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解决靖难之役,我让大明盛世长明!朱小宝朱元璋

解决靖难之役,我让大明盛世长明!朱小宝朱元璋

一杯冰美式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可咱去他那儿呆的久了,就没什么功夫上你这儿来,你难道就不担心?”朱小宝晃了晃神,随后洒然一笑。“你跟你亲孙子亲近,我担心个什么劲儿?”“只要记得时不时找人来给我报个平安就成,省得我还要记挂着你!”“嘿!你这个没良心的臭小子!”朱元璋笑骂道。眼前的朱小宝,他是怎么看,怎么满意。这孩子对兄弟谦让有礼,对长辈恭敬孝顺,几乎继承了太子朱标的所有优良品性。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这小子十分要强,从不外漏感情。不过,这对于储君而言,也算是件好事。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他便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先是君,再是父。所以,感情什么的,根本不能外露!即使是太子朱标下葬,朱元璋都依旧面不改色,没有透露出丝毫的脆弱。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想考验朱小宝一番。“娃儿,咱把你...

主角:朱小宝朱元璋   更新:2025-02-21 16: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小宝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解决靖难之役,我让大明盛世长明!朱小宝朱元璋》,由网络作家“一杯冰美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可咱去他那儿呆的久了,就没什么功夫上你这儿来,你难道就不担心?”朱小宝晃了晃神,随后洒然一笑。“你跟你亲孙子亲近,我担心个什么劲儿?”“只要记得时不时找人来给我报个平安就成,省得我还要记挂着你!”“嘿!你这个没良心的臭小子!”朱元璋笑骂道。眼前的朱小宝,他是怎么看,怎么满意。这孩子对兄弟谦让有礼,对长辈恭敬孝顺,几乎继承了太子朱标的所有优良品性。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这小子十分要强,从不外漏感情。不过,这对于储君而言,也算是件好事。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他便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先是君,再是父。所以,感情什么的,根本不能外露!即使是太子朱标下葬,朱元璋都依旧面不改色,没有透露出丝毫的脆弱。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想考验朱小宝一番。“娃儿,咱把你...

《解决靖难之役,我让大明盛世长明!朱小宝朱元璋》精彩片段


“可咱去他那儿呆的久了,就没什么功夫上你这儿来,你难道就不担心?”

朱小宝晃了晃神,随后洒然一笑。

“你跟你亲孙子亲近,我担心个什么劲儿?”

“只要记得时不时找人来给我报个平安就成,省得我还要记挂着你!”

“嘿!你这个没良心的臭小子!”

朱元璋笑骂道。

眼前的朱小宝,他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这孩子对兄弟谦让有礼,对长辈恭敬孝顺,几乎继承了太子朱标的所有优良品性。

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这小子十分要强,从不外漏感情。

不过,这对于储君而言,也算是件好事。

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他便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先是君,再是父。

所以,感情什么的,根本不能外露!

即使是太子朱标下葬,朱元璋都依旧面不改色,没有透露出丝毫的脆弱。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想考验朱小宝一番。

“娃儿,咱把你给新安江治水的奏疏呈上去了,不少大臣持反对意见呢!”

“如果,咱说的是如果啊,就是打个比方的意思。”

朱元璋故意磨蹭一番,这才喃喃道。

“如果你身居高位,那些大臣反对你的提议,你该咋办?”

朱小宝自是没把马老头的话当成考验,他笑了笑,道。

“如果我身居高位啊……”

朱元璋定定的盯着朱小宝,目光如炬。

朱小宝思索片刻后,接着道。

“如果我身居高位,那几条法子,再加上您的完善,那些个大臣还依然反对,那我便不再问,直接执行!”

“朝中的大臣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可不是来添堵的,既然措施完善,对方又挑不出什么毛病,想拿着开海后会有潜在风险来搪塞我,我定是不会认的!”

“除非他们说的在理,不然就让他们滚一边儿去!”

朱元璋眼冒精光,激动道。

“说的好!除非说的在理,不然就让他们滚一边儿去!”

“君王就得有自己的主见,不然怎能治理好国家?怎能开疆拓土?”

“万万不能被翰林院那些个文人大儒给忽悠了。”

“咱再跟你说道个事儿,西域帖木儿汗国今年累计给国朝上贡了八次,可送达应天府的,却只有两次。”

“你觉得,是何故?”

朱小宝思索片刻,试探道。

“难道是半路被劫了?”

“毕竟西域诸国运送朝贡,必经哈密,而哈密并不在大明政府的控制之下。”

“所以,眼下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朝贡被哈密伪元给劫了。”

朱元璋放声大笑。

“一语中的!”

“你说的没错!连你都能想到的道理,但你猜翰林院的那群腐儒怎么说的?”

“他们居然说,或许是朝贡队伍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又或许是因为沙漠天气恶劣,所以他们放弃了朝贡。”

朱小宝双眼圆瞪,十分不解。

“这么浅显的道理,翰林院的学士会看不明白?”

朱元璋冷了脸,哼声道。

“哪能不明白?我看他们是根本不想明白!”

“因为一旦知晓了原因,那大明便势必会开战,他们是不想劳民伤财罢了。”

朱小宝皱眉。

“可若长此以往,伪元异族便会加大对大明底线的试探,这怎么忍得下去?”

朱元璋双拳紧握。

“忍不下去!也绝不能忍!”

“国破山河在,国若破了,官还能接着当官,可君还能继续做君吗?”

“所以,任何妄图试探大明底线的杂碎,都绝不能忍!这也是咱为什么叮嘱你不能全信腐儒的原因。”

“我们只需取他们身上的可取之处,比如知廉耻礼仪,学知识道理,但绝不能听他们那纸上谈兵的治国之道。”


“少年郎,当有此志气!”

确定朱小宝就是自己的大孙后,朱元璋怎么看怎么喜欢。

“你想做什么事,告诉咱,咱一定支持你!”

“马爷爷,您为我做的已经够多了!”

朱小宝正色道,起身对朱元璋拜了几拜。

“大恩不言谢,以后我就是您亲孙子!”

“这宅子,还有这些天的用度,我算了一算,恐怕得有三百两上下。”

“还有入户的花费,只怕不低。”

“我一个年纪轻轻,身强体壮,怎能凡事都靠六十岁的爷爷?”

“以前是没有户籍,没有启动资金,现在不一样了,您放心,不出三月,我一定把这些花费加倍还给您,再挣钱给您养老!”

朱小宝没有把话说死,也没有直接说金额。

他有一些现代知识,说出来也很难让马老头明白。

“呵呵。”

朱元璋不乐意的笑了两声。

“开口闭口说当咱的亲孙,却要把钱加倍还给咱?再拿钱给咱养老?”

“你见过亲孙给爷爷还钱的?”

“我看你啊,就是和咱生分,打心底没把咱当爷爷!”

“不不不,马爷爷您误会了……”

朱小宝连忙作揖赔罪,“不是那意思,我说是在我心里,您就是我爷爷。”

“别什么心里了,以后我就是你爷爷。”

朱元璋大手一挥,“还钱什么的不准再提!过几天咱给你找个先生,你跟着念书做学问,再去考个功名回来,让爷爷高兴高兴。”

如今太子朱标离世,人死不能复生,朱元璋只能把感情寄托在朱标的儿子身上。

这份感情,可重的很!

先多读读书,磨炼一下心性,肚子里多装点学问。

治国大道,不是那么容易的!

老朱自然不是真的要朱小宝去考个功名当官,但当官执政的那些道道,皇孙不能不懂!

宫里的朱允炆,自有大儒先生教导。

朱小宝也不能落下太多……

“马爷爷,我喜欢读书,但不想去科举。”

朱小宝却是一口拒绝。

“其实昨天我本来是要和马爷爷说这事的,只是没来得及,我已经转成商户了,以后我就做生意,赚大钱!”

“商户!”

朱元璋吃了一惊。

他自己颁布的户籍制度,当然最了解。

商人地位低下,赋税又重,商户属于贱籍的一种,比之普通民户远远不如。

“别人都是想怎么从贱籍恢复城普通民户的身份,你怎么要从民户转成商户?”

“咱不是说了,缺啥少啥,直接和爷爷说!”

“马爷爷,我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朱小宝解释道,“考科举我肯定不如那些从小就读书的学子,但做生意我有把握。”

“贱籍就贱籍呗,只要能争大钱,照样生活的好!”

“无商不奸!”

朱元璋骂骂咧咧一句,倒也不是很在意。

朱小宝毕竟当了十年的乞丐,有了点本钱,想去做生意过好日子,无可厚非。

有人帮助他,他知恩图报,还想自立自强,是个好孩子。

“那你想做什么,要多少本钱,说给爷爷听听。”

“马爷爷前几日留下银钱,还剩几两,足够本钱。”

朱小宝答道,“至于做什么,暂时保密,一定给马爷爷个惊喜。”

说完,朱小宝又对朱元璋拜了几拜。

“马爷爷为了给我入户,忙前跑后,费了许多功夫。我却将户籍转成了商户,让马爷爷白忙活了许多,还请爷爷见谅!”

啪!

朱小宝的额头上重重挨了两下。

朱元璋摇摇头,“你转都转了,咱不见谅还有什么办法!”

什么忙前忙后,其实都是朱元璋一句话的事。

他也不在意朱小宝是什么户籍。

只是稍微有些失望,这孩子心是好的,但路走岔了啊!

不过关于大明江山的未来,朱元璋现在只是隐隐有了个念想,还没具体的打算,倒不用着急考虑。

正在屋里说话,城门处一声钟声响起。

朱元璋眉头一皱,刚好了一点的心情,顿时再次低落。

这是太子朱标的丧钟!

太子病薨,大明国丧,应天城内外皆是哀悼。

朱小宝听到钟声,也肃穆站立,对着皇宫的方向弯腰下拜。

朱元璋问道,“你可知这是什么钟声?”

“哀悼太子朱标的。”

“你知道太子朱标?”

朱元璋有些期待的问道,说不定能让这孩子想起些什么来!

“在书上读到过。”

朱小宝的回答真心实意。

“华夏历史上最优秀的太子,也是最令人惋惜的太子。”

“洪武皇帝最疼爱的儿子,大明国运最重要的太子。”

说完,朱小宝拿起桌上的茶杯,将茶水倒在地上,“敬太子!”

“你跪下!”

朱小宝的回答,虽然不是朱元璋心里期盼的,但也足够让朱元璋动容。

“给你……给太子磕三个响头!”

朱小宝一愣,不知马老头这般为何。

转念又一想,太子朱标仁德满天下,说不定马老头家受过太子的恩惠。

朱小宝在现代就很痛惜朱标的离世,如今磕三个响头又何妨?

如果不是犯忌讳,朱小宝都想亲自去太子朱标的陵墓,祭悼一番。

在朱小宝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之时,朱元璋也流下了浑浊的老泪。

“孩子,你好好的,爷爷这几天有事要忙,等忙完了再来找你。”

“马爷爷保重!”

哀悼的钟声过后,朱元璋离去。

朱小宝则再次前往应天府衙门。

他刚才对朱元璋说的话,有一半是假的。

朱小宝的户籍,现在还没来得及转成商户。

昨天去应天府衙门,衙门的人也很奇怪,好好的为什么要民户转商户。

加之太子病薨,诸事繁多,衙门便让朱小宝回家考虑几天,考虑清楚了再去办理手续。

朱小宝可不能多等。

既然决定了,那就好好的大干一场。

在马老爷面前志气,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应天府衙门,果然今天还是冷清。

朱小宝递上文书,便在衙门外等着,不用排队,倒也方便。

一辆马车从衙门外驶过,马车里的中年人随意瞥了几眼应天府衙门,目光从朱小宝身上一扫而过。

哗啦一声!

中年人差点在马车里栽了个跟斗。

“去,快去请我义父来!”


“皇爷,翰林院学士黄子澄、齐泰上奏,言说允炆殿下一日未尝进学。”

嗯?

朱元璋眉头微蹙,看着黄狗儿道。

“这是为何?”

黄狗儿顿时神色紧张,汗流浃背。

“回皇爷的话,允炆殿下今日一早便在书房念诵佛经,已经一天未曾用膳了。

“简直胡闹!”

朱元璋厉声呵道。

“不好好读书便罢了,偏去读那些个歪门邪道的东西,成何体统?”

黄狗儿忙道。

“殿下是见临太子爷三七近了,想要为太子爷祈福。”

朱元璋原本凌厉的神色,在悄然间缓缓松动。

他深吸一口气,眉眼之间也换出了一抹柔情。

“哎,真是个痴儿!”

“你去备一份饭菜,随咱去一趟东宫。”

朱元璋带着黄狗儿进了东宫。

因吕氏一早便买通了黄狗儿,所以也早就得到了消息。

她身着一身布衣,没有带任何的朱钗,脸上也没施任何粉黛。

入宫这么多年,她早就熟知了朱元璋的习性。

她知道皇爷不喜妖娆、奢靡的女子,也要求儿媳要朴素大方,端庄大气。

因此,吕氏自入东宫起,直到常氏薨世,她被扶正,都一直小心谨慎,从未讲究过一次排面。

常氏薨世之后,吕氏之所以能以庶妃的身份打理东宫,也正是因为她善于投其所好,才得了朱元璋的重视。

今日知晓朱元璋要亲自来东宫后,她便特意打扮的更为朴素了。

“允炆呢?”

朱元璋看着吕氏,开口道。

吕氏一脸惨色,抿嘴道。

“允炆已经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天了,这孩子说是要替父亲祈祷,任妾身怎么劝,他都不听。”

朱元璋瞪了吕氏一眼。

“不吃饭,饿坏了咱孙子的身体咋办?”

“你这个做母亲的,还没法子劝自个儿子了?”

“陛下,娘娘今日也滴水未进呢!”

一个宫女出声。

吕氏狠狠瞪了她一眼,厉声道。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没规矩的东西!”

朱元璋看着吕氏,幽幽叹气。

“哎……”

“人既已走了,活着的人还得好好活着才是。”

“好了!咱给咱孙子带了些吃食,你也去吃饭吧。”

吕氏施礼作揖,算是应下了。

等恭送朱元璋离去,她双眸之中才缓缓露出一抹笑意。

只要能懂老爷子的心思,她们母子定能一举占领先机。

“梦儿,你做的很好,下去领赏吧。”

吕氏对那刚刚开口的婢女道。

“扶本宫去吃饭吧,别打扰了老爷子和允炆亲近。”

来到朱允炆书房门前,朱元璋便命黄狗儿去将门打开。

开门的响声似是惊扰到了朱允炆,朱允炆不悦道。

“不是让你们不要打扰我为父亲祈祷吗?”

话音刚落,朱元璋的声音便在他身后响起。

“你也是该为你父亲祈祷,但这饭也还是要吃的。”

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忙起身。

“见过皇爷爷!”

“别行礼了,听说你一天没吃饭了,身子肯定虚得慌,你先跟咱说说,这孝经是怎么读的?”

见朱允炆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要行礼,朱元璋摆了摆手。

朱允炆开口道。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

朱元璋点头。

“既你已知如此,却损害身子来恪守孝道,那还是孝吗?”

“皇爷爷,孙儿……孙儿不过是太想念父亲了……”

朱允炆眼眶泛红,还带着些哭腔。

朱元璋见朱允炆这般,心头顿时一沉。

“咱都明白,咱给你带了饭,快些吃吧!”

这世间,谁能比朱元璋更思念他最为挚爱的太子?

没有!

没有人!


朱小宝正发愁,却被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大汉拦了下来。

“朱小郎君,可是要置办住宅?”

此人正是凉国公蓝玉。

今日一早,蓝玉安插在朱小宝身边的眼线,便来传了话,说朱小宝正在看宅子。

蓝玉自是知道,朱小宝定会因为他商籍的身份,而屡遭碰壁。

乌衣巷附近住的都是达官贵人。

一个商籍,即便你再有钱,想在贵人区购置新宅,还是大宅,定是闲难重重。

朱小宝早就知道,商籍会给他带来许多不便和歧视。

所以,他也没有抱怨什么。

朱小宝警惕的将蓝玉打量了一番,他总感觉这人像是在哪儿见过似的。

但一时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在下确实是想置办宅子。”

朱小宝回道。

蓝玉开怀一笑。

“咱手中恰巧有一处宅子急售,小郎君不如随咱去看看?”

朱小宝考虑片刻后,点了点头。

“那我便随你去看看吧!”

蓝玉大手一挥,豪迈道。

“小郎君请随我来。”

不多会儿,蓝玉便将朱小宝领到了贡院附近。

这里是应天府最为繁华的地方,没有之一。

“这地方寸土寸金,你那宅子,我未必能购置得起!”

朱小宝停下脚,叫住蓝玉。

不过,即便他能买得起,也不会花重金买这里的宅子。

“来都来了,先看看再说吧。”

蓝玉不再多言,自顾自的带朱小宝进了宅院。

这宅院是经典的江南水乡布局,延续了先唐的风格,又因为是四进户,所以显得格外大气。

甚至庭院内的连假山流水,都被打造的极为精湛,没有丝毫修葺的痕迹。

“小郎君觉得如何?”

蓝玉看着朱小宝,笑问道。

朱小宝点了点头,也没打算掩饰。

“这宅子甚好,但我并没有想买的打算,叨扰了。”

蓝玉笑容更甚。

“咱都还没报价呢,你便不打算买了?”

朱小宝道。

“既然买不起,我也就没有询价的必要了。”

蓝玉继续道。

“我这宅子急着卖,一千两白银,小郎君觉得如何?”

啊?

“一千两白银?你没搞错吧?”

朱小宝刚准备转身,闻言立马停了下来。

“需要我为你做什么?”

蓝玉笑着摇头道。

“不需要。”

朱小宝看着蓝玉,不免心生疑虑。

“小郎君无需怀疑咱,咱不会害你,这也不是什么圈套。”

“第一次在盐山见你时,咱便觉得小郎君倍感亲切,小郎君心善,当时正在救治流民,也不知小郎君是否还记得咱。”

“像这样的宅子,咱家多的是,亏点卖不算什么,只当是咱随小郎君行善了。”

蓝玉豪言道。

朱小宝这才回想起来。

当时确实有四个人在盐山下拦过自己,还问地上的玉手串是不是自己的。

而这蓝玉,正是那四人之一。

“啊?这……”

朱小宝咽了一口唾沫,呆呆看向蓝玉。

像这样的宅子,你家多的是?

你家有矿啊?

这么有钱?

“噢。”

朱小宝回过神来,拱手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

蓝玉笑着嘟囔道。

“不错!这娃儿跟咱姐小时候一个样,都这么有礼貌。”

“啊?”

朱小宝一阵莫名其妙。

蓝玉咂摸咂摸嘴,笑着摇了摇头。

“无事,这是地契,你收好,我先走了。”

蓝玉豪爽万分,刚出门,迎面便碰上了黄子澄的管家和家丁。

蓝玉眼眸微眯,也没出声。

“朱小郎君,劳烦您出来一下。”

黄府管家对朱小宝招手道。

朱小宝走上前去,拱了拱手。

“何事?”

黄府管家道。

“朱小郎君贵人多忘事,怕是忘记老朽了,老朽是翰林院学士黄子澄府上的管家。”


“什么时候的事儿?”

“大概十年前吧,我也记不清了。”

“什么样的棺材?你爬出来后,身上穿的什么衣服?”

马老头猛然紧紧抓住朱小宝的手臂,追问道。

“为什么以前没有听你说过这事儿?”

“这又不是啥好事儿,我总不能拿着到处说吧。”

虽然不知道为何马老头如此激动,但总算有个马老头今天能说话的事了,朱小宝绞尽脑汁的回忆着。

“我只记得天很黑,我从棺材盖露出的空隙里爬出来后,没跑几步就脚下一滑,滚进了山沟里。”

“幸好有一对进山采野果的农户夫妻,发现了我,把我背回家。”

“说起来那年也是大灾,农户家一粒粮食都没有,硬是用山沟里采摘的野果养了我五天,等我能走路了,夫妻俩才与我分别,各自逃荒要饭去了。”

“临分别时,他们不忘给我一个破碗,现在我还留着哩!”

“也不知道他们如今是不是还活着……”

说着,朱小宝也是感慨。

那对农户夫妻自己拿的都是破瓦片,他们不嫌弃朱小宝,为啥逃难要饭却要分开?

还不是为了能多活一个是一个!

大灾年没人知道外面是啥情况,往不同的方向要饭,说不定有一条路运气好,能有几口吃的。

“你滚进的山沟,附近是不是钟山?”

“那对农户夫妻的住处,你还记得吗?”

“不记得了。”

朱小宝摇摇头,这副身体的原主人浑浑噩噩,根本就没给朱小宝留下多少记忆。

那五天朱小宝高烧不退,估计脑子受了影响,变成了半傻。

“大概是在钟山附近吧。”

“嗯,好好好!”

马老头一连说了三个好,突然站起身。

“小宝,咱明天再来看你,你就在家里好好待着,哪都别去!”

“缺什么,要什么,都给咱说,咱给你!”

说完,马老头拔腿就走。

“马爷爷,您先别急着走,吃几口饭……”

怎么说走就走,刚才马老头还因为儿子的离世,悲痛欲绝,朱小宝怕老人精神恍惚,在路上出什么事。

“再坐一会儿,等会儿我送马爷爷回去。”

“你照顾好自己。”

马老头拍了拍朱小宝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放心,爷爷这辈子啥都经历过,没那么容易倒下,明天在家里等咱!”

说完,马老头上了自己的小马车。

朱小宝目送马老头离去,自己回屋收拾了下,思索再三,也下定了决心。

不能一直靠别人,自己得支棱起来!

在大明想支棱起来,最好的出路,当然是读书考科举。

但这条路对于朱小宝来说很难。

他识字,能写会画,熟知历史,还有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丰富的知识储备,但论儒家学问,写文章,朱小宝压根不是那些童生秀才的对手。

光是写好一千字的正楷文章,不涂抹不错别字,都是极大的挑战!

马老头刚才那副悲伤的模样,朱小宝是真心疼,然而自己说出安慰的话,又那么无力。

归根结底,朱小宝现在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这座屋子,身上的衣物,桌上的饭菜,都还是马老头给的。

恩情未能报答,说话也没底气!

“我必须要挣钱,在大明应天城站稳脚跟!”

朱小宝心想着,锁好了门,抬脚向应天府衙门走去。

这边马老头的小马车,晃晃悠悠的驶出了巷子。

“停。”

在一个拐角处,马老头的声音低沉的可怕。

“要蒋瓛来见咱!”

“是。”

车夫答应了一声,却没见动作,只是使了个眼色。

一个在巷子口卖年糕的小贩,跳着担子凑了过来,然后又匆匆离去。

天子微服,锦衣环伺!

卖年糕的小贩,自然不是普通的贩夫走卒,而是最精锐的锦衣卫!

小马车里坐着的马老头,六十来岁,慈眉善目。

他自然也不是普通的老头子,而是当今天子,光复了华夏江山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半个月前,乔装成富商,体察民间疾苦之时,遇到了正在要饭的朱小宝。

一见之下,朱元璋大惊,仿佛见到了自己的亲大孙朱雄英。

原来,朱雄英十年前病逝,葬于钟山皇陵。

可没几天,皇陵就遭遇盗掘,陪葬品丢失无数,连朱雄英的棺材都被撬开,尸身不知所踪。

朱元璋大怒,当即就有一批人被斩首。

又命人秘密查探,无果。

又是一批人被斩首。

十年来,为了皇家颜面,此事并未声张出去,但追查工作一直在进行。

为此杀了多少人朱元璋已经不记得,约莫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直到朱元璋遇见了朱小宝,简直是朱雄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时朱元璋差点就上去认大孙,可他毕竟是打下江山的开国皇帝,很快镇定下来。

嫡长孙的身份非同小可,马虎不得。

想着先观察一段时间,便给朱小宝买了宅子,安顿下来。

但紧接着,太子朱标便病死,给了朱元璋一个巨大的打击,让他心力交瘁,好几天没能来看望朱小宝。

今天朱小宝透露出的信息,无疑让朱元璋又确定了几分!

他真的是咱大孙?

雄英没有死?

“小的蒋瓛,叩见老爷!”

两匹马疾驰而来,远远的就停下,其中一人三步并作两步,扑倒在马老头的小马车前,恭恭敬敬叩头。

“咱让你去查的朱小宝,你可查出什么来了?”

“回老爷,朱小宝乃应天城附近的流民,生父母不祥,也无其他亲人,居无定所,以要饭为生……”

“废物!”

朱元璋怒骂。

这些信息,锦衣卫早几天就已经调查出来,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台前,朱元璋都看过。

现在再听这孩子十年来过得如此之苦,朱元璋只觉得心如刀割。

“让你们查盗墓的,十年都查不出来!”

“让你们去查一个孩子,你们也什么都查不到!”

“留你们何用!”

“小的罪该万死,请老爷赎罪!”

蒋瓛头如捣蒜,他很冤啊。

十年啥都没查出来,那是蒋瓛的前任,还有前前任干出来的业绩。

蒋瓛这几天就查了朱小宝。

这孩子又是个半呆半傻的流民,除了在应天城附近要饭,啥事迹都没有,蒋瓛查的是满头雾水。

“你去钟山下,查一查十年前,有一对农户夫妻,在山沟里救过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没几天因为缺粮,就分散逃难要饭去了。”

“看看那对农户夫妻是否还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