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北娄半城的女频言情小说《四合院,开局木牛流马做厂长林北娄半城》,由网络作家“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驾!”这声驾是没有必要的,木牛流马全是死物,根本没有听力,很中二,但仪式感十足。一声吼后,林北操作着开关,流马驮着林北,拖着木牛运动了起来。木马的蹄子落在地上发出木石相击的声音,从起步渐渐小跑了起来。奔跑的原理来自与横穿马身的动力轴。当然,由于是林北上辈子制作的流马,所以动力轴带动齿轮,以及试震系统,应有尽有。所以木马跑起来并不颠簸,其舒适度甚至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汽车。这个时代的汽车并没有后世汽车先进、舒适,是掰个方向盘都需要司机站起来全力压上的力气活。有时候甚至一个司机都掰不动,需要两个人一起合力。坐车能把人的屁股颠两半。而作为流体派的林北,他这流马不仅是蒸汽动力,里面的动力合成更是直接照着后世的越野车来的。先进舒适。主打就一个,...
《四合院,开局木牛流马做厂长林北娄半城》精彩片段
“驾!”
这声驾是没有必要的,木牛流马全是死物,根本没有听力,很中二,但仪式感十足。
一声吼后,林北操作着开关,流马驮着林北,拖着木牛运动了起来。
木马的蹄子落在地上发出木石相击的声音,从起步渐渐小跑了起来。
奔跑的原理来自与横穿马身的动力轴。
当然,由于是林北上辈子制作的流马,所以动力轴带动齿轮,以及试震系统,应有尽有。
所以木马跑起来并不颠簸,其舒适度甚至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汽车。
这个时代的汽车并没有后世汽车先进、舒适,是掰个方向盘都需要司机站起来全力压上的力气活。有时候甚至一个司机都掰不动,需要两个人一起合力。坐车能把人的屁股颠两半。
而作为流体派的林北,他这流马不仅是蒸汽动力,里面的动力合成更是直接照着后世的越野车来的。先进舒适。
主打就一个,只要我相信古人的智慧有多强,我的流马就敢多先进。
更何况古人的技术真的不先进吗?
秦时的千年不朽的铬剑技术,鲁班的三天不落地的飞鸟,还有西北大地的一处处上古核反应堆……
凭什么就觉得古人不如今人?
历史上失传的大量技术,今人可是至今没有办法复刻的。
正所谓干一样爱一样,作为非遗继承人,林北本身就是崇古派,不是真心崇拜古人,他这二十二世纪的小伙又怎么会成为古技术接班人,又怎么会复刻木牛流马。
注意,崇古派不等于古典派。古典派是压制自身的技术实力,模仿古人生产力、生产资料水平,来完成古代成就复刻的流派。
而崇古派是相信古籍对古物的描述,从而努力达到古籍描述水平的流派。这个流派是允许以现代技术打造古人黑科技的。
所以前者,古典派更受主流学术界认可。
当然即便是使用当今科技,木牛流马也只有800斤载重,远比不上解放汽车的4吨载重。
速度20,几乎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同样比不上解放汽车。
但是他有系统啊,系统可以升级,而且能升10级,满10级,谁敢说木牛流马比不上汽车。
1小时后……增加了,增加了,经验值增加了。
林北一直注意着木牛流马的经验值。
(1/100)
流马是,木牛也是。
也就是说1小时可以增加1点经验值。100个小时就可以升级了?
简单,简单。
作为一个崇古派,木牛流马越强大,他越开心。打小就崇拜古人的说。
至于说他这不是木牛流马,他这是系统流马好吧。
有什么关系,他可以有系统,就不许古人有系统吗?
反正他就是一个崇古派,他就是要吹爆古人。
什么系统流马,这就是古人的流马,古代的智慧。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另一边,娄半城坐着自家的福特小汽车正往钢铁厂赶去。
虽然娄氏钢铁厂已经公私合营改名为红星轧钢厂,但距离起风还有8年。
钢铁厂里还是有娄半城的席位的。所以娄半城也是只要有时间就会去钢铁厂看看自己的事业。
可是今天,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少年骑着木马,后面拖着头木牛在行走。
而且他没有看到任何的动力装置。
娄半城都呆了。
奇人!
作为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娄半城是相信奇人的,他自己也见过不少的奇人奇事。
“停车!”
他立即命令司机停车,下车,迎上了骑木马的少年。
看到前面有人,林北扭动开关,制停了流马。
“娄老板,你好!”林北认出了来人,立即打招呼道。
准备来说是原身认识娄半城。
现在才是58年,娄半城高调的很。
先是参加公私合营,接着又捐出钢铁厂。每天坐小汽车上下班。
整个四九城都没有比娄半城更高调的商人。而林家住的四合院,理论上也是娄半城的产业,原身自然是见过娄半城的。
是的,与其他同人文中,谨小慎微的娄半城不同,林北穿越这个世界的娄半城异常高调,常以商人楷模自居。
而且现在是58年,他也常常成为教员同志的座上宾,商讨一些治国理念。
这个时候,他确实有高调的资本。
“这位小哥拜的是什么山?”
娄半城下了车,见果然是木牛木马,立即揖手打听林北的来历。
而林北听他问的是“拜山”,便明白这是旧社会的“黑话”,也就是山经。
林北想也没想,直接就脱口而出:“拜山拜到北极山,北极山上紫气足,天下名山七十二,独见此山金光闪。”
无他,忒熟。上辈子看电视,他背过。
说完林北就后悔了,因为他说的不对。
按照旧社会的习俗,黑白两道为了互相区分,都各自以“山”为字号,每座“山”,代表着一个个独立的行业或是体系。天下名山是“大山三十六,小山七十二”,比如木匠墨师就都属“黑木山”,要饭的乞丐是“百花山”;使古彩戏法杂耍卖艺为生的是“月亮山”;而在道门之辈,则向来自称“北极山”……
木牛流马应该属于木匠……
不对,诸葛亮应该属于道门。
智多近妖,运筹帷幄,你说他是木匠?
看不起谁呢?
诸葛亮是道门,那木牛流马自然也是道门。
对!就是道门,没事了。
……
听到林北报自己是道门,娄半城最是开心。因为道门之中多奇人。
如果林北真报自己是木匠,娄半城同样会好奇林北的木牛流马,但也只是好奇林北的手艺,而绝不会多尊敬林北。
毕竟木匠的排面太低,远远够不上娄半城这等层次的人物。
而道门却一直是显贵人物的座上宾。
对娄半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尊敬假道士,却不会把真木匠捧为座上宾。
林北这也算是错有错招了。
道门身份一出,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娄半城的阶级距离。
后来娄半城引他进钢铁厂,为他建厂,都是起源与林北这报错家门的切口。
“你有车子?”杨厂长看向林北,又看了看一边的娄半城,大笑,立即表示,“好!林同志就是运输队的司机了,每月工资60块!”
杨厂长表现得很大方,开口便是正式司机的工资。
但是如果林北真的拥有一辆汽车,却只给60块的工资,股权分红是提也不提。
60块换几万块的汽车,杨厂长才是赚大了好吧。
要知道这可是58年,不是起风的时候。从56年公私合营开始,上面对商人一直采取拉拢为主,君子和而不同,共同建设的方针。即便是收商人产业归国有,也会保留商人的股份。
但是杨厂长对这件事是提也不提啊!
看来与其他同人小说中一样,杨厂长这人是一个会为自己谋政绩,却从不会照顾手下利益的人。
这倒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在电视剧中与养老派是一伙了,因为臭味相投,都是慷他人之慨。
可惜他猜错了,林北没有汽车。
“不不不,我可没有汽车。”林北摇头说道。
如果林北有汽车,他根本不会找杨厂长合作,他会直接投奔李厂长。这个能在起风后,保护手下的能人。
杨厂长一听林北没有汽车,笑容就有些僵硬,有一种自己被人耍了的感觉,脸色肉眼可见的黑了下来。只不过他话已经说到这了,而且必须卖娄半城面子,只能继续说:“林先生切莫推辞,就这么定了!”
不过实际上,杨厂长根本没有吃亏,毕竟司机在这年代本身就是高稀缺人才。轧钢厂与其他的厂子一样一直都有运力不足的问题。
即便是只有司机,没有车,也能减轻运输队的负担,至少多了一个轮休的司机。
但杨厂长不这样想,林北没有汽车,他就无法慷他人之慨,无法向上级报告他空口白牙又搞来辆汽车的政绩,自然就对林北没什么兴趣。
把林北向身边的一个中年人一丢:“李主任,这年轻人是林同志,从现在起由他来配合你们后勤工作,人就交给你了!
娄董事,咱们厂很缺运输工具,您看看是不是帮厂子一把……”
没有汽车的驾驶员就只是普通工人,不能为他谋政绩。林北自然是入不了杨厂长的眼,就是一普通工人。与一普通工人比起来,自然是娄半城这样的资本家好薅羊毛,薅得越多,越能向上级邀功,当然不能放过。
对于杨厂长的嘴脸,娄半城自然也不喜欢,不过娄半城也不能否决杨厂长的命令。毕竟“民不与官斗”,自古皆然。
娄半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不过娄半城还是很看重林北的身份的,还是问道:“林同志,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不愿意的话……”
在杨厂长与林北之间,娄半城显然是站在林北这边。
能够把生意做到娄半城程度的,什么样的人他没见过。自从第一次与杨公平打过交道,他就知道杨公平这人不是一个可以深交的人,杨公平从不会在意别人,除非是杨公平的领导。而林北却是个他带来的奇人。
娄半城绝不愿意好心办坏事,得罪一个奇人。
“不用,这里很好。”林北打断他。
杨厂长不值得,但是钢铁厂是个好地方。这里是剧情的中心,也是林北可以施展的场所。
“不管是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
林北也是会喊口号的。
娄半城见林北没有生气,而杨厂长又只给他这么点儿面子。娄半城也不好多呆,只能告辞离去。
对娄半城没有答应自己搞车的要求,杨厂长也有些生气,自然不愿意放过,拉着娄半城的手,大谈奉献,拉去了他的办公室。
最后还是李主任接待的林北,告诉林北需要拿家中的户口本与街道办的证明,再来找他办理入职。
李主任就是李怀德,他现在还不是厂长。
李怀德这个时候就已经看不上杨厂长了。
像今天这事,这林同志至少是个驾驶员,哪里不抢着要,你却要人家的车?薅羊毛薅不够啊!
不过李怀德也不会指责杨公平,因为这时代的领导基本都这样。
炼多少万吨的钢,地上长多少万斤的粮食……一个个全是薅羊毛没够的玩意。简直是连最后一颗粮食都不给人家留。
李怀德是看不上他们的。
……
另一边,林北还没意识到李主任就是李怀德,他告别了李主任,就向家赶去,一进门就喊道:“阿姨,咱家门户口本呢?”
王茶花正在糊火柴盒,听见声音就出了屋道:“林北,你要户口本啊!”
对林北的要求,她有些紧张,担心林北拿了户口本把她们分出去。又不敢问,仿佛只要不问,便没有问题似的。
“对!我找到工作了,需要户口本办理一下入职!”林北有所觉察,故意开心说道。
他要户口本可不是分家,而是告诉家中的女人,他有工作了。
“你有工作了?”
果然一听到林北有工作,王茶花全是惊喜。
同时还在糊火柴盒的姐妹听到林北有了工作也全停下手中的工作,跑了出来。
“你找到工作了?”
家中七仙女,母亲、姐姐、妹妹们个个瘦小的身体,还有她们从早到晚一天忙忙碌碌的身影,每天吃得少干得多……林北的眼睛有些湿润。
林北控制了一下心情,再度说道:“轧钢厂的司机,每月60。
从今以后,大家都能吃饱肚子了。”
“60?这么多!”
大姐王家美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着她这个异父异母的兄弟,眼中全是希望的光芒。
四九城的生活水平是一人五块钱/月,自己兄弟找到一份60块钱的工作,他们家以后自然不用再挨饿。
“三哥!
我去给你拿户口本!”
四妹王家婉迈起小腿就去拿户口本。
林家的女儿除了柚子外,其她人不仅随母姓,甚至在原生家庭的时候,她们都没有大名,大丫头、二丫头这样的叫。
后来国家统计户口,才由街道办的人给她们上了名。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从诗经中取了一句。
老大,王家美。老二,王家一。老四,王家婉,老五王家如,老六王家清。
林北是老三,林柚是老七,他们是林家的子女,自然不用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来取名。
而从家乡的美味到美味的吸引,几乎瞬间就达成了。
特别是恐怖的新疆羊肉串,大把的香料,味道非常的霸道。
一串两串根本不过瘾,需要一把把地撸,才能满足舌尖上的享受。才能感觉什么叫“吃肉”!
那些用竹签穿羊肉串的帮工,此刻一个个汗流浃背。
北方是立冬,港城却还是二十几度。
又累又热。
然而哪怕是穿得累了,面对围着摊贩车的吃客,哪一个敢停手。
那一双双绿油油,对肉渴望的眼睛,感觉自己穿得慢一点儿,能把自己啃了。
不少穿竹签的年轻人是吓得脸色惨白。据说当晚睡觉时,都做了噩梦,梦到自己被群狼围了。
“这怎么就这么好吃!”
美食是没有尽头的,唤醒的舌头只想品尝更多。
一个个的港城市民全都化身老饕,仿佛是有无穷无尽的胃,怎么也吃不够。
看一样,想吃一样。
吃了一样,发现还有更多的没吃到。
只恨不能肚子永远吃不满,永远处于饥饿状态。
而且食物非常的便宜,一串肉才卖一角钱,蔬菜5分钱,你能相信?
更重要的是现在是1958年,不是1985年。虽然港城经济发展快过国内,但也没有质的悬殊。
鱼,港城不缺,但是猪牛羊肉,以这时代的运输能力,同样不容易。
林北他们这是有霍家的船一起运来,否则也不会这么便宜。
这时候港城猪肉差不多是十一港币一公斤,而国内只有6毛钱一斤。
羊肉由于比猪肉瘦,在国内没有猪肉受欢迎,更加便宜。
所以1毛一串的羊肉串,自然受欢迎。
“快!我要一百串。”
港民也缺肉,100串也才10块钱,以港民人均300的工资,真的是吃得起。
哪怕天天这么吃,300块也能吃上一个月。
更何况他们也不可能天天这么吃。
他们就是想,这北边来的老表也不可能天天卖美食啊。真就是错过了就没有了。
11块钱一公斤,面对烤串的一毛一串,谁都知道怎么选。
所以自然是能买多少是多少,唯恐卖完了,就没了。错过这个店,就再也没有了。
按照一串20克,一百串就是2公斤。10元买2公斤的肉,差不多五点五折,上哪里去买哟。
在吃肉上,大家都是小市民,自然是吃不够,有多少扫多少。
看见前面的人一百串一百串地买,那些后面的市民也有些慌了。
这可是肉。
卖完了,怎么还可能有。立即挥舞着钱,购买身边一切可以买到的肉食。
肉串、卤煮、炸鸡……但凡是肉的,一扫而空。
谁都不想面对美食,只有自己什么都没买到。
……
此时,商贸大厦的二楼包间,有一群人正俯视着对面广场上的众生相。
一名膀大腰圆,身穿红色马甲,一身笔挺西装的胖子,手里拿着雪茄,喷云吐雾。
这一位可不是简单人物,他来自与福特汽车董事会。
而今年,本应该是他们福特汽车大展拳脚的一年。
他们已经与他们的英国表亲谈妥了,福特汽车与汽油直接进入英属殖民地,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出现了这么一出。
要知道就是他们美国市场,也没见过这么疯狂的购物狂潮。
从旺角区警署、政府机关和工厂开始。
人流是一眼望不到头。
而香港警察们丢入人潮中,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最重要的是这才是第一天。
面对挥舞着钞票的顾客,哪个商人不眼馋。
但买的不是他们美国的商品啊!
就很酸。
“这肯定是英国人组织的。这样的营销手段不可能是兔子,兔子没这个本事。”有美国商人不满意的酸道。
要知道他们美国人刚刚才帮助了英国表亲一把,不是他们加以援手,让光头蒋电令有关人员收手。
港城那一晚就易手了。
当时港英当局答应得很好,允许我们进港做生意。虽然有英资四大洋行施绊子,但想着进来就可以赚钱,也就认了。
可今年他们更过分了,直接让北方入局了。
他们是想勾结谁对抗谁?
什么?这其实就是兔子自己弄出来的?
英国佬,你们想骗谁?
兔子会做生意,耶稣都不信。
反而是英国人……
美国人是非常了解自家表亲搅屎棍的本事的。
以福特汽车董事会为首,一个个非常的气氛。
“有点意思,比尔,你觉不觉得这一幕有些眼熟啊?”胖子福特·陈佩奇听到了,嘴角微微挑起,看向身边的中年男人笑问道。
但是他的表情说明他其实一点儿也不开心,他只是在忍。
中年男人四十岁年纪上下,嘴角有着两缕胡子,身材纤瘦,有着典型的南方人长相。
相比于胖子陈佩奇的怒而发笑,他反而显得更加低调平和。
“是有些眼熟。简直像咱们的圣诞一样热闹。”中年男人点了点头,不置可否,表现的非常平静。
述说着在美国,这样热闹的景象,只有圣诞节才会出现。毕竟美国地广人稀,其他时间很少会有大量人一起购物。
“哈哈,北边这要是下手了。”胖子陈佩奇笑道:“也不知道英国佬是怎么看。他们不是说没有人可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吗!”
“就是可惜这里的买卖了。”
胖子狠狠抽了一口雪,有些唏嘘。
本来这些钱是应该他们美国人赚的。
但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英国表亲天生的搅屎棍。竟然真的把北边邀请来了。
明明他们英国表亲不久前才说过,他们的市场没人可以进入,言犹在耳……
现在,这是什么?
港英当局连几千人的国府残军都打不过,他们是怎么敢的?
要知道前年的烂摊子,动手的其实只是那些定居港城,结婚生子,战术素养没有多少的光头残军。
港英当局就被打的向外求援了。
光头都不是对手,他们竟然敢勾结北边!
“真是没有想到,他们还真的来了。唉!看来也是我离港的时候了。”
陈佩奇作为主持港城工作的负责人,虽然是港英当局不做人,把北边邀请了过来。
但是他知道董事会那帮人可不会理解他。
他们只知道他们出了力了,却没有拿下港城市场。
这个责任只能是他陈佩奇的。
所以陈佩奇肯定会被召回国内,甚至有可能被从此闲置。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工业部也有派系,魏领导也一样,而且他还是自己这个派系的大佬。
他看着杨厂长那张不苟言笑,方方正正的国字脸,恨不得一巴掌抡上去。
杨厂长!
像你这种浓眉大眼的……
我让你管理轧钢厂,结果就这?
魏领导直接说同意,或是不同意是简单,但是这么一来,自己岂不成了背锅的?
是的,郭领导不觉得木牛流马能出口,但这话不能由他来说。
杨厂长作为直接领导人,他可以说,但是魏领导不能说。因为广交会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后面还是会继续办下去的。而且还是会继续援助那些科技落后的产品,其中就包括独轮车。
随便找一个广交会的同志问一问,哪一个不是一肚子的憋屈。
一边嫌弃我们的产品不够先进,一边不断要求我们援助。
这样的麻烦,谁想沾?
可杨厂长是怎么做的?
他是一点儿都不打听,便把事情捅到了自己这里来了。
魏领导虽然不是广交会的直接领导,但他也是工业部的领导。
杨厂长作为直接领导,否了就否了,影响不大,但直接捅到自己这来,就不再简单了。自己总不能告诉他,咱们部门的产品太差,卖不出去,只能买卖变援助。你们轧钢厂就不要在参合一脚了,援助的越多,咱们越亏。
能说吗?不能说。
到了魏领导这个高度,外交无小事。
即便要说,也只能根据国家政策说是“对同阵营国家的援助”,不可能说透了,需要杨厂长自己悟。
眼看杨厂长还是一点儿领悟的迹象也没有。
魏领导死死地瞪着杨厂长,胸中气血翻涌。
“这事知道的人多吗?”魏领导问道。心中考虑着,如果只有杨厂长知道,要不……拒绝他?
“不多,只有我跟娄董事,娄董事也很看好,也同意了。”杨厂长不明白,但领导问,他还是提了娄半城。
魏领导闭了下眼睛。
得,怕什么来什么。
怎么办?
他自己是不信木牛流马能够出口的,也不愿意杨厂长去丢这个人,但是娄半城知道了……
这么说吧,建国之后的三白战争,就是这帮商人搞出来的。
所以现在国家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需要商人,但是信任谈不上。
有心拒绝,避免杨厂长丢人,但万一商人们拿这事说事呢。
现在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团结一切的时候。
万一自己拒绝了,让娄半城感到不受重视呢?
如果说杨厂长是自己人,为领导愿意培养他,把问题揉碎了,告诉杨厂长,但是他不可能把这事告诉一个商人。
不要忘了现在国内还有数十万的特务。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变成大事。更何况广交会上我们被同阵营国家逼迫援助,一旦传出去,就是大事件。
杨厂长怎么就把这事报上来了?
倘若自己确实不知道此事还好,不论杨厂长如何处置,这事的影响都很小。
虽然轧钢厂是处级单位,但说到死也就是一家工厂而已。
然而,现在杨厂长已经当面向自己说了此事,甚至还有娄半城的参与,那么拒绝就必须有理有据。
但……即便是有理有据,魏领导也怕里面有人搞事啊。
不要忘了,工业部是有派系的。
李怀德的岳父就与魏领导不是一系的。
娄半城又会不会去找他?广交会的同志又会不会巴不得有人接手?
“杨厂长。”魏领导好不容易才按捺下心头的郁闷,他诚恳地开口,“这样的大事,我不好独断。要不你向上申请一下来年的广交会。”
反正去年与今年的广交会已经足够丢人了,到时候看到他报上来的产品,应该不会同意。
我只能帮到你这里了。
“广交会?领导,几月?”杨厂长问道。
“广交会每年举办两届,分别是春季和秋季。
春季广交会于每年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举办,秋季广交会于每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举办。”魏领导回答。
杨厂长听了,自然不干,他说:“领导这还有半年,实在是太耽误事了。要不还是去港城卖好了。”
杨厂长说得很真诚,脸上宛如老农一般的憨厚。
魏领导忍无可忍,眼角情不自禁地滚下一滴泪。
原来这厮是真的相信木牛流马可以出口的。
但是出口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从57年到58年,不要说出口了。真的是气都吃饱了。公交会的同志每一届都是哭着回来的。
连同阵营的国家都这么看不上咱们,你以为西方阵营会买你的木牛流马?
可这事他还不好说。
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
不要说这个年代,就是几十年后,林北穿越的年代,文献上也是咬死了“捐赠”,没人揭破这破事。
破事归破事,魏领导亦知,说服不了杨厂长,这事自己已经躲不过去!
毕竟杨厂长到他这来了。娄半城没来。那么娄半城肯定是去了其他人那里。
他伸出手指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同时将心中那些忍不住的村骂尽数收起。建国了,当年部队时的粗口是不适合再拿出来骂人了。
除此之外,魏领导的内心深处也是希望可以有一件商品出口的。
国家是真的需要钱。
原剧中,起风时,魏领导南下主持的工作,其实就是对外出口工作。
毕竟起风的十年,除了对外出口,其他的政府工作几乎是陷入了停摆状态。
一个能在起风时继续工作的人,魏领导的能力自然不低。
所以在他暗示了之后,杨厂长还是不懂。
那么杨厂长可能就是真的不懂。
问题总要解决。
不可能还套路自己。
应该,不会吧?
“杨厂长你真的有信心出口创汇?”他斟酌着开口。
可惜杨厂长的政策敏感度不够,听到出口创汇,脸上露出一丝激动的神色。
完全没有考虑过卖不出去的问题。
这也是计划经济对他们这帮厂长保护得太好了。他只知道国内生产出来的东西只有不够的,老百姓拿着钱都买不到,还没听说有人不要的。
毕竟这个年代的工业产品,哪怕是瑕疵的,国内老百姓都抢着买。
正在领导越看越对林北满意的时候。
“林工,按你的要求,已经做好了。”
林工,是工人们对林北技术的认可。
大领导听了,微笑道:“看来小同志已经获得了工人师傅的认可了。”
“领导,这位小师傅本事真是了不得!咱们真是想也想不到。”
本身工人们便佩服技术牛人,而林北的技术确实征服了他们。
当然也是因为这批帮忙的工人中没有易中海,少了许多的妖蛾子。
没有了以长辈自居的易中海,工人们又全力协助,所以才会短短两天不到,完成了林北的设想。
“哦,是什么样的设计,会想不到。”大领导也起了兴趣,“能不能让我也见识一下。”
“这当然可以。”
大领导要看,林北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在硕大的木牛流马前,大领导又看到了小一号的木牛流马。
“这个是?”
对于林北弄出小一号的木牛流马,大领导不是太理解。
林北解释说:“这个木牛流马,我叫快餐车。”
“这里,牛头与马头改造成了锅灶的样式。这样就可以服务与港城工作的无产阶级同胞,可以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领导点了点头:“林同志为工人同胞着想是好的。”
夸是夸了,但是同样是不明白林北的意思。
什么快餐车,是热饭菜的车吗?
国内还没有进入工业化快节奏,当然无法理解快餐对打工人意味着什么。
不是亲眼见过后世的夜市开遍天涯海角,根本想象不出快餐车一辆接着一辆的景象。
而现在的港城就已经到了工业化快节奏社会。
推出快餐车,肯定会有生意的。
同时,这也能解决林北虫木稀少的缺点。
是的,林北只有十立方的虫木。这点儿虫木,自己用都不够,又怎么会拿出来外销。
至于虫木的养殖……林北是一点儿也不懂。
所以他才会改造木牛流马,使用现有的蒸汽机。
同时加大车身,方便运输燃料。
也正是这样的改进,才让林北想起了快餐车。
既然已经是烧木头的蒸汽机了,顺便做个饭,也没问题吧。
既然已经想到挖约翰牛的墙角,当然也不会忘了后世遍布夜市的快餐车。快餐产业可是未来几十年的蓝海。
“领导,这就需要你的帮助了。”林北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神秘莫测。
“需要我的帮助?”大领导更纳闷了。
用车辆做运输业,他可以理解,但是在车上做饭……
这么说吧。咱们就是在战争年代也是埋锅造饭。
车辆这么珍贵的机器,哪个舍得在上面装炉子啊。
林北继续说道:“领导,这一次过港,我希望可以有厨师随行。”
林北自己是会做饭的。
而且他做的饭也不算差。
但是他这次是推销快餐车去的。
不管是卤煮,烤串,铁板烧,还是炸鸡什么的,肯定是要有专业厨师出手的。
林北都想好了,在卖木牛流马的时候,众人一边参观,一边一排的快餐车,肯定就会有人发现其中的利益。
到时候在港城玩一把夜市遍地,也算是促进了港城的繁华不是。
“厨师啊……可以。”
不过大领导并没有多在意此事。
毕竟国内经济条件摆在这里,哪里会想到什么夜市。
什么遍地摊贩车,真的敢想。
大领导觉得林北要厨师,可能就是为了宴请港城的商人工厂主。
饭桌上谈生意,咱们这里也是老传统了。
为了突破“0”,大领导大手一挥,厨师,给。
国宴级别的给不了,但是次一级的还是有很多的。
像是傻柱这样的九级厨师,在这些准国宴级别的大师傅面前,还真排不上号。
“林北,你的要求领导可是答应了。你一定要完成任务。”杨厂长见准国宴师傅都给了,叮咛林北道。
这一回大领导没有出声。
他知道不应该给小同志压力,但是他也渴望成功。
就像咱们参加奥运会,得了奖牌,为什么大力宣传。
难道运动员奥运会上得奖,人人就都可以得奖了?
不,这是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的问题。
为什么国内总有声音在嚷嚷什么“造不如买”。
就是被打击的厉害了,失去了自信心。
但事实上,国外又有多先进吗?
并不见得。
国外不过是会宣传罢了。
比如咱们国内认可的小日子产品。都说小日子科技先进,有工匠精神。即便是卖给咱们的机器达不到小日子宣传的数据水平,咱们也没怀疑过小日子技术不行。
实诚一些的,以为是咱们自己不小心用坏的。
聪明一点的,以为是小日子故意坑咱们,给了不达标的机器。
确实,小日子里的坏人不少,坑人也不少,但是就没有一个人怀疑过的是小日子本身的技术数据虚假。
这种技术数据弄虚作假,一直到了林北穿越前,才被曝光出来。
小日子的顶级钢铁厂,从始至终就没达到过他们标注的技术指标。
我们都知道钢铁是工业的材料基础,现代科学本质上就是材料科学。
当小日子造机器的钢铁材料从一开始就不达标,可想而知他们的机器技术指标有多虚假。
有人说了,既然小日子的材料造假了几十年,为什么咱们就生产出合格的出来了。
当然是因为小日子的机器技术不达标,咱们自己的工程师、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改进了。
这么改着改着,便改出个世界先进出来。不然也就没有后世的世界工厂了。
那些发达国家也不会卖给咱们一个世界工厂。
而这也说明了,国外的技术其实也就那样。
小日子能用自家不合格的材料大杀世界市场几十年,连他们的主子,美国人都扛不住,咱们也可以。
林北不会忘记全球华人,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更不会忘记,对岸那个还未被开垦的广袤蓝海市场。
所以,真没有什么好怕。关键是要敢吆喝。
出口创汇其实也就与集市卖菜差不多。你自己都唯唯诺诺不敢张嘴,谁会买你的东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