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无删减+无广告

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无删减+无广告

紫炀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紫炀”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赵征朱重八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他穿越了,来到了平行世界的大明,皇帝也叫朱重八。起初,他本想混吃等死,什么忠君报国,都不如逍遥自在重要!然而,系统突然觉醒……开局福利就是一百条命,今世死的越伟大,来世福报越大。他:“我行,我可以!”“陛下,臣请命……”“陛下,如若不听臣劝,便斩了臣吧!”“臣冒死进谏,望陛下三思啊!”朱重八:“……”...

主角:赵征朱重八   更新:2024-12-11 12: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征朱重八的现代都市小说《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紫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紫炀”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赵征朱重八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他穿越了,来到了平行世界的大明,皇帝也叫朱重八。起初,他本想混吃等死,什么忠君报国,都不如逍遥自在重要!然而,系统突然觉醒……开局福利就是一百条命,今世死的越伟大,来世福报越大。他:“我行,我可以!”“陛下,臣请命……”“陛下,如若不听臣劝,便斩了臣吧!”“臣冒死进谏,望陛下三思啊!”朱重八:“……”...

《异界革命:上谏气哭朱重八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在政治的旋涡当中,他所秉承的态度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态度,在整个国公府上,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他。
“我就知道你过来没什么好事。”
徐进笑道,等待着赵征说出自己的请求。
“下官是来要一些铁。”
然后,赵征就把自己在工部大营的所作所为给说了出来。
“我正在让工部的匠人研究一样东西,我将其取名为蒸汽机。”
“一旦这个东西研究出来,那么无论是耕地的效率,又或是制作兵甲的速度都会得到大幅提升。”
“只是这东西需要的铁有点多,而且必须得是好铁,精铁。”
徐进听明白了,自己身为国公,兼职全国兵马大元帅,同时掌管兵部。
铁是日月王朝官家经管的东西,除了找皇帝,就是来找他才能要到。
“你说的这个蒸汽机到底有多厉害?”
赵征带着皇帝的圣旨,徐进自然也会给,只是这用处嘛,自然也得问。
“一旦蒸汽机得到完善,别的不说,平原地区的耕地速度,起码能够翻十倍!”
“至于制作兵器兵甲的速度,那比人力锤打,估计要快上百倍。”
“因为人是会累的,而我让工部的那些工匠研究的这个蒸汽机,他是一个机器,机器只要不出故障就能一直运行。”
赵征画下大饼,徐进听后,脑中不断的回荡着十倍,百倍这样的数字。
“真能提升这么多的效率?”
徐进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他其实也是一个庄户出身,论到打仗带兵他是真有天赋,整个日月王朝都无人出其左右。
但谈到其他事,他也是真的两眼一抹黑。
“能!如果咱日月王朝的铁足够的话,甚至可以制造出一日千里的火车。”
赵征肯定的点了点头。
徐进思索了一下,看这赵征的反应不像说谎,便询问到他要多少铁。
“下官大概需要十万斤。”
赵征早在来之前,就已经计算了好了数字。
“十万斤!”
但徐进听到这个数字就冷静不下来了,“你可知道十万斤铁有多少?”
“这都足够打造一支军队的火炮营的钢铁所需了。”
日月王朝在当时产铁数量自然是所有国家当中的第一,已能够达到年产千万斤。
但花销也大,除了民间所需和军队所需外,是真没剩多少。"



“下官已得皇上恩宠,每天吃得饱穿的暖就足够了。”

“何况朝中还有诚意伯刘基,刘大人这样的为臣典范。”

“下官已够奢靡!”

两人来往,言如利剑,交谈就是交锋。

“农圣公实在是太过夸张了。”

“好了,本王也不想卖关子,农圣公不就是来查案的吗,本王封地内的那些勋贵将军们,不早都被您抓去了。”

“他们犯了国法,本王自不会为他们求情。”

“如果农圣公没有什么其他事,本王这封地地属边关,实在比不上京城繁华。”

“农圣公不如早日回去吧。”

晋王朱㭎油盐不进,主打的就是一个自己不认错,那你赵征就没办法。

可惜啊,赵征早有打算。

言语打动不了你,那利益你还会不要吗?

“晋王殿下多虑了,下官又怎么敢说晋王有错,晋王为圣上守卫九边有功,此功无上!”

“下官这是为晋王传达好消息来了。”

话锋一转,主打的就是一个假话。

晋王当然不会被假话蒙骗,表情也很直接,显露的就是一个不相信。

我就看着你胡编乱造。

“晋王殿下,下官愚笨,花费了三年时间,才想出了一个让我日月天下在稳固的基础上,更加稳固的一点愚策。”

“而陛下圣明,不仅仅接受了下官的这条愚策,还做了完善。”

“下官其实是来恭喜晋王殿下,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施为啊。”

本来晋王朱㭎还坐得住。

但见赵征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还带上了他的父皇,好像真的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一样。

再一想,谁敢拿自己的父皇开玩笑?

晋王朱㭎,有些意动了。

“更广阔的天地?”

“难道父皇又要对外用兵?”

晋王朱㭎已是实权藩王,往上一步,他知道自己没有希望。

但是对外用兵,开拓国土。

这可是实打实,能望见的好处!

别的不说,我打下了大片土地。

皇位我不争,那我手下的封地稍微变大那么一点,总可以吧。

“很有可能!”

赵征见鱼儿上钩,迎合了他的猜想,也赶紧趁热打铁,把饼子再画大一点。

何况他也没有说假话。

他只是把真话稍微加工了一下。

“因为下官的愚策,刚刚好与陛下想要使得宝钞更加值钱的念头相撞。”

“所以陛下已有意动,准备令属国都使用上我日月王朝的宝钞!”

“而要换取我日月王朝的宝钞嘛,自然必须要用真金白银来换......”

剩下的空间,赵征没有继续说,而是交由晋王朱㭎自己脑补。

因为脑补出来的大戏,会比他嘴里说出的,更加诱人!

而晋王朱㭎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对啊,我日月王朝兵甲利超天下,恩威八方。”

“所以父皇一旦下令,那他们就必须遵守!”

“可宝钞毕竟只是一张纸!”

“到时就算周边属国定会有人反对,引起骚乱。”

“到时候,身处九边的本王,与诸位哥哥弟弟,不就能有仗打了吗!”

“哈哈哈,果然是好消息啊!都怪本王,错怪农圣公了!农圣公留下来吃顿饭吧,这九边的饭菜,其实另有一番风味!”

有了利益,晋王朱㭎当场变换态度,是一点都不害臊的。

从之前要赶人走,变成挽留人家吃饭。

但正好。

赵征的此行目的还没有达到呢,他可不是真没事儿,专门跑来报喜的。

所以到了饭桌上,借着酒意,赵征图穷匕首见。

但他这把匕首。

因为所献之图太过美妙,所以晋王朱㭎根本就无法拒绝,还会乐呵呵的接受。


第二日。

黑夜还未褪去,赵征便在府内傀儡的提醒下,已经准备好一切,上了朝。

若不是他现在的这副身体,是系统提供的傀儡之躯,他还真打不起精神。

环顾一周,朝臣皆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自己这个新面孔,此刻是真正的单人成行。

想来也是。

一号傀儡顶替的那个暴病而亡的异世赵征,其本是军帐文书出身,却被封到了文官队列中。

怎会有多少同僚亲近。

何况昨日还惹得帝怒,丢了性命。

现在由他操控着二号傀儡这个生面孔顶上,就是国公徐进那批武将,也对自己不熟悉。

不过,自己也不需要。

因为真要有人与他交好,指不定,不,是一定会沦落到株连的下场。

......

“诸臣进殿!”

赵征在外面足足站了一个时辰,才终于等到了太监宣旨。

而朝堂内,徐进、常万、李善等重臣早已经站在殿前。

那两个小时,就是皇帝与他们商量大事的时间。

之后,才轮到他们这些小官入内。

“有事启奏!”

太监王半,人老,声音却很足,朝堂上的每个人都足以听清。

而接下来的时间里,果不其然,也是几个重臣先发言,先对北灭暴元后,日月王朝国内的生产恢复进行了上书。

然后朱重八大手一挥,免了几个受灾严重的地域的税负。

期间无人站出反对,只高呼圣明。

这是朝堂的潜规则,几位重臣站出上书,其实执行的都是皇帝的想法。

接下来,才是轮到其余百官的表演时间。

赵征赶忙控制着已经有些颤巍的身体出列。

“陛下,微臣有大事启奏!”

眼下初灭大敌,国内灾情也做了妥善安排,会有什么大事?

满朝文武,都被赵征吸引了目光。

太监王半快一步,已皇帝朱重八耳边对赵征的身份做了提醒,台下赵征,是接替昨天杖毙之臣的新面孔。

不提醒还好,这一提醒,朱重八就想起了昨天杖毙二臣的缘由,火气又冒了出来。

“你有何大事?若还是口出毒言,别怪咱再把你也给杖毙!”

这番话,已经是朱重八极度克制下说出来的了,意味不言而喻。

他不相信,真有人会前赴后继的往枪口上撞。

赵征原本也确实没有那么伟大,但现在他以傀儡之身,就敢。

群臣也回过味来,从皇帝的话中猜出了赵征出列口呼的大事。

他们以为猜中的大事。

“臣下口中,绝无半点毒言,待臣言毕,若惹龙怒,甘愿赴死!”

花花轿子高处抬。

为防止自己话到一半,就又被拉出去杖毙,赵征直接把死字放在了前头。

世间有谁甘愿赴死?

还是在朱重八,这个完全不在乎显露自己残暴一面的皇帝手下。

“说来!”

皱着眉头,朱重八等待赵征的正文。

满朝文武气氛也早变得凝重,生怕赵征再惹得上位龙颜大怒。

“这位同僚真乃我等楷模,我等不如也!”

不过也有自诩清流者,以为赵征会再谈藩王之祸,对赵征表示了尊敬,并决定其死后,自己一定会给他多烧纸钱。

可惜,赵征今日的主题不在这里。

“陛下,臣要言之事为宗族俸禄!”

“如今陛下高居首位,其下皇子公主各十数,而皇孙已各数十,长久以往,待皇孙再各自开枝散叶,不出百年则占我日月王朝年税过半,实乃慢性毒药啊!”

“求陛下三思,再行定夺!”

赵征说完,则五体投地,等待高台上的反应。

“你!”

“你!”

朱重八起身,暗道果不其然,不由怒气大盛,指着赵征打算再令人将他拉出杖毙。

他朱重八只不过定下了一个皇亲供养政策,就不断的有人站出反对。

是他给这些臣子的封赏还不够多吗?

昨日酒会封赏,已经杀了一双。

今日这接替之臣,又站了出来。

“我朱重八杀灭北元,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难道还不能给自己儿孙一个富足的生活吗!”

“这天下,是不是就该你们这些人才能享受!”

朱重八越说越激动,想起自己曾经逃荒要饭的日子,眼睛都有些发红。

亲友饿死在自己眼前,自己却无能为力,那暴元官兵却依旧拿着刀子到家里来收税。

再然后,出家又还俗,饭都要不到了,才加入了义军。

时至日月王朝建立,已飘摇半生!

但他依旧克行节俭,只唯独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才定下了这国库供养皇亲的制度。

就此一条而已,一条而已啊!

“陛下息怒!”

朱重八的反应,让赵征身后群臣都惶恐下跪。

国公徐进也认出了旁边赵征这副傀儡身体的身份,拉了拉他的裤腿,示意他别再说了。

“陛下!臣在上朝前,已服下毒药,愿以一死求陛下息怒!”

谁知道?

赵征说自己上朝前已经服下毒药!

踏入朝堂前,殿门侍卫会对每一个大臣搜身,但肯定不会安排太医来检查其是否服毒。

毕竟服毒只能毒到自己,谁又会有那么傻呢?

“你非要,你非要以死来逼咱吗!”

就算朱重八在气头上,也被赵征给惊到,仔细一看,才发现赵征的脸色确实一片青乌,难怪明明正年富力强的年纪,出列向前都颤颤巍巍。

他是暴怒不假,但也分得清,赵征也许是在忤逆他,却也肯定会是一个忠臣。

“陛下,微臣绝不敢逼上位。”

“微臣所坚持,非要陛下撤销皇亲供养,而是再做细改!”

“微臣以一贱命,只求陛下再令户部细算,若是每代皇亲俸禄不改,长久以往,后世君王再以陛下圣言为祖训,将占年税几何!”

“微......臣......”

还没等赵征再说,他现在控制的这个傀儡身体,已经油尽灯枯,再无余力。

“这!这......”

“太医,太医都死哪儿去了,还不快去给咱找过来!”

只是几句话的时间,人就真死了,朝堂内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

“李善,你还不快给咱按着他的要求算!”

赵征至死还一心为国的态度,对他的恭敬,只求细改而非撤回的内容,都让朱重八的怒气,转换为了迷茫。

下臣服毒上谏!只会争得一个机会。

乱隋出现过吗?弱宋出现过吗?暴元又出现过吗?

只有那战国多悲壮之世出现过。

他朱重八难道只是定下一个宗族俸禄,就到这种程度了吗。

啪!

恍惚间,他摔坐到龙椅上。

自诩清流之辈,多以撞柱、绝食而坐相逼。

只有真正的大忠之臣,才会真正绝命而谏。

也许这种人不是真正的聪明人,提出的谏言更不是正确。

但只有这种人,才是一个王朝的支撑骨。

而国公李善,兼职着户部尚书的他,算数算不上顶尖,但也肯定有几分水平。

太医摇头的时候,他也算到了皇亲俸禄在几代后的所需数目。

只是这个数字,让他惊恐,冷汗直流。

“你给咱算出来了吗?”皇帝的声音响起。


“这两种最优稻,就是一颗稻米,也不能丢!可不能被陛下碰坏了!”

朱重八听着赵征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然只能不舍的把稻秧交出。

但他还是好奇,怎么会有能把稻穗长得这么喜人的稻秧,那得亩产多少啊。

“那现在你的稻种,能够亩产多少?”朱重八急切的追问道。

赵征思索了一下,给出了答案。

“亩产已可稳定在四石左右,但考虑到用了暖棚,第二熟收谷又占两成左右。”

“加之我日月王朝天下,多地只能一年一熟,推广开来的话,差不多五百斤!三石多。”

这个数字,直接震惊了朱重八。

马皇后与太子朱標还没有反应过来,朱重八的话,直接让他们更生心惊。

“当下田地亩产只有两石,三百斤,你居然能把它提升了这么多!”

“你!莫非是农圣下凡!”

没有人能够得到朱重八这样的赞扬。

但也只有朱重八这个皇帝,会给出这样的赞扬!

此刻,就连时时刻刻都跟在朱重八身边的锦衣卫统领二虎,都露出了惊讶,就能体现出朱重八此刻的对于赵征的喜爱之心了。

赵征听到农圣这个称谓,自然不敢鞠躬。

下一秒,他直接跪下。

这一跪,他是前所未有的真心。

当然,他跪的也不是朱重八这个皇帝,而是那个真正的圣人,开天辟地以来,不世出的大圣人!

“微臣也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才能够有此小成就!”

“历朝历代,古往今来,都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农学育种家,他们才是陛下应该赞扬的人才对!”

“周商时,粮食亩产不过五十斤,连半石都不到,正是在那些默默无闻的前人的努力下,微臣才能从亩产三百斤开始培育!”

“所以微臣,万万不敢当!”

赵征眼角晶莹闪烁。

朱重八自然看出了他的这番真情实意,没有半点虚假。

因为他知道种地有多苦,就算现在有了蒸汽机在田亩两侧牵引犁耙,也还是需要农民亲自种下种子。

何况赵征育种,就只能事事亲为。

“爱卿不可推辞!”

“朕已决定,立即诏令全国,封你为农圣公!”

“并要将你所做的事,为我日月江山做的事,传到每一个百姓的耳朵里!”

此刻,朱重八已经忘记了自己本来想让赵征做的事。

他已经被赵征拿出的种子给震惊到无以复加,他要给赵征一个天大的赏赐。

而赵征,也被朱重八的这番封赏而震惊,赶紧推辞。

“陛下!微臣万万不敢当!”

“臣能得此成绩,也仰仗学子们的努力!仰仗周边百姓和工匠的出力!”

“只靠微臣一人,是万万不可能做到的!”

赵征这番话也没有一个假字。

因为这个世界的工匠,和农民,也是那么的淳朴。

三年前,在赵征给出研究方向后。

除了进入到赵家学堂的学子参与其中。

赵氏祖地附近的工匠与农民听闻,也都立马自愿的跑来了实验田中,忙里忙外。

不然单单靠着朱重八那一点吝啬的赏赐,他能立起两块试验田就不得了了。

“那咱也给他们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赏,全都赏!”

“所以你也别推辞你的功劳了!”

“你这个首位的功臣都不能得到奖赏的话,那其余人也享不了这个福气!”

要说朱重八不愧是当皇帝的人呢。

他直接把其余人的赏赐,与赵征挂钩,那赵征是想拒绝也不行了。


因为她没有从赵征的眼里看出一点点的恐惧,反而......

反而有一种期待?

“长公主怕是还不知我的身份。”

“得陛下恩宠,我被封为了农圣公。”

“如其名,我为咱日月王朝研究出了亩产五百斤的稻米!”

“而且,变法是我赵府的前家主提出的!”

“商税改革是我赵府前家主提出的!”

“改天下官吏俸禄是我赵府前家主提出的!”

“改各皇亲国戚的奉养也是我赵府前家主提出的。”

赵征将自己当下,和曾经为日月王朝做出的贡献一条条的说出来。

长公主手里的刀,也捏的越来越松。

她有些绝望了,怎么父皇会委派这么一个人物来处理他的丈夫。

那自己不是完全拿捏不住对方了吗。

而且,赵征还没有说完,他又给了这个长公主致命一击。

“下官不是在炫耀什么。”

“下官再给长公主一个好消息吧,我赵府已经死了四位家主的,我是第五位。”

这算什么好消息!

你不就是在说自己不怕死吗!

长公主只觉得伤心和恐惧,伤心是自己的,恐惧是因为赵征给到她的压力。

她甚至感觉,这种压力比她父皇平时身上的压力还要大。

“就算你不怕死,但今天,是我要死给你看!”

但是为了自己的丈夫,长公主还是没有放弃,她就这么与赵征对视。

哭哭啼啼的女人最让人心软了。

赵征自然把头歪到了一边,然后心再一横,给到了她最后一击。

“长公主殿下,下官一家都坚持一个理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是什么?”

长公主不知道为什么赵征的话题能转这么快,但她也为此,被吸引了注意力。

“长公主殿下,得罪了!”

毛祥果断出击,趁着长公主分神的瞬间,终于抢下了她手里的长刀。

“不!不!你还给我!”

“你信不信我咬舌自尽!”

长刀被抢,长公主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最后依仗,她接受不了,但是也挣扎不开锦衣卫。

“长公主殿下,咬舌自尽只是话本里的故事。”

“舌头咬断后,会导致人身亡,只是因为人的气道被舌头和血液堵住。”

“窒息而死,可是很痛苦的哦。”

赵征赶忙上前安慰,绝了她这个念头。

你管这叫安慰?毛祥在一边,脸上表情皱成一团。

虽然他毛祥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货色,但好歹也知道安慰人要用好话。

赵征一番话,比杀了人家还难受,绝对不是安慰!

“呜呜呜!”

长公主终于哭了出来,梨花带雨。

而她的丈夫,欧阳伦,自然也没有半点反抗,配合着戴上了镣铐。

“农圣公,你刚才说的理想是什么?”

“能告诉罪人欧阳伦吗?”

“欧阳伦自知罪孽深重,一定会配合父皇的旨意的。”

欧阳伦认命了,他知道,自己表现好一点,还有一丝丝的可能会得到开恩。

如果自己再反抗,不止是他,长公主肯定也会受到连累,自己的家人也会受到连累。

所以他现在还身着体面,就自己曾为才子的身份,向赵征诚恳的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赵征也看出了他的真心。

但转念一想,早干嘛去了?

不过其要听,自己就借用太保的话说一说吧。

“民,为贵!君,为轻!”

这六字真言,是封建帝制能够延续昌隆的最好的真言。

一旦两者颠倒,那王朝也距离颠覆不远了。

红色旗帜还未插满天下,这也是赵征当下所遵守的六字。


直到走出了皇宫,到了京城正街上,工部尚书王正还在与赵征推辞。

“赵大人,别了吧,您到底需要我做什么?直接吩咐我一声不就行了吗?”

甚至于他堂堂一个尚书都叫上了赵征,赵大人,而且用上了吩咐这个词语。

可见在他心中,有多不情愿与赵征沾染关系。

但仔细一想,这真怪不了王正,他是真的害怕。

因为赵府出来打给事中都是什么样的人,朝堂上就没人不清楚。

那都是不用三天两头就被皇帝杖毙,不用隔三差五就换上新面孔的主。

现在他在朝堂上被赵征当众给拉走,那岂不是以后赵征惹得帝怒,就会有被算做同党的嫌疑。

完了,完了,晚节不保!老命不保!

王正的心里此时满是阴云。

赵征自然也明白旁边这个工部尚书心中的惶恐,见已到正街,没有了皇宫的人多眼杂,终于开口解释:

“王大人,在下官眼中,你们工部下属的匠户和户部手下的算术大家,都是下官眼中真正的能人。”

“变法一事,是真的需要工部,您就别推辞了!”

王正此时心里只想说一句,谢谢你啊!

可能别带着我一起砍头行不?

“赵大人就别说笑了,我手下不过都是一些贱户,又怎么能入赵大人的眼。”

王正还是摆出一脸无奈,言语间满是自辱。

一般人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还好,面对他的是赵征。

赵征见到他还是不吃半点软话,一直就在自己面前摆烂,终于决定来点儿狠的。

“王大人,大臣们可都是看着我把你拉出了大殿,而且太子也在现场,那陛下肯定不会不知道细节。”

“何况正常人都知道,变法一事可不是一人就能干的。”

“你也不想皇帝陛下给您加上一个不配合变法的罪名吧?”

论如何阴阳怪气儿的威胁别人,赵征上辈子虽然没有做过,但并不是不知道。

他直接就把自己的身份给强调了一遍。

我,赵征,皇帝钦点全权负责变法者。

皇权特许,一切让步。

果然,王正这个老实人听到这话当场就傻眼了,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赵征。

因为再推辞,那不就是在忤逆皇上的旨意了吗。

“那赵大人究竟想要怎么做?”

“为何偏偏就要我手下的匠人来做事呢?”

感受到了赵征言语中的威胁,想到事已至此,他只能认命。

“第一件事嘛,先去到工部大营!”

上了马车后,赵征直接就给马夫指明了方向。

……

“赵大人,这可万万不可啊,这道命令不能下,这可是皇帝陛下当初亲自定下的规矩。”

“这些匠人大字都不识一个,又怎么能够成为我日月王朝的官员呢?再说这俸禄又由谁来出,户部部那边是绝不会松开这个口子的呀!”

“赵大人赶紧绝了这个想法,以免惹起空饷之祸!”

王正此刻是真着急,因为谁知道赵征明明在马车上说了一路好话,说变法对工部的好事。

但是此刻却直接变卦,要解除现场所有匠人的贱籍,而且还要给他们封官。

这真的是在变法,而不是在给他俩挖坟吗?

“王大人,你多虑了,我不是说要在现在给他们官职。”

“而只是定下一个规矩,若是谁在以后有了贡献,便能够得到名誉官职。”

“这俸禄一事自然就不用户部来操心了,名誉官职只在乎地位,至于奖赏与否,那就看陛下的旨意。”

王正又听了一遍赵征的想法,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是误会了赵征。

可是,只给自己手下的匠人一个大饼,这真的能行吗?

当他扭头看到自己面前排列站好的这一群匠人后,他的心里就有了答案。

好像真行。

他看到,所有匠人眼神当中都燃起了火焰,他们好像都已经把赵征视为了再生父母。

他,王正,工部尚书,低估了自己手下的这些匠人,对于摆脱贱籍的希冀。

还不是赵征一个外人对于他们的了解。

“可是这脱去匠人贱籍一事,咱们是不是要敬告一下陛下,再做宣布?”

王正本就是旧元官家出身,但因自幼算术和工学都十分不错,所以才在日月王朝开国后成了这工部尚书。

他的为官之道是,深知自己底蕴不足,比不上朝堂上的许多大臣,都是与皇帝一共出身军账。

所以他日夜坚守一个原则,不犯错,不搞事。

只要能够安稳的度过在职期,那以后就算被直接撸了,也能够安享晚年。

但现在这件事无疑是在冒险,所以他这句问话,其实还是在给自己找退路。

“章程自然也是要上的,那就劳烦王大人了。”

赵征也没固执的非要一言定之,毕竟他不是皇帝,也需要王正的通力配合。

也还好,他知道皇帝朱重八的性格,知道其一旦认定一件事,那就只有马皇后这匹马能够拉得住他,其余的马换的再多也拉不住。

对了,太子也算半匹。

所以这眼下,皇帝刚刚被自己变法的目标给镇住,这关乎变法第一事项,肯定能够通过。

对于这一点,他没有担心,所以王正要写章程就让他去写吧

听到他这句话,王正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后当即扭头,就跑去写章程上报了。

赵征在背后,见他明明已经白发丛生,却跑的飞快,不由得笑出了声。

很明显,这是在给自己撇开立场啊。

“好了,各位匠人师傅!”

“本大人答应你们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各位请放心,将来你们不仅仅可以摆脱现在这低位的地位,甚至还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匠人而感到骄傲。”

“不过首先,各位先按照自己的特长分队,然后各自投票选出一个头头来,把名单交给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在古代背景下,赵征要的不仅仅是工部手下的匠人。

他还要户部手下的算术先生,钦天监里的天文观察员,甚至现在流落民间,不受当下皇帝朱重八喜爱的炼丹术士。

因为这些人换算到后世,那就相当于是工程师青春版,数学物理学家青春版,以及化学家青春版。

学好数理化,天下都不怕。

赵征想要开启变法,完成革新,这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就是先搭建好科学的基础框架。

帮助这些匠人摆脱贱籍,是第一步。

也是关键一步。

王正,当下六部尚书里唯一的老好人,他在这里也只能先说一声对不起了。

因为在暂时没有拿出成绩前,由国公李善兼职的户部,他还拿捏不住。

至于带有玄学色彩,直属皇帝的钦天监,他就更要不来人了。

另外,他之所以提出五年计划,第一步把重点转移到实干,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把他从每日上书国策有误的惯性中抽离出来。

因为当下王朝新立,其实皇帝定下的许多规矩还是很合适当下的环境的。

等五年过后,许多国策才会开始冒出些许苗头。

到那时候,才是他的嘴炮,最有用的时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