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一场跨越千年的复仇崔念奴柳叶青无删减全文

一场跨越千年的复仇崔念奴柳叶青无删减全文

我即是光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现她就像是一颗熟透的水蜜桃,俨然比十六岁时更美。渐渐地,在汴梁,柳如是有了一些名气。每日约见的都是达官贵人,柳如是的心如涨潮的江水一样快速膨胀。她开始对自己的位置模糊不清。有时候极度自卑,大多数时间极度自负。她赚的钱有三分之二都交由牛二,牛二总是将二人夫妻之实公之于众作为要挟。柳如是存不下什么钱,她所赚来的三分之一的钱,多用来购置衣服首饰,保养自己的脸庞和身体。柳如是接受了这样的事实,金钱方面,柳如是已然不在乎。因为无论她怎么努力,终身都逃不过牛二的手掌心。现在,她更在意的是名誉,喜欢被人们簇拥,被人夸赞,被捧在手心的感觉,像一只蜜蜂贪婪地吮吸花蜜。我问:“所以柳如是才会在攻击别人的时候,才会拿嫁给屠夫这点说事儿。”崔念奴说:“大抵...

主角:崔念奴柳叶青   更新:2024-12-13 18: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念奴柳叶青的其他类型小说《一场跨越千年的复仇崔念奴柳叶青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我即是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她就像是一颗熟透的水蜜桃,俨然比十六岁时更美。渐渐地,在汴梁,柳如是有了一些名气。每日约见的都是达官贵人,柳如是的心如涨潮的江水一样快速膨胀。她开始对自己的位置模糊不清。有时候极度自卑,大多数时间极度自负。她赚的钱有三分之二都交由牛二,牛二总是将二人夫妻之实公之于众作为要挟。柳如是存不下什么钱,她所赚来的三分之一的钱,多用来购置衣服首饰,保养自己的脸庞和身体。柳如是接受了这样的事实,金钱方面,柳如是已然不在乎。因为无论她怎么努力,终身都逃不过牛二的手掌心。现在,她更在意的是名誉,喜欢被人们簇拥,被人夸赞,被捧在手心的感觉,像一只蜜蜂贪婪地吮吸花蜜。我问:“所以柳如是才会在攻击别人的时候,才会拿嫁给屠夫这点说事儿。”崔念奴说:“大抵...

《一场跨越千年的复仇崔念奴柳叶青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现她就像是一颗熟透的水蜜桃,俨然比十六岁时更美。

渐渐地,在汴梁,柳如是有了一些名气。

每日约见的都是达官贵人,柳如是的心如涨潮的江水一样快速膨胀。

她开始对自己的位置模糊不清。

有时候极度自卑,大多数时间极度自负。

她赚的钱有三分之二都交由牛二,牛二总是将二人夫妻之实公之于众作为要挟。

柳如是存不下什么钱,她所赚来的三分之一的钱,多用来购置衣服首饰,保养自己的脸庞和身体。

柳如是接受了这样的事实,金钱方面,柳如是已然不在乎。

因为无论她怎么努力,终身都逃不过牛二的手掌心。

现在,她更在意的是名誉,喜欢被人们簇拥,被人夸赞,被捧在手心的感觉,像一只蜜蜂贪婪地吮吸花蜜。

我问:“所以柳如是才会在攻击别人的时候,才会拿嫁给屠夫这点说事儿。”

崔念奴说:“大抵是如此。”

“决赛开场前,你给我那副画像上的人是......”

“二人独女牛小花是也。”

25

一天,李姥姥找到我,说有一名自称赵乙的富商求见。

不说话还好,见她嘴角不自觉抽动,

一说话就破功,嘴角恨不得咧到后脑勺。

不用猜就知道,这老太太指定没少拿别人好处。

我知道赵乙是谁,徽宗赵佶的化名罢了,我心心念念的这一天还是来了。

我赶忙熟悉打扮一番。

正所谓,轻易得到的不珍惜。

我定要反复横跳好好折磨折磨这个假富商。

好歹咱现在也是花魁,耍耍大牌合情合理吧。

我差人打来洗澡水,在水面洒满花瓣。

故意等,敲门声响起的时候下水。

“等会儿,冲凉呢。”

赵佶像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在走廊踱步,走几步停下来,转过头来再走


“柳叶青见到咱,都绕着走。”崔念奴用手指模拟逃走的动作。

“她最好走远点。以后她再敢招惹你,告诉我,我来会她。”

“我感觉你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啊?有吗?”我脖子往后一缩,下巴瞬间变成双层的。

“还记得不?以前咱俩被欺负,只敢晚上在院子角落偷偷哭。”

“都过去了。”

“还记得那时候咱们在院子里说的话不?”

“哪一段话?”

“最想做的事。”

“记不太清了。”

“你跟我说,你想赶紧赚够钱,赎身,到乡下盖一间房子,门前种点小菜,过平淡的日子。”

“那时候我是这样说的?”

“是啊。听起来是那么不切实际。”

“很难实现吗?”

“太难了。”

“那是怎样的一个数字?”

“这么讲吧,以咱俩现在的收入,只需要干够二百年。”

二百年?我?

这可真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二十一世纪被资本家剥削就算了,穿到北宋还要当牛马。

我不服!

这辈子不混出来点模样,算我上辈子市场营销课白选修了。

“明天早上,备好笔墨纸砚。”

“姐姐做何打算?”

“手写点传单,差人到街上分发。”

“传单?”

“说白了就是在纸上写下咱们的营业内容、场地及收费细则,广而告之,把咱们自己宣传出去”

“如若他们来坊里找了其他姑娘怎么办?”

“这个简单,凭单页进店,点咱俩的钟,打八折。”

“听来蛮靠谱。”崔念奴小鸡啄米式地点头。

“再加几个字。”

“哪几个字?妹妹记着。”

“拼着买,更划算。”

10

一个月以后。
等着吧,咱们台上见分晓,定让你们输得难看。”说完,柳如是拂袖而去。

柳如是走后,崔念奴竖起大拇指:“诗诗姐,真有你的。”

“她要是跟咱玩雅的,咱还真不一定是她的对手,就乐意她跟咱玩俗的。”

很快,轮到柳如是上场,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依旧是古筝声。

尽管我在后台,但还是听出来有几个悠扬的琴声中存在几个不协调的音符。

出乎我预料的是,柳如是竟然在这么重要的比赛犯了低级错误。

唱词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卡顿。

显然是心态受到了影响。

谢幕时依旧是热烈的欢呼声,但显然没有开场时声量高。

我知道,下一个,要轮到我了。

报幕员报了我的名字,底下传来一阵嘘声。

上台时,我看见台下人群中已有人已经将执石子的手举至半空。

画在展开的一瞬间,我看见人群中一个肥胖的男人脸色大变,立马伸手制止了他们。

我很好奇,这幅画所带来的威慑力。

见效果已经达到,我赶紧将画收起来,整理好思绪,投入到比赛当中去。

是时候给他们来点二十一世纪流行音乐的震撼了。

“世间百般滋味,唯情字最难解。接下来,师师要演唱的这首歌曲,名叫《爱对》,师师欲借这歌声,与诸位同叹爱的波折,望能触动汝等心中那或有或无之故事,此歌赠予诸位,也赠予那些为情所困的的男男女女,且听师师为汝等歌之。”

我斜抱琵琶,弹了一段前奏。

人们停止交谈,完全呆住。

彻头彻尾的安静。

北宋的观众显然从未听过这种动静。

心潮随着我的指尖起伏。

“东风毫不留情,把树叶吹落,懦弱的他选择了逃避.......”

“举起你们的双手,后排的朋友。”

(屏幕前的读者请打开你们
是梦。

“快说,我们现在是在哪?”我一把揪住男人的领子。

“镇安坊啊。”

“镇安坊?”

“不然呢?师师姑娘。”

男人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身来。

“哪个大酒楼起这么个老土名字?”我挠挠头,满脸疑惑,“等等,你刚叫我什么?”

“师师姑娘,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哪个师师?”

“李师师。”

“你哪个剧组的,摄像头在哪?拍什么片子?”

“……”

短暂的沉默。

“今夕是何年?”

“元祐五年。”男人认真地说道。

北宋元祐五年,也就是说,金人还未入汴,北宋还未灭亡。

“俺想姑娘定是醉了,还烦请姑娘好生歇息,小可身体抱恙,先行告辞,改日再来拜访。”男人陪上笑脸,欠身退出去,轻轻关上房门。

见他这么有礼貌,倒显得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没准真得误会他了。

哎呀,不管了,最要紧的是弄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

5

抬眼望去,我所在的房间,面积不小,目测有七八十个平方,木质结构。

墙上挂着一副书法,笔力遒劲,颜筋柳骨,错落有致。走近看,落款是东坡居士。

书画底下是一个梳妆台,台面上有一柄木梳和一块铜镜。

木门相对的一侧,有一面紧闭的窗户。

窗户底下有一张方桌,两把椅子。

桌子上放着一柄银色的酒壶、几只酒盅和一碟糕点。

我伸手推开窗子,抬眼看见连绵不断的屋脊。

一阵风吹进来,令我一阵眩晕,巨大的信息一时涌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极目望去,仿佛看见了李师师的前半生。

李师师自幼丧母,父亲王寅在汴梁城内经营一家染坊,用米汤一勺一勺将其喂大。

一直到三岁,

柳如是吻了下手掌,接着将手掌平摊,扭动身体,向观众的方向吹气。

工作人员抬来一张古筝,置于舞台中央。

琴身散发着一种高贵的气质。

柳如是转身,大袖一挥,垫脚走向古筝,在一张红木椅子上坐下。

反手拨动琴弦,二十五弦,一时齐发。

琴声如脱缰野马,肆意狂奔。

柳如是伸手将手掌整个覆在琴弦上,声音戛然而止。

全场也跟着寂静下来。

21

柳如是微微抬手,拨动琴弦,这是正式演奏的第一声弦动,如微风拂过堤岸。

勾、托、抹、打。

她的指法娴熟而精妙,每一个动作都如手术刀般精准无误。

柳如是唱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刚开始,琴声时高时低,错落有致。

大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随着歌词的深入,柳如是手上动作明显快起来,琴声自然愈来愈急。

像骤风,似暴雨,如闪电。

台下人不禁凝神屏气,生怕自己的呼吸扰乱了美妙琴声。

柳如是纤细手指在琴弦上跳动,好似芭蕾舞演员在一根头发丝般纤细的钢丝上跳舞。

在所有人都认为这首曲子即将到达最高点时,如天籁般的嗓音与琴声陡然停住。

寂静。

彻底的寂静。

人们似乎听见了远在一里一外汴河两岸风穿过垂柳枝条的声音。

直到这风真的到来,拂动每个人鬓角的发。

琴声才再次响起来。

所有人的情绪在一瞬间达到顶峰。

随之,琴声愈来愈慢,愈来愈小。

最终归于沉寂。

空气似乎凝固了。

人们被一种失落的情绪包裹住,沉醉在一场不愿醒来的梦里。

直到,人群中一个人大声叫好,人们才从这场幻梦中醒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