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玉禾谢书淮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金蟾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心道,哪怕陪在他身边,几个月也是好的。因为身边有谢书淮,就能治愈她所有的不安和迷茫。她缓缓走在前面,谢书淮跟在她后面。也不催促,看到她累了还会停下来等候。林玉禾的话,也不知不觉多了起来。“书淮,你还记得吗?我们大婚那一年,经常到山里挖药草。”“有一次,我模模糊糊把一条小蛇看成一根树枝,一抓起来,吓得哇哇大叫。”“还差点摔在你身上,从那后我就怕蛇了,它冰冰滑滑的。”谢书淮没应她,怔怔出神,好似陷入了往日的回忆。微微蹙起的眉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那天晚上回去就做梦了,梦见蛇爬到我身上,醒过来才知是你的手……”是谢书淮的手搂在了她的腰上。忆起两人往日的亲密,林玉禾不由得想起两人大婚头一年的事。那时她和谢书淮还没同房。她娘亲顾忌林玉禾和...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心道,哪怕陪在他身边,几个月也是好的。
因为身边有谢书淮,就能治愈她所有的不安和迷茫。
她缓缓走在前面,谢书淮跟在她后面。
也不催促,看到她累了还会停下来等候。
林玉禾的话,也不知不觉多了起来。
“书淮,你还记得吗?我们大婚那一年,经常到山里挖药草。”
“有一次,我模模糊糊把一条小蛇看成一根树枝,一抓起来,吓得哇哇大叫。”
“还差点摔在你身上,从那后我就怕蛇了,它冰冰滑滑的。”
谢书淮没应她,怔怔出神,好似陷入了往日的回忆。
微微蹙起的眉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那天晚上回去就做梦了,梦见蛇爬到我身上,醒过来才知是你的手……”
是谢书淮的手搂在了她的腰上。
忆起两人往日的亲密,林玉禾不由得想起两人大婚头一年的事。
那时她和谢书淮还没同房。
她娘亲顾忌林玉禾和谢书淮年纪都不大。
怕两人太早同房伤了彼此的身子。
他们相拥而眠一整年,谢书淮压制着欲\望,就等了她一年。
起初,两人也是分屋睡的。
但林玉禾害怕一个人睡西屋,出嫁前都是和她娘亲同榻。
每夜,就趁崔氏睡着后,悄悄溜进谢书淮的房中。
时间一长,崔氏也发现了苗头,是自己儿子特意给林玉禾留的门。
后来干脆不管。
听林玉禾提到往事。
谢书淮的周身好似又竖起了一道厚实的墙壁。
天色黑暗看不清他的神色,林玉禾却感觉到了,他那种拒人千里的冷意。
两人再次沉默下来。
崔氏和运姐儿看到林玉禾回来,两人都很高兴。
运姐儿眼睛贼亮,看到谢书淮手中的篮子,知道是吃的,高兴得蹦跳起来。
崔氏也开始问东问西。
既然有鱼,吃面片汤也就不合适了。
崔氏又进了灶房开始蒸黍米饭。
然后又炒了一盘豆角。
一家人也算吃了顿丰盛的晚食。
饭桌上大都是崔氏在唠叨,她这几日在家中做的那些杂活,言语间处处都是对之前卖小食忙碌而充实的怀念。
运姐儿吃饱后,凑到林玉禾身边,“舅娘,你不要去星姐姐家了好吗?”
“你不在家,运儿可想你了。”
“没人陪我去山上玩,也没人教我用树枝写字。”
“运儿想去找你。”
“祖母拦着又不让。”
方氏很小就教林玉禾识字,她除了不会吟诗作赋以外,其他的写信记账这些都难不倒她。
至少家中还有个运姐儿是真心记挂自己,林玉禾心间顿时一股暖流闪过。
她故意打趣道:“舅娘才离开两日你就这么想我了。”
“那你的云萝姑姑都半月快没来了,你得想成什么样了。”
运姐儿一愣,呵呵笑道:“我不想云萝姑姑,我只想她给我送吃的。”
“现在舅娘每次回来都给我带吃的,我就不想云萝姑姑了。”
林玉禾放下筷箸,揉了揉运姐儿的圆圆的脸蛋,嗔怪道:“真是个小白眼狼。”
崔氏听她大方提起李云萝,下意识看了眼自己儿子,并为他夹了块鱼。
谢书淮却没有任何变化,照常用饭。
好似她们口中的李云萝,于他而言就是个陌生人。
厚着脸皮又回到谢家,林玉禾也没闲着。
她打算继续做吃食去卖。
家中没备其他食材,她便和运姐儿到山上继续摘野果,做果露。
好几天没去山上,野果也被其他人扫荡得差不多了。
浓密的树木遮住,不到对方的眼前,是看不清何人的。
摘了两大束野花绑好后,林玉禾顺带也捡了些柴火捆起来就提着回家。
还没走几步,身后一阵响声,就见一人从树林中钻了出来。
吓得远姐儿差点大叫出声,林玉禾看清来人忙捂着运姐儿的嘴。
是木匠家的大丫,也是上次林玉禾送月事带的那姑娘。
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随后放下背篓。
从背篓底下翻出几条鱼来,她选出两条最肥美地递给林玉禾。
林玉禾不愿收,她就塞进林玉禾捆好的木材里。
也不等林玉禾说话,背起竹篓就走。
林玉禾不敢大声呼喊,怕被她娘知道了,回去只怕又是一顿打。
木匠和村长是堂兄弟,这姑娘是村长那一大家的。
之前帮她只是看她可怜,私下也不愿多与她接触。
看她穿的鞋子都湿了,林玉禾猜测,她应当是在山下的河里抓的。
回到家中,崔氏已经在做午食了。
看到林玉禾提回来的鱼,好奇道:“哪里来的鱼。”
运姐儿神秘一笑,“舅娘买的。”
林玉禾把一条放到水桶里养着,另一条准备午食就吃。
这鱼大,清蒸味道反而不好。
她把鱼洗净后,切成均匀的小块,又用盐巴腌制起来更入味。
崔氏本欲炒腊肉,一看有鱼,又把腊肉挂了起来。
庄户人家都是这般节省着过的。
她用素油炒了大盘菜豆。
林玉禾则开始做她的酱烧鱼块。
先把鱼块煎成微黄,再加水并倒上佐料。
新鲜的鱼,林玉禾佐料又放得齐,味道很香。
崔氏和运姐儿伴着汤汁,都多吃了两碗黍米饭。
三人吃好饭食。
林玉禾带着远姐儿去给谢书淮送饭。
到书院时,陶钵还是热的。
林玉禾让运姐儿送了进去。
许多孩子们都认出了林玉禾,都问她为何今日不卖小食了。
林玉禾只好谎称有事耽搁了。
学子们还是不愿放弃,叮嘱让林玉禾明日早些来。
这倒让她有些意外,本想着自己不来,其他红叶村的小贩们生意就能好不少。
不想学童们,还在念着她的江米饭。
今日运姐儿出来得早,和两门丁闲聊几句后。
林玉禾拉着运姐儿离开了书院。
她们穿过一段小路,正走到红叶村的大路口时。
突然,一辆马车停在了她们跟前。
车帘一掀,只见从马车里出来一袭华服的年轻公子。
林玉禾脸色倏地变白。
这年轻公子,正是让林玉禾恶心的闵折远。
他几步来到林玉禾跟前。
优雅地把折扇一抖,温和笑道:“玉禾,你要退婚总要说个理由吧。”
林玉禾把运姐儿拉到自己身边,捂着她的耳朵,只留了个侧面给闵折远。
冷声道:“闵公子请自重,奴家的闺名不是你能唤的。”
闵折远听后,哈哈大笑道:“自重?”
“何为自重,林姑娘你怀着前夫的孩子与闵某订婚,叫自重。”
林玉禾不想与他多言,出声打断,“这些和闵公子无关,聘礼也退了,闵公子没有任何损失。”
话落,拉起运姐儿就要走。
不想,闵折远却伸开手臂,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林玉禾大怒,疾声厉色起来,“滚开。”
“林姑娘,何必动怒,闵某只想和姑娘好好说说话。”
起初,闵折远只想找个稍微有点身份的女子当正妻。
商户人家的姑娘,他还是有些忌惮,怕日后对他那外室不好。
翌日,谢书淮起身后,到灶房一看,忙碌的不是崔氏,却是林玉禾。
看他穿的依然是往日的粗布长衫,心中纳闷。
李云萝不是给他送了那么多新衣,为何不穿。
谢书淮有些意外,问道:“娘呢?”
“娘说,她人有些不舒服。”
谢书淮向来孝顺,在崔氏门口询问一番,知道她无大碍才回灶房用早食。
林玉禾熬了黍米粥,做了油饼。
这油饼还是吴氏带来的,用井水冰着才没坏。
谢书淮喝了米粥,吃了一个油饼,起身就走。
林玉禾却唤住了他,“午食我们会给你送来,既然去了书院,就静下心来,好好进学。”
而后,也不等谢书淮拒绝,回了西屋。
崔氏和运姐儿起来时,早食已盖在案板上。
崔氏心中欣慰,又担心林玉禾的身子。
“玉禾,今日我吃完药就没事了。”
“日后,书淮的早食,还是我起来做。”
“你好好歇着。”
“娘,我无事。季大夫说了,只要不磕碰就没事。”
“稍后,你不咳了帮我打些杏果,我和运儿去摘些野果,我想做果露。”
“趁着给相公送饭食时,背到书院外去买。”
上次卖凉茶还剩下不少竹碗,不愁没器具装。
“挣的银子,也能多买些肉食,给相公补补身子。”
崔氏笑得合不拢嘴,隐隐又觉得不妥,“那书院的人会不会赶人。”
林玉禾倒不担心,“赶不赶人试试就知道了。”
“书院不能卖,我就去市集。”
听到又能去山里摘野果子,运姐儿高兴蹦跳起来。
她最爱往山里跑了,这几日可把她闷坏了。
运姐儿两口就吃完油饼,提起篮子就走。
林玉禾想起早上,谢书淮依然是一身旧衣,好奇地问道:“娘,李姑娘不是给你们送了夏日的新衣吗?”
“相公为何还穿往日的长衫?”
想起此事,崔氏就是一肚子火,“淮儿全都没要,只留了运儿一身新裙。”
“也不知,他是咋想的,反正日后是一家……”
看到林玉禾还在,崔氏忙住了口。
几人分工合作。
林玉禾同运姐儿摘了满满一篮子香甜可口的野果。
崔氏把屋后的杏子也打落了大半。
果露做法简单,把这些野果洗净后捣碎,用白布过滤掉果渣。
用水熬煮开即可。
林玉禾备食材时,崔氏就开始煮饭。
她切了腊肉炒了大碗青瓜,又煮了荠菜汤。
把谢书淮的那份饭菜装进陶钵。
再洗净锅灶,林玉禾就能熬果露了。
她打开箱子拿竹碗时,不小心带起一点江米干粉。
江米粉不多,若是想吃汤圆则还要重新磨。
她便捏着小汤圆,放到了果露里。
最后又放了点糖霜。
果渣也不能浪费,林玉禾倒进金窝。
前几日,她又卖了两只母鸡。
如今家中四人,都有鸡蛋吃。
三人用过午食,把熬好的果露放凉了不少,才装到木桶盖上木盖。
运姐儿一口气喝了两碗。
崔氏不敢让林玉禾背重物,送到书院门口。
云香书院离红叶村不远,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书院侧门口陆陆续续都有进进出出的人。
崔氏放下木桶,林玉禾则在侧门口支起了卖果露的摊子。
起初她还担心没人买,或者被人驱赶。
不想崔氏送饭还没出来,一伙童生班的孩子们就围拢过来。
一看卖相好,又能解渴纷纷递过铜钱要买。
片刻后,不少年纪稍大地闻着味儿也来了,围到林玉禾的木桶前直嚷着来一碗。
等崔氏出来,林玉禾的鲜果露已卖了大半桶。
林玉禾不想让人认出崔氏来,便让她先回去。
崔氏犹豫片刻,把运姐儿留下了。
李家铺子。
生意一如既往的兴隆,绣娘们个个夸赞李云萝心灵手巧。
李云萝却一脸心事重重,兴致不高,交待两句后就离开了。
马车上冬月也不敢作声。
她们姑娘自大病一场后,变得聪慧了许多,什么都会。
可相应的性子也变了不少,在旁人眼里,她温柔善良。
只有她和月容苑的几个丫头知道,如今的姑娘不好伺候,她极易发怒。
李云萝不高兴,也只因为,谢书淮连连婉拒她送的东西。
让她爆棚的自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直到马夫问李云萝去何处时,她才开口说话。
“回李府。”
冬月又想起,她在玉楼为谢书淮定的玉冠。
适当提醒,“姑娘,玉楼的伙计昨日来口信说,玉冠好了。”
李云萝愤怒道:“拿了又能怎样,谢书淮又不要,先放着。”
主子开了口,做奴婢的自当配合。
还不能说废话,冬月绞尽脑汁想着法子为李云萝分忧。
“姑娘,奴婢觉得东西你可以不送,人却要多到他面前走动走动。”
“这样就能慢慢入谢公子的心了。”
“姑娘样样都好,在许阳县只怕还没哪个男子不喜欢姑娘。”
“读书人好面子,姑娘你东西送勤了,他反而不愿收。”
李云萝觉得有几分道理。
自己每次去不是送美食,就是送用物。
而且送荷包这样的信物,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
当时,她只是为了气林玉禾,不想谢书淮不收,闹心的却是她自己。
李云萝阴沉的脸色好了不少,心情也豁然开朗。
“你的建议不错,回去有赏。”
冬月激动不已,“奴婢谢姑娘。”
看到李云萝高兴,冬月继续说道:“那林玉禾除了一张脸出众,她什么都比过姑娘你。”
“谢公子日后定是成大事的人,他怎会喜欢林玉禾。”
李云萝随口问了句,“你可知,两人当初是为何成婚的。”
“奴婢听说,是因为林母对谢公子家有恩,才答应这门婚事的。”
在长相上,李云萝内心还是有些不甘的。
人人都说她的长相端庄大气,生来就是做官家大娘子的。
其实她知道,林玉禾那样秾丽美艳,身段婀娜的女子反倒更受男子们的喜欢。
可若说谢书淮的心中喜欢之人,她觉得自己更有把握些。
因为她方方面面都比林玉禾强。
*
林玉禾这厢,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一整桶。
书院的学子们,嘱托让她明日再来。
个个喝得意犹未尽。
走时,林玉禾还特意留了两碗送给侧门的门丁。
两人有些意外,“小娘子有心了。”
林玉禾笑道:“今日我果露能卖完,多亏两位。”
林玉禾懂得人情世故,两人又多了两句嘴。
“在这里卖小食,连山长都不会阻拦。”
“有些家中困难,能进书院已是掏空了家底。那吃不起书院的饭菜,就只能啃个馍馍了事。”
“你这又不贵,还能让他们吃上口热乎的,多好呀。”
另一个稍矮地也附和道:“往日也有旁人背着来卖过,不是做得不好吃,就是价钱贵,无人买。”
林玉禾到此时才明白过来,难怪方才有几人提议,让她卖些热乎能填饱肚子的小食。
于是她脑子一激灵,当即有了主意。
“我想同你一起走。”
谢书淮神色冷漠,并没回她。
等了片刻,依然不见来人。
两人才慢慢回家。
林玉禾走在前面,谢书淮跟在后面。
路上林玉禾话也多了起来。
“相公,孩儿在腹中动了,他还踢我。”
“就是不知他是个男娃,还是个女娃。”
“我给他裁的,都是女娃娃才穿的衣衫。”
“相公,你喜欢女娃?还是男娃?”
林玉禾早想问这个问题了。
两人在一起,很少有气氛和谐的时候。
趁着今日两人有独处的机会,她顺嘴就问了出来。
谢书淮身子猛地一僵脚步停了下来,眼眸下移落在林玉禾的小腹侧面。
眼中的冷意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失神片刻。
直到林玉禾察觉他没跟上来,转身回头看 他。
谢书淮又迈开步子,不紧不慢跟在她身后。
林玉禾也没追着问,知道他不想说的事,你再问也没用。
快进院子时,墨墨听到脚步声,忙跑出来迎接两人。
晚上,谢书淮沐浴后走进灶房,对在收拾灶台的崔氏说道:“娘,这两日你们歇歇吧。”
“让她在家中好好养养。”
崔氏忽听自己儿子说这么一句,顿时有些不安,忙提醒道:“淮儿,你对玉禾……”
谢书淮当即打断,“娘你想多了,我只是担心她肚里的孩儿。”
崔氏暗中松了口气,“好,明日我和她说。”
突然,崔氏又想起水井的事,“淮儿你今日去挑水,村长可有拦你?”
谢书淮不解,满脸疑惑再次看向崔氏。
崔氏这才一五一十道出缘由,并把林玉禾反击村长的原话告诉谢书淮。
谢书淮目光未动,眼底泛起一层寒光。
“娘,下次若有此事,定要拖到孩儿回来以后处理。”
“你们两个女眷在家,莫要逞强。”
崔氏脱下围衣,叹道:“娘也是这样想的。”
“可玉禾说,这些事多了,你便不能在书院安心温书。”
“卖小食挣的银子,也会分我一半,就是不想让你分心。”
“淮儿呀,我知道你恨她往日弃你而去,可她真的变了不少。”
“你也莫要再动不动就吼她了,等她生下孩子,再重新找个人嫁了。”
“你娶了云萝,我也就没后顾之忧了。”
崔氏对之后的日子憧憬不已,脸露浅笑。
谢书淮回到自己东屋,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桌上的书籍半天也没翻动一下。
脑海中一直回想着崔氏方才的话。
目光沉沉,眼神深邃而复杂。
次日,崔氏一提在家中歇息几日,林玉禾也同意了。
这几日,她身子的确吃不消。
而且旁边的摊贩,早就眼红了。
林玉禾不想因此事,被人嫉恨,埋下祸根。
用过早食后,不用备食材,林玉禾也闲了下来。
她不喜欢总待在房里,准备带着运儿到屋后四处走走。
摘些野花放在屋里,屋内空气也清香些。
泥墙院子的前面是一块开阔的水田,却不是谢书淮家的,而是县里大地主家的产业。
谢书院在界限处种上了树,而后又用栅栏把屋前都围了起来。
也隔开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纷争。
小路则是从屋后蜿蜒而去,一直通到红叶村的大路口。
屋后一大块菜园,便是方氏当初为林玉禾买的。
运姐儿也喜欢这些花花草草,无奈她的小短腿,够不到长势稍高的。
林玉禾就用树钩钩下来让她摘,鼓励她的积极性。
山上出没的人多了,有挖药草的,有拾柴火的,还有来割草喂牛的。
一进山中总能听到说话声。
这两人就是邻村清水湾刘长贵家的伙计。
之前,谢书淮要娶李家姑娘这个消息,林玉禾还是从刘长贵口里得知的。
她离开谢书淮后,就几乎和谢家断了联系。
刘长贵是林玉禾爹爹的表兄,做的就是借利银的生意。
林玉禾猜测刘长贵愿意借给谢书淮银子,也是看中他娶了个有钱人家的姑娘。
短短半日的时间,只怕谢书淮和李家姑娘亲事黄了的消息,早传遍了红叶村和清水湾。
所以催债才来得这么快。
“本银是三两银子,你儿子借了半个月,连本带利得还我们五两银子。”
崔氏一脸愁容,“不是说好借一个月吗,这才半月。”
另一个穿灰色短褂得大声道:“我们也是为你们着想,等到了月底,你们还得起十两银子?”
“别废话,快拿银子出来。”
边说边拿着手上的棒子,对着柱头就是一阵抽打。
吓得运姐儿缩成一团,小声地哭了出来。
穿蓝色长衫的语气也重了不少,“听到没,拿钱。”
这时,谢书淮从书房走了出来,他把运姐儿拉到自己身边,眼中泛着寒意。
凉声道:“到了期限,银子自然会归还,却不是今日。”
长衫男子笑道:“到了期限?五两银子都拿不出,还得上十两。”
“人人都称呼你一声举人老爷,却不想连大婚的银子都没有。”
穿灰色短褂也开始起哄,“有何清高的,只怕许阳县城,也难找到这么穷酸的举人了。”
“哈哈。”
两人笑容刺耳,语气讽刺。
崔氏气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林玉禾扶着她坐到木凳上。
谢书淮神色铁青,眼神犀利无比,犹如出鞘的利刃闪着寒光。
林玉禾见识过谢书淮的拳脚功夫,怕他把事情闹大。
开口回击,“不过是替刘长贵办事的狗腿子而已,拿着他给的仨瓜俩枣,也敢来嘲笑吃官家饭的士子。”
接着就见她掏出沉甸甸的荷包,砸向两人,“这里有五两碎银,把单据还给我相公,马上滚。”
两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短褂男子掂了掂荷包,点了点头。
毕竟林玉禾的爹爹,连他们掌柜都要忌惮几分,两人也不敢再造次,只好把单据还给谢书淮,灰溜溜地离开。
看着两人狼狈的模样,林玉禾嘴角微弯轻轻一笑。
她的笑容还来不及收回,一转身就对上谢书淮探究的目光。
往日谢家有事,她都是冷眼旁观的,更别说会拿出自己的嫁妆来帮扶。
谢书淮的眼神过于复杂,林玉禾心虚躲开。
这银子还是林玉禾昨日卖打胎药时兑换的。
她嫁给谢书淮时,她娘亲给了她五十两银子。
和离后,觉得没人管了,又要嫁给不愁吃穿的闵家,反而大手大脚。
嫁妆应当也剩不了多少,得想法子多挣银子才是。
崔氏看人走了,气色才稍好些。
对林玉禾却没有好脸色,把怒气牵扯到她身上,“若不是你这一闹,那会有这些麻烦。这银子,就当是往日你在我们家三年的花销吧。”
往日的自己的确够狠,面对崔氏的怨气,她也无话可说。
谢书淮没作声,他看了眼只剩下半缸水的石缸,拿着扁担大步离去。
林玉禾知道,谢书淮是默认了崔氏的说法。
次日,一家人正在用早食。
李云萝就来到谢家。
她一身淡雅的素色襦裙,长相温婉清丽,是人人看着顺眼的端庄大方。
不像林玉禾容貌秾丽美艳,女人们看了都要暗自骂一句‘狐狸精’。
李云萝的丫头冬月手上提着两个大大的包袱。
一拆开,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那香味不是一般的平常小菜散发出来的。
更像是人人夸叹的宫中宴席。
林玉禾被香味吸引,很没骨气地看过去。
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她下意识吞了吞口水。
李云萝收回在她身上打量的目光,眼中快速闪过一抹鄙夷,客气有礼唤道:“林姐姐,快来尝尝吧。”
林玉禾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这人可是奔着谢书淮来的,她再没心没肺,也知道面对情敌还是该保持应有的警惕。
运姐儿高兴得跳了起来,“云姑姑你真好,又来送吃的了。”
“这个红红的肉是什么肉呀?”
李云萝没落座,伫立在桌边耐心地介绍起来,“这个是红烧肉,这个是清炖狮子头,这个是宫保鸡丁,这个是鸡肉炖榛菇。”
运姐儿的碗里堆得老高,她吃的腮帮子鼓鼓,没空理会人。
崔氏边用边夸赞道:“好孩子,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可真贤惠。”
“只怕官户人家都做不出这些佳肴来。”
李云萝羞涩一笑,目光时不时瞟向依然吃着酱菜的谢书淮。
神色有些失落,却并不气馁,甚至还有一丝笃定。
她把一碗鸡汤端到谢书淮跟前,“书淮哥哥,你也尝尝。”
谢书淮脸上一抹柔色闪过,盛了两勺鸡汤饮下。
李云萝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心道,她一个穿越到古代来的现代人,这些美食只是冰山一角,她会的可多着了。
土得掉渣的古人。
林玉禾走到门口的脚步一顿,她好似听到了李云萝在说话。
转身一看,李云萝嘴巴都没张。
就在她以为自己出现幻觉时,李云萝的声音又出现了。
‘我有空间在手,想要什么没有。’
配上李云萝骄傲的笑容。
林玉禾敢确定,她竟然听到了李云萝的心里话。
她愣在原地,吓得不敢动。
直到李云萝说要告辞,她才抬眸看向她。
摸了摸还跳动的心口,打起精神来。
“书淮哥哥,这些书你先看着,缺什么和我说就是了。”
谢书淮平静接过包袱,淡声道:“书我先收下,日后莫要再送这些了。”
“对你名声也不好。”
听到谢书淮的关心,李云萝高兴不已,眼含柔情羞涩应下。
郎情妾意的,看到林玉禾堵心。
心想,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舒坦。
李云萝刚出谢家。
林玉禾就追了出去,在一弯坡时喊住了她,“李姑娘等等。”
李云萝停了下来,神色依然温和,目光清澈,“不知林姐姐喊我何事?”
林玉禾直言道:“奴家托大,想问李姑娘要样东西?”
李云萝下意识嫌弃的语气,听到崔氏不知所措。
好在,李云萝反应快,解释道:“婶母,我是怕你热着了,没有别的意思。”
“你能带我去看看书淮哥哥吗?听说他来了书院。”
崔氏的当然乐意,运姐儿方才进去给谢书淮送饭食,到现在也没出来,她也有些不放心。
领着李云萝往侧门而去。
还没进门,谢书淮拉着运姐儿赫然出现在侧门口。
看到李云萝,运姐儿当即小跑过来,“云萝姑姑,你知道我舅舅来书院了?”
李云萝揉了揉运姐儿圆圆的脑袋,“是呀,你舅舅做什么,云萝姑姑都知道,这叫心灵感应。”
明明就是在路上,遇到驾牛车的四叔告诉她的。
她却非要说得这么暧昧,而且还这么大声。
林玉禾不想听到都难,她心中一咯噔。
也认定了谢书淮能进云香书院,是听了李云萝的劝告。
心道,难怪说夫子束脩都不要了,原来是李云萝为她出的。
之前她还暗中窃喜,以为谢书淮,是因为听了她的建议才进的云香书院。
这些日子,她挣银子也更起劲了。
结果却是因为李云萝。
心中酸酸的,下意识红了眼眶。
也无心再听他们的谈话,专心包着江米饭。
李云萝逗运姐儿时,谢书淮的目光隔着进进出出的人群,看向大树下的林玉禾。
她的小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微微隆起,却动作麻利包着江米饭。
一个又一个,有些不知疲倦。
谢书淮清冷的眼眸中不自觉泛起一阵复杂和茫然,目光久久没能挪开。
李云萝见谢书淮紧盯着林玉禾,以为是嫌她丢自己的人,故意拱火道:“书淮哥哥,这进进出出的人都看着,林姐姐在这里卖午食,只怕对你不好。”
谢书淮眼中不见任何波澜,语气淡淡说道:“有何不好,能有机会挣到银子,也是凭她本事。”
崔氏和运姐儿一直瞒着谢书淮,其实他早就知晓此事。
李云萝脑子转得够快,听出了谢书淮的维护之意。
心中不快的同时也有些意外,“书淮哥哥说得对,林姐姐和婶母的确能干。”
“云萝今日来,是想告诉你另一件事。”
“今晚许阳的鸿儒们在四海茶楼,有雅集诗会。我大哥手上有请帖,他说带我们去。”"
市集路口却被驴车堵得水泄不通。
她只好停了下来等候。
听着路边人闲聊。
“也只有,安宁侯家才有这样的排场。”
“听说把许阳县城的商贾和官家人都邀请了。”
“这也没多久了,老太太的生辰在五月初十那日,不就三天后吗,是该采买了。”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的,林玉禾这才知道,是侯府的人出来采买老太太寿辰的东西。
这安宁侯府在许阳县,也算是响当当的富贵人家。
安宁侯本姓魏,是一大茶商,生意遍布大晋。
后来成为皇商,魏家大房长女被皇上看中封为嫔妃。
娘家也因尊荣赐封爵位,得以位列侯府。
这样的勋贵人家,老母亲七十大寿,自不会慢待。
众人说得兴致勃勃。
林玉禾却记起了前世之事。
侯府还请了戏班子,因为来的客人实在太多,家中戏台挤不下。
老太太心善,想请平常老百姓看戏,戏台子就搬到了南城废弃的演练校场。
她记得连唱两日,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那时,她和曲姨娘两人去的。
戏是好看,个个被晒得两眼冒星,回到家中渴得牛饮一大杯凉茶。
此事后,没几日她就被闵折远给杀了。
林玉禾在感叹上辈子命运的同时,脑中也有了一个挣银子的计划。
所以现在没人知道,老太太会把戏台搬到南城的校场去。
她兴奋地从小路绕到她哥家铺子,准备许久。
再回到谢家天也快黑了。
她把今日卖米糕的文银分给崔氏一百文钱,自己则只留了五十文。
日后想要再做小食出卖,少不得崔氏的支持。
崔氏看她变化这么大,高兴收下。
就是奔波了这么久,身子太过疲惫,她早早地就歇下了。
次日一早,林玉禾又像打过鸡血似的,用过早食,便带着运姐儿去山中采摘金银花。"
知道孟大人正是用人之际,而他谢书淮需有人依傍,否则他的科考也到头了。
对方不想让他再考,进入朝堂。
恰好谢书淮的仇人,就是他们的对手。
想到他岳父手上近日遇到的棘手事。
陈瑾湛计上心来,也想听听谢书淮的看法,趁此见识一下他的能力。
“书淮,今日我在市集突听一困惑之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谢书淮态度恭敬,抬手道:“先生请说。”
陈瑾湛神色温和,从书案后绕了出来,漫步房中娓娓道来。
“一老翁家中有些家产,按祖训家中掌家人应当是他长子。”
“可后来这老翁的正妻去世后,他又纳了一妾室,他对妾室所出的幼子极为溺爱。”
“甚至有了想换掉掌家人的想法,只是找不到合理的借口而已。”
“但按他的心意,这掌家人迟早会换成他的幼子。”
“长子在家中如履薄冰,他该如何自救。”
谢书淮听出,陈瑾湛是想借百姓的家长里短,闲谈朝中太子和六皇子之间的纷争。
他沉吟片刻,回道:“回夫子的话,既然这位公子能成为家中掌家人,见识定并非一般人能比。”
“学生知道的,他定早已想到。”
“作为一个没有利益纠葛的局外人,学生建议,这位长子定要想方设法,让他的幼弟远离他的父亲和家中的私产。”
“他改变不了他父亲的想法,就改变他父亲的做法。”
“只要他的幼弟鞭长莫及,就撼动不了他的掌家权。”
陈瑾湛脸露笑意微微颔首,对谢书淮的说法极为赞同。
有了想听谢他续说下去的想法,抛出直接困境,“那若是这幼弟仗着恩宠,不愿离开该如何?”
谢书淮目光一沉,抬眸看向陈瑾湛大方回道:“家中应当不止两子,这长子可让其他的兄弟姐妹效仿这幼子,都回到家中。”
“时间一长,这位老翁头痛的便不是生意和掌家人的事,应当日日忙碌着解决儿女们的是非之事。”
陈瑾湛哈哈大笑道:“妙哉,妙哉。”
他说的就是六皇子赖在宫中,以孝顺他母后为由迟迟不回他的封地。
这两年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嘴上训斥六皇子不懂规矩,实则默认了他这个皇儿的做法。
借由父子闲聊为由,常把六皇子叫他寝宫,教他处理一些政务。
朝堂上拥护太子的大臣们,多次上书让皇上请六皇子回封地。
皇上都把折子压了下来,置之不理。
孟尚嵘和太子幕僚们,也为太子想了不少办法,甚至还给这六皇子找了王妃。
都改变不了皇上的做法。
谢书淮这一建议,瞬间让陈瑾湛茅塞顿开。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从书房出来后,谢书淮穿过石径,往书堂而去。
这时门丁却喊住了他,“谢郎君,门口有人找。”
谢书淮还以为是家里的人,到了侧门一看,是李府的家丁来给他送字帖。
*
林玉禾回到家中,心却一直平静不下来。
她抚上自己的小腹,若是再遇到闵折远,只怕就没有今日这般侥幸了。
那谁又能帮她保护肚中的孩儿了。
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诉谢书淮,毕竟这孩子也有他的份。
可谢书淮对她恨得牙痒痒,林玉禾又打起了退堂鼓。
思前想后,过了良久也没想出更好的法子。
困意袭来,他不自觉睡了过去。
朦朦胧胧中,被崔氏喊醒,“玉禾,你哥哥家中来人接你了,让你回去一趟。”
崔氏正好趁林玉禾这个当口,委婉说出来。
李云萝内心再恨林玉禾,还是要顾及崔氏的几分颜面,大方应下。
当即就离开了红叶村。
马车上,李云萝因为愤怒脸色也变得狰狞起来。
冬月缩在角落更不敢吱声。
过了半天后,她才目光抬向冬月,吩咐道:“林玉禾不是有个亲戚在我们府上吗,想办法让她带话给林玉禾。”
“就说谢书淮已经到府上,又向我父亲提亲了。”
“我看她林玉禾还能忍多久。”
冬月微张着小嘴,“姑娘,这样对你名声不好。”
“名声这东西,只有你们在乎,”
冬月不敢反驳,又想到后日是太守夫人的寿宴,弱弱说道:“姑娘,后日就是太守夫人的寿辰了,我们明日该动身了。”
“姑娘准备给太守夫人备什么礼?”
广陵郡到许阳县城,有一整日的路程。
李云萝听得冬月提此事 ,才收回了失落的心情。
之前还想,在空间找个新颖的礼品送给太守夫人,博人眼球。
可经过胭脂一事,她也长了教训。
不敢再那般毫无顾忌把现代的东西搬过来。
“回去问问大哥。”
黄昏时分,谢书淮从书院回来。
林玉禾在鸡窝边喂鸡,她也没往上凑。
今日赶走李云萝一事,林玉禾怕谢书淮不舍得,只好借由崔氏。
她是顺着墙壁自己滑下去的,对肚里的孩子没有一点伤害。
崔氏在房里忙着缝谢书淮的另一只鞋,听到他回来的脚步声。
把他叫了进去。
母子俩在屋内小声说着话,至于说什么,林玉禾不用猜也知道和李云萝有关。
她走得远远的,可不想听母子俩的墙根。
晚上的饭食,照样是谢书淮做的。
林玉禾看他脸色如常。
用饭时,他还让运儿来喊自己。
四人围坐在一起,三个大人都没说话,沉默地用着饭。
看到林玉禾肚子鼓起一个包,运姐儿眼睛一亮,“舅娘,小弟弟又蹬你了。”
崔氏放下筷箸,说道:“只怕是个男娃,调皮得很。”
夏日衣衫单薄,林玉禾现在已有五个月的身孕,坐在那里一眼就能看到。
运姐儿玩心大起,端着碗凑到林玉禾肚子上,“小弟弟,我们吃饭了,你想不想吃呀。”
“今晚的饭食不是你祖母做的,是你爹爹做的。”
就在这时,林玉禾的肚子又鼓了起来。
像是在回应运姐儿。
逗得林玉禾与崔氏心情大好。
运姐儿惊呼道:“舅娘,小弟弟听到了我的话了。”
崔氏大笑道:“我这孙儿耳力可真好呀,像他爹爹。”
谢书淮淡漠的目光,随之看向林玉禾的小腹。
嘴角微扬,脸上露出一抹浅笑。
用过饭食,林玉禾在院中消食后,回到屋中一时睡不着,便拿出两荷包铜钱来数。
这些都是她卖小食挣得,还分了一半给崔氏。
数了下有一两多的碎银,连带给崔氏的一半,大概有二两银子。
除去本钱三百文,也就是说她们这一两个多月净赚了一千七百文。
林玉禾已经很满足了。
比起往日爱慕虚荣度日,此时她踏实多了。
下意识的她抚上自己的小腹,神色不由得一黯,她最多她还能卖两个月的小食。
身子和肚里的孩子都有些吃不消。
还有喂奶这一年多的时间,都没空赚银子。
自叹一声,若是能有个,两者都能兼顾的办法挣银子就好了。
这日,太阳毒辣得很,林玉禾怕自己中热,就歇了卖小食的心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