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宋知安宋知夏的其他类型小说《七零糙汉与娇花宋知安宋知夏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林间蔷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江河又来了。宋知夏以为他是来送布料的,结果人家打完招呼之后,拿着锄头奔着知青点的自留地就去了。“江同志,你这是做什么?”宋知夏不理解。“为了感谢你帮我做衣服,我来给你开一块地,回头你就能自己种点蔬菜了。”江河一边说一边挥舞着锄头。“啊!可是衣服我还没开始做啊,你也没给我尺寸……”老乡都是这么实诚的吗?江河笑着看她一眼,只见她蹙着眉毛,一脸的纠结。“没关系,反正你都答应我了,难道你打算反悔?”宋知夏一听,连连摆手,“不会不会,可是我答应给你做衣服,是因为你帮我做了篮子啊!现在衣服还没开始做,你又来帮我开荒,我觉得过意不去……”“那有什么,你大老远的来支援农村建设,我帮你干点活又怎么了?再说了,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
《七零糙汉与娇花宋知安宋知夏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江河又来了。宋知夏以为他是来送布料的,结果人家打完招呼之后,拿着锄头奔着知青点的自留地就去了。
“江同志,你这是做什么?”宋知夏不理解。
“为了感谢你帮我做衣服,我来给你开一块地,回头你就能自己种点蔬菜了。”江河一边说一边挥舞着锄头。
“啊!可是衣服我还没开始做啊,你也没给我尺寸……”老乡都是这么实诚的吗?
江河笑着看她一眼,只见她蹙着眉毛,一脸的纠结。“没关系,反正你都答应我了,难道你打算反悔?”
宋知夏一听,连连摆手,“不会不会,可是我答应给你做衣服,是因为你帮我做了篮子啊!现在衣服还没开始做,你又来帮我开荒,我觉得过意不去……”
“那有什么,你大老远的来支援农村建设,我帮你干点活又怎么了?再说了,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要不回头再帮我做条裤子?”
啊?这……宋知夏只能点点头,行吧!
不等她开口,江河已经抢先了,“那谢谢你了,回头我拿布料和尺寸给你!”说完就低下头专心干活,不然他怕自己忍不住笑出来,这小姑娘怎么能这么可爱的?
李青看宋知夏出去半天都没回来,就跟出来看看,看着江河开出来的那块地,她忍不住笑着调侃:“江同志,都是知青,你只帮知夏开荒,不帮我也开一块吗?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一个大好的打入敌人内部的机会放在面前,江河怎么能放过?“没问题,我把地开大一点,你和宋知青一起种。”
李青也不客气,笑着说:“那我可要多谢谢知夏了。”江河知道这是个明白人,笑笑没说什么,宋知夏却有些纳闷,“青青,你应该谢江同志才对,谢我干嘛?”
李青看着她白白嫩嫩的脸,忍不住上手揉了一下,“不是因为你给江同志做衣服他才帮我们开地的吗?所以我才要谢谢你啊!”
江河本来对李青印象挺好的,但是看她对小姑娘上手了,心里就有点不舒服,好烦,他也想揉!
本来江河还打算去找些种子送给小姑娘的,可惜第二天就开始割稻子了,这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收成了,所有人都得天不亮就下地。
能拿高工分的人都去仓库那里领了镰刀,宋知夏有自知之明,没去领,打算跟在大家后面负责捆稻子,虽然工分低一点,但是更容易坚持下来。
江大强看着比自己大孙女高不了多少的宋知夏,觉得有些不忍心,城里来的孩子,年纪又小,哪里会干这些?就特意把她安排在了自家人一起。
虽然江家的人也要忙着干活,没工夫照顾宋知夏,但是至少不会欺负她。江河正在为小姑娘担心呢,江大强的这个安排正中他下怀。
江海知道自家弟弟的心思,就招呼着其他人到一起去,单独把两个人留下了。
江河眼看着人都散开了,就悄悄地对小姑娘说:“没事的,你慢慢干,回头我来帮你。”宋知夏看他如此热心,心里颇有感触,江同志人可真好!
就这样,江河割一阵子,就停下来帮宋知夏一起捆,等捆的差不多了,再拿起镰刀继续割。
一开始的时候还好,太阳出来了之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出的汗也越来越多,虽然宋知夏特意穿了长袖戴了手套,但是手腕和脖子上还是被划了不少的印子。汗水从这些划痕上流下去,火辣辣的疼。
中间休息的时候,宋知夏摘了手套摸了摸脖子,疼的小脸都皱起来了。这才半天,听说割稻子要割半个多月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江河为了避嫌,和自己家人一起在另一块树荫下休息,不过眼神一直没有离开过宋知夏。看到她的动作,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白嫩的皮肤上满是红印子,看的他心都跟着揪了起来。这样下去不行,他得想个法子帮帮小姑娘!
快下工的时候,广播又响了起来,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手表,所以生产队只能用这个法子来通知大家上下工。
听到老爹那熟悉的破锣嗓子,江河眼前一亮,也不急着回家,快步朝着大队走了过去。
江大强刚从广播室出来,就看到了自家老三。“你不回去吃饭,到这里来干什么?”
江河讨好一笑,“爹,我记得以前不是有人负责广播吗?怎么这次回来,都是你亲自来了?”
说起这个,江大强就觉得头疼,之前负责广播的是一个知青,今年拿到了回城指标,迫不及待地走了,一时半会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只能自己上了。
江河点点头,假意道:“知青点不是还有好几个人嘛,随便安排一个人来不就行了?刚好他们还都会说普通话。”
说起这个,江大强也挺不好意思的,自己那半吊子的普通话,也就是在村里能让大家听懂。
“你不知道,干这个活,不仅要识字,会说普通话,还要起得比大家早,收工比大家晚,一天只有六个工分,一年下来,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那两个老知青都不愿意干,我也不能硬压着人家。”
说到这里,江河好像突然想起来一样,“男知青不愿意,那女知青呢?我看今天那个小姑娘娇滴滴的,根本干不了多少活,还不如让她去广播室呢,不然到时候中暑了还得安排人照顾她,更耽误干活!”
江大强想起那个小小的宋知青,觉得老三说的有道理,点头同意了,“回头我问问她,看人家愿不愿意干。”
说完,又狐疑地看看老儿子,“你平时也不是个多事的人啊?怎么今天想起来这一出了?该不会是看上人家姑娘了吧?”
江河心中一跳,脸上却是面不改色,这件事他暂时不打算跟家里说。“爹,你想哪里去了?那小姑娘看着和大丫差不多,我能那么禽兽?就是看她挺可怜的。”
江大强定定地看了他几秒钟,没有再说什么,继续朝家里走去。
江河偷偷松了一口气,果然,不管什么时候,他老子还是他老子啊!
江河虽然没有亲生的弟弟妹妹,但是同一个村子里,有不少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喊他三哥的人还真不少。虽然他一时之间没听出是谁的声音,但是也不好直接走了。
停下车子扭头一看,居然是周红霞,上次两人在周家碰到过,江河还有印象,只是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叫住自己。
周红霞看他停了车,快步小跑过来,快到跟前的时候,又用手理了理头发,这才笑着打招呼。“三哥,你刚下班啊?”她是跟着周大明兄弟几个喊的,也不算喊错。
江河点点头,同时又跨上了自行车,他不觉得周红霞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毕竟在他看来,两个人只是拐着弯的亲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系。
周红霞见状,赶紧开口,“三哥,我是来公社买东西的,这会儿天也不早了,你能顺路带我一段吗?”
江河看她两手空空的,也没多事问她买的什么,想着快来不及了,就点头同意了。“行,我把你带到村口。”
周红霞不明白为什么只能带到村口,是怕村子里人多,说闲话?不过她现在也来不及想那么多,她一下子跳上了车后座,两只手抓着江河腰侧的衣服。
江河低头看看,有点不高兴,“手放下去,衣服皱了!”听他这么说,周红霞瞪大了双眼,三哥什么时候这么讲究了?
以前他和人打架的时候,滚得一身灰也没见他说什么,爬起来拍一拍就能上桌吃饭,出去几年,变化这么大?不过她一看衣服是新的,也就觉得能理解了,连忙把手放了下来。
见江河不吭声,只是一个劲的骑车,周红霞就自顾说了起来,“三哥,今天在公社没买到我要的东西,下次能坐你的车去县里买吗?或者你有时间帮我带回来?”
周红霞是算好了时间等在公社的,她想的很好,只要江河答应了,她就随便买点什么。不管是一起去还是带回来,两个人总归会再次接触的,次数多了,江河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的好。
可惜江河并没有那么热心,他甚至都没问她要买的是什么。“村里的拖拉机去县里的时候,会通知的。”
周红霞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说,一时有些怏怏的。还没等她想好说辞,村口已经快到了,江河一条大长腿支在地上,“下车!”
周红霞没办法,只好先下来,她刚落地,江河“嗖”一下就把车骑走了,连一声“再见”也没说。气的她跺跺脚,闷头往前走。
谁知到了知青点的时候,却又看到江河的自行车停在外面,村里一共就两辆自行车,她不会认错的。周红霞皱起了眉毛,都这个点了,三哥不回家吃饭,他去知青点干什么?
江河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赶在吃饭前把东西送到,宋知夏已经吃过了,不过根本没吃饱就是了。肉干没有了,李青带的咸菜也快见底了,杂粮稀饭她放了勺糖进去,勉强吃了下去,但是总感觉肚子里空落落的,好像缺了点什么。
江河走过来的时候,宋知夏一眼就看到了他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了自己做的那一套。不知道是她手艺好还是他身材好,明明是很大众的款式和颜色,这会看起来格外好看,显得肩宽腿长的。唔,或许两个原因都有?宋知夏偷偷地想。
她打量江河的时候,江河也在打量着她。由于不用去上工的缘故,宋知夏还是那么白,不像一起来的其他几个,或多或少都晒黑了一点。
李青看着宋知夏冷着脸拆包裹,有些奇怪,毕竟宋知夏平时大多时候都是笑眯眯的,这是怎么了?
大舅妈考虑到这边冬天比较冷,给她寄了一双里面带毛的高帮皮鞋,另外还有一件厚厚的毛衣,摸上去就暖和。
宋知夏看到毛衣,就想起来自己本来还打算帮江河织一件的,越想越生气,直接把东西都收进了柜子里。
李青眨眨眼,“知夏,东西是谁寄来的?真漂亮,你不喜欢吗?”
宋知夏也知道自己多少有点迁怒了,默默平复了一下心情。“我大舅妈寄的,我很喜欢,等天冷了再拿出来穿。”
接下来的两天,江河都要出车,回来的比较晚,也不适合再去找宋知夏,两个人一连好几天都没碰面。
钱文涛就住在宋知夏隔壁,自然把这种变化看在眼里,估摸着两个人可能闹翻了,就在心里冷笑起来。
眼见着天气越来越冷,李宏就组织大家一起去山上,男同志负责砍柴挑柴,女同志就帮忙捡一些小柴火。不然等雪下来了,根本上不了山,别说取暖,连做饭都没柴火用。
李青后来也请老乡帮忙编了背篓和篮子,只不过没有宋知夏的精致小巧。宋知夏有些不太想用江河编的东西,但是她也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拿上工具就跟着大家一起上山了。
这天刚好是周日,江河不用上班,一早就去了知青点,打算找宋知夏把事情说清楚,他已经憋了好几天了,实在受不了了。
远远就看到小姑娘背着自己编的背篓,和另一个女知青说说笑笑的,心里就更憋屈了。原来就自己一个人难受,人家跟个没事人似的。
不过眼下人多,也不适合说话,他就默默地跟在他们后面,往山上走去。
到了半山腰,李宏做主选了一块地方,几个人就开始砍柴。没一会儿,江河和周家人也前后脚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和几个表弟说话,那天找她麻烦的女同志也在其中。
宋知夏一看,更相信周红霞的话了,装作没看见江河的样子,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江河是在山脚下遇到几个表弟的,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注意着小姑娘的动静,这会儿看她头也不回的走了,心里也憋着一股火,没去追她,反而继续往山上走去了。
周红霞有心想跟上去,但是大多数人砍柴都不会往上面去,不然运回去的时候也太累了,这会儿大家都在这里,她也不好追着江河跑。
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家都拿了干粮出来吃,顺便休息一会儿。宋知夏不想和周红霞待在一个地方,独自在另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正打算把干粮拿出来吃,眼前却投下了一片阴影,抬头一看,江河正低着头看她,眼里带着怒火。
宋知夏想起周红霞的话,觉得实在不该和一个快结婚的男同志待在一起,干脆站了起来,打算再换一个地方。
谁知她刚站起来,手臂就被江河握住了。“你干嘛?放开我!”她可不想再挨一顿骂。
江河一言不发,拉着人只管往前走。宋知夏也不敢大声喊叫,只好踉踉跄跄跟着他。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两个人来到一片空地上,空地的中间,生了火堆,这会已经快灭了,火堆的上方架着一只烤的流油的兔子。
宋知夏确定那个像野人一样的男人是来救自己的,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有这个直觉。所以,当那个男人走到近前的时候,宋知夏做了一件长这么大以来,最大胆的事情,她猛地朝一边转了个身,让挟持她的人完全暴露了身形。
本来她还想按照老宋教她的,给坏人来一记肘击,但是实在害怕自己一胳膊撞到刀尖上,只好退而求其次。
人贩子一愣,很快也反应了过来,握紧了她的胳膊,举刀就要往前捅。宋知夏看不到自己后面,江河却结结实实地替她捏了一把汗,这个女同志看起来柔柔弱弱的,胆子也太大了一点!
好在他在部队那么多年不是白练的,看到宋知夏躲开了,马上以最快的速度踢向那个人贩子。
这么一来,人贩子也顾不上宋知夏了,两人很快就缠斗在了一起。一个身手好,一个手里有刀,好几次刀尖都快要碰到江河身上了,宋知夏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才没有惊叫出声。
好不容易看准一个空档,宋知夏连忙跑去叫了列车员,等她带着人回来的时候,江河已经把人贩子给制服了,不过他自己的手臂上也被划了一刀,人虽然没事,衣服却破了长长的一道,看着就惊险。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乘警把人给抓了起来,分别给宋知夏和江河录了口供,等结束的时候,火车已经快到竹溪县了。
宋知夏有些着急,怕来不及下车,却又不能不感谢人家。匆忙之中,只来得及掏出一张五尺的布票和五块钱一起塞进了江河的手里。
“大叔,刚才多谢你了,但是我马上要下车了,只能先把这些赔给你,再见!”刚说完,就朝着自己的位置跑了过去。
江河先是一愣,然后低头看了看,笑了一声,“胆子大,心眼也挺大!”一边把东西塞进兜里,一边回到自己的座位去拿起了行李。巧了,他也在这一站下车,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遇见刚刚那位“大侄女”。
李青并不知道宋知夏去了哪里,眼看着就要到站了人还没回来,她都快急死了,却又不敢随便走开,生怕有人趁乱偷了她们两个人的行李。
好在在列车到站之前的最后一分钟,宋知夏终于回来了。“你去哪里了啊?马上要下车了。”
列车缓缓停下,宋知夏连忙背起自己的铺盖,顺便帮李青也拿了一件行李。“先下车吧,回头再说。”
李青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好时候,连忙拎起剩下的一个大箱子,随着人流一起下了火车。
竹溪县是一个小站,所以下车的乘客并不算很多,两个姑娘很快就找到了来接她们的人。
这一批加上她们两个一共有二十来个知青,要分到六个生产队里面,至于怎么分,按照惯例是由抓阄来决定的。
毕竟各个生产队长都更愿意要那些身强力壮的男知青,像宋知夏这种一看就知道干不了什么活的,肯定是要拖后腿的。
李青性子急,拿到了纸条马上就打开了,上面写着“胜利大队”几个字。看完了自己的,她又急急忙忙伸头去看宋知夏的,这一看,就笑了起来。
“哎呀,知夏,咱们俩分在了一起,太好了!”宋知夏也很高兴。除了她们俩之外,另外还有两个男知青也分到了胜利大队,一个叫赵爱国,一个叫钱文涛,看起来都是白白净净的,不同的是赵爱国更壮一点,钱文涛则显得文弱一些。几个人互相打过招呼,就在一边等着了。
那边大队长忙完了就过来领他们,一边往停拖拉机的地方走,一边自我介绍。“我姓江,叫江大强,你们几个叫我江叔就行,咱们大队近几年都是先进,你们几个小娃娃来了之后可要加油干啊,可千万不能拖大家的后腿。”
几个人自然是连忙答应下来,宋知夏一边走路一边偷偷地打量了几眼,这位江大队长大概在五十多岁的样子,身材颇为高大,肤色较黑,眉间的川字纹非常明显,想来应该是个比较严肃的人。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整个人虽然没有笑,却透露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息,有新知青过来,就那么让人高兴?宋知夏实在想不出头绪,索性就不想了,既来之则安之嘛。
走了大概十来分钟,就到了停放拖拉机的地方,驾驶位上没有人,倒是有两个男人坐在车厢里聊天,一个三十来岁的样子,另一个,居然是他?
看到自家亲爹领着人过来了,江海和弟弟打了声招呼,就跳了下去,拿出摇把,打着了火。
几个知青互相搭把手,先把行李放了上去,再一个个往上爬,别人还好,轮到宋知夏的时候,试了两次都没上去,还是李青折回来拉了她一把,这才成功上了车。
江河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就打量了她一番,哦,原来是个小矮子,难怪了。
江大强见人都齐了,就让大儿子开车,自己坐在了驾驶位旁边的位置上,本来他是想坐后面和小儿子好好说说话的,但是考虑到还有外人在,而且他也不好和两个小姑娘挤在一起,索性等回家再说吧。
宋知夏也想再好好和江河道一次谢,毕竟人家救了自己一命,可是拖拉机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她又不习惯扯着喉咙说话,也只能作罢。
想着既然大家都是去胜利大队的,她总有机会再向他正式道谢的。
好在胜利大队离县城并不算远,拖拉机开了半个小时就到了。知青点在村口,江大强领着几个知青先下了车,江海还要去大队还拖拉机,几个人就此分成两拨。
知青点的房子是原先社员家里的房子,后来那家人都没了,房子就充公了,刚好给知青们住。
宋知夏打量着眼前的几间房屋,忍不住有些担心,土房子就算了,这么破是怎么回事?一共三间屋子,几乎每间的墙上都有大大小小的裂纹。
冬天冷是一回事,她真怕这几间房子哪天突然倒了,那才叫真正的可怕。不止她一个人这么想,另外三个人的脸色也都不太好看,只不过他们初来乍到,不好说什么而已。
江大强自然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想了想就开口道:“没办法,村里只有这个条件,你们先住下吧,等到时候和社员们熟悉了,也可以到人家家里借住搭伙,过来和我打个招呼就行。”
听他这么说,四个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上班的第一天,就和郑师傅一起出了趟车,不过没走远,就去邻县拉了一趟货。郑师傅有意试试江河的斤两,全程让他开车,江河也没露怯,除了不认识的路问了郑师傅几次,全程开的稳稳当当,一点也不比老师傅差,让郑师傅很是满意。
回程的路上,路过一个村子,郑师傅让江河停了一次车,他自己下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带了鼓鼓囊囊的两个蛇皮袋回来,江河看了一眼,没说什么,等他放好了就继续往前开。
郑师傅很满意他不多嘴的习惯,主动开口解释:“我有个亲戚在这附近,特意给留了一点山货,让我带回去吃个新鲜。”江河笑着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至于信不信,就不好说了。
回到供销社卸完货也才下午三点多,今天不会再出去了,和郑师傅打声招呼,江河就准备下班了。临走之前,他特意跑到柜台去看了一圈,本来打算买布的,想想又作罢了,先让小姑娘惦记一段日子,不然真把衣服给做好了,还得重新找理由接近她,怪麻烦的,
不过他也没空着手回去,马上要到中秋了,玻璃柜台里摆了不少月饼,其中有一种特别大的,是今年才出来的新品种,格外吸引人的目光,价格也要贵上不少。江河掏钱买了一块,然后才骑着自行车下班。
一个人骑车轻松的很,四点多钟的时候就到村口的知青点了。不过大门紧闭着,想来是没有人在的,江河就骑着车去了大队广播室。他猜对了,这个时间宋知夏确实在广播室,她习惯提前一点过来。
江河到的时候,就看到小姑娘背对他站在那里,他正要出声,又发现小姑娘的旁边还站了一个人,准确地说是一个年轻的男人。他不由地停住了脚步,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宋知夏根本就没发现自己背后多了一个人,她正一脸纳闷的看着这个不认识的男人,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广播室的门口,看起来似乎是特意等在这里的。
吴大顺确实是看准了时间过来的,他注意这个新来的漂亮女知青好几天了,觉得她哪哪都长在了自己的心坎上,所以决定追求她。“宋知青你好,我叫吴大顺,就住在村子中间,有四间大房子的那一家。我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宋知夏有些懵,她觉得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为什么要莫名其妙跑到她面前说这些?吴大顺看到她漂亮的大眼睛盯着自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么。想起自己带来的东西,连忙掏了出来,“宋知青,这个给你吃!”
宋知夏低头一看,是一个水煮蛋。她皱了皱秀气的眉毛,“吴同志,谢谢你啊,可是我不爱吃鸡蛋,你拿回去吧!”
吴大顺想着哪里有人不爱吃鸡蛋的,这可是好东西,要不是为了处对象,他还舍不得拿出来呢!宋知青估计就是不好意思,于是又把鸡蛋往前递了递,“一个鸡蛋不值什么,你就拿着吧!”说着,就想把鸡蛋塞到宋知夏的手里。
江河看不下去了,怕小姑娘被吓到,就打算站出来。谁知宋知夏直接往后退了一步,眉毛皱的更厉害了,这位同志怎么听不明白呢?“吴同志,我真的不爱吃水煮蛋,太噎人了,你拿走吧!”
听她这么说,江河也不着急站出来了,甚至很不厚道的偷笑起来,知道小姑娘不只是对自己一个人迟钝,他就放心了。水煮蛋再噎人,也没小姑娘的话噎人!噎的好!
吴大顺明显也被噎到了,怏怏地收回了鸡蛋,又不死心地问了一句,“那宋知青你爱吃什么呢?”宋知夏都不用考虑,张嘴就能说出来:“我爱吃肉!各种肉我都爱吃,不挑食。”
吴大顺的表情有些无语,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不是逗我玩吗?谁不爱吃肉啊!”这次江河真的忍不住了,直接笑出了声。
宋知夏看到是他,就笑了起来,眉眼弯弯,“你怎么来了?”江河瞟了吴大顺一眼,也笑眯眯地对小姑娘说:“马上中秋节了,给你带了块月饼。”宋知夏看着比自己脸还大的月饼,新奇的不得了,就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吴大顺看着两人熟稔的样子,再看看那一大块月饼,哪里还有不明白的,悄悄地把鸡蛋装回了兜里,偷偷溜走了。
宋知夏稀罕够了月饼,就打算还给江河,“谢谢你啊,不过我不能要,你拿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分吧!”
江河看看她,“不是白送你的,我还有事情要麻烦你。”宋知夏有些一言难尽地看着他,“你还要做什么衣服?”
江河:……
“咳,不是,不过也差不多,我今天去看了布料,自己实在是挑不好,想麻烦你哪天有时间和我一起去一趟供销社,不知道行不行?”
“行!没问题。”宋知夏也不想一直欠着他的,总觉得有件事没办心里老是惦记着,巴不得马上帮他把衣服做了,所以一口就答应了。
“不过月饼我还是不能收,你拿回去吧!”她又不傻,这么大一块月饼肯定不便宜,江同志之前已经帮了她很多了,她不能再占他便宜。
“时间到了,我先进去了!”说着,宋知夏就走进了广播室。江河也没急着走,就站在门口看着她,小姑娘坐的端端正正的,好像第一天上学的小学生一样,一脸的认真。可真他妈可爱啊!要是哪天开窍了能答应自己,那就更可爱了。
江河畅想了一下未来,觉得美得不行,自个偷乐了一会儿,然后悄悄地把月饼放在了窗台上,骑上自行车,往家去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