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七零,我嫁冷面军少当国医圣手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七零,我嫁冷面军少当国医圣手》是网络作者“猪小花”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于知夏冯平安,详情概述:于知夏从末世穿越到了70年代乡卫生员身上,结果刚穿越就因为给男人治病导致名声有碍?没关系,于知夏挽起袖子踢渣男,斗极品,然后退个婚,顺便干起老本行行医救人。可刚退婚就被糙汉子赖上了。“糙汉子长的人模人样的居然看上了名声那么差的于知夏,肯定是那不要脸的于知夏强迫的赖上人家了。”纪凌铮肺都要气炸了,媳妇会医又持家,貌美又宠他,哪里不要脸了。而且明明赖上你的人是我,他们瞧不起我。于知夏冷冷一笑:“纪凌铮要入赘,谁信?”...
主角:于知夏冯平安 更新:2025-01-17 21:1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于知夏冯平安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七零,我嫁冷面军少当国医圣手》,由网络作家“猪小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七零,我嫁冷面军少当国医圣手》是网络作者“猪小花”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于知夏冯平安,详情概述:于知夏从末世穿越到了70年代乡卫生员身上,结果刚穿越就因为给男人治病导致名声有碍?没关系,于知夏挽起袖子踢渣男,斗极品,然后退个婚,顺便干起老本行行医救人。可刚退婚就被糙汉子赖上了。“糙汉子长的人模人样的居然看上了名声那么差的于知夏,肯定是那不要脸的于知夏强迫的赖上人家了。”纪凌铮肺都要气炸了,媳妇会医又持家,貌美又宠他,哪里不要脸了。而且明明赖上你的人是我,他们瞧不起我。于知夏冷冷一笑:“纪凌铮要入赘,谁信?”...
于大海的语气透着一股于知夏都说不清楚的狠劲儿,这于爸要做什么于知夏还真不知道,毕竟这位是个不简单的人。
这不刚才气的都在发抖了,这会儿进了门卫室又换上了一副笑脸。
“哎哟,我睡了多久了?我可好久没睡过这么踏实的觉了,一个梦都没做过,还有我这腿居然不疼了,腰也不胀了,大侄女好本事啊。”
于知夏就笑了,又拿出早就写好的方子递了过去:
“这药吃七天,您腰上和失眠的问题就能彻底解决!”
彻底?
那感情好啊,赵副厂长如获至宝。
“大侄女你放心,只要我这病一好,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叔一定不亏待你!”
直到出了皮革厂的大门,于大海的笑意才慢慢收回,但该说的还是和于知夏细细说道:
“一会儿到了你二叔家别提我们来过皮革厂的事儿,就是回去了也别说,谁也别说。”
“爸我知道的,事以密成,而且有些关系关键时刻才能用,若芝麻绿豆的小事儿都打扰人家,那就是自己犯蠢了。”
都说阴肚子人(不爱说话的人)心里门清儿,如今瞧着还真是这样。
于大海惊讶老二的聪慧,也感叹这么好的闺女必须要找个比冯平安强一百倍的女婿。
不知道为何脑海冒出了纪凌铮的影子,但很快又删除,不行,那小子是外地的,他绝对不让闺女挑外地女婿。
“这是刚才在食堂里买的肉包,吃吧。”
“给妈他们带了吗?”
这孩子果然是四个娃中最贴心的。
“带了,买了30个,回去个个管饱!”
两人一前一后总算到了黄磷厂宿舍。
于二叔夜班刚下班呢,二婶在家里接了点做衣服的活儿,大堂哥顶了二婶的工作在床单厂上班,二堂哥则在黄磷厂烧锅炉,三堂姐只比于知夏大一个月,也在床单厂工作。
一家子住的是二楼60多个平方的房子,没有分家,两位堂哥都还没结婚,但都有了对象都准备在年底结婚。
这会儿二婶一看到他们,不情不愿的将袖套取下,嘴里嘟囔着:
“早不来晚不来,吃饭的时候就来了。”
这声嘀咕不小,至少于父父女是听到了的。
于老二眉头一皱,对着于二婶就吼道:
“多嘴多舌,去盛饭,老二,二娃快来将就着吃点。”
于知夏没动,于父则是完全不管于二婶的态度,取下背篓。
“家里杀了猪给你们送点肉,饭就不吃了,还有事儿回见!”
那一刀的五花肉肥肉多瘦肉少,3斤重,还有一只猪后蹄,这礼在如今这年月算是极重得了。
果然二婶的笑容一下就露出来了,变脸比翻书还快甚至还大方道:
“我再去煎两个鸡蛋给大哥和二娃。”
“不用了,还有事儿得走。”
于老二有些不好意思,他那媳妇是个眼皮子浅的,只当大哥是乡下的就一直瞧不上,殊不知家里啥好东西不是大哥送来的。
“大哥,这离过年还有2个月呢怎么这就杀猪了?家里出事儿了?”
老二一贯聪慧,于大海笑了笑:
“家里没啥事儿,娘又和三弟去了农场,能有啥事儿?要说事儿就是二娃和冯家的婚事退了,他们家用大肥猪抵债,把欠我们家的钱还了!”
退婚?
“天啊,退婚?我说什么来着,我早就和大哥你说过,这女孩子就不要继承你那些手艺了,多丢人多脏啊,看,现在人家瞧不上咱退婚了吧?
那可是县医院的医生,多厉害啊,这么好的婚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能挽回不?要不去求求?”
在外人眼中冯平安那工作就是最好的招牌。
“求?那不用,就当我们高攀不上好了,事儿就这么个事儿,给你们知会一声,我们家还有事儿就先走了。”
于大海说完懒得和于二婶多说,拉着于知夏就走了。
两人一走,于二婶一边瘪嘴一边收拾地上的猪肉和猪蹄,嘴里还嘀咕着:
“怎么是后蹄啊,也不说拿只前蹄来,你那大哥活该一辈子当个土农民。”
于老二烦躁的很,筷子一放:
“爱吃不吃,还惯得你了,你拿着你的本子和肉票去供销社看看,还前蹄后蹄,哼,你能买到二两肉我都算你厉害。”
于二婶那双透着精明的吊脚眼这才没说什么,但还是习惯性的瘪嘴,然后和于老二嘀咕:
“前些日子我去看我们单位领导在医院看过那冯大夫,长的是真精神,而且听说很受医院重视,这么好的女婿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这大哥怎么说不要就不要?
我怎么记得当初这婚事给二娃的时候说的是祖辈定下来的?
大哥家不要那你说配咱们丹娃子行不?”
丹娃子?
于老二没想到媳妇居然这么想。
“你疯了?大哥前脚退婚你后脚就去,你打谁的脸呢?”
“这怎么是打脸呢?我问你,你说这女婿你稀罕不?
这谁家要是有个在医院当大夫的女婿,哼,那尾巴不翘的老高?
再说了,咱丹娃子哪里比不上于二娃?于二娃继承了大哥的衣钵当了劁匠,谁家想要这样的媳妇?
可我们丹娃子不一样啊,布鞋厂的正式工,还是初中毕业,长的也好,哪里比不上?你说哪里比不上?
我给你说,你别以为我说笑,你想想看年底两个儿子就要结婚了,就咱家这地儿要怎么给两儿子弄婚房还没个数呢。
要是丹娃子出嫁了,至少家里能多腾个地方出来,就这将来还没算孙子出生呢。
所以,你说这事儿是不是能成?”
于老二还真听进去了,实在是家里太小了,60来平的房子,他们老两口住一间,两个儿子住了一间,阳台搭了一张小床女儿住。
要是女儿出嫁了,他们老两口将来就住在阳台,房间留给大儿子和小儿子,这将就着也能住。
所以......
“这事儿得和娘商量一下。”
那更好。
娘最偏心的不就是他们家和老三家吗?行。
“你赶紧给娘和三弟写封信,得快,那冯大夫可不缺人相看!”
于大海他们自然不知道老二家的打算,回去的路上于大海一边抽烟一边对着于知夏道:
“你二叔看着精明实则是个耳朵软的,早年家里因为一些缘故有一个黄磷厂工作的名额,你二叔生怕我和他抢,所以大半夜偷了介绍信跑去了厂里,就此就留在了城里。
你三叔也凭着家里的老关系去了农场,你奶奶你知道的,咱也不和老人计较,因为这一个家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好的,总有一些有小心思的。
小时候相亲相爱的姐妹,长大了嫁人了就有了各自的家庭,你大姐这种很平常,你别放心上,处得了咱就处,处不了就是普通亲戚,个人有个人的缘法。”
这就很开明了,所以于知夏说于大海真的是个很睿智的老头儿。
等到家门口,于大海又抽了一根烟这才进屋。
只是让于知夏没想到的是,于知春居然在家。
一看到他们回来,于知春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和他们打招呼,心情似乎很好的样子。
“爸,二妹你们回来了?我帮妈把腊肉腌上,这两天日头好,风干一下就好了,咱过年又有香肠吃了。”
于知夏看着挂在厨房的那一排香肠还真有些馋,末世大多数以营养剂和压缩饼干压缩粮食为主,开火做饭就不可能了,所以,对如今这些没有污染的美食于知夏是最最没有抵抗力的。
讨好她不用别的,吃的,好吃的,足矣!
“嗯,帮着你妈弄,你妈一个人也累。”
于大海看起来很平静,也没发火,于知春暗自松了一口气,然后又看向于知夏使了个眼色。
“二妹,我有事儿和你说,走,咱姐妹去聊聊。”
找她聊?行啊,看她聊什么。
进了屋子,于知春一把将门关上就道:
“没告诉爸就好,你打我的事儿就算了,我们到底是姐妹。
但是你也要理解我,我都25了还没一男半女,你姐夫家里明里暗里的话难听的要死,我也不容易。”
于知夏就这么盯着于知春。
“我说了!”
“什么?”
“你卖书的事儿我告诉爸了。”
于知春吓得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急切的想跑。
可走到门口脚步一顿。
“不对啊,你要是告诉爸了,为啥爸没发火也没揍我?”
这谁知道?
“不知道,或许......”
“或许什么?于知夏我可是你亲姐,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要不是知道你是我亲姐,今天早上动手她就不是只要钱了,她那四肢都得给卸掉!
“我当然知道。”
“你知道就好,反正你记住了,要是一会儿爸真要打我你给拦着点,爸现在偏心着你呢,觉得你可怜被人退了婚,要我说你就是作!
算了,婚都退了你还是想想将来吧。
于知夏,你是我妹妹我也希望你过的好,但看你现在这样估计要想找个好的也不容易,我会让你姐夫替你留意的,要是有合适的哪怕是离了婚的呢,将就着吧。”
这于知春果然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大娃二娃,队里开会了,赶紧的出来。”
外头的广播声止住了于知春喋喋不休的话,于知夏也松了一口气。
如今农闲,队上偶尔开会下达上面的指令,其它时候就是学习。
不过这一次开会的主要事儿就是针对于知夏的事儿,村支书和妇女主任当着大家的面将那张由部队开了证明的澄清函拿了出来,识字的人少,但鲜红印章大家会看啊。
这年头但凡盖上了红印章的,那可信度就能翻个倍。
所以大家伙全都激烈讨论起来,冯家人最不满,冯婆子更是阴阳怪气:
“谁知道是不是和部队那些人一伙儿的,再怎么证明但是看了男人那里是事实,眼珠子没抠出来就不错了......”
“冯婶子,你有什么意见你上来说,今日开这个会就是为了这事儿。
你们冯家因为这事儿和于二娃退婚,人家于家也没说你们什么。
你要是再乱传于二娃的事儿,你就是造谣,是要被处罚的。
怎么?你想试试?”
那可不敢。
冯婆子讪讪的笑了笑:
“我也没那个意思。”
“哼,没有更好。
还有,于二娃因为救人有功,大队已经决定将今年的先进个人的名额给她,除了救人咱们队上那些猪啊,牛崽子啊都是他们家在接生在医治。
大家说该不该给她?”
该,的确该。
就之前那母猪难产,若不是于二娃,那大队的损失惨重呢。
“行了,以后都不许在乱传那些破事儿,要是被我发现谁还在乱传,那就是和我们过不去,到时候要是被处罚或者怎样可别求到咱们队上。
不仅咱们这里,附近乡镇我们都已经打过招呼了。
好了,都散了吧。”
会一结束,于二娃身边都围拢了人,有仔细打探当日救人事儿的,有想套近乎的,还有纯属凑热闹的。
总之,于二娃的名声瞬间扭转,这时候她就感慨这个年月的好处是真的多啊,至少民众是真听领导的话啊。
领导说一绝不敢说二。
因为大队开会,所以,于三妹于四妹也提前放学了。
大中午的于家难得的团聚在一起。
中午饭是昨晚杀猪留下的猪肥肠,洗的非常干净,用生姜花椒焯水,然后加老酱油和大料煮熟,起锅后切成指头长短,再起锅烧油放葱姜蒜和泡生姜、辣椒酱爆炒,等肥肠起了灯笼泡了再撒一把切好的二荆条段,那滋味儿甭提了。
主食是添加了玉米碎的米饭,一人一大碗,就是过年也没这么奢侈过。
“你爸今儿特意让我煮的干饭,就咱们家这么多口人这一顿就吃了十天的口粮。
过年也没这么抛费的,对了,还有大肉包呢,已经热好了,今儿都敞开吃!”
于母很高兴,有好吃的东西家里见了荤腥了,这当然高兴啊,孩子们也乐呵。
就连一直冷冷的于知夏那眼睛都要掉到那肥肠里面了,就跟孩子似得,于母看到这一幕仿佛看到了这些孩子小时候,一个个围拢在灶台边要吃的时候的样子。
“不急开饭,既然是一家人吃饭就团团圆圆的才好,去把刘广生叫来吧......”
结婚三年了,这还是爸第一次主动喊刘广生来吃饭。
于知春那个高兴啊,那个激动啊。
“诶......我去叫广生,他在知青点呢。”
于知春一走,夏春冬三姐妹面面相觑,都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于母更是看着于大海欲言又止。
可于大海坐在那里抽烟不说话,没人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直到刘广生来了,一家子才坐下正式开饭。
要说这肥肠是真好吃,大肉包子也是真实在,巴掌大一个,里面是纯肉,一口咬下去又爆汁又流油。
只是大米饭更对于知夏的胃口,一碗米饭一个包子还有那么多的肥肠,吃的直打嗝儿。
刘广生一边吃一边拍着于父马屁,于父间或回应两声,倒是于母是真高兴,和刘广生两口子互动更多。
吃完了午饭,收拾妥当于大海才将众人叫到了堂屋坐下。
“今天既然都在那我宣布个事儿,老婆子,你给了大娃多少钱?”
于母没想到第一把火烧到了自己这里。
给钱?
这......
“行了,大娃一大早跑回家里班也不上不是要钱是什么?你给了多少老实说。”
蒋春花尴尬的看了一眼夏秋冬三姐妹,然后顶着于大海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神,紧张的捏了捏衣角:
“大娃都25了,该有个孩子了,这不住在一起实在是......”
“给了多少!”
于大海不听那些叨叨。
蒋春花无奈只道:
“100块!”
一百?
夏秋冬三姐妹诧异的看向于母,于母哪里敢看其他三个女儿,只觉得臊的慌,她知道自己这一碗水没端平,可她一贯就更宠老大一些。
于大海听到这话却冷笑一声:
“一百块,你这是把家里一半的存款都给她了?好,很好!”
“老于,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于大海挥了挥手,然后看向了如坐针毡的于知春两口子。
“你妈给你钱你拿了?”
“爸......我......”
“说实话!”
“拿了。”
“拿了,老婆子,那钱我说没说过不要动,是给三妹四妹读书还有将来他们结婚用的?说过没?”
蒋春花急切解释,特别是在看到于知秋和于知冬失望的眼神时,她一下就慌了,从没这么慌过。
“你说过,可大娃那边更要紧,三娃和四娃不是还没考·吗?二娃也暂时不结婚了,家里也不急着用钱啊!”
“爸,这钱当我借的,等三妹、四妹读书我肯定帮他们,对吧广生?”
刘广生被于知春推了一下后赶紧表态。
于大海则是看着这两口子:
“当初你结婚刘广生家里一分钱彩礼都没给,你们说那是封建糟泊,行,依你们。
但我当爸爸的也没亏你,给你拿了30块钱当压箱底。
我也说过,将来不管谁结婚,都给30块钱压箱底,我说没说过这话?”
“说过!”
“好,既然说过,那我就继续说,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大娃从家里拿了多少钱,我都记在这本子上,83块,83块!
家里剩下的180块钱,我说了给三娃四娃读书和他们将来结婚准备,但很可能还不够,所以我和你妈没日没夜的干活儿挣钱。
你们四姐妹,我从来没亏过谁,自问是一碗水端平的。
前头你拿了83现在100一共183块,我再给你17块凑够整数,拿了这钱,从此我们家就把你们分出去了,你们过的好和我没关系,过的不好和我也没关系。
我们老了也不靠你们两口子,同样,老二,老三、老四都按照这个标准分家。
谁要单独过,我就给谁200块钱,谁不想单独过要和我们两口子一辈子,这钱我就一分不给,将来老子的东西也自然留给留在我身边的。
要是你们四个都不在我身边,那我和你妈就自己用,等我们死了后,这钱自有它的归处。
所以,想清楚,钱你们拿了,从此就和我没关系了,懂了吧?”
蒋春花大惊。
“老于,不可以啊,大娃不能被分出去啊,咱可指着她将来养老啊。”
于大海冷笑。
“她给你养老?你要是乐意你就跟他们去,你看他们乐意你不?”
蒋春花急了,对着于知春道:
“大娃那你快把那一百块还给你爸爸,这家不能分,不能分啊。”
进了于知春的兜要吐出来可不容易。
她要买房子要生娃,不能拿出来。
“妈......”
“拿出来啊,你这死丫头你知不知道你要真分出去了可就和家里真没关系了。”
于知春觉得她爸就是吓唬她的,她咬着牙:
“妈,我姓于,就是分出去了也是你和爸的孩子啊,我怎么可能真不管你们?你别担心啊!”
这个蠢货啊,她是真不了解她爸啊,这分家和一般分家可真不同的。
老于说不管那就是任何事儿都不会再管,任何,这个蠢货蠢货啊。
“妈,爸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这样吧,我们将来不会不管你们的。”
刘广生看到那钱眼睛都红了,自然不舍得拿出去。
两口子心意已决!于大海冷笑一声拿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写好的分家书和剩余的17块钱。
“那就签字按手印!”
于知春是真没二话的签字按印,然后拿钱走人。
直到走出大门口于知春也没有回头,于父的视线才从于知春的背影上收回,那一瞬间他仿佛老了十岁。
最后无奈一笑:
“你奶说的没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疼她也没有用,也不怪大家都要儿子,儿子能留,这女儿啊......
行了都散了吧,该上班去上班,该读书去读书,家里的事儿甭操心。”
于大海回屋了,就连蒋春花在一旁哭他也没搭理。
夏秋冬三姐妹则回到屋子里。
今日这一切实在是太让人难以接受。
他们家就分家了啊?
大姐这一支就分出去了?
“大姐真是糊涂,我看爸那样子是真难受,二姐,将来爸爸真不会管大姐了吗?”
于大海这个人拿得起放得下,说不管许是真不会管了。
“不知道,但大姐太过分了,今日她将医药典籍卖去了黑市!”
“你说什么?你大姐卖了医药典籍?”蒋春花本来想来找三个女儿说说话,结果听到这个,她一脸惊诧。
那可是家传的东西,她也敢?
“怪不得你爸爸要分家,怪不得......蠢货,蠢货啊!”
蒋春花哭唧唧的跑了。
于知夏三姐妹再次面面相觑。
但谁也没追出去,从小到大于母的偏心他们都知道,今日这事儿实在是让他们心里不舒服了。
可是没想到没追出去偏生真出事了,纪凌铮来了,背着浑身湿漉漉的于母回来的......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969】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