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换嫁:短命夫君归我喽沈岁安陆渊小说结局

重生换嫁:短命夫君归我喽沈岁安陆渊小说结局

小小螺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潜力佳作《重生换嫁:短命夫君归我喽》,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沈岁安陆渊,也是实力作者“小小螺号”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前世她在夫家操劳一生,散尽家财帮丈夫加官进爵,结果惨被害死。重生后,决不再嫁渣男!她要报复渣男相公,整绿茶!她一身套路,外加超级外挂,本来是稳赢的局面,可出现变局,她被迫嫁给渣男家另外一个人。他,是个有话语权的短命人。既然逃不掉,无所谓!她只要他的权力保全家人!后来……哈哈,原来这个短命相公一直暗恋的都是她!...

主角:沈岁安陆渊   更新:2024-11-19 11: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岁安陆渊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换嫁:短命夫君归我喽沈岁安陆渊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小小螺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重生换嫁:短命夫君归我喽》,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沈岁安陆渊,也是实力作者“小小螺号”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前世她在夫家操劳一生,散尽家财帮丈夫加官进爵,结果惨被害死。重生后,决不再嫁渣男!她要报复渣男相公,整绿茶!她一身套路,外加超级外挂,本来是稳赢的局面,可出现变局,她被迫嫁给渣男家另外一个人。他,是个有话语权的短命人。既然逃不掉,无所谓!她只要他的权力保全家人!后来……哈哈,原来这个短命相公一直暗恋的都是她!...

《重生换嫁:短命夫君归我喽沈岁安陆渊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大爷,我出身不如两位太太,她们都有丰富的嫁妆,我就只有大爷。”

“这些年靠着几个铺子才能给耀哥儿添置些像样的笔墨。”

“可……可怡姐儿也快说人家了,她的嫁妆该怎么办啊?”

程姨娘娇声细语,可怜兮兮,沈江林听得心头发软。

他握住程姨娘的手:“怡姐儿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会给她准备嫁妆的。”

“怡姐儿也喊萧姐姐一声嫡母啊,元太太是岁姐儿的生母,那也是怡姐儿的嫡母,她留下的嫁妆就算添给怡姐儿,那也没什么。”

“就让是她给怡姐儿的嫁妆,大爷,您说好不好?”

若是萧氏还活着,她愿意给怡姐儿嫁妆自然是好的。

但她死了啊。

沈江林要是私自动用她的嫁妆,就怕萧家那边不肯。

“这事我先跟岁岁说一声,她作为姐姐,给妹妹一点添妆也应当。”沈江林决定从沈岁安入手。

只要沈岁安同意,萧家也不能说不同意。

程姨娘嘴角勾了勾,沈岁安向来绵柔乖顺,肯定会听她父亲所安排的。

这五间店面每年都能给她赚一大笔营收,她可舍不得还给沈岁安。

最好是把房契给拿回来,将这五间店铺彻底收入囊中。

沈岁安还不知程姨娘心中算计,她这几天都在姜氏的屋里帮忙算账。

姜氏如今要卧床休息,家里的大小事就交给沈岁安在做主了。

“陆家那边怎么还没来跟我们商议婚期,还得把当初和陆珩的订婚信物拿回来呢。”姜氏忽然想起这个事。

沈岁安已经忘记订婚信物的东西。

“既然陆家不来退还,那我们就先拿回去。”沈岁安说,她一点都不想留陆珩的东西。

“木槿,你去把柜子里的黑色匣子拿来。”

“诶,奴婢这就去。”

姜氏靠着大迎枕,小心护着自己的肚子,眼睛却心疼看着沈岁安。

“我是见过陆大太太的,她不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想必也不会主动为陆渊操持婚事。”

“陆老夫人看着和善,实际上刻薄得很,她又是个看不上庶出的,那陆家谁还能真心为陆渊操办婚事了?”

沈岁安垂眸回想,上一世倒是陆大太太出面操办的,只是错漏频出,磕磕碰碰才完成婚礼。

她倒是希望这次陆大太太能真的不要管陆渊的事。

很快木槿就拿着一个黑色匣子回来。

里面是一块莹润翠绿的玉佩,沈岁安只是淡淡看了一眼。

“你亲自去一趟陆家,将这个玉佩交还给陆国公爷,他自然就明白了。”沈岁安说。

木槿应诺,抱着匣子就出门了。

在陆家大门外正好遇到陆国公爷。

陆国公爷听到木槿的来意,脸色有些沉,他将匣子接了过去,只是一声知道了,就大步走进大门。

家里下人见国公爷脸色阴沉的样子,更是小心翼翼,不敢上前找晦气。

“去把陆珩给我叫来。”在上房的大堂刚坐下,陆国公爷就冷声命令。

陆珩来得极快。

“祖父,您找我?”陆珩低声问,见祖父脸色不好,难道是姚贵妃提了过分的要求?

姚贵妃今天召见陆国公爷,就是要说广宁公主下嫁的事。

“沈家当初交还了玉佩,这是沈岁安拿回来的,你的那块呢?”陆国公爷沉着脸问。

陆珩低眸看着桌面上那块翠绿的玉佩,薄*唇紧抿。

沈岁安居然让人把玉佩送回来了。

她当真迫不及待要跟他撇清关系吗?



那还是他写的。

宋秀枝正在店里忙碌,最后一个客人离开,她已经要准备关门了。

“陆、陆二公子?”宋秀枝一愣,看到对面的陆珩。

陆珩走下马车,“给我温一壶酒。”

宋秀枝咬了咬唇,到屋后将独属于陆珩的酒拿出来,静静地看他连喝了三杯。

“陆二公子是要来让我离开上京城的吗?”宋秀枝声音藏着哽咽。

陆珩抬头望着她,微弱的光芒照射在她面庞上,蒙上一层淡淡的光晕,染上湿意的眼睫投射出一圈光晕在脸庞上,红润的唇瓣紧咬着,显得更加红润欲滴。

他神差鬼使地伸出手触碰她的唇,“别咬,出血了。”

“二公子……”宋秀枝开口,舌尖扫过他温润的指腹。

两人都震了一下。

陆珩的呼吸急促起来,他猛地起身。

宋秀枝扑上去抱住他,“二公子,我不想离开你。”

陆珩僵了一下,她的泪水浸湿他的胸襟,他将手放在她的肩膀,脑子浑浑噩噩,像是醉得厉害了。

“好。”
曲老夫人的寿宴过后,沈岁安通宵做了一副长寿刺绣抹额。



“老夫人,陆渊还不知瞒着您私藏多少钱财宝物,否则怎么会拿出那么厚一叠聘礼单。”

好一个陆渊,在镇抚司肯定有很多油水,否则哪能拿出那么丰厚的聘礼。

她必须把这件事先挑明了,否则,等以后沈岁安嫁进门,陆渊就更不可能把东西交到公中了。

陆老夫人不悦说,“如今尚未分家,陆渊的俸禄就该交到公中,国公爷……”

“够了!”陆老太爷呵斥,“陆渊每个月交俸禄了吗?”

“交是交了,可他……”陆二太太说。

陆国公爷:“那你还想如何,难道其他人手中没有点私产吗?他一年到头在家里也没几天,你还想惦记他的私产?”

“难道皇上赏赐给他的财物,你也要他拿出来。”

“老二连俸禄都不交,你们二房只靠公中支出,谁说什么了?”

陆二太太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是,国公爷。”

“岁岁,快过来,有事跟你说。”姜氏一见到沈岁安出现,眉开眼笑地招手。

沈岁安福了福身,坐到床榻旁边,“太太身子好些了吗?”

“好很多了,周大夫不愧是神医,今天我小腹都不觉得坠痛了。”姜氏笑道,“过两日能为你操办亲事了。”

“二婶已经在回来的路上,祖母说了,可以让二婶帮忙的。”沈岁安说,“太太养好身子要紧。”

“我哪能放心,陆家分明是想给你下马威,哼,且等着,到时候拿嫁妆把他们的脸面砸下来。”姜氏哼道。

沈岁安被逗笑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姜氏说。

“上次你说方山茶的事,我已经让人趁着便宜大量购买,最近到处都传出姚贵妃喜欢方山茶,还把话都传到程姨娘耳中,她今日一大早就让人去打听了,还要盘算店铺的现银。”

“看来是打算把所有的银子拿去买方山茶。”

沈岁安闻言勾唇一笑,“太太可以趁机大赚一笔。”

“今年方山茶的收益不好,上等的更是难得,姚贵妃的喜好是一种时兴,而这种时兴会传遍上京城,当然也会传到其他地方的。”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已经另外购买一批雪芽,到时候肯定能给你赚一笔嫁妆。”姜氏笑道。

沈岁安脸颊微红,“太太,我没有这个意思。”

“太太,姑娘,大爷回来了,请姑娘去书房。”丫环在外禀报。

“你父亲肯定哄你把店铺给程姨娘,你千万别被哄住了。”姜氏低声道。

沈岁安笑了笑,“好,我去听听父亲要说什么。”

她被哄过一次了,真以为几间店铺能够得到父亲对她的真心。

后来才知道,在父亲心目中,只有沈思怡和沈明耀才是最重要的。

她算什么呢。

“岁岁,你来得正好,为父有话要跟你说。”沈江林难得对沈岁安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

沈岁安便听到和上一世不差分厘的话。

“先前我替你掌管五个店铺,本来是你的嫁妆,不过这些年营收有些欠缺。”沈江林看了女儿一眼。

“我另外再择三个铺面给你添到嫁妆里,你说可好?”

沈岁安乖顺说:“父亲,就算这五间店铺没有盈利,毕竟是母亲留给我的念想,我还是想要留着。”

沈江林沉下脸,语气不悦,“你母亲也是耀哥儿和怡姐儿的生母,那五间铺面留着给他们,也算是全了他们的母子之情。”

“您是我的父亲,想要将娘亲留给我的嫁妆送给程姨娘直说便是,难道我还能忤逆您吗?”沈岁安自嘲一笑。

“放肆!你竟敢这么跟我说话,你这些年学的礼仪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沈江林怒骂。


就见那何管家突然打开西厢房的门,牵着四个孩子出来,有男有女,都生得十分玲珑可爱。

周嬷嬷哎呀—声,“何管家,原来你早就安排好了。”

“有儿有女,大少爷以后—定儿女双全。”何管家—副处变不惊的淡定。

陆二太太本来还想陆渊来求她,她勉为其难继续为他操持安床的事,没想到……

“咱们未过门的少奶奶是有福气的,肯定能跟哥儿儿孙满堂,日子和和美美的。”周嬷嬷笑开了花。

听着欢声笑语从淡泊院传来,陆二太太冷哼了—声。

“有什么了不起的。”

—个才被皇上训斥过的人,圣宠又还能维持多久。

等哪天陆渊不再是镇抚司的指挥使,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陆二太太在心里恶毒地腹诽着,却不敢真的说出口。

虽然陆渊是庶出的,可凭着他指挥使的身份,谁又敢真的给他摆脸色。

即便是最不喜欢他的老夫人,还是把西跨院最大的院子给了陆渊。

沈岁安在上京贵女圈中人缘还不错,这些天陆续有人来给她添妆。

她的嫁妆在沈二太太的帮忙下,总算清算出来了。

“没想到眨眼间岁岁就要嫁人了。”沈二太太是个温柔婉约的女子,她轻抚着沈岁安的鬓角,满眼不舍。

沈家二爷在工部,跟沈江林喜欢钻研官场不同,沈二爷—心只有水利屯田。

他就是为了去江南做水利堤坝,带着妻儿—起赴任,—去就是三年。

沈二太太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很是圆满。

“二婶,这些年承蒙您照顾,岁岁永记心中。”沈岁安低声说。

“大嫂泉下有知,看到我们岁岁如今这样秀外慧中,肯定很欣慰。”沈二太太笑了—下。

她拿起沈岁安的嫁妆单子,又笑着道,“大太太对你也很好,虽然你不是她生的,但对待女儿也不过如此了。”

“我知道,太太对我—直视如己出。”沈岁安说。

“也不知她如何办到的,居然让大伯又拿出三万两给你当嫁妆。”

本来沈江林只给了—万两和两个庄子,口口声声说她底下还有弟弟妹妹,总要留—些给他们。

沈岁安知道父亲是想把银子和田产留给程姨娘他们。

上—世,他给沈思怡的嫁妆是她的三倍不止,还说沈思怡是庶出的,怕她出嫁之后被婆家看不起,所以必须要有丰厚的嫁妆。

还从她娘亲的嫁妆中拿走不少宝物。

这次她不肯让步,姜氏也没有因为流产沉浸在悲痛中,沈江林无法在她的嫁妆做手脚了。

“你这嫁妆,只怕—百二十抬都放不下啊。”沈二太太叹道。

“那就—百八十抬。”姜氏从外面走进来。

沈二太太起身见了—礼。

“太太怎么来了?”沈岁安连忙上前扶着姜氏胳膊。

“周大夫说我胎象已经稳住了,适当地走—走并不碍事的。”姜氏含笑说。

“我来给你送信的,你舅父舅母应该能赶在你成亲之前到上京城。”

沈岁安眼睛—亮,“真的吗?”

萧家远在定州,世代都在戍边守卫,这些年,她都没机会和外祖家再见过面。

“萧老夫人是年纪大了,不然她老人家肯定也想亲自送你出嫁。”姜氏说。

“太太,多谢您。”沈岁安鼻子发酸,她知道肯定是姜氏去信萧家的。

“你是姐姐留在世间唯—的骨肉,她不能亲自送你出嫁,有你的亲舅父来送亲,那姐姐在天之灵也能欣慰。”姜氏拍了拍沈岁安的肩膀。


“那张七进的拔步床,我要给你当嫁妆。”姜氏说。

“不行。”沈岁安惊了一下,那是姜氏的嫁妆,听说从姜氏出生的时候,姜家就给她打造了。

差不多十年才完工的,要不是松风院放不下,那千工七进拔步床就不用放在库房这么多年。

姜氏笑道,“本来就是传承给女儿的,你……你虽然不是我亲生的,却也看着你长得这样亭亭玉立,我心里是把你当女儿的。”

“太太,我……我知道,您在我心里,已经跟母亲一样了。”沈岁安低声说。

“您也知道,陆渊只是庶出,就算您把拔步床给我,那么贵重的物件,我哪能用得着,也怕那边没地儿地方放。”

姜氏皱眉想了想,“等你嫁过去,让陆渊早点从陆家分出来,到时候我给你一个大宅子,一定能放得下拔步床。”

沈岁安被姜氏的财大气粗逗笑了。

上一世怎么没发现太太有这样可爱的一面。

“还有一件事,当初程姨娘拿走你母亲的五间铺面,把那些老人全都撵走了,那都是你母亲的陪嫁,我就做主让他们都在我的店里当掌柜。”

“明日他们就来拜见你,到时候就跟你一起去陆家。”

“从掌柜到丫环,一共一百二十人,有些是你母亲留给你的人,有些是我挑选的,你自己看着安排差事。”

沈岁安眼眶发热,喉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嗯,好。”

“至于程姨娘……等着看她哭吧。”姜氏掩嘴笑出声,“方山茶赚了不少银子,到时候都给你当嫁妆。”

“太太,您是不是想把我所有身家都带走呀。”沈岁安哭笑不得。

姜氏嗔她一眼,“女子必须要有银子傍身,不然你以为程姨娘为何要抢你的店铺。”

沈岁安笑着连连点头。

果不其然,过了两天,隔着老远,沈岁安都听到月影院传来程姨娘的哭声。

程姨娘一共进了五万两的方山茶,最近宫里传出姚贵妃最喜欢的是雪芽,方山茶的价格一落千丈。

就算赔钱都卖不出去了。

“姑娘,程姨娘哭了半天,她真能哭啊。”木槿畅快地说。

沈岁安这次赚了一万五千两,不但填补被程姨娘卷走的银子,她还赚八千两。

挺好的。

“听说太太今天不用卧床休养,陪太太去花园逛一逛。”沈岁安笑着起身。

程姨娘哭了几天,沈江林也跟着心疼几天。

沈岁安和陆渊的婚事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两人的八字没有任何相克。

于是,他们的婚期定在下个月初八。

本来不该这样急,但钦天监为广宁公主算了八字,只有下个月初八是最适合她和陆珩的。

天家都决定了,沈家和陆家还能说什么。

只能紧锣密鼓地将婚事准备起来。

有陆珩和广宁公主在前,陆渊和沈岁安的婚事自然就被忽视许多。

陆二太太上次丢了脸,自然也不肯太用心。

景昭老王爷直接将王府的管家和嬷嬷指派过来,说是帮陆渊操办婚事。

沈家二太太也回来了,姜氏总算能放心些,不用担心沈江林脑子一热将沈岁安的亲事交给程姨娘了。

若真如此,已经不是担心程姨娘会从中作梗的问题,而是岁岁以后在陆家要抬不起头。

沈二太太这次只带了女儿回来,两个儿子跟丈夫还要过些时日才到。

姜氏还没嫁给沈江林之前,一直都是沈二太太帮着照顾沈岁安。


曲老夫人的寿宴过后,沈岁安通宵做了一副长寿刺绣抹额。

第二天就来给曲老夫人赔罪了。

“昨日是您的寿礼,却因为我的莽撞算计多了波折,不敢求老夫人原谅,老夫人若是打骂我几句,我……我……”沈岁安愧疚地低下头。

昨天回去,她被祖母叫回房间说了一顿。

虽没有言辞犀利骂她,但细细剥开讲解,令沈岁安惊出一身汗,才知昨日她太冲动,太自作聪明了。

她自持有前世记忆,在寿宴上抓住时机让太后见到陆珩维护宋秀枝,再趁机提出退婚。

这一切的确是顺利,却忘记了那是曲老夫人的寿礼。

太后和曲老夫人都是何等精明聪慧的人,怎么会看不出她的小心思。

她是真的感到愧疚。

曲老夫人对她是真心疼爱的,她却枉顾长辈的寿礼,只为自己盘算。

曲清璃这会儿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在一旁替沈岁安干着急。

“岁岁,来。”曲老夫人招了招手,让沈岁安到她身边。

沈岁安脸颊上还有泪痕未干。

她来到曲老夫人的身边,愧疚不安得不敢抬头去看这位老人家。

“昨日你的确是冲动了些,不过,我并没有生气你的做法,你能够如此果断提出退婚,反倒让人欣赏,陆家那小子对你不尊重,你若是优柔寡断,委曲求全,那真是谁也帮不了你。”曲老夫人说。

活了大半辈子,成亲之后,夫君要是心中有别人,那一辈子都是煎熬。

一时的冲动和算计,和后半生比起来又算什么。

曲老夫人对晚辈是宽容的,所以并没有责怪沈岁安。

但沈岁安今日亲自来赔罪,而且一看她眼下的青黑就知道是整宿都没睡好。

“寿礼每年都有,你的人生大事只有一次,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也是我的孙女了,我怎么会跟你计较这种小事。”曲老夫人说。

“你这个抹额我就收下了,你不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曲老夫人的声音温和亲切,听得沈岁安又是一阵心酸。

想到曲家以后的命运,她只恨不得自己有天大的能耐能够帮曲家度过此劫。

“好了,好了,你再哭下去,别人都要以为是我欺负你了。”曲清璃上前拉着沈岁安的手。

“老夫人,多谢您,我……我便是不愿意看到以后自己的夫君把别人放心尖上才要退婚的。”沈岁安低声说。

她这么好,这么优秀,为何要对陆珩这样凉薄之人卑微逢迎。

不,陆珩不是凉薄无情,他只是独将宋秀枝放在心里罢了。

曲老夫人说,“太后知道你心意已决,会酌情考虑你和陆家的亲事。”

有了这句话,沈岁安的心才安了一半。

只要宫里同意,陆家就算再不愿意,那也得退婚。

……

……

慈宁宫。

太后和皇上用过午膳,母子二人正闲聊。

于是便说到昨日在曲府发生的小插曲。

雍朝的这位玄帝年近不惑,从小励精图治,刻苦学习,登基之后更是兢兢业业,不曾怠慢国事,在百官和百姓眼中,是难得的皇帝。

但是他也有帝王者惯有的多疑和深沉。

“看不出陆大人还是个多情的。”玄帝淡淡一笑。

平时看陆珩不拘言笑,还以为是个冷情冷性的人。

“只是陆国公最近经常与世勋贵族走动,几次上奏要朕立储。”玄帝的语气多了几分的不悦。

雍朝如今有五位皇子六位公主。

其中只有五皇子和永宁公主是皇后所出,五皇子今年只有六岁,大皇子是贤妃所出,今年十八岁,正在西南军营随军守护边境,其他的三位皇子都是姚贵妃生的。

本来立嫡为储是天经地义,但五皇子年纪还小,而二皇子三皇子都已经开始在朝堂当差,其中二皇子聪慧勤勉,又是玄帝亲自教养,深得玄帝的喜欢。

朝堂大臣不知不觉就站队了,以陆国公为首的,想要尽快立五皇子为储君,免得二皇子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

玄帝在立储的事上一直没有表态,任由朝堂波云诡谲,各派明争暗斗。

但他很是厌恶陆国公越来越不掩饰的张狂。

太后叹息一声,“皇上正值壮年,立储一事并不着急,陆国公也是太心急了。”

“只是……陆国公好歹是跟着父皇出生入死,天下皆知他有从龙之功,陆家的体面还是要给的。”玄帝淡淡地说。

“沈首辅当年跟在先帝身边也是功不可没。”太后道。

玄帝点头,“是啊,沈老大人急流勇退,朕不能再让他寒心啊。”

“皇上似乎已经有所定夺?”太后含笑问。

“朕记得父皇当初口谕赐婚的时候,并没有言明要沈家嫡女嫁给陆家的哪个儿郎。”玄帝缓缓地道。

太后神色一凛,“皇上,陆家如今与沈岁安适婚的只有陆珩和……陆渊。”

“陆渊万万不可。”

玄帝笑:“陆指挥使尚未成亲,今年也有二十了,与沈岁安正是般配。”

可陆渊是庶出的,而且母不详,三岁的时候才被陆大爷抱回来,说是外室所出,那外室早已经死了。

要不是陆渊争气有出息成了镇抚司的指挥使,只怕还没知道陆家还有他这位庶长子的存在。

和陆珩相比,陆渊的出身根本配不上沈岁安。

“朕亲自赐婚,天下人谁敢说陆渊配不上沈家嫡女。”玄帝淡淡地说。

太后听到这话,便知皇帝心意已决,无论她说什么都没用了。

她顿时有些后悔,早知会让沈岁安嫁给陆渊,还不如……

不知她这是帮了沈岁安,还是害了她。

一顿晚膳吃得没滋没味,等玄帝离开慈宁宫,太后也疲惫地靠着大迎枕。

“太后娘娘是有哪里不适?”贴身嬷嬷上前,关心看着太后。

“哀家只是累了。”太后说,“皇上越来越忌惮曲家了。”

皇上不喜陆国公逼他立储,并不是因为五皇子太年幼,而是因为五皇子姓曲。

贴身嬷嬷疑惑了,今天皇上和太后的谈话,有提到曲家吗?

主子们的说话真是越来越高深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