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张璟川吴三桂结局+番外小说

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张璟川吴三桂结局+番外小说

黑眼圈先森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张璟川从李大牛的口中了解到,这佟普汉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孙女,镶红旗旗主罗洛浑则是此人的妹婿。可以说,这个佟普汉所代表的佟家,在清地相当有势力,一直帮皇太极打理着生意。简单来说,就是皇商。这样的人突然来访,必定是带着意图来的。张璟川可不会认为自己这个小小的守备,值得人家大老远的亲自跑一趟。思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佟普汉是奔着吴三桂交给自己的这二百石粮食来的,怪不得吴三桂没有说这批粮食卖给谁,原来买家自己上门提货来了。至于这二百石粮食的价钱,想必吴三桂已经和这佟普汉聊好了。以如今辽东的粮价,每石粮食,差不多在四两银子左右,几乎是关内的两倍,但以张璟川对吴三桂的了解,多半不会按照四两银子来卖,大概率会按照每石粮食五两银子来成交。可这...

主角:张璟川吴三桂   更新:2025-01-17 14: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璟川吴三桂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张璟川吴三桂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黑眼圈先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璟川从李大牛的口中了解到,这佟普汉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孙女,镶红旗旗主罗洛浑则是此人的妹婿。可以说,这个佟普汉所代表的佟家,在清地相当有势力,一直帮皇太极打理着生意。简单来说,就是皇商。这样的人突然来访,必定是带着意图来的。张璟川可不会认为自己这个小小的守备,值得人家大老远的亲自跑一趟。思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佟普汉是奔着吴三桂交给自己的这二百石粮食来的,怪不得吴三桂没有说这批粮食卖给谁,原来买家自己上门提货来了。至于这二百石粮食的价钱,想必吴三桂已经和这佟普汉聊好了。以如今辽东的粮价,每石粮食,差不多在四两银子左右,几乎是关内的两倍,但以张璟川对吴三桂的了解,多半不会按照四两银子来卖,大概率会按照每石粮食五两银子来成交。可这...

《大明:我的铁骑你只能看不能借!张璟川吴三桂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张璟川从李大牛的口中了解到,这佟普汉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孙女,镶红旗旗主罗洛浑则是此人的妹婿。

可以说,这个佟普汉所代表的佟家,在清地相当有势力,一直帮皇太极打理着生意。

简单来说,就是皇商。

这样的人突然来访,必定是带着意图来的。

张璟川可不会认为自己这个小小的守备,值得人家大老远的亲自跑一趟。

思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佟普汉是奔着吴三桂交给自己的这二百石粮食来的,怪不得吴三桂没有说这批粮食卖给谁,原来买家自己上门提货来了。

至于这二百石粮食的价钱,想必吴三桂已经和这佟普汉聊好了。

以如今辽东的粮价,每石粮食,差不多在四两银子左右,几乎是关内的两倍,但以张璟川对吴三桂的了解,多半不会按照四两银子来卖,大概率会按照每石粮食五两银子来成交。

可这样一来,对他张璟川而言,就没什么好处了,至于那一成的收益,可入不了张璟川的眼。

毕竟这是杀头的买卖,总不可能赚着杀猪的钱,承受着杀头的压力吧。

从李大牛带回来的消息来看,一石粮食在清地可以买到七两银子,是关内的三倍还多。

就算他张璟川把粮食的价格抬到七两银子一石,对于他而言,得多久才能赚到十万两白银呢。

退一万步来说,倒卖粮食算是资敌,对于张璟川没有任何好处,要想从佟普汉那里获得真正对自己和东海堡有利的好处,就只能做损敌利己,且又能让佟普汉这个中间人赚取利益的生意。

张璟川在厅堂内背着手,来回踱步。

为今之计,就只能做人蛇生意了。

把大明的子民从清地带回来,不仅能增加东海堡的人口,还能消耗清地的劳动力,至于这上船费嘛,倒是可以分给佟普汉三成。

决定之后,张璟川便让李大牛把人给带了进来。

“小民佟普汉,拜见张守备。”

张璟川微微一笑,指着身旁的座位,开口道:“进来坐。”

“谢守备大人。”

从佟普汉一进来,张璟川就在打量这个人。

虽然留着清人的小辫,但并不妨碍佟普汉文质彬彬的气质。

言谈举止间,不轻浮,沉稳,有涵养。

佟普汉入座,侍女上前倒茶。

张璟川并不想与这样的人多做寒暄,因为对于投清之人,张璟川心里还是比较鄙夷的,所以直接开门见山道:

“听大牛说,你带来了一船的货物?”

佟普汉捧着杯子,笑道:

“一点见面礼,不成敬意。”

“那可是一船的人参和貂皮,你的敬意,我怕无福消受啊。”张璟川盯着佟普汉,悠悠道。

佟普汉抿嘴一笑:“守备大人占着东海堡,以后,小民少不了前来叨扰啊。”

张璟川眼眸一眯,开口道:“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阁下有话直说吧。”

“那佟某就直言不讳了。”

“但说无妨。”

张璟川翘起了腿,身子后靠。

佟普汉站起身,正色道:

“听说宁愿总兵吴大人,有一批粮食已经到了东海堡,可有此事?”

张璟川微微一笑,果然是来提货的买家。

“你打算出多少两银子?”张璟川问道。

“按照辽东的市价,二百石粮食,总共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张璟川眉头一挑,揶揄道:“合着一石粮食也就五两银子?”

佟普汉皱了皱眉,审视着张璟川。

“这可是军粮啊,若是被锦衣卫发现了,可是要杀头的!”张璟川不紧不慢道:“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啊。”

张璟川的话让佟普汉略微有些诧异。

诧异的点不是对方想抬价,而是说出了风险和收益这两个词,若不是对方是明军守备,他还真以为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图利的商人。

佟普汉微微一笑,问道:“那守备大人觉得,这二百石粮食应该卖出什么样的价钱呢?”

“听说在你们那边,一石粮食得七两银子?”

佟普汉脸色一变,声音微沉道:“守备大人是想按一石粮食七两银子来算?”

“不不不,我想你是误会了,”张璟川咧嘴一笑道:“一石粮食七两银子只是底价,如果你能接受这个底价,那咱们就再聊聊溢价。”

佟普汉的脸色变了,变得极为难看,略带威胁的语气说道:“这粮食,佟某不是非买不可,只是不知你家总兵问起来,守备大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张璟川咳了两声,

道:

“还有其他理由么?”

“守备大人觉得不够?”

“还有,不是更有说服力么。”

看着张璟川一脸毫无惧意的表情,佟普汉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自然明白张璟川指的是什么。

但对于佟普汉来说,跟我做生意的是你家总兵,而你张璟川只是一个小小的东海堡守备,我至于卖你人情么?

“佟某一向觉得,做生意,最好不要牵扯人情。”

“但最好且最长久的生意,就是做人情。”

到了这一刻,佟普汉才感觉到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看来一船好货是满足不了对方的胃口了,依照他的脾气,大不了就此作罢。

但现在北地缺粮,眼瞅着没多久就要入冬了,若粮草出了问题,到时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渎职就能糊弄过去的。

可若花费的银子太多,陛下那边也不好交代啊。

“七两银子,是佟某的底线!”佟普汉咬牙道。

见佟普汉不似有假,张璟川也不好逼得太急,若狗大户被吓跑了,自己赚取白银十万两的任务又该如何完成呢。

“一石粮食七两银子也不是不可以,至于这溢价嘛,就要看足下能否行个方便了。”张璟川眼含深意道。

张璟川的话让佟普汉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原来对方是有事相求。

“守备大人请讲。”

“自万历四十四年起,你们不断的从辽东掳去人口,特别是萨尔浒之战后,你们掳走了近百万的人口,这些都是我大明子民,我想,他们之中应该有不少人都愿意回到家乡吧。”

“大人是想做人蛇生意?”佟普汉眉头一挑道。

“诶~”张璟川摆了摆手道:“什么人蛇生意,我这是接同胞回家!”

……


后方明军军阵。

骑坐在战马上的洪承畴放下千里眼,眉宇间带着几分诧异,侧头对身旁的吴三桂问道:

“那人是谁!?”

先锋营那边所发生的一切自然也被吴三桂用千里眼看在眼里,当他看到自己麾下的先锋营即将崩溃且有不少逃兵死在督战队的箭矢之下时,脸上也是难掩尴尬。

可当他看到仓惶的溃卒中冒出一人开始鼓舞士气,并颇有成效时,心中不由一喜。

不管最后结局如何,至少也能为自己挽回一些颜面。

至于那人是谁,吴三桂倒是不认得,可现在被洪承畴这么一问,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见吴三桂面露犹疑,一旁的山海关总兵马科开始打趣道:“怎么?吴总兵连自己的部下都不认得么!”

另外一边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平日里与吴三桂多有不和,此时见吴三桂吃瘪,也不忘再踩上一脚:“吴总兵是什么身份,怕不是高高在上的日子过惯了,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都有哪些部下了吧。”

杨国柱的话,让其他的几位总兵也都投来了质疑的眼光。

吴三桂脸色铁青,为了打消其他人的质疑,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沉声道:“那人是我麾下亲兵!”

洪承畴微微颔首道:“此子能在如此逆境中,提振袍泽士气,可谓是有勇有谋,可堪大用啊!”

杨国柱冷笑一声,向吴三桂揶揄道:“吴总兵麾下人才济济,不如将此子让于我,可好?”

“呵呵,”吴三桂眯着眼睛笑道:“此子乃我亲兵心腹,此战过后,吴某自当重赏于他。”

说完,吴三桂转头看向杨国柱,脸色一沉,道:“杨总兵,与其觊觎别人的东西,倒不如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说不定也能找出三瓜俩枣来。”

“哼!”杨国柱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了。

吴三桂嘴角一扬,将千里眼放在眼前,寻找着自己刚认下的“亲兵”。

……

上千名明军士卒汇聚在一起,朝着百步外的清军狂奔而去。

张璟川冲在他们的前面,在项羽模板的加持之下,浑身上下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体内沸腾,能感觉到爆炸般的力量充斥在每一块肌肉中。

“咻!”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直击张璟川面门。

然而,张璟川只是稍一侧头,便躲了过去,或许是直觉,也或许是面对危险最本能的反应。

他心里清楚,这便是项羽模板赋予自己的能力,勇冠三军,所向披靡!

体会到效果后,张璟川心里最后一丝担忧和犹疑也就打消了。

“咻!咻!咻!”

越来越多的箭矢从清军那边射了过来,他们的目标正是自己。

这些清军不傻,看出自己是明军这边领头的,只要射杀了自己,剩下的明军,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将再次跌入谷底。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身具项羽模板,又岂是那般容易被射杀的。

从清军射出第一轮箭矢起,张璟川他们就已经跑入了两百步的距离,只要再扛住两三轮箭矢,他们就能杀到清军跟前。

好在清军这边还有很多明军悍卒顶着,否则一轮箭矢下来,张璟川这边就得倒下一大片。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射向张璟川的箭矢也越来越多,劲头也越来越猛。

张璟川随即从地上捡起一副木质大盾挡在身前,犀利的目光死死盯着五十步开外的一名清军军头。

……

清军这边,鄂纳海微微变色。

明军大半溃退,对鄂纳海来说可以算是胜券在握,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明军那边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人,竟奇迹般的将那些士气低迷的明军又重新鼓动了起来。

明军的突变,有些出乎他的预料,这还是他所熟悉的明军么?

即便是他麾下的这一队悍卒,在处于崩溃之际,也未必会比现在的这支明军表现得更加出色。

特别是那为首之人,不仅身手矫捷,刀盾在手竟迸发出一往无前之势,若不赶紧将此人射杀挫一挫明军的锐气,自己这边又会增加不少伤亡。

念及于此,鄂纳海眸子里杀机大盛,脸上也逐渐的狰狞了起来。

你以为鼓动起明军的士气,就能扭转败局么,那我就让你知道,牛马再犟,最后也只能沦为老虎嘴里的吃食!

鄂纳海右臂一挥,冷声喝道:“速将那领头之人射杀!”

鄂纳海的命令一下,身后数十名亲兵,几乎在一瞬间便把箭头对准了三十步外的张璟川,在如此近的距离下,这些训练有素的清军劲卒几乎在将箭头对准张璟川的一刹那,便松开了弓弦。

“咻!咻!咻!”

数十支箭矢带着破空之声,朝着张璟川攒射而去,准度之高,几乎覆盖了他身上每一个部位。

若张璟川被射中,瞬间便会成为一只浑身插满箭矢的刺猬。

然而,看着明显针对自己的一波箭雨,张璟川并不意外,脚下向右跨出,旋身躲过箭雨之后,顺势将手里的木盾朝着那些弓箭手猛地扔了出去。

木盾带着旋转之力,速度之快,又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下,那些清军弓箭手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砰!”

随着一声闷响,排头的两名清军弓箭手连带着身后的数人皆被这势大力沉的木盾所击退倒地。

鄂纳海赫然看去,首当其冲的四名甲士口鼻喷血当场毙命,而后面的三五人则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怎么可能!

就算是清军中最骁勇善战的巴图鲁,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力道啊!

当无比惊骇的鄂纳海转头看向明军那边时,张璟川等人已经来到了跟前。

“杀!”

以张璟川为首的明军众人,开始怒吼起来,与清军悍卒撞在了一起。

畏惧、仓惶、无助在这一刻尽皆化作激荡的杀意在这片属于大明的土地上空回荡,对生的渴望激发出了他们的勇气,清军悍卒的鲜血燃起了他们殊死搏斗的意志。

战阵中,鄂纳海的脸色变了,这还是刚才仓惶逃窜的明军士兵么?

西面清军主力,郑亲王济尔哈朗的脸色变了,这些明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悍不畏死了?

东面明军主力,洪承畴的脸色变了,若大明将士个个如此,何愁鞑虏不灭……

……


身为蓟辽总督,竟然想挖手下人的墙角?

几位总兵瞬间揶揄了起来,皆把目光看向了神情紧张的吴三桂身上。

“总督大人,”吴三桂焦急道:“您这不是挖我的墙角么。”

洪承畴只是笑了笑,没有搭理吴三桂,而是看向了张璟川,开口道:“你可愿意?”

“这……”张璟川故作犹豫,他是在等吴三桂向自己表态。

其实,不管是跟着吴三桂还是洪承畴,对于张璟川而言都一样,他在乎的是谁能给予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在军中,要么给职位兵马,要么给金银钱粮,要想组建自己的势力,这两者缺一不可,就看吴三桂和洪承畴拿出的东西,哪个最诱人了。

吴三桂心中焦急,赶紧移步到张璟川的身边,背对着洪承畴等几位总兵,压低声音道:“你本来就是我的人,此番又立了大功,回去之后便擢升你为百总!”

百总?

张璟川心头一凛,按照明军的编制,

十人为一队,设队长;

三队为一旗,设旗总;

三旗为一司,设百总。

吴三桂为了拉拢自己,竟然给自己连升两级,倒也算阔气。

不过,百总也好,旗总也罢。

说起来都只是一个军职,真正核心的是这个军职之下统驭的兵马质量如何,若是麾下都是一群老弱病残,就是给他一个游击将军又有何用!

他真正想要的是身后这帮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

他们曾经一起扛过锄头,一起种过地,吃在一个锅里,喝在一个缸里,与他们有关的记忆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百总,大概率是要从身后这帮弟兄里选出百人,而剩下的则会被分配到其他司去。

张璟川心里很清楚,他们这些卫所的屯兵到了战场上,那就是被当做炮灰去用的,就如同他们所处的先锋营。

他转过头,看向自己这帮兄弟,这剩下的三五百号人,也都看向了张璟川。

他们的目光中带着欣喜和炙热,因为他们打了胜仗,他们渴望得到奖赏,哪怕赏他们一顿肉,一顿酒呢。

可是,

他们并不知道,一场胜利改变不了他们作为炮灰的命运。

真正能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张璟川。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三千人的先锋营,现在只剩下三五百人,最后获利的就只有张璟川一人。

而对于像洪承畴和吴三桂这些身处高位的将领,他们只需用一封奏报,便可将这两三千人的牺牲换做上位的台阶,换成金银财宝,甚至拜将封侯。

张璟川朝他们微微一笑,李大牛等人见张璟川笑了,他们也跟着一起笑着。

当张璟川回过头来时,他已经做出了决定,哪怕这个决定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变数。

张璟川看向身旁的吴三桂,正色道:“我还有一个要求。”

“你说。”吴三桂皱眉道。

张璟川深吸一口气后,淡淡道:“我身后这帮弟兄,把他们都交给我。”

吴三桂先是一愣,接着回头望去,眼里满是惊讶:“这……这可是三五百人!”

除去伤残和一些老弱,怎么都有个三百人左右,若是都由张璟川率领,那也别什么百总了,直接升他为把总得了。(三司为一曲,设把总,秩比正七品,配亲卫侍从数十人,麾下战兵差不多有四百人)

见吴三桂面露难色,张璟川也知道自己提的要求的确有些过分,但若不如此,他又如何能护住这帮弟兄。

虽说自己也有可能被当做炮灰,但他至少会去珍惜他们的性命,让他们不做无谓的牺牲。

念及于此,张璟川心中一横,压低声音道:“以后,有硬仗我来打,有坚城我来攻!”

吴三桂用凌厉的眼神审视着张璟川,片刻后,点头道:“好,希望你说到做到!”

见吴三桂和张璟川一阵窃窃私语,洪承畴等人也不恼,就这么一脸笑意的看着,颇像是在看戏。

“考虑好了么?”洪承畴发问道。

张璟川看了吴三桂一眼后,面朝洪承畴躬身一拜:“回总督大人的话,小人初立小功不敢忘形,还请总督大人允小人继续在我家总兵大人麾下做事。”

洪承畴对张璟川的决定并不意外,只是瞥了吴三桂一眼,调转马头,朗声道:“回营!”

……

大军回到松山城时,已接近黄昏。

宁远卫总兵吴三桂召集军议,先是对先锋营的胜利进行了嘉奖,接着便宣布对张璟川的任命。

张璟川在先锋营中力挽狂澜,斩将夺旗之事,早已在回来的途中传开了。

对于张璟川从队长升到百总,也没有人提出异议,毕竟张璟川的功劳就摆在眼前,没什么好质疑的,何况百总这个军职本就不高。

若不是为了嘉奖张璟川,就算张璟川当上了百总,以他的军职也没有资格参与此次军议的。

但当吴三桂说要把先锋营剩下的那四百多人都划到张璟川麾下时,在场的一众将领一片哗然,满脸的惊讶。

超编之事不是没有先例,反而这些年在边军中很是常见,但那也是有一定特殊性的。

而此时此刻,显然并不具备超编的特殊性。

较之其他人的惊讶,站在前排的一名粗犷的汉子脸色却是阴沉得可怕。

此人名为宋犇,是吴三桂麾下的将领,统率一营兵马,之前的先锋营便是由宋犇代管编练的。

依照常理,先锋营回来以后将撤销原有编制,作为新卒填补到宋犇这边的缺额,如果还有多的则被填补到其他营。

但现在,吴三桂竟将先锋营剩下的四百余人全部划拉给张璟川,那他宋犇这边的缺额又拿谁去填呢?

宋犇看向张璟川的眼神充斥着怨毒,但他并没有发飙,而是选择了隐忍。

吴三桂的目光时不时的瞟向宋犇,见其脸色铁青,眼眸中似乎都快冒出火来一般,不由嘴角微扬。

军议结束。

张璟川抱着自己领到的甲胄和印信,朝着他们先锋营所在的营区走去。

他的心里并没有因为自己擢升百总而有丝毫欣喜,因为他能察觉到刚才在军帐中有不少人看自己的眼神充满了唏嘘和不屑,甚至还有怨恨。

至于原因,便是那四百人的归属。

先锋营剩下的这四百多人,在那些将领的眼中就是一块块香喷喷的肉,自己抢了他们的肉,也不怪人家嫉恨自己。

不过这也提醒了他,要想尽快的积攒实力,决不能继续留在军营里,否则,以自己小小的一个百总,不仅不能护持这四百多个弟兄,恐怕自己也得搭进去。

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可是,怎么才能带着这帮弟兄离开军营去外面发展呢?这得需要一个正当且合理的理由。

待张璟川的身影逐渐走远,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便从军帐旁走了出来,望着张璟川远去的背影,嘴角浮起一抹冷笑,此人正是宋犇。

坐营官胡烈撇了撇嘴,阴阳怪气道:“别看了,再看,那四百人也是人家的。”

宋犇沉声道:“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甭想得到!”

胡烈眉头一挑,饶有兴趣道:“有法子了?”

“呵呵呵,”宋犇眼眸微眯,冷笑道:“借刀杀人而已。”

……


当逃生的欲望被彻底激发,往往会失去理智。

那些挡在前面的明军士兵,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死在了自家将军的马蹄之下。

远处的那布尔看到身着将铠的宋犇仓惶逃离时,心里当即又气又笑。

这宋犇,

被尚可喜说得就像战神一样,

结果,就这点胆魄么!

那布尔此次的任务便是斩杀吴三桂麾下的游击将军宋犇,以报此前劫掠粮草辎重之仇。

那布尔带来的是镶蓝旗中的骑兵精锐,胯下战马皆是蒙古马,无论是耐力还是爆发力,都不是宋犇等人胯下战马可比的。

短暂的追逐之中,双方距离,已然迅速拉近!

那布尔弯弓搭箭,“咻!”利箭带着破空之声直奔宋犇的后背。

宋犇吃痛,整个人被摔下了战马。

胡烈等人还想回身营救,等待他们的,却是一阵箭雨。

宋犇强忍着肩膀上的疼痛,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却发现清军骑兵已经蜂拥而来,将其死死围困住。

眼见自己身处重围,即将死在清军的马蹄之下,他没有丝毫犹豫,高声喊道:

“投降!我投降!别杀我!”

周围的清骑推开一条道,那布尔策马靠近。

宋犇望着策马而来的清骑首领,带着讨好之色,双膝跪地道:“大人,我投降,别杀我!”

那布尔眉头一挑,眼眸中尽是鄙夷,道:

“你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麾下的游击将军宋犇?”

宋犇一愣,赶紧点头道:

“对,小人正是宋犇!”

“就是你数次阻截我军粮道,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锦州城的?”那布尔冷哼道。

“哈?”宋犇先是一怔,随后惶恐道:“不不不,不是我,我没有!”

那布尔手起刀落,划过了宋犇的咽喉。

“你们明人,还真是一点血性都没有啊!”

“………………”宋犇怒瞪着那布尔,双手捂住自己的喉咙,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鲜血正在喷涌而出,生机正在不断消逝。

他想到了一个人,

亲手从宋犇手上接过阻截清军粮道军令的那个人。

那布尔扫了一眼周围,麾下骑兵正在对还未逃远的明军士兵展开屠杀。

屠杀这些丧失斗志的两脚羊在那布尔眼里,没有丝毫意义,他要的,是用张璟川的首级来祭奠自己的好友鄂纳海!

刚才没有动手,是因为他得先完成济尔哈朗交给他的任务。

现在任务完成了,他该解决私仇了!

……

张璟川回到璟字营与吴国忠汇合后,并没有下令返回东海堡,而是借助周围的地形排兵布阵。

他有预感,刚才那队清军骑兵一定会回来找他。

虽然不知道自己和对方有什么深仇大恨,但谨慎一点总不会有错。

道路两旁的山坡上,隐匿着五百人的火枪大队和璟字营的步军,道路尽头是张璟川的骁骑队和一群收拢来的溃卒待在一起,分食着干粮。

近千人聚集在一起,刚好用身体挡住炮队的五十五门火炮。

既然是打埋伏,自然得有饵。

在局面可控的情况下,张璟川是不介意用自己来做饵的。

为了让清军骑兵能够顺利的找到自己,他还让手下不要刻意的去掩盖行踪。

张璟川骑在战马上,右手扛着一把火铳,左手夹着雪茄放在嘴里吞云吐雾,好不惬意。

就在这时,

地面上传来的细微的震颤,这意味着……

“有骑兵靠近!”

一名贴地倾听的斥候对张璟川提醒道。


他们在锦州城内守了一年多,有多久没有喝过这么浓稠的米粥了。

待热腾腾的面饼被摆上桌后,张璟川朗声招呼道:

“每人一碗,吃完再来盛,管够!”

一碗米粥,一张面饼,领到吃食的明军士兵三五成群的找地方狼吞虎咽。

这一幕,

刚好被从北城楼赶来的洪承畴、祖大寿两人看在眼里。

这人呐,一旦给别人留下了好的印象,再做类似事情的时候,好感度会直线上升。

洪承畴本来就对张璟川这样的年轻人比较欣赏,眼下又在麾下将士们最需要粮食、草药的时候带着这些东西过来,洪承畴对张璟川的好感又上了一个台阶。

至于祖大寿,倒是颇为好奇的打量着张璟川。

在来的路上,洪承畴不仅给祖大寿介绍着张璟川的一些所作所为,还大大的将他夸赞了一番。

此时,又看到张璟川亲自给麾下将士们盛着米粥,心头更是一暖。

像祖大寿这样的将领,对手底下的将士自然是爱护有加,张璟川的到来不仅让麾下将士们不用挨饿,有药治伤,这对祖大寿来说,这可是份天大的人情啊。

正在忙着给将士们盛米粥的张璟川,自然不知道洪承畴和祖大寿两人的心理活动。

对张璟川而言,反正等着也是等着,倒不如在这些饥肠辘辘的明军将士们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毕竟,

粮食和草药是自己带来的,这好人,理应自己来做。

何况世事多变,说不好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明军士兵中会有一人,因为今日的一饭之恩而给自己带来好的因果。

与人为善,能结个善缘也是好的。

张璟川在看到洪承畴正和一位面容消瘦的老将军正看着自己,赶紧把手里的活计交给旁人,一边把手在内衬上擦蹭,一边快步走了过去。

“卑职,参见总督大人!”

洪承畴笑了笑,指着身旁的祖大寿,对张璟川道:“这位是左都督,辽东前锋总兵祖老将军。”

张璟川故作惶恐状,恭声道:“东海堡守备张璟川,拜见祖老将军。”

祖大寿笑着颔首道:“不错,年轻有为啊!”

紧接着,祖大寿指了指堆放粮草的地方,问道:“听说你带来的粮草辎重,都是从清军手里截获而来的?”

“是,”张璟川点头道:“虏贼能抢咱们的粮草,咱们也能抢回来!”

“哈哈哈哈,”祖大寿开怀笑道:“好啊,我大明就需要你这样的后起之秀啊!”

洪承畴对张璟川在敌后袭扰清军粮道之事也甚为满意,开口道:“此番夺回锦州,也有你张淮安的功劳,老夫会为你向朝廷请功的。”

“多谢总督大人,卑职必当尽职尽责,报效朝廷!”张璟川掷地有声道。

……

翌日清晨,

宁远总兵吴三桂、大同总兵王朴带着麾下兵马,以及两百车粮草辎重进驻锦州。

吴三桂得知张璟川不仅成功截获袭扰了清军粮道,还得到洪承畴和祖大寿的赏识后,心里百般不是滋味儿。

张璟川虽说是他吴三桂的部下,但他总有一种拿捏不住这个人的感觉。

一开始,张璟川领着先锋营立下了大功,吴三桂本想好好提拔重用他,结果张璟川借势向自己提要求。

虽说这要求也不是很过分,但这种主动要的态度,就让吴三桂心里不太爽利。

所以他默许了宋犇针对张璟川,把他派往东海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