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欢柳明月的其他类型小说《对话80年代,囤货娇养村花叶欢柳明月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撒豆成乒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柳学明几乎不用看,就嘟囔道:“钱……没钱寸步难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还是放下了稀饭,转而拿起计划书认真看了起来。多看了两眼过后,柳学明就瞪圆了双眼,惊骇莫名的看着柳明月。“丫头,你说……这份计划书是你那老同学给你的?”“是啊。”柳学明深吸了口气,皱着眉道:“难……这计划书里的内容要是真的落实下来,估计难比登天!”柳学明指着计划书上的其中一条说道:“就比如这个个人承包责任制。”“按照常理来说,田土都实行个人承包了,这砖窑厂咱们村没钱恢复生产,交由个人承包也无可厚非。”“可道理是这个道理,事儿却不是这么个事儿……这事儿真要闹起来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咱这可算是自作主张,这要是往大了说……那可算是损害国家利益了!...
《对话80年代,囤货娇养村花叶欢柳明月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柳学明几乎不用看,就嘟囔道:“钱……没钱寸步难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还是放下了稀饭,转而拿起计划书认真看了起来。
多看了两眼过后,柳学明就瞪圆了双眼,惊骇莫名的看着柳明月。
“丫头,你说……这份计划书是你那老同学给你的?”
“是啊。”
柳学明深吸了口气,皱着眉道:“难……这计划书里的内容要是真的落实下来,估计难比登天!”
柳学明指着计划书上的其中一条说道:“就比如这个个人承包责任制。”
“按照常理来说,田土都实行个人承包了,这砖窑厂咱们村没钱恢复生产,交由个人承包也无可厚非。”
“可道理是这个道理,事儿却不是这么个事儿……这事儿真要闹起来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咱这可算是自作主张,这要是往大了说……那可算是损害国家利益了!劳改都是轻的,说不定还得吃枪子儿。”
柳明月也深以为然……受限于这个年代的限制,两人也有些后怕。
要是叶欢在这里的话,也只能摇头叹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瞻前顾后当然是不能发财了。
柳明月脸上有些失望,嘟囔道:“那明叔……这计划书,咱们就……”
没等柳明月说完,柳学成就一拍大腿,哼哼道:“妈的!上头不关心咱们,还不许咱们自己发家致富了?”
“干了!”
这一刻,这位已经退位的老村长终于雄起了一次,有个当年的村长样儿了。
柳学明满脸决绝的表情,道:“咱背地里偷偷搞,真要是透露出去了,到时候我顶着就是,咱这个村长虽然退下去了,但村委书记的职责多少还是能说上话的。”
闻言,柳明月满脸感激的表情,用力点点头。“明叔您放心,咱办这事儿,绝对不会让你出事儿的。”
既然决定要干大事儿,柳学明也行动了起来。
匆匆喝完了红苕稀饭后,就开始挨家挨户的叫人……村里的话事人统统过来开会。
村名虽然叫柳丰村,但村子里的人却并不全都姓柳。
除开柳姓外,还有两个大姓,分别是张姓和李姓。
若单单只是柳家倒也好了,柳姓老一辈的人都不怎么管事了,柳学明又是村长,自然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一上午的时间,柳学明可算是通知完了,然后回到村委办公室静静的等着。
所谓的村委办公室,其实是一间老学堂。
早些年的时候,因为没人愿意来柳丰村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教书,学堂没老师,这个学堂也就空了。
而学堂里原本的那些学生,也随之转到了镇里的学校读书。
这几年柳学明简单的收拾了下,把这地方改造成了一个会议室。
平日里传达中央政策,开个会啥的都在这里。
刚过晌午,被通知到的座家户陆陆续续的开始来人了,都一个村的,进了会议室后打了声招呼,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他三叔,学明叫俺们过来到底是为啥事儿啊?”
“谁知道呢……前些日子听说学明把村长的位置给了明月那丫头,兴许今天是正式通知一声吧。”
“要是那事儿的话,也不用特意把俺们叫到会议室来吧?”
“且看着吧,学明等会儿就来了,兴许是中央那头又有啥新的政策要传达呢?”
这么说着,一伙人眼睛里有了光。
早两年这么大动静的时候,还是中央传达下来的政策,生产队联产改为个人承包责任制。
有些没想到,不过是一块都快要做销毁处理的电子手表,竟然能卖出五十块钱的高价来。
和柳明月接触那么长时间,他大概也知道八十年代的人均GDP。
一二线城市,在所谓金饭碗的单位里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二三十块钱而已。
四五线就更少了……
没想到自己的一块电子手表,竟然能卖出五十块钱的高价来。
而自己手上还有……将近一百块这样的电子手表。
只是想想,叶欢就忍不住倒抽了口凉气,嘟囔道:“这要是全部卖出去的话……在那个年代,也是一笔巨款了吧?”
这么想着,叶欢沉吟道:“明月,你估算一下,那个砖窑厂要是恢复生产的话,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钱?”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的功夫,柳明月有了答复。
俏丽的人有板有眼的在视频里说道:“恢复生产的话,需要将近一百个工人,按照最低的十块钱一个月的工钱结算,每个月光是工资的支出就要一千块钱。”
“除此之外,还有烧砖用的煤……我刚才问过我爸他们那些老一辈的人了,一个月大概需要五吨煤,一吨煤是将近两百,就又是小一千的支出。”
“除此之外,烧成的砖往外拉,还需要车马费……得叫马队帮忙,这笔钱的支出也不是小数目。”
这一刻的柳明月,有一种认真的美。
跟个小会计一样,在视频里就着灯光,在纸上写写画画的。
好半天才抬起头来,愁眉苦脸的对着视频说道:“粗略的估计一下,两口砖窑要想完全恢复生产,一个月的支出差不多得五六千块钱。”
五六千块钱……放在后世自然是不多的,随便一个外卖员,一个月拼一点都能有五千以上的工资。
只是在八十年代,五六千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柳明月还没说完,在视频的结尾,她还说道:“我又大概算了下砖窑厂的盈利,如果顺利生产,并且烧出来的砖都能拉出去卖掉的话,一个月的毛利润应该是有七千到八千的样子。”
“按照柳明月的说法,砖窑厂一个月的纯利润,大概有两三千?”
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了。
叶欢沉吟了片刻,又道:“那个叫胡军的不是说,上面给拨了钱的吗?钱呢?”
柳明月愁眉苦脸道:“明叔之前去问过,说是款项还没到账,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听到这话,叶欢算是明白了,这笔扶持款,就跟平胸女的胸一样。
看不见也摸不着,得往深了扒拉……可一旦扒拉开了,人家又告你耍流氓!
听柳明月的意思,要想指望这笔扶持款,怕是有些遥遥无期了。
“你们柳丰村果然是后妈生的,爹不疼娘不爱的……”
叶欢调笑着,转瞬却又正色道:“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回头我做个企划书出来,你参考一下,要想发家致富,还是得先恢复生产才行。”
叶欢说着,打开电脑,开始做起计划书来。
八十年代大大小小的工厂,几乎都是国营的,或者是和国营单位挂靠的。
哪怕是村里的砖窑厂,名义上也是国营单位。
这样做的好处是,控制物资流入市场,避免市场经济的崩塌。
而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闲人比较多。
自以为进了国营单位,就觉得自己捧上了铁饭碗,混吃等死的人一抓一大把。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还好,到了后面越来越多,也就促进了九十年代末,大批国营单位倒闭,转而变成私营企业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父母的就是这样,任何事情都是以子女为主。
叶馨撇撇嘴,有些失望。
但转瞬又兴奋起来,凑到叶欢面前问道:“哥,你有对象没?要不要妹妹给你介绍一个?”
严玉婷显然也挺在意这件事的,目光也落在了叶欢身上。
叶欢却犹豫了。
这一瞬间,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视频里柳明月的脸庞来……
虽然这些日子里,两人一直通过文字和录制视频来交流,但不知为何,叶欢总觉得……自己有和柳明月见面的一天。
但叶欢随后就又是一阵摇头……
柳明月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哪怕现在还活着,也是六七十岁了。
都说年纪大的女人才懂得疼人……但六七十岁的女人,那不是疼不疼人的事情了,那是浑身上下哪儿都疼吧?
暂时抛开这个念头后,叶欢才苦笑道:“还没有。”
叶馨看没有瓜可以吃,一时间没了兴趣,埋头继续吃饭了。
严玉婷却道:“欢子,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是时候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了,要是有合适的就处处,好好对人家……”
“知道了。”
叶欢当初租房的时候,可没考虑过会有别的人和自己一起住,房子也不算大。
普普通通的两室一厅而已,另一间小卧室还被他收拾出来堆放杂物了。
眼下叶馨搬进来住,还得重新收拾一遍。
趁着叶馨收拾房间的功夫,叶欢给包大富打了个电话过去,说明了下情况。
“行啊你小子,混日子的班都不想上了呗?”
包大富在倒是不排斥谁去上班,两兄妹也算是他从小抱到大的,对叶馨也比较熟悉。
“包叔,馨儿你也见过,我这边安排一下,耽误两天就去你那儿混……上班去。”
“行吧行吧,你两兄妹谁来都一样,不来都行。”
挂断了电话,叶馨也把房间收拾出来了,凑到叶欢面前道:“哥,还有啥事儿要我做的?”
“能有啥事?”
叶欢想了想,完蛋了……以前自己一个人住,大部分时间都点外卖,买的米面基本没用,也都放木箱里送给柳明月了。
眼下厨房里干干净净的,别说做饭了,烧个开水都成问题。
以后两兄妹住一起了,总不能还成天点外卖吧……
“明天又得去超市大采购一番了。”
只是今天太晚了,也只能随便点个外卖糊弄两口。
吃过饭,叶欢就钻进了房间里面,轮到和柳明月深夜交流的时间了……
柳明月照例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录制成视频,然后发给叶欢。
此刻正沉浸在柳明月视频中的面容的叶欢,全然没有发现,房间外面,叶馨跟一只偷腥的猫一样,蹑手蹑脚走过来,把头轻轻靠在房门上,仔细倾听着房间里的声音。
听了半天,表情有些兴奋,又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立刻掏出手机打小报告。
“妈……我怀疑我哥疯了……”
“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嘀咕啥呢……还翻箱倒柜的,搞得跟搬家一样。”
严玉婷听得一阵莫名其妙的,等叶馨兴奋的说完后,才笑骂一声:“死丫头说什么呢?”
“你哥兴许是谈恋爱了,和对象打视频电话呢……”
叶馨哼哼唧唧。“那他为啥不告诉我们啊?”
“兴许是还没完全确定关系吧。”
严玉婷猜测了半天,又是笑骂:“你管你哥干嘛呢?在那边好好听你哥的话,抽空拉着你哥多回来几趟。”
“明白了,放心吧妈,我指定把我哥制得服服帖……好好听哥的话。”
一夜无话。
第二天,叶馨还在熟睡,就被叶欢叫起来了。
丫头揉着眼睛,满是困顿的表情,穿着睡衣打开门后,嘟囔道:“干嘛啊哥……”
“几点了还睡?你这样子怎么上班?”
“那我以前在家都是睡到大中午才起来的啊。”
“今时不同往日。”
叶欢哼了一声。“过两天你就要去包叔那儿上班了,要还像以前那样怎么行?”
“赶紧收拾收拾,陪我4S店一趟,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车。”
闻言,叶馨双眼一下就亮堂了起来。
“我喜欢的车?难道是……打算要给我买辆车?”
叶欢倒也没有隐瞒,当即说道:“我用车的时间不多,回头你去考个驾照,以后上下班,回家也方便一些,终归还是你开车的时间多,当然是买你喜欢的了。”
这么一说,叶馨睡意全无,尖叫着回了房间。
关上房门,等再次打开的时候,已经穿着整洁,去卫生间洗漱打扮去了。
老叶家以前也有车,不是很好,代步工具而已。
只是后来因为买房的缘故,车子卖掉了。
眼下重新买车,叶欢也没打算买个多贵的……只要能代步就行了。
随便看了辆外观还算时尚的,叶馨也比较喜欢,交了定金,就等过几天手续办好了,再过来开回去就行了。
办好这些后,叶馨难掩兴奋的表情,一路走一路嘟囔:“哥,咱也是有车的人了。”
“以前咱家不是有车么?也没见你那么兴奋啊。”
“那能一样么?”
叶馨撇嘴。“以前那车都是爸和你在开,而且款式还老气,和我这位青春靓丽的美女一点也不搭配。”
“那现在有啥区别?”
叶馨表情再次兴奋起来。“现在这车我超喜欢,而且写的还是我的名字,完全属于我的车。“
“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叶欢瞪了她一眼,道:“要想开车,先给我把驾照拿了……在没拿到驾照之前,休想摸一下方向盘。”
叶馨有些气馁了,无奈道:“知道了哥,你跟爸一样,大小事儿都唠叨。”
叶欢没搭理她。
把叶馨送进地铁站后,让她自己先回去,而叶欢自己,看着时间还早,又去了一趟电子市场。
不为了买高科技电子产品,专门看那些濒临淘汰边缘的电子产品。
“考虑到柳明月所处的八十年代,东西一定是在那个时代能被人接受的。”
叶欢这么想着,找了家店走进去,开口问道:“老板,电子手表有没?”
“有,最新华强北苹果手表,不要九九八,只要九十八……”
要知道,这些东西买下来可不便宜……关键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好多紧俏的物资,比如缝纫机自行车,还必须要有票据才行。
柳学明眼珠子都凸出来了,暗想这个李明国家里地莫不是都被占了?能有这么多赔偿款来买这些东西?
柳学成却有些无动于衷。
和女儿的幸福比较起来,这些东西哪怕再怎么贵重,在他眼里也不值一提。
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柳学成就摇头。“不用考虑了,我女儿不会嫁给他的。”
“哎哟,学成啊,你可别不识好歹……俺家大侄子那可是……”
没等李家二婶说完,柳明月就在屋里喊道:“爸,全都装好了,现在可以通电了吗?”
“通电?通什么电?”
一伙人大眼瞪小眼,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
柳丰村拉电线的名额不是没审核过吗?哪儿来的电?
李二婶笑了,和李明国对视一眼,随后就听见那个煤气罐成精似的李明国说道:“通电?给手电筒通电啊?那玩意儿没电了,重新买两节电池不就行了?”
“我们村拉电线的政策也才刚通过而已,真要通电都还得等个把月呢。”
就连柳学明也疑惑道:“是啊学成,你说的这通电,该不会是给手电筒通电吧?”
在没通电之前,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太阳能发电的玩意儿究竟靠谱不靠谱。
柳学成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迎上走出门的柳明月。
父女俩对视一眼,随后点头。
“那就通电吧……”
这么说着,柳明月按照说明书上说的,拉通了电闸,随着显示面板上面显示的百分之五十电量,一伙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
“这……除了那个电子表一样的数字外,也没见其他地方亮啊。”
柳明月却仿佛成竹在胸一样,淡定道:“别着急啊。”
这么说着,她又打开了电灯的开关。
“唰。”
虽然没有任何声音,但在场的人却仿佛听见了电流通过的声音一样。
原本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在柳明月打开电灯开关的一瞬间,堂屋里瞬间亮堂了起来。
“亮了亮了!”
柳学成激动得大叫了起来。
和柳学明面面相觑间,都难掩心中的激动。
万万没想到,自己村虽然没通电,但自己竟然成了第一个用上电的家庭!
李二婶和李明国也看得傻眼了,大眼瞪小眼的,都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明明没通电,但柳学成家里为什么能点上电灯啊……这尼玛不科学!还是得破四旧,打倒封建迷信才行。
这他妈都开始玩上玄学了是吧?
在场的人多少有些没见过世面了,看着那颗亮堂的LED灯,久久说不出话来。
柳学明到底是见过世面的,生怕李二婶回去后又乱嚼舌根,转过头对她和李明国解释起来。
“这玩意儿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叫个啥日能……啥……日嫩爹?”
“日嫩爹!”
李二婶急眼了,你当队长了不起啊?当队长也不能骂人啊!
柳学明还在疑惑……自己记错了?难道不叫这名儿么?
到底是柳明月浅笑着,解释了起来。“叔,人家那叫太阳能……啥日能啊。”
“太阳能不就是日能么?”
柳学明撇撇嘴,不以为然。
但心里却还是蛮高兴的,村里虽然没通电,但好歹堂弟家通电了,往后和学成商量下,看能不能扯一根电线,通到自己家,让自己家也能用上电?
虽然没实现楼上楼下,但要是能达成电灯电话的目标的话,也算是迈进了时代的一大步了。
当你撒下一个谎言,就需要用无数的谎言去圆。
以前柳明月从来不撒谎,自然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含义,但现在她终于知道了……
好说歹说,叶欢的身份一会儿是首都那边的高级知识分子,被派去建设大西北,一会儿又是回城汇报工作的骨干精英,回首都向领导汇报大西北最新建设状况。
好在柳学成老两口算是勉强相信了。
只是相信了过后,却打得更凶了。
“败家子,十块钱,咱们省着点用,都够过年了!你却只用来买一只鸡一条鱼。”
柳明月:“累了,毁灭吧!”
好在胡翠兰拦得快,抢过扫帚后,才道:“行了行了,钱都已经花了,总不能让明月把鸡鱼再给退回去……再者说了,那条鱼还死了呢。”
“好歹是咱吃了的,也不是把那钱扔了,那么大脾气干嘛?”
“今晚就把那条鱼杀来吃了,鸡咱们好好养着,看能不能下蛋。”
胡翠兰一边嘟囔着安排,一边把那些米面粮油都收拾好。
就着这些东西,打算今晚做顿好吃的,也算是提前过国庆,顺带着过年了。
柳学成则是吹胡子瞪眼的,骂骂咧咧的去剖那条死鱼了。
柳明月跟在后面,支支吾吾的,好半天,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爸妈……人家给咱家这些东西,也不是白给的。”
“那是肯定的,你放心,咱也不白拿,都记着好呢。”
柳学成满手血腥,头也不抬道:“赶明儿去借点钱,买点咱们这边的土特产,给你那老同学也邮寄点过去……可不能再耽误了。”
柳学成也是识大体的人,也没那脸皮白吃白拿,多少讲究个礼尚往来。
眼下有了这些米粮,日子也不至于过得跟以前那样紧吧了。
心里想着好歹也得给人家回点礼回去。
正想着,又猛然回头,目光灼灼的看着柳明月。
“明月,你这老同学……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男……同学吧。”
柳学成没在意自家闺女的吐字,沉吟片刻后,又道:“那你这男同学,该不会是看上你了吧?这才对你这么好?接连邮寄这么多东西给你。”
“哪能啊。”
柳明月连连摆手,丝毫没发现,自己俏脸已经变得通红了。
柳学成倒是没那么大反应,又低头杀鱼。
“真要看上了,你又觉得可以的话,就考虑处处对象,我感觉这个叫叶欢的小同志,应该蛮靠谱的。”
“连人家面都没见到呢。”
“读书那会儿你们不是同学么?能给你寄这么多东西过来,指定是有本事的,在首都那边干大事业呢。”
“可是……这么多年没见了。”
谎言一个接着一个。
柳明月也在自己脑海里一点点勾勒出叶欢的模样来……
能够无条件送自己这么多东西的人,心地一定很善良……面由心生,叶欢应该也长得不丑。
越想,柳明月发现自己脸颊越发滚烫起来。
连忙摇摇头,和父亲说起正事儿来。
“爸,人家叶欢同志联系我,是让我帮他做一件事……”
“啥事儿?提亲?”
柳学成摆摆手。“咱家不兴那套,你要喜欢,让他来咱乡里,或者你去首都,扯个结婚证就得了。”
“你要不喜欢,就算他送咱家一座城里的房子,我也不能让他把你带走咯……顶多等以后咱慢慢攒钱还他就是了。”
看着柳学成这么护着自己,柳明月心里一阵暖意。
红着脸道:“爸,你别乱扯,八字还没一撇呢……叶欢同志是个集邮爱好者,他想让我帮他买几套邮票,最好是80年的猴票。”
“这事儿啊。”
柳学成皱了皱眉头,沉吟了片刻后,道:“那也没问题,赶明儿拉一袋米去镇里卖了,回头再给他买两版猴年邮票过去就行……只是不知道现在邮局还能不能买到猴年的邮票了。”
这一天,柳明月家里跟过年一样,一条鱼煮了满满一锅。
加上叶欢顺带着送来的各种调料,煮出来隔得老远都能闻到香气,再也不像之前那样,少油少盐,煮出来的鱼带着一股子泥腥味儿了。
再说刚从柳家出来的李二婶,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大侄子对视了一眼。
李二婶呵呵笑着问道:“柳家那闺女,大侄子你看得上不?”
“看得上看得上。”
李明国忙不迭点头。
早听说柳学成家里生了个闺女标致得很,隔着好几里地,也只是听说,今天可算是见到了,简直惊为天人!
李明国活了大半辈子,附近十里八乡的,就没见过像柳明月那么漂亮的女孩儿。
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
“这要是娶回家,哪怕成天啥也不干,就搁那儿站着,也能让人心情好啊。”
李明国离开柳家后,立刻露出一副猪哥样。
“二婶,这事儿你可得帮帮忙。”
“那没得说。”
李二婶也答应得快,笑嘻嘻道:“赶明儿俺再去说说去,到时候把队长和书记都叫上,查查老柳家这是咋了……这又是米又是鸡鱼的,瞅着日子像是过好了。”
李明国皱着眉道:“别闹得太过火了,到时候明月妹子记恨上俺。”
“你放心,俺就是吓唬下,现在都改革开放了,谁家还没点存粮呢?”
李二婶说着,脸上再次挂起谄媚的笑容。“大侄子,那这事儿要是成了的话,那靠近咱柳丰村的那几块地……”
“二婶你放心吧,明月妹子真要是嫁给我了,那几块地就当是送给你了,你种啥都行。”
把李明国送到村口,李二婶又马不停蹄去找村支书和队长了。
去年生产队解散,以前的生产队队长成了现在的村长,只是大家一直队长队长的叫了好些年,一时间想改口也难,索性就一直这么叫着了。
赶上饭点,村长柳学明坐在门槛上,端着饭碗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看到李二婶过来,就是一阵皱眉。
“柳队长吃着呢?”
“咋滴?你们家没做饭?”
柳学明哼了一声,捧着碗就要回屋,被李二婶拦下了。
“柳队长,俺不是来蹭饭的……俺是来找您汇报情况的。”
“啥情况?”柳学明翻着白眼儿,心里嘟囔着,见到李二婶就准没好事儿。
李二婶腆着脸,对柳学明的冷脸不以为然,道:“柳学成一家投机倒把,这事儿……你知道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