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大孙快随我回朝!有个皇位要继承 番外

大孙快随我回朝!有个皇位要继承 番外

用户15221576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虽然还是没明白,那个啤酒罐为什么会喷出啤酒,但已经搞清楚了,这就是一个乌龙。看到这么美味的火锅还没吃,就已经成这个样子了,顿时大怒:“谁叫你们进来的?滚!”高山这时吓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息怒,是奴婢鲁莽,以为陛下有危险,奴婢该死,请陛下责罚。”朱元璋这时看到朱雄英的肚皮上被烫红了,更加怒不可遏。“传太医,快传太医,都给咱滚,滚!”高山和蒋瓛忙不迭地爬起来,带着一众锦衣卫退出了房间。此时,朱雄英闻到一股液化气的味道,赶紧上前,将火锅关上。朱元璋赶紧跑过来,拉着朱雄英查看伤势。“没事儿,皇爷爷,烫红了,过两天就好了。”朱元璋看了看,也只是烫得有点红,这才放了心。看着屋内一片狼藉,遗憾地说:“可惜了,这满桌子的好菜,咱还没吃几...

主角:朱元璋朱雄英   更新:2025-01-04 16: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孙快随我回朝!有个皇位要继承 番外》,由网络作家“用户1522157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虽然还是没明白,那个啤酒罐为什么会喷出啤酒,但已经搞清楚了,这就是一个乌龙。看到这么美味的火锅还没吃,就已经成这个样子了,顿时大怒:“谁叫你们进来的?滚!”高山这时吓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息怒,是奴婢鲁莽,以为陛下有危险,奴婢该死,请陛下责罚。”朱元璋这时看到朱雄英的肚皮上被烫红了,更加怒不可遏。“传太医,快传太医,都给咱滚,滚!”高山和蒋瓛忙不迭地爬起来,带着一众锦衣卫退出了房间。此时,朱雄英闻到一股液化气的味道,赶紧上前,将火锅关上。朱元璋赶紧跑过来,拉着朱雄英查看伤势。“没事儿,皇爷爷,烫红了,过两天就好了。”朱元璋看了看,也只是烫得有点红,这才放了心。看着屋内一片狼藉,遗憾地说:“可惜了,这满桌子的好菜,咱还没吃几...

《大孙快随我回朝!有个皇位要继承 番外》精彩片段


他虽然还是没明白,那个啤酒罐为什么会喷出啤酒,但已经搞清楚了,这就是一个乌龙。

看到这么美味的火锅还没吃,就已经成这个样子了,顿时大怒:

“谁叫你们进来的?滚!”

高山这时吓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是奴婢鲁莽,以为陛下有危险,奴婢该死,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这时看到朱雄英的肚皮上被烫红了,更加怒不可遏。

“传太医,快传太医,都给咱滚,滚!”

高山和蒋瓛忙不迭地爬起来,带着一众锦衣卫退出了房间。

此时,朱雄英闻到一股液化气的味道,赶紧上前,将火锅关上。

朱元璋赶紧跑过来,拉着朱雄英查看伤势。

“没事儿,皇爷爷,烫红了,过两天就好了。”

朱元璋看了看,也只是烫得有点红,这才放了心。

看着屋内一片狼藉,遗憾地说:

“可惜了,这满桌子的好菜,咱还没吃几口呢。”

朱雄英笑道:

“没事儿,咱再来一桌。冰冰,你们几个,赶紧把这里收拾干净。”

三个宫女惊魂未定,好一阵子才恢复正常,赶紧收拾这满屋子的杯盘狼藉。

很快,三个宫女收拾好餐桌,朱雄英大手一挥,又一桌子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出现在桌子上。

朱元璋奇怪地问:

“雄英,刚刚你打开这个啤酒罐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喷射出来?”

朱雄英笑道:

“皇爷爷,打开之前,不能摇晃,一摇晃就会出现这个现象。”

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他轻轻地拿起一罐啤酒,小心翼翼地打开,然后喝了一大口,一下子又吐在地上。

“这,这什么怪味?怎么像马尿一样?”

朱雄英哈哈大笑。

“皇爷爷,我没喝过马尿,不知道什么味道,您喝过?”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

“滚!”

这时,火锅终于煮开了,朱元璋熟练地将牛肉卷放到清淡锅里,然后放到混合调料里,晶晶有味地吃起来。

祖孙俩一边吃火锅,一边喝啤酒,有说有笑。

他又想起刚刚那一桌子丰盛的菜肴,无不遗憾地说:

“可惜了,刚刚那么多美味佳肴,绝大多数百姓一辈子也吃不到,百姓一年到头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雄英,后世的百姓能填饱肚子吗?”

朱雄英一愣,这才想起来,现在是明朝,后世的百姓都能吃饱肚子,也是这五十年之内的事儿。

“皇爷爷,这些菜肴在后世,普通百姓也可以经常吃到,多数百姓天天吃也没有多大负担。”

此话一出,直接颠覆了朱元璋的认知。

自从盘古开天地,百姓都为填饱肚子劳碌一生,大明就算开国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仍然有很多百姓吃不饱饭。

“啊?后世这么富裕的吗?每个人都能填饱肚子?”

朱雄英笑道:

“皇爷爷,让大明的百姓顿顿有肉吃,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让他们吃饱饭,其实也很容易。”

朱元璋睁大眼睛,惊讶地问道:

“你小子,酒喝多了吧,现在开始说胡话了?”

朱雄英笑了笑,从火锅里夹起一块土豆片,问道:

“皇爷爷,这个土豆片,你觉得好吃吗?”

朱元璋也夹起一块土豆片,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然后点点头。

“味道不错,香糯可口。”

朱雄英也将土豆片吃完,挥手从系统空间里拿出几个土豆,递到他的面前。

“这个就是土豆,是后世非常常见的一种农作物。”

“可以炒菜,土豆片、土豆丝,也可以煮熟了直接吃,还可以做成粉条和各种食品,总之有很多种吃法。”


朱元璋拍拍朱雄英的肩膀,笑着说:

“雄英,多亏了你的神药,才让你的父亲起死回生。”

戴思恭也没有想到,一颗丹药竟然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赶紧对朱雄英躬身行礼。

“殿下妙手回春,微臣佩服。”

朱雄英没时间管他,蹲到朱标的床前,问道:

“父亲,您感觉怎么样?”

朱标慢慢伸出手,摸了摸他这张脸,点点头。

“雄英,我感觉好多了,多亏了你。”

朱雄英明白,这个时代的人从来没有用过抗生素,没有抗药性,所以才有奇效。

他又拿出两颗头孢,亲自喂父亲喝下。

“父亲,看起来这个药确实能对症,父亲放心,连吃一段时间的药,您的病就会好起来,不会有什么大事儿。”

朱标才37岁,当然不想这么早就死,何况,现在长子回来了。

现在自己感觉好多了,雄英又说自己的病能好,高兴地抓着他的手。

“雄英,你回来,不但救了父亲,还挽救了大明江山啊。你回来了,父亲哪里舍得死?”

戴思恭看几人聊得起劲,有些为难地说:

“陛下,太子殿下身体还很虚弱,需要静养,您看……”

朱元璋本来想跟他说说朱允炆的事儿,听戴思恭这样一说,也站起身。

“对对对,天色也不早了。标儿,你好好养病,多多休息,咱明日再来看你。”

祖孙两人离开东宫,又回到御书房。

这一路上,朱元璋基本没有说话,一直眉头紧锁。

刚进御书房,他看着朱雄英,疑惑地问:

“雄英,允炆平常看起来也是蛮聪明的样子,他真的有这么废物吗?”

朱雄英知道,皇爷爷这是不太相信啊。

其实,这也怪不得朱元璋不信。

任谁也无法相信,科举制都实行了好几百年了,朱允炆竟然在文官的怂恿下,开历史倒车,搞起了汉朝的察举制。

竟然在自己地位还没有稳固之前,不但大刀阔斧地削藩,还将藩王往死路上逼。

“皇爷爷,其实允炆之所以这么废物,我猜测主要还是性格的原因。”

“皇爷爷您和父亲政务太忙,没时间管教,允炆一直由吕氏带大,吕氏又一门心思想要把允炆推上皇太孙的宝座。”

“费尽心机地帮他谋划,督促他拼命学习,刻意让他在您面前表现得极其孝顺。”

“久而久之,导致允炆没有继承到皇爷爷您和父亲的雄才伟略,没有自己的思想,前期依赖吕氏,登基之后依赖身边的文官。”

“你看他登基之后实施的那些愚蠢透顶的政策,几乎每一条都是为了文官的个人私利和心中的狭隘思想。”

朱元璋认真地听着,默默点头。

在朱雄英没有薨逝之前,朱允炆根本就是一个透明人,朱元璋几乎就没有关注过他。

后来,废除了宰相,堆积如山的朝政和奏折都要皇帝一个人批复,朱元璋忙不过来,又不放心别人,只好让太子朱标协助。

两人整天忙于朝政,也没有多少时间顾及朱允炆的培养,而是让吕氏和大本堂的先生来教。

等到朱标去世,朱元璋这才花心思亲自培养,但朱允炆的性格已经成形,无法改变了,朱元璋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看朱元璋没有说话,朱雄英担心皇爷爷会不会认为他在刻意诋毁,如果他真的这样想,自己说的越多,反而越会引起怀疑。

他突然想到,自己的手机里有几条关于明朝的视频。


“皇爷爷,这事儿我会调查清楚的,但要让我认贼作母,那我还是走吧。”

“十年的孤儿都当了,继续当孤儿也无所谓。”

说着,朱雄英就站起身,作势要走。

朱元璋没办法,直接投降了,拉住他的手。

“好好好,我们不说这个事儿了。”

“但你要记住,别太过分了,无论怎么说,你不尊重吕氏,都是礼法所不容许的。”

朱雄英当然不是真的要走,大明朝的皇长孙不当,难道要回去当社畜吗?

看皇爷爷让步了,他当然也得给皇爷爷面子。

“您放心吧,皇爷爷,孙儿有分寸。”

刚刚正在说允炆当皇太孙的事儿,被认母这个事儿打断了,朱元璋仍然很好奇,问道:

“雄英,咱是什么时候驾崩的?咱驾崩之后,允炆这个皇帝干得怎么样?”

朱雄英看看他,这个问题他实在不好回答,总不能说,爷爷,还有六年,你就要死了。

他灵机一动,笑道:

“陛下万岁。”

朱元璋呵呵一笑,历朝历代,那么多皇帝追求长生不老,但他对生死看得很开。

“万岁?这只不过是哄人的,你既然不愿意说,咱也不问了。”

“咱现在身体还硬朗,你也回来了,若标儿你能治好,咱应该还能多活好几年。”

“那咱驾崩之后,允炆到底干得怎么样啊?”

朱雄英冷笑一声:

“他这个皇帝当得非常好,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跟胡亥有得一比。”

朱元璋一听,顿时就急了,腾的一下站起身来。

“什么?你的意思是,我大明二世而亡?”

朱雄英赶紧说:

“没有没有,皇爷爷,我就是打个比方,你别急,坐下来听我慢慢说。”

朱元璋狐疑地看看他,这才板着脸坐下。

朱雄英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说:

“他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大致总结起来,有这样几项。”

“第一,大量裁撤税课司。”

“第二,均江浙田赋,让江浙的赋税跟北方各省看齐。”

朱雄英还没说完,朱元璋已经怒了。

“糊涂!江浙富饶,当然应该多缴纳赋税。大量裁撤税课司,朝廷的税收从哪来?”

“把咱留下的家底败光了,他靠什么维持朝廷运转?”

朱雄英笑了笑,继续说:

“皇爷爷别急啊,还有很多,你听了别生气。”

“第三,收缩边关,裁撤开平等处的卫所。”

“第四,保举法选官,官员由朝廷和地方官吏推荐保举。”

“第五,裁撤六科给事中(相当于六部监察),裁撤各地衙门检校(地方监察)”

朱元璋已经怒不可遏了。

“混账!混账!”

“咱打了几十年仗,好不容易将北元灭了,设立开平卫等卫所,保障边境安宁,一旦裁撤了这些卫所,蒙元残余马上就会卷土重来。”

“保举法选官,那都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事儿了,让那些官员保举推荐,能保举些什么好鸟?”

“裁撤了这些监察单位,那些官吏那还不无法无天啊,他怎么能干出这种混账事儿来?”

别说朱元璋这种雄才大略的帝王,就是随便拎一个昏君出来,也干不出这种事儿出来。

看皇爷爷已经被气得不行了,朱雄英说:

“算了,剩下的我还是不说了,不然我怕您气得吐血,这个可没有特效药。”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

“说!”

朱雄英是真怕他听了吐血,给他倒了一杯水,让他缓一缓,顺顺气。

“他登基之后,立即启动大规模削藩,一口气将周王、代王、齐王、岷王和湘王废黜王爵,囚禁起来。”

“十二叔湘王朱柏不甘受辱,带着全家在王府自焚而死。”


莫非他真的是朱元璋穿越?

莫非自己真的是大明皇长孙朱雄英?

而昨晚自己将血液滴到玉佩上,就是激活了穿越系统,才让自己的皇爷爷穿越过来?而那个虚空就是传说中的系统空间?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推理很合理,他决定好好盘问一下。

他将朱元璋拉着坐到沙发上,问道:

“老爷子,你能告诉我,你到这儿来之前发生了什么吗?”

看朱雄英终于肯认真跟他说话了,朱元璋这时也不再想大明灭亡的事儿了,认真地看着朱雄英。

然后从昨晚做梦开始,到今天一早派人挖开朱雄英陵墓,自己手拿朱雄英的灵位牌,不知道为什么,就通过一个隧道一样的东西来到这里。

他讲得很慢很细,将所有过程一五一十全部讲了。

朱雄英听了,证实了自己一部分猜测,他激活系统空间的时候,正是朱元璋做梦的时候。

只是,他现在不知道,朱元璋究竟是怎么穿越的?

他又该怎么穿越回去?

自己到底是不是他的孙子?

“老爷子,你怎么就肯定地说,我是你的孙子?就因为我叫朱雄英,跟你的孙子同名同姓?”

朱元璋激动地说:

“因为你跟你父亲,也就是大明皇太子朱标长得有七分相像,跟八岁之前的雄英也有五分相像,天下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儿。”

朱雄英大吃一惊。

“真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自己还真的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朱雄英,此时的朱雄英也有些激动。

朱元璋笑道:

“咱堂堂大明开国皇帝,难道还骗你不成?”

“雄英,你到底怎么到的这儿?你难道一点儿也想不起皇爷爷来了吗?”

朱雄英皱了皱眉头,回忆起这十年的事情,慢慢讲给朱元璋听。

“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突然出现在南京秦淮河边,失去了之前的所有记忆,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后来,我被作为孤儿,送到了孤儿院,然后上学读书,去年考上南京大学。”

朱元璋强压住激动的心情,问道:

“你既然失去了之前的所有记忆,那你怎么知道你叫朱雄英的?”

朱雄英一边从脖子上取下玉佩,一边说:

“因为我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玉佩,上面写着朱雄英三个字。”

朱元璋一看到那块玉佩,顿时激动起来,一把抢了过去,放在手上仔细观看。

朱雄英大惊失色,怒道:

“你还给我,你个老偷,你……”

刚骂了一半,就赶紧住了嘴,因为他看见朱元璋激动得泪如雨下,摩挲着那块白色的玉佩,哽咽着说:

“是的,没错,就是这块玉佩,这是咱请灵谷寺方丈慧安大师亲自开光,然后挂在你脖子上的。”

“雄英,咱是你皇爷爷,你真的是咱的大孙啊。”

说着,他再也忍不住,张开双臂,将朱雄英搂在怀里,嚎啕大哭。

这些年,他尽管贵为皇帝,可是最重要的人却一个个离他而去,他心如刀割。

现在最爱的嫡长孙失而复得,他哪里还控制得住,压抑了十年的情感终于迸发出来。

此时,朱雄英心中也百转千回。

八岁之前的记忆,他完全忘记了,只记得自己八岁时,突然流落到南京秦淮河边。

从那时起,这个玉佩就一直挂在他的脖子上,玉佩上确实写着“朱雄英”三个字。

他当时猜想,自己家里肯定是遇到什么大事儿了,父母才不得不将他遗弃的。


朱雄英对皇爷爷竖了一个大拇指,连声附和:

“对对对,凡日月所照,江海所致,皆为明土。”

“那东海小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华固有领土,如今却被倭人窃取,还开采了我们的金矿银矿这么长时间,必须得让他亡其国,灭其种。”

朱元璋和朱标都吃惊地看着他,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我大明第三代帝王会不会是个暴君?

朱元璋拍拍他的肩膀,提醒道:

“雄英,我们拿回金山银山,打败他们的军队,如果确实有必要,亡其国就可以了,没必要灭其种吧?”

朱雄英咬咬牙,愤怒地说:

“皇爷爷,您要是知道,那帮畜生在五百多年之后,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干了些什么,您也会这样决定的。”

说着,他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南京大屠杀的视频,递到朱元璋的手里。

朱标没有见过这个新奇玩意儿,也好奇地凑过去。

看到里面活灵活现的人,听到如此清晰的声音,也吓了一跳。

不过,看到父皇都没有吃惊,也马上意识到自己想多了。

朱元璋看着看着,很快脸色阴沉下来,朱标也紧紧攥着拳头,两人的眼中都好像要喷出火来。

一个视频还没有看完,朱元璋已经忍不住了,将手机往旁边的御榻上一扔,怒吼道:

“畜生!一群野蛮的畜生!全都该死。”

朱雄英赶紧跑过去,把手机捡起来,这是他刚刚花了五千块买的新手机。

还好还好,御榻是软的,这次手机没有摔坏。

不过,他已经决定了,下次要整一个投影,不能让皇爷爷再拿着手机看这些视频了。

朱元璋看手机没有摔坏,也放了心,仍然余怒未消,大声说:

“雄英,你说得对,那些倭人都是畜生,根本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标儿,咱已经决定了,派大军攻打倭国,不但要把金山银山拿回来,还要将他们统统消灭,一个不留。”

朱标一听,大吃一惊,赶紧劝道:

“父皇息怒,为这帮畜生气坏身体不值当。”

“不过,儿臣以为,将他们全部杀了,太残忍了。”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怒道:

“你这是妇人之仁,这群畜生就不该让他们活在世上,不将他们灭了,早晚要祸害他人。”

朱标拱手道:

“父皇,儿臣以为,可以将他们的成年青壮抓回来,送到河西走廊开荒种地,送去修黄河大堤,修官道和水库。”

“将年轻女人抓回来,给那些娶不到媳妇的光棍生孩子,增加大明的人口。”

朱雄英在旁边听了,对自己这个仁德的父亲有了重新的认识。

果然,自己的父亲不愧为皇爷爷满意的接班人。

洪武四大案他亲手办了三个,区别就是皇爷爷说要杀一万,父亲说太残忍了,杀八千,剩下两千流放。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主意,连连点头。

“标儿说的对,人口就是国力,经过元末的战乱,这二十多年人口虽然有大量增长,但还远远不够。”

“但一定要加一条严格规定,绝对禁止那些倭国女人再讲倭语。”

朱雄英对皇爷爷的崇拜又增加了几分。

原来他在后世的时候,每每读到历史,看到皇爷爷只局限于传统汉地。

明明有很多次机会解决高丽、安南和倭国问题,却一再错过,心中就觉得皇爷爷太过保守。

当自己真的来到明朝,也发现一个问题,元朝近百年的统治,还有元末战乱,中华大地已经是满目疮痍。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