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星辰李承恩的其他类型小说《博士穿越破落家,他在南宋杀疯了热门小说李星辰李承恩》,由网络作家“大慈大悲的陈凯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星辰对答如流,毫无惧色。马直讲越听越满意,频频点头。“不错,不错,你们两个果然是可造之材。”马直讲赞许道,“县学欢迎你们!”李星辰和沈知行心中大喜,连忙道谢。然而,就在这时,高天新突然站了出来。“慢着!”高天新大声说道,“马直讲,我不服!”马直讲皱了皱眉:“你有何不服?”“凭什么他们两个可以去县学,而我不行?”高天新指着李星辰和沈知行说道,“论才学,我也不比他们差!”“哦?”马直讲饶有兴趣地看着高天新,“那你说说,你有什么本事?”“我……”高天新一时语塞。马直讲接着说道:“我也给你出一题,你回答我看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三省之要旨为何?”“恩,三省...要旨...”高天新支支吾吾半天答不...
《博士穿越破落家,他在南宋杀疯了热门小说李星辰李承恩》精彩片段
李星辰对答如流,毫无惧色。
马直讲越听越满意,频频点头。 “不错,不错,你们两个果然是可造之材。”马直讲赞许道,“县学欢迎你们!”
李星辰和沈知行心中大喜,连忙道谢。
然而,就在这时,高天新突然站了出来。 “慢着!”高天新大声说道,“马直讲,我不服!”
马直讲皱了皱眉:“你有何不服?”
“凭什么他们两个可以去县学,而我不行?”高天新指着李星辰和沈知行说道,“论才学,我也不比他们差!”
“哦?”马直讲饶有兴趣地看着高天新,“那你说说,你有什么本事?”
“我……”高天新一时语塞。
马直讲接着说道:“我也给你出一题,你回答我看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此三省之要旨为何?”
“恩,三省...要旨...”高天新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
他虽然平时也算用功,但和李星辰、沈知行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哼,说不出来了吧?”高天新身后的一个学子嘲笑道,“你平时考试都考不过他们,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就是,真是不自量力!” “哈哈,笑死我了!” 学子们的嘲笑声让高天新感到无比的羞辱。
马直讲看向李星辰,示意他答,李星辰作一揖答道:“此三省者,乃修身之要诀。为人谋事,当尽忠竭力,如诸葛孔明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以私意而废公事,此忠之大义。与友相交,信字为先,言出必行,守诺重约,如范式之守信赴约,千里不爽,方能挚友成群,情谊长久。至于所学传习,当温故知新,笃志研求,将圣贤之教诲,化于言行举止,不可徒闻而不践,如赵普之半部论语治天下,学以致用,方为学之真谛。如此三省,可正己身,养德行,致君子之道。”
放学后,回家路上。
高天新站在街角的阴影处,手指深深嵌入掌心,留下四道清晰的月牙印。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他们的交谈声、脚步声在他耳中却显得格外刺耳。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却照不进他阴郁的心。
“李星辰,沈知行...”高天新咬牙切齿地低语,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往日种种耻辱在脑海中翻涌:李星辰在课堂上对答如流的自信模样,沈知行那副云淡风轻的姿态,还有同窗们钦羡的目光。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窒息。 “你们给我等着!”他在心中怒吼,指甲又往肉里陷深了几分。
疼痛反而让他的思绪愈发清晰,一个阴毒的念头在心底萌芽。
高天新抬头望向远处高大的县衙门楼,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他转身快步走向家的方向,他推开家门,意外发现父亲高二狗正在堂前来回踱步。
“爹。”高天新轻声唤道,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高二狗停下脚步,皱眉看向儿子:“这么晚才回来?”
高天新咬了咬牙,走上前压低声音道:“爹,我需要您帮个忙。”
“说。”高二狗眯起眼睛。
“县里的主簿大人...”高天新斟酌着用词,“他和您还有些交情吧?”
高二狗眼中精光一闪:“你小子打什么主意?”
“我要考县学。”高天新直视父亲的眼睛,“但不仅要考上,还要...让某些人永远抬不起头来。”
堂屋里的烛火跳动,照出父子俩交错的影子。
高二狗看着儿子眼中的执念。“你小子倒是有些长进。”
高二狗冷笑一声,“明日我去找主簿大人说道说道。”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微风习习,正是稻谷成熟的季节。
李星辰家的两亩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田埂上,蚂蚱不时地跳来跳去,几只麻雀在田间欢快地觅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李星辰站在田头,望着眼前这片金黄的海洋,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这丰收的气息全部吸进肺里。
“爹,娘,舅舅,表哥,里正,今天我请大家来,就是想让大家见证一下,我这两亩地的收成!”李星辰的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我要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种田!” 李星辰的父母、舅舅陆开山、表哥陆远,还有村里的里正,都站在田埂上,看着李星辰。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表情,有期待,有疑惑,也有不以为然。
毕竟李星辰毕竟才十岁,突然说自己会种田,而且还能种出高产,这让大家心里都打了个问号。
李星辰的父亲李承恩,看着儿子那张充满自信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李星辰笑了笑,对众人说道:“多说无益,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说完,他挽起裤腿,光着脚丫第一个跳进稻田,拿起镰刀,弯腰割下了第一把稻子。
“咔嚓”一声,金黄的稻穗应声而落,饱满的稻粒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哎呦,这稻穗,真沉啊!”陆远惊呼一声,连忙上前帮忙,“星辰哥,你这稻子,怕是比别人的重一倍不止啊!”
“那是当然!”李星辰得意地笑了笑,“这可是我精心培育出来的!我跟你们说,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呢!” 众人见状,也纷纷拿起镰刀,加入了收割的行列。
一时间,稻田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镰刀挥舞的声音,稻穗倒伏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丰收交响乐。
李星辰一边割稻子,一边向大家讲解着自己的“种田秘诀”。
“你们看,这稻子的间距要控制好,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太密了不通风,容易生病,太疏了浪费土地,影响产量……”
“还有这水,什么时候该放水,什么时候该排水,都有讲究,水多了,稻子容易倒伏,水少了,稻子又长不好……”
“还有这肥料,什么时候该施肥,施多少,也都有学问……” 李星辰说得头头是道,听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大家这才发现,原来种田还有这么多学问,以前他们还真是小瞧了这个十岁娃娃!
李承恩看着儿子那滔滔不绝的样子,心中感慨万千。
两个多时辰后,两亩地的稻子终于收割完了。
金黄的稻谷堆成了两座小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称重!
里正拿来了秤,先称的是上田的稻谷。
“一担,两担,三担……” 随着里正一声声的报数,众人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五担,六担,七担……足足八担!”里正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上田,足足收了快八百斤!打完谷出来估计六百斤!”
“啥?六百斤?”
“我滴个乖乖,这是真的吗?”
“这……这怎么可能?我没听错吧?”
“一亩中稻上田,打理的好,大概四百五十斤,这怎么就有六百斤了?”
“一亩中稻收成赶上我两亩早稻收成了,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我的天老爷,这是要出龙王了!”
“星辰这小子,祖坟冒青烟了!” 村里人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里正,您确定没称错?”陆开山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他使劲地掐了自己一把,疼得他龇牙咧嘴。
“错不了,错不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看错秤不成?”里正激动地说道,“星辰这种的稻子,真的是高产啊!”
“好!好!好!”李承恩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紧紧地握着李星辰的手,说道:“星辰,你真是好样的!爹没有看错你!” 李星辰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眼角却也湿润了。
这一刻,他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终于证明了自己。
“还没完呢,还有中田呢,走,咱们接着称!”李星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笑着说道。
众人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亩中田没有称呢。
于是,大家又把中田的稻谷也称了。
“中田收了六百斤,估计打完谷四百八十斤左右!”里正再次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快五百斤?这也太高了吧!”
“是啊,中田一般能收四百斤就不错了!”
“星辰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众人再次被震惊了。
“哈哈,这下你们相信了吧?”李星辰得意地笑道,“我早就说了,我种田可是有绝招的!”
“星辰,你这绝招能不能教教大家啊?”
“星辰,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快教教我们吧!” 村里人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道。
“教,当然教!”李星辰爽快地说道,“不过,这事儿急不得,等我把这些稻谷处理好了,我再慢慢写下来,做个册子,然后大家对着册子来种,包管一学就会!”
“好,好,我们等你!” 众人欢呼雀跃,看向李星辰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是啊,星辰,你真是我们村的福星啊!” 李星辰看着众人,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事实胜于雄辩,等到打谷机做出来,一切质疑都会烟消云散。
第二天,周铁匠如约送来了打造好的零件,每一个零件都打磨得光滑锃亮,特别是那滚筒上的铁齿,按照李星辰的设计图纸做的形状。
李星辰立即组织人手开始组装。
木架已经搭好,陆开山和陆远帮着安装滚筒框架和齿板。
整台机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直径一尺二寸的滚筒,表面齿板布满设计过的铁齿,间距均匀,每一颗齿都经过精心打磨。
“星辰,这玩意儿真的能行吗?我怎么看着有点悬呢?”陆开山看着眼前这个奇形怪状的机器,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舅舅放心,一定能成!”李星辰信心十足地说,“您看,这滚筒上的齿,都是按照一定的角度和间距排列的,这样才能保证脱粒的效果。”
果然,在李星辰的指导下,打谷机很快组装完成。
他先让陆开山试着踩踏板,带动滚筒转动。
随着陆开山的动作,滚筒开始飞快旋转,发出“呼呼”的声响,仿佛一头沉睡的野兽苏醒过来。
“来,表哥,把稻穗放上去试试。”李星辰对陆远说道。
陆远将一把稻穗小心翼翼地放到滚筒上方,稻穗立刻被卷入滚筒和齿板之间,只听“哗啦”一声,金黄的谷粒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落入下方的收集槽中,而稻草则从另一边滑出,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一旁。
“真的成了!星辰,你真是太厉害了!”陆开山激动地大叫起来,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全村,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蜂拥而至,争相观看这台神奇的机器。
他们亲眼看着这台新奇的机器,在半个时辰内就将李家剩余500斤稻谷脱粒干净,而且脱下来的谷粒颗颗饱满,完整率比用连枷打高出一半以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秕谷和碎粒。
“这……这也太神了吧?”
“真是神了,一个人干顶得上十个人的活!”
“李家大郎真是个人才啊!这脑瓜子真灵!”
“了不起,了不起啊!这下咱们可省事多了!”
之前那些嘲笑过李星辰的人,现在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里正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当场拿出2两银子,要请李星辰再打造一台给村里公用。
“星辰啊,你真是咱们李家村的大功臣啊!这打谷机真是太好用了,我代表全村人谢谢你!”里正紧紧握着李星辰的手,激动地说。
“里正叔,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星辰谦虚地说,“行,我答应了,不过这次做得更大些,让更多人能一起用,这样效率更高。”
“好好好,就这么办!”里正连连点头。
夜幕悄然降临,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幕布,将整个李家村笼罩其中。
晒谷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带着疲惫和满足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李星辰独自一人站在那台新制的打谷机旁,昏黄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望着这台凝聚了自己无数心血的机器,心中却有了新的打算。
白日里村民们使用打谷机时脸上的喜悦和惊叹还历历在目,这台机器确实大大提高了脱粒的效率,减轻了人们的劳作之苦。
然而李星辰想得更多。
他回想起前世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古代中国有许多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但由于发明者敝帚自珍,不愿将技术公开,导致这些珍贵的技术最终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打谷机不能只给咱们村用,它应该属于更多的人。”李星辰喃喃自语,一个好用的农具如果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就如同明珠暗投,其价值将大打折扣。
“星辰,你在想什么呢?”李承恩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打断了李星辰的思绪。
原来,李承恩见儿子独自一人站在打谷机旁发呆,便走过来看看。
“爹,我在想,这打谷机不能只给咱们村用。”李星辰转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父亲,一字一顿地说道,“这东西守是守不住的,与其让别人偷偷摸摸地仿制,倒不如咱们主动把它献给县里,让更多的人都能用上它,让更多的人受益。”
李承恩闻言一愣,他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和胸怀。
短暂的惊讶过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孩子,你能这么想,为父很是欣慰。不过,县里那些人一个个都是人精,未必会善待你的心血,你可得想好了。”
“爹放心,我自有打算。”李星辰笑了笑。
第二天一大早,李星辰便找到了里正,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什么?你要把打谷机献给县里?”
里正听完李星辰的话,惊讶得合不拢嘴,“这可是个大功劳啊!按规矩,县里肯定要奖赏的,说不定还能减免田税呢!”
“里正叔,那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带我们去县里?”李星辰问道。
“就明天吧,我让人准备牛车。”里正爽快地答应下来。
他心里清楚,这打谷机如果真的能在全县推广,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自己作为里正,自然也跟着沾光。
次日清晨,李星辰、李承恩、陆开山、陆远一行人将一台崭新的打谷机装上牛车,在里正的带领下,向着铅山县城进发。
这台打谷机比之前那台更大更结实,木架高六尺,长八尺。最关键的滚筒直径达到一尺五寸,表面布满精心设计的倒钩状铁齿,每一颗齿都经过特殊处理,既能高效脱粒又不会伤到谷粒。
一缕金色的晨光洒在乡间小路上,给泥土地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李星辰坐在摇晃的牛车上,看着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
清晨的乡间格外热闹,三三两两的农人挑着扁担往集市赶,有说有笑。
不时有顽童追逐打闹,惊起路边的麻雀,扑棱棱飞向天际。
牛车的轱辘碾过布满石子的乡间小路,发出富有韵律的吱呀声,像是在演奏一首乡村小调。
这一刻,他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教谕轻咳一声,示意大家安静。
他的目光在李星辰和高天新之间来回扫视,沉思片刻。
“嗯......”教谕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不失威严,“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暂且搁置,等考试结束后再做调查。”
“多谢教谕!”李星辰说道。 考试继续进行,李星辰将刚才的小插曲抛诸脑后,专心致志地完成了最后一篇诗歌的写作。
“春读之趣”
李星辰想了下,直接搬了一首一瓢仙人的《四时读书乐・春》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写完,李星辰满意看了下,放下笔休息。
“咚——” 又是一声钟声响起,考试结束了。 考生们陆续交卷,走出了考场。
一个身着青衫的童子快步穿过县学的回廊,脚步轻快地来到了李星辰面前。
“李公子,周教谕请你过去一趟。”
“第一名!星辰,你是第一名!”沈知行激动地喊道。 “真的吗?”李星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然是真的!你自己看!”沈知行指着榜单名字。
李星辰顺着沈知行的手指看过去,果然他的名字就写在榜首的位置!
“我……我真的考了第一名!”李星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太好了!星辰,你真是太棒了!”沈知行也为李星辰感到高兴。
“知行,你呢?你考得怎么样?”李星辰问道。
“我?我是第五名!”沈知行笑着说道。 “第五名?那也很不错啊!”李星辰说道。
“哈哈,我们两个真是太有缘了!”沈知行说道。
“是啊,我们以后又可以在一起读书了!”李星辰说道。
两人正高兴着,忽然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高天新被开除了学籍,县学永不录用!
他们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可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两人的表情变得格外复杂。
“这是怎么回事?”李星辰眉头微蹙,语气里满是疑惑与惊讶。
他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着桌面。
沈知行目光深邃,嘴角微微上扬,透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听说,是周教谕查出了他陷害你的事情。”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笃定,“经过仔细比对笔迹和答题内容,最终确定那张纸条就是他写的。”
李星辰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怜悯。“原来如此。”
他低声说道,“真是恶有恶报啊。这世间自有公道,像高天新这样的人,迟早要自食其果。”
“是啊,他这是实实在在的自作自受!”沈知行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快意,“想要陷害别人,最终却把自己的前程葬送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微妙的平静。
那种被算计、被陷害的愤怒,此刻已经被胜利的喜悦所取代。
“好了,不说他了。”李星辰拍了拍沈知行的肩膀,脸上重新浮现出阳光般的笑容,“我们赶紧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吧。今天可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嗯!”沈知行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阳光依旧温暖,院子里的树叶轻轻摇曳,这一刻,公正如同阳光般,终于照进了他们的生活。
第二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县学,学舍里渐渐热闹起来。
李星辰早早地起了床,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就要在这里开始新的求学之路了。
县学的学舍分三等,下舍住6人大通铺,每人每月100文,中舍也是4人,两间房,每人每月500文,上舍3间房,每人一间,每月1两。
因为家里没有多少钱,李星辰原本是打算住下舍的,毕竟能省一点是一点。
可没想到,沈知行那家伙硬是拉着他一起住进了上舍。
“星辰兄,你我都是一同来的,那边一同住,在一起也方便切磋学问嘛!” 沈知行拍着李星辰的肩膀,一脸豪爽地说。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提出帮李星辰负担一年的住宿费用。
“这……这怎么好意思?”李星辰有些不好意思,虽说两人相交莫逆,但如此破费,让他心中过意不去。
“嗨,一点小钱而已,星辰兄不必放在心上!以星辰兄的学问,他日当金榜题名,我就当是我投资未来了!”沈知行哈哈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知行兄盛情,星辰感激不尽!这钱算我借的,日后必定加倍奉还!” 李星辰也不是矫情之人,他知道沈知行是真心相交,便也不再推辞,只是将这份情谊深深记在了心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