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子安叶璃的女频言情小说《说好要杀我,女帝却躺进了我怀里韩子安叶璃小说》,由网络作家“极品花生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是韩子安横空出世后,九州人给予韩子安的肯定。文武双全,智勇无双。无论是在治国,还是军事上,韩子安都可以称之为六边形战士,完全没有任何的缺点。曾经,看着如日中天的齐国,甚至有人觉得,此人就是上天要将这整个天下,都给予齐国。可任谁也没有想到,齐国居然能做出这种自断一臂的事情。此时此刻,想到若是能将韩子安请到楚国,苏清浅感觉自己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尤其是,当她想到,有朝一日楚国也能站在现如今齐国的高度上,眼中会呈现出怎样的风景。“密信中说,韩子安是从临淄城的南门离开,这正好是楚国对应的方向。”“虽然两国之间,相隔千里,但楚国不是没有机会。”苏清浅眸光闪烁,心中激动万分。她现在不想知道,为什么齐国皇帝能做...
《说好要杀我,女帝却躺进了我怀里韩子安叶璃小说》精彩片段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这是韩子安横空出世后,
九州人给予韩子安的肯定。
文武双全,智勇无双。
无论是在治国,还是军事上,韩子安都可以称之为六边形战士,完全没有任何的缺点。
曾经,
看着如日中天的齐国,
甚至有人觉得,此人就是上天要将这整个天下,都给予齐国。
可任谁也没有想到,
齐国居然能做出这种自断一臂的事情。
此时此刻,
想到若是能将韩子安请到楚国,
苏清浅感觉自己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尤其是,
当她想到,
有朝一日楚国也能站在现如今齐国的高度上,眼中会呈现出怎样的风景。
“密信中说,韩子安是从临淄城的南门离开,这正好是楚国对应的方向。”
“虽然两国之间,相隔千里,但楚国不是没有机会。”
苏清浅眸光闪烁,心中激动万分。
她现在不想知道,为什么齐国皇帝能做出这种事情,她现在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能将韩子安请到楚国。
苏清浅相信,
这个消息传遍各国之后,
拥有这种想法的帝王,绝对不在少数。
尤其是距离齐国较近的几个国家,恐怕早就得到消息,甚至派人去寻找了。
苏清浅紧握着拳头,贝齿轻咬红唇,眼中透露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不管如何,我一定要请到韩子安。”
“哪怕是以托国之富,甚至是我自己为筹码......”
别看苏清浅身为楚国皇帝,地位尊崇,看似风光无限。
但只有身为皇帝的苏清浅自己知道,
楚国看似平和的环境下,
背地里是如何的暗涌流动。
因为跟其他各国的君王集权不同,楚国的军政大权并不是全部都在皇帝手中,而是把持在各个世家大族的手中。
换句话说,
在楚国的国境内,
大大小小有数十块的封地,
这些封地都是来自于各个世家大族,而且每个封地内都有大量的私兵,这些力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君王的权利。
也就是说,
身为皇帝的苏清浅发布政令,还需要哪些世家点头。
除了对内拥有极大的隐患之外,这样的制度下,使得楚国对外战争中,也无法发挥实力。
因为组成的军队,成分混杂,都是来自各个世家,根本没办法凝聚在一起,这也使得楚国近些年接连吃了不少败仗,更是丢失了大量的土地。
要知道,
曾经的楚国,
占地五千里,带甲百万。
更是曾经问鼎中原。
结果现在呢,大量国土沦丧,已经不及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
整个楚国都呈现着垂暮的气象。
苏清浅即位之后,也曾想去解决这一切,但仅凭她自己的力量根本做不到,
然而现在韩子安的事件出现,
让苏清浅看到了希望。
“必须要找到,哪怕牺牲自己,朕也在所不惜!”
......
魏国。
大梁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皇宫巍峨耸立,金碧辉煌,朱红色的宫墙高大而庄严,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身为皇帝的魏豹,毫无形象的坐在龙椅上,一边品味着美酒佳酿,一边欣赏着眼前舞姬们妙曼的身姿。
因为酒醉而泛红的脸上,更是显的异常猥琐。
今年三十多岁的魏国皇帝,在位已经有八、九年了。
上位之初,
魏豹也曾怀着雄心壮志,想要创下一番功业。
于是将目标,对准了刚刚经历内乱的齐国。
只可惜,
仅仅一战,
魏国损失二十余万大军,有着大魏军神之称的陈留王魏协,更是被齐国俘虏。
为此,
魏国不但割让大片领土,以此赎回魏协,
更是被迫向齐国纳贡称臣,每年都要上缴大量的金银珠宝换取和平。
至此之后,魏国一蹶不振。
虽然中间魏豹也想过重新振作起来,奈何隔壁的齐国,愈发的壮大,韩子安更是用完美的战绩,浇灭了魏豹想要复仇的心思。
从此魏豹心如死灰,不再理会朝政,每天只管饮酒作乐。
今天,
又是跟往常一样,
魏豹欣赏着歌舞,沉浸在酒色之中。
在他左手下方,
陈留王魏协看着对方玩物丧志的模样,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虽然有心想要开口劝谏,
但心中的愧疚感,让他实在没办法开口。
毕竟对方之所以变成这副模样,陈留王魏协一直都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战败,魏国又怎么可能屈于人下。
魏豹也不可能变成如今这番模样。
就在酒会的气氛逐渐高涨之时,
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俯身在魏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前一秒,
还一脸醉态的魏豹,猛地坐直身子,难以置信的喝道:“你说什么?”
那名太监急忙跪在地上,将刚才的话重新复述一遍。
“启禀陛下,齐国韩子安通敌叛国,因事情败露畏罪潜逃,如今已经被齐国全面通缉。”
这下,
连一旁的陈留王魏协也坐不住了,
几个箭步冲上前,
一把拽住太监的脖领:“消息实属?”
太监有些惊恐的回应:“回禀王爷,消息乃是由齐国的密探发来,千真万确,小的不敢有任何欺瞒。”
再三确认过后的魏协,松开了有些颤抖的手,他抬起头看了眼魏豹,发现对方身上的颓废被一扫而空,目光中透着坚定和渴望,那是对昔日辉煌的追忆。
看着自己的皇弟,
魏豹难以压制自己内心的兴奋:“想不到,有朝一日朕还能看到大魏崛起的那天。”
“这些年,我们过得太憋屈了。”
“想想武帝在位之时,魏武卒纵横天下,未逢敌手,当年的大魏是何等的风光。”
“可是这十年来,我们却要向齐国纳贡称臣,这是我们大魏的耻辱!”
“皇弟,现在机会来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齐国能做出这种事情,但只要没了韩子安,就凭区区叶璃,阻拦不了大魏的脚步!”
看到皇兄激动的模样,魏协心中虽然也兴奋无比,但依旧沉着冷静的分析道:“皇兄,虽然韩子安不在,但齐国国力依旧是如日中天,就凭现在的魏国,依旧没有抵抗之力,就算皇兄想要有所动作,也不能太过着急。”
魏豹淡淡笑道:“这点道理,朕自然明白。”
“只不过一直以来,韩子安就像一柄利剑悬挂在头顶,让朕日夜不得安宁。”
“这些年,一直有人劝谏,不要让朕颓废下去。”
“可是,谁又能明白朕的苦衷,是朕想要沉溺美色、荒废朝政吗?”
“是因为韩子安,他的存在,给人一种绝望的感觉,绝望到朕不管做什么努力,都无法撼动那座大山。”
他也没少派出部队,寻找和打探齐军的下令。
这些负责打探消息的部队,每数百人组成一队,以王庭为中心,在南边地区进行侦查。
这天,
一支八百名匈奴人组成的队伍,跟往常一样,在王庭东南部的区域进行巡逻。
这支队伍的队长,名为宇文辽远,出身于匈奴一族的宇文部落。
童年跟其他匈奴人没什么区别,
从小生长在马背上,
这次也是应匈奴单于的号召,跟随部落来到了军中,并且担任了一名队长。
“我真是受够了,这大热天的感觉人都要烤熟了。”
“这茫茫草原,连半个鬼影都没有,也不知道有啥好侦查的。”
“你说齐国人是不是有病,以前北伐都是春天趁着我们虚弱的时候来,这回居然选择夏天,他们不嫌热的吗?”
“谁知道呢,不过我更担心的是,能不能活着回去,我老婆已经怀孕七个月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见我儿子出生。”
“你说......这次面对齐国,我们会赢吗?”
“会赢的!”
“你咋这么有自信?”
“齐国换将了你不知道吗?不是三年前的那个了。”
“换人了?那我们岂不是赢定了。”
“等等,你们看那边,是不是有人影?”
“哪?我瞅瞅。”
“你眼瞎啊,我手指的地方。”
“卧槽,队长有敌军!!!”
正当队伍中的人,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聊天时,忽然有一个眼尖的人,看到视野尽头出现了一些密集的小点。
常年生活在草原的他,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人影。
问题是,
匈奴每一支巡逻队伍,负责的区域都不一样,
也就是说,
他们不可能遇见匈奴的队伍。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对面是齐军。
而且,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不少人都感觉到了,脚下的大地在颤抖。
这股感觉,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大量骑兵在奔腾。
重点是,
这个时间段,
哪来的大量骑兵,而且在疾驰?
答案显而易见。
登上山坡,宇文辽远眺望着前方,只见视野中的黑点,逐渐变得密集,慢慢的汇聚成一道黑色的长线。
而且这道长线,在逐渐的放大。
“卧槽,这么多人,这是齐军主力?”
“看这阵势,起码十万人。”
“前面侦查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规模的部队,居然没有半点消息传来?”
“你傻了吧,我们就是最前方的斥候。”
“队长,赶紧撤吧,把消息告诉单于。”
身后的众人,你一言我一句,明显感觉有些紧张。
毕竟是面对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
而且这支大军,在三年前,才将他们教训了一顿。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只是,
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宇文辽远,很快就发现了端倪。
虽然对方的声势浩大,
但军阵杂乱无章,前后间隔极大,
要知道,
一直以来中原王朝面对匈奴,最大的优势,就是军阵整齐,大军在战场之中进退有度。
相反,匈奴人则是杂乱无章,没有整齐的军阵,都是凭借着个人勇武在战场上冲锋。
而且随着距离越来越近,
宇文辽远很快发现,这支军队的士卒,没有一个人身穿铠甲,有些人的双手更是空空如也,武器都不知道放在了哪里。
很多人的脸上,更是充满了疲惫,一个个无精打采,跟三年前,遇见的大齐边军,完全是判若两人。
看着这样的场景,
宇文辽远的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
眼前的这支军队,真的是齐军吗?
还是说,
莒国的面积并不大,
国力也只是九州末流。
地处齐国南边,
一直以来,都依附于齐国,苟延残喘。
韩子安所在的车队,进入莒国后第三天,便已经来到了莒国的都城,莒城。
相较于齐国的国都临淄,
莒城无论是大小、人口,还是繁华程度,都没有可比性。
放在齐国,可能就相当于一座郡城。
走在莒城的街道上,
时不时就有商贩们的吆喝声,传入耳中。
车队根据韩子安的指示,在穿过了几条街道后,停在了一家酒楼面前。
看着眼前不过两层楼高的酒楼,
肖婉君一脸嫌弃:“公子,这该不会......就是莒国最大的酒楼吧?。”
韩子安无奈道:“你当这里是齐国啊,以莒国的经济,能有这样的酒楼不错了,而且这里有一道招牌菜,味道还不错。”
随着一行人步入酒楼,
小二立马带着笑脸迎上来:“各位客官,这边请。”
韩子安坐下后,随便点了几道招牌菜,
等小二走后,肖婉君凑到身边问道:“公子,以后我们就长期住在莒国吗?”
韩子安笑道:“长期住在齐国家门口,你是生怕齐国不派兵过来啊。”
“今天先在这里休息一下,顺便购买一些食物,明天一早就出发,继续往南。”
肖婉君继续询问:“我们要一路向南吗?去楚国、吴国还是越国?”
韩子安摇摇头,将这些选择全部否定:“都不是。”
“前些年,有一次我领兵出征的时候,路过钟离国,发现了一个地方,四周山谷环绕、山清水秀,是个非常适合隐居的地方。”
说完,
韩子安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轻抿了一口后,缓缓放下茶杯,韩子安望着窗外人头撵动的街道,眼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十年间的过往,
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从最初的穿越,到遇见叶璃,双方许下约定。
再到自己初次带兵,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带兵杀敌,最后获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再往后,
便是高密之战,
自己率军击溃叛军主力,闯王高平死于乱军之中,自己随后便收复了临淄,拥护叶璃登上皇位。
至少在那个时候,
16岁的叶璃,没有任何嫉妒之心,给予了自己充足的信任。
无论是对齐国的改革变法,亦或者出兵征战,都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自己可以放手去做。
但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叶璃渐渐的变了,
变得疑神疑鬼,
不再毫无保留的信任自己,
哪怕是领兵出征,也会安插人手监视自己。
想到这里,
韩子安握着茶杯的手,不自觉的有些用力,
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
但这十年付出的心血和感情,却是实打实的。
“或许......我们一开始的相遇,就是错的。”,韩子安喃喃自语了一句,接着忽然想起一件事。
战国末年,
秦国灭楚之战,
王翦在出征前,三番五次的管秦王讨要赏赐,各种金银珠宝,还有靠近王宫的府邸等等。
当时还有部下不解,询问王翦为何如此。
王翦回答,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秦王安心。
现在忽然想起这件事,看看孑然一身的自己,韩子安自嘲的笑了笑:“难道发生这种事情,就是因为我不够贪财?”
正当韩子安出神之时,
旁边一桌的客人,一个个已经喝得满脸涨红,各自坐在位置上追牛逼,
高谈阔论的声音,更是毫无阻拦的传入韩子安的耳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那桌客人之间谈论的话题,莫名其妙的就转移到了齐国发生的事情上。
“对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就最近齐国那事,你们几个听说了没?”
“齐国怎么了?”
“你不知道吗?齐国韩王意图谋反,结果计划泄露之后畏罪潜逃,现在已经齐国已经下达通缉令了,据说只要活捉赏金万两。”
“笑死,这种东西听听就行了,他要是真想谋反,估计畏罪潜逃的就是齐国皇帝了。”
“你别说,齐国还真有这个先例,估计你们不知道,齐国的前身也就是北齐,据说当时有个皇帝想杀权臣,结果被权臣知道后,直接找上门,质问皇帝为什么谋反。”
“陛下何故谋反?哈哈哈哈,你们是想笑死我吗?”
“你小声点,被人听见小心人头不保。”
“咳咳,我注意。”
“话说回来,这次齐国这事闹得,真的是沸沸扬扬。”
“谁能想到呢,韩王荣耀一身、战功赫赫,要不是他齐国早就亡了,结果现在居然落得这么个下场。”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万一是真的呢,谋权篡位这种事也没少发生,韩王在齐国那可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或许谋反这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我靠,你想什么呢,怎么可能?”
“这么黑没道理的,人家韩王在齐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却不贪财、不好色,礼贤下士、谦逊有礼,这种人怎么可能谋反?”
“你看看,你也说他不贪财、不好色,这说明他有更大的图谋,你们想的就是太简单了,听风就是雨,齐国皇帝这次要不动手,估计现在齐国已经改姓韩了。”
“......”
听到邻桌客人的谈话,
小侍女肖婉君当场就急眼了,尤其是听到有人说,韩子安有更大的图谋,确信谋反一事的时候,更是恨不得撸起袖子过去干架。
不过没等她起身,
韩子安已经先一步将她按下,摇了摇头:“别惹事。”
肖婉君急了:“可是公子,他们就这么诋毁你,居然说你谋反是事实。”
见识过现代网络上,键盘侠遍地的网络环境,
对于这种,在背地里议论的事情, 韩子安压根就不放在心上。
“管他们做什么,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肖婉君还是不乐意:“可是......就让他们这么污蔑吗?”
“而且,就凭叶璃妒贤嫉能的性格,指不定在史书中怎么说公子呢。”
韩子安不咸不淡的答道:“叶璃能掌控的,也不过是齐国史书而已,民间的野史包括其他各国的史书,她可没那么长的手去管。”
“而且......”
说到这里,
韩子安突然顿了一下,
刚刚还有些悠然的气质,陡然间充满了杀意,
杀气在他身边弥漫,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那是来自于战场之中,经历了无数尸山血海形成的肃杀之气,
“成王败寇!”
“我在齐国失去的一切,有朝一日,我会全部拿回来。”
小侍女肖婉君,被韩子安突然出现的变法,吓得筷子没拿稳,直接掉在了地上。
尤其是看到韩子安充满杀意的冰冷目光,更是让他不寒而栗。
但那种状态,
一闪而逝,
很快便消散开来,
“好了,快点吃吧。”
“吃完饭找个客栈休息,明天一早还要赶路。”
韩子安再一次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像刚才的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自古以来,
情报的重要性,就在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较经典的,诸如李斯、张仪、陈平、诸葛亮等人,都非常重视情报工作。
《孙子兵法》中有《用间》篇,将间谍分成“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类。
“间谍”一词,更是出现在兵书《六韬》中,指军队中负责收集情报的机构,而且机构内部存在明确的职能分工。
其中,
耳目七人,负责刺探情报,听风声、观动静,察明天下形势,了解敌军情况。
羽翼四人,负责造势宣扬将帅的威名,以震慑远方、动摇邻国,削弱敌军军心。
游士八人,负责察明敌方奸佞,刺探敌国变乱,操纵敌国民心,观察敌人意图。
......
韩子安在收复临淄城后,
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着手建立了情报部门。
黑冰台建立之初,
仅仅是隶属于锦衣卫里面,一个小小的部门。
后面经过韩子安多年的耕耘,黑冰台的规模渐渐壮大。
到了现在,
九州大陆上,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黑冰台的成员。
而且这些人身份各异,哪怕都在一个国家,互相之间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有的是商贩,有的是酒楼老板,有的是王公贵族的家仆,有的在军中任职,甚至是一些朝中大员也有可能是黑冰台的成员。
他们的主要任务,
就是为韩子安打探情报。
同时,
在黑冰台的总部,
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档案馆。
其中包含每一个国家的山川地理,人口分布,每年的产粮和税收,还有朝廷大员和军队将领的个人信息。
诸多情报汇总在一起,所形成的大数据,也是这些年来,韩子安能够无往不利的关键要素。
而且不光如此,
每到战时,
才是黑冰台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尤其是关于敌军主帅的为人、性格、优缺点,以及敌军兵力数量、兵力部署、军粮的运送路线。
诸多情报汇总在一起,
韩子安就像开了全图一样,请问这还怎么输?
而且,
韩子安对于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感悟颇深。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简单翻译就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会先做到自己不会被敌方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
所以,
别看韩子安经常会做出一些,出其不意的突袭。
但实际上,
这些都是掌握了大量情报之后,
将全部力量汇聚在一起,然后狠狠的打向敌军最薄弱的地方。
虽说韩子安已经离开了齐国,
但黑冰台仍然存在,
蛰伏在每个国家的阴暗面。
而且,正是因为齐国内部的情报,都是由锦衣卫和东厂负责,黑冰台并不负责齐国,所以叶璃的清洗对黑冰台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现如今,
黑冰台仍旧会时不时的,将一些重要情报,通过飞鸽传书的形式,送到韩子安的手中。
“赵国联合中山国出兵,进攻辽国。”
“匈奴宣布,将不再依附于齐国,从此往后也不会缴纳岁币。”
“鲁国出兵,攻占了莒国东部的云阳郡。”
“齐国将在本月初十,举国庆贺叶璃登基十周年。”
“......”
一条条信息,
汇聚在一张小小的纸条上,
看过之后,
韩子安不由喃喃道:“我不在之后,看样子那些家伙都不老实了啊。”
“匈奴的举动,倒没什么意外,这些人本就是狼子野心,我在的时候还能乖乖低下头,现在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乖乖依附齐国。”
“至于其他各国,看这样子也不是很老实,在齐国的眼皮子地下,就敢大动兵戈,啧啧啧......估计这些人都是在试探。”
“若是叶璃一个大意,他们很有可能露出真实的嘴脸,就是不知道叶璃会怎么应对。”
-----------------
夏历1221年七月初十。
十年后的这一天,
韩子安将叶璃推上了皇位,
十年后的今天,
齐国上下普天同庆,举办了盛大的庆典,庆贺叶璃在位的十年。
文武百官悉数到场,
在庆贺的同时,
以蔡坤为首的文武百官,更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颂扬叶璃的功业:“陛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内乱,一举光复我大齐旧日河山,如今大齐疆域,远超历代先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等丰功伟绩,足以流芳百世,陛下功在千秋,堪称千古一帝!”
“大齐必将在陛下的统御之下,千秋万代,盛世永存!”
龙椅之上的叶璃,丝毫没有半分羞愧,心安理得的接受百官的颂赞。
虽然说,
听到平定内乱,开疆拓土等等词汇时,
叶璃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韩子安的身影,但是一想到这些功绩,也都是在自己的支持下,才由韩子安完成。
一切的一切,
也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扶持之上,
若不是自己的信任和扶持,同时恰逢大齐内乱,给了韩子安机会,不然的话哪里有他现在的丰功伟绩。
所有的成就,本就是来自于朕。
现在,
朕享受这一切,自然是理所当然。
只不过......
虽然听着百官歌颂自己的功德,叶璃听在心里十分愉悦,但是看着到场的寥寥几名外国使臣,还是让叶璃略显不悦。
该死!
朕登基十周年的庆典,居然就来了这么几名使臣,尤其是还有人,居然是空手来的,
这些人是什么意思?
莫非他们以为,朕没了韩子安,就没办法镇压他们了不成?
朕自登基以来,肃清宇内、征战四方,从未有过一次败绩,大齐天军所过之处,更是没有人敢异动。
动,则国灭!
所以现在,是谁给了他们胆子,居然敢不派使臣出席。
尤其是匈奴人,
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不但不派人前来庆贺,更是直接表明,从此以后不再向齐国纳贡称臣,岁币也不会缴纳。
这样的事情,叶璃怎么能够容忍?
齐国都城,
临淄。
往日繁华无比的街道上,今天却一反常态的十分冷清,街道上只有零星几道人影。
富丽堂皇的韩王府外,更是被一群身穿黑甲的士兵团团包围。
风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着整座城池。
......
皇宫,
这座承载着数百年风霜的宫殿,
代表着齐国辉煌的过去。
身穿龙袍的女帝叶璃,一个人静静的站在殿中。
芳华绝代的身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威严与光芒。
她的身姿高挑而艳丽,五官精致绝丽,殿内的烛光映照在她身上,使她的轮廓更加分明,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女帝叶璃!
这位齐国历史中的第一位女帝,手中紧握着象征权力的玉玺,冰冷的脸上闪烁着决绝的神色。
“韩子安......不要怪朕。”
“这一切都是被你逼的!”
“朕明明已经多次暗示于你,可你为什么,始终抓着兵权不愿意放手?”
“你早已经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偌大的齐国只知道有你韩子安,而不知道有朕,为了齐国的江山社稷,朕必须要这么做!”
回想起这些年发生的事情,
叶璃仿佛下定了一个莫大的决心,双眸之中闪烁着的坚定与冰冷,将心中最后一丝犹豫按压下去。
与此同时,
城外荒郊一处偏僻小路中,
由几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正在缓缓而行。
为首的一辆马车车厢内,一名身穿粉色长裙,容貌姣好的侍女,忿忿不平的骂道:“这姓叶的狗皇帝太不是东西了,如果不是公子,齐国现在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结果她现在居然还要卸磨杀驴?”
“要我说,公子直接清君侧,率军杀进皇宫得了。”
“凭借公子在齐国的声望,只要公子振臂一呼,数十万大军响应,直接改换朝廷不好吗?”
看着一路上,
始终喋喋不休的侍女,
坐在一旁的韩子安,也不免露出一抹苦笑。
胳膊撑着下巴,靠在车厢的窗户上。
目光望着窗外渐渐模糊的临淄城,韩子安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狡兔死,走狗烹。
高鸟尽,良弓藏。
韩子安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事情,有朝一日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十年前,
经过数代昏君的统治,整个齐国动荡不安。
朝堂之上贪官污吏横行,军队之中贪腐成风,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
走投无路的百姓揭竿而起,
整个齐国陷入内乱之中。
叶璃的父亲,也就是齐国的上一任皇帝,也在临淄城被攻破后,死于乱军之手。
然而正是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
韩子安穿越到了这片世界,并且遇见了叶璃。
那个时候,
韩子安还同时获得了一个金手指,
根据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解锁不同的历史人物模板。
而第一个解锁的人物模板,便是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
知道了系统的功能后,恰巧又遇见了叶璃,韩子安心中升起了一个计划。
帮助齐国复国,
随后以齐国为根基,不断的对外扩张建立功勋,帮助自己解锁更多的人物模板。
于是,
两人达成了承诺。
随后不但从乱军之中,将叶璃救了出来,后面更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平息了叛乱,将齐国从悬崖边缘拉了回来。
更是将叶璃扶上皇位。
叶璃就此成为齐国历史中,第一位女帝。
那时的齐国,由于刚刚经历了一场动乱,整个国家可以说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在这样的情况下,
已经解锁了诸葛亮模板韩子安,参考了古代诸多王朝,对于民生发展的变法和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诸如减轻徭役和赋税,对农田进行修复和开垦,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教育上推行科举制,在推动文化发展的同时,更是为齐国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为寒门打开了通往上层的道路。
除此之外,
韩子安作为现代人,深知一个道理——要想富先修路。
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修缮道路和河渠,畅通的交通网络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各地资源的互通有无,为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除了内政和民生的事情外,
军事上,韩子安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六边形战士。
在叶璃登基初期,由于当时齐国国力衰弱,时常遭遇外敌入侵。
就在叶璃登基称帝的第二年,
赵、魏联军,发兵二十万进攻齐国,想要趁着齐国虚弱之际,吞并齐国。
韩子安临危受命,出兵抵御。
随后在穆陵关大破赵、魏联军,更是将两军主帅全部活捉,此战韩子安一战擒两王,天策封神。
叶璃登基第七年,北境异族入侵。
韩子安率领一万铁骑北上,破乌桓斩蹋顿,次年面对匈奴主力,更是北上奔袭两千里,封狼居胥!
此战过后,
齐国疆域已经远超历代先皇,可谓是前无古人。
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
无论是民生还是军事,齐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叶璃刚刚登基的时期。
此时,
早已经被封为天策上将,已经赏无可赏的韩子安,晋封韩王,成为齐国开国以来的首位异姓王。
这个时间点的韩子安,早已是位极人臣。
大齐一字并肩王、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齐北道大行台尚书令、青州道行台尚书令、青州牧、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
同时,韩子安也解锁了八个人物模板,分别为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项羽、张良、萧何、诸葛亮。
只差最后一步就能解锁最后一个。
而这最后一个成就,便是一统天下!
当时的韩子安,其实也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不会出现,因为功高震主从而被杀的局面。
只是,
从始至终,
韩子安都没有过其他想法。
如果韩子安有异心,可能只需要振臂一呼,整个齐国数十万大军就会纷纷响应,甚至会出现,自己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杀进皇宫的场景。
但韩子安没有这么做。
哪怕过了十年,
他依旧清晰的记得,当初两人的承诺。
十年前,
自己穿越之初,
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临淄城角落中,在月光的照耀下,他和叶璃许下的承诺。
只是......
韩子安怎么也没想到,
有朝一日,自己会因为功高震主出现这样的情况。
.....
窗外,
临淄城的轮廓,
已经消失在了视野当中。
韩子安摇了摇头,叹口气:“功高震主.....这种事情是任何君王都无法忍受的。”
“只是我没想到她这么心急。”
“天下未定,群雄涿鹿,齐国国内同样是危机四伏,你为何偏偏要选在这个时候动手,难道我就这么不值得你信任吗?”
“唉~”
又叹了一口气,
韩子安苦涩的说道:“如果再给我十年时间,不说天下一统,至少我也能确保齐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再续三百年国运不成问题。”
“只可惜......”
看到韩子安唉声叹气的模样,
一旁的小侍女,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哼,这种薄情寡义的女人,公子当初就不应该帮她。”
“如果不是公子,齐国怕是早就亡了,哪还有她现在?”
“农夫与蛇!这种人就不值得帮。”
“而且离了公子,我看她怎么治理齐国,早晚有一天她会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
......
连续遭遇了两次滑铁卢。
现在,重新开始!
回归历史脑洞。
还是那句话,只要首秀成绩过得去,直接就冲着百万字走。
希望各位读者老爷能支持一下,作者在这里拜谢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