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巫蛊之乱,皇长孙为苟活而逆袭刘据刘进全文

穿越巫蛊之乱,皇长孙为苟活而逆袭刘据刘进全文

小脸蜡黄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一个怒气冲冲的羽林郎官对着刘进脸红脖子粗的喊道。“就是,普天之下谁不知道我们建章营是对大汉皇室最忠诚的军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为了汉家天下而活的,殿下居然怀疑我们还是不是大汉最后一道屏障?笑话!”又是一个郎官。“没错!如果殿下怀疑我们的忠诚,我们现在就解甲归田!我们羽林军不能辱!”看着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就连站在身后的马云禄也忍不住了:“都尉,您这话确实过分了,能比羽林军更忠诚的军队普天之下也找不到啊。”“请殿下收回刚才的话!”马云禄单膝下跪!瞬间下面的人也有样学样:“请殿下收回刚才的话!”一时间,上千人齐声高喊。场面一时变得很安静!其实马云禄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十分你的打鼓,他们这个行为说好了是捍卫羽林军的荣耀,但是如果从另...

主角:刘据刘进   更新:2025-03-17 15: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据刘进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巫蛊之乱,皇长孙为苟活而逆袭刘据刘进全文》,由网络作家“小脸蜡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个怒气冲冲的羽林郎官对着刘进脸红脖子粗的喊道。“就是,普天之下谁不知道我们建章营是对大汉皇室最忠诚的军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为了汉家天下而活的,殿下居然怀疑我们还是不是大汉最后一道屏障?笑话!”又是一个郎官。“没错!如果殿下怀疑我们的忠诚,我们现在就解甲归田!我们羽林军不能辱!”看着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就连站在身后的马云禄也忍不住了:“都尉,您这话确实过分了,能比羽林军更忠诚的军队普天之下也找不到啊。”“请殿下收回刚才的话!”马云禄单膝下跪!瞬间下面的人也有样学样:“请殿下收回刚才的话!”一时间,上千人齐声高喊。场面一时变得很安静!其实马云禄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十分你的打鼓,他们这个行为说好了是捍卫羽林军的荣耀,但是如果从另...

《穿越巫蛊之乱,皇长孙为苟活而逆袭刘据刘进全文》精彩片段


一个怒气冲冲的羽林郎官对着刘进脸红脖子粗的喊道。

“就是,普天之下谁不知道我们建章营是对大汉皇室最忠诚的军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为了汉家天下而活的,殿下居然怀疑我们还是不是大汉最后一道屏障?笑话!”

又是一个郎官。

“没错!如果殿下怀疑我们的忠诚,我们现在就解甲归田!我们羽林军不能辱!”

看着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就连站在身后的马云禄也忍不住了:

“都尉,您这话确实过分了,能比羽林军更忠诚的军队普天之下也找不到啊。”

“请殿下收回刚才的话!”

马云禄单膝下跪!

瞬间下面的人也有样学样:

“请殿下收回刚才的话!”

一时间,上千人齐声高喊。

场面一时变得很安静!

其实马云禄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十分你的打鼓,他们这个行为说好了是捍卫羽林军的荣耀,但是如果从另一个层面说,也是在挑战刘进这个胶东王的权威。

甚至如果刘进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可能会借题发挥说他们以下犯上!

但是,他还是说了,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到羽林这几个字的重量,那是父辈用生命为他们换来的荣耀,在他得心里羽林军,建章营不容玷污。

为什么刚刚有人说建章营,因为羽林以警卫建章宫得名,俗称建章营,后来改为羽林,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

同时,这些羽林郎官从进入这里开始就是为了大汉培养军官的,而不是小兵。

所以地位一直很崇高。

刘进看着这个场面,先是楞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

笑的忘乎所以。

还可以,没想到随便的试探一下,就能试探到了这支部队的底线,有底线好啊,有底线才能对症下药啊。

如果真的是烂到了别人说什么都没有反应了,那才可怕呢。

而荣誉毫无疑问就是这支部队的命根子,他们看的比生命还重。

一下刘进就找到了这支部队的命门所在了。

刘进的笑,让在场所有的羽林军都不明所以,笑什么?

有那么好笑吗?

自己的行为这么好笑吗?

马云禄更是忍不住第一个发问:

“殿下是在笑我们吗?”

也不叫都尉了,而是殿下。

叫都尉是把刘进当自己人,而殿下那是因为他的身份。

刘进自然能听出来两者之间的意思。

“我笑的是没想到羽林军还不是那么不可救药,还知道荣誉是你们安身立命的东西,本都尉感觉很开心,因为你们还没烂到一定的程度。”

唰!

又是一阵喧哗。

当着和尚骂秃驴可还行?

所有羽林郎官 的心里都浮现出了那句经典的国骂。

直娘贼!

这个胶东王究竟是什么变得!

“既然你们知道荣誉是你们的命根子,为什么不去守护他?而是去践踏他,你看看你们现在的名声能配的上这个祖辈留下的荣誉吗?”

刘进的脸色也瞬间就拉下来了,厉声喝问。

一句话问的好多人低下了头颅,但也有人不忿,争辩道:

“我们也不想啊,但是也没有仗打,就算是有仗打也不会派我们去,训练了又能怎么样?”

轻声的嘟囔让所有人深以为然。

几代的发展,羽林军基本上已经沦为仪仗队了,打仗跟他们也越来越远了,而一名军人当他不能打仗的时候,基本上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看了一眼天色,现在已经有点擦黑了。

“春林,咱们吃完晚饭就去。”

一天两顿饭,现在吃完过去正好差不多。

春林点点头,下去安排了。

晚饭很简单,几碟胡萝卜条,还有一小鼎的羊肉,就是全部。

刘进吃着被御厨开发出来的胡萝卜条,感觉清脆爽口,在大汉能吃到这个东西还真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

不然刘进还真的没有这个口福。

至于羊肉那就是主要肉食了,虽然没有什么太过复杂的烹饪方法,可味道绝对不孬,羊肉的清香飘荡的整个屋子都是。

刘进吃的满嘴流油。

春林不时地还给刘进倒上精酿的果酒,眼神里全是笑意。

“殿下慢点吃,慢点吃。”

刘进忙了一天了,顾不上跟春林说话,埋头就是吃。

直到酒足饭饱以后,拿过春林手里的剔牙棒,一边剔牙一边对着春林道:

“春林,猪肉吃过吗?”

随口问了一句。

春林轻咦了一声,这个小祖宗是吃羊肉吃腻了?

那也应该换牛肉吃啊,怎么想起来猪肉了啊,虽然牛不允许随意宰杀只能吃正常死亡的牛,但是自己王爷想吃点牛肉,底下人会有无数的办法让牛正常死亡。

第二天就能端上美美的牛肉。

虽然春林心里疑惑,可嘴上却没有一丝丝的迟疑:

“当然吃过了,不过也是小时候了,曾经奴婢没有进宫的时候,在乡下吃不上这些精细的羊肉,只能吃点猪肉解馋。”

刘进哦了一下。

你小时候?

看着春林怎么也有快四十了,春林小时候那特么的得什么时候了。

“味道咋样?”

刘进原以为这么长时间了,春林肯定忘了猪肉的滋味了,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春林毫不迟疑的道:

“酸!”

“涩!”

脸上好像是追忆一样。

刘进点点头:

“要是本王有办法让猪肉不酸,你说会有人去吃吗?”

啥?

春林差点都跳起来了:

“殿下没有开玩笑吧?”

猪肉怎么可能不酸啊,如果不是实在是穷的不行的人,谁也不会吃猪肉的,一般的家庭到了上元节的时候就算是拿出半年的积蓄也要买点精细的羊肉和狗肉吃,那可能是百姓最满足的时候了。

而猪肉不酸。可能吗?

春林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刘进靠在后面的柱子上,笑了一下。

“本王说行,那就行,你觉得这事儿有的搞吗?”

春林急忙的说道:

“殿下,如果猪肉不酸的话,我想殿下将会被无数的穷苦百姓奉为天神。”

看着春林一本正经的样子,刘进有点咂舌。

不就是猪肉吗?

怎么还跟天神扯上关系了?

春林看出来了刘进的不解,小声的解释道。

“殿下有所不知,在民间普通百姓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次羊肉狗肉的,实在是太贵了,而猪肉又是非常的不好吃,如果殿下真的能让猪肉不酸,那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儿,按照猪肉的价格,百姓能吃上肉了啊。”

“真的有这么惨?”

春林狠狠的点点头。

就是有这么惨!

刘进若有所思,想了一下对春林吆喝道:

“端下去吧,我吃饱了,咱们去城北的工坊看看你给我找的人。”

猪肉的事儿虽然不小,但是跟工坊比起来还是小事儿,他现在想去看看汉朝的大匠们的实力。

这关系到他脑海里一项重要的计划。

羽林军换装计划。

匈奴为啥能叱咤草原无敌手?


城墙下,重达几吨不知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闸门吱吱呀呀被守门的将士缓慢的推开,卫不疑马上就带着父子二人往宫里走,路上不断地打量着周围的哨兵们,好像做贼一样。

刘进看着跟做贼一样的卫不疑打趣道:

“舅舅贼眉鼠眼的干啥呢?”

两人关系自小就不错,太过于生疏反而不好。

卫不疑看着周围没人,这才没好气的道:

“你不是要死了吗?我看你壮的像头牛呢。”

面色红润,走路苍劲有力,下盘还是那样的稳当,这是将死之人该有的样子吗?

再加上刚刚刘进调侃的语气卫不疑放下来了一百八十个心,这小子一点事儿都没有。

只是进宫的事儿还是无比的诡异,大半夜的爷俩不在家睡觉跑到未央宫见皇帝,要是碰到个多疑的皇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是恰巧的是,现在的汉武帝就是这样的多疑,英明神武雄才大略那是曾经的汉武帝,现在的汉武帝完全已经沉浸于有人要害我的死循环之中了。

不然也不可能被江充这样的小人得到机会媚上!

卫不疑懒得搭理刘进,这孩子自小就没六,看起来乖乖的,实际上一肚子坏水,这点儿他爹都不知道,但是这几个舅舅一清二楚。

“太子殿下,这么晚了,你们父子二人进宫究竟是为什么?”

刘据神色复杂的摇摇头,不能说,即使卫不疑是亲戚,是一伙的,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就这一个神色复杂让卫不疑彻底的蒙圈了,呐呐的道:

“太子殿下刚刚姑姑已经被惊动了,脸色很不好看。”

“什么?”

刘据突然停下脚步,瞪着卫不疑:

“母后怎么知道我今天晚上进宫的?”

那可是他的母亲啊,大半夜的居然被惊动了?

就连刘进都是心里一惊,奶奶居然也被惊动了,事儿好像大了。

他可是知道奶奶在自己这个父亲心里的地位,那是相当的高的,比汉武帝亲多了。

吧唧吧唧嘴,刘进不知道说啥了。

刘据瞪着这个表弟,恶狠狠的道:

“母后怎么知道我们爷俩进宫的?”

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但是还想确认一下。

卫不疑有点不好意思的看着太子刘据憨笑一声小心翼翼的道:“我这不是以为你要那个,我拿不定主意才去找的姑姑!”

别看卫不疑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样子,那只是表面现象谁要是相信谁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太子刘据听到这话大骂一声:

“混账!”

好你个卫不疑,虽然老子心里确实这样想过,但是可没有透露出过半点这个意思啊,弑父!

让他刘据如何做人!

你特娘的狗才居然先给我去打小报告,气死我了。

此时的太子殿下气的要爆炸。

这幸亏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要不然自己明天的太阳都见不到,别以为太子就安然无忧了,一天不登上皇位,一天就让别人把控着命运。

更何况有的时候当上了皇帝连自己的性命都把控不住呢,就比如那个落水的皇帝?

卫不疑低眉顺眼小步的往前跑着,也不敢搭理太子刘据,谁让今天自己把人家给卖了呢,太子刘据刚想追上去接着骂。

刘进拉一拉父亲的衣袖。

“父亲,莫要生气,舅舅也是为我们好!”

嗯?

一下子刘据神色大变,指着刘进道:

“你听懂我们刚才在说什么了?”

刘据的心头泛起滔天巨浪,如此隐晦的谈话刘进都能听得懂吗?

刘进一看父亲脸色变了马上就察觉到自己刚刚那句话的不妥之处,心里忍不住给嘴贱的自己两巴掌,让你多嘴。

面前的是谁,那是当朝太子未来的皇帝,他刘进是谁?未来的太子啊。

君臣移位,今日的汉武帝和刘据的关系就是明日他爹跟他的关系。

这要是被老爹瞧出来自己还有这个心思,哪怕是现在不搭理自己,等以后也是个隐患!

权利动人心啊,谁也不想以后被亲儿子拉下马。

刘进脸不红心不跳的道:

“我哪知道你们说啥,反正我知道舅舅不会害我们就对了!”

说完又好奇的道:

“父亲你们刚刚打什么哑谜呢啊。”

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刘据哑然失笑,自己也是多疑了,一个孩子哪怕是读过几本书又能对世事有多大的理解呢。

想到今天来的目的,太子刘据笑着摇摇头:

“跟你没关系,好好准备今天晚上的大戏吧。”

刘进心头掐了一把冷汗。

谁说古人傻的?站出来。

今天这件事儿也让刘进再一次意识到,现在不是那个二十一世纪言论自由的时代了,而是一言就掉脑袋的时代,谨慎谨慎再谨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此时的未央宫内,头发有些花白的汉武帝正着一件黑色的龙袍,在几个身穿奇装异服的人还有一个看上去长得挺俊秀实际上却贼眉鼠眼的官员的簇拥下不知道谈着什么。

“陛下,经过我刚刚沟通天官,您之所以会做那种木头人追着您打的噩梦,不仅仅是因为寒邪入体,更严重的是因为有人给您施展了诅咒啊!”

奇装异服中的一个人语出惊人!

吓得周围的太监宫女全都跪下。

“陛下!”

汉武帝有些浑浊的眼睛里透露出一丝的清明,捋着胡须不说话。

而一旁贼眉鼠眼的官员看着汉武帝没有什么表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脱口而出:

“宫中充满蛊气,巫蛊不除,陛下的病就很难好起来啊!”

一句话满堂皆惊,太监宫女大气都不敢出,脑袋恨不得扎进地里。

这个江充江大人实在是太敢说了。

宫中是何等的要害之地啊,居然敢说充满蛊气,难道宫中又要掀起刀兵了吗?

汉武帝神色不变还是那副模样,好像是被江充说中了,又好像是保留着自己的思考能力,让江充一时也摸不准陛下究竟是什么想法。

江充看着汉武帝不为所动,继续添油加醋道。

“陛下,臣愿为马前卒为陛下找出诅咒陛下之人。”


卫不疑的姑姑是谁?

正是汉武帝的妻子,当今天下的皇后卫子夫。也是他卫家崛起的根基。

想当年,正是由于卫子夫得宠一步登天成为年轻的汉武帝的皇后,他卫家才能从一个普通家庭成为公侯之家。

后来,有了平台展示才华的卫青登上历史舞台。

卫青更是好像开挂一样,一生未尝一败,首次出征就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后又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就在满朝文武都在羡慕皇后有个好弟弟争气,能给当时根基不稳的卫子夫撑腰的时候,一个卫子夫收养的私生子外甥又异军突起。

如果说卫青是开挂的人生,那么这个私生子外甥就是天命之子,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后来又在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短短几年的时间达到了一个将领的最高成就。

封狼居胥!

后世将领无不以这个目标作为人生追求,可想而知这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虽然姓氏不同,但是确是一家人,一家出了两个军事天才,顶级名将,而卫子夫的皇后位置也是坐的越发的稳当。

任何妖艳货色都得敬着这个皇后。

但是卫子夫绝对是个聪明的皇后,不掺和任何政事,安分守己深得汉武帝喜爱。

就这样一内一外,卫家成了武勋势力领头羊,同时也是外戚势力的领头羊。

但这跟刘进有什么关系?

刘进的父亲刘据是卫子夫的亲子,你说有没有关系?更何况刘据也娶了卫家的女儿!

可以说两家早就绑到一起了,这也是卫不疑心里所考虑的,如果太子真的要有别的想法,卫家如何自处不言自明,只是在这之前要去请示皇后姑姑。

长乐宫宫外此时灯火通明,但是却寂静无声,来回走动的宫女太监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声响。

长乐宫按照常理来说,这里才是东宫,但是这个东宫跟太子的那个东宫不一样。

卫不疑快步走到长乐宫的侧门,这里都是平日里送菜的或者伙夫才会进出的地方,对着守门的心腹小声说道:

“快去禀报皇后娘娘,就说我有大事儿通报!”

长乐宫虽然很多都是卫家的心腹但是进入也要通禀。

心腹一听顿时跑到门内。

层层通报,肉眼可见的可以看到里面的灯光更亮了一些。

“将军,皇后娘娘有请!”

卫不疑顾不上其他进入宫殿里面,此时的卫子夫正身穿一身常服,虽然已经是奶奶的年纪了,但是容貌依旧明艳,虽是常服但是常年的养气功夫让她贵气逼人。

几个宫女正在给卫子夫捶腿,卫子夫看着慌张的侄子,轻轻地开口道:

“天塌了?睡觉都不让人安生了?”

虽然话语轻飘飘的但是卫不疑还是一哆嗦,小时候的病根。

“姑姑,有大事儿!”

但是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环视左右,看着宫女太监一眼。

卫子夫一看就知道这个侄子的花花肠子,今日听闻女儿的噩耗,她好不容易才入睡的,被打搅了也没办法,不过却是难得的看到这个心思深沉的侄子露出如此惊慌的神色。

轻轻一笑:

“你们退下吧。”

显然并没有觉得卫不疑会有什么大事儿,毕竟到了她这个地位还有年纪很少有能让她吃惊的事儿了。

卫不疑看着慢吞吞往外走的急在心里。

直到所有人都走干净了,就剩下姑侄二人的时候,卫不疑才凑到卫子夫的耳边小声嘀咕。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

“我大孙子在哪?还不快快带进来啊!”

卫子夫心乱如麻,听到大孙子居然得了重疾,命不久矣,简直是差点要了她的命。

到了他这个岁数了,无比的重视子嗣后代,什么荣华富贵都是过往云烟了。

乍一听刘进命不久矣,怎能不惊!

简直是要了她的命啊。

只是卫不疑不动唤,又小声嘀咕了好久,将他看到的刘进活蹦乱跳的样子,说给了卫子夫听。

卫子夫沉默了。

身为帝国的皇后,她的政治敏感性不知道比多少人都强,瞬间她就明白了侄子的顾虑。

坐下来,轻轻揉着眉心,认真的思索着。

真是多事之秋啊。

卫不疑就这样等着,突然卫子夫站起来,对着外面喊道;

“进来,更衣去未央宫!”

母仪天下的气势瞬间爆发。

外面一众宫女太监不敢怠慢,急忙进来忙活。

只有卫不疑着急的看着卫子夫:

“姑姑,到底怎么办啊!”

卫子夫冷着脸:

“怎么办?先去把那爷俩放进来,带去未央宫见皇帝!我倒要看看他们作什么妖!”

卫子夫很生气,她虽然不管事儿,但是并不是傻子,不论自己这个大孙子还有自己的这个儿子要搞什么事情,都要把火苗镇压在萌芽当中。刚刚失去了女儿,她不想爱自己的长子长孙再出任何问题。

没人比她更清楚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了。

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20多岁从太后的手里夺回权利亲政,铁血的手腕可见一斑。

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就凭着自己儿孙那两头蒜还想造他爹的反?

做梦去吧!

但是好在事情还仅仅是有苗头。

卫不疑一听就知道姑姑已经有了主意,急忙称诺!

去门口接那二位去。

就又听到卫子夫正对着当值的小太监问道:

“皇帝今晚在干什么?”

小太监忙不迭的说着自己道听途说来的小道消息:

“据说是在跟几位仙师安神!”

前些日子皇帝睡不着觉,做噩梦卫子夫也是有所耳闻,招揽一群妖魔鬼怪,美貌少女进宫她也没说啥,她觉得理解皇帝,打了一辈子仗了,老了以后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但是直到今日听到女儿身死的消息,她才醒悟皇帝好像真的被迷惑住了,今晚长子长孙更是要搞事情,让她感觉到自己真的不能装聋作哑了。

不然乱子就大了。


刘进没有答话。

也没有回头,就是这样保持着扶剑站立的姿势看着下面的军士们。

马云禄看着刘进不说话,也不敢再说话,只好在刘进的身后站好,安静的等着。

下面的人,更不敢说话了。

虽然不知道上面的是谁,但是马云禄都如此恭敬的人,肯定也是上官,更别提之前早就流传的胶东王要亲自掌管羽林骑都尉了。

长脑子的都已经猜出来了那是谁了。

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那是大汉最有权势的人。

也是他们未来的顶头上司。

其实有的人心里甚至洋洋自得,胶东王亲自掌管自己这支队伍,代表着自己等人的恩宠还在,富贵也还在。

没人会去想跟着一个皇室子弟,以后需要拼命的。

羽林军从来也不是拼命的地方。

拼爹的地方还差不多,或者拼哥也行,总之拼什么不是拼?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半刻钟!

一刻钟!

半个时辰!

一个时辰!

.......

太阳都已经升起来老高了,军士们也额头的汗渍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擦。

因为他们清楚的可以看到,刘进没有丝毫的动弹。

如果不知道那是个真人还以为是个木头人呢。

但是,现在其实已经到了羽林军的极限了,能坚持这样长的时间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是大汉的羽林军,而不是其他军队。

这里不是说他们的战斗力多高。

而是身为仪仗兵,这种训练他们是需要的,所以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已经有士兵开始摇摇欲坠了。

就在这时,刘进看着下面士兵的样子,也大概知道羽林军的极限在哪里了。

这才缓慢的张开嘴巴,声音由于长时间没有说话有些干涩:

“听说你们是羽林军?”

哗!

下面一片哗然。

但没人敢轻易的说话,只是小声的嘀咕了几句。

实在是刘进问的太没水平了,谁不知道这里是羽林军的军营?

刘进看着下面的表现,接着问道:

“听说你们是大汉待遇最好的羽林军?”

声音比之前要大了不少,透露出丝丝的威严。

下面的士兵这下子知道刘进确实是问他们呢,这才七嘴八舌的道:

“是!”

“不是羽林军还能是啥?”

“这个郎君问的真奇怪!”

马云禄看着七嘴八舌的士兵,气不打一处来,太丢人了。

就不会喊得齐一些吗?

但他没有丝毫的办法,因为他知道今天跟胶东王刘进接触以来能感觉到刘进要发难了。

不然今日也不会整这一出。

但是更让他心惊的还是刘进刚刚纹丝不动的站功,谁也没想到一个堂堂的皇长孙,当朝受宠的王爷能坚持这样长的时间。

听着下面的话,刘进接着问,也好像是自言自语的道:

“我还听说,羽林军烂了,变成了一些老爷兵,贵族兵,这是真的吗?”

声音越发的威严,也充满了质问。

下面的军士就算是神经再大,也察觉到了不对头了。

这不像是好话了。

下意识的就停住了讨论声音,齐刷刷的看向了高台上的刘进,仿佛是对命运的抗争一样怒吼了出来:

“不是!”

“不是!”

整个大汉都知道他们这群出身贵族或者烈士将门的子弟们,也知道他们羽林军,但是拿正眼看他们的不多。

就连寻常百姓被问道:

“你知道羽林军吗?”

老百姓都会非常自然地回答:


突然,一个穿着短打麻布衣的年轻人从人群里走了过来。

眼尖的侍卫赶紧拦住:

“干什么的?不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的行辕吗?”

年轻人指着刘进。

刘进看到了招招手:

“让他过来吧。”

年轻人过来在刘进的耳边嘀咕了两句,然后就走了。

刘进的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看来今天的朝堂会很有意思啊。

皇宫门外。

刘进从侍卫的马身上拿了点小吃零嘴,捡着不油的好装的放到了袖袍里。

今天这朝会还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呢,拿点零食也好。

还给太子刘据也递过去一把,刘据鄙视的看了一眼儿子。

“我看你是皮子痒痒了。”

刘进耸耸肩:

“不吃拉倒。”

然后就又踹回来了。

大臣们陆陆续续的开始往里走,看到刘进来也不意外了,毕竟上次大朝会的时候,武帝刘彻就已经批准了刘进可以随堂听证的权利。

再说现在刘进是王爷,也有这个资格了。

有的甚至对刘进笑一下,不用想这肯定是太子这边的人。

丞相刘屈釐作为文官之首今日也是来的很早,新官上任三把火,迟到怎么行呢。

走在最前面,面对着李广利好像是不认识一样。

很沉默,很压抑。

不知为何,今日武帝可能是起晚了,在大殿里等了得有半个时辰了,武帝刘彻还没有来,群臣也有点按捺不住了,三五一群的开始小声嘀咕起来了。

刘进坐的笔直,在自己的父亲下面。

只是眼睛早就闭上了。

大将军李广利看着刘进的样子,牙龈里都快咬出血来了。

他是恨得。

“陛下到!”

群臣赶紧停住了讨论,齐刷刷的好像是排练过一样:

“大汉万年,陛下万寿无疆!”

刘彻在龙椅上身着黑色龙袍,轻轻的说了声:

“起来吧。”

“诺。”

众人这才再次落座。

“今日可有要事?”

武帝刘彻先开口询问了一下,这也算是常规。

只是今日语气里好像多了一丝别样的意味,好像是期盼着今天会出点什么事儿。

果然,御史中丞张林,也就相当于御史大夫的副手,差不多相当于法律口的老二那个意思的官位,出班奏对。

“臣,弹劾胶东王飞扬跋扈,草菅人命!”

哗!

群臣一下子就把目光转移到了刘进和张林的身上。

这个张林,是一条疯狗,那种见谁咬谁的疯狗,胶东王怎么惹到了这个人?

才被封为胶东王,就让御史弹劾这不是上眼药呢吗?

群臣都好奇的看着刘进。

丞相和大将军李广利的嘴角露出一丝的微笑,随即又消失不见。

刘进好像是老僧入定一样,根本就没搭理张林。

武帝眼里闪过一丝的神采,轻声说了一声:

“哦?我这个大孙子怎么飞扬跋扈了?说与朕听听。”

张林悲天悯人的道:

“昨日晌午,胶东王在城外的皇庄杀了一个人,胶东王殿下可曾记得?”

刘进翻个白眼:

“不就是杀了个大逆不道之徒吗?张御史这是给那人伸冤来了?”

张林冷哼一句。

“大逆不道之徒?胶东王可真是巧言令色,我怎么听说那是大将军府 的管事!”

当御史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

骨头也必须硬,丝毫不给刘进的面子,直接就说了出来。

哗!

又是一片哗然,胶东王杀了大将军家的管事?这事儿有点意思啊。

一个个好像是嗅到了什么一样探寻着。


武帝刘彻苦笑不得,这还是第一次有皇子皇孙这样跟自己算账的。刘进算是开了先河了,只是自己的心里为什么不恼怒,反而还有些欣喜呢?

只是如果真说起来,这也没错啊。

只能无奈的道:

“捡重点说。”

刘进看向了李广利,得意的笑了一下,管你是不是什么大将军呢,自己这个身份才是最大的依仗。

每个年老的人,对于子孙和自己亲近与否都十分的重视,即使他是皇帝也是如此,只是不会表现的像平常百姓家的老人一样明显罢了,学过心理学的刘进自然把这个心理拿捏的死死的。

不能恃宠而骄,还要武帝刘彻感觉到亲情的力量,这其中的度很微妙。

下面的刘屈釐听到刘进这种叙述方式下意识就感觉到了不对,但是一时也没想出哪里不对。

只是眉头紧皱了起来。

刘进继续说:

“我们咱们家的皇庄里的百姓过得不咋地,我就让大家吃了点肉,然后就听到有恶贼刨了咱们为了干旱准备的蓄水池,孙儿马上就不干了。”

一句话里不离咱们家。

俨然话里话外都在给汉武帝说,咱们是一伙的,我干啥都是为了咱们家好。

“我是好言相劝啊,可是恶贼根本不听,嚣张的狠还骂我娘,这下子我就忍不了。反正也是恶贼我就下令杀了。”

说到这的时候,刘进看向了大将军李广利

“只是,没想到居然是李大将军的家人,难道大将军府是恶贼的窝点吗?”

这话更是石破天惊。

让群臣都忍不住了,这个胶东王太敢说了。

大将军府是贼窝,真敢说啊。

纷纷看向了李广利的脸色,果然铁青。

李广利下意识的说道:

“是家奴,不是家人!”

刘进却抓住机会直接道:

“李将军承认了?”

李广利一时竟说不过刘进。

“你!”

这时候,太子刘据也站出来了,面若铁青泫然欲泣的对着李广利道:

“李大将军太子妃哪里得罪您了,需要你李家家奴来羞辱。”

“我刘据好歹也是当朝太子,太子妃更是我的结发妻子,你对我有意见可以直说啊,这样去羞辱一个妇道人家李大将军你.......”

刘据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说不下去了。

好像被李广利欺负的要气死过去一样,宽大的袖袍掩盖面容,没脸见人一样。

这下子,群臣更震惊了。

事儿大了,太子轻飘飘的就把问题上升到了羞辱太子妃的地步,简直了,比刘进那口锅扣得更狠。

心中全都不由得打一个寒颤,谁说太子软弱,看看这一套哭诉下来,完全是把李广利架在火上烤啊。

哪怕你是当朝大将军,羞辱太子妃,你能落到好处?

事情棘手了。

刘进更是对自己的爹刮目相看,这一套组合拳秒啊。

暗自对着太子刘据竖起了大拇指。

刘据看了一眼刘进,那意思充满了一丝的精光,关键时刻还得看你爹吧?

只是龙椅上的汉武帝已经脸色铁青,憋着怒火哼声道:

“大将军,给朕一个解释,太子妃是一国的门面,你家一个家奴就敢羞辱,我皇室威严何在?”

哐当!

李广利赶紧跪倒在地,大喊道:

“陛下,冤枉。臣御下不严,但臣绝无羞辱皇室,羞辱太子妃的心思啊。”

千想万想,明明是自己的人被杀了,最终为何自己还要道歉。

可面对暴怒的皇帝,他只能低头认错,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刘进突然想到,如果自己父亲当时不造反,而是等待是不是又是一个结局了?

自己父亲后来出兵,让汉武帝感觉到了威胁?

这才不得不动手?

思索着脑子里的历史文献,刘进想了半天好像即使是知道刘据出兵,汉武帝都没有太生气,反而是要把太子刘据带过来,亲自问一下。

没有一个字是说,想要杀刘据的。

这里面肯定出现了不受掌控的因素,才会阴差阳错的酿成了苦果。

“爷爷,英明。”

汉武帝刘彻哈哈大笑:

“老了,英明谈不上了,都是经验了。”

刘进不解的问道:

“卫家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啊,卫家三子没有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卫青大将军虎父生出来了犬子。

卫家三子就卫不疑有点出息,但是也差的很远。

“看问题要多方面的看,这只是其一,治国除了这些还有民生,现在的大汉经不起折腾了。”

“慢慢悟吧。明日跟我去长安的街头去看一看,你也许会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说了。”

显然,不太想跟刘进说这些话题了,许多事情不去经历,即使是再天才的人也想不明白的。

说完,就送走了刘进。

武帝看着刘进慢慢走去的身影,已经长出老年斑的脸上露出一丝的希冀。

不仅他老了,大汉帝国也出现了危机了。

他这一生霸绝天下,但是却也掏空了这个帝国的家底。

当他看到了去岁大汉帝国的收支状况的时候,一下就感觉到了压力,入不敷出,各地兵马要钱,民生政事儿要钱…….种种太多要钱的地方了。

可来钱的地方却没有多少。

以前还能靠着丰盈的国库扛着,现在国库经过他多年的征战也消耗殆尽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话不是空穴来风的。

所以他才着急了。

下一代君王必须是一个能扛起来重担的人,不然绝对不行。

刘进让他看到了一丝的希望。

这才让他去练兵。

大汉的皇室,不能只是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第二日的街头。

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汉在长安的街头逛游。

老汉不时地的指着街头点头说着什么,年轻人一脸探寻的看着。

好像是一个经验十足的爷爷带孙子看世面一样,不过确实也是,因为刘进确实少见这些东西。

兴致勃勃的看着。

只是当刘彻指着街边的断手断脚人的时候,刘进沉默 了。

“这些人都是爷爷犯的错,原本他们可能是长安城里的一少年,正享受着风华正茂,可现在却只能在街边角落做点小买卖了却残生。”

“这些都是老兵吗?”

刘彻点头。

“没错,都是老兵,而且都是功勋的老兵,他们是大汉脊梁绷直的底气。”

打一辈子仗的刘彻比谁都懂兵。

“可,可!”

刘进看着刘彻的脸,没有说出下一句话,反倒是刘彻接着道:

“可为什么现在却干着小买卖?看上去很可怜对吗?”

刘进点头。

“朕,没钱抚恤他们了。”

汉武帝满脸都是痛苦的道。

说出了自己最不想说出来的话,这些话他从未跟任何人说过,谁也不敢跟他提,但是今日跟孙子刘进算是彻底的交底了、。

“什么?”

刘进都快要跳下来了,怎么可能!

没钱?

汉武帝没钱?

他知道汉武帝后期的时候,确实国库空虚,但是怎么也不至于连士兵的抚恤金都发放不出来啊,要知道强汉啊。

这可是强汉啊!

是历代以来,脊梁最硬的一个朝代之一,甚至汉族都是这样来的,汉以前都是华夏族。

可现在汉武帝居然说没钱了。

你说刘进敢信?

这可是那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啊。

但这话从汉武帝的口中说出来,他又不得不信。

“爷爷,这怎么可能啊。咱们大汉很富裕啊,前几代的积攒,根据我了解最起码的也能支持几代人啊。”

汉武帝自嘲的笑了下:

“是的,咱们大汉确实很富裕,家底也很厚,但是那是之前了,现在富裕的是那些世家大族,咱们大汉的国库快空了。”

听完这些,刘进沉默了。

世家大族,是古代王朝逃脱不了的魔咒,素有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的传闻。

意思就是王朝更迭,但是世家永远是那个世家。

这个问题也是土地兼并等问题逼人造反的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没办法,你又不能忽视世家大族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他们掌控了天下百分之90的读书人,和官吏。

当真是一块掺着毒药的美味。

“爷爷是否想过改变一下现在的官吏选拔制度?”

刘进沉思了一下道。

汉武帝有点吃惊的看着孙子,他从未想到自己这个孙子居然有如此的见识,居然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看穿了事情的本质。

“你能想到这个点,不错,看来爷爷还是小看你了。”

汉武帝如同一个老翁看着自家出息的子孙一样,慈祥且欣慰。

刘进脸一红,他不能说这些是在书上看到的。

接着自顾自的道:“我这些年也尝试着改变了一些选官制度,为的就是把这些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降低,但是收效甚微,连年的战争已经征用了不少世家大族的财力物力了,现在他们学精了啊。”

一瞬间,刘进觉得汉武帝的这个做法和后世的某个皇帝极其相似。

那个被冠以炀的隋炀帝!

“炀”这个谥号意思是废弃礼仪又疏远众人,好女色远礼仪,荒废政事,行为放纵而精神衰疲。出自于《周书·谥法》:“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

把这个谥号用在杨广身上,等于为他做了个好色无礼,背信弃义,欺压百姓的鉴定。

但是他真的有那么的不堪吗?

要知道他主持修建的大运河即使到了现代也是在运转啊,要知道那也是曾经将异族打的不敢露头的存在啊。

但是为什么会落到这个谥号。

还不是因为他随意的耗费世家大族的财力物力?甚至动了他们根本的利益,仕途!

大举推广科举制度,打破了他们对官员的产生的垄断啊。


告别了古力,刘进神神秘秘的回来了,刘彻在另一个小摊上不知道和摊主聊着什么呢。

看到刘进回来了,刘彻停下交谈:

“摊主,先忙,我孙子回来了,告辞了。”

摊主连忙笑道:

“您忙,您孙子真是一表人才。”

小摊主满脸的艳羡,虽然这对爷孙穿着普通,但是举手投足之间的贵气还是掩盖不住的,想想自己家的孙子如果要是也能这样就好了。

刘彻只是哈哈大笑。

“爷爷,笑什么呢。”

刘进走过来看着刘彻哈哈大笑的样子有些不解,刘彻不语。

“怎么样了,跟那个小朋友探出点什么了?”

刘彻起身离开小摊,刘进也急忙跟上。

“爷爷,别说还真的问出了一个商机?”

眉宇之间有些小激动。

“哦?”

刘彻走在前面,显然已经不打算再溜达了,今天对他来说,收获已经够大了,孙子的表现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没有什么比老了以后继承人能拿出手能给一个人带来的欣慰更大了。

对于刚刚刘进说得那个什么小商机他是没有放在心上的,但是也没有看不起商,身为皇帝看东西的眼光不会像是庸人一样,看不起这个行业,看不上那个行业的,

他多年的治国经验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无用的,士农工商每一偶偶个阶层都有他存在的意义。

只是由于现在的粮本位和吃饭的最大的观念让朝廷不得不重农抑商。

“爷爷,我跟那个古力谈了很多,现在那些曾经依附于匈奴的小部落现在很不好过。”

说着刘进看了一眼刘彻的眼色。

刘彻没什么太大的神色变化,只是嘴上轻哼了一句:

“不好过就对了,我大汉的百姓现在也不好过,他们不好过才是真的好。”

显然那群人的死活不在这个皇帝的思考范围之内。

刘进看着 汉武帝满不在乎的样子,也不吃惊,能将大汉疆域扩大将近一倍的人不会有什么悲天悯人的。

“但是爷爷,如果有能让我们大汉百姓过的更好,甚至还可以削弱世界大族影响力,还能让这群外族人不再扎刺,成为大汉的二等民的办法您用不用?”

腾!

汉武帝刘彻停下脚步。

回头看向了刘进:

“你说真的?”

刘进点点头。

刘彻思考了一下:

“说来听听。”

看着刘彻的神色没什么太大的怒意,刘进才放下心来。

“爷爷,其实就是成立个自贸区,把这些小部落土特产比如矿产毛皮,还有牛羊换成他们需要的物资,比如我们大汉的布匹盐,锅之类的。”

刘进还没有说完,刘彻就忍不住发问了。

“什么叫自贸区朕不知道,但是知道你说的这些物资都是我们大汉的专营买卖,谁敢动朕就敢剁了他的爪子。”

吓得刘进一缩脖子。

显然刘彻并没有理解大孙子的想法。

“爷爷,您多虑了,我们在边境设立一个区域,用紧俏的物资2拿捏住他们的生存命脉,让他们玩命的给咱们养牲畜,多年下去他们吃喝都习惯了我们大汉的东西,如果一旦没有了这个自贸区,他们受得了吗?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自贸区,那就是温水煮青蛙,早晚成为大汉的二等民,边境的战火也能消弭于无影。”

刘进说完,刘彻想了一下。

“谁会做?谁去做?”

“孙儿愿意。”

刘进拱手。

两人就这沉默着,良久以后,刘彻才说话。

“你先去接手你的骁骑都尉,训练几个月我先看看,如果不错让你去弄弄这个什么自贸区也不是不行。”

但是刘进有点着急了,显然汉武帝没有把他刚刚说得那个自贸区当回事儿。

“可是,爷爷这事儿真的挺急的,根据古力说,他们都要坚持不下去了。”

谁知道汉武帝突然脸色一变:

“孙子,爷爷今天告诉你一个道理。”

“上赶着不是买卖,有时候晾一晾他们才会知道天恩的宝贵,再说现在正是春天,饿不死他们的。”

刘进心中大呼雾草。

皇帝就是皇帝,这个脑回路。

真是把帝王心术玩到了骨子里,不得不服气啊。

无奈之下只能低头:

“诺!孙儿明日就去接手,不过骁骑都我能说了算吗?还是挂职!”

刘进不得不先打听好。

现在才刚刚回转了汉武帝心中的印象,不能会错了意啊。

“当然是你说了算,随你折腾,有什么需要跟你爹去说,再不行去找卫家或者其他家族,总之我只要成果,结果我满意你那个自贸区你去折腾,不满意安安稳稳的接受安排去锻炼吧。”

刘彻笑着道。

“好!这可是您说的,君无戏言!”

其实刘进也怕让他去当个吉祥物,那样他还真的不如不去。

不过现在看来显然不是。

“嗯!天不早了,回去吧。”

刘进把刘彻送到 了皇宫的门口,目送着老头一样的汉武帝回到了皇宫,自己也回到了太子的东宫。

只是还没进门呢,就看到了太子刘据正在门里眼巴巴的看着门外。

看到刘进的一瞬间,马上就小步跑了出来,拉着刘进的手道:

“今天跟你爷爷都去了哪里了?”

看着刘据的样子,刘进无语,对于这个爹真是没办法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了,怎么这也的沉不住气呢。

不过转念一想,刘据这些天确实心里也不好过,敏感一些也正常。

“只是在长安的街头转了转,聊聊家常,,然后让我认真去训练那个骁骑都。”

别的刘进没有说,没谱的事儿呢,说他干啥?

“就这么点事儿?”

刘据大失所望。

“还有,让你给我支援!”

刘进话一说,就感觉手上一松,原来自己这个太子老爹抓着自己的手收了回去,然后转身就走。

头也不回。

“啥意思啊,爹!”

只见刘据摆摆手:

“谁给你的队伍你去找谁要支援去,老子没钱!”

说完不知道钻到了哪个院落里了,刘进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就是自己的爹?

还是人吗?

听到支援就跑了?

你的太子格局呢?你的太子威严呢?

只是,太子已经远去了,只剩下刘进一个人独自在风中凌乱,这一刻他好像感觉到了为啥汉武帝刘彻对刘据这样的不放心。

这要是自己也不放心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