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其他类型 > 最难忘的短故事:乡音开花6王德海东方朔前文+后续

最难忘的短故事:乡音开花6王德海东方朔前文+后续

抱着脚走路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出来的干部,多半是又红又专的。红,就是指心红;专,就不好说,我问过,啥叫专,书记跟我解释说,这个专,就是指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王德海,虽说当过兵,但是文化水平并不高。并不高是多高?在公社里算是中等偏上,又因为是人武部长,那么就是中等偏上上了。这一点,王德海自己也十分清楚。再一个就是个头不太高,瘦不拉几的,可能是油水不太好,有点尖嘴缩腮。但是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跟人跟得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扛二蛋。刚刚转业到该公社,公社书记也姓王,就喊他一起下大队,当时正值水稻刚刚插上,王书记走前面,王德海紧跟后面。别人下大队,都穿着布鞋,有些还穿着胶鞋,生怕把裤子打湿了。但是王德海很特别,穿一双草鞋,而且裤子缏起(卷起)壳老包(膝盖)。王书记十分欣赏,...

主角:王德海东方朔   更新:2024-11-18 16: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德海东方朔的其他类型小说《最难忘的短故事:乡音开花6王德海东方朔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抱着脚走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出来的干部,多半是又红又专的。红,就是指心红;专,就不好说,我问过,啥叫专,书记跟我解释说,这个专,就是指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王德海,虽说当过兵,但是文化水平并不高。并不高是多高?在公社里算是中等偏上,又因为是人武部长,那么就是中等偏上上了。这一点,王德海自己也十分清楚。再一个就是个头不太高,瘦不拉几的,可能是油水不太好,有点尖嘴缩腮。但是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跟人跟得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扛二蛋。刚刚转业到该公社,公社书记也姓王,就喊他一起下大队,当时正值水稻刚刚插上,王书记走前面,王德海紧跟后面。别人下大队,都穿着布鞋,有些还穿着胶鞋,生怕把裤子打湿了。但是王德海很特别,穿一双草鞋,而且裤子缏起(卷起)壳老包(膝盖)。王书记十分欣赏,...

《最难忘的短故事:乡音开花6王德海东方朔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出来的干部,多半是又红又专的。红,就是指心红;专,就不好说,我问过,啥叫专,书记跟我解释说,这个专,就是指懂得农业生产技术。

王德海,虽说当过兵,但是文化水平并不高。

并不高是多高?在公社里算是中等偏上,又因为是人武部长,那么就是中等偏上上了。

这一点,王德海自己也十分清楚。

再一个就是个头不太高,瘦不拉几的,可能是油水不太好,有点尖嘴缩腮。但是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跟人跟得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扛二蛋。

刚刚转业到该公社,公社书记也姓王,就喊他一起下大队,当时正值水稻刚刚插上,王书记走前面,王德海紧跟后面。别人下大队,都穿着布鞋,有些还穿着胶鞋,生怕把裤子打湿了。但是王德海很特别,穿一双草鞋,而且裤子缏起(卷起)壳老包(膝盖)。

王书记十分欣赏,认为这才是好干部,当场就表扬说,要向王部长学习,只有这样的干部才不会变修。

到了山坎大队,群众都在田里薅秧,带着帽子,走成一排,像天上飞的雁鹅(大雁),唱着山歌。

王书记感到亲切,就问,你们知道秧田的水多深?

王德海第一个把草鞋脱了,第一个下到秧田里,再上来回答,报告首长(还是用部队那种称呼),齐脚背水儿。

王书记高兴呀,又表扬了王德海,并说,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实践出真知。王部长下去了,亲自实践了,所以王部长说出来的话儿最有力。

刚好才说完呢,碰巧,被一位正在薅秧的三十多岁模样有点俏巴(俊俏)的妇女听到了,就感到好笑,想戏弄一下王部长,于是喊,王部长(嗯),你是大兵呀(嗯),真眼馋人呢(哈哈)。

王部长(嗯)。

我问一个问题你知道呗?

你说。

我们这儿跑过反(指红军)(嗯),你知道《八月桂花撇到开》的“撇到”咋写吗?

撇到,撇到,是不是这个样子?
个好地方,风景很好,鸦雀老鸹呱呱叫。

轰,又都笑了。

书记主持会议,看不下去,就说,王部长,你是领导,让同志们先发言。

王德海扭过头说,他们以为我不知道,你也以为我不知道吗?我当兵就在那地方,就是卢山。

书记说,你当兵不是在四川吗?咋跑到庐山去了呢?

王德海拿过副书记手上报纸一看,字不对,眉头一皱,心里已经怀疑,于是说,不错,就是卢山。

会议之后,王德海找到书记说,报纸印错了,我当兵的应该是这个“卢山”,不应该是这个“庐山”。

书记也一愣,说,真的吗?

王德海说,嗯,错不了。

到了“三夏”,还得开会。所谓“三夏”,就是指夏收,夏藏,夏种,是农村最忙的季节。这个季节,白天干夜晚也得干,就是这样,也干不完。我那个时候小,家里孩子多,生产队一边开会,一边干活,我们就只有钻到草垛笼子里睡觉。一觉醒来,天也大亮了。感情父母就不知道自家少了孩子。这样的事也是家常便饭。

生产队干活多半是夜里,把收上来的麦子全部脱谷。一个大队就是两台脱谷机,一个从东头到西头,一个从西头到东头,昼夜不使闲(闲着)。那时候,我们生产队的眼爷(瞎子),不知道脱谷机是个啥东西,只听到整天呜呜叫,吧嗒吧嗒不停,有时还“莽”一声吓人。转到我们生产队,他就摸到近前,伸手就去摸,把手插到脱谷机肚里,手轧掉了,血流不止,当场死亡,十分悲惨。

队长说,眼爷心地仁慈,总是说,这孩子,干得这般起劲儿,不吃不喝的,听那声音,不好受呀,谁的孩子谁个不心痛呢?于是就想摸一下,表示疼爱,谁知道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呢?于是,在批判我们小队的一位地主的儿子时,就拿眼爷说事。说,对待地主羔子不能心慈手软,就像眼爷,那是自作自受。你要是对地主羔子手软,你就是对自己残酷。

这般说,那个地主羔子真的上吊自杀了。
王部长像扭秧歌扭着说。

那妇女说,有点像,还扭大一点就像了,说过,哈哈大笑。

田里的妇女听到了,都指着王德海说,鸭子,鸭子来喽。说着,妇女嘴里都发出唤鸭子的声音——嘎嘎,嘎嘎……有些还弯腰朝王部长甩稀泥,把王德海搞得浑身都是泥巴。

王书记生气了,指着王德海说,像什么样子?还是干部吗?

王德海故意装着,指着一群妇女骂,像什么样子?你们还是女人吗?全是鸡。

书记生气,头一扭走了。

回到会议室,对王德海说,不知道“撇到”也就算了,还假模三道的,装个样子出来,不丢人吗?

王德海还是绷着(装着),一本正经地说,书记训斥得有道理,有道理!

王书记也没办法,只能说,我们是干部,也要有个干部的样子。

散会后,王德海一肚子怨气,边走边说,假模三道的,装什么装呀?谁不知道,你说是让我们下秧田,实际上你看到那群妇女,早就想自己下秧田了。

过了一阶段,上面有新的指示,说是传达庐山会议精神。

参加会议的都是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还有社直单位一把手,四五十人,济济一堂。

书记主持会议,副书记传达会议精神,然后就是讨论。

王德海心想,就是忠义堂排座位,轮也该轮到我头上来了,于是站起来说,我先发个言,抛砖引玉吧。

这句话说得挺好的,大家都竖着耳朵倾听。

接下来,他说,你们知道庐山在哪儿吗?

这般一问,下面坐的都是土豹子,就是知道也不敢说,还是倾听。

王德海故意咳咳,清一下嗓子,停顿足足有三秒钟,觉得没有人知道,就得意洋洋地继续说,庐山嘛,我也不知道。

轰,都笑了。

但是王德海假模三道不笑,继续说,安静安静。

都安静下来,王德海继续说,不过嘛,毛主席他老人家知道。那地方是
什么鸟儿都有,哪地方没有几个愣头青,哪地方没有几个头难剃的?扒人家房子,搞规划,能不遭到反对吗?结果咋样?告到书记面前,书记说,这件事就是我拍板的,要告你就告我,跟乡长没关系。告到县里,县里通知去领人,乡长去了,直接领回来是领不回来的,就让干部带队,连拉带拽弄回来了。乡长带人找到街道支部书记,一问,这家伙就是捣蛋猫,平时游手好闲,还超生,这还得了。于是,让计生办去人找他交罚款,把他妻子弄到医院结扎。同时,对他住宅进行丈量,还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一户确实是难缠户,还告,一直告到省里。省里叫领人。书记乡长一合计,认为是脑子出了毛病,乡里每年拿出三万元给他治病,把他送到精神病院。这事不就算解决了。你再到该乡看看,街道宽,商铺林立,十分繁华。最主要是解决了乡财政困难。二十多年欠的账一下子都还清了。每个开饭店的,都求着书记乡长到他们饭店吃饭呢。书记乡长就是不去,在机关办起了食堂,那饭菜做的,好多单位都想到该乡去。乡政府门庭若市,按照书记说的,就是图个人气旺呢。

我说,这就是个伙计,是呗?

那位“领导”说,这还不是个伙计,是啥?难道说还是一起做生意?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他说,一双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

我们当时都点头,表示同意。

没过多久,上面来人传唤这位“领导”,听说因为他太会个伙计。为何那么会个伙计?是因为自身有问题;一个人,自身有问题,还能有嘴说别人吗?

从那以后,我也就没有见过他,也不知道他在跟谁个伙计。也许,个伙计的人很多,像走马灯,你走我来;也许,个伙计的人就是他一个,只有他一个,整天在沉思那些难以解决的难题。


假模三道

“假模三道”这个词,是个方言,但是写法上到底是哪几个字,有争议。我查找了许多书籍,经行了一番考证,我觉得,就我们老家,用“假模三道”表达当地乡音方言比较准确。

为什么是这几个字呢?这是很容易考证的。一是假模三道的,首先是读音,方言嘛,是要讲究读音的,否则就不能说是方言;其次是意思,意思是说这个人装假,也就是装模作样的意思。要是这样理解,那么这个词就十分形象。因为“假模”就是形容样子很假,“三道”就是再三解释,那意思就是越说越假。二是其他几个词语,在山西或在其他地方可以用,但是在信阳方言里,恐怕就不太合适。假迷三道,假和迷放在一起,说的是假得让人迷惑。假眉三道中的假和眉,有点形象,但是只着重于面部表情,有失偏颇。还有“假么三道”的“么”字完全是个辅助词语,不能说明问题。

考证这个词的时候,我不停地在脑海里闪现,哪些人说这句话,哪些人做事说话十分像这句话,忽然,我想到我在一个乡工作时接触的一个人。在这里说出来,名字不是真的,但故事是真的,也就摆脱了对具体某人指责的意味。仔细琢磨,这些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能找到相对应的影子。哈哈,我讲出来,你听一听,挺有味道的。

这个人就是我门家乡的人,我不便把真实的名字说出来,就起个名气叫王德海。为何起这个名字呢?一是很普通,都可以对号入座,甚至还有许多同名字的人;二是他虽说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者说像东方朔一样,算得上一位滑稽演员,但是,他的用心是端正的,品德谈不上高尚,但是,也算是值得称道的。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积极向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了兵,在部队里表现特好,提拔为排长,转业到地方,安排到公社,就在鄢岗公社当了人武部长。

别看这个人武部长,那时候,那是很吃香的,也算人物。不仅别人把他当人物,自己也把自己当成人物了。

那时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