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小厨娘古代美食养家日常全文+番茄

小厨娘古代美食养家日常全文+番茄

莓果气泡水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秦蓉的卤肉饭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遇上陈夫子的时候,他也没忍住多问了句卤肉饭何时上。秦蓉其实有个另外的打算,她想让于小山去书院门口卖卤肉饭。她同陈师娘打听过,飞鹿书院是不设饭堂的,所以学子们多是在外头买来吃。中午的时间短,学子们几乎都是选择在飞鹿书院附近吃的。秦蓉盘了盘手上的银钱,大概有八两多银子,离开个铺子需要的银钱还远着呢,多开辟一个摊位也能多挣些钱。秦蓉把自己的想法和于小山说了,于小山一口就答应了,秦蓉的东西做得那么好吃,就是在飞鹿书院也是能卖得很好的。让于小山挑个担子去飞鹿书院摆摊肯定不能按之前的工钱算,秦蓉打算把于小山的工钱加到二十文钱一日。秦蓉和于小山商量好之后,就开始定菜单。秦蓉打算卖盒饭,一个食盒一荤一素卖十文钱一份...

主角:秦蓉顾笙   更新:2024-12-25 15: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蓉顾笙的其他类型小说《小厨娘古代美食养家日常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莓果气泡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秦蓉的卤肉饭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遇上陈夫子的时候,他也没忍住多问了句卤肉饭何时上。秦蓉其实有个另外的打算,她想让于小山去书院门口卖卤肉饭。她同陈师娘打听过,飞鹿书院是不设饭堂的,所以学子们多是在外头买来吃。中午的时间短,学子们几乎都是选择在飞鹿书院附近吃的。秦蓉盘了盘手上的银钱,大概有八两多银子,离开个铺子需要的银钱还远着呢,多开辟一个摊位也能多挣些钱。秦蓉把自己的想法和于小山说了,于小山一口就答应了,秦蓉的东西做得那么好吃,就是在飞鹿书院也是能卖得很好的。让于小山挑个担子去飞鹿书院摆摊肯定不能按之前的工钱算,秦蓉打算把于小山的工钱加到二十文钱一日。秦蓉和于小山商量好之后,就开始定菜单。秦蓉打算卖盒饭,一个食盒一荤一素卖十文钱一份...

《小厨娘古代美食养家日常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秦蓉的卤肉饭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遇上陈夫子的时候,他也没忍住多问了句卤肉饭何时上。

秦蓉其实有个另外的打算,她想让于小山去书院门口卖卤肉饭。她同陈师娘打听过,飞鹿书院是不设饭堂的,所以学子们多是在外头买来吃。中午的时间短,学子们几乎都是选择在飞鹿书院附近吃的。

秦蓉盘了盘手上的银钱,大概有八两多银子,离开个铺子需要的银钱还远着呢,多开辟一个摊位也能多挣些钱。

秦蓉把自己的想法和于小山说了,于小山一口就答应了,秦蓉的东西做得那么好吃,就是在飞鹿书院也是能卖得很好的。让于小山挑个担子去飞鹿书院摆摊肯定不能按之前的工钱算,秦蓉打算把于小山的工钱加到二十文钱一日。

秦蓉和于小山商量好之后,就开始定菜单。秦蓉打算卖盒饭,一个食盒一荤一素卖十文钱一份,两个素菜卖七文钱一份。秦蓉先和于大舅定了一百个食盒,食盒两文钱一个,要带走多算押金两文,还了食盒再把押金退了。

要打出盒饭的名声,第一日的饭食可太重要了,秦蓉打算做二十五份的麻婆豆腐和醋溜白菜,再做二十五份卤肉饭和香菇青菜。

这个时代没有麻婆豆腐这一道菜,秦蓉打算就从麻婆豆腐开始,打响她卖盒饭的名声。最好还得再给盒饭取个名字,再做块幌子,就叫秦氏盒饭。

秦蓉打算先试菜,麻婆豆腐很下饭,她还没在古代做过。

秦蓉把从豆腐娘子那买来的豆腐泡在井水里镇上一镇,再过凉水洗,切块焯水,再把豆腐捞出沥水。

接着就是炒料了,麻婆豆腐最重要的就是炒料。秦蓉切了些焯好水的肉沫同拍好的蒜和切好丝的姜一块放在一个小陶碗里,接着往碗里倒入酱油和一小勺盐拌匀后放在一边腌一会儿。

秦蓉又拿出了个大一点的陶碗,在碗里加入酱油、淀粉、她做好的调味粉以及辣椒粉和水,搅拌均匀后放在一边备用。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秦蓉把火生好,热好锅倒油,倒青椒丝爆香,再倒入腌好的肉沫料翻炒,油锅里传出“滋滋滋滋”的声音,很是悦耳好听。

待肉沫翻炒到颜色变深,秦蓉把豆腐倒进锅里,再加入调好的料汁,豆腐在锅里“咕嘟咕嘟”冒起了热气,霸道的香味也在灶房里蔓延了开来。

“这也太香了!”秦悦狠狠地吸了吸鼻子。

麻婆豆腐出锅后,秦蓉装了一大碗去了陈夫子家,在陈夫子家门口同陈夫子撞了个正着。陈夫子被秦蓉手上端着的麻婆豆腐香迷糊了,一时间竟然沉醉在这香味里。

陈师母开了门,见是秦蓉,一脸高兴,“蓉姐儿,你怎么来了?”

秦蓉笑着道:“今日做了一道新菜麻婆豆腐想请你们尝尝,不知道陈夫子能不能帮我写一条幌子,明日我想让我家阿弟挑着担子去飞鹿书院门口卖盒饭。”

陈夫子本就被这香味勾的心不在焉的,可是重点他听到了,秦蓉要去飞鹿书院门口卖盒饭,虽然不知道盒饭是什么,但是一定是好吃的。

“自然可以!”陈夫子说完才意识到自己太着急了,这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咳了一声。

在儿子出生之后,陈师母很少见陈夫子这般不沉稳的样子,她笑着道:“蓉姐儿,你要写什么尽管说就好了。”

秦蓉把麻婆豆腐递给了陈师母,然后对着陈夫子道:“就写秦氏盒饭就好。”

陈夫子点点头,眼睛又不经意地转向了那盘麻婆豆腐,没办法,这麻婆豆腐的香味也太霸道了。

秦蓉笑着道:“你们快尝尝,若是觉得哪里不好吃可以同我说,我好改进。不过这麻婆豆腐有些辣,宝哥儿可能吃不了。”

宝哥儿听说自己吃不了还有些失望,可是他一想到日后秦蓉会去书院门口卖盒饭,自己就能经常吃到她做的东西了,雀跃的心情大过了失望。

陈师母和陈夫子一人拿了个汤匙舀了一勺麻婆豆腐送入了嘴里,豆腐鲜嫩,芡汁又辣又鲜,豆腐的香味和芡汁的香辣味交织在一起,简直是好吃爆了!

陈师母和陈夫子一勺接着一勺,眼看着就只剩下最后一勺了,两人同时拿着勺子看向了对方,最后陈夫子终于在陈师母的眼神攻势下讪讪地放下了勺子。

真是的,都一把年纪了,为了一口吃的不至于不至于。

待秦蓉回去的时候,还带了一副幌子走,秦氏盒饭明日就可以开卖了!

……

因着是第一日卖盒饭,秦蓉就准备了卤肉盒饭和麻婆豆腐盒饭各五十份,她同于小山一块去了书院门口卖盒饭。

书院的学生午休后,一窝蜂地涌出了书院,学子们瞧见了秦氏盒饭的幌子都有些好奇,心里头都在猜测秦氏盒饭是个什么玩意。

“请问盒饭是什么?”一个年轻的学子问道。

秦蓉认得这个学子,这是西街粮铺的少东家。秦蓉打开了手头的两份盒饭,“这是卤肉盒饭十文钱一份,这是麻婆豆腐盒饭七文钱一份。”

能念得起书的学子,家中的境况一般都还算过得去,所以这个价格对于他们来说大多都是能接受的,这卤肉和麻婆豆腐的香味随着盒盖打开,霸道地飘了出来,许多学子都不自觉的在秦蓉的盒饭摊面前停了下来。

秦蓉笑着问粮铺的少东家,“请问要来一份盒饭吗?”

“一样给我来一份,盒饭我带走,押金我就不退了。”

“好嘞!”今日因为是试营业,所有的盒饭都是装好的,过几日卖的多就会带上桶来,这样在桶下面摆上热水,方便饭菜保温。

秦蓉麻利地装好了两份盒饭,有了第一个买的就有第二个,不一会儿盒饭就已经卖掉了一大半。

于小山高兴极了,天知道他担心了一晚上,万一盒饭卖不掉可怎么是好。

有那学子要退盒子的押金,于是索性取了筷子就在书院门口吃,不吃还好,这一口下去,眼睛都亮了起来,接着便再也没有抬起头,只顾埋头苦吃,这也太好吃了,真的太好吃了,他们还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呜呜呜也太好吃了,怎么这么好吃!


秦蓉到家的时候太阳都已经移到了正空,秦悦此时正带着秦怡在择菜,这都是于氏昨日从于家带回来的。于老爹和于老娘实在是心疼女儿,可是于氏还有个大哥,于老娘也说不出让于氏带着三个闺女回于家住这样的话。斗米恩,升米仇。到底儿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媳妇,哪怕儿媳的品性其实不错。

秦悦见秦蓉回来了,眼睛一亮,“大姐,你回来了。”

秦蓉从篮子里拿出了两个包子,“哝,你和阿怡拿着吃,我去灶屋弄些新鲜的吃食。”

秦悦见是白花花的肉包子,一下就馋了,可是她还是懂事地问道:“大姐,你吃了吗?”

秦蓉笑着拍了拍她道:“你们吃,大姐朝食吃得饱,这手上的鱼等不得,大姐去试试能不能做些好吃的吃食,到时咱们也上西市去支个摊子。”

秦悦闻言笑弯了眼,“嗯,听大姐的。”

秦怡也张着大大的眼睛道:“我也听大姐的。”

秦蓉笑笑,拿着鱼去了井边,她们租的院子的后院里正好有一口井,这也省了于氏不少的事,否则就得每天提着桶去巷子口的水井打水。

秦蓉麻利地把鱼开膛破肚,刮去了鱼鳞,拆掉了鱼骨。秦蓉今天要做的就是手工鱼丸汤。这做手工鱼丸最需要手上的功力,好在秦蓉学过很久的这手上功夫,对她来说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把鱼肉切丁之后,秦蓉就把鱼肉泡在了水里,这是为了去除鱼肉的血水,卖相更好,也没有腥味。

秦蓉做好手上的活计,就去瞧了瞧秦悦和秦怡择好的菜,有白菜和一些菌子。

略微一思索,秦蓉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暮食就做一道醋溜白菜和一道鱼丸菌菇汤。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早熟,秦悦已经能像模像样地带着秦怡把白菜和菌子拾掇干净。

弄好了之后,秦悦道:“大姐,菜都洗干净了,我带阿怡打络子去。”

秦悦从很小开始就跟着于氏学绣活,她们娘四个在秦家遭秦老娘厌弃,她能闲下来认真学的时间很少,不过打个络子还是会的。秦悦一天能打两条络子,在绣坊能卖到八文钱一条,去掉成本也能赚个十文到十三文钱。

“好。”秦蓉应道。

秦蓉拿着洗好的白菜和菌子回了灶房,此时鱼肉丁也泡得差不多了,去除了血水之后,她就开始剁鱼蓉,这里很考验手上功夫,秦蓉的手劲小,只好使劲地剁。接着便开始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水,一边加盐。

搅拌了好半天,秦蓉见差不多了,便把这碗打好的鱼肉镇到井水里。正值春日,乍暖还寒,井水也是凉得透透的。

待鱼肉镇好后,秦蓉便开始挤鱼丸,一个个鱼肉小丸子在冷水里浮了起来,满满当当的挤在了锅里。

这就是成了!

秦蓉有些开心的把这些鱼丸煮熟,用大勺子撩起放到一边,又开始做醋溜白菜和菌菇鱼丸汤。

于氏下了工走到巷子口,她瞧见了自家小院里传出来的袅袅炊烟,不禁更是确定了和离是对的。在秦家,没日没夜地干活,还要被秦老娘嫌弃,就因为没有儿子,家中所有的活都是她干的,结果自己的三个闺女连饱饭都没有一顿。秦二嫂更是横挑眉毛竖挑眼,此时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是至少畅快。她定要好好努力,给闺女多攒一份嫁妆,叫闺女都风风光光出嫁。

于氏刚打开院门,秦悦和秦怡便迎了出来,“娘,大姐今天做了新鲜吃食。”

“是吗?”于氏不禁笑弯了眼,她这大闺女的手艺是真不错。

秦蓉此时正煮好了汤底,听到了大门处的动静,马上把鱼丸都下了,一条鱼出了三十几个丸子,全叫秦蓉下入了锅里。

大锅里还蒸了饼子,今日的主食便是杂粮饼了,家中现在的境况想要每日都吃大米那都是奢望,秦蓉的民宿地窖里倒是有大米,但是现在也没合适的理由拿出来。

鱼丸的香味飘满了整个灶屋,母女三人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大姐,好香啊!”

秦蓉放下了盛着鱼丸的大碗后,笑着道:“快来吃吧。”

几人坐下后,秦悦先夹了一颗鱼丸,唔,鱼丸滑嫩又有嚼劲,鲜的舌头都要掉下来了,这也太好吃了!

秦怡见秦悦又夹了一颗鱼丸,也不害怕鱼肉可能会有腥味。

秦怡刚吃进了鱼丸,眼睛马上亮了起来,这也太好吃了!于氏见女儿们都吃上了,这才夹了一颗鱼丸放入嘴里慢慢品尝,真鲜啊!

食物的美味程度从食客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来,秦蓉见大家吃得愉快,也倍感满足。

等吃完后,于氏放下了筷子,这才有些犹豫地说道:“家中……”

秦蓉见于氏说得艰难,一下就明白了于氏想说什么,“娘,你觉得我这鱼丸好吃吗?”

于氏立马点头,“自然是美味极了!”

秦蓉笑着说道:“娘,我算过了,你的工钱交完赁房的钱也不过剩二百文钱,阿悦打络子倒是能补贴一些,但是最多也就是多个二百文钱。在镇上的花销大,米面粮油都要花钱,连柴火都要花钱,现在是春天,咱们的被子还能扛一阵,可是到了冬日里,这被子肯定是得换成棉花的,还有我们的棉衣,这又是一大笔开销。靠咱们这么攒,也不知道得攒到何日去,所以,我想在西市支个摊子卖吃食。”

于氏没想到女儿竟然已经打算了这么多,心头一时有些不是滋味,可是,她明白女儿说得对,此时生计艰难,若是只靠她一人,别说是嫁妆,就是生个病,怕是都能把整个家给掏空。

想到这里,于氏道:“可算过需要多少本钱?”

秦蓉没想到于氏竟然这般信任她,忙点头道:“大致算过,去西市支个摊子每日要五文钱摊位费,炉子家中有,只要再打一口小锅,再去订些竹筒便可。”

“竹筒?”于氏有些不解。

秦蓉笑着道:“竹子便宜,用一节一节的竹筒拿来装鱼丸比买陶碗便宜。”

于氏这才想进去,笑着道:“那明日下工时我去趟你外祖家,竹子野山上就有,让你大舅砍些竹子回来做成竹筒能省不少钱。”

秦蓉笑着应道:“好。”


于氏带着一包南瓜花糕去了于家,于大嫂开门发现是于氏,忙道:“贞娘,你怎的这会过来了?”

于氏笑着把油纸包递给了于大嫂,“这不阿蓉想支个小食摊子,想请大哥帮忙做些竹筒,野山上有竹子,能做不少个呢,这是阿蓉做的南瓜花糕我拿来给家里尝尝。”

于大嫂是个温柔又爽利的妇人,她本就心疼于氏的遭遇,这会子见于氏如此会做人心里更是倍感熨帖,“你也是的,这不值当什么事,怎么还要带东西上门,以后莫要如此。”

于氏笑着应道:“大嫂,我知道了。”

这时,于老娘听到动静也出来了,于氏进门后,把来意又同于老娘说了,于老娘有些担心地问道:“阿蓉还这般小,要不然让小山去给阿蓉帮几日忙?”

于小山是于老娘的小孙子,是个半大的小子。

于氏摇头道:“娘,没事,若是需要搭把手我会同您讲的,你们快尝尝阿蓉的手艺。”

于老娘也没再多说,当着大家的面把油纸打开了,一个个嫩黄色的南瓜花糕呈现在了大家眼前,“这花糕怎得如此好看!”

于大嫂也觉得稀奇,笑着赞道:“天老爷,这比铺子里的点心还好看呢,这哪里舍得吃。”

听旁人夸秦蓉,于氏愈发高兴,“你们就尝尝,就当是替阿蓉掌掌眼。”

于大嫂闻言用双指捏起了一块花糕凑近咬了一口,又香甜又软糯,还有一股花香味儿,这一口下去,感觉眉目都舒展了,“好吃!”于大嫂赞道。

于老娘牙口还行,但是吃着南瓜花糕也觉得倍感舒坦,她和于大嫂一人吃了一块,接着,于老娘把剩下的八块南瓜花糕都包好放了起来,得给家中的其他人都留上一些。

“没想到阿蓉的手艺这样好,我看这生意能成!”于老娘笃定地说道。

于氏心里也高兴,和于大嫂约好了送竹筒的时间,这就往家中赶去。

转眼间两日过去了,竹筒和锅都送到了,明日秦蓉就打算出摊,于老娘还是叫了小山来帮忙,旁的不说,至少能帮着秦蓉推一推车。

有于小山帮手,秦悦和秦怡就不去了,秦悦想过了,若是到时秦蓉的鱼丸没有人买,那亏了的钱还能从她打的络子里赚回来。

……

晨光熹微,于小山早早的就过来了。

鱼丸是晚上弄好的,秦蓉给于小山盛了一碗鱼丸,让于小山一起吃了再出发。

于小山有些不好意思,而且于大嫂一早就耳提面命,不准于小山在于氏家里又吃又喝的,只是这鱼丸汤实在是太香了,他实在是有些忍不住。

看着于小山一脸纠结,秦蓉忍着笑劝道:“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小山你就吃吧,我不会告诉舅母的。”

于小山最终还是没能抵抗住鱼丸的诱惑,大口地吃了起来,真好吃啊,他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鱼丸。

待用完了朝食,秦蓉和于小山便推着小车去了西市,找到了位置秦蓉就付了摊位费。炉子燃了,鱼丸一下锅,这股浓郁的香味便飘散了开来。

有人循着香味走了过来,“姑娘,你这卖的是什么?”

“是鱼丸,三文钱一竹筒,不好吃不要钱,大叔您要不要尝尝?”秦蓉口齿伶俐,做生意落落大方。

那大叔一听说不好吃不要钱,可就来了兴趣,“你说得可是真的?姑娘家家的可不能吹牛!”

秦蓉笑呵呵地道:“自然是真的,大叔,小本生意,童叟无欺!”

“行,那给我来一份!”

“行嘞!”

那中年男子用竹签插了一个丸子放入了嘴里,随即便眼睛一亮,他哈哈笑道:“姑娘手艺不错,果然没吹牛,给我再来两份。”

秦蓉麻利地收了钱,又给人打了两份鱼丸。

其他人见有人一气要了三份,也觉得有些新奇,跟着过来要了一份试试水,结果又都要了一份。

大清早的,吃点儿热乎乎的东西,确实能让人舒服不少。

这也算是一个开门红了。

秦蓉今儿个一共做了三百多个鱼丸,六个鱼丸一份,一共也就是四十几份,没一会儿,这鱼丸就卖完了。秦蓉暗暗算了一笔账,这卖上这么一遭去除成本大概是能赚个八十文钱左右。

今日只是试卖,鱼丸准备的也不多,明日可以多备些,卖完鱼丸还能卖花糕,反正摊位费是一样的。

于小山有些傻眼,这才没多久,秦蓉竟然就已经收摊了,他感觉他啥也没干呢。

秦蓉收拾好了摊位上的东西之后,对着于小山道:“小山,你帮我把东西推回去,我去买些东西再回家,你记得留在我家吃饭。”

于小山连忙拒绝,“我娘不让。”

秦蓉当然知道于大嫂的好意,想了想,她道:“小山,一会还要你帮忙,你就在家等着我。”

于小山听说还要干活就答应了。

此时西市有些摊位已经收摊了,秦蓉挎着个小篮子一路逛着,忽然,她瞧见了有个老汉在卖田螺。

秦蓉上前问道:“这田螺如何卖?”

老汉道:“这玩意难卖,我赶着收摊,你要是都拿了就算你十文钱。”

秦蓉一看这里真是好大一桶田螺,十文钱绝对不贵,“可是我没东西装,劳您给我送到留水巷的于娘子家里。”

留水巷离这里并不远,老汉直接就答应了,毕竟这田螺也不行俏,有人愿意全部买了去,省了他不少事。

秦蓉买完了田螺,又去鱼摊上买了十条鱼,今日生意好,要多备几条鱼。买完了鱼之后,秦蓉又去几个农户的摊位上买了几样蔬菜,去肉摊上买了两斤肉,这才回了家。


“夫人你这真是误会我了啊,我这一颗心可全都是为了王家啊,想当年……”王嬷嬷在王家经营数十年,这是第一遭被这嫁进来的继室在外头打脸,自然是不高兴的开始撒起了泼。

“你闭嘴,怎么,你要我当街掌嘴才能不把是我夫君奶嬷嬷这件事挂嘴上?再闹我就不客气了。”县令夫人冷漠地打断了王嬷嬷的话。

王嬷嬷闻言终于还是闭了嘴,不敢多言了。

县令夫人见王嬷嬷闭嘴了,这才带了点笑脸对着秦蓉道:“我家时哥儿一向挑嘴,很少在外面吃东西,能给我也来一份这吃食吗?我还未出嫁时,也很爱在外头吃些小吃。”

县令夫人别说边用眼神示意紫鹃把没给出去的银子给了。

秦蓉接过了银子之后笑着道:“好,我这就给您做。”

秦蓉的动作麻利又好看,县令夫人目不转睛地看着秦蓉摊春卷皮、打鸡蛋、刷酱压油条,然后她感觉自己竟然饿了……

时哥儿也目不转睛地看着,然后默默地咽了咽口水,刚才的葱包烩可真好吃啊……

县令夫人似是有所感觉,她笑着道:“小娘子,再多做一个葱包烩吧。”

秦蓉微微抬头,笑着应下了。

县令夫人是第一次吃葱包烩,这味道真得让她眼前一亮,她和时哥儿对视了一眼微微笑了,“时哥儿,咱们是一块吃过葱包烩的交情,你愿意不愿意告诉母亲你为何要离家出走?”

时哥儿这时脸上又没了笑意,他默默地放下了葱包烩别过了头去。

县令夫人实在是觉得有些无奈,时哥儿不是她亲生的,他是她夫君前头夫人的孩子。时哥儿的亲生母亲身子弱,生下时哥儿没多久便撒手人寰,她嫁进王家不久,她夫君便把时哥儿抱了过来,只可惜她婆婆信不过她,没过多久又指了王嬷嬷带着时哥儿。

天长日久的,时哥儿的性子便越来越沉默了。

秦蓉想了想给两人一人盛了一碗银耳汤,“巧了还剩了最后两碗银耳汤,尝尝,好不好喝?”

县令夫人喝银耳汤的姿势非常的优雅,时哥儿的动作竟然和县令夫人一模一样。

时哥儿舀了一勺银耳汤进了嘴里,脑袋里瞬间开满了花花,耳朵都好喝到竖了起来,好喝!

县令夫人竟然也是一样的表情,直把秦蓉给逗笑了。

县令夫人笑着问道:“姑娘,你笑什么?”

“许是潜移默化,小公子和您的表情都是一样的,难怪您是他母亲呢!”秦蓉笑着道。

县令夫人闻言笑道:“自然了,时哥儿可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我刚进门什么都不懂,夫君又成日忙着县衙的事,多亏了时哥儿陪着我,给了我许多的安慰。”

时哥儿虽然是捧着雪梨银耳羹,耳朵却是悄悄得红了。

“姑娘,你的雪梨银耳汤炖得真好喝,与我平日喝到的很不同。”县令夫人在说这话时眉目都舒展开了。

时哥儿的耳朵又悄悄地竖了起来,他也想听听,这雪梨银耳汤为何比他喝过的都好喝。

秦蓉笑道:“我这雪梨银耳汤的选材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滋味儿本当相同,许是我什么都没加只还原了食物的本真。当然了,雪梨银耳汤最重要的还有火候,从大火到小火晾凉了再熬煮一遍,滋味会更好些,只是费些心思。”

秦蓉的话音刚落,县令夫人微微一愣,她是个聪明人,自然是知道秦蓉在以物喻人,真是个妙人。


秦铁山是真的被气到了,他气得一时都说不出话。倒是秦莲……阴着一张脸骂道:“秦蓉,你就是嫉妒,你就是见不得我们日子过得好。你也不想想,有个镇上当掌柜的叔叔,你们说出去脸上也有光啊,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扑哧……”秦蓉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脸上有光能当饭吃吗?家里培养二叔可是真金白银花下去的,难道祖母为的是脸上那一点光啊?啧啧,秦莲,要数不要脸,你们家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就是世家大族,倾全族之力培养一个人才出来,那也是要回报于家族的,不然可是要被戳着脊梁骨骂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

白家院子里头,白老爷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前同人对弈,这会子他捋着胡子笑道:“怎么样,子渡,我就说这梨花镇人杰地灵吧?你实在是不必忧心于我。”

那叫子渡的年轻男子无奈地道:“先生……”

白老爷“哈哈哈”大笑起来,接着便把棋子推到了一边,“走,子渡,我们去瞧瞧。”

“是。”

白老爷打开了门,笑着道:“秦小娘子。”

秦蓉见到了白老爷同他点头行礼,“白老爷,今日上山摘了些香椿,正合时令,我便做了些小菜给您也送一份。”

白老爷看着秦蓉手上端着那一盘香椿拌豆腐,只觉眼前一亮,这豆腐如白玉般矗立在了木盘中而嫩绿色的香椿被秦蓉摆成了好几个圈,看起来很是清新。

秦莲瞧见了那盘香椿拌豆腐,觉得有些好看,吞了吞口水之后,还是嘴硬地嘟哝道:“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都拿来给贵人吃。”

白老爷却当是听不见秦莲的话,笑着接过了那盘香椿拌豆腐道:“多谢秦小娘子。”

而旁边的秦铁山却是看傻了眼,这就是东家让送酒菜来的人家,直到这时,秦铁山才想起了自己是要来做什么的。

秦铁山如梦初醒,忙弓着身谄笑道:“是白老爷吧,我是春风楼的掌柜秦铁山,我家东家让我来给您送酒菜来了。”

白老爷只当未闻,摆摆手让白福把人打发走,自己则带着那年轻男子进了院子门。

这下子,秦铁山更是傻眼,伙计也都面面相觑。

这么多上好的酒菜呢,怎么都不要了,这事办砸了,东家可是要怪罪的。

白福见状淡淡地冲着秦铁山道:“秦掌柜请回吧,我们老爷虽然好吃,但不是什么都吃的。”

今日东家再三交代,今日这一桌酒菜是县令大人钦点的,东家可是过五关斩六将从七家酒楼中脱颖而出,争到的这个机会,若是办砸了,他肯定是要吃挂落的。想到这,秦铁山客客气气地同白福行了个礼,“请问大哥可否指点一二,贵人到底是好哪一口?”

白福年幼时就跟在白老爷身边,同白老爷名义上是主仆,实则同亲人也没甚区别。白老爷辞了官说要游历,他便跟着老爷游历。白老爷曾经官至副相,白福又是白老爷的管家,曾经也算是经过事,有些薄面的。所以,白福端起架子,很是有气势。他斜睨着秦铁山道:“秦掌柜请回吧。”

秦铁山只觉得事要办砸了,当下更是焦急,正没了主意时,秦莲附耳道:“爹,可是因为没给银钱?”

秦铁山瞬间想到了,忙去掏钱袋。

白福在看到秦铁山掏出钱袋的那一瞬间,脸都绿了,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人?

“秦掌柜,请离开吧,不必拿银钱,我不是那种人。”白福冷着脸道。

秦蓉在一旁看够了热闹,只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秦铁山的变脸速度也无奇不有,秦蓉觉得怪没意思的,便道:“白大叔,我便先回去了。”

白福闻言笑着道:“多谢秦小娘子,快回去吧。”

秦莲见白福对秦蓉倒是一副好脸色,心下立马有了猜测,随即眼神中就带了点轻视,那不好听的话还没出口,就被秦蓉瞪了一眼,“秦莲,我劝你别再说些不着调的话,本本分分过自己的日子,别到我面前来碍眼,你若是要把你脑子里想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说出来,污了旁人的耳朵,那便不要怪我去击鼓告状,状告造谣,诶反坐罪可是要打板子的。”

秦莲闻言瞬间噤声,这还在白家门口,她也不敢太过的放肆。

秦蓉见秦莲不作声了,这才似笑非笑地离开了。

白家院子里。

白老爷拿着筷子夹了一筷子的香椿拌豆腐,那香椿豆腐一入嘴就口齿生香,清冽非常。白老爷摇头晃脑地闭上了眼,美味,简直是太美味了!

那被叫作子渡的青年瞧着白老爷的样子,有些疑惑,不过是一盘香椿拌豆腐,还是素菜,能好吃到什么程度?

直到他也夹了一筷子香椿拌豆腐到嘴里,瞬间他眼睛一亮,嘴在动,心里也拼命在感叹,这真的只是一盘素菜吗?也太好吃了……

“子渡,如何?”白老爷笑眯眯地问道。

“先生,这香椿拌豆腐的确美味,没想到在梨花镇这样的小地方,也能尝到如此美味。”

“子渡,天下之大,各处有各处的乐趣,只今日秦小娘子却叫人不得小瞧,她母亲虽只是一介村妇,可有勇气去和离,来了镇上自己挣钱养家。而秦小娘子有一手好厨艺,能把摊位支起来,更难得的是今日她说的这番话。梨花镇有趣极了,你便不要催着我回去了。

在京城我的确曾能呼风唤雨,也敢说我为了百姓鞠躬尽瘁,可是仍有不及之处。没体味过这世间百态,又谈何感同身受呢。子渡,用完了饭便回京吧,并通知那帮猢狲别再来寻我了,若不是你们一趟趟来,这县令又如何会遣这酒楼东家来送吃食?我无意让别人知道我的身份,而且此时,我已然是白身了。回去吧,子渡,待到合适的时机,我自会回去。”白老爷捋着胡须道。

“先生,子渡明白了,您要……保重。”

白老爷的眼中尽是欣慰,他这个学生还是懂他的,“我在这甚好,甚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