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舒窈顾家的其他类型小说《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小说》,由网络作家“菜明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越说顾老太越羡慕,她的小闺女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但是不是城里户口都没城里人看的上的。“还是亲家母说的对,窈窈啊是个命好的,那丫头命不好,你啊就别因为心疼那丫头冷了窈丫头,窈丫头以后肯定能有大造化”。“那丫头丢了,要怪也只能怪那丫头命不好…,没能在你们身边享福……”顾老太自认为苦口婆心的自顾自说,没看到自己说人家亲闺女命不好,郑念慈的脸色阴沉的像天上的乌云要下雨。直到被蹲着的顾大宝扯了裤脚,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不中听的话,用手拍了下嘴巴,呸呸了两声。找好话补:“妈不是这个意思,这丫头命也好,你看啊能找回来,也是那丫头命好,不然这都没找就能回来的,命不好能回来吗?”“以前二军那远房表姨的儿子不见了,这几十年过去了也没一点好消息,这说明啥这还...
《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小说》精彩片段
越说顾老太越羡慕,她的小闺女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但是不是城里户口都没城里人看的上的。
“还是亲家母说的对,窈窈啊是个命好的,那丫头命不好,你啊就别因为心疼那丫头冷了窈丫头,窈丫头以后肯定能有大造化”。
“那丫头丢了,要怪也只能怪那丫头命不好…,没能在你们身边享福……”
顾老太自认为苦口婆心的自顾自说,没看到自己说人家亲闺女命不好,郑念慈的脸色阴沉的像天上的乌云要下雨。
直到被蹲着的顾大宝扯了裤脚,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不中听的话,用手拍了下嘴巴,呸呸了两声。
找好话补:“妈不是这个意思,这丫头命也好,你看啊能找回来,也是那丫头命好,不然这都没找就能回来的,命不好能回来吗?”
“以前二军那远房表姨的儿子不见了,这几十年过去了也没一点好消息,这说明啥这还不是你丫头命好,她以前苦头都吃够了,往后啊都是福气……”。
顾老太连气也不带喘的一连串说了好些话,才让郑念慈的脸色好了很多。
顾老太又接着说:“要说命好,还是你的命好。嫁给二军,二军就升了军官,转业当了公安小干事,还能当上领导……,现在还有这么俩闺女,以后啊更有福气”。
“自从娶了你,二军是越来越好了,别说你嫂子弟妹了,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羡慕……”。
郑念慈也知道自家婆婆说话不中听有啥说啥,这说的好话也是郑念慈在意的,这么一说感觉自己比姐姐福气还好。
郑念慈后面听到婆婆说自己讨厌大嫂的坏话,更是开心的给三人买了冰棍。
在地上蹲着跟鹌鹑一样吃桃酥的叔侄俩,心里竖起大拇指,还是妈/奶有本事,这桃酥配冰棍,神仙来了也不换。
顾家里,顾老太一走,顾书仪就拿出一条发绳显摆。
“妹妹,这是奶奶给我的发绳,好看吧”。
顾舒窈看着眼前的发绳有点沉默,那是奶奶看自己头上有,跟自己要的,说回去给大丫二丫她们,没想到转手给了顾书仪一条。
顾书仪看顾舒窈没说话,知道她没有,想着奶奶不仅给了发绳还给了一毛钱,又忍不住得意。
故意说:“妹妹,奶奶应该也给你了吧,你的发绳呢,给我看看呗。
顾舒窈压下心里想欺骗她,自己头上的发绳就是奶奶给的冲动,平淡的语气说:“我没有”
顾书仪故做惊讶的“啊”了一声说,“那可能是奶奶忘记了吧”。
又接着喃喃自语的说:可能是奶奶第一次见到我吧,她还给了我一毛钱,让我去买头花呢。
顾舒窈:…… 那一毛钱也是偷拿小弟的。
当刚刚自己的喃喃自语顾舒窈没有听到,顾书仪又摆出不想让顾舒窈伤心的样子说:“可能是奶奶忘记了吧,奶奶之前一定给过你头绳吧”。
现在买头绳都要布票的,顾老太在乡下哪里来的布票,就算有她也扯布做衣服去了,不来拿自己的就不错了。
顾舒窈说出顾书仪想听到的答案:“没有,奶奶没给过我头绳头花”。
“妹妹,你别伤心,奶奶她…她可能就是忘记了”。
顾书仪安慰完又开心的走了。
郑念慈回去发现柜里少了的肉粉,感觉天都塌了,亏她还以为老顾家已经改掉 爱翻东西的臭毛病了呢。
顾书仪干巴巴的解释,“他们一个像妈妈一个像爸爸”。
顾书仪看着顾舒窈紧闭的房门,希望她不在家,或者不要出来。
顾小弟捧着水跑去吹风扇,顾老弟礼貌的问好。
众人看见电风扇又不由的羡慕了,纷纷跑过去蹭风,她们只在百货大楼看见过电风扇。
“电风扇而已,我家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呢”。
顾书仪漫不经心的说,眼里的炫耀之色藏也藏不住,众人又忍不住夸赞起来,在夸赞声中进了房间。
顾小弟看着几人进了顾书仪屋,忍不住撇撇嘴小声的:“电~风~扇~而~已,我~家~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呢~。
顾老弟皱了皱眉,“别闹”
“大家不都有吗,小满家还有两辆自行车呢”。
“那是因为他家都是工人,上班需要”。
顾小弟还是不满的吐槽:“都是些小土帽”
“那是你姐”
“我姐才没那么丑”,顾小弟心里想。
想到厨房的葡萄,顾小弟跑去敲顾舒窈的门。
“老姐,老姐快开门”
顾书仪房里,耳尖的小姑娘问:“书仪,你弟弟是不是在叫你啊”。
顾书仪想也知道顾小弟叫的不是自己,顾小弟只会叫顾舒窈姐姐和老姐,至于对她只有顾军生母在的时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叫声姐。
顾书仪笑着说语气里带了点恶狠狠:“叫我妹呢”。
大家没说话,心想没听过顾书仪说自己还有妹妹啊,也没听说顾局长郑主任家有两个闺女呀。
一个脑奇路清新的女孩却说:“书仪,你怎么能骂人呢?”
大家一想刚刚那语气确实有点像骂人,难道是她们搞错意思了。
顾书仪尴尬一笑又一副温柔的样子说:“没有没有,我的意思是我弟弟在叫我妹妹呢”。
顾舒窈刚刚听到顾书仪带朋友来了,不想出去惹顾书仪嫌。
继续在床上躺着,懒洋洋的问:“咋啦,顾小弟。
顾小弟还在外面继续喊老姐老姐,看没人出来又继续夹着声音甜甜的喊:“姐姐~姐姐~。
顾舒窈只能出去,顾小弟一副狗腿子讨好样,“姐姐,老妈带了葡萄回来,我们吃葡萄吧。
顾舒窈摇头无情的说:不吃。
“吃嘛吃嘛,姐姐 我们吃葡萄嘛,葡萄可好吃了。
顾小弟知道葡萄这种贵重水果得留着大家在的时候吃,但是只要自己说姐姐想吃,就不会挨揍了,尤其是这葡萄是姥姥专门给姐姐的。
顾舒窈当然知道顾小弟的想法,不想出去看见顾书仪和她的同学就说:“我不想剥皮”
“我给你剥”
顾舒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这样手就不会黏糊糊的了,但还是不放心的问:你没玩泥巴吧,你指甲里没有泥吧。
“没有没有,保证一点都没有”。
怕姐姐不相信,顾小弟还把手摆到顾舒窈面前作证。
“那来我房间吃吧”
“可是我想吹风扇,姐姐你就出来吃吧,老弟也想吃”
看顾舒窈无奈的点头,顾小弟就开心的去洗葡萄了。
虽然不想和顾书仪碰上,但是住在一在一块是迟早都知道得事情,而且顾书仪也没跟自己说避开她同学的,顾舒窈心安理得的坐在沙发上等顾小弟回来。
顾舒窈瞟了眼吹风扇的顾老弟,甜甜的开口:“郡郡。
顾老弟立马会意把风扇挪了过来。
顾舒窈满意的点点头,“顾老弟,不错呀”。
声音还是甜甜的,就是郡郡变成了顾老弟。
当一群小女生出来的时候,就看见一个大美女躺在沙发上边看书边吃葡萄像那后宫里的皇后娘娘,一个小男孩绷着脸剥皮,另外一个小男孩笑嘻嘻的把装着葡萄的碗递到娘娘手里的汤勺里,两人像殷勤的小太监。
因为顾老太的到来,顾书仪觉得自己在这个家也是被人偏爱的,总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顾舒窈了。
所以当郑念慈说去姥姥家时,顾书仪是非常期待的。
其实顾老太家也不是很远,她住在十几里的大杂院里,比黄如珠家还近。
顾书仪看着一条条胡同口有点失望,顾舒窈倒是十分适应,看见在胡同大树下和人聊天的郑老太,立马开心的跑过去喊姥姥。
郑老太立马抱住跑过来的外孙,笑的脸上皱纹都加深了。
“姥姥的乖孙,姥姥可想死你了,怎得又瘦了”。
旁边聊天的老太老头说。
“阿君啊,你家窈窈又来看你了”
“这丫头越长越好看了”
“你家孩子真孝顺,经常来的”
“可不是孝顺嘛,看念慈丫头给带了那么多东西”
众人把目光放到了顾军生郑念慈拎着的东西上,郑老太看见东西脸上的皱纹又加深了几条。
听到郑念慈喊妈,脸上的笑容才又收了起来,故作生气。
“还知道来看老婆子我呢,我还以为你这大忙人没空来呢”。
郑念慈也知道自己妈是在怪自己一个多月没过来的事情,所以这次礼都买重了点,还没想好怎么哄,就听众人八卦的问。
“这丫头是谁啊,怎么长的那么像燕君女婿”。
“也像念慈”
“闺女,你哪家的?”
“闺女,你是念慈的哪位亲戚呀”。
,,,,,,,
几个老人好奇的打量着顾书仪八卦的问,郑老太也看了过来,一眼就看出了那人是谁,第一眼是惊讶,然后就看着郑念慈等着她解释。
当初说好的是送老顾家去,这怎么带过来了。
郑念慈先是向大家解释了一番,然后拉着郑老太往家走,顾舒窈都被挤掉了,后面的三姐弟还没来的及喊人也只能跟着走。
大树下的邻居炸开了锅,疯狂的讨论着。
走进去郑老太家,和左右两边的大杂院很不一样,其他的大杂院 ,院子里堆满了东西,房子也是多了木头盖出来的一些地方,锅灶都在院子里。
郑老太家收拾的非常干净整洁,院子除了角落里种了些排队似的青菜什么也没有,屋子里的的物品也摆放的十分好,还有独立的厨房。
两个舅妈正在厨房忙碌,看见小姑子一家来了小舅妈连忙擦手上前招呼。
“念慈和妹夫来了,快坐快坐”
看见两人手里提着的东西笑的更发自内心了,嘴里说着:“来就来吗,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姐弟几个开始挨个的喊人,顾书仪也跟着喊,小舅妈笑着答应又向往常一样说:“你们三姐弟又漂亮了”。
说完才发现还有个姑娘,有点疑惑的问:“这妮子是?”
顾书仪忐忑的喊小舅妈。
看着满屋子好奇等着回答的目光,顾军生郑念慈有点后悔没有先通个气再来。顾书仪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都忘了还要解释这回事。
郑念慈笑着说:“这是我大闺女,以前身体不好在老家养身体”。
大家一副被震惊到不可置信的样子,开始打听情况,郑老太倒是脸色冷了几分,拉着顾舒窈的小手没说话。
顾舒窈感觉到老太太握着自己的手紧了几分,心里一暖,轻轻的拍了拍表示安抚。
对于父母疼爱顾书仪自己是不怕的,那毕竟是人家的亲父母,她经过这段暑假也接受了,但是她怕最疼爱自己的姥姥不再疼爱自己了。
“我明天跟人约好了,我就不来了吧”。
李芳芳有点纠结得继续说:“听说,你家来了个姐姐,不是,是你来了个姐姐,来了个你姐姐……。”
李芳芳想把话说好但怎么也说不好,被顾舒窈和黄如珠看着有点紧张,她也是前两天弟弟过去给她送东西的时候,得知的,也有点怕自己弟弟听错了。
她还专门去看了和自己一个学校的顾书仪,长的确实像顾军生郑念慈,名字也像。
顾舒窈知道她想问顾书仪就点头说:“是啊,我是有个姐姐,她叫顾书仪”。
“她……”
李芳芳卡壳了,问她人怎么样,哪有问别人自家姐妹人怎么样的,问她长的怎么样,自己又见过了,问为啥以前没听说过,人家不想说怎么办,李芳芳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顾舒窈知道李芳芳是个性格很好的邻家女孩,单纯的关心不是像婶子那样看笑话。
就解释:“我姐姐挺好的,她以前身体不好在爷爷奶奶家住,她长的跟我老弟挺像的,她叫顾书仪和你一个学校呢,你也可以和她一块玩,不过她在初一……。
李芳芳听到这些跟婶子她们传的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李芳芳也没问为什么把她放在乡下。
心里有点失落,筒子楼的孩子就没有不羡慕顾家的,大人羡慕顾家的孩子懂事,小孩羡慕顾家的孩子条件好。
李芳芳也没少幻想过如果自己是顾家的孩子,就能和顾舒窈一样能吃好的还不用干活了,现在也知道了顾家的孩子也不是每个都放在家里养的,不过也是因为顾叔顾婶没空带吧,毕竟身体不好的。
当初双胞胎还小的时候,就是送托儿所的,筒子楼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这样,也不存在要为了照顾孩子辞职的,所以顾书仪身体不好被送到乡下在他们看来也挺正常的。
想到顾书仪穿着的新衣服,李芳芳又觉得自己想太多了,自己一个穷人家还去可怜一个家里条件好的人。
李芳芳的家里条件也不错,父母都是工人,就是家里的孩子多,她所得到的关注好处就没那么多了。
顾舒窈看她也没什么要问的样子,难道不是来问顾书仪,是来打听林曜的,但林曜和她见面的次数很少啊,虽然在一栋筒子楼,一个学校的。
“芳芳,林曜应该还在路上吧,你再等等说不定就能看见他了”。
李芳芳听到这羞红了脸,自己还真的不是来看林曜的。
林曜就住顾舒窈的楼上,他长得好,父亲是厂里的车间主任,妈妈在供销社上班,是筒子楼让人羡慕的一家,不少有闺女人眼里的香饽饽,不少同龄女孩的爱恋情人。
顾舒窈和他小时候玩的好,现在长大了就见面打个招呼,偏偏自己妈和他妈妈还有点过节,就是郑念慈的塑料闺女张秀梅,这些日子可没少拿顾书仪来取笑郑念慈。
人就不能随便提人,一提就来。
就听一道温润的男声问:“在等我吗?”
三人转过头去看,黄如珠本来蹲在地上等的也站了起来,黄如珠也认识,小时候一块玩过,现在还在一个学校,不过林曜高一级。
“林曜哥”,李芳芳喊了声,低下头时不时的偷瞄。
黄如珠也跟着喊哥,筒子楼里的孩子都会哥哥姐姐的喊。
顾舒窈看着眼前的林曜,温文尔雅,戴着眼镜的眼睛很是清澈,一看就是个文化人,现在有文化的青年最吃香了,皮肤很白。
顾舒窈想到郑念慈和林婶对骂时,骂他像个小白脸。
“没有呢,林曜哥哥”
林曜看没自己什么事,就温和的打了招呼离开了。
李芳芳痴迷的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
......
顾书仪本来就不爱上学,在这里一开始大家嫌她长的老皮肤黑,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后面有不少小姑娘讨好她,说她爸爸是公安局局长,妈妈是妇女主任。
她一开始以为父母是双职工已经很厉害了,以前在村里一家有个工人就了不起了,结果自己父母还是领导。
不少女生拿糖果发夹头绳来讨好顾书仪,顾书仪说什么,那些女生都吹捧,顾书仪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就期待上学了。
可以打扮了,顾书仪就疯狂的打扮自己,郑念慈顾军生对她亏欠,给的零花钱她都花在了打扮上。
现在她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在学校还嫌厕所不好,要憋着回家上。
顾书仪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就去上厕所,刚好遇到了冲过来的黄如珠,两人挤一个坑位碰到了一起。
黄如珠语气带着急躁往里挤:“同志,我很急,让我先上吧”。
顾书仪这段时间可没少跟郑念慈去供销社抢东西,一把拎着女孩的后衣领,把眼前的女孩往外面扯,嘴里不服输的说:“我先来的“。
“同志,你让我先上吧,我马上要尿出来了’’。
“我拉屎,我更着急,你让开”。
两人争着的时候,隔壁厕所的大姐马上提了裤子出来,大声的说:“哎哟喂,你们抢屎回去种菜呢”。
趁黄如珠听傻了,顾书仪立马跑进去关门,黄如珠气的差点尿出来,然后进了刚刚那大妈的厕所。
大妈看没有热闹看就回去了。
舒服了的黄如珠才闻到厕所的臭味,刚刚那大妈忙着出去看热闹没冲水,忍不住yue了起来,眼睛里冒起了泪花,忍不住说:“臭死了”。
隔壁厕所的顾书仪以为对方在说自己,想着刚刚那楼下的大妈好像走了,就边提裤子边说:“你以为自己有多香,估计家里都没有厕所,以前都在野地里上的厕所吧”。
黄如珠也不是没上过公共厕所,学校里的厕所还不如这里的,她只是下意识说句事实罢了,没想到对方这么说话。
顾书仪出去发现对方盯着自己,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两湖汪水,明明眼神是厌烦的盯着顾书仪,在顾书仪看来却是眼睛湿漉漉的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郑念慈拿筷子敲了下小儿子的头,没好气的说:“叫什么小姐,叫姐姐或者小姐姐”。
现在可不许叫小姐,没得和小资扯上关系,平时邻居说顾家的闺女样的跟大小姐似的,郑念慈都得黑脸,现在大小姐可不是什么好词。
“大姐叫什么呀?”
“红芳”。
郑念慈把丈夫说的名字说了出来。
“书红芳啊”。
顾家这一辈都是书字辈,兄弟俩就这么问了。
这话把郑念慈问沉默了。
在兄弟俩的好奇中,母女俩的忐忑中,终于到了顾军生从西北出差回来的日子。
郑念慈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亲闺女心情是复杂的,觉得对方受了那么多的苦,又觉得要是丈夫没发现就好了,这样窈窈就还是自己亲闺女了,也没这烦心事。
顾军生是晚上到达的火车,要是平常顾母郑念慈早就让几个孩子去睡觉了,但今天几个孩子在客厅里等,郑念慈也没说什么。
要突然面对一个失散多年的闺女,她的心情此刻正焦躁不安。
顾舒窈内心比郑念慈还忐忑不安,自己不是这个家的闺女,她怕回来的亲闺女不喜欢自己,也怕父母不再喜爱自己。
至于双胞胎,兄弟俩可兴奋了,满心期待着父亲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以前父亲总说他以前在西北怎么样怎么样,现在去西北了肯定会带好东西回来吧。
至于说要回来的姐姐,两人还是陌生的,他们从未听说过还有个亲姐姐,大不了也就和现在这个姐姐一样吧。
在几人的等待中,顾军生就带着一个女孩回来了。
女孩穿着件红色的上衣,可能是多次水洗的缘故,颜色不是很鲜艳,有点偏淡红了。
裤子是常见的藏青色,膝盖处有浅蓝色布料补的补丁,脚上是双磨损严重的布鞋,鞋面已经开始起球发白了。
扎着两条细细的麻花辫,留着厚厚的刘海,五官精致长了张国字脸,是现在流行的长相打扮。
“孩子,你受苦了,我可怜的闺女,那天杀的人贩子……”。
郑念慈一把抱着女孩哭了起来,没见到人之前她只是愧疚怀疑,但见到这和自己长的那么像,眼泪就情不自禁冒了出来,这可能就是血脉相连吧。
蒋红芳拘谨的还没来的及打量,就被生母抱进了怀里,闻着母亲身上香香的味道,她也忍不住痛哭了起来,哭自己见到了亲妈,也哭自己受了那么多年的苦。
虽然前几天已经哭过了,但看到这样的场景,顾舒窈的眼眶又忍不住泛红了,自己的家又在哪呢?但为了不让人误会自己是不欢迎这个姐姐,她也只能强行忍住。
只有顾军生三人傻站着,双胞胎想看顾军生有没有带好吃的回来,顾军生想抱一下自己快一个月没见的俩儿子。
顾军生对于这个场景早有预料,要不是长的像他也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认出来,他的媳妇是个心软的,尽管电话里说的有多不好,但看到人了总归不一样。
郑念慈哭了一会情绪稳定了,才闻到蒋红芳身上散发出来的汗臭 混和着火车的味道,想到大夏天的她在火车上好几天没洗澡,郑念慈的脸色一僵。
强装自然扶起亲闺女,给将红芳介绍。
“闺女,我是你妈妈,这是你妹妹,窈窈,这是你双胞胎弟弟,老弟和小弟”。
郑念慈虽然介绍了,但完全没介绍明白。
顾家有五口人,顾父顾军生是四九城乡下人,当兵后转业回了四九城公安局,现在已经是副局长了;顾母郑念慈是城里人,随军时在军营妇联工作,丈夫因伤转业后也随着转业回了四九城,现在是街道妇联的副妇女主任。
闺女顾舒窈今年十六,在读高一。
双胞胎九岁小学二年级,是异卵双胞胎,就是一个像爸一个像妈才是双胞胎在附近比较出名的原因,不少人都说着两孩子端水端的平,像爸的有了像妈的也有了。
顾舒窈反应快的叫:“姐姐”。
顾小弟机灵的也跟着喊了声姐。
只有顾老弟反应慢傻愣愣的被郑念慈拍了下头。
“咋不喊人?”
顾老弟委屈的喊“姐”。
蒋红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应,只能学着村里知青的样说:“弟弟妹妹好,额叫蒋红芳”。
顾老弟:?鹅叫?哪有鹅?
郑念慈听到蒋红芳明显的家乡话,眼前一黑,感觉自己回到以前住西北军区遇到本地乡下来的军属。
这样可不好说是从爷爷奶奶家来的,爷爷奶奶家住四九城乡下的,说的口音也是四九城口音啊。
郑念慈不悦的看着顾军生,在火车上也不教一下,这刚回来自己也不好让她少说话的。
顾军生没注意到媳妇的眼神,正乐呵呵的和双胞胎儿子讲西北的趣事。
蒋红芳正认真看着顾舒窈,在火车上她听父亲说过家里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她当时就想原来还有个女孩啊,难怪现在才找回自己,在她的观念里一个家有一个闺女就够了,刚好帮母亲干活,多了就浪费粮食。
蒋红芳希望妹妹比自己小很多,年纪小就好相处很多,这样一个农村人一个城里人差别应该不会很大吧。
当顾军生高兴的说妹妹和自己年龄一样时,蒋红芳一点都不高兴。
现在一有空蒋红芳就打量起了家里的女孩,自己也是这个家的闺女,现在家里的女孩过的怎么样,就能看出自己以后会过怎么样的日子。
没想到一看,蒋红芳就愣住了,世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比知青里最漂亮的城里女孩还要漂亮的很多很多。
顾舒窈乖乖的站在那,身上穿着碎花睡衣,巴掌小脸,大眼睛白皮肤,一头黑发浓的像瀑布一样披散开来,衬的脸鹅蛋小脸更小。
她的额头光洁又饱满,比现在流行的留刘海还要好看,好看的眉眼因为刚刚哭过泛着红。
看对方唇红齿白美的像画出来似的,蒋红芳都不敢和她对视,这么好看的人真的是自己的妹妹吗?
她为什么哭,是为了自己回来开心的哭吗,还是怕自己跟她抢……。
。
顾老太开心的摸了下眼前的两个乖孙,然后看着半天没出声的顾书仪说:“这就是老二家找回来的大闺女吧,怎么连人都不会喊”。
顾小叔喝了口顾老弟倒的水,震惊还没消的说:“跟我二哥可真像啊,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难怪能找回来”。
心里暗道还好丢的是这个,要是丢的是漂亮的那个侄女就可惜了,又忍不住看向双胞胎小侄子,顾老弟长大了也不会这么丑吧。
自己以后可不要生双胞胎,一个丑的还能勉强养养,一个好看一个丑,哪天要是把丑的那个扔了咋办。
上次郑念慈去乡下吵了一架,老顾家的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是到了每个月送养老钱的日子,郑念慈还没来送,老顾家人才问顾老太,郑念慈为什么来吵。
实在瞒不住了顾老太才跟家里人说,当初在医院的时候郑念慈的大闺女被人偷走了,现在孩子找着了,郑念慈嫌她没看好孩子弄丢了就跟她吵了。
老顾家人都听傻了,这当初二房一下子生了俩儿子,已经够让人羡慕了,结果闺女也一下子生了俩,这要是再生一胎岂不是可以凑六个。
那顾舒窈都这么漂亮的,那丢了的双胞胎姐姐不也一样,丢了个金凤凰能不来吵吗?
但是一来到看着眼前跟二哥一样的顾书仪,顾小叔心里大为失望。本来还怕二嫂不轻易原谅自己妈的,但是丢的是丑的那个倒也让人感觉还好,真不知道二哥二嫂怎么生的孩子各长各的。
想完这些顾小叔抬手弹了顾小弟一脑瓜子,还是你小子会长。
莫名挨了一弹指的顾小弟:???
顾书仪长的也不丑,出门也是会被夸长的俊的,但几人对标的是顾舒窈和吴雅雅吴翠翠。
顾书仪看着眼前三个穿着补丁衣服不停打量自己的人,有点傻眼,听刚刚顾舒窈三个喊的,意思是这三人是乡下的奶奶?
虽然听过郑念慈说顾军生的老家在乡下,但是亲眼看到这些农村人,顾书仪眼里还是露出了嫌弃之色。
顾老太也嫌这丫头跟哑巴似的,心里想了其他,眼睛滴溜溜的转,突然摸起了顾书仪的脸。
顾书仪还没来得急嫌弃这充满岁月的手,就听见老人夸张的喊声:“我的老天爷哟,总算是把我可怜的孙女找回来了…”
“这天杀的拐子,不得好死哦……,我的乖孙女哦。
顾小叔看的一愣一愣的,要说做样子还是他老娘会,配合的在一旁喊:“我可怜的侄女哦,好好的城里日子没过上……”。
顾老太眼看着自己儿子要演过头了,立马拉起他瞪了一眼。
顾书仪还没感动几秒,戏就结束了。
抹去莫须有的眼泪,然后从兜里掏出煮熟的野鸡蛋塞到顾书仪手里。
“闺女,熟的,吃吧,闺女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吧,补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几句话说的顾书仪心坎上了,想到以前过的苦日子以为顾老太真的心疼自己,泪眼汪汪的攥紧了手里的鸡蛋,两个鸡蛋很小,一只手就可以握紧。
顾书仪回到这个家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关心直白的说她以前受了多少苦。顾军生郑念慈虽然会对她愧疚,但都没有明面上关心她以前过的怎么样,只有自己诉苦的时候才会露出愧疚之色对她好。
顾书仪被感动的稀里哗啦,本来她还嫌自己和弟弟的名字有点像,但是没想到原来姥姥姥爷这么疼爱自己,在自己刚出生时就给自己取名都这么重视,对自己抱有这么大的期望。
其实顾书仪想多了些,名字是郑老太在她回来后取的,郑姥爷都不管这些的,就算以前就上过扫盲班,连字都识的不多。
郑老太想着走丢了肯定是命不好,那就沾点命好的,当初郑念慈就是随了她姐姐郑延慈,看现在生活过的多好。
本来想随顾舒窈,是老姐妹说两人犯冲,才随了她亲弟弟顾书屿的。
关心问候了些许,顾老太才直问主题。
“你妈有和你说去你奶奶家吧”。
顾书仪点头,她听母亲说过暑假去老顾家的事情,说是弟弟们每年都去,她以为姥姥说的是这件事。
“你也别怨你妈,城里也没什么好的,方方面面都要钱来算计,回你亲奶奶那,也不会亏待了你”。
“我知道的,姥姥,我也见过奶奶了,奶奶对我挺好的,还给了我鸡蛋发绳…”。
……
顾舒窈也不知道两人聊了什么,顾书仪出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挽着郑老太很是亲密的样子。
眼睛都要肿起来了,还不忘记一副姥姥也疼我的样子看顾舒窈。
郑蓉蓉对顾舒窈说:“这书仪姐,怎么跟奶奶关系这么好了”。
郑蓉蓉不理解,自己妈老让自己讨好奶奶,但是奶奶怎么对每个外孙都比对自己好,明明自己是亲孙。
黄如珠来的时候,穿了一身黄色的布拉吉,头上还带了同色发带,脚上穿着小皮鞋,还有一个包包,她一来老郑家都亮堂了不少。
和她一起来的妇人,和她一样是一头卷起来的头发,美貌的加持下还显得十分端庄优雅,一看就像富家太太。
顾书仪想到了顾老太说的仪,淑仪,感觉这个字更配这位夫人。
还有一个男孩和黄如珠年龄差不多,长的很斯文,手里抱了很多东西。
顾书仪没想到的黄如珠也来了,在她认为黄如珠和奶奶一样是乡下的,认真想了下才反应过来表姐妹是妈妈家的亲戚,堂姐妹才是奶奶家的。
姥姥家是城里的,那黄如珠不会也是城里的吧。
这真的是妈妈的姐妹吗? 为什么明明是一家人,有的人就长的那么好看。
也不是自己妈不好看,但是这大姨也太好看了吧。
顾书仪低头看着黄如珠脚上和上次不一样的皮鞋,现在就算有人跟她说黄如珠是农村人,打死她,她也不相信。
小舅妈更是比刚刚顾家来了还热情,连着在厨房的大舅妈,大舅都热情了很多,出来接过黄四宝手里的东西。
一堆人闹哄哄的进来,把本来不大的堂屋挤得更是狭小。
郑念慈有点尴尬的站在郑老太旁边,郑老太直走过去拉住黄如珠的手笑着招呼顾大姨。
黄如珠一眼看到了顾舒窈,扔开郑老太的手,连忙去跟顾舒窈聊天。
顾书仪看着郑老太,郑老太看着黄如珠,黄如珠看着顾舒窈。
顾大舅妈也和顾大姨聊着天,完全没有刚刚那不擅长社交在厨房忙碌的样子。
小舅妈看着自己闺女示意,郑蓉蓉装不知看向其他地方,她知道自己妈的意思,想让自己和表姐打好关系,可是这俩人压根不喜欢自己,黄如珠背的那个小包是真的好好看……。
“哐当”一声响,房屋里的母女俩一愣,接着是赶紧跑出来看。
顾舒窈正脸色煞白的站在门口,地上的红牡丹陶瓷盆显然是刚刚出动静的来源。
郑念慈心慌的看闺女又转头看母亲,脸上都是懊悔不已,郑老太手脚慌乱的把顾舒窈带进房里。
顾舒窈神情恍惚的跟着走,她不相信刚刚听到的话,又觉得难怪,难怪妈妈这几天老去邮局打电话,难怪这几天只要被人提起自己是妈妈的闺女,妈妈就会黑脸。
顾舒窈其实遇到过被调换孩子的家庭,有在医院男孩变女孩的,有同个大院一块生活发现对方孩子更像自己的,养不起给别人的,也有嫌是女孩被丢掉长大后父母找来的。
顾舒窈觉得有很多类似的家庭,连筒子楼里也有拿去换粮食的。
她有时候也想过自己比顾家人好看太多,没少幻想过自己是捡来的,但这也不代表真的想。
如果自己不是亲生的,亲生的要回来了,那自己该去哪里,自己是谁家的孩子。
郑念慈郑老太不知道顾舒窈听到了多少,看这反应八成是听见了不少,但还是抱有丝希望的说刚刚说的是别人家。
顾舒窈认真打量着郑念慈的脸,除了脸形像,鼻子眼睛没有一个像的地方,难怪筒子楼的人会那么说。
因为顾舒窈长的好,筒子楼里的邻居没少说顾舒窈好看的不像顾家亲生的。
郑念慈看闺女好半天没有反应,好半天才哭了出来,连忙手忙脚乱的给闺女擦着眼泪,心疼的不行,哪还有前几日的怨气。
郑老太倒是反而松了口气,没吓傻就好,知道也没事,哭一场就好了。
“妈妈,我真的不是你生的吗?”。
顾舒窈从刚刚的对话里已经大概听出来了,自己不是亲生的,现在要把亲生的接回来了,但顾舒窈还是不死心的问。
父母对她确实好,这也是她没怀疑过的原因。
“窈窈,你别哭了,你哭的妈妈心都要疼化了,你就是妈妈的闺女,刚刚都是妈妈胡说的”。
“窈窈,姥的乖孙,你别哭了,就多了个姐姐而已,还是和现在一样的”。
郑老太把顾舒窈抱进了怀里,用手给顾舒窈擦着眼泪,往日讲究的姥孙三人,都没心情拿手帕擦。
怎么会一样,自己不是亲生的怎么会一样,一切都不一样了。
如果对方在西北农村的话,那是不是自己以后都要去农村生活了,顾舒窈是知道农村的日子的,有干不完的农活,自己回去要是干的不好会不会遭嫌弃。
因为对这未知的恐惧,顾舒窈强忍着没有问出口自己本来的家,欺骗自己只要不问就不会回去。
看着顾舒窈眼泪两三滴的往下掉,郑念慈都要心疼坏了,也跟着掉眼泪,心里怪自己刚刚嘴上没把门,明明都商量好了。
郑老太没好气的瞪闺女一眼,就不应该把顾舒窈带过来,等下亲闺女没感情,养了那么久的闺女又生分了。
怎么安慰都没有用,郑念慈知道顾舒窈这次是真的伤心了,只能焦急的继续劝。
听着妈妈姥姥的安慰,顾舒窈脑子开始异常的清醒,没有一开始知道时的天旋地转。
如果留下来的话,对方应该会怪自己抢了她的生活吧,她过的不好的话,妈妈也会怪自己吧。
城里有些父母养不过来就会把孩子送乡下爷奶家去,回来了父母也会和孩子生分,孩子也会心理不平衡的埋怨城里的父母姐妹兄弟,多少都会生嫌隙。
别说自己这还不是那回事,是直接抱错了孩子,顾舒窈想到了这几天郑念慈的忽冷忽热,顾舒窈心一横的说:“妈妈,我也回去吧”。
郑念慈没反应过来,傻愣愣的问:“回,回哪去?”
“回…回我自己本来的家去,这是她的家,我不能那么自私的霸占她的位置”。
顾舒窈抽噎着说,她在心里给自己做心理安慰,自己留下来的话,迟早都会出问题的,说不定那个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就当下乡当知青了吧。
顾舒窈也不知道事情经过,从刚刚偷听到的内容里,应该是当初在西北生时被抱错了,顾舒窈只祈祷事情没那么糟,不是自己亲生父母偷换的孩子。
这次轮到郑念慈慌了,她这些日子是会想自己把顾舒窈照顾的这么好,亲闺女却在乡下受苦,但她从来没想过把顾舒窈送回去,要不是被顾舒窈听到了,都打算瞒着这件事。
“窈窈,你不能回去,你回去了妈妈怎么办啊,接她回来你就是多了个姐姐而已,你要是真的不喜欢她,妈妈…妈妈把她送你奶…”。
意识到闺女要说什么,郑老太反应快的掐了把闺女的大腿。
什么话都往外说,就算真打算送乡下爷奶家去也不能说是因为她的缘故啊,这样以后姐妹俩八成不合。
“窈窈,这不是你的错,你不用回去”。
“姥姥,可是…那她怎么办”。
“把她接回来就是,家里又不是多养不起一个孩子,窈窈,是真的只多个姐姐而已,到时候和老弟小弟一样,你们就是双胞胎姐妹”。
“窈窈,你不要想太多,你永远都是这个家的孩子,你姐姐她只是被偷走了,那是人贩子不是你的父母”。
顾舒窈只听到了那句人贩子,没听到后面那句,只想着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真的是被调换的,那调换她们的,肯定是自己爸妈吧,那自己就是罪人的孩子了,顾舒窈更确定自己要回去了。
经过郑念慈郑老太的轮番解释,顾舒窈才知道事情的完整,自己是在医院被顾奶奶捡到的。对方压根不是自己的父母,那家人偷走了顾家的孩子并不是换走的,如果顾舒窈去的话可能会被卖给村里的老光棍。
顾舒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欺骗自己,前几天妈妈是真的回了趟乡下奶奶家,气呼呼的回来连粮食也没带。
先死皮赖脸的待着吧,找着工作提前高中毕业搬出也行,顾舒窈这么想着就没提回去的事了。
顾舒窈从小到大都是在附近上的学,学校有不少和顾舒窈一个小学初中上来的,顾舒窈长的好的名声,比许明珠出名多了。
大家谈起学校里的人物,首先说到的女生就是顾舒窈黄如珠,然后才是许明珠。
要说长相三人都不相上下,但是黄如珠家世好,让人觉得高攀,许明珠性格泼辣,长的还高,让人望而却步,顾舒窈看起来温柔乖巧说话还软绵绵的。
而且顾家也是附近出了名的幸福人家,虽然父母是做领导的,但家境还好的觉得也不是不可能。
许明珠最看不惯的是顾舒窈,都是四九城口音,就她说话腻腻歪歪的,明明就没有表面上那么乖巧完美,除了她却没人能看出来顾舒窈的真面目,偏黄如珠还和她关系好。
也有不少女生觉得顾舒窈装,说话总感觉在撒娇,但又一边学她说话。
顾舒窈也不知道别人说她说话太温柔了,是什么意思,她只是正常有礼貌的说话啊。
许明珠的操作,已经成为顾舒窈上学日常中的一部分。
许明珠这个小学生的样子,倒是让顾舒窈的心情好了点。
放学的时候,郑念慈和往常一样来接顾舒窈回家。
顾舒窈的学校离家三里地,而郑念慈上班的妇联在另外一个方向。
妇联都是六点下班的,顾舒窈还不到四点就放学了,但妇联上班时间自由,主要负责调解家庭矛盾的,只要把手头的活干完了就行,不好的地方就是有时候在家被周边的街访找上门时,也得去帮忙调解一下。
因为上班时间自由,郑念慈特意调开时间,几乎每天都来接顾舒窈上学放学。
接完再回去上班去供销社买菜,但今天郑念慈却早买好了菜,有时候供销社抢菜,妇联的人就会上着班去抢。
可能是不是亲生的,底气不足了。顾舒窈就说:“妈妈,要不我以后自己回吧”。
郑念慈狐疑的问:“你不会谈对象了吧”。
郑念慈每天来接顾舒窈的原因,就是怕顾舒窈被人骗走了,主要是长的好看她觉得不安全。
在学校给顾舒窈送吃的送情书的人不少,顾舒窈小学的时候没少凭着长的好哄骗同学的吃的,上了初中郑念慈就言辞制止了,怕被穷小子拿点吃的骗走,就每天来接。
“没,我可以自己回去的,也没多远”。
顾舒窈是真的觉得没什么必要,高中读完了没大学上,现在学校放学早,四点的太阳大的很,就算是冬天也还没天黑。
“我有空就接你,这么点距离也不碍事,你不要随随便便谈对象知道没有”。
“要找也要找个条件好的,不要看人模狗样的就信了,多的是人在家穿破衣裳,好衣服留着上学穿的……,谁知道家里怎么样,不要到时候毕业了没有工作,还得跟着下乡去”。
“窈窈,你长的好,等毕业年龄够了,妈再给你好好挑挑……”
郑念慈又开始了一路的说叫。
到了筒子楼,郑念慈拎着一堆菜往家走,顾舒窈也没问为什么不让她领回去,应该是为了蒋红芳就早下班了。
果然一回去郑念慈就问:“红芳,你今天没有出去吧”。
蒋红芳摇头说没有,她连尿尿都是跑到双胞胎房间尿壶上的,家里没有表,她以为时间过的那么快,他们那么快就下班放学了。
郑念慈松了口气,看到蒋红芳手里擦东西的布,尖声叫:“你在干什么”。
蒋红芳不好意思的说:“我在家闲着没事,就找点活干”。
蒋红芳今天扫了地,看没什么事了就找了块擦东西的布,擦家具,她想着自己这么勤快肯定会招人喜欢,说不定还能得到夸奖。
没想到郑念慈却说:“你拿擦厨房的布擦桌椅”。
蒋红芳慌神的看着手里的布,她也不知道这布是干什么的,她只是看这布晾在厨房,她还感慨这么好的布都可以拿来做衣裳了。
郑念慈重新打了水拿了布擦桌椅,教导道:“这布有分类的,下次你不知道你就先问问”。
蒋红芳只能尴尬的点头说好,此时的她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顾舒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先回房间放书包。
郑念慈看着蒋红芳还是昨天那灰尘仆仆的样子,这孩子也不知道收拾收拾,想到现在澡房还没多少人,就和顾舒窈说。
“窈窈,你带你姐姐去楼下浴室洗个澡”。
“好的,妈妈”。
筒子楼的公共浴室在一楼,每个月的水费按每户的人头收费,不管你有没有去洗。
每家的电费是按灯泡瓦数有没有其他电器收费的,目前筒子楼里就只有一户人家有黑白电视,顾家只有收音机,想买电视但是没有电视机票。
水的话每层楼都有个水房,家里是没有水龙头的,要水只能去那打,按一层楼收费,一层楼再按人头收费的,16岁以下的小孩算半个人,顾舒窈今年刚好算一个人。
郑念慈看着蒋红芳抱着的补丁衣服,又忍不住皱眉说。
“窈窈,给你姐拿两件不常穿的衣服”。
蒋红芳注意到郑念慈脸上的嫌弃,只能用脚尖弄着地板。
郑念慈这么说,顾舒窈可不敢这么干,不知道该拿哪两件,就带蒋红芳进房间让她自己挑。
蒋红芳一进去首先闻到的就是香味,蒋红芳记得自己第一次闻到带香味的屋子是在村里的知青房里。
当她跟其中一个知青熟了后支吾的问出口时,知青笑着说“女孩子本来就是香的呀,你以为是臭男人啊,当时还有女知青嘲笑她,可能村里的女人家里都是臭的吧,哈哈哈…”
整个房间充满了粉色,她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粉,而且为什么感觉比弟弟的房间还要大。
昨天的拥有新房间的喜悦感,此刻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蒋红芳认真打量着房间,情不自禁的往里走,突然看见靠墙的床那边有个婴孩对她笑,咧着红嘴瞪大了眼睛,还不止是一个。
“啊!!!”
顾舒窈坦荡的点点头:“是我的姐姐呢”。
“那乡巴佬还真的是你姐姐啊,不是说你家就你一个女孩吗”
和顾舒窈不对付的许明珠声音大的一个班都听的见。
顾舒窈还没来的急说什么,离的远的黄如珠一听到这,就立马大声的反驳:“不可能,顾舒窈就只有我一个姐姐‘’。
众人看着激动的走过来的黄如珠,黄如珠和顾舒窈是表姐妹,这件事黄如珠说过很多次,班里人都知道。
许明珠可不管是不是亲姐姐,她只知道那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能让顾舒窈丢脸的土包子。
“那个土包子肯定是她姐姐,不然怎么住她家里”。
有同学单纯的说:“万一只是来城里住几天呢。”
许明珠也知道可能是这个原由,但还是嘴硬的说:“哪有亲戚好端端的住过来的,而且和顾舒窈长的那么像。”
有见过的同学小声的说不像,被许明珠瞪了一眼。
“就算是亲戚,谁家亲戚过来住还过来上学的。”
现在确实很少上学住别人家的,大部分都住学校。
越说许明珠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信誓旦旦的说那个土包子就是顾舒窈的姐姐。
顾舒窈倒是不知道姥姥她们有没有跟大姨家里说,扯了扯黄如珠的衣服,阻止她冲上去,声音不小的解释:“是我亲姐姐,她以前身体不好,在乡下养身体”。
“啊?”。
黄如珠心里疑惑,裤子被坐着的顾舒窈扯着没有继续开口,想着待会问问。
“哈哈,身体不好去乡下养病,以前都不说还有个姐姐的,顾舒窈家里也没多爱闺女呀……”
难得看顾舒窈不好,许明珠就像只花孔雀一样到处说。
同学都偷偷八卦讨论起了,他们觉得顾舒窈家也没那么完美了,在乡下养身体八成是借口,就看到农村人挤城里的,没看到有人想去乡下的,虽然听农村粮食多,但是一年到头都得下地干农活,还没有粮票肉票,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啊,在普通人家里都是让身体好不受宠的孩子下乡当知青的。
等人散的差不多了,黄如珠就激动的在顾舒窈的耳边小声问怎么回事,她可不知道顾家那边还有什么闺女,顾家最大的女孩就是顾舒窈了。
顾舒窈解释了些可以解释的:“就是我亲姐,以前住乡下,她叫顾书仪,你可以回家问问你妈妈”。
黄如珠继续问,顾舒窈也是表示详细的不清楚。
“那她人怎么样,长的像你吗?”
顾舒窈笑着说:“不像我,要像也是像我爸妈呀”。
黄如珠觉得不像顾舒窈的话,肯定是不好看的。就像顾老弟不像顾舒窈就挺丑的,自己哥哥也跟自己不像也是个丑八怪。
“那她多大啊,我也得叫姐啊”
黄如珠感到有点失落,在奶奶家自己是最小的女孩,在姥姥家才是最大的女孩。
顾舒窈:“应该是吧”
黄如珠觉得顾舒窈这话说的有些奇怪,但也不知道奇怪在哪。
黄如珠一放学来不及回家问情况,就兴冲冲的表示要跟顾舒窈回家看一下了。
顾舒窈无奈只能被拉着走。
在校门口等的郑念慈看到的就是,闺女被拉着跑,这前头风风火火的也就只有珠珠了,连忙过去询问情况,窈窈也没跟提前跟她说要去姨家呀。
眼尖的顾舒窈看到了往自己推自行车过来的郑念慈,跑过去甜甜的喊了声“妈妈”。
黄如珠也礼貌的喊了声“小姨”。
郑念慈笑着说:“才几天不见,珠珠又变好看了”。
转头笑着责怪顾舒窈:“你这孩子,去珠珠家怎么不提前跟妈妈说一下。
黄如珠解释道:“不是去我家,是我去小姨家玩”。
郑念慈听到这话只以为黄如珠跟以往一样在学校闯祸了,或者考试考差了不敢回家,笑着答应:“行,那待会小姨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虾,晚上给你做炸虾丸”。
黄如珠摇头表示不要还用手翻着嘴皮给郑念慈看:“小姨,我嘴巴里都长泡了,小姨你做虾丸汤吧”。
郑念慈看着黄如珠嘴唇里发白的一个小泡,还真是,这谁家还能吃炸物吃上火的。
脸上关心的笑着说:“行,你这怎么搞的,疼不疼啊”。
黄如珠:“我妈说我炸虾吃多了,不喝水就长了,小姨你回去上班吧,我和窈窈先走了”。
郑念慈笑着答应,让顾舒窈好好招待黄如珠,照常问了句要不要给黄家打电话告知一下。
黄如珠笑着说好,然后拉顾舒窈进了车内。
吉普车是黄如珠爷爷的,黄家爷爷是外交官国家给配了车,来接黄如珠是因为学校离的远。
黄如珠当时报来这就是打着不住家的心思,没想到那么远了还是得每天接回去,就是可怜了她的同胞哥哥,有时候吉普车没空还得让他亲自坐公交车来接。
郑念慈踏着自行车去供销社买虾,看着吉普车远去的车尾巴不由羡慕,连尾气都好闻的紧。
“窈窈”
顾舒窈和黄如珠刚回到筒子楼就被一个扎着低双马尾的女孩喊住了。
顾舒窈转头看是隔壁栋的李芳芳,李芳芳和顾书仪一个初中,平时住学校今天怎么会在家,而且初中放学时间晚,现在也不应该在家。
顾舒窈笑着回应:“怎么了,芳芳”。
李芳芳结巴的说:“没…没,就喊喊你”。
李芳芳算是顾舒窈在筒子楼同龄的玩伴了。
黄如珠站在一旁等着她们聊天,虽然她也认识李芳芳,但不熟,那是窈窈的朋友。
李芳芳也是看朋友的朋友在,没往常那么自在。
顾舒窈关心的问:“你今天怎么回来的那么早”。
听到顾舒窈的关心,李芳芳笑着说:“没什么事,就今天轮到我班上大劳动了,所以干完活的同学就可以先放学,刚好明天放假,我就回来了”。
顾舒窈点点头,让李芳芳明天去她家玩。
黄如珠都来了,顾舒窈明天肯定得陪黄如珠,李芳芳也不是很想和黄如珠待一块,在她眼里三人一块玩,她们俩像天鹅,自己像那丑鸭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