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年,我嫁给了离婚帅军官唐瑶瑶宋青林最新章节列表

七零年,我嫁给了离婚帅军官唐瑶瑶宋青林最新章节列表

南山庸人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唐瑶瑶炒菜的时候并不是故意放那么多的油,实在是唐母放的太少只有个油星子,纯属水煮。她只是按照现代炒菜的量放的油,再说了豆角比较吃油,不多放点炒出来不好吃。再加上现在又是农忙的时候,即使唐母心疼的不得了,她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所以唐瑶瑶自从她自己掌勺之后,炒菜的时候油量都没有下过。兵兵仿佛是闻着香味回来的,唐瑶瑶刚把菜盛出来,他就大喊着:“姐,你做的什么好吃的啊,这么香。”兵兵把书包一把丢在地上就窜了过来。“哇哇,好香,姐姐你炒的菜比娘做的好吃多了。”兵兵抱着唐瑶瑶的腰,脖子朝着菜盘子伸的老长。“走开,走开,小心烫着你了。去洗手,一会儿咱娘他们回来了就吃饭。”唐瑶瑶把菜盘子举高,怕被兵兵这个冒失鬼给撞翻了。“嗯嗯。”兵兵听话地松开手就去...

主角:唐瑶瑶宋青林   更新:2025-01-17 14: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唐瑶瑶宋青林的其他类型小说《七零年,我嫁给了离婚帅军官唐瑶瑶宋青林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南山庸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唐瑶瑶炒菜的时候并不是故意放那么多的油,实在是唐母放的太少只有个油星子,纯属水煮。她只是按照现代炒菜的量放的油,再说了豆角比较吃油,不多放点炒出来不好吃。再加上现在又是农忙的时候,即使唐母心疼的不得了,她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所以唐瑶瑶自从她自己掌勺之后,炒菜的时候油量都没有下过。兵兵仿佛是闻着香味回来的,唐瑶瑶刚把菜盛出来,他就大喊着:“姐,你做的什么好吃的啊,这么香。”兵兵把书包一把丢在地上就窜了过来。“哇哇,好香,姐姐你炒的菜比娘做的好吃多了。”兵兵抱着唐瑶瑶的腰,脖子朝着菜盘子伸的老长。“走开,走开,小心烫着你了。去洗手,一会儿咱娘他们回来了就吃饭。”唐瑶瑶把菜盘子举高,怕被兵兵这个冒失鬼给撞翻了。“嗯嗯。”兵兵听话地松开手就去...

《七零年,我嫁给了离婚帅军官唐瑶瑶宋青林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唐瑶瑶炒菜的时候并不是故意放那么多的油,实在是唐母放的太少只有个油星子,纯属水煮。

她只是按照现代炒菜的量放的油,再说了豆角比较吃油,不多放点炒出来不好吃。

再加上现在又是农忙的时候,即使唐母心疼的不得了,她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所以唐瑶瑶自从她自己掌勺之后,炒菜的时候油量都没有下过。

兵兵仿佛是闻着香味回来的,唐瑶瑶刚把菜盛出来,他就大喊着:“姐,你做的什么好吃的啊,这么香。”

兵兵把书包一把丢在地上就窜了过来。

“哇哇,好香,姐姐你炒的菜比娘做的好吃多了。”兵兵抱着唐瑶瑶的腰,脖子朝着菜盘子伸的老长。

“走开,走开,小心烫着你了。去洗手,一会儿咱娘他们回来了就吃饭。”唐瑶瑶把菜盘子举高,怕被兵兵这个冒失鬼给撞翻了。

“嗯嗯。”兵兵听话地松开手就去水缸里舀水洗手了。

不一会儿唐父唐母就背着农具回来了,一家人坐在老旧的餐桌旁开始吃饭。

“咱闺女做的饭就是好吃。”

唐父大口的吃着菜,嚼着窝窝头,给予了唐瑶瑶极大的肯定。

“哦?你是说我做饭不好吃呗?”唐母夹了一筷子菜瞪了唐父一眼。

“你也不看看你闺女炒菜放了多少油,她这个油水我都可以炒四次菜了?能不好吃,不好吃就怪了。”

唐父听了唐母的话,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端起碗来呼噜呼噜地喝玉米粥。

兵兵顾不上说话,嘴里塞满了油滋滋的豆角,用力的咀嚼着,手还不停地夹着盘里的豆角。

唐母看了一眼兵兵没说话,只是把盘子往兵兵的方向推了推。

“下午你早点下工,回来先把韭菜摘好了,我下工了调馅和面。”唐母对着安静吃饭的唐瑶瑶说。

“娘,馅我调吧,面我也提前和好了,等你回来包就可以了。”

“那,行吧。你少放点油啊,饺子里有肉不用多放油。”

“嗯呢,知道了。”唐瑶瑶认真地点点头,至于她听没听进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唐母得到了回应,也放下了心,实在是闺女掌勺的这几天油罐里的油下的太快了,哪有这种吃法的。

一家人吃完饭,唐瑶瑶收拾了碗筷就不管了,自由兵兵小朋友来洗碗,这是家里安排好的,唐瑶瑶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她不想有任何改变。

天知道她虽然喜欢做饭,但是她不喜欢刷碗啊。

看到兵兵欢天喜地的去刷碗了,唐瑶瑶由衷地希望他永远都不要厌弃刷碗这项活动。

休息了一个小时,二点的时候,唐瑶瑶跟着唐父唐母又去上工了。

唐瑶瑶又被分到的一块玉米地里,玉米秸子刷脸非常疼,所以她拿了一条围巾围在脸上,婶子们见她这样也就有样学样的把冬天的围巾拿出来用上了。

唐瑶瑶发现几个婶子把没有成熟的嫩玉米装在兜里带走了,她回家问了唐母,唐母说:“你不用管她们,私下里大家都知道,现在地里的嫩玉米不多,而且也没几个籽,拿几个没事,你可不要傻兮兮的往外说啊。”

“嗯呢,知道了。”唐瑶瑶顿了一下说:“娘,我可以拿几个嫩玉米回来吗?”

“可以,每次拿个一两个回来没事的,别多拿了人家会说的。”

“嗯嗯,好的,我不多拿。”

所以当唐瑶瑶又一次掰到了长得歪瓜裂枣的嫩玉米时,就装了两个进兜里,兵兵说了好几次让她带嫩玉米回去了,他的小伙伴们都吃到了,他却没有。


还没等唐瑶瑶开口,张翠兰就接着说:“你这闺女就是傻,身体不舒服也不知道少干点活。你那些婶子们为了少干活可着劲的夸你,你就傻了一般可着劲的干,她们倒是省力了,看把你累着了吧。”

说完给了唐瑶瑶一个怒其不争的眼神。

唐瑶瑶傻眼了,“娘,你说我干活干多了?”

“那可不,那些老娘们也就是欺负你们小姑娘脸皮子嫩,忽悠你们多干活,分的任务地就那么一块,你干得多了她们不就干的少了。”

“一夸你们,你们就找不到北了。”

唐瑶瑶有点羞愧,确实是这样的,大婶子一夸她,她就想表现的更好,不知不觉中可不是就干了很多活。

唐瑶瑶虚心地请教说:“娘,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翠兰便起身收拾屋子,一边漫不经心的说:“该咋办咋办,你看她们干嘛你就干嘛,她们停你就停,她们干你就干。”

“就这样?”

“你还想要咋样?”说完张母就端着簸箕出去了。

唐瑶瑶感觉张母说了,可又像没说,算了不想了,到时候看着办吧。

张母准备做晚饭了,唐瑶瑶也起身跟出去做饭。

走出屋子,外边是一个中厅。

他们家房子的格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北屋是左右两个房间中间一个厅,东西方向都有屋子,墙都是用土坯砌起来的。

家里做饭的大锅,就砌在现在睡觉的房间外,砌在北屋和东屋之间。

唐瑶瑶坐在小板凳上往灶里边添柴,这些树枝都是从山上捡的,村里人下工了要是天还早就会去树林里捡柴火,或者是砍一些枯树枝回来。

等玉米晾干,拨了玉米粒,每家就可以分点玉米棒子回来烧,玉米杆晒干了也会用来当柴烧。

家里的吃食都是放在东屋里,在里边做好了就拿上出来下锅。

东屋里也砌着一个炕,炕的对面放着案板,米缸面缸,酱油醋什么的,都是平常要吃的粮食放了一些在这个屋。米缸里只有一个低的小米,大米想都不要想了。

面缸里也只有玉米面,白面张母是锁在屋子里的桌柜里,像鸡蛋什么的比较珍贵的吃食也放里边,轻易不会拿出来吃。

也就是唐瑶瑶生病的时候,每天可以吃到一个蒸鸡蛋,就这都眼气的兵兵成了红眼睛了。

冬天要是住人的话就把灶和东屋墙之间的铁板拉开,热气就会进入东屋的炕里。

不住人的时候就会用铁板挡上。

西屋分成了两个房间,一个房间放杂物,一个房间放粮食。

院子里有个木质梯子,粮食都是背上去或者拉上去在房顶晾晒的。

上下三大间房子也不是一起盖起来的,先是盖了北方先住着,又过了好几年才盖的东房,然后有过几年盖的西房。

一下子把四合院盖好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钱啊,当时起了这个院子就用了五百多呢。

晚上还是玉米糊糊,里边放了一把绿绿的小白菜,这是间苗拔下来没用的,大家就拿回家当个菜吃了。

蒸的玉米面菜饼子,还是配的咸菜疙瘩。

要是还另外炒菜的话,那就要把糊糊盛出来,洗好锅了再炒,非常麻烦。

可惜现在想要多买个锅,都不知道去哪里买,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所以只能这样将就着。

他们家吃饭还算好的,有当兵的大哥每个月邮寄回来的10块钱撑着,还可以填饱肚子,其他人家晚上的饭都省了,烧点白开水喝喝也就完事了。


猪尾巴没人买,一般都是作为添头硬卖出去的,要不就扔了。

人们嫌这个猪尾巴没有肉,而且感觉有点淘汰,所以没人买。

唐瑶瑶看着这根一分钱的猪尾巴,别提多高兴了,她一点都不嫌弃的。

还跟师傅说:“师傅,你还有没有多余的猪尾巴啊,我全买了。”

师傅奇怪地看了唐瑶瑶一眼,从来没有人指名道姓地专门买猪尾巴的,而且还要包圆,这是他卖猪肉这么多年第一次见的。

“你真的要买猪尾巴?”

“当然,有多少算多少!”

唐瑶瑶用力的点点头。

师傅看唐瑶瑶是认真的,擦了擦手,把抹布扔到桌子上说:“你跟我过来一下。”

唐瑶瑶一听师傅这句话就知道有戏,喜滋滋地跟着师傅进到了里边的房间里。

然后唐瑶瑶就看到师傅掀开了冰箱盖子,这老式冰箱还是为了保存卖不出去的猪肉,特批的。

整个公社只有两台,他这里有一台,剩下的一台就是在公社的国营饭店里。

师傅搬出来一箩筐的猪尾巴:“这么多你要的完吗?”

唐瑶瑶看了看大约有个一百多个,她肯定的点点头。

师傅松了一口气,要不是他节俭惯了,不舍得扔掉猪尾巴存了起来,要不然还没有这笔意外之财呢。

“我一般存够了一筐,要是没人买我就扔了,你给个五毛钱就行了。”师傅边找袋子装边说。

“好的!”居然这么便宜就买到了这么多的猪尾巴,天啊,这个惊喜要把她砸晕了。

唐瑶瑶问:“都没有人买来吃吗?”

“没有,猪尾巴没肉又淘汰,没人喜欢吃。”师傅嫌弃地说。

唐瑶瑶理解地点点头,她也就是从现代过来的才喜欢吃猪尾巴,这个时代的北方人是绝对不会喜欢吃猪尾巴的。

就是现代的北方人也没有几个人是喜欢猪尾巴的。

不过唐瑶瑶前世的爸爸是四川人,所以唐瑶瑶知道腊猪尾巴是绝味。

“你今天要是不问,我就要扔掉了。”

师傅把装好的冻得硬邦邦的猪尾巴递给唐瑶瑶。

唐瑶瑶接过来有个五十多斤的样子,“师傅你以后攒的猪尾巴不要扔了啊,你有多少我就买多少。”

师傅高兴地说:“行,没问题,我都给你攒着。”

唐瑶瑶出去后在角落里把猪尾巴和大骨收到了空间里,只留下一根大骨在外边,然后就推着空车子赶紧往家赶。

等她回到家也就是七点多点的样子。

一进门就看到三个堂哥已经在家里等着她了,看到唐瑶瑶回来急忙上前,兵兵也跟上前凑热闹。

看到口袋里的一根大骨,高兴坏了。

他这几天天天都可以喝到香喷喷的大骨头汤了,这可是村里的头一份,可惜了娘说了不让跟别人说,要不然以后都没有了。

真是可惜了,不能跟小伙伴们炫耀,不知道少了多少乐趣呢。

“瑶瑶,你去问了怎么说?”唐行国先忍不住开口问。

“她说尽量给卖出去,但是她不敢打包票把一千斤卖出去,不过五百斤还是可以的。”

“那就好,那就好,这已经比预期的好很多了。”唐行华高兴的说。

其他两兄弟听了虽然有点失望,但是能卖出去钱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也跟着高兴起来。

五百斤呢,那可是五十元,天啊!!

兵兵也跟着笑呵呵的,他终于说通了家里人,今天可以跟着去南山打蜜枣了。


又给兵兵买了一小包麦芽糖,一共十块一毛钱,最后她的存款只剩四毛钱了,她感觉自己的心在痛。

“你帮我看着点啊,我去赶一下集,一会儿就回来。”

唐瑶瑶耳朵一动就听到刚才卖她东西的售货员跟她的同事说。

唐瑶瑶眼睛一亮,猛地抬头,朝着售货员说:“你要去赶集?”

“是啊。怎么你也想去?”售货员边收拾东西,边随口说道。

唐瑶瑶急忙点点头:“是啊,我也想去。”

“正好,咱们一起去吧,路上还有个伴。”售货员无所谓的说。

唐瑶瑶开心地说:“那感情好啊。”

她早就听唐母说过了,公社有集市,七天一次,都是附近村落的村民在摆摊,在集市上买卖东西都不用票的,用粮食换或者是拿钱买。

唐瑶瑶当时就心动不已,只是一直忙没有机会来赶集,

今天正好碰到了,可是不能错过机会。

唐瑶瑶把买的东西放到来时装包裹的布袋里,她看售货员背着半袋子东西,就让袋子放到土车里一起推着。

售货员看她车里也没啥,也就没有推辞地把一个小口袋放了上去。

然后两人就边聊天,边朝着公社的另一边走去。

两个人一聊,互通了姓名和年龄,然后说了我是村里谁家谁家的孩子。

嘿,这么一聊,结果两人都是认识的人,父母还都是老同学呢。

附近几个村里的孩子都是在一个公社上的学,而且村与村只之间距离也不远,都是沾亲带故的,对于现在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说哪个村子里的谁谁谁,一般大家一说都是认识的。

王娟,也就是这个女售货员,大大咧咧地摆摆手说:“哎,你说你,你怎么不早说?你要是说是唐婶子家的,那我还不给你便宜点啊。我比你大几岁,你就叫我王姐就行。”

唐瑶瑶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嘿嘿笑着说:“好的,王姐,我这不是不知道你吗?今天要是没有和你一起来赶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认识你呢。”

王娟也笑着说:“那还真是呢,平常都是唐婶子来买东西,都没有见过你呢还。”

王娟上下仔细看了看唐瑶瑶笑说:“瑶瑶你是不是跟你爹像啊,你要是跟唐婶子像,我也不至于认不出你来啊。”

“嗯嗯,是啊,我的长相是随了我爹,骨头架子也是,都是大骨架子。”

“嗯,唐婶子那瘦小的样子,跟你是完全不一样的,也不怪我认不出来。”

唐瑶瑶有心和王娟搞好关系,停下土车假装从裤兜里掏了一大把蜜枣给王娟:“王姐,这是山上摘的蜜枣你尝尝。”

王娟看到红艳艳地一大把蜜枣,眼睛都亮了,赶紧接过来,急忙放了一个到口中。

三五下就把枣核吐了出来:“真好吃,也就是你们村挨着那一大片山才能摘到这好东西,我们村周边一马平川,啥都没有。”

又急忙吃了几个,口中还不停地说:“嗯嗯,真好吃。”

唐瑶瑶推起车子,见王娟吃了几个枣子了,就开口说:“王姐,你说我要是在公社卖这个,有人买吗?”

王娟停下吃枣,边走边说:“买肯定是有人买的,不过只能拿到集市卖,或者是私底下卖。”

她凑过来跟唐瑶瑶说:“集市卖的话,卖不了多少钱的,我倒是可以给你介绍几个买家,肯定能卖上价钱。”

唐瑶瑶急忙转头看向王娟说:“王姐你说真的?”


“啊!嘶~~”

听到兵兵的叫声,唐瑶瑶急忙问道:“兵兵怎么了?”边说着边朝着兵兵走过去。

“姐姐,我被骚角子蛰到了。”

“啊,给我看看。”唐瑶瑶赶紧上前扯过兵兵脏兮兮的小手。

就看到兵兵中指上方一小片红,兵兵又痒又疼,使劲地搓着那小片地方。

唐瑶瑶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盖在那小片地方上然后使劲地搓,“现在感觉怎么样?”

兵兵眼中浸着泪花:“不怎么疼了。”

唐瑶瑶看了看天色,太阳再有半截就要下山了,“咱们回去吧,天不早了。”

兵兵看着剩下的一大片蜜枣,不舍地说:“姐姐,还有很多的蜜枣没有摘呢,我没事,咱们再摘一会儿吧?”

唐瑶瑶拉着兵兵的手就走:“不摘了,摘得够多了,咱们该回去。”

兵兵不舍地回头看着蜜枣:“姐姐,咱们就这样走了啊?我不舍得啊。”

“姐姐也不舍得,但是再不回去就晚了,我还要给爹娘做饭呢。”

“哦,那好吧?”说着又去搓了搓中指的地方。

唐瑶瑶看到了没有说话。

她知道被骚角子蛰到了很难受,她小时候也被蛰到很多次,那是一种专门长在枣树上的虫子,浑身长毛藏在枣叶子里,不容易被发现,一不小心就会被扫到。

只有回家抹上点牙膏,或者是用肥皂洗一下才会缓解一二。

当兵兵看到一袋子的蜜枣时,他才又喜笑颜开,好像忘记了手上的伤:“哇,姐姐,咱们摘了这么多啊?天啊,咱们发了啊。”

“呵呵呵,你这个小财迷,现在想着怎么搬回去吧?”

“啊!”兵兵一下子蔫了。

这么一大袋子怎么搬回去啊?

怎么搬回去?

唐瑶瑶扛着一袋子的蜜枣,咬牙切齿地往回搬呗。

那还能让兵兵这个小小子扛啊。

真是,为什么不往空间里多放一点啊,真傻。

当姐弟两个好不容易磨蹭回家,唐母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唐父在院子里修理农具,看到唐瑶瑶背着袋子进门,赶紧起身接过来。

“你们这是摘了多少啊?能吃的完吗?累不累,赶紧进屋休息休息。”

“嗯!”姐弟两个无精打采地,拖拉着步伐进入院子,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也不说话,怔怔地看着前方。

“呦!摘得还不少啊!”唐母走过来瞅着姐弟俩,“你们这是累傻啦?”

姐弟两个面无表情地转头看了看唐母,又转回去继续发呆。

今天发现蜜枣的兴奋劲早就没了,现在有的只是一身的疲惫。

“歇好了,就起来洗洗吃饭了。”唐母说完就走了,打开蜜枣袋子装了一盆出来。

洗了洗,夫妻两个也坐在台阶上开始吃枣子了。

你还别说,这蜜枣可是真甜,无怪乎孩子们喜欢,他们大人也喜欢的紧,只是平时可没时间去摘。

这次蜜枣这么多,一会儿送给后院里他们爷爷奶奶一盆,一部分做成蜜枣放起来,等着冬天里吃,一部分拿去县里给大哥送去。

张翠兰的大哥在县城里当医生,然后娶了县城里的姑娘,从此就在县城里安家了。

每次家里丰收了她爹娘就会使唤着她去给哥哥送点粮食,当然不是用的唐家的粮食了,都是张家父母准备好了,让张翠兰送过去。

为什么让张翠兰送呢?

张翠兰的娘家就在本村。

他们家里三个孩子,老大姐张米从来没上过学,死了丈夫后带着两个女娃子跟父母住,她也从来没有出过门,在家里当牛当马的伺候着老两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