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青香陈富贵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五十岁,逆子逆女都跪下李青香陈富贵全文》,由网络作家“悦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也不小气,给买裤子,买马夹的人,每人送了一个发圈,让她们自己挑。有免费的东西拿,小姑娘们开心坏了,个个觉得李青香会来事。为人大方,敞亮,不抠抠搜搜。乔麦拿走发圈后,给了她一张车票:“大妈!不白拿你的东西,这车票送给你,是我们内部发放的。我上下班骑自行车,这个月还没用,你拿去用吧!”没想到会有这种意外之喜,李青香接过车票,上边是抵用现金,总共一块钱的,够她坐四趟车。“那太谢谢你了!小乔同志!要不我用东西跟你换吧!发夹你挑两个去戴。”乔麦摆手:“不用,不用,我看你人实在才送给你的,不用到月底就报废了。你时常来我们这儿,给你最合适。”李青香没有再坚持,做人嘛!有来有往是好事,她不想跟这些小姑娘搞得太生份。怀里揣着钱,跟大家笑着告别,坐上...
《重回五十岁,逆子逆女都跪下李青香陈富贵全文》精彩片段
她也不小气,给买裤子,买马夹的人,每人送了一个发圈,让她们自己挑。
有免费的东西拿,小姑娘们开心坏了,个个觉得李青香会来事。
为人大方,敞亮,不抠抠搜搜。
乔麦拿走发圈后,给了她一张车票:“大妈!不白拿你的东西,这车票送给你,是我们内部发放的。我上下班骑自行车,这个月还没用,你拿去用吧!”
没想到会有这种意外之喜,李青香接过车票,上边是抵用现金,总共一块钱的,够她坐四趟车。
“那太谢谢你了!小乔同志!要不我用东西跟你换吧!发夹你挑两个去戴。”
乔麦摆手:“不用,不用,我看你人实在才送给你的,不用到月底就报废了。你时常来我们这儿,给你最合适。”
李青香没有再坚持,做人嘛!有来有往是好事,她不想跟这些小姑娘搞得太生份。
怀里揣着钱,跟大家笑着告别,坐上车回家去了。这次的车费就是用乔麦给的车票抵的,售票员是位四十多岁的男人,看见李青香,打了个招呼。
“李大姐!是不是又给我们单位的姑娘们送时兴的裤子来了?我跟你说吧!刘小雨就因为穿了你买的那条裤子,被我们公交站的年轻司机徐睿给看上了。”
“啊?真的假的?”李青香震惊地张大嘴巴,“你没有胡说吧?为什么徐睿会看上了穿喇叭裤的刘小雨?”
“这事我清楚,我告诉你。”
李青香心底觉得好笑,男人八卦起来,真没女人什么事。瞧这位大叔,满脸长舌妇才有的表情。
人家好心好意要跟她分享刘小雨的事,她也不能拒绝,只能坐在售票员对面,听他娓娓道来。
售票员兴致勃勃开讲,就跟说书先生似地:“前天,我跟徐睿一趟车,跑另外一条线。刘小雨跟老杜,跑的也是那条线。
两车交汇时,徐睿开看了眼车上的刘小雨,惊为天人。还不停地问我,老周!老杜车上的售票员是谁?我说是刘小雨呀!
徐睿眼睛都直了,说,太漂亮了,我要追求她。李大姐!你说徐睿看上刘小雨,是不是你那裤子的功劳?”
李青香不敢居功,只是笑:“这我可不敢说,也许人家徐睿心里早就有刘小雨呢?你说的这么热闹,徐睿追到刘小雨了吗?”
老周心虚了一下,嘴上却说的斩钉截铁:“那肯定能追到,徐睿的爸爸是市政府的秘书长,追刘小雨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一定吧?”李青香故意反问,“要是刘小雨没看上徐睿呢?你的结论下早了。”
“哈哈哈!”老周大笑,“结论有没有下早,咱们且看着就行。对了,李大姐!你那发圈还有没有?上次我就买了一根给我女儿,我媳妇不乐意了,她也想要。”
“有呢。”李青香打开布袋子,让老周自己挑,“我的建议是,你媳妇年纪大,挑这种素雅一些的,好看。”
“我听大姐的。”
老周挑了一条黑色带金线的,要给钱,被李青香拒绝了。
“别给了,我这车票没花钱,就当是你帮我买了车票。前头那位司机我也送他一根,不知道他要不要。”
“那肯定要。”老周对着前边喊,“老杜!李大姐要送你个发圈,你想要什么花色的?”
老杜将车停下,等客人上车的功夫,走过来,挑了五个:“我家三个闺女,一个儿媳妇,还有我媳妇,都给买齐了。李大姐!这些多少钱?”
“算了吧!当送你的。”
李青香今天挣了大钱,心里高兴,几条发圈,真不值什么钱。
得看你的命里有没有这样的福气。
他是个没福气的,去了战场,却没机会参与。
李青香不知道陈德江在部队的经历,她也不想知道,忙着做裤子呢。
裤子做好了三条,她又做了三件马夹,按照西服的马夹来设计的。没用里布,就一层,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里布。
现在是五月份下旬,天气不冷不热,马夹薄薄的,里头穿一件衬衫,加一件它刚好。
陈风的发圈也做好了,都送了回来,李青香按照一个发圈两分钱的手工价格给她结算。
“妈!不用算钱给我,就记账吧!抵洋洋的生活费。”
李青香想了想,觉得也可以,点头同意了。
这次去市里,她带来了三套衣服,发圈也不少。
李明明和孙小燕各买走了一套衣服,裤子三十二,马夹二十五,一套衣服五十七。
乔麦和刘小雨也各自要了一件马夹,剩下的两条裤子,被另外两个小姑娘买走了。
本来乔麦还想再买一条裤子,就犹豫了一下,裤子没了。
她拉着李青香的手撒娇:“李大妈!我还要买一条裤子,就一条,没有换洗的。你都不知道,我穿上新裤子后,我们家那一片,就数我的穿着最出挑。
好几位小姐妹都想要我的裤子,听说价格后,她们犹豫了。我妈说这裤子的确好看,她也想买,我姐也想买,能不能让你亲戚多带几条回来?”
刘小雨听完“咯咯咯”地笑:“李大妈!我们公交场站的女售票员,个个都是市里姑娘们的羡慕对象。
这裤子你亲戚要真能带,给我带五条回来,我大姨小姨,几个姑姑都想要。”
有人要买裤子,李青香高兴不已:“带是可以,就怕尺寸大小有出入,能不能跟我说说,她们的腰围大约是多少?身高呢?
喇叭裤是不能改的,底下的喇叭部分剪完了,裤子就不好看了。”
“就跟我身上的这条一样的尺寸就行,她们都试过了,个个能穿。”刘小雨想起那天裤子拿回家后的情形,就忍不住乐出声,“哈哈哈!李大妈!你都不知道,我那天拿着裤子去我外婆家吃饭,被我大姨小姨看见了,个个试穿,嚷嚷着要买。
后来回家,我大姑回来也瞧见了,她也试着穿了一下,也嚷嚷着要买。我都跟她们保证过了,说一定帮她们买到。大妈!可不能让我食言。”
李青香故意皱起了眉头,有点为难:“你要的太多了,五条,本钱就得一百多块,能不能给点定金?也好让我那亲戚放心。”
“大妈这话没错,你要的确实有点多,人家一下子带这么多条,万一带回来她们反悔不要怎么办?”李明明为李青香说话,“小雨!你就给点定金,也不多,一条裤子给十块钱。”
刘小雨为难:“我没有那么多钱,就十块。李大妈!你放心!只要带回来了,我都要。不信让她们给我作证,我不说假话。”
乔麦笑了:“我要三条,尺寸和我身上穿的一样就行,李大妈!你放心!只要裤子带回来,我绝不反悔。”
李青香也没真的要让人交定金,不过借此扯出一个话题来,以后裤子做好了,也好有个说法。
虽然她做出来的裤子不愁卖,但她真没打算把那些布都做成裤子,做成风衣,价格上也许能卖得更好。
三套衣服,一套五十七,卖了一百七十二块。发圈发夹什么的也卖了个十多块钱,差不多小二百了。
你和惊雷又没做什么坏事,相反你们都孝顺长辈,友爱兄弟姐妹,你儿子怎么可能娶不到老婆?等着吧!你的儿媳妇还在来的路上呢,也许比村里谁家的儿媳妇都要好。”
她这话说的半点不错,建军媳妇的确是个极好极好的姑娘,不但贤惠,还勤快,给建军生了三个孩子,两女一儿。
可惜亲家母那会儿已经过世了,没看见建军媳妇的好,她倒是看见了。
“其实我也挺佩服她的,家里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她几句话就安排的明明白白。”陈风在李青香面前,说话越来越随意。
要在以前,她还得想想该怎么跟她说话,就怕一句话不到位,惹她不高兴。
现在似乎没那么多顾忌,想说什么说什么,在自己老妈面前还战战兢兢,那也太不痛快了。
李青香也感觉到二女儿的转变,心里暖暖的,她喜欢看着孩子在她面前无拘无束的样子。
洋洋吃完苹果,洗了手回来,学着给发带翻面。小家伙没有掌握到诀窍,“吭哧吭哧”噘着嘴,手忙脚乱,干的很努力。
李青香在一旁瞅的直笑,陈风回头瞧了一眼,也跟着笑。
洋洋浑然不觉,依然吃力地使唤自己那不怎么听话的十根小手指,抿着嘴唇,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认认真真地干着。
陈风故意问她:“洋洋!你在干啥呢?”
“干活,挣钱。”洋洋连头都没抬,奶声奶气地回答,“我要帮外婆干活,挣钱买苹果。”
“噗哈哈哈!”李青香笑喷,摸摸外孙女的头,“洋洋真乖,小小年纪就知道努力干活,帮外婆挣钱。”
“嘻嘻嘻!”洋洋笑得露出一排雪白的小米牙,“苹果好吃,甜,洋洋喜欢。”
陈风跟着笑出声:“呵呵呵!你来外婆家住,算是享福了。”
“嗯嗯!我喜欢住外婆家,我有自己的床,好软好舒服,我可以伸直手脚,再也不怕挤着妹妹。”
说起外婆家的好,洋洋小嘴叭叭的,能说出一箩筐来。
李青香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为什么以前没想着把孩子接来照顾?
洋洋身体不好,那么多人挤在一起,难免晚上会被人抢了被子。只要一受寒,她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喘的跟拉风箱似的。
“以后家里盖了新房,咱们就不用都睡在一起了。”
“那我也不回去,我要在外婆家里读书。”洋洋像是很害怕妈妈会将她带回家,“外婆家有学校,离得近,我要住在外婆家里。”
李青香笑着答应:“行,以后都住外婆家,住到考上大学为止。”
“妈!你别惯着她,住那么久,大姐该有意见了。”陈风反对李青香的决定,“以后大弟要是结了婚,他媳妇也会反对洋洋住在家里。”
听言,洋洋小脸垮塌,眼巴巴地瞅着李青香,连干活都忘了。
李青香瞪一眼陈风,赶紧安慰,生怕说晚了,孩子要哭出来。
“瞎说什么,你大弟没那么快结婚。就算真结婚了,洋洋在家里住也没关系,我能挣钱,你爸还有工资,养个孩子能费多少事?
再说了,以后你盖房子的外债还完了,洋洋读书的费用,你肯定得自己掏吧!”
“那当然。”说话归说话,陈风的手没停着,低头继续车发圈,“惊雷说了,洋洋的生活费我们拿,五块钱一个月先记账,等我有钱了就给。
她是我们的女儿,不能让爸妈养。我就怕一直让她待在家里,大姐和弟弟妹妹们有意见。”
大儿媳妇吴月梅立即反对:“陈德海!你还要不要良心?你妈这些年都在你家帮衬你们夫妻,她病了,你就要送我家去,当我们好欺负。我不接受,你们爱咋咋。”
话说完,吴月梅拉着陈德江走了,看都不看她一眼。
当时她嘴歪眼斜,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气得直流眼泪。
小儿子的工作单位是顶替老头子的,老头子没了后,知道大儿媳妇不待见她,就去了小儿子家帮着做饭,洗衣,搞卫生。
小孙子也是她一手带大的,没想到她一病,小儿子夫妻俩翻脸不认人,立即将她赶了出来。
亏她还以为儿子盖了三层小楼,以后她能住进去呢。
两个儿子都不接受她,最后四女儿和二女儿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六个子女轮流照顾,一人轮一个月。
大儿媳妇还不愿意,最后是村支书出面,她才勉强接收。
就因为她心有不满,才不停折磨她。一开始不敢明目张胆的,是看大儿子对她折磨自己无动于衷,才越来越放肆,最终活活冻死了她。
想起着两个狼心狗肺的儿子,她心里就来气,冷眼看着小儿子被打的嗷嗷叫,她一点都不心疼。
陈德海捂住脸哭喊:“我没犯事,为什么打我?妈!你不讲理,你不疼我了。”
李青香点了点头:“是,从今天开始,我不疼你了。你要记住,好好读书,你爸的工作不会给你。我要卖掉换钱,放在口袋里自己花。
如果你读不好书,考不了大学,没有工作,就回家种田。”
陈德海到底年纪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不要爸的工作,我会好好读书,考大学。”
“记住你今天说的话。”李青香瞅着陈德海,“考不上大学,你就滚出家门,我不养闲人。”
陈风担心陈德江,让邱惊雷去公社门口看他有没有在那里跟人纠缠。看见了赶紧叫回来,免得出事。
邱惊雷去了,回来摇摇头,表示没看见。
陈富贵有点着急:“香!要不我去看看吧!”
“不用。”
李青香想起前世也有这么一遭事,当时她被逼的没办法,只能同意陈德江娶吴月梅。只是前世那遭事不是出现在今晚,得过段日子,难不成提前了?
无所谓,该来的迟早会来。
这世,陈德江要是还拎不清,这个叉烧儿子不要也罢。
她真不想再为他的事操心,没啥意义。
“来来来,我们吃饭,管那么多做什么。”
看她跟没事人一样,陈富贵也没坚持,家里的事都是李青香说了算。他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她,只要把她照顾好了,所有的事他都不用管。
于是,一大家子跟没事人一样坐下来吃晚饭。
吃完,李青香准备了一份回礼,让二女儿带回去。人家有婆婆,儿媳妇回娘家贺寿,回礼必须给,否则就是她不懂礼数。
她给大女儿,二女儿的回礼是一样的,以往她会多给大女儿一些别的,现在都不必了。
陈风抱着小女儿,牵着儿子,邱惊雷抱着大女儿,拿着回礼,跟大家道别。
陈德江还没回来,陈富贵站在门外看了看,李青香没说要去找,他也懒得管。
陈云勤快地帮着收拾碗筷,陈雪跟陈德海各自写作业,刘大齐陪着陈富贵闲聊。
话里话外就是生产队不好干,想买手扶拖拉机,自己给人拉货。
李青香没说话,坐着听。
这个大女婿狼子野心,她不会再帮衬。
前世她倒是借了五百块给他,后来让他还,一直说没有。他盖房子买木料不够,又说要借三百,那会儿她聪明,没借。
估计就是从那时起得罪了他,等她老了,需要儿女照顾时,象征性地照顾了几个月,后来就不干了。
当着她的面打陈云:“劳资都一把年纪了还要帮你照顾老娘,陈云!你要不跟着你妈一起滚出去,要不就别接她来我家,晦气。
她有儿子,你有弟弟,他们俩都不管,你一个外嫁女管什么?滚出去,滚出我家。”
陈云就是个没脾气的,被打被骂也不敢吭声,只会来她面前哭。
“妈!你还是去二妹妹家吧!我家里不能待了。我有儿女要照顾,不能因为你,家没了。”
话说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可说的,钱他不还,人也要赶走。遇上这样没良心的人,她只能自认倒霉。
当初要没她借的五百块钱,他哪里能买得起拖拉机?哪里能挣到钱?
自那以后,她再没去过他们家。不管干啥喜事,她都没去。宁愿一个人在家里待着,她都这样了,去了也不受人待见。
后来他们家遇上拆迁,一下子成了有钱人,来二女儿家里炫耀了好几次,每次都把二女儿气得偷偷抹眼泪。
他的儿子才十九岁就给娶了媳妇,掰着手指头算自己会在什么年纪看到曾孙,做太爷爷。
二女儿家的儿子娶媳妇晚,二女婿没少受他冷嘲热讽。
他儿媳妇第一胎是生了个孙子,可惜脑子不灵光,都八岁了,问他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
读书不好就算了,还被养得好吃懒做,一天天不是喝酒就是打牌,要不就去外头跟人胡来,没少砸钱捞人。
一直到二十八岁才娶了个媳妇,就生了一个女儿,大女婿到死都没见着曾孙。
他那儿媳妇厉害的很,驴粪蛋子外面光,把他们的拆迁款全都骗走后,将他们赶出家去,租房子住在外边。
儿子也不敢说,一说夫妻俩就上演全武行。他儿子根本打不过他儿媳妇,几番较量下来,家里的事再不敢多嘴多舌。
二女儿家的儿子是结婚晚,可娶了个好儿媳妇,对待公婆,孝顺有礼,连带着她都过了不少好日子。
所以说,做人不要装逼,装逼容易遭雷劈。
做人也不要太六亲不认,不该你花的钱不要花,会遭报应。
只是......
都过去了,这世她不会再答应他任何要求,也不会再管他们的事。
操心太多,没什么好事,还是置身事外吧!
对她好的,她竭尽全力报答,对她不好的,能舍弃就舍弃掉,免得看着闹心。
“外婆!你回来了!”
洋洋迈着小短腿,朝她“哒哒哒”走来,速度不是很快,走急了容易喘。
孩子知道怎么不让自己受罪,不让大人担心。
李青香看得好心疼,这么大的孩子最喜欢跑跑跳跳,洋洋因为喘病,极少快速奔跑,走路总是从从容容,不疾不徐。
像极了从小接受“笑不露齿”的大家闺秀。
“洋洋!这么快就醒了!不要过来,站在那里,外婆来了。”
“好哒!”
洋洋停在原地,看着李青香走近她,伸出小手,托着她背上的麻袋,似乎这样就能减轻了她的负担。
祖孙俩进屋,李青香将麻袋放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洗了个手,将洋洋抱起来:“没看见外婆,有没有害怕的想哭?”
洋洋点了点头,随后又摇头,奶声奶气地回答:“我知道外婆出门干活了,以前在家,奶奶和妈妈出去干活,也是我一个人待在家里。
奶奶说,要把家看好,不能让鸡和狗进来偷吃粮食,我一直在家守着,没让它们进来。”
“哈哈哈!洋洋真乖!”
李青香笑着亲了亲她,孩子觉得痒,跟着“咯咯咯”地笑。
笑完,拿出一个苹果切了半个,削皮,再切成块,递给洋洋。
“吃苹果,手洗干净,一块一块拿着吃。”
接过苹果,先去洗手,甩了甩水,拿起第一块,自己舍不得吃,递给了正在整理碎布的李青香。
“外婆!你吃,吃,吃。”
五岁的孩子,仰着头,踮起脚尖,手拼命地举着,要将苹果塞进她的嘴里。
李青香低头咬住,笑了:“好!外婆吃,你去那边凳子上坐着吃,外婆整理布头,有灰尘,别再过来了。”
“嗯!”
洋洋笑弯了眼,端着碗,坐在指定的凳子上,小口小口地吃着苹果。
每天给孩子半个苹果,希望能增强她的体质。
苹果是前几天偷偷摸摸买的,原本是要给大女儿的,重生回来,想想算了,没给,留下给洋洋吃。
孩子的体质不好,说白了就是吃得差的原因。
有营养的东西一直吃着,保证不会有事。
洋洋受不得寒凉,她时常给她喝艾草茶,姜茶,祛除她身体里的寒气。注意保暖,不让她的喘症频繁发作,应该不会影响她将来上学。
以后考大学,她一定建议她考去南方沿海城市,留在那里工作,跟前世一样,她的病会慢慢消失。
供销社的布头真不少,倒出来,将巴掌大的挑出来放在一起,好看的花布做各种各样的蝴蝶结,固定在发卡上。
小一些的做发圈,长的做发带。
她眼里的这些布头,都是钱。
洋洋吃完苹果,把碗洗干净放回碗架上,帮着一起挑。别看她小,做事情很麻利,都不用教,就知道把花布和纯色的布,大小摆放在一起。
不是那种凌乱的摆放,而是整整齐齐叠在一起。
人常说三岁看到老,孩子长大有没有出息,从小就能看出来。没人教她怎么干,要干什么,她自己就知道。
一点一点地干,还干的很好。
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天生的性子,谁也没办法改变。
整理完碎布,李青香开始做发圈。发圈最简单,拿着两根皮筋一块布,往缝纫机上一车,一个发圈就做好了。
她买了整整两大包皮筋,都是供销社买的,钢丝夹什么的也都是在那儿买的。
发带也可以车,车完了再反过来,用熨斗压一压。
现在的熨斗都是烧木炭的,烧火做饭时就夹几块木炭出来,放在熨斗里,做完饭就去熨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