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全文

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全文

欧阳仓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隔日,王大哥赶着牛车,带着苏元衍去镇上了。柳亦素带着四个孩子留在家里。“洛儿,清儿,你们在家看着弟弟,娘在院子外种些菜。”跟孩子们交代好后,柳亦素就拿着锄头来到房屋侧面的小块荒地。她也是跟随着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的,干农活也是相当的熟练。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地锄好了。撒上青瓜、丝瓜、豆角、茄子、小白菜的种子,还在边缘插上番薯叶。浇上水,已近中午。背着锄头回家。正午的太阳,白花花的。门前的阴凉处,三个孩子蹲在地上玩着,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玩蚂蚁。“娘,你回来了。”苏清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亲昵地靠近柳亦素。“娘,娘。”双胞胎也仰起头看向柳亦素。“姐姐呢。”“姐姐在火房做饭。”“你看着弟弟,娘进去做饭。”交代好苏清,柳亦素去了火房。只见不及灶台高的...

主角:柳亦素苏元衍   更新:2025-01-10 13: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柳亦素苏元衍的其他类型小说《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全文》,由网络作家“欧阳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隔日,王大哥赶着牛车,带着苏元衍去镇上了。柳亦素带着四个孩子留在家里。“洛儿,清儿,你们在家看着弟弟,娘在院子外种些菜。”跟孩子们交代好后,柳亦素就拿着锄头来到房屋侧面的小块荒地。她也是跟随着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的,干农活也是相当的熟练。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地锄好了。撒上青瓜、丝瓜、豆角、茄子、小白菜的种子,还在边缘插上番薯叶。浇上水,已近中午。背着锄头回家。正午的太阳,白花花的。门前的阴凉处,三个孩子蹲在地上玩着,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玩蚂蚁。“娘,你回来了。”苏清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亲昵地靠近柳亦素。“娘,娘。”双胞胎也仰起头看向柳亦素。“姐姐呢。”“姐姐在火房做饭。”“你看着弟弟,娘进去做饭。”交代好苏清,柳亦素去了火房。只见不及灶台高的...

《和婆母分家后,赚钱养娃当诰命柳亦素苏元衍全文》精彩片段




隔日,王大哥赶着牛车,带着苏元衍去镇上了。

柳亦素带着四个孩子留在家里。

“洛儿,清儿,你们在家看着弟弟,娘在院子外种些菜。”

跟孩子们交代好后,柳亦素就拿着锄头来到房屋侧面的小块荒地。

她也是跟随着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的,干农活也是相当的熟练。

不到一个时辰就将地锄好了。

撒上青瓜、丝瓜、豆角、茄子、小白菜的种子,还在边缘插上番薯叶。

浇上水,已近中午。

背着锄头回家。

正午的太阳,白花花的。

门前的阴凉处,三个孩子蹲在地上玩着,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玩蚂蚁。

“娘,你回来了。”苏清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亲昵地靠近柳亦素。

“娘,娘。”双胞胎也仰起头看向柳亦素。

“姐姐呢。”

“姐姐在火房做饭。”

“你看着弟弟,娘进去做饭。”

交代好苏清,柳亦素去了火房。

只见不及灶台高的女孩,垫着脚将切好的番薯放进锅里。

锅里冒出的热气将女孩的脸熏得通红。

“洛儿,让娘来。”

“娘回来啦。我煮了番薯粥,还蒸了鸡蛋羹,给弟弟们吃。”

“洛儿和清儿也吃,娘也吃。”说着,从篮子里拿多三个鸡蛋出来。

切了些萝卜干,做了个萝卜干煎蛋,香得门外的三小只也进了屋。

“娘,做了什么好吃的,好香啊!”

“萝卜干煎蛋,清儿收拾下餐桌,将碗筷拿出去,我们很快就开饭。”

双胞胎也跟着苏清将碗筷摆好。

一人一碗满满的番薯粥,双胞胎的碗里粥多番薯少,他们还小,还不能吃太多的番薯。

桌上一碟萝卜干煎蛋,还有一碗鸡蛋羹。

双胞胎津津有味地吃着粥,才三岁的孩子,自己已能熟练吃饭。

柳亦素将那碗鸡蛋羹平均分给四个孩子,孩子都小,都需要补充营养。

中午,她带着孩子们午睡了会。

醒来后,交代好两个丫头看着家和弟弟,便拿着镰刀去了屋后的山上。

昨日就看见屋后有一片竹林。

砍下几十根细竹子,削掉枝叶,捆成一捆。

忙完这一切已是傍晚。

柳亦素靠在一棵竹子旁,稍作休息。

橙黄色的夕阳洒落在竹间,微风吹荡着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短短时日,柳亦素已完全适应了这个身份,忙得已没有时间去思索还能不能回去,未来会如何。

当一个人要为生存拼尽全力时,压根没有精力去关注除了活下去以外的事。

柳亦素做了几个简易的陷阱,放置在竹林附近,过几日来看看有没有小收获。

在放置陷阱时,意外发现一窝的菌子。

扯了菌子,背起竹子,回家去了。

还未到家,就远远看见小小的身影向她奔来。

“娘,娘!”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孩子们都奔向她。

她将菌子交给苏洛,领着孩子们来到上午刚开荒好的地,几人合力将竹子插在菜地的四周。

这样能防止动物糟蹋菜地,待菜苗长出藤来,再砍些竹子插在菜苗旁,好让豆角、青瓜这些蔬菜开花结果。

领着四个孩子回了屋。

短短一日,双胞胎却仿佛懂事许多,也不需要姐姐看着陪着,自己会在厅堂里乖乖地呆着。

外头已是黄昏。

趁着柔和的光线,很快就将晚饭做好了。

一碗鲜美的菌子汤,还有番薯饭。

吃过晚饭,柳亦素带着孩子们在门前玩耍,刚好碰上回村的王大哥。

“亦素,我按你给的方子,将药抓好了。”王大哥扬了扬手中的药材。

“回去坚持吃七天,应该会有好转。”

“好,我现在就回去给你嫂子煎药去。”高大的身影默在那个低低的门槛里。

夜幕悄然降临,村里的灯光星星点点亮起,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孩子们洗漱后,母子五人躺在仅有的一张床上,柳亦素给孩子们讲着故事。

“娘,天上真得有神仙吗?”

“娘,我们屋后的山上有会七十二变的猴子吗?”

“娘,佛经是什么?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取?”

“娘,我怕,要抱抱。”

......

一边搂着进儿,一边搂着修儿,洛儿和清儿挨在双胞胎的旁边。

随着阵阵夜风吹来,在离奇的神话故事里,孩子们的呼吸变得悠长。

轻拍着孩子的背,柳亦素也沉入梦乡。

日复一日,播下的菜籽长出了苗,鸡舍也有了雏形。

从苏母那分到的四只鸡,当日搬到这里吃了一只,还有三只,孩子们每日去地里挖蚯蚓,拿回家喂鸡,喂得胖胖的。

每日都能下三颗蛋。

柳亦素托王大哥从镇上又买了几只小鸡,放在一起养。

这些鸡是四个孩子负责养着。

吃了将近两周的药,王大嫂的身子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血色。

俩口子对柳亦素是千谢万谢。

“亦素,如果不是你,我还不知要被这病拖成什么样,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王大嫂如今不仅能出门,还能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如今甚至能下地了。

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简单的几副药,竟然能将她数年的顽疾治好。

“你身体好了就好,再调养些日子,就可以跟王大哥要个孩子了。”

王大嫂连连感激。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两个双胞胎的身子也强壮了许多。

还能帮两个姐姐做些家务活。

从苏家分得两亩地,分之前已种上了稻苗,如今也是一片绿油油。

隔三岔五,柳亦素都要去田里看看禾苗的情况,盘算着再两个月就得收割了。

虽也忙个不停,但是柳亦素比苏家吃得好睡得好。

且每晚用白术、白芍、白茯苓、白芷等做得面膜敷脸,皮肤也白上许多。

如今的柳亦素已有当初初入山水村的俊俏模样,还添了一份女人的娇媚。

随着王大嫂的身体痊愈。

一日,“叮”的一声“宿主,十个积分已到账,请及时查收。”

柳亦素查看了类似某东的页面,显示得都是十积分以内能购买的物品,如100升的大米,200斤的土豆,500个鸡蛋......

也能将积分分开购买。

为了试一下真假,柳亦素用一积分买了10升米,一积分买了20斤土豆,一积分买了50个鸡蛋。

点击购买,这些物品就如变戏法般来到她面前。

而个人积分那显示七积分。

三个积分就能买到那么多食物,柳亦素感觉未来的生活可以相当豪横了。

只是,如何才能救治更多的人,如何才能让别人相信她呢?




苏母看见拿着扁担的柳亦素,已放开了苏洛。

耷拉着的眼皮恶狠狠地抬起来,“你这个贱人,拿着扁担对着我,你想干什么!你还敢打我不成!”

这个二媳妇就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是他们苏家的一头老黄牛。

当初苏元衍在村口捡的她,那时柳亦素说她是来寻亲的,苏元衍恳求苏母,收留了她几晚。

而后,柳亦素无地可去,苏元衍也到了娶亲的年纪,为了省下聘礼钱,苏母做主将柳亦素嫁给了苏元衍。

没花一文聘礼,就娶回苏家,就是肚皮不争气,生了两个不值钱的赔钱货,三年前才生了对双胞胎儿子。

因是双胞胎,生出来后费了好大劲才养活,如今也是病恹恹的样子,也不知能不能养大。

为了紧紧握住老二家的银子和劳力,两个小孙子一直在苏母身旁养着。

苏母一直很看不上如孤儿般的柳亦素,所以往死里折腾她们母女三人,对那两小孙子虽没有苛刻,但也没让他们吃好的,反正她二儿子也不在家。

此时,已到傍晚,院子外都是下地回来的村民,兴致盎然地围在一起看苏家的闹剧。

“清儿,给娘拿点水喝。”柳亦素本想武力解决,但看了外面一圈的人,还是得留个好名声,以后还不知道要在这生活多久。

村里人的舆论会杀人。

喝完苏清递过来的水,柳亦素松了松嗓子。

对着院外“嘭”的一声坐在地上,扬起黄土,扁担看似无意地砸向苏母和苏大嫂。

还未等她们反应过来,她就一通呼天抢地的悲吼,双手还不停地拍打着地。

“娘啊,大嫂啊,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母女三啊!我每日在田里跟个牲畜一样干活,从地里回来还没喝上半口水,就得为一大家子做饭,可我连半个黑馍馍都没得吃。

今日我实在是又累又饿,只是慢了半步烧饭,就被大嫂打得额头出血晕倒在地。”

说着撩起头发,对着院外,血迹斑斑,看起来实惨。

人群里人已开始议论了。

“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能看见柳亦素在地里,没花一分钱娶回来的媳妇就是往死里磋磨。”

“有闺女的人家,都擦亮眼睛了,可不能把闺女往苏家这样的火坑里推。”

......

外面的议论声,清晰地传到院子里,苏母和丁春花已从刚才的震惊中反应过来,这柳亦素是要坏苏家名声,那以后苏家儿孙可怎么娶媳妇。

可她们又不敢当众打人,也怕今天不正常的柳亦素又发疯。

“你......”苏母正想一顿输出,就被柳亦素打断了。

“娘啊。”柳亦素一把抓住苏母的手,面上尽是无尽的悲伤,“我给苏家做牛做马,我就忍了。可是苏清和苏洛是你的亲孙女,是相公的亲闺女啊。

我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孩子只是给我拿了一根番薯,你就把她往死里打,你看看,我的闺女们跟承志相差不到两岁,都被饿成什么样了。”

说着将苏洛、苏清拉着跟承志站在一起,就像贫民窟女孩和富农家少爷,两者看起来哪里看得出是同龄人,相差个四五岁都有人信。

“这苏氏偏心偏到胳肢窝了,地里收成也不错,连一点吃食都不肯给苏二家的。”

“可不是,没见过那么刻薄的婆婆。苏二家的那可是村里人都少见的勤快。”

“而且苏二还在镇上私塾教书,每个月有一两银子,也不能全部充公了吧。”

“我听说,苏母真得一文钱都没给二房的留。”

......

苏母气得破口大骂,“你生的两个赔钱货,有什么脸吃饭!你也是个贱货!”

“苍天啊!竟然有这样的娘,你二儿子如今在私塾教书,还是个童生,你这样骂我们母女,这样坏的名声传出去,是要断了你儿子的前途啊!

我现在就去镇上私塾找苏元衍,找他给我们做主。”

说着起身拉两个闺女。

苏家人怎会让她去镇上毁了苏元衍的名声,那可以行走着的一两银子,能买一百升大米。

何况有了苏元衍童生的身份,苏家地里的田赋都免了,这才让苏家在村子里有了一席之地。

苏母在村里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了几分,待来年二儿子考个秀才,她就是秀才娘了。

“柳亦素,你给我站住,你再这么发疯,就给我滚出苏家!”

苏母料定柳亦素不敢走出苏家门,她根本没地可去,离开苏家,她们母女三只能喝西北风。

苏母想到这,刚被气得有些弯的腰脊,瞬间挺直了。

柳亦素果然停下了脚步。

“娘。”苏洛扯着柳亦素的衣摆,“祖母是要跟我们分家吗?”

苏洛已经六岁了,这几年,她看着娘被祖母和大伯母欺压得抬不起头,从未反抗过,还默许了家里人打骂她和苏清。

而今天的娘,像换了一个人,会为她出头,还会跟祖母和大伯母吵架,甚至会拉着她的手。

她低头看着被娘大手紧紧牵住的小手,眼眶红了,这是记事以来,娘第一次牵她的手。

以前娘总是看不上她和妹妹,觉得是她和妹妹拉低了她在苏家的地位,每每娘说,如果她们是儿子就好了。

听到这话,她和妹妹就会缩在墙角,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出生就是错的人,连呼吸都是错的。

可今天,娘好像不一样了。

“洛儿,你真是娘聪明的闺女!”柳亦素弯腰抱了抱苏洛,苏洛僵硬的身子,动都不敢动。

苏清看着娘抱了姐姐,也想要娘抱,“娘,清儿也要抱抱。”

柳亦素转身抱了抱苏清,还亲了她一口。

真可爱,就是太瘦了。

没关系,她会将她们养得胖嘟嘟的。

苏母和丁春花看着阴转晴,一天笑容的柳亦素,心里有些打鼓。

自她撞到头醒来后,就像被鬼附身了。

原本被任意拿捏的人,变得咄咄逼人。

而如今的柳亦素满脑子都是分家。




看着连村长都来了,院子外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苏父的脸越来越黑了。

“老苏家的,听说你要卖孙女去当丫鬟?”村长胡须已白,也是苏家的族长。

柳亦素和两个女儿依然瘫坐在地上,抱着哭嘁嘁,凄凉得很。

村长看了眼地上的母女三,又看了立在一旁消瘦的苏二,同情之意涌向心头。

把人逼成这份上,实在是太可恶了。

“怎么可能,我们家做不出这样被人戳脊梁骨的事,都是一场误会。”苏父率先表态。

“如果真的不喜老二家,就把家分了,让他们单独过。

你看都把人逼到什么份上了。青阳啊,好好管管家里,可别把整个村的名誉都毁了啊!”

苏父领着村长进厅堂。

院外的人,看了村长进去了,也打算散了。

村长和苏父刚坐在主位,就见苏元衍跪在他们的前面。

“村长,爹,娘,自小我就知道自己不是你们喜欢的孩子,唯有默默干活,十二岁就去书院做活计,补贴家里。

如今大丫二丫还小,进儿、修儿还年幼且身弱,未来估计还得花大把银子调理身体。

总是让大哥家和爹妈补贴养我这个小家,我也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分开让我们单独过吧,过得再差也不会有人戳爹娘的脊梁骨,也不会说大哥大嫂苛刻我们二房。”

柳亦素一看苏元衍这是铁了心要分家了,连那么违心的话都说得出来。

她瞄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苏大嫂,一脸认真地在算计。

苏大嫂知道未来那两丫头肯定也是不能发卖的了,老二家的那对双胞胎儿子还是柔柔弱弱的,还不知要花多少银子。

她大郎月例也有将近一两银子,二郎未来也可以去镇上找活计。

如果将老二家分出去,爹娘的小金库就会紧着他们,刚才娘一下子就能拿出二两银子,想必至少有个几十两。

还有那么多的良田山头,把老二分出去,必是利大于弊的。

柳亦素看了看,一把跪在苏元衍身旁,“爹,娘,我身子越发不利索,往后可能无法跟以前一般下地干活了。”

苏父苏母一听,就知道柳亦素是要将发癫进行到底了。

如果她往后还是跟这两天般那么好吃懒做,他们可不想养着他们一大家子。

“娘,老二家要单独过,就让他们单独过吧。否则,到时候,老二家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还要怪罪你们照顾不好,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苏父的额头皱得都要夹死蚊子了。

树大分支,他也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在他传统的观念中,家里人还是要团结在一起。

如今,老二家的闹得沸沸扬扬,这三天两头的不是拿刀就是上吊,地也不下,活也不干,谁又愿意养着他们。

“青阳,儿子大了就得分家过,否则留来留去留成仇。”村长在一旁感叹道。

苏父看着地上跪着的人,深深叹了口气,而后狠狠地刮了一眼一旁的苏母。

如果不是这个蠢妇,这个家也不会这样。

苏父让苏母清点了家里的财产。

“爹娘跟我们一起,以后我们给爹娘养老。”苏大嫂一副孝心的样子表态。

柳亦素也不点破她想霸占多些的家里财产的小心思。

跟在家里天天跟愚妇斗来斗去,浪费时间,还不如分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娘,家里没有现银吗?”苏元衍看着苏母清点出来的财产,没有一点银两。

“家里哪里还有银子。”苏母高声道,像是要掩盖自己的心虚,“家里那么多口人吃吃喝喝,刚还给了人伢子二两,哪还有银子。”

苏元衍直直地看向苏母,“田地要分多些给我们,还有房屋怎么分?”

“田地就这些,房屋就这一间,如果你们要分出去单独过,自己再建房。”苏母嗤笑一声,就老二那一两银子,养六口人,还得建房子,这得何年何日。

“村尾的两亩水田,还有背后的那座山,归你们,山脚下有座小屋,也是咱家的,就是多年无人居住,有些破败,修修还是可以住人的。”苏父想了想,分这些田地给老二家,也不算亏了他们。

毕竟还有老三还未成亲,他跟老婆子还得跟老大一起生活,肥沃些的田地一定是不会给他们的。

苏元衍默认了田地的分法。

柳亦素将火房里的吃食,粮食和锅碗瓢盆分了分,放在一处。

他们也未与跟苏父苏母多加纠缠,将东西放在板车,临走前还从鸡舍拿了四只母鸡。

“杀千刀的,连母鸡都拿走!”

苏元衍在前拉着板车,大丫二丫在后面推着。

柳亦素背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跟在板车的后面。

走了将近一刻钟,才到达村尾的这座小屋,虽然有些破,但好在还算宽敞。

“大丫,二丫,你们看着弟弟们,我跟你爹将屋子打扫下。”柳亦素将双胞胎交给苏洛和苏清。

便着手打扫起来。

村尾原来只有赶牛车的王大哥一家,他们是外姓,来山水村也只能在较为偏僻之地建房。

“阿衍,听说你们分家单过了,你爹娘竟给你们来这老屋住啊!”王大哥看着家徒四壁的老屋,一阵地数落苏父苏母的偏心。

虽是数落着,但也没闲着,陪着小夫妻两收拾着,“这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连床和桌子都没有,如果你们不嫌弃,我家还有闲置的,虽然不是新的,但也能凑合着用。”

柳亦素正烦恼着没有床呢,“太好了,太感谢王大哥了,我给你钱。”

说着掏出一串铜钱。

“要什么钱,都是我家觉得旧家具,你嫂子不愿扔,就留在家里了。”

柳亦素也没有硬塞铜钱给王大哥,待以后有很多机会还给他。

随着从王大哥拿的一些旧家具,刚开始空荡荡的屋子,也有了家的模样。

“娘,你看我给鸡做的鸡舍!”苏洛捡了一些竹子和树枝围成一个圈,将四只母鸡放在其中。

孩子们都围着看鸡啄草吃。

忙活了下半天,总算将屋子收拾得能住人了。

至少有床可睡,有桌可吃饭,有灶可做饭了。

“亦素,委屈你和孩子了。以后我会让你们住进三进三出的青瓦房。”苏元衍看着头发有些凌乱,脸上有些尘土的女人,有些歉意。

“苏元衍,我不委屈。以后靠我,也能让孩子们过上好的生活。”

夕阳洒在门前的空地上,孩子们嬉闹着,屋里的男女相对而站,相视一笑。。




趁着夕阳的光,柳亦素拿出从苏家分的粮食。

蒸上满满的白米饭,拿出几颗鸡蛋,还去院子里抓了一只鸡。

姐妹俩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们连过年都没吃过鸡肉。

鸡在每家每户都是重要的财产,可以下蛋,鸡蛋可以拿到镇上去卖,一文钱一个。

即使杀鸡吃,也轮不到她们吃。

“咯咯咯......”鸡挣扎着乱叫。

“娘,要不,我们把鸡放回去。”

家里现在就只剩这几只鸡了。

“没事,有娘在,往后每日我们都能吃肉。”

拿出菜刀一刀下去,刚还活蹦乱跳的鸡,蔫了头。

苏洛看已无法挽回,便主动去火房烧水,一起拔毛。

手起刀落,将鸡切成大块,放在锅里将皮煎黄,洒了些许盐,洗几颗土豆,放入锅里一起闷了。

虽然做法粗犷简单,但耐不住纯走地鸡的肉香。

浓烈的香味溢出破败的屋子。

一家六口坐在餐桌旁,桌上一大盘土豆焖鸡,还有一碟从王大嫂菜园摘的青菜。

“你们先吃,我将一碗肉送去王大哥家。”柳亦素将一碗满满的土豆焖鸡捧着,出了门。

“王大哥,王大嫂,我给你们送碗肉。”

低矮的门走出一个消瘦的身影,衣服像挂在她身上。

“王大嫂。”柳亦素将碗递给女子,这还是她第一次见王大嫂,虽身形消瘦,青丝还夹杂着白发,但她温婉的气质,就不像是面朝地背朝天的人。

看样子,像官家小姐的气质,只是久病在家,很是虚弱。

“亦素,你怎么还给我们送肉了,拿回去给孩子们吃。”王大嫂推辞着,“咳咳......”

“家里还有。今日我们刚搬到这,麻烦王大哥跟我们一起收拾,还给我们搬来床和桌子,我们心里甚是感激。

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往后还麻烦王大嫂多照顾。”

王大嫂也没再推辞,接过碗,“谢谢亦素。”

“那我就先回去了,你赶紧回屋。”

柳亦素转身离去,抿着嘴想了想,从王大嫂脸色来看,这病得时间不短了,是肺痨?还是中毒?

明日再来王大嫂家为她把脉,看下是什么病。

不一会,就回到家。

听到脚步声,餐桌上的五个人齐齐看向她。

“不是叫你们先吃吗?怎么都不吃?”

“等你一起,这是在新家的第一顿饭,我们要齐齐整整。

柳亦素心里一番感动,她总算有家人了。

“娘,赶紧坐下一起吃饭。”

一顿丰盛的晚餐,在这个简陋的家,安抚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夜色降临,给孩子们洗漱后,哄着他们睡了。

弯月爬上屋顶,月光洒落,虫鸣一阵阵地传入耳边。

不过才几日光景,就像过了一辈子,仿佛她所在的那个世界,是上辈子的事了。

如今她是山水村的人,是苏元衍的娘子,是苏洛、苏清、苏承进、苏承修的娘。

抚养四个孩子长大,是她目前最大的目标。

填饱家里一家六口的肚子是当务之急。

隔日早晨,她就来到王大哥的家,心心念念王大嫂的身子。

如果能治好她,以后家里的孩子也可以出钱让王大嫂照看下。

远亲不如近邻嘛。

“王大嫂,在家吗?”

王大哥从院里走来,“亦素,是要去镇上吗?”

他以为柳亦素是要坐牛车上镇上,才来他家。

“王大哥,我昨日来你家,见王大嫂的身子不太利索,想着今日过来瞧瞧,看下能不能帮上忙?

我略懂一点医,对中草药也有一定的了解。”

“你懂医?真得吗?”王大哥一脸惊喜,“你嫂子身体一直不太好,这几年每日都要抓药吃,可吃了那么多年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越来越严重,我都愁得。

阿月,亦素过来看你了。”

“嫂子。”柳亦素扶着王大嫂,刚搭上她的手,还未等她仔细把脉,就见王大嫂头上显示出一行字“肺结核,药方:天冬、生地、麦冬、熟地、山药、百部、沙参、贝母、阿胶各30克......”,就如电脑显示般。

柳亦素以为自己眼花,擦了擦眼睛,王大嫂头上依然有这一行字。

她沉下心把了把脉,的确是肺结核。

这在古代真是种棘手的病,很多贫穷人家根本没有条件治疗。

在这山水村也没有能治疗的大夫,连药材都寻不齐。

“怎样?”黝黑壮实的王大哥站在一旁,心急地问了起来,“能治吗?需要用到什么药材,我去买,我有银子。”

“阿松,别逼问亦素,我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哪能那么容易治好。”女子轻柔地拍了拍身旁男子的手臂。

“能治。”柳亦素收起震惊的脸色,手离开了王大嫂的脉搏,抬头再看,她头上已没了那行字。

“真的吗?”夫妻俩满是希冀地看向柳亦素。

“真的,我去镇上药铺抓些药,坚持吃上一段时日,就能痊愈。”

看着柳亦素自信满满的样子,夫妻俩仿佛看到了希望。

送走了柳亦素。

“阿月,要不我们就按亦素的方子试一下,或许能治好?”兴奋过后,王大哥又回到了现实。

从未听说柳亦素会医术,但是她不是本村的人,也许来山水村之前有学过。

如今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换了那么多个大夫,吃了那么多的药,阿月的身子越发严重。

“嗯,那就试一下。只是......”王大嫂一脸的心疼,“辛苦你了,这么多年,被我拖累,如果不是我这不中用的身子,你也不会连个孩子都没有。

为了给我治病,家里没有一点余钱,我......”

“你说这些干什么。”王大哥打断了她自责的话,“我娶你又不是为了生娃的,我本就是个粗人,能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是我没用,是我......”

女子将手指轻放在男子的唇上,“阿松,我们都别自责,我好好治病,努力将病治好,咱们以后再要个孩子,一家人美美满满地过。”

从王家离开的柳亦素,满脸的严肃,不断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怪异得很。

难不成她为病患把脉的时候,就建立了某种磁场,会将患者的病情和最佳的治疗显示出来。

而后,“叮”的一声,机械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宿主,你已绑定了治病救人系统,治愈一个人十个积分,积分可在系统兑换相应的物品。“

而后眼前展现出一个电子商城的页面,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在主页最显著的位置,有个最显目的广告,神水,可解百毒,可强身健体,可美容美发。

一百积分兑换一瓶。

她觉得离奇极了。

可她都能魂穿到古代,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娘,你让我们滚出苏家,这是要跟我们二房分家吗?”

柳亦素施施然转过身,掩饰住狂喜的心。

“你这小蹄子,想分家,拆散苏家,苏家要休了你!”

怎么可能让老二家这窝摇钱树分出去,老三还没成亲,还指望老二家给他赚聘礼钱。

有了老二在镇上当私塾先生,老二媳妇在家下地做家务,再将老二家的两个丫头送到镇上大户人家做丫鬟,老二家四口人每月的月钱都够苏家过得很滋润了。

想分家,除非她死了!

宁愿休了她。

柳亦素愣了一下,这个朝代父母还真得可以为儿子休妻。

休妻也不能是现在,她现在还不知能不能将洛儿和清儿带走,按目前的情况,被净身出户的可能性最大。

以前她可做不出泼妇坐地的事,可如今,放下所谓的素质,摆烂得让人乳腺都通了。

“山水村的父老乡亲啊!你们睁大眼睛看看啊,这朗朗乾坤还有没有天理了。

我柳亦素嫁到苏家,没要一分钱彩礼,日日下地,回家伺候公婆,养育了两个闺女两个儿子,从未踏错过半步。

即使是官家,也指不出我一丝错处。

如今,就因为我下地回来做饭慢了半步,我闺女给我留了一根番薯,就要休了我,这不是逼我去死吗?”

柳亦素又一顿猛虎操作,呼天抢地把地上的土都拍得飞扬起来。

山水村的村民还是淳朴的,原身这几年闷头干活,不争不抢,深入人心。

就为了一根番薯替儿子休了儿媳妇,这恶婆婆的名声如果传出去,别说苏家,就是整个山水村的名声也会被苏母败坏。

以后,还有谁家的闺女敢嫁入山水村。

娶亲可是村里每户人家的大事,谁也不愿被拖累。

“丁三娘,你这婆婆也太恶毒了,阿素这么多年为你们苏家里外操劳,村里的人都看得见。

女德的七出,她可一出都没犯过。如今你趁苏二不在家,就休了他的媳妇。

无缘无故将嫁入苏家七年的媳妇休掉,你这婆婆好大的威风啊。

以后还有谁敢嫁入苏家,你家老三还要不要娶亲了,还有你那两个半大的孙子。

就算你们苏家子孙未来要打光棍,我们家的子孙还要娶亲生子。

可别你一个坏婆婆毁了我们整个山水村的声誉!”篱笆外的村长夫人怒怼苏母。

她家的长孙正是议亲的年龄,可不想被耽误了。

她话音刚落,周围站着的婆婆婶婶顿时一阵附和,谁家以后也要娶亲,谁也会成为婆婆,谁都曾是儿媳妇。

看得是苏家的闹剧,何曾不是自己家的呢。

柳亦素看着跟她站在统一战线的人,心里松了一口气。

“你们囔什么囔,这是我们家的事,别咸吃萝卜淡操心。”

“丁三娘,这可不是你们一家的事,山水村本就是苏姓家族,有你这个恶婆婆名声传出去了,我们其他苏氏家,还要不要脸面了。”

“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还休儿媳妇,我看让苏大爷把她休了才是真!”

......

“我又不是真得要休了柳亦素。”苏母看着怒气冲冲的众人,有些气短地辩解道。

这个儿媳妇能顶一个男人劳力,还吃得少,任劳任怨。

她只是想吓唬柳亦素一下,好拿捏。

谁曾想,平时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今天像发癫一样,跟哭丧般又吼又闹的。

“哎呀,苏大爷和元武回来了。你们再不回来,你们家就要被丁三娘作没了。”

苏青阳是在村里辈分较高的,所以村里人都叫他苏大爷,如今也不到五十。

苏父进院子后,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苏母。

平时苏母怎么对老二家的,他都不会吭声,反正对他来说,地种好,回到家有热饭吃,家里不缺粮,别闹出不好的事,让人戳脊梁骨。

家里的事,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如今闹得沸沸扬扬,他的脸面都快被苏母扔在地上踩了。

“还不快进屋做饭,都在院子里干什么,给人看笑话!”苏父平时不怎么说话,但全家人还是以他为一家之主的。

苏母和苏大嫂,一声不吭地进了屋子。

柳亦素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牵着两个女儿回房了。

“娘,我去火房帮忙烧火。”

看着娘带她们进屋,没去火房,苏洛主动提出要去烧火了。

平时都是娘烧饭,今日娘受伤了,她要更主动干多些,否则晚上娘三都没东西吃。

她跟妹妹可以忍忍,反正平时也是挨饿。

但娘今天流了那么多血,一定要补补的。

柳亦素看着懂事的苏洛,心里一阵心酸,她也只是个六岁的小女孩。

换她那个时代,才上小学一年级。

可眼前的小女孩,身体瘦小,面黄肌瘦,懂事得竟让她感觉出一丝沧桑感。

她拉住苏洛,“不用去,等下她们做好饭,我们直接过去吃就好了。”

“可是,祖母不会给我们分食的。”

“我们不用她们分,自己上手,丰衣足食。”

她安抚好俩姐妹,让她们在房里休息。

自己出门看看。

火房上的烟囱飘起阵阵烟雾,想必苏母和苏大嫂在做饭了。

一侧是鸡舍,有十只的鸡,鸡舍的屋顶都比她房上的屋顶要好得多,至少不漏光,也不会漏雨。

屋子中间是厅堂,平时会客和吃饭的地方。

厅堂两侧三间敞亮的卧房,一间苏父苏母,一间苏元武一家,一间苏元翔,只有她一家是的卧房是挨着鸡舍,杂物房改建的。

不一会,厅堂里就飘出了香气,除了她们母女三人,其他人都已坐在厅堂的四方桌上。

苏洛和苏清站在房门口,望向厅堂,一脸的羡慕,还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一整日她们只吃了半个黑馍馍了,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但她们也不敢踏入厅堂,只能远远地看着。

柳亦素从火房拿着一把菜刀,领着两个闺女,直奔厅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