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全文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全文

薛定谔的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范常麟眼睛微眯,冷冷地说道,神态倨傲,眼神睥睨。千户阴阳怪气地说道:“曹公公就在外面,要不范公子自己去跟他说说?至于曹公公会不会请公子喝茶,那我就不知道了。”范常麟心中一沉。这次的事情恐怕不会小。可范家从来没有招惹到东厂。并且该打点的都打点到位了啊。范常麟强作镇定,“东厂抓人,总得有个由头吧?”“范公子是明白人,怎么这个时候还在装糊涂。”“你此时呆在这顺天府大牢里,准备做什么,自己还不清楚吗?”东厂千户阴阳怪气地笑道。范常麟顿时懵在那里,整个人都凌乱了。因为那个道士?怎么可能?一个小道士,蚂蚁一样的东西。怎么可能调动东厂来抓人?荒谬,这特么的太荒谬了!千户挥挥手:“还愣着干什么,请范公子去东厂,范公子是贵人,都斯文点。”几个如狼似虎...

主角:崇祯云逍   更新:2024-12-18 13: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全文》,由网络作家“薛定谔的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范常麟眼睛微眯,冷冷地说道,神态倨傲,眼神睥睨。千户阴阳怪气地说道:“曹公公就在外面,要不范公子自己去跟他说说?至于曹公公会不会请公子喝茶,那我就不知道了。”范常麟心中一沉。这次的事情恐怕不会小。可范家从来没有招惹到东厂。并且该打点的都打点到位了啊。范常麟强作镇定,“东厂抓人,总得有个由头吧?”“范公子是明白人,怎么这个时候还在装糊涂。”“你此时呆在这顺天府大牢里,准备做什么,自己还不清楚吗?”东厂千户阴阳怪气地笑道。范常麟顿时懵在那里,整个人都凌乱了。因为那个道士?怎么可能?一个小道士,蚂蚁一样的东西。怎么可能调动东厂来抓人?荒谬,这特么的太荒谬了!千户挥挥手:“还愣着干什么,请范公子去东厂,范公子是贵人,都斯文点。”几个如狼似虎...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全文》精彩片段


范常麟眼睛微眯,冷冷地说道,神态倨傲,眼神睥睨。

千户阴阳怪气地说道:“曹公公就在外面,要不范公子自己去跟他说说?至于曹公公会不会请公子喝茶,那我就不知道了。”

范常麟心中一沉。

这次的事情恐怕不会小。

可范家从来没有招惹到东厂。

并且该打点的都打点到位了啊。

范常麟强作镇定,“东厂抓人,总得有个由头吧?”

“范公子是明白人,怎么这个时候还在装糊涂。”

“你此时呆在这顺天府大牢里,准备做什么,自己还不清楚吗?”

东厂千户阴阳怪气地笑道。

范常麟顿时懵在那里,整个人都凌乱了。

因为那个道士?

怎么可能?

一个小道士,蚂蚁一样的东西。

怎么可能调动东厂来抓人?

荒谬,这特么的太荒谬了!

千户挥挥手:“还愣着干什么,请范公子去东厂,范公子是贵人,都斯文点。”

几个如狼似虎的东厂番子冲上去,将范常麟掀翻在地。

“你们怎敢对本公子无礼?”

“住手,我自己走,啊……”

……

云逍走出大堂。

四周的东厂番子,无不下意识地颔首躬身,面露敬畏。

云逍目睹这一幕,深吸了一口气。

权力,这就是权力的味道!

虽然不知道这次是怎么回事。

但是有一点,却让他体会至深。

权力,可以颠倒黑白,掌控人的生死。

可是在权力的漩涡中沉浮,实在太累了……

贫道是方外之人,不适合当官,也不喜欢官场的蝇营狗苟。

那就设法培养侄儿!

一定要把侄儿培养成大官、权臣!

曹化淳凑过来,满脸堆笑地说道:“云仙长,您且安心回道观,今天的事情就交给咱家了,一定会让您满意。”

“有劳厂公了。”

云逍点点头,心中越发的疑惑。

想了想,然后问道:“厂公这次是奉圣命而来?”

曹化淳如实答道:“正是,王承恩向咱家传的陛下口谕。”

云逍眉头一皱,又问:“陛下又是如何这么快就知道,贫道被人陷害的事情?”

我也很迷惑……曹化淳不动声色地笑道:“这个咱家就不清楚了,云仙长何不问问王承恩?”

云逍知道问不出什么,只能回去问侄儿了。

看到畏畏缩缩跟在后面的林梳儿。

云逍在心里叹了一声,向温体仁说道:“这是个苦命人,请温大人妥善安置。”

温体仁满口答应:“云仙长放心,这事交给本官了。”

云逍又向曹化淳沉声说道:“不要让杀人真凶逍遥法外!”

曹化淳连忙点头:“咱家给云真人保证,一个都逃不掉。”

云逍点点头,不再说话,举步朝官署外走去。

这时听到后面的动静,转身看到范常麟被一群东厂番子押出来。

云逍冷冷地笑了笑,朝那边走去。

曹化淳和温体仁对视一眼,赶忙跟了过去。

“范公子?”

云逍冷眼看着范常麟,露出嘲弄之色。

范常麟冷笑道:“是本公子这次看走眼了,可是你又能奈我何?范家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唰!

云逍伸手拔出一名东厂番子的腰刀。

范常麟大惊失色,大声厉喝:“你要干什么,我是范家的人,你敢在顺天府署行凶……”

曹化淳神色一变,就要上前劝阻。

温体仁在一旁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曹公公,这位哪怕是把天捅破,都不会有事的,厂公还是不要多事的好。”

曹化淳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不再阻止。

啪!

云逍用刀身狠狠抽在范常麟的左脸上。

鲜血飞溅,半边脸几乎被抽烂,半边牙齿脱落。


“我是蝼蚁,你一根手指就可以捻死我?”

云逍看了一眼倒在地上惨叫的范常麟。

冷冷地‘呵’了一声,随即丢下腰刀,大步走出官署。

周围的东厂番子倒吸一口凉气。

这位看上去和和气气的云真人,下手可真是够狠的啊!

曹化淳和温体仁对视一眼。

然后不约而同地跟在云逍,一直将他送到大门口。

这时一身便装的王承恩快步走过来,显然是早就等在这里。

“云仙长,你没事吧?”

“还好,云昊呢?”

“主人一直在那边等着仙长呢。”

王承恩指了指街对面。

一身富家公子打扮的崇祯,正朝这边看来。

“到底是自家亲侄子!”

云逍心中颇为宽慰,迈步走了过去。

曹化淳在后面见了,一眼就认出了崇祯,顿时满面骇然。

本以为这道士深得圣眷,万岁爷这才命东厂出动,来顺天府署救他。

谁能想到,万岁爷竟然亲自来官署接他。

放眼整个大明,哪个有资格,让天子迎候?

温体仁在一旁低声说道:“厂公现在明白了?”

曹化淳收回神,感激地说道:“刚才多谢温尚书提醒。”

温体仁笑道:“小事一桩,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仰仗厂公。”

“以后还要温尚书多多提点才是。”

曹化淳呵呵一笑,看了一眼云逍的背影,不解地问道:“这位云真人……”

温体仁打断他的话,“晚上请厂公小酌几杯,不知厂公可有闲暇?”

曹化淳笑道:“幸甚之至!”

……

崇祯迎上前,“叔父受惊了!”

何止是受惊……云逍轻描淡写地说道:“被苍蝇惊扰罢了,无妨。”

崇祯点点头。

叔父是何等人物?

即使自己不让东厂出手,他也能轻松化险为夷。

倒是自己,有些紧张过头了。

崇祯见正是午饭的时候,于是吩咐王承恩:“去找一家雅静的酒楼。”

王承恩就近找了一家环境清雅,档次也不低的酒楼。

三人来到酒楼的二楼,找了一间僻静的雅间坐下。

几杯酒下肚。

云逍放下酒杯,看着崇祯:“你给叔说说,那个纯阳真人、昌平伯,是怎么回事?”

“陛下让王承恩来问我,遵化大捷的事情,到底是谁的谋划?”

“我不敢欺君,也不敢贪叔父的功劳,于是就将实情告知王承恩。”

“陛下知道后,龙颜大悦!”

崇祯早就想好了托辞,因此不慌不忙。

一边说着,一边看云逍的脸色。

见云逍神色淡然,崇祯的心中大定。

王承恩在一旁听着,心中一阵感叹。

为了能继续给云仙长当“侄儿”,万岁爷这也是豁出去了啊!

堂堂大明天子,竟然想着法子编瞎话。

这要是传扬出去,有谁能相信?

崇祯继续往下编。

“侄儿寻思着,叔父造的煤炉,以及红薯、玉米、土豆,能够造福百姓。”

“于是昨日把这几样东西,通过王承恩献给陛下。”

“陛下大喜,认为叔父有功于社稷,于是就重赏叔父。”

真是孝顺侄儿……云逍瞪了崇祯一眼,冷哼一声。

“叔是那种贪恋权位的人吗?”

“你这么一弄,叔以后还怎么清修?”

崇祯忙道:“是侄儿想的不够周全。”

王承恩心道:云仙长真是高风亮节的得道高士!

“即使有遵化大捷献计的功劳,再加上煤炉和三样作物,也不至于给出这么丰厚的封赏吧?”

云逍继续追问。

他虽然不在意身份、爵位,却也只有这次封赏的分量之重。

纯阳真人这个尊号,倒还不算什么,毕竟只是一个道士的虚号。

昌平伯的爵位,可就太夸张了。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

崇祯在心里,不断念叨着。

可身体他控制不了啊!

他的双手,抖个不停。

平时总是紧绷着的脸,如同绽放的菊花。

他的内心,更是掀起阵阵波澜。

从战报中可以看出,一切都是按照云逍的谋划,一丝不苟地执行。

这才有了这样的大捷!

云仙长,不,“叔父”,真神人也!

未卜先知!

算无遗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文武百官们,纷纷看向御座上的皇帝。

只见此时,这位大明天子的身上,似乎多出了一层光环。

高高在上,英明神武!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遵化大捷,可见建奴不过如此。”

“只要我大明上下齐心,一样可以大胜,收服辽东,绝非妄想。”

崇祯轻描淡写地说道。

以前,他收到过无数次大败的消息。

这次,总算可以人前显圣,不,扬眉吐气一回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王承恩、王德化、曹化淳等一帮太监,率先跪下向崇祯道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遵化大捷,全赖陛下运筹帷幄,陛下圣明,烛照千里!”

“如此前所未有的大捷,陛下当祭告天地、太庙,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振奋天下人心!”

礼部尚书温体仁站出来,大声奏道。

大臣们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向崇祯恭贺。

恭维、阿谀之词,在大殿中泛滥。

而韩爌、李标等之前跳的最欢实的大臣,这下子,全都麻爪了。

要知道,他们刚才,都向皇帝提出辞呈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之前,他们都把皇帝逼到南墙上了,现在,皇帝又怎么会轻易放过他们?

果不其然。

“之前有人说,朕是昏庸无能的宋钦宗。”

“现在,却又口口声声说朕英明神武,这是何故?”

崇祯冷漠的目光,从众臣身上掠过。

文武百官纷纷低头,不敢与他对视。

崇祯冷眼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大臣们。

心中涌起一阵阵从未有过的快意。

登基三年!

直到今天,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皇帝。

如果不是偶遇云仙长,不,“叔父”。

恐怕,建奴此时,已经攻破遵化,肆虐京畿,甚至进犯京师。

又哪里来的遵化大捷?

如果不是“叔父”的点拨。

他至今还要被大臣们愚弄、摆布。

又哪里能体会到,这种乾纲独断的滋味?

“都下去好生自省吧!”

“蓟镇那边,自有钦差孙承宗决断,内阁、兵部不得擅自干涉。”

“将大捷消息晓谕全城百姓,等击退建奴,再祭告太庙、犒赏有功人员。”

崇祯站起身,扬长而去。

大臣们一阵默然。

很多人在心里,一阵悲叹。

大捷,固然是一件大喜事。

可是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遵化大捷,不仅重创了建奴,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重击。

要是以后,凡事都是皇帝乾纲独断。

屠龙术就没了用武之地。

他们的权势、富贵,又拿什么来保障?

当然了,大臣中也不乏有真正忠君体国的。

遵化大捷,足见陛下英武神武。

虽然比不上太祖、成祖,可比起万历、天启,却要胜出太多。

大明,中兴有望!

……!

遵化。

钦差孙承宗、巡抚王元雅、监军方正化等人,正在城墙上巡视。

虽然建奴大败后已经退兵,但建奴的兵力依然还摆在那里,不得不小心提防。

看到城下堆积如山的建奴兵卒尸体,以及哀嚎、痛骂的建奴。

这样的场景,几人恍如在做梦。

昨日才结束的大战,也是恍如一梦。

“此番若不是钦差大人决断,方公公抓出城内奸细,又亲自领兵出击,击破建奴,此时遵化城中,怕是已经尸横遍野了!”

巡抚王元雅感慨万千。

其实,他说的,并没有错。

历史上,建奴仅用一个时辰,就攻破了遵化城。

王元雅目睹建奴蜂拥入城,绝望之下,自杀殉国。

遵化城也遭到建奴屠城,除了那些奸细之外,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此战能够大胜,全奈陛下英明决策。”

“我等所作所为,都是按照陛下事先谋划好,算不上什么功劳。”

孙承宗捋着胡须,满脸敬服之色。

这次陛下竟然一反常态,直接下中旨,重新起用他,并且委以重任,可谓是雷厉风行。

揪出城内奸细,然后又定下奇计,与满桂前后夹击建奴。

这些全都是皇帝亲自制定,他们不过是具体的执行者而已。

皇帝的这些决策,何止是英明?

简直是能用神机妙算来形容。

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也莫过于如此。

孙承宗这曾经经略辽东的老臣,也都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



本打算先行在顺天府推广这三样作物。

没想到刘宗周竟然迂腐到这个地步,还指望他办事?

“叔父”说的,果然没错啊!

这些文官,满口的仁义道德。

争权夺利,一个能顶十个。

真正能办实事的,却没有几个。

可笑他以前,竟然把刘宗周,视作治国救世的能臣。

如果不是叔父提醒,大明注定会亡在这些只会空谈误国的文官手里。

想到十五年后大明会亡国,而自己在煤山自缢,成了千古罪人,死后都无言去见列祖列宗。

崇祯哪里还顾忌什么君王礼仪,还会去给这些大臣们留什么面子?

“臣德不配位,特向陛下请辞!”

刘宗周这辈子,都不曾受过这样的羞辱。

顿时羞愤难当,取下官帽放在身前,跪地不起。

崇祯沉声说道:“准了!”

刘宗周站起身,颤颤巍巍地离开了文华殿。

大臣们无不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同时无奈感叹。

陛下现在,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以把控了。

很明显,他是受了那道士的蛊惑。

长此下去,该如何是好?

可是,让他们继续跟崇祯硬刚,却又没有那个勇气。

遵化大捷,皇帝陛下的威望,正高着呢!

关于云逍的封赏,也就再也没有任何异议。

在全国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的事情,也顺理成章。

“那云逍子,到底是何人,竟然得到圣上如此恩宠?”

温体仁的心里,开始琢磨起来。

他是礼部尚书,掌管天下道士的道录司,正是归属礼部。

温体仁打定主意,明天一定要去拜会这个云逍子,想方设法跟他拉近关系。

以后他能不能入阁,就全靠这道士了。

……!

城南,有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

此时在后宅中,范公子正在与一名富态的锦袍中年人密商。

范公子名为范常麟。

这中年人正是其父,晋商八大家之一的范家当家人,范永斗。

“遵化内应的事情败露,定与那道士云逍有关。”

“并且这道士,似乎知道我们晋商与大金交易的秘事。”

范常麟一改白天的嚣张跋扈,神态中透着精明。

乔、常、曹三家的商号被查封,人全都被抓了起来。

如今京中的风声,对晋商极为不利。

八大家花了大笔的银子,才从宫里得到消息。

皇帝先后数次微服出宫,都去过赵家峪的吕祖观。

并且极有可能,是皇帝听了道观中道士的谗言,这才有了遵化的变故。

今天范常麟亲自前去试探,那道士果然可疑。

“我们的秘事,那道士怎么可能知道?”

“古怪,着实有些古怪,总不成这道士,能推算不成?”

范永斗长袖善舞,精明过人。

甚至连朝堂中很多高官,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此时,他却眉头大皱,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与他有无关系,抓起来拷问一番也就知道了。”

“如果真的是他,走漏了遵化内应的消息,以后跟大金那边,也算是有交代。”

范常麟阴森森地说道。

今天去赵家峪,虽然有所收获。

可临走的时候,被一群刁民围攻。

虽说最后还是逃了出来,但他被砸了好几下牛粪。

头上更是被砸了几个大包,身上到现在还散发着臭味。

并且,那道士风轻云淡的样子,似乎掌控着范家的一切秘密。

这让范常麟心中,隐隐有了危机感。

必须除掉那道士,这才能心安。

“容我想周全了。”

范永斗闭着眼睛,思索起来。


还有一盘蒸红薯,一盘煮土豆。

大臣们面面相觑。

这就是陛下所谓的晚膳?

这是些什么鬼?

徐光启又是一声惊呼:“这是……玉米、土豆和番薯!”

崇祯十分意外:“徐爱卿认得这三样作物?”

“启奏陛下,臣不仅认得,还在自家的田庄里,试种了不少。”

“臣本打算,等明年再试种一批,总结出详尽的耕作之法,再奏请陛下,向全国推广!”

“想不到陛下竟然已经得到了这三样作物!”

徐光启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崇祯欣喜不已,看徐光启的眼神,如同发现了一件奇宝。

谁说咱大明的官员,都是尸位素餐?

这不是有一位关心民生的大臣吗?

过几天就把徐光启带去见叔父,看他还怎么说。

崇祯心情大好,笑着说道:“众卿先品尝,其他事情,稍后再说。”

众人虽然都是饿的肚子咕咕叫,可是在御前用膳,必须讲究礼仪。

因此都是吃的十分文雅,却也都吃的津津有味。

感觉这三样食物,简直是这辈子都不曾享用的美食。

等大臣们都吃的差不多了。

崇祯放下碗筷,叹道:“若是天下百姓,每餐都能跟今日一样吃饱吃好,大明何愁不能中兴?”

大臣们都不傻。

意识到今天的正戏来了,于是全都打起精神。

“不知这三样作物,产量如何?”

“是否能当做主粮,又是否适合全国推广?”

温体仁猜出崇祯的用意,十分配合地问道。

崇祯看向徐光启,“徐爱卿,你来给诸位爱卿解答。”

“玉米、土豆、番薯,都可以当做主粮。”

“并且很容易成活,完全可以在全国推广。”

“臣的田庄里,土豆今年的亩产是四千三斤,红薯五千七百斤,玉米一千二百斤。”

徐光启的话音一落,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崇祯虽然知道答案,但心中依然不免一阵火热。

韩爌等人心思转得飞快,计算着利益的得失。

很快,他们就想透了,皇帝陛下是打算推广这三样作物。

这样的高产作物,一旦全国推广,对他们有害而无益。

于是乎,众人纷纷出声反对。

“世间绝无可能有如此高产的粮食!”

“人吃五谷,这是常识,除了五谷之外,哪里还有什么新的作物?”

“谁敢保证,这新作物无毒?”

“亩产数千斤的粮食,简直是胡说八道!”

“陛下,臣弹劾徐光启欺君!”

“危言耸听,妖言惑众,荒谬之极!”

王晨恩喝道:“肃静,御前不得失礼!”

崇祯脸色阴沉下来,冷漠的目光,从那些反对的大臣身上掠过。

大殿内,顿时寂静无声。

“这三样作物,早就在福建、广东等地耕种。”

“并且就在京郊昌平赵家峪,有人在全村推广三样作物,因此在大灾之年,依然家家户户一日三餐都能吃饱。”

“这是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你们不曾问过,更不曾查过,怎么就断定徐卿是在危言耸听,还要弹劾他?”

崇祯面带怒意,声音冰冷。

他不仅震怒,同时也失望极了。

‘叔父’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些大臣,心里装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

哪里会去管百姓的死活?

以前还真是瞎了眼,竟然指望靠他们来中兴大明?

在崇祯目光的注视下,大臣们刚刚有些暖和的身子,又是一阵寒意。

徐光启大吃一惊,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这人是谁,竟然也知道玉米、红薯、土豆?”

崇祯答道:“此人是一名道士,道号云逍子。”

韩爌想到前几天的事情,顿时心中一凛:这道士,莫非就是那蛊惑陛下的妖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