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良心推荐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良心推荐

石头会长大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中的人物周芷兰张建国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石头会长大”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内容概括:张建国因为父亲被人打死,变得胆小怕事又老实,他虽然心善余生却过的无比坎坷。再睁开就回到了五十年前,这一世他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有仇不报非君子!而此时家里挖地窖,挖到了一个地下溶洞,溶洞里有大量的水源和鱼!有了这些物资,他不但带上家里过上好日子,顺便还给父亲报仇,只是在报仇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针对他家的阴谋……顺便收获了一个让他想不到的爱情,原来性格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主角:周芷兰张建国   更新:2025-07-04 18: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芷兰张建国的现代都市小说《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良心推荐》,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中的人物周芷兰张建国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石头会长大”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内容概括:张建国因为父亲被人打死,变得胆小怕事又老实,他虽然心善余生却过的无比坎坷。再睁开就回到了五十年前,这一世他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有仇不报非君子!而此时家里挖地窖,挖到了一个地下溶洞,溶洞里有大量的水源和鱼!有了这些物资,他不但带上家里过上好日子,顺便还给父亲报仇,只是在报仇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针对他家的阴谋……顺便收获了一个让他想不到的爱情,原来性格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良心推荐》精彩片段

下次,什么时候来卖鱼,因为中间有两天她来了,没买到鱼。
“一般过两三天会来一次,毕竟这鱼也不是天天有……”
张建国故意这样说,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天天卖鱼,主要是提心吊胆的有点担心,怕被抓了典型被批斗。
“嗯,好,过两三天我再来买,你家的鱼真的很好吃!”
那姑娘这次的话多点,张建国正想问问她这两条大鱼咋拿,就看到不远处走过来一个高个的男人,看着也有几分熟悉,应该是上次和她一起过来的男人。
所以张建国剩下的话也就没问了。
除掉卖给这姑娘是两条大鱼有三十斤外,张建国还做了一笔大生意,卖了一笔二百斤的,是一个有点胖的中年男人买下来的。
他也问了一下,张建国他们下次什么时候有鱼,除掉这种鲢鱼,还有没有其它的鱼卖?
张建国说是泥鳅,倒是被他嫌弃了一下,说泥鳅没啥肉,味道差远了。
要不是张建国还惦记着张五让给他留点鱼,这鱼最后都得全卖光了。
这一次也卖了五百三十块钱。
而且时间比较早,张建国和父亲商量着在黑市上多转转,给家里多添点东西,这马上天就要冷了,家里人得买两双解放鞋或者棉鞋。
解放鞋是橡胶底,结实耐穿还舒服,就是有点贵,一双鞋都要一块多钱。
供销社卖一块二一双,有时候还没有码子,这黑市上卖一块钱一双,张建国给父母和自己都买了一双。
除掉解放鞋,家里要买的东西可不少。
像猪油还有肉,以及鸡这些都需要买,还有鸡蛋以及白糖还有布,算一算家里啥都缺。
张建国去的早,还买到一块猪油,是上好的猪板油有五斤重,看着膘很厚雪白的价钱比猪肉都贵,一斤六毛钱一块猪油就要了三块钱。
还有盐,这东西家里也少不了,特别是最近家里腌鱼,最费盐。
张建国一口气买五斤,看的卖盐的小贩都有些惊讶,毕竟这年头买盐鲜少有这样大方的,一般人家就买二两盐。
除了买盐,张建国走一圈,目光一下被一样东西吸引了。
张建国看到很多毛茸茸的小鸡仔,都被人用厚稻草包着,挤在一个竹篮子里叽叽喳喳的发出并不大的声音。
其实张建国想买母鸡。
可是卖母鸡的人并不是很多,他看了一大圈都没看到,只有这些小鸡仔。
这会天还没冷到下雪结冰,要是家里有母鸡,其实这些小鸡仔也能养活,给点小米啥的很容易养活。
那种小公鸡,到过年的时候直接爆炒肉贼香。
小母鸡明年春天,就可以下蛋了,就是养鸡需要不少粮食,很多人家吃饭都吃不饱,就觉得养鸡太奢侈了。
“这些小鸡怎么卖?要是价钱好,我都买了……”
张建国蹲下来他看到这卖小鸡的是一个年纪蛮大的老太婆,本来他还想讲一讲价钱,可看着老人手伸出来都裂开了,也就没吭声。
二十五只小鸡给了七块五,三毛钱一只。"



对于张建国的这种要求,黄三明显愣了一下,随即也释然了,毕竟两人都不看井,就是因为真有人起了黑心,在水井里很容易弄死人。

“行,只要你有办法找到水源,一切都依你的,赵信那边我去说……”

黄三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村里从上到下都是姓赵的,只有民兵连长是黄三,他在村里也是很有威信和真本事的,人家那枪法在部队就是神枪手,战斗力也相当强,关键是做人做事更是难得的公平。

所以,他要把张元顺调过来说是跟着张建国一起找水源,赵信虽然不乐意,但是最终还是拗不过黄三,把人调过去了。

张建国先是找到村里最大的一口井,这口水井在村中间的位置,平时出水量很大,但这会已经干枯了。

他靠着绳索下到水井的最下面,拿着洋镐在水井底部一直向下挖。

这口水井下面都是一些石头,挖起来有些费劲,张建国向下挖了一两米,也没看到水源,他的手上都起了水泡,感觉很累,看来这个地方很大概率没有水,或者并不靠近地下暗河。

只能在看看别处水井的位置了。

张建国又看了好几个地方,他琢磨着暗河的流向,最终又选了一个距离自己家不远的水井,继续挖,这一次一连着挖了一两天,下面还是石头,这让张建国有些失望。

这暗河到底通向哪里?

只要把暗河流向的位置看准了,应该就能找到水了。

张建国从井底上来的时候,等到外面的张元顺和黄三脸上都不太好看。

说是找水源,他们已经花了好几天时间,挖了两个水井,都没有什么收获,看样子半个月时间想找到水源,那是非常困难的!

“水井下面也没水吗?这贼老天,为啥老是不下雨,这可咋办呀……”

有围观的村民忍不住骂了一句,叹气,也有人冷嘲热讽,觉得他们想挖到水,那是痴人说梦话,特别是张建国,一个混子一个刺头说得怎么能算数。

亏得黄三人还不错,怎么也被张建国怂恿了,相信这样的人?

张建国听到有些人窃窃私语,这种人遇到困难,不会去想办法,反而喜欢指手画脚,去责备那些解决问题的人。

不过等到问题彻底解决后,这种人又会跳出来坐享其成。

这样的人很讨厌。

“等我歇会,再下去看看,我总觉得,是不是挖的不够深?”

张建国看看身后这口水井,总觉得这个位置跟地下暗河的走向差不多,按照道理应该是有水的,难道是因为位置不够深?

“这次换我下去挖,你歇会,我也有经验……”

这次张元顺心疼儿子,他要下井里面去,记得他们当初挖地窖的时候,也是费了老大劲,挖了许久才挖到地下溶洞和暗河里面去,这次说不定再坚持坚持,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终,张元顺下了水井,张建国在上面休息,打算过一会去换父亲起来,而这会一群人簇拥着赵信过来了。

看他那趾高气扬的样子,明显就是来兴师问罪的。

“我还以为你们有啥好办法找到水源?挖水井这个办法,村里老早就用了,这些水井我们都挖过,没用,一点用都没有,天干旱这么厉害,没水就是没水……”

赵信这一说,跟着他的人也纷纷出言指责,说张建国和张元顺这是故意拖延时间,还是去山涧那边挖路比较好,毕竟那边水源是现成的,就是没路走,要是用火药炸出一条路,大家取水也就方便了。


张建国没有理会他们这些人,而是专心的把那些从水井里面挖出来的石头扔掉。

他倒石头的时候,一直都很小心,还特意用棍子扒了扒那些石头,有人看到张建国那动作,根本没人能理解,说他疯了,有没有水源,看水井里就知道,看石头干嘛,还想在石头里找到金子吗?

“爸,继续挖,这里有红石头,我找到红石头了……”

此时的张建国居然喊了一句,因为他看到红石头,就是在他家地窖下面挖出来的红石头,

这水井底下居然也有?

这发现让张建国精神一振,看来自己猜测的还是正确的,这边的水井和地下暗河估计是相通的,只是挖的不够深而已。

果然张元顺听到儿子的话,立刻精神抖擞,这会也在水井下面发现那些红色的石头,他也十分高兴,因为这只有他们知道,红石头下面应该就有水。

两人确定这件事后,就没有别的想法了,一个劲的挖,轮流着往下挖。

又接连着挖了一天,这会村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始还有人在说各种风凉话,后面就听张元顺惊喜的喊了一声。

“有水了,水来了……”

就是这一句喊,让本来还在观望的村民们一下子沸腾了,不住的往水井边挤去,有人还不相信的一个劲喊,让他看看。

等到带着泥浆的石头被挖上来后,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不少人都要帮着下去挖水井,而原本在水井上面冷眼观看的那些人,一下子都热乎起来,纷纷来帮忙。

许多人连外衣都脱了,争先恐后的要下井帮着挖井,而张元顺被人当成英雄一般,直接给请上来了,甚至有人要把他抱起来欢呼。

实在是赵家村久旱无水,大家吃水太难了,这要是这口水井出水了,则村里所有人吃水的问题解决了!

大喜事,这是天大的喜事!

张元顺被人端来一大碗的糖水,还有人端来一个洗脸盆,有人在下面代替他挖井,有人给他搬来凳子,也有人给他打扇子问他下面水井的出水情况。

“有水渗出,就是不多,我琢磨着还往下面挖个一两米,也许就够乡亲们吃水用了……”

张元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众星捧月般的簇拥在中间,连黄三都挤不到他身边来。

一边的张建国看到这一幕,笑眯眯的打心底里高兴,父亲应该从来就没有过像这样的高光时刻,这辈子,他一定要好好活着,活成自己心底的那道光!

张建国父子两人和黄三发现新水源的时候,在赵家村成了最劲爆的消息。

全村所有人,都像是看热闹一般,全围上来了,哪怕到了天黑,所有人都举着火把,不愿意回去。

因为这口井的出水量,关系着全村人吃水的问题。

在大旱之年,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这消息已经传到乡里去,乡里都派人来检查挖井的工作。

而此时村民已经在黄三的安排下,分成了几班倒,每两个人下水井挖几筐泥沙,一个人举着火把,一个人负责挖,渗出的水已经有半米深,按照以往的经验,几乎不用继续挖等着出水就好了。

可大家伙缺水都缺怕了,这会都在坚持挖,希望水井的水能多涌出一些。

这样也够大家吃水用了。

一直到夜深了,最后一拨人浑身湿淋淋的爬上来后,说水井里面的水,已经有一米深了,黄三这才命令人们不用下去,现在派几个民兵晚上不休息,一直守在水井边。


等到明天早晨试一试这水井,到底有多深!

村里人高兴,这晚上围着水井都不愿意离去,黄三更是高兴的非要请张建国父子喝酒,说是他们立下大功劳,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感谢他。

这一次,黄三还是请来了黄大爷,张建国在家提了一篮子鸡蛋,还拿了两瓶白酒。

黄三有心,但是自己也不能不懂点人情世故。

这年头谁家也不宽裕,黄三都请自己吃了两顿饭了,自己自然不能空着手去。

黄三看到张建国父子来,老远的就迎了上来,嘴里还一个劲的说他们,来吃顿饭而已,还拿什么礼物,走的时候都给带回去。

“也没拿啥贵重的东西,刚好家里有,就顺手就带过来了,上次我妈进城买的鸡蛋吃不完……”

张建国笑笑,递过去半篓子鸡蛋,这让黄三的老婆又是一阵推辞,一个劲的说这礼物也太贵重了,哪能总是让张建国花钱?

本来只是心底高兴,想请他吃顿饭,这搞得多不好意思等等。

张建国知道这是黄三一家对自己示好的表现,也没说什么,就是笑笑,等到他们坐到桌子上,发现黄三居然上了一罐子腊肉,还杀了一只土鸡,不过土鸡是当年的公鸡,直接炒辣椒上桌。

这菜是相当硬!

“你这也太奢侈了,都把鸡端上桌了,这还没过年了……”

农家最贵重的也就是鸡,母鸡要留着下蛋换钱,那会都是叫鸡屁股银行。

公鸡除掉特定留下来的一两只做种公鸡外,其它的都会阉掉,这样阉掉的公鸡就会肯长肉,长得比较快,可以过年的时候招待贵客。

这也只有像黄三这样,家里条件好点的才会这样操作,换成其他人家,阉公鸡也是要拿来卖了换钱的。

一大盘阉公鸡炒土豆,肉质紧又鲜美,还有那罐子腊肉,油汪汪看着就眼馋人,也是有一股子独特的腊味。

喝一口小酒吃一口肉,真是幸福呀。

黄三满脸的笑容,不住的站起来给张建国和张元顺倒酒,嘴里一个劲的夸着张建国有本事,真的就找到水源了。

上次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还不信张建国说得那些话,没想到这就成了。

所以他想问一问,下一步他该怎么走?

原来上次张建国和他说过,他可以更进一步,民兵连长也是可以去当村长的。

这话让黄三半信半疑,总觉得有些不靠谱,又说自己在村里没啥威望,又不姓赵,在村里也没啥本家亲戚的,跟赵信根本就没法子比。

张建国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干,去找水源,到时候威望自然是有了。

等他有了威望,取代赵信就特别的容易了。

“黄三哥,这不算啥,你听我的,这还差一点点,村长就是你的了……”

喝酒喝的高兴,张建国看着黄三笑着说了一声,一边吃饭的张元顺有些吃惊,儿子这胆子可真大,赵信当村长都好多年了,这是随便可以取代的吗?

他这酒一喝多了,就瞎说,他都有些不信。

“来,咱们爷俩喝酒,别理他们两个小的……”

黄大爷熟络的招呼着张元顺,说有了水井以后日子就好过了,这口井距离他家很近,自己没事就可以来提上半桶水,也不用那麻烦了。

张元顺则让他别担心,说是有空自己顺便就帮他挑一缸水,够他吃好几天了。


“听说,城里有那种自己会来水的,家家户户有水有电,楼上楼下都一样,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喝的高兴了,黄大爷感叹着,张元顺也说起去县城好呀,啥都有卖的,有些他都没见过,要是天天能去县城多好呀,其实他是心底惦记着,去县城能卖鱼赚钱。

这一顿酒,一直吃到七点多,张元顺和儿子离开的时候,黄三送了很远,两人还凑在一起嘀咕了许久,以至于张元顺回去的时候还在问儿子。

他和黄三到底在说啥?

“我们在商量,怎么把赵信拉下马,这人不地道,他当村长会害死人的……”

张建国冷冷的说了一句,前世赵信没少坑害他家,父亲的死以及他家的苦难,都跟这个村长有关系,所以想日子过的好,必须把赵信给扯下马,最好把黄三送上去。

“嘘,这话可不要多说,被人听到了不得了,再说了,你能行吗?”

“行不行,爸,你等着看不就好了!”

张建国见父亲不信,索性打了一个哈哈,这院墙修起来了,在自己家院子说话做事都安全的很,没有人会注意到。

此时都到八点了,赵信家里还没有关灯,因为赵诚也在他家,哥俩人也在喝酒,桌子上放着一盘子咸鸭蛋还有花生米等。

两人正在商量着什么,气氛并不是很好。

“多个点钱吧,钱没了可以想办法再挣,但是人被关了可不行,很多地方还需要元成去疏通,而且一旦被关了,对于他以后工作影响太大了,绝对不能让他有污点,以后赵家还得靠元成……”

赵诚此时心底也在后悔,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冲动了,就算是有些事情想做,也不能被人抓住把柄了!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我得去给黄三一点压力,这个黄三吃里扒外,居然帮着张建国一家,乡里也是这点小事非要把人送到牢里去,还要得到苦主的谅解?要不,把钱送上面去,或者去求一下那个贵人,或许元成就出来了……”

赵信有些不甘心的问大哥,他可不想向张家低头,就不能惯着这些刁民。

“糊涂,好不容易搭上贵人这条线,不能就这么把机会给用掉了!等一等,或者,贵人能给我们更多……”

赵诚不同意,他叮嘱赵信得搞定张建国一家,用钱用权或者别的东西。

只要张家点头不再纠缠,愿意去乡里解释一下,说是误会撤掉状告赵元成的事情,元成就可以回来了。

等到他回来后,过了这个坎,再想收拾张家那也是易如反掌,多的是机会。

赵信虽然不情愿,但是架不住赵诚是他大哥,而且是赵家的族长。

而且赵诚说了,赵信不好出面,他们可以再找其他人去说和,并且把条件提高,多给点钱,先把张家给稳住,把赵元成捞出来再说。

张家这晚上也没睡,他们借了黄三的毛驴,毛驴就放在后院里,他们一家此时趁着今晚上大家注意力都在水井那边,打算趁着这个时间,去一趟黑市那边,主要是卖一些鲶鱼和泥鳅,再买一些粮食回来。

这几天家里吃上白米饭了,张建国的两个妹妹脸色都好了许多。

他想趁着还没变天,多囤一些粮食在家里,这样万一变天下雪后,也不至于为了家里没吃的发愁。

两人这一次装了一二百斤的泥鳅,弄了四五百斤的鲶鱼,前两次鱼装的太多,驴车有点负重跑着有些吃力。


所以这一次,他们把鱼装的少一些,这样路上也能少花一点时间。

果然,这一次他们来的很早,先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直接去摆摊。

张建国还是老习惯,先在黑市上溜达一圈,很快就看到一些很惹眼的东西,有几个明显很旧的瓷器和瓶瓶罐罐的东西,放在摊子上摆卖。

古董?

张建国的脚步停留了一下,他蹲在地摊上看了几眼,又用手摸了一下,再仔细观察了一下。

“要吗?便宜卖了,一百块一件,随便挑,也可以拿东西换……”

卖东西的是一个捂着和张建国一样很严实的男人,张建国只能看到他那一双眼睛,白眼多黑眼珠少,这种眼睛比较少见,张建国一下子就记住了。

“太贵了,没啥用处,不要!”

张建国拿起那些东西后,心底就有些明白了,也没多说什么,站起来继续往别的地方走去。

那人很有些失望,还冲着他喊,如果想要,价钱好说,好说!

这年头,一百块,那是真的很贵了,真的都有些嫌弃贵,何况还是假的。

对,这些看起来像古董的东西,其实是仿品,只是做旧的比较好,看起来是真的。

黑市上果然是鱼龙混杂,啥牛鬼蛇神都有,真货假货都有,得看眼光。

今天黑市上好像也有卖鱼的,都是卖的那种三四斤的鲤鱼和白鲢,问了一下价钱,也要五六毛,价钱和他的差不多,但是数量不是很多,大约有一百多斤。

张建国心底有数,回去的时候就把泥鳅定了四毛一斤,鲶鱼五毛,算是比较便宜。

他们在这黑市上,也算是卖出点名气,有好几个买过他家鲶鱼的人,来了直接买,还夸他家的鱼好吃没有土腥味,只是四毛一斤的泥鳅,不是很好卖。

因为这会的老百姓,对于泥鳅并不是很感冒,总觉得这不是正经鱼,要不是黑市上卖鱼的少,他们这四毛钱一斤的泥鳅都没啥人肯买,急的张元顺直叹气,说是下次不带泥鳅来了,直接带大鲶鱼,那个卖得快。

“大鲶鱼,我要最大的来一条!”

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张建国又看到那双大眼睛的姑娘,她每次都是买最大的一条鱼。

“好嘞,今天最大的鱼有八斤,送你一点泥鳅吧,带回去油炸干煸泥鳅,放点辣椒好的很!”

张建国想着泥鳅不好卖,索性送了一斤这姑娘。

“那我再买两三斤泥鳅吧,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有没有特别大的鲶鱼,有的话回头给我留一条……”

这姑娘也许看到张建国送他一斤泥鳅,犹豫一下忍不住提前定了一条鱼。

想了想,给了张建国一个地址,说是要是下次在黑市上没看到她,可以把鱼送到这家,有人会把钱给他,要大的鲶鱼。

“行!”

这算不算是多了一个固定客户?

反正张建国还是很高兴的,只是鲶鱼很快就卖完了,但是泥鳅不是很好卖,张元顺给张五送了一点提前留的鲶鱼后,就在这里继续卖鱼。

张建国去买了粮食和各种物资,家里穷呀,感觉什么都缺的很。

眼看就要变天了,家里粮食都没多少,这个得多准备一些,不然天冷下雪吃喝都成问题。

所以张建国先去买大米,他直接买了一百斤,许多人的眼睛都看直了,毕竟这会许多人买一次粮食都是三五斤,最多十多斤。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7030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