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的石子,一下又一下,阳光穿过浓密的树荫,轻易便让场景变得难忘。
“让我先说吧。”出乎意料的,这次他被不留情面的打断了,酝酿好久的情绪又被破坏,于是良久的沉默。“……对不起。我还是,赶不上。”她这么说,转身而去,哪怕转身之后的地方,并不是她的目的地。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就将是长久的分别。如今看,也许在那时的她看来,有些东西正该无疾而终,因为它的未来实在不够明晰,即使其实他们都不知它何时开始,但他们都不该继续,那将是对对方的负担。
“……没关系。”他只是这么回,放弃了先前未曾说出口的话,转而在心中默念,“我想说,没关系,我等你……如你所说,时候还早,不是吗?”他其实早预料过这样的场景,但他始终相信,不一定是相信感情,但至少是相信她。“冬天从这里夺取的,春天会交还与你。你看啊,我最终,会失而复得的。”他只是望着她的背影,暗自许诺着未曾成章的诺言。
只可惜,别离从来不应当离开伤情,何况这里没有杨柳,没有亭台,更没有七里长堤,笛声送客。只是一个人,望着另一个人的背影。那时他突然就想起来龙应台的《目送》来,大概一切的感情的分别,都可以用这两个字解释,因为人与人的目光里,拥有一切的情语。就像他目送着她离去,见到了她的决心,于是挽留却说不出口。梧桐的密荫还在摇晃,带着夏天独有的风情,就这样晃晃荡荡的走向终结。
“当所有的莲都殉情,今后的你再见不得蝉鸣。夏日的弥光便在风中远行,此后碧波万顷,雨也凄清。”她又回想她那时的落笔。那时在她心里,这大概就是夏天的终结了。此后每个夏天,都只会余下凄清的雨。就像当初的冬天,从来都是春的前奏,梅的余韵。如今行走在熟悉的过往街道上,那转角的菜市场倒是热闹依旧,不过周末的学校实在没什么人,空空落落的,她站立在栏杆之外,去遥望校园内那熟悉的操场,却是再难找到熟悉的人影了。冬日的梧桐只留下枯干的枝条,枝条下密匝匝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