悄然洒落在林昭的脸上。她嘤咛一声,缓缓睁开双眸,眼中还带着刚睡醒的惺忪与懵懂。


萧景渊看着林昭,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赏:“林昭,你小心行事。这村子情况复杂,若遇到危险,立刻发出信号。”

林昭坚定地点点头:“我会的。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这背后的真相,给村民们一个交代,也让救灾工作能顺利进行。”

商讨完毕,众人各自散去,准备按照安排展开行动。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受灾的村庄,驱散了些许昨夜的阴霾。

林昭早早起身,踏上了前往各个村子的道路。她明白解开青壮年失踪以及河神传言背后的谜团,对于稳定民心、顺利开展救灾工作至关重要。

林昭首先来到了距离临时安置点最近的一个村子。这里的房屋大多在洪水中坍塌,村民们正忙碌地清理着废墟。看到林昭到来,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眼中带着感激与好奇。

“小伙子,你又来帮我们啦?”一位老大娘亲切地问道。

林昭微笑着点头:“大娘,我来看看大家。顺便想问一下,关于之前失踪的那些青壮年,还有河神要贡品的事儿,大家还知道些什么吗?”

村民们听了,纷纷摇头叹气。一位大叔说道:“姑娘,我们也不太清楚啊。那些孩子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没了,我们都急死了。河神的事儿,也是村里几个老人说的,大家都被洪水吓怕了,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林昭没有气馁,她继续在村子里走访,与每一个愿意交谈的村民耐心沟通。她从村头问到村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而,一上午过去了,她并没有得到太多有价值的线索。

吃过午饭,林昭顾不上休息,又前往另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受灾情况更为严重,许多村民无家可归,只能暂住在简易的窝棚里。林昭走进一个窝棚,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安慰着哭泣的孩子。

林昭轻声询问:“大嫂,你知道村里失踪的青壮年吗?有没有听说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年轻母亲抬起头,眼中满是悲伤:“我男人也在失踪的人里面。我只记得他那天说要去村子后面的树林找些能吃的,就再也没回来。后来就听说河神的事儿,我……我真的好害怕。”

林昭心中一紧,安慰道:“大嫂,你别害怕。我们一定会查清楚的。你男人去的那片树林,你知道具体位置吗?”

年轻母亲点了点头,给林昭指了方向。林昭谢过之后,立刻前往那片树林。树林里,树木东倒西歪,显然是被洪水肆虐过。林昭在树林里仔细搜寻,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随着太阳渐渐西斜,林昭已经走访了好几个村子。虽然收获不多,但村民们的热情让她倍感温暖。每到一个村子,村民们都会拿出自己仅有的食物招待她,林昭盛情难却,喝了点村民自家酿的酒。她的脸颊微微泛红,脚步也有些轻飘飘的,但她依旧坚持着,想要在天黑前再多走访一个村子。

终于,当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地平线,林昭结束了一天的走访,带着一丝疲惫回到临时营地。她刚走进营地,就发现摄政王萧景渊正坐在营地外的一棵大树上,静静地看着月亮。月光如水,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修长而挺拔的身影。

林昭有些好奇,轻轻地走过去,抬头问道:“摄政王殿下,您怎么坐在这儿?”


只是,他作为户部侍郎,为何要与邪教组织勾结,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

林昭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或许不仅仅是贪欲。

周明礼在朝堂上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也没有明显的过错。

这次突然出现这种可疑的账目,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两人决定进一步调查周明礼的行踪和过往。

林昭安排了几个平日里做事机灵、善于跟踪的衙役,日夜监视周明礼的一举一动。

同时,他们也开始查阅周明礼在户部任职期间的所有账目记录,试图找出更多的蛛丝马迹。

接下来的几天,林昭、苏逸尘和萧逸三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时沟通调查进展。

衙役们传来的消息却让他们有些失望,周明礼最近的行踪十分正常,每天按时上朝、回府,没有任何异常举动。

在一个深夜,负责监视的衙役传来了重要消息。

衙役匆忙赶到大理寺,向林昭汇报:“大人,周明礼在一个小时前秘密出城了,他带着几个随从,朝着郊外的一处庄园赶去。

看他的样子,似乎十分谨慎,一路上还多次回头查看是否有人跟踪。”

林昭心中一喜,对衙役说道:“做得好。你们继续跟着,不要跟丢了。我这就通知太子殿下和苏将军。”

林昭立刻派人去通知萧逸和苏逸尘,同时自己也迅速准备出发。

不多时,三人在城门外会合,带领着一队身手矫健的侍卫,悄悄跟在周明礼身后。

他们一路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被发现。

当来到那座庄园外时,他们发现庄园戒备森严,四周都有手持武器的守卫巡逻。

林昭低声说道:“看来这座庄园不简单,里面说不定藏着重大秘密。周明礼深夜前来,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苏逸尘点了点头,目光在庄园周围扫视着,“我们得想办法混进去。贸然强攻的话,很可能会打草惊蛇,让里面的人逃脱。”

萧逸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先观察一下庄园的布局和守卫的巡逻规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薄弱点,悄悄潜入。”

于是,林昭等人分成几个小组,沿着庄园的围墙悄悄移动,观察着庄园内的情况。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庄园的后门守卫相对薄弱,而且巡逻的间隙较大,有机会可以趁虚而入。

林昭低声对苏逸尘和萧逸说道:“我们从后门进去。等巡逻的守卫过去后,我们迅速解决门口的守卫,然后潜入庄园。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众人点头示意明白。当巡逻的守卫走过后门后,林昭一挥手,几个侍卫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靠近门口的守卫。

还没等守卫反应过来,就被制服了。

林昭等人顺利进入了庄园。

庄园内一片寂静,只有几间屋子里透出微弱的灯光。

他们小心翼翼地朝着有灯光的屋子靠近。

当靠近一间屋子时,他们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对话声。

“周大人,这批私兵的训练已经初见成效,只要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定能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力量。”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

林昭等人心中一惊,私兵?他们竟然豢养私兵!

接着,他们听到周明礼的声音,“哼,陵王殿下可等不了那么久。


京城的晨曦,穿过林府错落有致的檐角,轻柔地洒落在林昭闺房的窗棂。林昭在温暖的锦被中,正与周公酣畅对弈,梦中的她在一片繁花似锦的园林中悠然漫步。

然而,美梦瞬间被一阵轻微的推门声打破。林母端着一碗还冒着腾腾热气的补汤,轻手轻脚地走进房内。林母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慈爱,她深知女儿大病初愈,身子骨还极为虚弱,这精心熬制的补汤,是她对女儿满满的心疼与呵护。

“昭儿,该喝补汤啦。”林母轻声呼唤,那声音如同春日微风,温柔却又不容置疑。

林昭缓缓睁开惺忪睡眼,看到那碗补汤,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抗拒。这些日子,她每日都要喝下好几碗这样的补汤,从最初的勉强接受,到如今闻到味道就胃里直犯恶心。

“娘,我真的喝不下了,这几日喝得我看见补汤就怕。”林昭可怜巴巴地望着母亲,试图争取一丝“豁免权”。

林母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林昭的头发,语重心长地说道:“傻孩子,你上次那场大病,可把娘吓坏了。这补汤里都是名贵的药材,能帮你把身子调养好。你就听娘的话,喝了吧。”

林昭无奈地叹了口气,深知母亲的心意,她皱着眉头,接过那碗补汤。浓郁的药味扑鼻而来,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紧闭双眼,一口气将补汤灌进肚里。刚喝完,她便迅速拿起一旁的蜜饯,塞进嘴里,试图驱散那股令人作呕的味道。

然而,这补汤下肚后,林昭的肚子却开始隐隐作痛。起初,她以为只是暂时的不适,并未太过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愈发剧烈,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肆意搅动她的肠胃。

强忍着腹痛,林昭按时来到了摄政王府的书房。书房内,摄政王早已端坐在主位,神色威严,目光扫过每一个进来的学生。萧逸、苏逸尘等人也陆续入座,等待着授课开始。

林昭刚坐下,肚子里又是一阵剧痛,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她紧紧咬着嘴唇,双手死死地抓住椅子扶手,试图以此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然而,疼痛却丝毫没有减轻的迹象。终于,林昭再也无法忍受,她颤抖着站起身来,声音微弱地说道:“摄政王,学生身体突然不适,想请假去如厕。”

摄政王微微皱眉,目光在林昭身上停留片刻,见她神色痛苦,点了点头说道:“去吧,速去速回。”

林昭如获大赦,脚步踉跄地走出书房。她的身影在门口一闪而过,那匆忙的模样,让萧逸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担忧。

苏逸尘原本就对摄政王那枯燥乏味的授课内容心不在焉,见林昭出去,他心中一动。趁着摄政王不注意,他也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摄政王,学生也想去方便一下。”

摄政王有些不悦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去吧,切莫耽搁太久。”

苏逸尘赶忙追了出去。他顺着走廊快步前行,很快便来到了茅厕附近。

此时,林昭刚走进茅厕,已经解了腰带。

突然,她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心中一惊,以为是有人误闯。正想出声提醒,就听到苏逸尘那略带调侃的声音:“林昭,你在里面吗?”

林昭又羞又恼,又气又急地说道:“苏逸尘,你干什么?这里是茅厕!你疯了吗?”

苏逸尘却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道:“怕什么,咱俩什么没见过。诶,林昭,你说咱们来比比谁尿得远怎么样?”

林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愤怒地说道:“苏逸尘,你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你居然想着比这个!你能不能有点正形!”

苏逸尘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来嘛,就比一下。我可跟你说,我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说不定你还比不过我呢。”

林昭又好气又好笑,但更多的是憋不住的尿。

片刻后,只听到一阵“簌簌”声。

苏逸尘感叹道:“林兄,你是我见过最远的。”

说完,他笑嘻嘻地等林昭出来。林昭从茅厕出来,看到苏逸尘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真想上去给他一拳。但终究还是忍住了,整理了一下衣衫,白了他一眼。

苏逸尘却丝毫不在意,大大咧咧地走过去,勾着林昭的肩膀,说道:“走,咱们回书房去,别让摄政王等急了。”

林昭无奈地被他拖着,两人一起回到了书房。

回到书房,两人若无其事地坐下。摄政王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神色无异,便继续讲课。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苏逸尘像是完全忘记了课堂上的严肃氛围,又开始调笑起林昭来:“林昭,没想到你还真有点本事啊,刚才那一下尿的可真够远的。下次咱们可得好好准备一下,找个更宽敞的地方再比一次,说不定我就能赢你了。”

林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道:“苏逸尘,你要是再提这事,我可跟你没完。你就不能有点正经事,整天净想着这些荒唐事。”

就在这时,萧逸从旁边走过,恰好听到了苏逸尘的话。

他的脚步猛地一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表情。那表情先是一愣,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紧接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明显的不悦。他怎么也没想到,林昭居然会和苏逸尘有这样的对话。

萧逸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冷哼一声,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与愤怒,转身大步离去。那离去的背影,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怒火,让空气都为之凝固。

林昭看着萧逸的背影,心中满是疑惑。她不明白萧逸为什么突然生气,苏逸尘不过是开了个玩笑,他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苏逸尘却还在一旁嘻嘻哈哈地说着:“林昭,你看萧逸那表情,好像吃了苦瓜一样,估计是嫉妒咱们玩得开心呢。”

林昭白了他一眼,说道:“都怪你,净说些有的没的,这下好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要怎么想我们了。”

此时,书房外的天空中,几朵白云悠悠飘过,林昭只顾着和苏逸尘打闹却没有看见上座摄政王那微凉的眼神。

摄政王府的书房内,气氛庄严肃穆。阳光穿透窗纸,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微尘在光影中肆意飞舞,却丝毫无法缓解这令人压抑的氛围。

摄政王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云纹,腰间束着一条玉带,越发衬得他身姿挺拔。他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台下的学生。

苏逸尘坐在座位上,显得格外心不在焉。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目光游离,一会儿瞅瞅窗外飞过的鸟儿,一会儿又盯着房梁上的木雕发呆。他的脑海里,还回味着刚才与林昭比谁尿的远,对于摄政王正在讲授的治国安邦之策,充耳不闻。

“苏逸尘!”摄政王的声音陡然响起,犹如一道炸雷在书房内炸开。

苏逸尘猛地一惊,像是从美梦中被硬生生拽回现实。他慌乱地站起身来,由于动作太急,膝盖不小心撞到了桌腿,疼得他龇牙咧嘴,但又不敢出声。

“本王方才问你,孟子所倡导的‘仁政’在当下局势中应如何践行?”摄政王双手抱臂,目光紧紧锁住苏逸尘,眼神中满是审视。

苏逸尘心中暗叫不好,他根本没听到刚才的问题,此时只能硬着头皮胡诌:“回摄政王,这……这‘仁政’嘛,大概就是对百姓好一点,给他们多一些粮食。”

此言一出,引得林昭一阵窃笑。

摄政王的脸色愈发阴沉,他冷冷地说道:“哼,肤浅至极!孟子的‘仁政’思想,涵盖了轻徭薄赋、与民同乐、重视民生等诸多方面,岂是简单的给百姓粮食就能概括?当下局势,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生待兴,若为官者只知如此粗浅理解‘仁政’,国家危矣!”

苏逸尘低着头,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摄政王并未打算就此放过他,继续严厉地说道:“苏逸尘,你身为世家子弟,享受着优渥的资源,却如此懈怠学业。你可知,你肩负着家族的期望,更关乎国家的未来。若人人都如你这般不学无术,这江山社稷将托付于何人之手?”

苏逸尘心中一阵刺痛,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贪玩会被上升到如此高度。他鼓起勇气,抬起头说道:“摄政王,学生知错了。学生平日确实太过贪玩,对学业不够用心。今后定当痛改前非,潜心钻研学问,不负摄政王教诲。”

“希望你言行一致。坐下吧,好好反思。”

苏逸尘缓缓坐下,心中五味杂陈,细想只觉得莫名其妙,以前摄政王讲治国理政,自己发呆,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天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惹恼了他。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走出书房。苏逸尘坐在座位上,仍沉浸在刚才的教训中。林昭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苏逸尘,别太难过了。既然知道错了,以后努力就是。”

苏逸尘白了他一眼:“别幸灾乐祸的了。”

林昭大笑着走开了。


“明日,你们便启程回京禀明圣上。”

林昭和苏逸尘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王爷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准备出发。”林昭说道。

于是,萧逸、林昭、苏逸尘以及一队侍卫迅速收拾好行囊,第二天清晨便踏上了归京之路。

萧逸、林昭与苏逸尘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京城。京城繁华依旧,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三人却无心欣赏这京城的繁华景象,直奔皇宫而去。

他们进宫后,在太监的引领下,匆匆来到御书房。

皇帝正伏案审阅奏章,见三人前来,放下手中的朱笔,神色凝重地看着他们。

“儿臣(臣等)拜见父皇(陛下)。”三人齐声行礼。

“免礼,此次救灾情况如何?一路上可还顺利?”皇帝开口问道。

萧逸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父皇,此次救灾起初颇为艰难,水患肆虐,百姓流离失所。

但在皇叔的带领下,以及林昭、苏逸尘等人的齐心协力下,我们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搭建临时安置点,分发救灾物资,总算是稳住了局面。”

林昭接着说道:“陛下,只是在救灾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离奇之事。

有黑衣人屡屡作祟,还出现了青壮年莫名失踪的情况。经过一番追查,我们怀疑这背后是一个神秘的邪教组织在操控。”

苏逸尘也补充道:“陛下,据我们所知,这些黑衣人以河神祭祀为由,蛊惑人心,掳走青壮年,实则是要进行一场邪恶的血祭仪式,妄图获取神秘力量,以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目前虽然掌握了一些线索,但还未查明失踪青壮年的关押地点。”

皇帝听后,龙颜大怒,猛拍桌子道:“竟有这等事!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竟敢如此胡作非为!”

待皇帝怒气稍减,萧逸说道:“父皇,皇叔深知此事重大,为了能尽快将邪教组织一网打尽,救出失踪的青壮年,特让我们回来向您禀明情况,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此事确实棘手,必须谨慎处理。朕派大理寺卿沐清风前去协助摄政王审理此案。”

众人心中一动,这沐清风年纪轻轻便担任大理寺卿一职,听闻其断案如神,聪慧过人。

“沐清风接旨!”皇帝高声喊道。

只见一位身着官服的年轻男子从偏殿走出,此人面容英俊,剑眉星目,身姿挺拔,正是沐清风。他上前跪地叩拜:“臣在。”

“朕命你即刻启程,前往协助摄政王,务必将这邪教组织连根拔起,救出失踪百姓,不得有误!”皇帝严肃地说道。

“臣遵旨!”沐清风声音坚定,领命退下,准备即刻出发。

处理完案件相关事宜,皇帝的神色缓和了些,看着萧逸、林昭与苏逸尘,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此次救灾,你们三人表现出色,朕心甚慰。萧逸,你身为太子,在救灾过程中协助皇叔,尽心尽力,展现出了一国储君的风范。朕封你为监国太子,日后可更多地参与朝政,为朕分忧。”

萧逸赶忙跪地谢恩:“谢父皇隆恩,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

皇帝又看向苏逸尘,说道:“苏逸尘,你凭借自身能力,为救灾筹备了大量物资,还在调查黑衣人一事上有所建树。朕封你为禁军统领,望你以后好好统领禁军,保证皇城安全。”

苏逸尘连忙跪地叩拜:“陛下厚爱,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