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林黛玉萧霆钧全局
现代都市连载
《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是由作者“方一宇”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主角:林黛玉萧霆钧 更新:2025-06-04 06:2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黛玉萧霆钧的现代都市小说《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林黛玉萧霆钧全局》,由网络作家“方一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黑楼:黛玉晋升太子妃后,全员忏悔》是由作者“方一宇”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在经历了一场“金玉良缘”后,黛玉妹妹突然成了香饽饽,先是长公主亲自接见,后是皇后召见,荣国府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没想到,天子直接赐婚,将黛玉许配给了权势滔天的三皇子,荣国府瞬间懵了!银子花了,嫁妆咋办?荣国府上下人心惶惶,生怕黛玉记恨。然而,随着黛玉一路晋升,从皇子妃到郡王妃,再到太子妃,荣国府本以为能跟着享福,却没想到,一场场腥风血雨悄然来临。薛家衰败,皇商被夺,王家覆灭,宁荣二府的人也开始接连陨落。...
左思右想的贾母,决定过来试探试探黛玉。
贾母在鸳鸯琥珀的搀扶下,亲自到了潇湘馆。
在院中做活的春纤早早就看见,赶紧去禀告黛玉。因此贾母进了院子就见黛玉领着紫鹃雪雁,身后还有那两个宫里赏的嬷嬷,一同迎接自己。
看见黛玉身后跟着四个下人,整整齐齐的,一瞬间,贾母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女儿。
“老祖宗怎么亲自来了?虽说这时候不大热,到底也有日头,万一晒着老祖宗怎么好?有什么事儿,叫了我去就是了。”黛玉赶紧上前来,扶着贾母。
琥珀见状,退到后面去。
“这才四月呢,这太阳照着,倒是暖洋洋的,舒服。”贾母笑着往里走。
黛玉扶着贾母上坐,心里自然有所猜测。待贾母坐定,紫鹃送了茶来,黛玉就亲自捧给贾母。
贾母接过茶,先打了一张感情牌:“记得还是那一年,刘姥姥来,我带着她来了你的屋子,那时候我还让你二嫂子,给你换窗纱呢。”
“可不是,那银红的,不就是老太太让二嫂子送来换上的。”黛玉自然记得,那一日,二舅母故意不吃自己的茶,老太太就提出给自己换窗纱,那时候黛玉还以为,老太太终归还是疼爱自己的。
可最终的事实证明,老太太最疼的,还是贾府。
见黛玉还记得,贾母心下就松快了一些:玉儿念旧心慈,那日后真要是发现了什么,总该看在自己养她疼她的份上,不计较的。
贾母喝了茶,见两个嬷嬷都在,就问她们在这儿住的是否习惯,又谢过她们来教黛玉规矩。
“劳烦老太君惦记,林姑娘这儿清净雅致,奴婢们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奴婢们是奉了陛下和娘娘的旨意来的,当不起老太君的感谢。”顾嬷嬷一板一眼。
一看这两人的模样,贾母就知道,皇后派来的绝非等闲之辈。
“你们下去歇着吧,我这会儿来同玉儿,说说话。”贾母这话,不仅仅是冲丫头们说的,也是冲两个嬷嬷说的。
然而两个嬷嬷却没动,都看向黛玉,见黛玉点头,她们这才退了出去。
这一切自然落入贾母眼中,贾母心中自然不大高兴,但那两人是天子皇后派来的,她也不能如何。
何况,今日她来,也不是来看两个嬷嬷的,而是要试探试探黛玉,想到这里,贾母就丢开心中对嬷嬷的不喜,转而关心起黛玉来。
“前几日你进宫,我这颗心啊,总是放不下来。”贾母拉着黛玉到自己身旁坐下,仿佛以前那样,祖孙俩亲亲热热的说话,“玉儿这番进宫,可有不顺?”
看着外祖母眼底的关切,若不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且她又先叫了紫鹃去盘问,只怕黛玉都又要被糊弄住了。
可今时不同于往日了。
黛玉心中虽然警惕,但口中却也如同往常那样,慢慢将自己进宫后的所见所闻,讲给贾母听。
听见黛玉所讲,和紫鹃那丫头讲的大差不差,只是内容更丰富些,贾母这才彻底相信,紫鹃没有说谎。
“可见咱们玉儿讨人喜欢。”贾母听黛玉讲完,又问,“你见了你元春姐姐,她可有说什么?”
“娘娘问外祖母和舅母身体可好,问家里大家如何,又问家里有没有难处。”黛玉丝毫没有隐瞒,想来元春并不知道自己会进宫,骤然见了自己,大约因着往日里她不喜欢自己,一时半会儿倒也没说什么。
不过嘛,黛玉还是相当体贴的主动向贾母说起元春在宫中的情形:“娘娘瞧着气色不错,一起吃饭时候,陛下还特意赏赐过来两道菜。”
贾母一听,顿时放心不少:元春的孩子没能保住,这事儿家里头只有她和老二家的以及凤丫头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所以玉儿不清楚状况。如今陛下还特意赐菜,看来元春的圣眷并未减少。
只要陛下还宠爱元春,那一切就都好办。
紫鹃哥哥,本名赵顺,自打得了黛玉的帮助离开贾府,如今在黛玉庄子里帮忙管事,也替黛玉打探京中各种消息。
这次得了吩咐,找那一套羊形玉雕,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几个月内,就找到了五件。
“我哥哥照着姑娘的画儿,好好确认过,一件是和田玉雕红沁羊形把件,一件和田玉雕羊驮端砚,一对玉雕小羊香薰,还有一件是玉雕卧羊笔架,如今都在不同的当铺里头。”紫鹃禀告黛玉。
“哥哥打听了,一共买回来,大概要一千五百两银子。”紫鹃不由得感叹,贾府真是把人都做绝了,姑娘的陪嫁,他们也拿去当了,还是死当。
“行,我将银票给你,你找机会给你哥哥送去。”黛玉一听找到了,高兴的几乎要落泪,这一套,可是父亲母亲花了不少心血,特意给她打造的。
紫鹃收好银票,就见雪雁从外头进来。
雪雁脸圆乎乎的,还有几分婴儿肥,所以府里下人看她连大丫头的位置都被紫鹃夺了去,觉得她没城府,反而对她更不设防。
“姑娘,听说琏二爷要去当官了。”雪雁如今是个包打听,这是黛玉吩咐的,对贾府的事儿,黛玉不能掉以轻心,该知道的都要知道。
“当官?当什么官?”紫鹃先惊讶起来。
雪雁这会儿倒是卖起关子来:“姑娘,你猜猜?”
黛玉想起曾经父亲提到过,大舅舅那边,好像给琏二哥捐了一个同知:“去当同知?”
这下轮到雪雁瞪眼了:“哇,姑娘,你可真厉害,什么都知道。”
“行了,别卖关子了,好好说。”黛玉倒是被雪雁的模样逗笑了。
“就是同知,去平安州,奴婢不知道,同知是个什么官?”雪雁问。她虽跟着黛玉读过几天书,可年纪小小就来了荣国府,后头再没有机会进学,官朝上的事就更不清楚了。
“同知呢,就是知府的下属,五品官,不同的人,管不同的事,有人管粮,有人管钱,细分不同。”黛玉简单解释给两个丫头听,但她心中却有了猜测:琏二哥这是,想离开是非窝?平安州,父亲曾经讲过,外祖父当年带兵,就在平安州,看来背后,绝对另有目的。
“听说二奶奶跟着去,还听说啊,老太太和太太,都不高兴。”雪雁虽然打听到了一些,但没打听到那么全。
贾琏要去当官的消息,是王熙凤亲自去给贾母和王夫人禀告的。
这些日子,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正在商量宝玉宝钗成亲举行婚礼的家中布置、请客摆酒等事情。
“因你林妹妹赐婚给了三皇子,如今送礼的亲朋好友可不少,宝玉大婚,咱们自然不能寒酸了。”贾母一辈子,最爱热闹,何况,这是她最宝贝的孙子的大喜事。
王夫人自然一万个赞成,她是宝玉她娘,最疼的就是宝玉,如今宝玉又如她所愿,娶了宝钗做媳妇。
“老太太说的是,只是若亲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儿媳想着,倒是可以效仿那一年老太太过寿,荣宁二府一起开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老太太、太太觉得如何?”王熙凤一点儿也不想操办宝玉宝钗的婚事,她算着时间,知道贾琏离开时候,还不到宝玉成亲的日子,这会儿,她说这些话,不过是敷衍贾母和王夫人。
“好好,你倒是想得不错。”贾母连连点头,一时又商议该请哪些人家等等,连着商议了好几日。
哪知道,这一日,王熙凤面色紧张的进来,一来就先向贾母请罪。
贾母还不知道缘由,忙问到底怎么了。
“老太太,原是孙媳妇不懂事,想着琏二爷老大不小了,该有个差事,总不能一辈子让家里养着,就去拜托我叔叔,看看什么时候合适,能有个实缺。”王熙凤先将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
“原没想到竟这么快就有结果,吏部拟了票发了公文,让琏二即刻动身到平安州做同知。”
贾母和王夫人一听,这不是好事情吗?
“这有什么,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嘛。”贾母还没想通里头隐藏的弯弯绕绕,觉得贾琏能去做官,对贾府是有帮助的事儿。
“只是,这么着急动身,就没办法吃宝兄弟和薛家妹妹的喜酒了。”王熙凤故意先不说自己要走的事儿。"
见黛玉被一堆妇人围着问东问西,长公主招了招手:“玉儿,到我这儿来。”
而同样,葛夕佳也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两个未来的郡王妃嘛。不过葛夕佳的祖父是帝师,所以京城不少宴会都会邀请,她跟这些夫人们,就熟悉很多。
也有不少人家的姑娘,与葛夕佳是手帕交,这会儿见手帕交成了皇子妃,当然要巴结奉承,葛夕佳一来,简直是众星拱月,如鱼得水。
一时瑞郡王妃宋慧兰也到了,众人免不了要将三人进行比较。
宋慧兰大大方方的上前给长公主祝寿,顺便献上了自己和瑞郡王的寿礼:“姑姑潜心礼佛,这一尊铜鎏金“钱塘陈彦清造”款地藏菩萨坐像,是阿锴好不容易得来的,希望姑姑喜欢。”
众人看时,见这佛像用精良的红铜铸造,胎体厚实,莲瓣宽大,莲瓣头部微微翘起,莲心往内翻卷,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前朝大师陈彦清的作品,如今价值连城。
看来瑞郡王和郡王妃出手阔绰呀。
长公主当即表示了喜欢,让嬷嬷将佛像摆在自己的小佛堂去。
众人这下当然更好奇林姑娘和葛姑娘的礼物了,毕竟这二位,都会在明年分别成为怡郡王妃和理郡王妃。
然而当黛玉的礼物拿出来,众人都有些愣住了。
黛玉反倒是大大方方的将盒子和篮子都打开来,其中食盒是三层,放着的都是小食。
“在京城吃的点心,与江南大不相同,听闻长公主曾陪同先皇到访江南,我就和丫头们一起做了这些。”黛玉很清楚,送吃的在众人看来只怕是不入流,但她很有信心。
“这是什么?”长公主还没有说什么,她身旁的小姑娘,长公主家的嫡长孙女,年仅五岁的小姑娘,高馨,指着其中一样看起来十分好看的点心,问。
“这是重阳糕,正是这个时令的糕点。”黛玉解释起来,难怪小姑娘觉得不错,因为这花糕呈宝塔形,共有九层,每层的颜色都不相同,最上面放着两只“小羊”,寓意“九九重阳(羊)”。
长公主听了都不禁一笑:“有意思,九九重阳,我又是重阳生日。”
而篮子里的,则是不同的小罐子,一个一个天青色莹润可爱,里面装着的,则是苏式蜜饯,金丝蜜枣、奶香话梅、金丝金桔、白糖杨梅、九制陈皮等。
这时候高馨则指着绿豆糕道:“我最讨厌绿豆糕了,噎人!”
这话一说,底下众人不禁都有些看好戏般的看着林家姑娘,公主的小孙女年纪小,说话天真率直,这般直白的说了讨厌,看这林姑娘要如何应对。
哪知道黛玉面不改色,笑着请小姑娘尝一尝:“我们南边的绿豆糕,与京城的不同呢。”
那绿豆糕做成了一只小鸭子,小姑娘半信半疑,不过看着祖母的眼色,还是夹起来咬了一口,细细品尝后眼睛都亮了:“哇,祖母,真的不一样呀,好好吃。”
长公主含笑道:“那是当然啦,京城的绿豆糕,不放油,南边的都放了油,吃起来油浸浸,甜蜜蜜,又细又软,当然好吃啦。”
小姑娘已经开始品尝栗子烧了,外层是红薯与糯米皮,内里的馅儿是新鲜的栗子熬煮而成,让饱满的馅料中吃得到颗粒。
“这简直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栗子烧。”高馨喜欢极了。
众人这时候才开始纷纷夸赞林家姑娘心思灵巧等话,长公主一笑,一面让高馨不要吃多了,一面让人收起来。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