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HR小刘的其他类型小说《我的人生速通模式HR小刘小说》,由网络作家“喜欢盒果藤的任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努力奋斗,攒钱买房,结婚生子,拼命赚钱为未来做打算。但谁又能保证未来一定会如计划那样发生呢?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内卷上,不如早点享受生活。
《我的人生速通模式HR小刘小说》精彩片段
努力奋斗,攒钱买房,结婚生子,拼命赚钱为未来做打算。
但谁又能保证未来一定会如计划那样发生呢?
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内卷上,不如早点享受生活。
”
加班文化?工资可以谈?谈个鬼哦!
看到这些信息,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大学四年,好像白读了。
如果只是拿六七千的工资,每天被老板压榨,过着加班狗的生活,那当初的高考拼命进大学是为了什么?
尽管心里不愿意接受现实,但我还是不得不找一份工作。
“你打算干嘛?”老妈在电话里问。
“找工作呗,不然能干嘛?”
“要不考个公务员?”
“算了吧,我又不喜欢那种死板的工作。”
“那就努力上班,早点存钱买房。”
买房?我连工作都还没开始,谈什么买房?
不过,为了让家里安心,也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成为真正的“毕业即失业”案例,我最终还是接受了一份月薪7K的码农工作——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主要做外包项目。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是个起点。
签下合同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很复杂。
我知道,这份工作不会是我的最终归宿,但它却是我通往社会的第一步。
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在职场上拼搏,但至少现在,我要先体验一下这个被许多人诟病的打工人生。
就当是……一种社会性速通体验吧。
正式上班的那天,我穿上在某宝上买的99元白衬衫,搭配一条黑色西裤,看起来像模像样的“职场人”。
“你好,我是HR小刘,欢迎加入公司!”
走进公司,一位年轻的HR小姐姐热情地向我伸出手,我礼貌性地握了一下,然后被带去办理入职手续。
办公环境还算过得去,一排排工位整齐地摆放着,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程序员的“奋斗气息”。
“你好,我是你的主管小张。”
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男人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坐下,“新人刚来,先熟悉一下公司的代码库,别有压力。”
我点了点头,打开电脑,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
的那个”。
我观察了一下公司里的同事,发现了一个规律:
干得越多的人,往往死得越快。
比如我的隔壁工位,小李,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生,和我同一时间入职。
他每天拼命加班,连午休时间都在敲代码,周末还会自愿加班,想着“努力干活,争取转正”。
然而,三个月后,他不仅没能转正,反而因为“试用期未达到预期”被淘汰了。
为什么?
因为他工作量太大,给主管造成了一种“他的工作标准就是这样高”的假象,结果公司给他的任务越来越多,最后他扛不住了,效率下降,于是就被裁掉了。
这个教训让我更加坚定了一点——
“打工是手段,不是目的。活太多,要学会推。”
经过三个月的“高效摸鱼”,我顺利通过了试用期,正式成为了一名社畜。
主管对我的评价是:“小A(我的名字)工作态度还可以,但缺乏主动性,希望未来能更加积极一些。”
我表面上点头应付:“好的,我一定努力改进。”
但心里却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些得意——
“摸鱼模式正式稳定,接下来就是如何继续低成本生存。”
这家公司虽然不是什么大厂,但福利还算过得去,工资不高,但也不低到让我立刻跑路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管理不算太严,摸鱼的成本极低,只要掌握一定的“生存策略”,就能实现职场的最低效生存模式。
为了确保自己在公司里待得足够久、但又不会累死,我制定了一套职场“最低效生存法则”:
第一条:永远不要做“核心员工”
在职场上,核心员工=免费劳动力。 每次主管提到“需要一个人来负责某个模块”时,我都会装作若无其事地低头敲代码,假装自己很忙。
如果被点名,我就会回答:“我这边的任务还挺多的,可能分身乏术……”
主管一般不会强行指派工
,心里竟然有种奇妙的感觉——
“这玩意儿,真能决定我的人生吗?”
“我真的要在这里耗上几年,甚至更久?”
我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无精打采。
“你好,我是你的主管,小张。”
一个看起来二十六七岁的年轻男人走过来,伸出手,脸上挂着标准的职场微笑。
“你好。”我象征性地握了一下他的手。
“欢迎加入公司,你的工位在这里。”他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有问题随时问我。”
我点了点头,环顾四周,观察了一下未来一起打工的“战友”们。
他们都低头盯着屏幕,埋头敲着代码,眼睛布满血丝,神情严肃,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
这场景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
“我是不是进错地方了?这不是职场,这是电子厂流水线吧?”
但没办法,既然来了,就得先装模作样地“工作”一下。
主管给我安排的任务是——熟悉公司代码库,了解当前项目,并且尽快投入开发。
但我很快发现,这个“尽快”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标准。
于是,我开始执行我的职场摸鱼计划。
第一步:制造“认真工作的假象”
我打开IDE,随机翻开几份代码,然后手撑着下巴,皱着眉头,装作“深入思考”的样子。偶尔还会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几个关键词,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在研究逻辑。
第二步:合理使用搜索引擎
一边开着公司的文档,一边偷偷打开B站,搜索“职场生存技巧如何在公司摸鱼”等关键字。
第三步:适当寻求帮助
当主管走过来时,我会故意露出一副困惑的表情,然后问一些“看起来很专业但其实没什么意义”的问题,例如:
“这个API的入参为什么是这个结构呢?”
“这段代码的逻辑有点复
杂,可以帮我讲解一下吗?”
这样不仅能拖延时间,还能顺便让主管觉得我是个“求知欲强”的新人。
第四步:午休时间的最大化利用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比所有人都吃得慢一点,然后趁别人吃完回去工作的时间,悠闲地在茶水间泡杯咖啡,再刷一会儿手机,顺便看看招聘网站,了解有没有更轻松的远程工作机会。
第五步:合理利用开会时间
每次开会,我都会带上笔记本,敲几下键盘,装作在记录重点,实则在文档里写日记,比如——
“今天主管又在讲一些莫名其妙的需求,听起来根本不可行。” “对面那个组的同事看起来也在摸鱼,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什么时候下班呢?”
职场最重要的技能,不是“高效工作”,而是“高效装忙”。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总结了几条职场“伪努力”法则:
1. 屏幕上始终保持代码界面 即使在摸鱼,IDE也要开着,窗口最大化,这样走过去的人会以为你在认真敲代码。
2. 适当敲打键盘 偶尔敲击几下键盘,让周围的人听到“工作”的声音,增强代入感。
3. 会议时适当发言 不能一直沉默,否则容易被认为是“边缘员工”。每次会议我都会适时地插上一两句:“这个需求的实现方式是不是可以优化一下?” 然后让别人去讨论,我则继续放空自己。
4. 电脑屏幕上的“多任务管理” 在公司内网打开几个无关紧要的文档,配合上代码界面,让人以为自己在“多线程处理任务”。但实际情况是,一个窗口在刷知乎,另一个在看远程工作机会。
5. 永远不要太快完成任务 职场的规则是,你干得越快,活儿就越多。所以,每次主管给我安排任务,我都会故意拖上几天,等到最后一天再提交。这样一来,既不会被认为“工作效率太低”,又不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新任务中。
在职场上,永远不要成为“干活最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