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后续+无弹窗
现代都市连载
都市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是由作者“格鱼”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彭远征曹颖,其中内容简介:前世官场小吏,抑郁而终。重回激情岁月,揭开惊天身世,逆天改命尽酬青云之志,再入宦海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主角:彭远征曹颖 更新:2025-05-09 21:0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彭远征曹颖的现代都市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后续+无弹窗》,由网络作家“格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是由作者“格鱼”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彭远征曹颖,其中内容简介:前世官场小吏,抑郁而终。重回激情岁月,揭开惊天身世,逆天改命尽酬青云之志,再入宦海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望着彭远征离开的挺拔背影,冯伯涛暗暗点了点头。
冯老最喜欢和最欣赏的就是彭远征的心性,沉稳有度不卑不亢知道进退,一点都不小家子气,而他也是如此。
……
……
明天就是周六了,宋予珍和冯伯涛两口子本来想让彭远征再住一天,周日早上再走,但当天下午,彭远征就接到了龚翰林的紧急传呼,汉显传呼机上龚翰林的留言是“马上回电”,他也不敢怠慢,立即用冯家的座机打了过去。
“龚科长,我是彭远征。”
“远征啊,你的事处理得咋样了?”电话那头,龚翰林的声音微微有些急促。
“呵呵,龚科长,我基本上处理完了,您有啥指示就直接说吧。”
“科里倒是没啥工作,但是就在刚才,朱部长给我打了电话,说是市委薛书记安排下来——下周一市里召开推进第三产业工作大会,薛书记对市委办公厅秘书科拟定的讲话稿不太满意,点名让你来写,说是你熟悉情况,又刚做了关于第三产业的系列报道,轻车熟路的。”
“我也跟朱部长说了,你是新来的同志,也没有给领导写讲话稿的经验,但朱部长说了,材料都是一通百通的东西……总之,领导交代下来了,紧急任务,你得马上赶回来。”
彭远征轻轻点头,“好的,龚科长,我明天一早就往回赶。”
“时间比较急了,你回来之后马上去办公室,我下午在办公室等你,跟你谈谈稿子的问题。”
跟彭远征交代完,龚翰林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市高官点名写材料,这当然意味着市委主要领导的某种赏识,但这种紧急任务对彭远征这种初入官场的年轻人来说,也隐喻着相当大的风险。
要知道,领导讲话稿不是一般的材料,其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领导本人的喜好。若是行文风格领导喜欢,又说出了领导想说的话,那自然是好的;可反过来说,如果领导不喜欢这种风格,纵然你文辞华丽逻辑缜密,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一旦这个讲话稿写砸了,彭远征前面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都要付之东流。市委薛书记会由此产生某种“不过如此”或者“言过其实”的印象,对他未来的仕途进步非常不利。
更重要的是,薛书记是否了办公厅的稿子,点名要他来写。这意味着,稿子写不好,薛书记不满意;可稿子写好了,显然又会得罪办公厅秘书科的某些人。
想到这里,彭远征的脸色就有些凝重。
冯伯涛刚从书房里出来,正好听见彭远征在打电话。不由走过来微笑道,“远征啊,单位有事?要急着赶回去吗?”
“嗯,大伯,刚才我们科长跟我说,下周一我们市里开推进第三产业工作大会,市委薛书记否了秘书科的稿子,点名让我写。我明天一早就得赶回去!”彭远征轻轻道。
冯伯涛皱了皱眉,“给主要领导写讲话稿的应该是市委办公厅的人,你在宣传部,搀和进去不太合规则。况且,你刚参加工作,对领导的风格不熟悉,这种稿子怎么能让你写?”
冯伯涛是何等人,立即判断这种事情并非是市高官欣赏那么简单,其间肯定存有某种猫腻。
彭远征苦笑了一声,“大伯,我也没办法,推是推不掉了。”
冯伯涛沉吟着道,“你们的书记姓……”
“姓薛,薛新莱。”彭远征瞥了冯伯涛一眼,隐隐猜出了他的用意,摇摇头道,“大伯,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自己处理就好。”
冯伯涛一怔,旋即笑了,“也罢,你就尽力而为,能写好固然好,写不好也很正常,你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没有经验、信息积累不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想必你们的领导同志是不会计较的。”
彭远征笑笑。
他心里明镜儿似地,他的工作岗位从乡政府调到了市委宣传部机关,肯定是冯伯涛在背后营运的结果。只是冯伯涛没有提,他也不会问,一切心照不宣而已。而且也很显然,在冯老的权威下,目前冯家对他的“关照”也仅限于此——能不能在官场上混出个人样来,还得需要他自己打拼。
这是冯老对他的考验,也是他个人的原则。"
吃完饭,临出门上班的时候,彭远征突然停下脚步,试探着问了一句,“妈,您也够年龄了,我又工作了,您还是内退下来在家里享享清福吧。”
孟霖今年45岁,按照新安机械厂的制度,她可以内退离岗了。不过,机械厂的内退并不是一刀切,全凭个人自愿,如果不自愿还可以继续上班,女职工可以最迟工作到50岁。
孟霖摇了摇头,“妈又不老,工作又不累,想继续干呢。我要是内退了,每月会少拿一百块钱,太不合算了。你以后还要结婚成家,妈妈得给你存点钱。”
彭远征就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以母亲的性子,肯定是不会内退的。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也不再说,推门而出。
回到办公室刚坐下,马自和龚翰林就一前一后进门。不多时,王娜就一阵风地从外冲了进来,喘息着坐在了椅子上,手扶波澜起伏的胸口嘻嘻笑道,“幸好没有迟到!”
龚翰林笑笑,低头看报纸。
马自深深地嗅了嗅,故意讶然道,“王娜,你又喝酒了?革命小酒天天有,小日子不错呀。”
王娜瞪了马自一眼,低低嘟囔了一句,“少管闲事!”
马自挤眉弄眼地冲着彭远征,起身去了卫生间,路过彭远征桌子的时候,轻轻拍了拍他的桌面。
彭远征会心地起身跟了出去。
卫生间里,两人并肩撒完一泡尿,马自从口袋里掏出烟来,“抽不抽?”
彭远征赶紧掏出自己专门准备的一包精装红梅来,递了过去,“马哥,抽我的!”
马自啧啧一笑,“好烟啊,来,抽你的!”
两人对着抽上烟,一根烟抽完,感觉关系又亲近了不少。
两人向办公室走去,临近门的时候,马自回头来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压低声音道,“老弟,以后别在办公室里抽烟,那老娘们毛病挺多,让她嚷嚷起来,你一个新同志吃不消。”
“嗯,我明白。”彭远征点头,知道马自说的是孙萍。
进了门,彭远征发现孙萍这个老娘们已经坐在椅子上打起了毛衣。她抬头扫了彭远征一眼,突然道,“老龚,昨天部领导安排下来的关于市里第三产业发展的稿子,我看让小彭试着练练笔吧,一来也锻炼锻炼了解一下科里的工作,二来也看看他的文字基本功。”
龚翰林闻言眉头暗暗一皱。这个稿子是部里安排下来的,龚翰林交给了孙萍。可不想这娘们竟然提出让彭远征来写。
其实写个稿子也无所谓,反正是新人,写的好孬都可以理解。但得看什么稿子,要是那种泛泛的小稿子小报道,让彭远征尝试一下未尝不可,可关键这个稿子是一个大材料,为市委市政府“繁荣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鸣锣宣传,让刚来的新人写这么大的东西,岂不是有意刁难吗?
在龚翰林看来,不要说彭远征了,就算是马自都写不好。
可孙萍终归是副科长,她当众说了,龚翰林也不好立即驳她的面子。就笑了笑道,“试试无妨,可老孙啊,小彭同志毕竟不熟悉情况,这个材料最后还得你来把关!”
孙萍淡淡一笑,“凡事开头难,可谁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是不是?小彭,这是我收集的一些关于本市第三产业方面的资料和文件,你拿去看看,先把材料吃透了,然后再动笔,我给你两天的时间,周四早上交给我。”
“哦,我知道了,孙科长。”彭远征哦了一声,走过去从孙萍那里接过一摞资料,心头却暗暗冷笑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下马威吗?
“走吧,老龚,咱们去开会?”说着,孙萍起身来拿起笔记本和钢笔就走了出去。
待龚翰林也走了,马自才皱着眉头冲彭远征忿忿不平道,“这老娘们真是有毛病,兄弟你才刚来,两眼乌黑,怎么能弄这种大材料,明摆着欺负人嘛!”
王娜则有些幸灾乐祸地笑了笑,继续低头摆弄她的BP机。
对于马自的抱打不平,彭远征默然不语。
作为一个科里刚来的新人,纵然心里对孙萍的排挤和刁难有所不满,他也不能表现出来。人前不能,人后也自是少说为妙。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即可,没有必要要挂在嘴皮上。
此刻彭远征考虑的是孙萍为什么会对他这种态度。"
彭远征依言走了过去,在龚翰林的对面坐下。
“远征,你先看看被薛书记否了的稿子,你从头至尾看一遍,然后告诉我有什么感受。”龚翰林将自己桌子上的一份材料推了过去。
彭远征接过去,伏案仔细看着。
看完,他抬头望着龚翰林皱眉道,“龚科长,我看这稿子很不错啊,中规中矩,观点鲜明,逻辑缜密——”
龚翰林叹了口气,“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是刘秘书写的,刘秘书跟了薛书记三年了,又是市委机关里出名的笔杆子,应该说薛书记喜欢什么他就会写什么,对薛书记的喜好耳熟能详,如果他的稿子薛书记都不满意,那么——就不用说其他人了。”
“按理说,这种大通路的讲话稿,没有什么‘三篇文章’。但薛书记为什么会不满意?这是问题的关键。你要好好想想,然后才能下笔。这是其一。”
“另外,我听说让你写这个讲话稿,是朱部长在萧部长面前打的包票,朱部长作为分管领导,为什么要揽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其中很值得琢磨啊,远征!”
“好了,这是我搜集的一些薛书记以前的讲话材料,还有最近一两个月的《新安日报》,上面基本上都有最近薛书记的日常活动,你先占有一下基本材料吧。记住我的话,想清楚再下笔,千万要慎重啊!”
龚翰林叹息着起身来,准备离开。
彭远征有些感动地起身相送,他心里清楚,在机关里,龚翰林能对他这般坦诚和百般提醒提携,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由此看的出,龚翰林确实是怀了爱才之心,不愿意一个本来可以拥有大好前途的年轻人因为这种事情被埋没下去。
甚至是被打压了下去。
机关上这种事情可不少。
“谢谢领导指点,我一定会认真考虑,争取圆满完成任务。”彭远征表态道。
龚翰林嗯了一声,轻轻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大步离去。
其实龚翰林心里有些话还是没有跟彭远征说透,不是他老奸巨猾,而是他担心彭远征这么一个初进官场的年轻人,有些话说多了他也听不懂,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送走了龚翰林,彭远征关紧了办公室的门,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下来。
稿子写不好,就会给市高官留下“言过其实”的不良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他日后的升迁;稿子写好了,领导满意了,就会有人不满意。比如薛新莱的文字秘书刘强。
很显然了,这件事看上去是领导赏识,其实是一个不得不跳的陷阱。背后就算没有阴谋,也暗藏某种打压新人的机锋。或许,是因为他最近在宣传部风头太劲了吧。
但此时此刻,他也顾不上再斟酌这些,而是要考虑如何才能渡过这一关。
彭远征耐着性子将龚翰林给他的所有资料都一一看了一遍,梳理最近半年薛书记在所有公开场合上的讲话以及公开见诸于《房山日报》的报道,他没有发现明显令他感觉眼前一亮的东西。
而回头来再看薛新莱文字秘书——市委办公厅秘书一科科长刘强写的讲话稿,他的眉头更加紧皱起来:稿子本身没有问题,无论是格局、高度、逻辑乃至语言风格,都与之前薛新莱的讲话相吻合——但薛书记为什么会不满意、还公开否了?
前思后想,彭远征都感到无从下笔。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被疏忽了细节:市高官薛新莱目前似乎正处在一个敏感的关键时刻,根据前世的记忆,彭远征参加工作后不久也就是今年的11月份,薛新莱被省委调离新安市,去临市干市高官,虽然是平级调动,但临市是经济强市又是国家级开放城市,还是相当于升迁了。
但薛新莱调离与否,与他否决了刘强的稿子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会这样?彭远征百思不得其解。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彭远征正在凝神思考问题,不禁吓了一跳。今天是周六休息日,谁在这个时候往科里打电话?
彭远征以为是龚翰林,就接起了电话,直到电话那头传来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周大勇那熟悉而微微有些过度热情的声音,他才意外地松了一口气。
“小彭同志啊,你下来上我办公室一趟,有个事儿找你。”
彭远征一怔,“周科长,你周六也上班啊……”
“呵呵,今天我加班弄个材料——嗯,你下来一趟吧,领导有事找你。”周大勇说着又压低声音道,“是宋部长!”"
听着宋部长一口带有京片子口音的普通话,彭远征隐隐猜出了什么。
“是的,宋部长,我在京华大学读的是中文系。”
“中文系不错,难怪你的文笔不错,材料水平很高,看来,在学校里的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宋炳南笑着,又道,“不过,不能骄傲,年轻人刚参加工作,做事要踏实,做人要朴实,不能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翘辫子。”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扎实工作。”彭远征下意识地笑着表态。这几乎是他前世作为官场小吏的某种本能。
……
……
宋炳南试探了半天,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开始转入正题。
他没有直说和明言,只是意味深长地将现在新安市官场上的一些特殊情况有意无意地说了一些,貌似拉家常,非常含蓄,大概也只有彭远征这种重生者和有心人,才能真正听懂他的话。
本来,对于宋炳南来说,能听懂多少,就要看彭远征的悟性了。
市高官薛新莱果然要调离新安市,这在新安市高层领导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据说省委组织部已经找薛书记谈过话。其实,说起来,市高官升迁或者调离本是寻常事,但因为某种原因,薛新莱要走却让新安市官场起了一定的震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光力对市高官的位置志在必夺,官场局势暗流汹涌,一场新老交替和权力洗牌、重新站队的波澜,迫在眉睫了。
市里有不少中高层的领导干部开始倒向市长周光力,这引起了薛新莱一定程度的不舒服。他固然要走,但在他还没有走之前,新安市的一把手还是他。
这倒也罢了。
按照官场惯例,作为市高官,薛新莱有两个秘书,一个是跟班秘书朱永,一个是文字秘书刘强。朱永之前是挂了主任科员的级别,现在已经是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虽然不是什么实权岗位,但却解决了副处级的岗位。
领导在即将退居二线或者调离的时候,一般会给秘书考虑后路,这很正常。
但相对于朱永的“得势”,文字秘书刘强却非常失望。
他在多年前就是秘书一科副科长了,因为业务强,一直是薛书记个人的文字秘书,深受器重。可朱永都解决了副处级,却没有给刘强解决,随着薛新莱调离的风声越来越近,刘强心里的失望就慢慢转化为某种怨愤。
在他看来,自己任劳任怨这么多年、鞍前马后这么多年,却没有得到公正待遇,非常不忿。
因此,为了自己日后的前途考虑,他毅然另投高门了,最近更是与市委副秘书长钱鲁走得很近。
钱鲁跟市长周光力关系很好,最近更是走动频繁,迹象已经很明显了,一旦周光力成为新任市高官,那么,他肯定要向省委强力推荐钱鲁为市委常委、秘书长。
薛新莱看在眼里,不满在心上,还有失望。他之所以没有在临调离前突击提拔刘强,是因为看重刘强的文字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想要将他带走一起去临市任职。从长远来看,如此一来,刘强的发展前途肯定要强过在新安市做个虚头巴脑的副处级干部——要知道,薛新莱是准备将当成异地任职的心腹班底来培养的。
奈何刘强没有耐性,太着急了,导致走错了路,站错了队。
这种无形的“背叛”,让薛新莱非常愤怒,觉得自己认错了人。
上述这些,都是彭远征从宋部长的暗示中“分析判断”出来的东西,与事实真相相距不远。
从宋部长办公室出来,彭远征如释重负。
薛书记不满的不是刘强的稿子——稿子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而是刘强本人。
也就说,就算是刘强写出质量很高的稿子,薛书记一样会不满意。换言之,薛书记点名让彭远征写,不过是一个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幌子,无论彭远征写出怎样的稿子、只要大差不差,薛书记都会采用。
他的目的是打击刘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种微妙的细节,也只有宋部长这种站在高层权力层面的领导,才能洞若观火。如果没有他的暗示和提醒,彭远征还要在稿子本身上浪费时间。
原本两难的境地,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被化解,彭远征心头一阵放松,当面对宋部长的点醒表示了感激,说了几句恭谨而得体的客套话。"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