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退位让贤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朱允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太困难了。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照着雕刻就行。活字印刷的工人,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首先的第一要求,就是自己能认得字。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能认识几千上万字的人,随便做点啥不能营生,不能好好过日子呢?为什么还要做低贱的排版工匠呢?因为印刷困难,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书籍,仍然依靠手抄。实际上,一直到数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写出《红楼梦》,坊间竟相传阅,还有许多人去手抄红楼梦。每抄一本,卖掉可得数十金。因而有许多人靠手抄红楼梦谋生,以此养家糊口。也给后世留下了各种不同的红楼梦手抄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刷技术的不方...
《退位让贤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太困难了。
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照着雕刻就行。
活字印刷的工人,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首先的第一要求,就是自己能认得字。
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能认识几千上万字的人,随便做点啥不能营生,不能好好过日子呢?
为什么还要做低贱的排版工匠呢?
因为印刷困难,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书籍,仍然依靠手抄。
实际上,一直到数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写出《红楼梦》,坊间竟相传阅,还有许多人去手抄红楼梦。
每抄一本,卖掉可得数十金。
因而有许多人靠手抄红楼梦谋生,以此养家糊口。
也给后世留下了各种不同的红楼梦手抄本!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刷技术的不方便和落后,才有了手抄的赢利空间。
相比之下,只要用鹅毛笔在蜡纸上抄写一遍,就能轻轻用油墨滚筒印刷千份万份的油印机,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有了油印机,就有了快速且廉价印制千千万万书籍文字的可能,让人人皆能读书识字真正成为现实。
从而实现老朱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这如何能不让老朱兴奋万分呢?
“皇爷爷!”朱允熥趁热打铁,道:“孙儿认为,身为治国者,不能光自己读书,而要让天下人人读书,让圣贤的道理,让国家的律法,深入每一个人心中。”
“故而,孙儿才研究出了滚筒油印机,有了此物,就可以印刷无数的书籍,让天下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为了制作此物,孙儿耽误了几日的功课,没有去好好读圣贤书。”
“但孙儿认为,这也是读书,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
“让天下人人有书可读,让大明的百姓子民个个识字懂礼,远比孙儿一个人独自读书要重要。”
“若此举有什么不对,还请皇爷爷责罚!”
“孙儿,愿意认罪!”
“你有什么罪?你有大功!”
朱元璋大笑着,将朱允熥扶了起来。
“说得好,此举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远比你一个人读书重要。”
老朱道:“你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顿了顿,又道:“前几天跟咱说的那个,不许再提。其他的,你随便提。”
“不准提索要大明江山,还有什么劲呢?”朱允熥在心里暗自吐糟了一句。
他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失望。
“皇爷爷,其实孙儿刚才说一定要赏赐,就是一句戏谈。”
朱允熥笑道:“谁让皇爷爷还没等孙儿将东西呈上去,就先冤枉孙儿呢?”
“孙儿心里头不平,才那样说。并不是认真的。”
“孙儿给皇爷爷孝敬礼物,此乃天经地义的事,哪有向皇爷爷索要赏赐的道理。”
“哈哈哈!”老朱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不行,你刚才说得对,大明朝廷有功必赏,咱身为天子,自当以身示范,今日非得重重赏你不可。
接着,朱允熥又印了第二张,第三张……
“皇爷爷,你看,有了这个宝贝,以后印刷书籍文字,就是这般容易!”
这是最简单的油印机。
在前世他读小学的时候,还曾亲眼看着老师,用这种简陋的机器,给学生印刷考试的试卷。
后来才慢慢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打印机的普及而淘汰。
因为这类油印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都太简单,机器也太简单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怎么运作的。
故而,朱允熥想到该要制作些什么东西的时候,很快就想起了这家伙。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吃了不少苦头,才制作完成。
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委实太低了。
在后世稀松平常,很容易造出来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制作都不容易。
若非他是老朱的孙子,亲王之尊,要什么有什么,各色匠人尽皆随便号令,只要在一旁指挥,讲述该怎么做怎么做就行。
否则,单凭他一个人单打独斗,绝对不可能做出来。
“真有这般神奇吗?”
老朱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油墨辊滚筒,铺上白纸,先滚油墨,再压印纸,取出来一看,顿时仰天哈哈大笑。
“神物啊!神物!”
老朱手足舞蹈,喜不自禁。
如果说老朱当皇帝之后,还有什么人生理想,那大约就是两个。
一是让天下人人都能吃饱饭,不饿着。
毕竟,老朱是从小饿过来的,深知民间疾苦。
他勤政治国,所为的,几乎就是这一点了。
第二,便是天下人个个都能入学读书,人人皆可识字。
为此,老朱不顾朝堂上满朝文武大臣的集体反对,强行在全国立公学,推行义务教育。
没错!
这个时代的大明,有着全世界最早,也最完备的义务教育!
历史上第一次,老朱将国家公办学堂,开到了广大的乡村地区!
在洪武二年,大明还没有一统天下,战事还在各地继续的时候,老朱便迫不急待的铺开了公办学堂。
他要让天下人人识字。
他要让大明子民个个知礼守法。
朝堂上,没有一个大臣支持老朱的做法。
无论是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大臣,还是那些口口声声立志传播圣人道德文章的文人大儒,全部都反对老朱的这一政策。
对这个时代大明来说,将公办学堂普及到全国的乡村,多少有点不切实际。
可老朱就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坚定不移的推行了。
历史上,这项政策,因为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在老朱死后,很快就被废除。
但至少现在,老朱还活着,全国性大规模的公办学堂还在继续办。
这是老朱的梦想。
一个帝王的梦想!
不过,老朱也很清楚其推广的难度。
也知道这项政策,大多流于表面,实际执行得并不好。
可没有办法。
光是给学生们发放书籍这一项,朝廷的财政就负担不起,老百姓也负担不起。
无他,书太贵了!
活字印刷虽然早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但实际使用中,大多仍以雕版印刷为主。
陛下要杀要剐,要罚没为奴,悉听尊便。但绝不能辱我方家名声,断我方家气节,令我方家屈服!”
服!
你方家的人,摊上你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只顾自己的名声气节,全然不顾家人的处境。
对此,朱允熥深表鄙夷。
朱允炆的目光内,却是流露赞许之色。
当即向老朱道:“皇爷爷,方先生虽顶撞您,气节却可赞,孙儿想为他求情,求皇爷爷放他一马。”
你们两个还真是臭味相投,一见如故啊!
那我当然要好好成全你们。
朱允熥当即附和道:“皇爷爷,我觉得二哥说的有道理。”
“既然方先生不愿做我的老师,却愿意教导二哥,那不如就让他做二哥的老师吧。”
朱允炆脸上掠过一抹异色。
很是奇怪,为何朱允熥会帮自己说话,甚至主动要方孝孺当自己的老师。
他虽然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敢说出口来。
在朱允炆看来,方孝孺这种大儒,能给自己当老师,对自己肯定有极大的帮助。
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朱元璋怒气未消,道:“那你怎么办,你将人给了你二哥,谁来教导你呢?”
为了给朱允熥找一个合适的老师,老朱可是操碎了心。
朝堂上那群文官,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愿意给朱允熥当老师。
没办法。
老朱才重新召回了原本被他赶走的方孝孺。
以为他是布衣之身,让他给皇孙当老师,算一步登天,无上荣宠。
没想到,竟然还被对方拒绝。
老朱自然很气。
朱允熥心想,没有人给我当老师才好呢。
但他知道,老朱绝不会同意,一定还会给他找老师。
于是便道:“若是皇爷爷信得过我,孙儿的老师,不如就让孙儿自己去找吧。”
“你自己找?”老朱有些诧异的望向他。
“是啊,皇爷爷,孙儿自己求来的师父,才会是最适合的人选。”朱允熥道:“至于这位方先生,就请皇爷爷恩准,让他教导二哥吧。”
老朱转而望向跪在地上的方孝孺,骂道:“听见没有?你瞧不起人家,不愿当他的老师。人家却不记仇,还为你求情呢。”
方孝孺默然不语。
“让你当献王的老师,你可愿意?”老朱到底看在两位孙子的面子上,难得的退了一步。
“多谢陛下圣恩,草民不胜惶恐。必竭尽毕生所能,教导献王。”方孝孺喜不自禁。
朱允炆也是欣喜万分,当即拜道:“学生允炆,拜见先生!”
朱允熥拍手道:“恭喜二哥,恭喜方先生。今日你们有缘,结师生之谊,他日在史书记载上,必定是一桩美谈,哈哈哈哈!”
他仰天大笑,开心无比。
从皇宫出来,朱允炆将方孝孺请进献王府,心中仍一阵阵狂喜。
虽然早已有了黄子澄这个老师,他也十分满意,但他又怎么会嫌弃自己再多一个老师呢。
在这个时代,师生关系可是非同小可。
以方孝孺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能拜他为师,那些读书人就更加会支持自己了。
”
杨士奇见他说得如此肯定,有些好奇是为何,却也没有多问。
他笑道:“不过,此计虽妙,解决的法子,却不用我来教。”
“陛下早就告诉殿下了。”
朱允熥眼睛骤然睁大:“皇爷爷告诉我了?”
“对!”杨士奇道:“陛下深谋远虑,早在燕王出手之前,就已化解。”
“那夜蒋瓛与殿下说的话,便是陛下在告诉殿下解决的法子。”
“没有明旨,因为这亦是陛下对殿下的考核。”
“过了此关,殿下才真正具备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
朱允熥的瞳孔猛然缩了缩。
脑海内无数念头闪过。
他早就已经想到了蒋瓛那夜突然莫名其妙的投效试探极不正常。
在向老朱告发之后,老朱做出的惩罚,也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
但朱允熥却没有看出来,这其中到底潜藏着什么意思。
果然。
玩政治斗争和阴谋算计,并非他的特长。
与老朱等高手中的高手相比,他还差得太远。
不过,朱允熥并不气妥。
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他身为穿越者,自然有穿越者的优势。
与这群政治高手玩勾心斗角,那不妥妥的找虐吗?
现在有了杨士奇这个玩政治的高手,短板也就补齐了。
身为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善于驱使别人为自己所用。
思索了一会儿,仍没有想通,便道:“先生不妨明示。”
杨士奇笑了笑。
将手指伸入酒杯内,沾了一些水酒,在桌子上写下一个“莽”字。
朱允熥盯着这个字看了看,又抬头望向杨士奇,脑海念头飞闪,已然想到了许多。
“殿下在朝堂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请求陛下立自己为储君,靠的不就是这个‘莽’字吗?”
“既然已经莽了,为何面对凉国公之事的时候,殿下却又畏缩不前了呢?”
“殿下只要莽到底,进退两难的危局便会自解!”
声音不大,却如同一柄锤子,轻轻敲碎了前方道路上阻拦的障碍。
朱允熥眼内骤然射出两道精芒。
他站起身来,深深一拜:“多谢先生指点迷津,本王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
……
……
皇宫。
一处清净小院内。
朱元璋正与人下棋。
与他对弈的人,乃是翰林学士刘三吾。
虽然翰林学士只是五品官,但与后世不同,在洪武一朝,翰林学士的排位还在殿阁大学士的前面。
品级不高,但因为能经常与皇帝当面讨论国家政事,参与用人选将,制定国家诸多大政方针,权力和影响力非常大。
刘三吾有才华,性格却特别直爽,有话便直说,也因此而更得朱元璋的器重。
今日无事,老朱便召他来宫中对弈。
“不对,不对,这着棋,咱走错了,重新来过。”
老朱一边说,一边从棋盘上拿起了两颗棋子。
“陛下说过,一局只悔棋三次,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刘三吾提醒道。
“咱悔过棋吗?”
老朱回头望了望旁边侍候着的一众宫女太监,道:“你们来作证,朕刚才有悔过棋吗?”
长辈安排的人,自然也不能随意打发。
否则,就要传出他不孝顺的坏名声了。
哪怕吕妃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可也是他父亲的妃子。
按照封建礼法,他同样要对其孝顺。
虽然知道她没有藏什么好心思,可表面上还是得尊敬。
而且,朱允熥也觉得,不过是一个宫女而已,就算她要通风报信,也就由着她去,没啥大不了的。
真正重要的机密的事情,避开她就好了。
这种明面上的人,反而比暗中安插的人,好对付得多。
王府的宫女太监下人那么多,对方要安插“奸细”,总会有办法。
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朱允熥才没有太放在心上。
收服赵瑞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随手为之。
却没有想到,这个玲儿的胆子这么大,竟敢做出这种事来。
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也确实给他带来了麻烦。
朱允熥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虽多,但玲儿作为吕妃娘娘派来的人,自然是要管事的。
其他人都会听她的话行事。
不过,也好。
她若是一直忍耐,始终不跳出来,朱允熥还真不方便出手。
那种人,才难以对付。
现在看来这个贱婢,根本就是个蠢货。
但这种蠢货,留在身边,依然会坏事。
“殿下素来孝顺!”玲儿见朱允熥的神色语言皆不对,终于感到有些害怕。
嘴上却仍不示弱:“奴婢想着殿下是争大位的人,必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为难奴婢。”
“再怎么样,奴婢也是吕妃娘娘赐给殿下的人。”
“打狗看主人。”
“奴婢卑贱之身,殿下要打奴婢不要紧,若外面传出殿下不孝顺的名声,就不太好了!”
一个婢女,竟敢说出这等话语?
朱允熥正愁找不到借口收拾她呢。
既然对方自己寻死,那他也正好名正言顺的下手。
当下,他朗声道:“吕妃娘娘的人,不懂规矩,犯了事,本王就更应该严加管束,免得玷污了吕妃娘娘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由着你胡来,败坏吕妃娘娘的名声,那就是本王的不孝了!”
说完,朱允熥又猛地大喝一声:“来人,将这个婢女给本王拿下,乱棍打死!”
玲儿大惊失色,万万也没有想到,朱允熥惩罚她的方式,不是打她几下板子,而是要直接打死。
在她看来,自己是吕妃娘娘派来的人,而吕妃毕竟是朱允熥名义上的母亲。
就算她犯了错,朱允熥身为“儿子”,顶多骂她几句,不敢擅自重责。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将她带回吕妃娘娘那边,由吕妃娘娘来惩罚。
对此。
她根本就不惧。
故而才有恃无恐。
吕妃也早有交待,真有什么事,会罩着她。
却不料,朱允熥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竟直接便要将她处死。
玲儿这才慌乱地跪下求饶:“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奴婢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转过头去,不为所动。
若是连自己的王府奴婢都管理不好,又何谈治理天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